★ 由中国童话人孙毓修、民国大师钱智修、著名报人林万里等写给青少年的中外名人大型系列传记丛书
★ 民国年间非常畅销的一套面向青少年的人物传记丛书
★ 浸润无数青少年生命的经典读物
★ 激励无数青少年励志的课外读本
★ 著名作家茅盾、张天翼、赵景深、陈伯吹等曾深受其影响
★ 浅显易懂的文言写作,简洁易行的人生智慧
28位中外历史名人的传奇故事
《少年丛书》早于1908年冬天由张元济主持的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出版,又名《中外伟人的传略》。其首任编辑和作者是林万里,第二任编辑是编辑大家孙毓修,也是这套丛书的主要作者,后期加盟写作的骨干还有国学大家钱智修。这套书成为民国年间非常畅销的一套面向青少年的人物传记丛书。几十年间几乎年年加印数次,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由此走上振兴中国之路。著名作家张天翼、赵景深、陈伯吹等都曾深受这套书的影响。著名作家茅盾曾评论这套丛书说:“记事简明,议论正大,阅之足以增长见识,坚定志气。”
《少年丛书》每册选取一位中外历史名人,通过浅显的文言文,记叙这些伟人的故事,并有作者的评论。是一套能让青少年树立志向、增长见识、提高修养、学习写作的很好的励志书。
这套书还有一个巨大的特色在于采用文言文写作,简明扼要,议论丰富,足证文言文之魅力。对今天的青少年学习古文和写作也大有帮助。我们再版这套书时,考虑到今天青少年的文言文水平,又对全文进行了白话翻译,让每个读者都能轻松阅读。
这套书以叙述史实加评论的风格,饱含历史智慧,语言优美;作者独到精辟的见解,往往发人深思。少年读之,一则可详细了解历史伟人的生平事迹,作为借鉴,二则可树立远大志向,奠定人生的基石。实在是一套难得的青少年课外历史文化读物。对成年读者而言,读这一套书也同样能获益匪浅。
孙毓修,江苏无锡城郊孙巷人。我国近代著名的目录学家、藏书家、图书馆学家。他是清末秀才,后因屡试不中,放弃科举,学习英文和各种西学,并决心从事著译。早年在南菁书院执教,得到缪荃孙指教,目录学根底颇深。1907年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得到张元济赏识,委任其筹建图书室。次年,商务印书馆购得绍兴徐氏、太仓顾氏、长洲蒋氏之书,设图书馆于其编译所,即世称“涵芬楼”,出任涵芬楼负责人。1919年主持影印《四部丛刊》,先后出版了《四部丛刊初编》《四部丛刊续编》《四部丛刊三编》。著有《永乐大典考》4卷、《事略》2 卷,《江南阅书记》《四部丛刊书录》《中英文字比较论》《中国雕版源流考》等。
同时,他还创作了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除了《少年丛书》,他还先后主编出版了《少年杂志》《童话丛书》等,被茅盾誉为“中国童话的开山祖师”。
2.钱智修,浙江嵊县人,字经宇,著名的国学大家、博古文学家、东方学派思想家。在求学时,他就以“国学国文湛深,文章洛阳纸贵”赢得尊敬,并被上海多家进步报馆争揽为特约撰稿人。1911年毕业后,应编译所长高梦旦之聘,担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编辑。1920年7月任《东方杂志》主编,长达12年,是该杂志有史以来任期尤其长的主编。他还参与编辑《辞源》及《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1931年任国民政府监察院秘书长。
3.林万里,原名獬,又名白水,字少泉。幼承家学,又拜名士高啸桐(商务印书馆创始人之一)为师。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在杭州参与创办求是书院、养正书塾、东城讲舍、蚕学馆4所新式学堂,任求是书院总教习。后任《杭州白话报》主笔,宣传新思想。光绪三十年(1904年),出任《警钟日报》主编,宣扬孙中山及其领导的革命。后追随孙中山。帝制取消后,林万里重操新闻旧业, 创办过多份报刊,是民国年间著名的报人。
[原文]有苏秦、张仪之智,而无其谲;有荆轲、聂政之勇,而无其粗(荆轲,卫人,为燕太子丹刺秦王,未成而死。聂政,为严仲子刺杀韩相侠累,二人皆入《史记·刺客传》);有鞠躬尽瘁之忠,而晚年从赤松子游,从容终老,不若诸葛公秋风五丈原,至竟勤劳而死;有扁舟五湖之高,而身居长安,备朝廷之顾问,不若范少伯之隐姓改名,莫知其处(少伯范蠡相越王勾践灭吴,功成而后扁舟泛五湖,莫知其所终),若此之大人物,则惟留侯张良为然。
人之少也,父母师长,孰不望其他日为名人?不但望其为一节可取之名人,且望其为纯粹完美之名人。望其尽力于公家,有益于社会,且望其富贵寿考,为世上之福人。西汉之兴,云起龙骧,一时豪杰皆大建功名于世。而萧何以狱吏见斥,陈平之阴谋太险,韩信彭越,皆不得善终。此数子者,皆千载之选,而犹不足令人踌躇满志。足令人踌躇满志者,其惟留侯乎。然留侯者,非生而为完美之名人,康宁之福人,盖几经蹉跎,而始得力于忧患之中者也。
大人物之原素有三:曰才学识,才由于天赋,学识由于造就。子房少年任侠,为韩报仇。其才气有过人者,然充其所为,亦不过一刺客之流亚耳。后遇圮上老人始有以消除其粗豪之气,而辅以深沉之学识矣。
子房,韩人也。韩本晋大夫韩厥之后。至其孙虎,与赵魏二氏,共分晋国,建国曰韩,今河南之郑州,其都城也。传十余世,秦始皇十七年,灭之。子房先世,自祖至父,皆为韩相,已五世矣。由此言之,韩固子房之祖国,与韩之公室,又有休戚相关之谊。其不能坐视韩之亡也明甚。惟此时年少,且未食禄于朝,不能有所计议,救韩国于不亡。既亡之后,又不能率韩国之遗民,近之如项羽之复楚(项羽之先世为楚将,楚亡,其叔父梁起兵,立楚国之后,重复楚国),远之如文山之保宋(文天祥,字文山,江西吉安人,宋犹起兵以图兴复,力竭死之),独此忠义之心耿耿不忘,计无复之,乃有博浪沙之事。
……
[译文] 有苏秦和张仪的智慧,却没有他们的狡诈;有荆轲和聂政的勇敢,却没有他们的鲁莽(荆轲,卫国人,为了燕国太子丹去刺杀秦王,没有成功而死。聂政,为了韩国严仲子而去刺杀韩相侠累,两个人都入了《史记·刺客传》);有鞠躬尽瘁的忠诚,但晚年却跟随赤松子云游四方,从容终老,而不像诸葛亮晚年了还与敌军相持于五丈原,最后劳累而死;有泛舟五湖的高尚情操,却身居长安,随时为朝廷出谋划策,不像范蠡那样隐姓改名,没人知道他的去向(范蠡,字少伯,他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功成名就之后泛一叶扁舟于五湖之中,没有人知道他的去向),能做到这些的大人物,就只有留候张良了。
在人年轻的时候,他的父母老师,谁不希望他日后可以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不仅是希望他在一方面成功,更希望他在各个方面都可以成为完美的人。希望他尽心尽力的为国家,做对社会有益的事;还希望他可以富贵长寿,做一个有福气的人。西汉兴起之初,英雄豪杰纷纷乘时而起,一时间各路豪杰都在世间大建功名。但萧何因曾为狱吏而遭人诟病,陈平的计谋又太过阴险,韩信和彭越也都没有得到善终。这些人,都是千载难遇的豪杰,但还是不能让人感到满意。能够让人感觉满意的,就只有留候张良了。但张良并非生下来就是完美的名人,健康的有福之人,也是在经过许多困难后,才得以在忧患中得到了提升。
要成为大人物,向来需要有三个条件,分别是才、学、识。才是来自于天赋,学、识则因为生活造就。张良年轻时讲究侠义之气,一心想为韩国报仇。他的才气确实有过人之处,但他的所作所为充其量也就是个刺客。直到后来在沂水圯桥头遇上了位老翁,才开始消除身上的粗豪之气,而学会了沉稳处事。
张良,是韩国人。韩国的开国君主,是晋国大夫韩厥的后代。韩厥孙子韩虎,与赵襄子、魏献子两人共分晋国,建国名为韩国,都城建在现在的河南郑州,传位十余世,秦始皇十七年时被灭。张良的祖先,从祖父到父亲等先辈,都在韩国为相,已经经历了五代。由此而言,韩国本来就是张良的祖国,他与韩国的皇宫贵族,又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他不能看着韩国灭亡而什么都不做。只是那时他还年少,没有在朝廷为官任职,不能做些什么来阻止韩国的灭亡。韩国覆灭后,又不能统率韩国的遗民,近像项羽复兴楚国(项羽祖先是楚国的将军,楚国灭亡后,项羽的叔叔项梁起兵后,又建立了楚国),远如文天祥保卫宋朝(文天祥,字文山,江西吉安人,宋朝衰竭时依然带兵打仗,希望可以兴复宋朝,最后力竭而死)那样,唯独这份忠心不能忘记,虽没有办法复兴祖国,但仍策划了博浪沙行刺秦王这样的事。
这套《中外名人传记少年丛书》真是让我爱不释手!我是一名对历史和人物故事充满好奇心的读者,一直以来都希望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那些影响世界的伟人们。收到这套书的时候,我就被它精美的装帧和厚实的内容所吸引。打开第一页,我立刻被引人入胜的叙述方式所打动。书中的语言流畅而富有感染力,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眼前。无论是叱咤风云的政治家,还是独步天下的科学家,亦或是勇攀艺术高峰的艺术家,他们的故事都被赋予了独特的魅力。我尤其喜欢它文白对照的形式,这让我不仅能够轻松理解现代汉语的叙述,还能品味古文的韵味,学习到很多成语典故和表达方式。对于我这样一个想要提升阅读能力和历史知识的少年来说,这简直是量身定制的宝藏!我迫不及待地想一口气读完所有的人物,感受他们的人生轨迹,汲取他们的智慧和勇气。这套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精神的启迪,让我明白了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他们坚定的信念、不懈的努力和对梦想的执着追求。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关注青少年教育的家长,我一直在寻找能够真正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和拓宽视野的读物,而这套《中外名人传记少年丛书》无疑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它的内容选择非常丰富,涵盖了历史、科学、艺术、文学等多个领域,足以满足不同兴趣爱好的孩子。我翻阅了其中的几本,发现作者在讲述人物故事的同时,并没有回避他们人生中的挑战和挫折,反而将这些经历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来呈现,这对于引导孩子理解人生的复杂性和培养坚韧不拔的精神非常有益。最让我称赞的是它的文白对照设计,对于正在学习古文的孩子来说,这不仅是一种极好的辅助学习工具,更能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对中华经典文化的亲近感。我看到一些家长在评论区分享孩子因为阅读了这套书而对某个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主动去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这让我觉得这套书的价值远不止于娱乐。它能够点燃孩子内心的火种,引导他们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去思考人生的意义,这正是我们做父母最希望看到的。
评分我是一个有点“怀旧”的读者,总觉得老一辈人留下的智慧和故事才最值得细细品味。这套《中外名人传记少年丛书》(文白对照套装)就恰好满足了我的这份情怀。拿到手后,我立刻被它浓郁的书卷气吸引住了。书中的传记故事,选取的人物都是在各自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一笔的大家。阅读的时候,我仿佛穿越了时空,亲眼见证了他们的生平事迹,感受着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最让我惊喜的是它的文白对照,这就像是一扇通往过去的大门,让我得以用更纯粹、更精炼的语言去理解那些伟人的思想和心路历程。它不仅仅是提供了一个了解历史人物的窗口,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在阅读现代汉语部分时,我能轻松理解传记内容,而在阅读文言文部分时,我则能感受到古文的韵味和魅力,学习到很多地道的表达方式。这套书不落俗套,不哗众取宠,而是踏踏实实地用真挚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人生画卷,让我深受启发,也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的认识。
评分我一直相信,阅读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和健全人格的最佳途径之一,而这套《中外名人传记少年丛书》(文白对照套装)就如同为我家的孩子打开了一扇通往智慧殿堂的大门。书中的人物选择十分精当,既有耳熟能详的民族英雄和科学巨匠,也有在默默奉献中改变世界的小人物,这样的组合让孩子能够看到不同人生道路上的光辉。我特别喜欢它叙述中的细节描写,比如某位历史人物在困境中如何克服困难,或者在取得成就时如何保持谦逊,这些细节往往最能打动人心,也最能引发孩子的共鸣。文白对照的体例更是让我赞不绝口,这不仅帮助孩子在轻松的阅读环境中学习和巩固古文知识,更能让他们领略到古人智慧的深度和广度。我看到孩子在阅读过程中,会主动和我讨论书中人物的优缺点,会思考他们的选择,这让我倍感欣慰,因为我知道,这套书正在引导他学会如何观察、如何思考、如何去理解这个复杂而精彩的世界。
评分老实说,我之前对人物传记类书籍并没有特别的偏好,总觉得有些枯燥乏味。但是,《中外名人传记少年丛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这套书的叙述风格非常独特,不是那种流水账式的记录,而是充满了故事性和戏剧性。作者仿佛是一位技艺高超的导演,将一个个历史人物的故事巧妙地编排,有起伏,有高潮,让人读起来欲罢不能。我最近正在读其中关于某位科学家的传记,我发现书中不仅讲述了他伟大的科学成就,更重要的是,描绘了他面对无数次失败和质疑时,依然坚持不懈的顽强精神。这种精神的传递,远比单纯的知识灌输来得更加深刻和有力量。而且,文白对照的设计也让我耳目一新,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让我能够更全面地理解作者的表达,也锻炼了我的古文阅读能力。我甚至觉得,这套书有点像一本“人生经验的宝库”,里面汇集了无数个成功者和探索者的智慧结晶,而这些宝贵的财富,正在通过文字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
评分在京东不知道消费了多少,放心,安心!自营的产品无后顾之忧
评分朋友推荐入手,蒙肯纸印刷不伤眼,如果有拼音注释就更好了。25位历史人物的故事。
评分很好的一套书
评分暑假读起来读起来,母慈子孝的最后日子,马上小学啦,加油加油
评分书不错,挺好看的,赞一个吧!
评分朋友推荐的一套,内容还可,印刷和纸张都有待提升。
评分东西不错!东西和服务都不错!相信京东,谢谢,会回购!哈哈哈哈哈
评分挺不错的,适合中学生看
评分京东的速度太给力了 一点不耽误孩子阅读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