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种子的世界!想要跟着种子去旅行,你得先做好心理准备,跟着种子上天入地。这本充满美好期待,深入浅出的科普文学,用说故事的口吻描绘种子的旅行和植物的繁衍。一幅幅充满野趣与温度的插图,都是对探索种子奥秘和记录种子旅行的热忱。
玛格丽特·华纳·莫利,美国著名的生物学家,教育家,作家。1858年出生于美国爱荷华州,在纽约州的布鲁克林渡过了她的童年,就读于亨特学院。毕业后曾在中学从事教师工作。作为一名自然教育家,莫利在美国获得了广泛声誉,她的作品不仅展现了她在科学观察研究方面的才能和文学才华,还像读者传达了她的人文精神以及对生命的无比热爱。
植物为什么旅行/ 001
用羽毛或绒毛飞行的植物/ 007
蒲公英/ 008
蓟/ 022
乳草/ 028
莴苣/ 034
铁线莲/ 038
紫菀和秋麒麟草/ 040
柳/ 042
香蒲/ 050
天竺葵/ 054
棉/ 058
其他飞行的种子/ 064
用翅膀飞行的种子/ 067
枫树/ 068
榆树/ 074
白蜡树/ 076
松树/ 080
没有翅膀或羽毛而飞行的种子/ 085
其他能被风吹走的种子/ 091
风滚草/ 094
能黏附的旅行家/ 097
牛蒡/ 098
苍耳和蒺藜/ 102
山马蝗三叶/ 104
鬼针草/ 108
龙牙草和其他野草/ 112
亚麻/ 114
槲寄生/ 116
其他有黏性种子或籽荚的植物/ 118
漂浮的旅行家/ 123
动物喜欢吃的种子/ 129
山核桃/ 130
胡桃和灰胡桃/ 134
栗子/ 137
其他可食的种子/ 140
浆果类/ 142
樱桃/ 145
苹果/ 148
被射出去的种子/ 151
酢浆草/ 152
金缕梅/ 154
含羞草/ 157
附录/ 161
导读
应出版社编辑之邀写一篇导读,本来是应酬之作,看完书之后觉得要好好写一下,当作用心之作了。
在汉语里其实“自然”一直不是nature的意思,我们会讲“道法自然”、“自然而然”。到了近代,从日本引进了nature的译名“自然”,代指周围的一切,包含生物和各种环境因素。
自然教育是当下很热门的话题,还有人(Richard Louv,很著名的一位作家)提出了一种广受认同的“自然缺失症(nature-deficit disorder)”。虽然概念提出者也承认这还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被医学所证实的“疾病”。我还曾经问过他,怎么证实我真的得了这么一种病?他说实验证据还很少。但是我毫不怀疑我“自然缺失”了,太多的人都意识到自己深陷水泥城市、手机、网络不能自拔,痛苦而又时刻不能离开。对于现代人,尤其是儿童的自然缺失,最好的医治办法就是回到自然中去。因为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太缺少自然元素了,而我们人类又和所有的生物一样,是生物,不能离开自然环境而独活,至少不能快乐地独活。自然教育就是让大家重新热爱自然、回到自然的一种手段。
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我们的自然教育中教给人们尤其是孩子什么呢?我觉得还是自然本身,讲讲生物最好。只讲应该热爱、亲近自然显得苍白和难以持久。在了解了我们面前的生物之后,无论热爱它们,还是敬畏自然,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种子的旅行》在前言中就树立了这样远大的志向。
这是一本讲述植物的书,讲述植物种子的旅行,或者说传播的方式。对很多人来说植物是很不一样的存在。植物大多不会有明显的运动,比如我们说某人呆,会说像个木头一样。有的时候我们甚至会忘记植物是个活物,有些植物的状态确实经常让我们搞不清楚它是死了还是活的。但是植物却又有着惊人的、最长久的生命力,生长了万年的挪威云杉、千年古莲子能萌发,这些事我们也不会太过惊奇,我们心底其实是隐约知道植物有多么了不起的。
种子的出现是植物演化历史上的大事件,直到裸子植物才开始出现种子,除了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其他的所有植物都不以种子的形式繁衍后代。我们周围比较显眼的植物几乎都是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这也说明这两种植物在演化上是多么成功,其中种子这一结构的出现就做了很多贡献,种子保护了幼小的胚,摆脱干旱、低温等不良环境因素的束缚。作者用熟练而又专业的笔法,在不经意间引入了生物学中有关植物的各种专业术语,完全不懂形态学的小朋友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这么几个名词,说的是种子,其实介绍了植物整个生活史。这也是国外博物学教育强调的特点,润物细无声,既科学而严谨,又不刻板、机械。作者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着自然,对植物种子的特点进行了新的分类,划分的依据也很有意思:种子旅行的方式。不再按照种子的种属、形态,把活生生的种子切开、分解后摆给我们看。种子在这里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旅行方式,用翅膀飞,顺水流,跟着动物走,“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除了这些美好的博物学知识外,书中充满了浓浓的乡土气息,农田、农场、农夫,山野是每一章节都有的。在这些田园风光里,人与自然是和谐而又友好的。毫无疑问,我们这一代人以及之后的人们,都再也回不到那个旧时的田园时代,再也不能生活在出门便是大山、森林、麦田、农场的简单生活。但是不要紧,至少可以给小孩子描述一下这种美好的旧时光,人和自然相互依赖的纯真年代。在小孩子心中种下一粒种子,在他们长大之后,才不会伤害自然,而会去保护自然。这是为了我们人类能够更好地生存下去的唯一办法,也是这本书、这类书值得推荐的原因。希望读过这本书的人们能够感受到自然的美妙,看到与之和谐共处的可能。
2016.01.31.李峰于南城
说实话,我原本以为这种题材的书可能会读起来有点沉闷,毕竟要描绘一些非常基础的自然过程,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预期。它的文字风格非常具有画面感,简直就像是为动画电影量身定做的剧本。作者对色彩的运用简直是大师级的,他能用最简单的词汇,勾勒出最绚烂的场景。比如,书中描写一个黄昏时分的湖面,他没有堆砌华丽的辞藻,而是精准地捕捉到了那种“金子融化在靛蓝之中”的微妙光感,让我立刻就能在脑海中构建出那幅宁静而又充满戏剧张力的画面。而且,这本书的幽默感也让人惊喜连连!那些不经意间流露出的俏皮话,或者是角色之间那种充满智慧的对话,总能让我会心一笑,瞬间缓解了阅读中可能出现的任何疲惫感。这使得整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轻盈、愉快,没有丝毫的负担感。它成功地将严肃的主题包装在了一个充满趣味和人情味的故事外壳之下,让你在哈哈大笑和惊叹之余,不知不觉就吸收了大量的知识和正能量。我甚至觉得,这本书非常适合全家人一起阅读,因为老少咸宜的笑点和深度思考的点都设置得非常巧妙。
评分这本书在处理复杂概念时的清晰度和逻辑性,让我印象极为深刻。很多科学类的读物,为了追求严谨性,往往会牺牲掉阅读的流畅性,变得晦涩难懂。然而,这本书却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它似乎拥有一种“翻译”的能力,能将那些深奥的自然规律,转化成我们日常生活中最能理解的比喻和类推。比如,它解释了能量的转化过程时,没有使用复杂的公式,而是用“饥饿的小动物寻找食物”这样一个生动的场景来比拟,一下子就让整个过程变得直观易懂。这种‘寓教于乐’的最高境界,在于让你在沉浸于故事的时候,根本意识不到自己正在学习。此外,这本书对于细节的考究也令人叹服,每一个时间点、每一个地理位置的描述,都经过了严密的查证,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功底和对材料的尊重。这种严谨又不失活泼的写作态度,极大地增强了文本的可信度和阅读的舒适度。它不光是讲了一个故事,更像是在进行一次有条不紊、却又充满惊喜的科学考察,让人读得心悦诚服,充满了对知识的敬畏之情。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它所蕴含的‘连接感’。它不仅仅讲述了某个单一生命体的故事,而是将所有事物——从最小的微生物到广袤的天空——编织成了一张巨大而又紧密相连的网络。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产生一种“原来如此”的顿悟感,发现自己过去忽略了太多生命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作者非常擅长使用‘对比’的手法来突出这种连接。比如,他会把一个生命体在极端的环境中挣扎求生的场景,与另一个生命体在丰饶之地享受安逸的场景并置,从而突显出生命力的顽强和环境的巨大影响,但最终又会汇聚到一个共同的主题下——那就是生存的智慧。这种宏观和微观的视角不断切换,极大地拓宽了我的思维维度。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心胸都被打开了,对周遭的世界多了一份敬畏,少了一份傲慢。它促使我去思考,我们人类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所处的位置,以及我们应该如何更负责任地与这个星球相处。这是一本真正能够改变你看待世界方式的书,它的价值远远超出了书页本身的重量,是一次真正的精神富矿的开启。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结构简直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冒险旅程,它不是那种直线发展的流水账,而是充满了迂回曲折的惊喜。我不得不佩服作者构建世界观的能力,那种宏大叙事中穿插的微小细节,处理得无比自然流畅。举个例子,书中有一段描述河流如何雕刻出峡谷的场景,作者没有直接用枯燥的地理知识来解释,而是通过一个想象中的“时间旅行者”的视角,让我们亲眼见证了亿万年的沧桑变迁,那种震撼感是任何教科书都无法给予的。更妙的是,这本书在推进情节的同时,还巧妙地植入了关于勇气和坚持的主题。主角们(或者说故事中的元素)在面对巨大困难时所展现出的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真的非常鼓舞人心。它告诉我们,即便是最微小的个体,只要拥有坚定的信念和持续的努力,也能完成看似不可能的壮举。阅读过程中,我好几次因为故事的紧张情节而屏住了呼吸,不得不停下来喝口水,平复一下激动的心情。这种阅读体验,简直比看最刺激的动作电影还要过瘾,因为它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感官上的刺激,更是精神上的洗礼和升华。这本书在保持娱乐性的同时,成功地完成了教育意义的传递,而且是那种润物细无声的高级教育。
评分天哪,我最近读了一本关于大自然的奇妙故事,简直让人爱不释手!这本书简直就像一扇通往神秘森林的魔法之门,里面的文字描述充满了生命力和色彩,让我仿佛能闻到泥土的芬芳,听到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巧妙,他将那些看似平凡的自然现象,比如露珠的滑落、昆虫的蜕变,描绘得如同史诗般的壮举。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光影变化的细致捕捉,那种清晨阳光穿过枝桠的瞬间,被描绘得那样宁静而富有哲理,让人不禁停下脚步,去思考生命的循环和世界的和谐共存。这本书不仅仅是讲述了“发生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们如何去“感受”周围的世界。读完之后,我立刻就想冲到户外去,用全新的眼光去看待路边的一棵小草,去追逐一只飞舞的蝴蝶。它那种鼓励探索、尊重生命的基调,对于我们这些渴望了解世界的好奇宝宝来说,简直是最好的礼物。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十分精美,插图的风格那种手绘的质感,更是为文字增添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每一页都像是一幅精心绘制的艺术品,让人爱不释手,忍不住想收藏起来,时不时地拿出来品味一番。这本书的语言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时而轻快活泼,像山涧的溪水潺潺流淌;时而又变得深沉庄重,仿佛在诉说着亘古不变的自然法则,让人心驰神往。
评分这本书还是很开阔视野的
评分不错,很快收到,还没看,希望不错啊
评分图书很不错,价格也合适!快递也很快,好评!
评分要评价的东西实在太多,我只是来拿京豆的。。。。。。
评分东西质量不错,送货速度快,服务态度好
评分活动购买了不少图书,每满200-100,叠加200-60。
评分很好,送货速度快,实用,经典
评分*元十本还是很划算的物流快
评分买来给孩子看的,结果收到发现内容还是比较深的,至少得上下学的才能看,囤货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