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装风格要素》上、下册是一套关于30种经典和流行的装饰风格分类与详解的专业书籍,这30种经典风格包括:希腊爱琴海风格、意大利托斯卡纳风格、波希米亚风格、阿拉伯风格、摩洛哥风格、西班牙殖民风格、美国西部乡村风格、美国西南风格、法国巴洛克风格、法国洛可可风格、法国新古典风格、英国新古典风格、美国联邦风格、英式田园风格、美式田园风格、法式田园风格、瑞典田园风格、美国南方风格、怀旧风格、新怀旧风格、维多利亚风格、美国工匠风格、装饰艺术风格、好莱坞摄政风格、现代风格、北欧简约风格、复古风格、工业风格、海岸风格和当代风格。
吴天篪(TC吴),TC无装饰工作室创始人与主持人。
1984年,湖南大学土木系工民建专业毕业;1997年,美国加州理工大学(CalPoly SLO)建筑与环境学院硕士;1984–2009年,从事建筑、景观、室内、家具和灯具的设计工作;2009年至今,从事室内装饰艺术研究、著述与普及工作。
第一章 法式田园风格
1.起源简介
2.建筑特征
3.室内元素
4.软装要素
第二章 瑞典田园风格
1.起源简介
2.建筑特征
3.室内元素
4.软装要素
第三章 美国南方风格
1.起源简介
2.建筑特征
3.室内元素
4.软装要素
第四章 怀旧风格
1.起源简介
2.建筑特征
3.室内元素
4.软装要素
第五章 新怀旧风格
1.起源简介
2.建筑特征
3.室内元素
4.软装要素
第六章 维多利亚风格
1.起源简介
2.建筑特征
3.室内元素
4.软装要素
第七章 美国工匠风格
1.起源简介
2.建筑特征
3.室内元素
4.软装要素
第八章 装饰艺术风格
1.起源简介
2.建筑特征
3.室内元素
4.软装要素
第九章 好莱坞摄政风格
1.起源简介
2.建筑特征
3.室内元素
4.软装要素
第十章 现代风格
1.起源简介
2.建筑特征
3.室内元素
4.软装要素
第十一章 北欧简约风格
1.起源简介
2.建筑特征
3.室内元素
4.软装要素
第十二章 复古风格
1.起源简介
2.建筑特征
3.室内元素
4.软装要素
第十三章 工业风格
1.起源简介
2.建筑特征
3.室内元素
4.软装要素
第十四章 海岸风格
1.起源简介
2.建筑特征
3.室内元素
4.软装要素
第十五章 当代风格
1.起源简介
2.建筑特征
3.室内元素
4.软装要素
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中国的家庭装饰行业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过去以过度硬装为主导到现在逐渐认识软装才是空间主角的快速发展历程。由于长期的信息交流不对等,以及专业师资与真实资料的匮乏,人们对于源自于欧美的装饰艺术普遍存在着诸多疑惑、偏差、歧义和曲解,造成今天因概念混淆而各自表述的混乱局面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绊脚石。“风格真相就是文化真相,风格起源就是软装起源”,这并不是一句普通的口号,而是对软装艺术本质的揭示。了解和尊重那些与经典风格息息相关的文化内涵,既是衡量一名软装设计师职业素养的标尺,也能体现出一名软装设计师的专业态度。
“追根溯源,正本清源,去伪存真,实事求是”是我编写本书的初衷和目标。源自于欧美传统家居文化的每一款家具、每一种色彩、每一幅图案和每一件饰品都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只有出现在与其相对应的空间当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其存在的价值。如果把软装设计比作美食烹饪,那么由于对真相的了解有限,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采用中国的食材和烹饪方法试图烹调出一道道法式大餐或者意大利美食,其结果必然会与真相风马牛不相及。如果把经典风格比作一根根穿线,那么所有的软装要素就是一颗颗五光十色的宝石;只有按照一定的方式穿入经典风格这根穿线,那些宝石才能形成一串串美丽的项链。了解和掌握经典风格的意义就在于使文化成为家庭装饰艺术的主轴线,从本质上理解文化内涵对于软装艺术的价值和意义。
本书以流行于欧美最具代表性的30种装饰风格作为研究对象,从起源、建筑、室内和软装这4个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剖析,其中很多内容在国内均属首次出现。本书主要讲述了建筑、室内和软装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与符号,其中以软装要素作为本书的重点内容。仍以烹饪来举例,设计师可以像厨师看菜谱一样来看待本书。虽然书中没有为具体设计方案提供一整套的设计方法,但是将30种经典装饰风格的来龙去脉和组成要素进行深入、细致地解剖与分解,其本身就为设计方案描绘了一个明确的轮廓,最终效果需要依靠设计师的个人修养与理解领悟。任何经典装饰风格都不是死板僵硬的模板公式,而是为设计提供一个方向性的指南,同时也是设计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源泉。
为了确保本书内容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力求使写出来的每一句话均有据可查,编写过程中我查阅了大量的原版资料,在此要特别感谢所有的资料提供者以及这些年来所有的理解者、鼓励者和支持者。本书力求语言简练、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结构清晰、通俗易懂,适合于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专业教材、软装设计师和相关从业人员的参考工具和工作指南,以及软装艺术爱好者的普及读物。
这本《软装风格要素(下册)》的阅读体验真是令人回味无穷,特别是对那些正在装修新家或者想给现有空间焕发生机的读者来说,简直是一本宝典。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不同风格细节时的那种细腻入微的笔触。比如,在描述极简主义时,书中并没有止步于“少即是多”这样的陈词滥调,而是深入剖析了材质的选择、光影的运用,以及如何通过克制的色彩搭配来营造出宁静而高级的氛围。我记得有一章节详细对比了北欧风的自然舒适感与日式侘寂风的禅意留白,那种层次感的区分,让我这个入门级的爱好者都能清晰地捕捉到两者之间微妙的文化和设计理念的差异。全书的排版设计也非常出色,大量高清的实景图片和精美的设计图例穿插其中,让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起来,简直是手把手教你如何将设计理念落地为现实的家居场景。
评分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本书在探讨不同软装风格时,还融入了对地域文化和历史背景的考量。它不只是简单地罗列“这个风格要用这种沙发”,而是深挖了为什么特定文化背景下会形成这样的设计偏好。例如,书中对地中海风格的阐述,就不仅仅停留在蓝白配色上,而是深入解析了当地光照强烈、需要清爽感和通风性的气候需求如何塑造了其独特的门窗形态和材质选择。这种“知其所以然”的讲解方式,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乐趣和知识的留存度。对于想打造真正有“灵魂”的家居空间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超越表象、直达设计内核的钥匙。
评分说实话,我本来以为这种偏向理论性的“要素”书籍会读起来枯燥乏味,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预期。它巧妙地将美学原理融入到具体的家居元素分析中,读起来像是在听一位经验丰富的设计师娓娓道来他的实践心得。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陈设艺术”的那一章,作者对饰品、艺术品、纺织品的选择和摆放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他强调的不是堆砌昂贵的物件,而是如何通过软装的“点、线、面”来平衡空间的视觉重量和流动性,这一点对于我这种在家具进场后不知如何“画龙点睛”的人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书中提到的一些色彩搭配的黄金比例,我立刻尝试用在了客厅的抱枕和挂画选择上,效果立竿见影,整个空间瞬间有了呼吸感和主心骨。
评分我感觉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一位极其注重细节且热爱生活的人,他的文字中流淌着对美学的执着追求,但表达方式却极其亲切和实用。特别是关于“氛围营造”那部分,他并没有用许多晦涩难懂的术语,而是通过场景化的描述,比如“一个慵懒的午后”、“一场亲密的晚餐”,来引导读者思考软装如何服务于人的真实生活体验。这对我这个装修小白非常友好,它教会我首先要思考“我希望在这个空间里做什么”,而不是先去模仿某个网红样板间。读完之后,我不再盲目地追逐潮流,而是开始有意识地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审美倾向去筛选和组合软装元素,这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转变。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都让人叹服,它绝非市面上那些只停留在表面介绍几种流行风格的浅薄读物。它真正做到了“要素”的深入挖掘,特别是对材质肌理和光线处理的探讨,达到了专业级别的深度。我一直对复古风格情有独钟,但总觉得自己的家总是缺少那种历经时光沉淀的韵味。翻开这本书后,才明白问题出在哪儿——原来是忽略了黄铜、做旧木材这些材质的“故事感”。书中详细讲解了不同材质的“性格”,以及它们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变化,这使我明白了为什么有些看似普通的装饰品放在特定环境中会瞬间提升整个空间的格调。这种知识的武装,让我从一个被动接受风格的消费者,转变成了一个有能力主动驾驭空间氛围的创造者。
评分效果不错,值得信赖!
评分好
评分根据网上的推荐买的这本书
评分内容不错,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非得写评价才能给京豆非得写评价才能给京豆非得写评价才能给京豆
评分内容比较全,理论性也有,不错
评分不错书籍还行。
评分好
评分讲的挺详细,都是欧洲的风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