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国妇女儿童状况统计资料(英文版) [Statistics on women and children in China 2015]

2015中国妇女儿童状况统计资料(英文版) [Statistics on women and children in China 2015]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国家统计局社会科技和文化产业统计司 编
图书标签:
  • Women
  • Children
  • China
  • Statistics
  • Demographics
  • Social Issues
  • Health
  • Education
  • Family
  • Development
  • 2015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统计出版社
ISBN:9787503777431
版次:1
商品编码:11904405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Statistics on women and children in China 2015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0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50
字数:168000
正文语种:英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There are eleven chapters in this book,including Economy and Population,Health,Education,Employment and Social Security。SociaI Service,Social Participation,Technology,Sports,Legal Protection,Environment and Statistics by Province,Data and statistics compiled in this publication are drawn from annual reports and statistical yearbooks produced by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 and other relevant ministries under the State Council. annual statistical reports on National Program of Action Monitoring for Women and Children,and data of relevant thematic surveys.

内页插图

目录

1 Economy and Population
Table 1.1 GDP and Index
Table 1.2 Basic Statistics on People's Living Conditions
Table 1.3 Annual Per Capita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and Engel's Coefficient of Urban and Rural Households
Chart 1.1 Basic Statistics on Rural Poverty
Table 1.4 National Government Revenue and Expenditure
Chart 1.2 Growth Rates of National Government Revenue and Expenditure
Table 1.5 Final Accounts of National Government Revenue,2014
Table 1.6 Final Accounts of National Government Expenditure,2014
Chart 1.3 Expenditure on Education
Chart 1.4 Government Expenditure on Education and its Percentage of GDP
Table 1.7 Expendire on Health and its Percentage of GDP
Table 1.8 Total and Per Capita Expenditure on Health, by Urban and Rural Areas
Table 1.9 Birth Rate, Death Rate and Natural Growth Rate of Population
Table 1.10 Basic Statistics on Composition of Population
Chart 1.5 Population Composition, by Ethnicity,2010
Table 1.11 Life Expectancy at Birth
Table 1.12 Sex Ratio at Birth and of Total Population
Table 1.13 Size of Family Household and Child Dependency Ratio
Chart 1.6 Child Population Aged 0-17
Chart 1.7 Number and Sex Composition of Child Population,2010
Chart 1.8 Percentage of Migrant Children and Left-behind Children,2010
Table 1.14 Population and Sex Composition of Migrant Children and Left-behind Children,2010
Chart 1.9 Basic Statistics on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 Aged 0-17,2005
1.15 Percentage of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 Aged 0-17,by Caregivers

2.Health
Table 2.1 Neonatal Mortality Rate in Surveillance Areas
Chart 2.1 Mortality Rate by Sex in Surveillance Areas,2014
Table 2.2 Infant Mortality Rate in Surveillance Areas
Table 2.3 Mortality Rate for Children Under-5 in Surveillance Areas
Table 2.4 Maternal Mortality Ratio in Surveillance Areas
Table 2.5 Causes of Maternal Mortality in Surveillance Areas,2014
Table 2.6 Skilled Attendant at Birth and Hospital Delivery Rate
Chart 2.2 Skilled Attendant at Birth among Non-hospital Delivery
Table 2.7 Coverage of Maternal Health Care
Chart 2.3 Prevalence of Moderate and Severe Maternal Anaemia
Table 2.8 Coverage of Child Health Care
Chart 2.4 Exclusive Breastfeeding Rate
Chart 2.5 Vaccination Coverage Rate of Children,2014
Table 2.9 Incidence of Birth Defects
……

3.Education
4.Employment and Social Security
5.Social Services
6.Social Participation
7.Science and Technology
8.Sports
9.Legal Protection
10.Society and Environment
11.Statistics by Province

前言/序言


2015年中国妇女儿童状况统计资料(英文版) 引言 《2015年中国妇女儿童状况统计资料》(英文版)是一份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精心编纂的年度报告,它系统地呈现了2015年度中国在提升妇女儿童福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份报告旨在为国内外研究人员、政策制定者、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以及关心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的人士提供权威、详实的数据支持和深入的洞察。通过对教育、健康、经济、社会参与、法律保护等多个维度的全面梳理,本报告描绘了一幅生动而复杂的画面,反映出中国在促进性别平等和保障儿童权益方面的长期承诺和不懈努力。 数据来源与方法论 本报告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组织的年度统计调查,包括但不限于人口普查、抽样调查以及相关部门(如教育部、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安部、民政部等)的行政记录。统计方法严格遵循国家统计局制定的统计制度和国际通用标准,确保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比性。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我们注重数据的规范化、标准化,并采取必要的数据清洗和核实程序,以最大程度地保证报告内容的质量。本报告的英文翻译由专业翻译团队负责,力求在准确传达原文信息的同时,兼顾英文读者的阅读习惯和理解需求。 妇女状况 一、 人口与家庭 2015年,中国妇女总人口持续增长,性别结构进一步优化。报告详细列示了不同年龄段女性人口数量、出生性别比等关键指标,反映出国家在遏制性别失衡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效。在家庭层面,报告呈现了妇女在家庭中的角色转变,如平均初婚年龄的提高、生育水平的变化以及家庭规模的演变。特别是,报告关注了妇女在家庭决策中的参与度,以及她们在照料老人和儿童等家庭责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二、 教育 教育是提升妇女地位和社会参与度的基石。2015年,中国在提高妇女受教育水平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报告提供了各级教育阶段(学前教育、小学、初中、高中、高等教育)女性入学率、毕业率以及在校生数的数据。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高等教育领域女性的比例持续上升,甚至在某些专业领域超越了男性,这标志着妇女在知识经济时代获得了更广泛的发展机会。报告还分析了不同地区、城乡之间妇女受教育水平的差异,为制定更加精准的教育扶持政策提供了依据。 三、 健康 妇女的健康是家庭幸福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2015年,中国妇女的健康状况得到持续改善。报告详细涵盖了妇女的孕产期保健、妇科疾病筛查、生殖健康服务等数据。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等关键健康指标进一步下降,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充分体现了中国在妇幼健康领域投入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显著成效。此外,报告还关注了妇女常见病的发病率、患病率以及慢性病的筛查和管理情况,为制定针对性的健康干预措施提供了数据支持。 四、 经济参与与就业 经济独立是妇女赋权的重要途径。2015年,中国妇女在经济领域的参与度进一步提高。报告呈现了女性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女性就业率以及在不同行业和职业中的分布情况。尽管在一些高层管理职位和特定行业中,女性的比例仍有提升空间,但总体而言,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贡献日益凸显。报告还关注了女性创业情况、收入水平以及在非正规就业部门的比例,并对女性在就业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性别歧视等问题进行了数据呈现,为完善劳动法律法规和促进就业公平提供了参考。 五、 社会参与与权利保障 积极的社会参与和完善的权利保障是妇女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2015年,中国妇女在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参与度稳步提升。报告提供了女性在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的比例,以及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机构中的任职情况。在法律层面,报告展示了妇女权益保护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包括反对家庭暴力、保障妇女婚姻家庭权益、维护妇女在财产和继承方面的权利等。报告还关注了妇女在脱贫攻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受益情况,展现了国家在推动性别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方面的决心。 儿童状况 一、 人口与抚养 2015年,中国儿童人口数量庞大,年龄结构呈现出一定的变化。报告提供了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数量、出生率、死亡率等基本人口统计数据。重点关注了儿童的抚养比、家庭结构以及儿童在家庭中的成长环境。报告也反映出中国在鼓励生育、优化人口结构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并对家庭的育儿负担和支持体系进行了初步的数据呈现。 二、 教育 儿童的教育是国家未来的希望。2015年,中国在保障儿童受教育权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报告详细列示了儿童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小学、初中)的入学率、巩固率以及适龄儿童的入学情况。特别强调了国家在普及义务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缩小城乡和区域教育差距方面所做的努力。报告还关注了特殊儿童(如残疾儿童、留守儿童)的教育情况,以及他们在获得优质教育资源方面面临的挑战,为进一步完善儿童教育保障体系提供了数据支持。 三、 健康 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2015年,中国儿童的健康状况持续向好。报告提供了儿童的出生体重、生长发育监测、营养状况、疾病发病率等关键健康指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等数据进一步下降,标志着中国在儿童健康领域达到了新的高度。报告还关注了儿童的疫苗接种情况、常见病的防治以及儿童医疗保健服务的可及性,为保障儿童身体健康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四、 福利与保护 儿童的福利与保护是国家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2015年,中国在儿童福利和权益保障方面持续发力。报告涵盖了儿童福利机构的设置和收养情况,孤儿、残疾儿童等特殊群体儿童的保障情况。在儿童权益保护方面,报告关注了预防和制止儿童虐待、拐卖等违法犯罪行为,保障儿童免受剥削和伤害。报告还反映了儿童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受益情况,以及他们在参与社会生活、表达自身意愿方面的相关情况。 五、 发展环境 儿童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发展环境。2015年,中国在为儿童创造安全、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报告关注了儿童的居住环境、生活安全、网络环境等。特别提及了国家在加强儿童安全教育、预防意外伤害、建设儿童友好型社会等方面的举措。报告还对儿童在家庭、学校、社区等不同成长空间中所面临的环境因素进行了数据呈现,为构建更加有利于儿童全面发展的社会环境提供了参考。 结论与展望 《2015年中国妇女儿童状况统计资料》(英文版)通过详实的数据,全面展现了中国妇女儿童在2015年度的发展状况。在肯定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报告也客观地指出了当前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和挑战,如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部分领域的性别平等仍需加强,特殊群体妇女儿童的权益保障仍需完善等。 展望未来,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进一步完善妇女儿童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对妇女儿童事业的投入,着力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本报告为进一步研究和制定面向未来、更加精准有效的妇女儿童发展政策提供了宝贵的基础数据和深刻的启示。我们期待这份报告能够为促进中国妇女儿童的全面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并促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妇女儿童事业的了解与合作。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在话,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和整体视觉呈现确实透露着一股浓厚的时代气息,如果不看内页的年份标识,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上世纪末的出版物。然而,抛开外表不谈,其内容的严谨性是毋庸置疑的。我主要关注的是儿童福利和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统计,特别是涉及拐卖儿童的案件处理周期和结案率数据。这些数据极其敏感,同时也极为关键,它反映了国家治理能力在保障弱势群体安全方面的实际效能。我发现书中关于“残疾儿童的学前教育入学率”这组数据增长得非常缓慢,这提示我们,在宏观教育普及的胜利光环下,针对特殊群体的深入帮扶工作仍有漫长的路要走。这本书最大的作用是提供了一个“基线”,它不提供解决方案,只提供问题的大小和形状。阅读它,就像是站在一个巨大的、布满了精确刻度的仪表盘前,你必须自己去解读警示灯的含义。它是一种务实到近乎冷酷的沟通方式,直击核心,不绕弯子,是政策制定者和学者进行严肃对话的必备“词典”。

评分

我个人对这份统计资料的编排逻辑感到有些不适应,它的结构是典型的政府统计年鉴风格,即主题划分清晰、数据分类详尽,但缺乏那种便于普通读者快速抓取核心信息的“导读”或“摘要”。如果你是首次接触这类官方统计资料,可能会被成百上千的单元格和指标搞得有些眼花缭乱。我花了相当长的时间才适应其目录体系,特别是关于“家庭结构变化”和“生育健康”两部分数据的交叉引用,需要反复在不同章节间跳转确认。不过,一旦你掌握了它的查询逻辑,它的深度便会显现出来。例如,在“城市化进程对女性就业的影响”这一专题下,我找到了关于非农就业比重变化的细微数据,这比任何一篇新闻报道都要来得精准。这本书的印刷质量中规中矩,纸张厚实,但油墨的覆盖度和一些图表的线条清晰度略有不足,这在需要精细对比百分点差异时稍显遗憾。它是一部工具书,而不是休闲读物,这点必须明确。

评分

坦率地说,当我拿到这本《2015中国妇女儿童状况统计资料》时,脑海中浮现的画面是图书馆里那些尘封已久、只供少数专家查阅的官方出版物。然而,实际的体验却比预想的要“鲜活”得多。我并非专业的社会学家,只是一个关注公共政策的业余爱好者,我更倾向于从故事和趋势中寻找共鸣。这本书恰恰以其详尽的统计数字,构筑了一个宏大却又极为精细的社会图景。比如,关于儿童营养不良率的下降数据,我立刻联想到了过去几年国家推行的“牛奶计划”和农村营养改善项目的影响;再比如,关于家庭暴力受害女性的求助热线接通率数据,虽然数字本身是枯燥的,却暗示了社会对这一敏感问题的关注度在提升,也侧面反映了法律援助体系正在逐步完善。阅读过程中,我发现自己不再是简单地看数字,而是试图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填充”这些空缺的背景。这份资料的魅力不在于它是否“好读”,而在于它提供了一个无可辩驳的基石,让所有关于中国社会进步的讨论都有了扎实的数字支撑。它更像是一把尺子,让你量度进步的真实刻度,而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

评分

这本厚重的统计年鉴,装帧朴实,封面上的中英双语标题清晰地昭示了其内容范围。翻开扉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密集的表格和图表,数据之详尽令人印象深刻。我最初是出于学术研究的需要接触到这本书的,想了解过去十年间中国在性别平等和儿童福利方面取得的进展,特别是与国际社会发展目标(MDGs,后来的SDGs)对标的具体数据指标变化。例如,在教育普及率的横向对比中,我发现城乡差距虽然依然存在,但趋势是明显缩小的;而在就业参与率的细分数据里,不同年龄段女性的劳动参与模式也呈现出有趣的动态变化。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其原始性——它不像某些宏观报告那样进行过度的解读和美化,而是直接提供了最基层的、未经修饰的数字,这对于进行严谨的定量分析是极其宝贵的。我尤其花时间对比了不同省份的人均预期寿命数据,这些冰冷的数据背后,其实折射出区域医疗资源分配和生活水平改善的巨大成就与不平衡。虽然阅读过程中需要不断对照附录的单位说明,但正是这种对细节的坚持,使得这份资料库具备了极高的参考价值和可信度。我希望未来能看到更多关于数据收集方法论的详细说明,以进一步增强其在比较研究中的应用潜力。

评分

对于任何希望从微观层面理解中国社会变迁的海外研究者而言,这本书简直就是一座金矿。我关注的重点在于跨文化比较研究,特别是将中国在性别平等方面的发展轨迹与东亚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对照分析。 2015年的数据点位非常关键,它处于“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很多政策的预期效应在这个时间点上开始集中显现。我特别关注了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情况统计,那组关于法定监护人年龄分布和受教育程度的数据,揭示了传统家庭结构在快速城镇化压力下面临的巨大挑战。这本书最大的贡献在于它提供了“官方视角”的完整记录,尽管某些敏感领域的统计口径可能存在争议,但它构建了一个清晰、一致的参照系。它要求读者保持批判性思维,将这些数据放入更广阔的社会、经济和政治背景下去解读,而不是简单地接受“数字即真相”的论断。正是这种挑战性,让它成为严肃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