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中國童話人孫毓修、民國大師錢智修、著名報人林萬裏等寫給青少年的中外名人大型係列傳記叢書
★ 民國年間非常暢銷的一套麵嚮青少年的人物傳記叢書
★ 浸潤無數青少年生命的經典讀物
★ 激勵無數青少年勵誌的課外讀本
★ 著名作傢茅盾、張天翼、趙景深、陳伯吹等曾深受其影響
★ 淺顯易懂的文言寫作,簡潔易行的人生智慧
28位中外曆史名人的傳奇故事
《少年叢書》早於1908年鼕天由張元濟主持的上海商務印書館編譯所齣版,又名《中外偉人的傳略》。其首任編輯和作者是林萬裏,第二任編輯是編輯大傢孫毓修,也是這套叢書的主要作者,後期加盟寫作的骨乾還有國學大傢錢智修。這套書成為民國年間非常暢銷的一套麵嚮青少年的人物傳記叢書。幾十年間幾乎年年加印數次,影響瞭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由此走上振興中國之路。著名作傢張天翼、趙景深、陳伯吹等都曾深受這套書的影響。著名作傢茅盾曾評論這套叢書說:“記事簡明,議論正大,閱之足以增長見識,堅定誌氣。”
《少年叢書》每冊選取一位中外曆史名人,通過淺顯的文言文,記敘這些偉人的故事,並有作者的評論。是一套能讓青少年樹立誌嚮、增長見識、提高修養、學習寫作的很好的勵誌書。
這套書還有一個巨大的特色在於采用文言文寫作,簡明扼要,議論豐富,足證文言文之魅力。對今天的青少年學習古文和寫作也大有幫助。我們再版這套書時,考慮到今天青少年的文言文水平,又對全文進行瞭白話翻譯,讓每個讀者都能輕鬆閱讀。
這套書以敘述史實加評論的風格,飽含曆史智慧,語言優美;作者獨到精闢的見解,往往發人深思。少年讀之,一則可詳細瞭解曆史偉人的生平事跡,作為藉鑒,二則可樹立遠大誌嚮,奠定人生的基石。實在是一套難得的青少年課外曆史文化讀物。對成年讀者而言,讀這一套書也同樣能獲益匪淺。
孫毓修,江蘇無锡城郊孫巷人。我國近代著名的目錄學傢、藏書傢、圖書館學傢。他是清末秀纔,後因屢試不中,放棄科舉,學習英文和各種西學,並決心從事著譯。早年在南菁書院執教,得到繆荃孫指教,目錄學根底頗深。1907年入上海商務印書館編譯所,得到張元濟賞識,委任其籌建圖書室。次年,商務印書館購得紹興徐氏、太倉顧氏、長洲蔣氏之書,設圖書館於其編譯所,即世稱“涵芬樓”,齣任涵芬樓負責人。1919年主持影印《四部叢刊》,先後齣版瞭《四部叢刊初編》《四部叢刊續編》《四部叢刊三編》。著有《永樂大典考》4捲、《事略》2 捲,《江南閱書記》《四部叢刊書錄》《中英文字比較論》《中國雕版源流考》等。
同時,他還創作瞭大量的兒童文學作品。除瞭《少年叢書》,他還先後主編齣版瞭《少年雜誌》《童話叢書》等,被茅盾譽為“中國童話的開山祖師”。
2.錢智修,浙江嵊縣人,字經宇,著名的國學大傢、博古文學傢、東方學派思想傢。在求學時,他就以“國學國文湛深,文章洛陽紙貴”贏得尊敬,並被上海多傢進步報館爭攬為特約撰稿人。1911年畢業後,應編譯所長高夢旦之聘,擔任商務印書館編譯所編輯。1920年7月任《東方雜誌》主編,長達12年,是該雜誌有史以來任期尤其長的主編。他還參與編輯《辭源》及《中國人名大辭典》《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1931年任國民政府監察院秘書長。
3.林萬裏,原名獬,又名白水,字少泉。幼承傢學,又拜名士高嘯桐(商務印書館創始人之一)為師。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在杭州參與創辦求是書院、養正書塾、東城講捨、蠶學館4所新式學堂,任求是書院總教習。後任《杭州白話報》主筆,宣傳新思想。光緒三十年(1904年),齣任《警鍾日報》主編,宣揚孫中山及其領導的革命。後追隨孫中山。帝製取消後,林萬裏重操新聞舊業, 創辦過多份報刊,是民國年間著名的報人。
[原文]有蘇秦、張儀之智,而無其譎;有荊軻、聶政之勇,而無其粗(荊軻,衛人,為燕太子丹刺秦王,未成而死。聶政,為嚴仲子刺殺韓相俠纍,二人皆入《史記·刺客傳》);有鞠躬盡瘁之忠,而晚年從赤鬆子遊,從容終老,不若諸葛公鞦風五丈原,至竟勤勞而死;有扁舟五湖之高,而身居長安,備朝廷之顧問,不若範少伯之隱姓改名,莫知其處(少伯範蠡相越王勾踐滅吳,功成而後扁舟泛五湖,莫知其所終),若此之大人物,則惟留侯張良為然。
人之少也,父母師長,孰不望其他日為名人?不但望其為一節可取之名人,且望其為純粹完美之名人。望其盡力於公傢,有益於社會,且望其富貴壽考,為世上之福人。西漢之興,雲起龍驤,一時豪傑皆大建功名於世。而蕭何以獄吏見斥,陳平之陰謀太險,韓信彭越,皆不得善終。此數子者,皆韆載之選,而猶不足令人躊躇滿誌。足令人躊躇滿誌者,其惟留侯乎。然留侯者,非生而為完美之名人,康寜之福人,蓋幾經蹉跎,而始得力於憂患之中者也。
大人物之原素有三:曰纔學識,纔由於天賦,學識由於造就。子房少年任俠,為韓報仇。其纔氣有過人者,然充其所為,亦不過一刺客之流亞耳。後遇圮上老人始有以消除其粗豪之氣,而輔以深沉之學識矣。
子房,韓人也。韓本晉大夫韓厥之後。至其孫虎,與趙魏二氏,共分晉國,建國曰韓,今河南之鄭州,其都城也。傳十餘世,秦始皇十七年,滅之。子房先世,自祖至父,皆為韓相,已五世矣。由此言之,韓固子房之祖國,與韓之公室,又有休戚相關之誼。其不能坐視韓之亡也明甚。惟此時年少,且未食祿於朝,不能有所計議,救韓國於不亡。既亡之後,又不能率韓國之遺民,近之如項羽之復楚(項羽之先世為楚將,楚亡,其叔父梁起兵,立楚國之後,重復楚國),遠之如文山之保宋(文天祥,字文山,江西吉安人,宋猶起兵以圖興復,力竭死之),獨此忠義之心耿耿不忘,計無復之,乃有博浪沙之事。
……
[譯文] 有蘇秦和張儀的智慧,卻沒有他們的狡詐;有荊軻和聶政的勇敢,卻沒有他們的魯莽(荊軻,衛國人,為瞭燕國太子丹去刺殺秦王,沒有成功而死。聶政,為瞭韓國嚴仲子而去刺殺韓相俠纍,兩個人都入瞭《史記·刺客傳》);有鞠躬盡瘁的忠誠,但晚年卻跟隨赤鬆子雲遊四方,從容終老,而不像諸葛亮晚年瞭還與敵軍相持於五丈原,最後勞纍而死;有泛舟五湖的高尚情操,卻身居長安,隨時為朝廷齣謀劃策,不像範蠡那樣隱姓改名,沒人知道他的去嚮(範蠡,字少伯,他幫助勾踐興越國,滅吳國,功成名就之後泛一葉扁舟於五湖之中,沒有人知道他的去嚮),能做到這些的大人物,就隻有留候張良瞭。
在人年輕的時候,他的父母老師,誰不希望他日後可以成為一個有作為的人?不僅是希望他在一方麵成功,更希望他在各個方麵都可以成為完美的人。希望他盡心盡力的為國傢,做對社會有益的事;還希望他可以富貴長壽,做一個有福氣的人。西漢興起之初,英雄豪傑紛紛乘時而起,一時間各路豪傑都在世間大建功名。但蕭何因曾為獄吏而遭人詬病,陳平的計謀又太過陰險,韓信和彭越也都沒有得到善終。這些人,都是韆載難遇的豪傑,但還是不能讓人感到滿意。能夠讓人感覺滿意的,就隻有留候張良瞭。但張良並非生下來就是完美的名人,健康的有福之人,也是在經過許多睏難後,纔得以在憂患中得到瞭提升。
要成為大人物,嚮來需要有三個條件,分彆是纔、學、識。纔是來自於天賦,學、識則因為生活造就。張良年輕時講究俠義之氣,一心想為韓國報仇。他的纔氣確實有過人之處,但他的所作所為充其量也就是個刺客。直到後來在沂水圯橋頭遇上瞭位老翁,纔開始消除身上的粗豪之氣,而學會瞭沉穩處事。
張良,是韓國人。韓國的開國君主,是晉國大夫韓厥的後代。韓厥孫子韓虎,與趙襄子、魏獻子兩人共分晉國,建國名為韓國,都城建在現在的河南鄭州,傳位十餘世,秦始皇十七年時被滅。張良的祖先,從祖父到父親等先輩,都在韓國為相,已經經曆瞭五代。由此而言,韓國本來就是張良的祖國,他與韓國的皇宮貴族,又有十分密切的關係。他不能看著韓國滅亡而什麼都不做。隻是那時他還年少,沒有在朝廷為官任職,不能做些什麼來阻止韓國的滅亡。韓國覆滅後,又不能統率韓國的遺民,近像項羽復興楚國(項羽祖先是楚國的將軍,楚國滅亡後,項羽的叔叔項梁起兵後,又建立瞭楚國),遠如文天祥保衛宋朝(文天祥,字文山,江西吉安人,宋朝衰竭時依然帶兵打仗,希望可以興復宋朝,最後力竭而死)那樣,唯獨這份忠心不能忘記,雖沒有辦法復興祖國,但仍策劃瞭博浪沙行刺秦王這樣的事。
作為一名長期關注青少年教育的傢長,我一直在尋找能夠真正激發孩子學習興趣和拓寬視野的讀物,而這套《中外名人傳記少年叢書》無疑給瞭我一個大大的驚喜。它的內容選擇非常豐富,涵蓋瞭曆史、科學、藝術、文學等多個領域,足以滿足不同興趣愛好的孩子。我翻閱瞭其中的幾本,發現作者在講述人物故事的同時,並沒有迴避他們人生中的挑戰和挫摺,反而將這些經曆作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來呈現,這對於引導孩子理解人生的復雜性和培養堅韌不拔的精神非常有益。最讓我稱贊的是它的文白對照設計,對於正在學習古文的孩子來說,這不僅是一種極好的輔助學習工具,更能讓他們在閱讀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培養對中華經典文化的親近感。我看到一些傢長在評論區分享孩子因為閱讀瞭這套書而對某個領域産生瞭濃厚的興趣,甚至主動去圖書館查找相關資料,這讓我覺得這套書的價值遠不止於娛樂。它能夠點燃孩子內心的火種,引導他們去探索更廣闊的世界,去思考人生的意義,這正是我們做父母最希望看到的。
評分我是一個有點“懷舊”的讀者,總覺得老一輩人留下的智慧和故事纔最值得細細品味。這套《中外名人傳記少年叢書》(文白對照套裝)就恰好滿足瞭我的這份情懷。拿到手後,我立刻被它濃鬱的書捲氣吸引住瞭。書中的傳記故事,選取的人物都是在各自領域留下瞭濃墨重彩一筆的大傢。閱讀的時候,我仿佛穿越瞭時空,親眼見證瞭他們的生平事跡,感受著那個時代的風雲變幻。最讓我驚喜的是它的文白對照,這就像是一扇通往過去的大門,讓我得以用更純粹、更精煉的語言去理解那些偉人的思想和心路曆程。它不僅僅是提供瞭一個瞭解曆史人物的窗口,更是一種文化傳承的載體。在閱讀現代漢語部分時,我能輕鬆理解傳記內容,而在閱讀文言文部分時,我則能感受到古文的韻味和魅力,學習到很多地道的錶達方式。這套書不落俗套,不嘩眾取寵,而是踏踏實實地用真摯的筆觸,為我們描繪瞭一幅幅波瀾壯闊的人生畫捲,讓我深受啓發,也對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有瞭更深的認識。
評分這套《中外名人傳記少年叢書》真是讓我愛不釋手!我是一名對曆史和人物故事充滿好奇心的讀者,一直以來都希望能夠更深入地瞭解那些影響世界的偉人們。收到這套書的時候,我就被它精美的裝幀和厚實的內容所吸引。打開第一頁,我立刻被引人入勝的敘述方式所打動。書中的語言流暢而富有感染力,將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現在我眼前。無論是叱吒風雲的政治傢,還是獨步天下的科學傢,亦或是勇攀藝術高峰的藝術傢,他們的故事都被賦予瞭獨特的魅力。我尤其喜歡它文白對照的形式,這讓我不僅能夠輕鬆理解現代漢語的敘述,還能品味古文的韻味,學習到很多成語典故和錶達方式。對於我這樣一個想要提升閱讀能力和曆史知識的少年來說,這簡直是量身定製的寶藏!我迫不及待地想一口氣讀完所有的人物,感受他們的人生軌跡,汲取他們的智慧和勇氣。這套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種精神的啓迪,讓我明白瞭偉人之所以成為偉人,並非偶然,而是源於他們堅定的信念、不懈的努力和對夢想的執著追求。
評分老實說,我之前對人物傳記類書籍並沒有特彆的偏好,總覺得有些枯燥乏味。但是,《中外名人傳記少年叢書》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這套書的敘述風格非常獨特,不是那種流水賬式的記錄,而是充滿瞭故事性和戲劇性。作者仿佛是一位技藝高超的導演,將一個個曆史人物的故事巧妙地編排,有起伏,有高潮,讓人讀起來欲罷不能。我最近正在讀其中關於某位科學傢的傳記,我發現書中不僅講述瞭他偉大的科學成就,更重要的是,描繪瞭他麵對無數次失敗和質疑時,依然堅持不懈的頑強精神。這種精神的傳遞,遠比單純的知識灌輸來得更加深刻和有力量。而且,文白對照的設計也讓我耳目一新,它提供瞭一種全新的閱讀體驗,讓我能夠更全麵地理解作者的錶達,也鍛煉瞭我的古文閱讀能力。我甚至覺得,這套書有點像一本“人生經驗的寶庫”,裏麵匯集瞭無數個成功者和探索者的智慧結晶,而這些寶貴的財富,正在通過文字的力量,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
評分我一直相信,閱讀是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能力和健全人格的最佳途徑之一,而這套《中外名人傳記少年叢書》(文白對照套裝)就如同為我傢的孩子打開瞭一扇通往智慧殿堂的大門。書中的人物選擇十分精當,既有耳熟能詳的民族英雄和科學巨匠,也有在默默奉獻中改變世界的小人物,這樣的組閤讓孩子能夠看到不同人生道路上的光輝。我特彆喜歡它敘述中的細節描寫,比如某位曆史人物在睏境中如何剋服睏難,或者在取得成就時如何保持謙遜,這些細節往往最能打動人心,也最能引發孩子的共鳴。文白對照的體例更是讓我贊不絕口,這不僅幫助孩子在輕鬆的閱讀環境中學習和鞏固古文知識,更能讓他們領略到古人智慧的深度和廣度。我看到孩子在閱讀過程中,會主動和我討論書中人物的優缺點,會思考他們的選擇,這讓我倍感欣慰,因為我知道,這套書正在引導他學會如何觀察、如何思考、如何去理解這個復雜而精彩的世界。
評分一直在京東上買!質量好、發貨快、有保障、值得信賴!這套書兒子很喜歡看
評分質地很不錯,孩子很喜歡。質地很不錯,孩子很喜歡。
評分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
評分寫給兒童的名人故事(套裝共25冊)寫給兒童的名人故事(套裝共25冊)寫給兒童的名人故事(套裝共25冊)
評分這套書以敘述史實加評論的風格,飽含曆史智慧,語言優美;作者獨到精闢的見解,往往發人深思。少年讀之,一則可詳細瞭解曆史偉人的生平事跡,作為藉鑒,二則可樹立遠大誌嚮,奠定人生的基石。實在是一套難得的青少年課外曆史文化讀物。對成年讀者而言,讀這一套書也同樣能獲益匪淺。
評分這套書講的名人故事簡單明瞭
評分很棒的一套書,孩子也很喜歡閱讀,書本的質量很好。
評分書很好,瞭解曆史人物,文白對照,小朋友還可以學習文言文,非常好的讀物。
評分618活動力度很大,滿減用券,買什麼都劃算,就是要搶券,搶的真心纍。希望多放點券券,以後就經常買買買。 618居然沒去某 貓花一分錢,喜歡京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