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伊朗编:中国对古代伊朗文明史的贡献/汉译名著本15

中国伊朗编:中国对古代伊朗文明史的贡献/汉译名著本15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劳费尔 著
图书标签:
  • 伊朗史
  • 中国古代史
  • 文化交流
  • 汉译名著
  • 历史学
  • 古代文明
  • 中外关系
  • 学术研究
  • 丝绸之路
  • 文化贡献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15537
版次:1
商品编码:11859541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第十五辑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5-11-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美国东方学者劳费尔(Berthold Laufer,1874—1934)所著《中国伊朗编》(Sino-Iranica)是他一生著作中较重要的一种,也是欧美东方学很有代表性的作品。作者本人在语言学、人类学、植物学、矿物学方面都受过专门训练。这本书可以说是他探讨东方名物、语言、制度各方面专门问题所得成果的总汇。首先是中国和古代西域植物的传播关系。其次是关于中亚纺织品、矿物和汉籍著录的伊朗史上萨珊王朝的官制。附录几篇是关于语言学方面的问题,包括中国境内几个民族语言(蒙、藏、维吾尔)里面若干词汇的研究。

作者简介

  劳费尔,生于德国科伦,肄业于柏林大学,1897年在来比锡大学得博士学位。他受过德国自然科学和考据学的训练,加上法国汉学家沙畹等影响。1898-1899年他参加了哲撒普组织的北太平洋探险队,在萨哈连岛和东部西伯利亚一带工作。引后他的活动就和美国分不开了。1901-1904年他参加了当时热心于向中国扩张的美国资本家席福出次组织的探查队到我国探查,1908-1910年他参加了美国布拉克司吞夫人组织的探查队到我国西藏高原一带探查。从1910年年起在美国芝加哥自然历史博物馆人类学部主任达二十余年之久。他著作很多,在美国东方学界以淹博著称。但在1934年秋突然跳楼自杀,原因不明。这种悲惨的结果在当时曾引起学术界的震动。

用户评价

评分

不错。

评分

特别好的经典!

评分

汉译经典 值得好好拜读

评分

学术名著,了解一下更多的历史知识

评分

书不错!!!! 书不错!!!! 书不错!!!!

评分

所谓“中国伊朗编”,或可称“中伊文化交流”,意思是说,中国曾从伊朗吸取了很多东西,但伊朗古文明的记载有限,比如,作者在《序言》中专门抄引了一大段古波斯典籍,证明“古代波斯人很注意他们的植物。由于他们喜欢把事物系统化,他们有一个植物的分类。但是他们关于植物的文献,即使有过,也都已失传了。”(下引作者话如不作注明的均出于其《序言》)而因为“中国人是讲求实际的人,对具体事物向来很感兴趣”,故对有关名物和风俗、制度等留下大量记录,在载籍中保存了许多可补伊朗古代史不足的资料,“没有中国人的记载,我们就无法充分了解(沟通东西文化的古伊朗人)当时的情况”。中国人就这样以文字的方式回报了古伊朗,作者把这些反过来中国对伊朗文明史作出的贡献一一列出,共有一百零二个题目。

评分

作者的知识和阅读是广博的、运用的手段是丰富的、治学态度是严谨的。他说:“要把植物学知识、东方学知识、语言学知识和历史知识通通结合起来,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是我对每个问题都不遗余力地将其植物和历史两方面加以充分阐述。所用的资料,无论它的出处是中国(按:他称中国典籍里所有关于波斯和亚洲中部各族的记载都仔细读过)、日本、波斯、阿拉伯或古典史料,都经过精密的审查,决不信任间接或教条式的记载”:“我们读史料,决不允许把其中所没有的意思任意加进去”;要求阅读文献要“参考和研究与问题有关的一切文稿,才能作出结论”;连中文古籍因版本变动、原始正文和后加的评注相混杂的情况都特别注意;又甚至史料也不能完全信任,还要结合植物学的证据。

评分

也是一直想买的。最经典的版本。

评分

学术名著,我的学习楷模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