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行计划生育国策长达35年,“独生一代”即将成为历史。《独生小孩》,用一本书,装下了中国独特“独生一代”的童年。
★书中的独生小孩,历经奇幻冒险,最终找到回家的路,被誉为“雪人”一般的诗意和忧伤。
★书中恢弘大气的分镜图,充满想象的跌宕情节、东方意境的诗意景象……处处洋溢着惊奇、孤独和无穷无尽的想象力,结尾充满治愈力量。
★作者花一年时间画下的这本无字绘本最初无人问津,最终被企鹅兰登的编辑一眼相中,率先在美国出版、一炮而红——囊括8项美国图书业大奖,荣获《纽约时报》2015年度zui佳绘本。美国50家独立书店这样评价此书:“既描绘了失去的恐惧,又讲到奋勇前进的达观与乐观。”
★中文版精装2016年秋隆重上市,中文版得到国内20位阅读推广人推荐,他们分别是:艾明雅、粲然、陈赛、方素珍、哈爸、李一慢、林少、马伯庸、三川玲、十二、史航、宋佩、王林、王人平、王志庚、杨涤、余治莹、张弘、周桂伊、周翔。
★目标读者跨度大0-99岁,不分年龄段。
海报:
这一精彩的无字绘本是画家郭婧的处女作,共有105页,与陈志勇的《抵岸》和雷蒙德·布里格斯的《雪人》一样,本书精妙绝伦,富于想象力,新颖独到,让人爱不释手。
一个小女孩迷路了,她很孤独,便跟着一只神秘的牡鹿,走进了一片森林,就跟爱丽丝钻进兔子洞一样,她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陌生又神奇的世界。可是……家和家人都距离她那么远。她要怎么回家呢?
画家郭婧成长于中国“独生子女”政策时代,这本无字绘本的创作源头来自她幼年时候的孤独记忆和想象。她绝妙地捕捉到了一个孩童丰富且深刻的情感世界,描绘了孤独、渴望、爱和快乐。
郭婧,生于1983年,山西太原人,家中独生女,幼时生活在双塔西街。这个清爽而内向的女孩,从小就喜欢绘画。她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曾在北京闯荡过,做过网游公司的设计师。
在新加坡工作期间,郭婧突然想起童年的一次经历:六七岁时,她乘坐25路公交车下错了车,误入一片树林,当时害怕极了。她徒步走了很久,才找到公交站。郭婧毅然辞职,回到老家,用一年半时间,以太原街景为背景,画出了《独生小孩》(《The Only Child》)。
几经辗转,她的手稿感动了企鹅兰登书屋的编辑,最终在美国出版英文版。2015年10月,这部作品从数千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跻身《纽约时报》年度十佳儿童绘本。《纽约时报》绘本奖已有63年的历史,每年从美国本土发行的绘本中选出具艺术价值的绘本,这一榜单也是全世界父母为孩子挑选童书的指南。
全书一百多页,均为铅笔绘制,虽然为黑白色调,但并不显得沉闷。全书没有文字,犹如“默片”,但并不影响读者对该作品内容的理解,反而显得神秘、梦幻,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郭婧这样表达她的创作意图:“我更希望父母和孩子一起分享这本书,使他们的心走得更近。我想表达的就是:孤独与爱,离别与相聚。”
我们不来讨论这一个很大的情景、很特别的“历史”、家喻户晓的孤独的原因和结果,我们不在这一本写给孩子阅读的书里说一些太严肃太沉重的话,我们还是应该很喜悦地说,他们不是也都长大了吗?我们需要这样来想,就会很心平气和,还有些浪漫的满意。
——儿童文学作家 梅子涵
我想,今天的每一个中国人,在听说有一本写独生小孩的绘本,都会把事情从手头停下来,听见自己的心脏微微一颤。
——儿童教育作家 三川玲
我们自己心里也很清楚,夜深人静,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敲门永远会有回应的地方,一个疲倦的时候拥抱不会落空的地方,一个能让我们安全做自己、安心浪费光阴的地方,一个小小的——家。当我看到《独生小孩》中女孩找到了回家的路、安然躺在床上的时候,我内心有暖意,汹涌的眼泪澎湃而出。终其一生,我们只在做一件事——找到回家的路。
——作家、儿童阅读推广人,公号“伊姐看电影”创始人 周桂伊
“郭婧采用了灰黑色的单调色板,宛若一张老照片逼真地呈现在眼前,整个故事好似发生在一个梦幻的地方,使人联想到雷蒙德?布里格斯的经典作品《雪人》。”
——《华盛顿邮报》
“一本充满梦幻色彩的无字处女作……铅笔画插图美轮美奂,色调朦胧,充满神秘感。”
——《纽约时报》
“这个故事可谓老少皆宜,与心爱的同伴一起看,更是别有一番体验。”
——《波音波音》
“……郭婧技艺不凡,既描绘了对失去的恐惧,又讲到在奋勇前进的过程中收获的达观与乐观。”
——2015-2016年独立书店儿童图书榜单
“书中的铅笔画柔和,如同天鹅绒一般……将小女孩和雄鹿在一起的柔美时刻用特写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图片大小不一,表现出各种活动,传递了丰富的情感。有一张图片画的是鲸鱼肚子里的情形,漆黑一片,生动逼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书页》
“郭婧的这本无字绘本充满了魔幻现实主义色彩,处处洋溢着纯粹的想象力,流畅,尽显美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冬季独立书店儿童图书榜单
导读:独生路途也会童话
梅子涵 (儿童文学作家)
在我们中国,是有很多很多独生小孩的。一个家庭一个女孩,一个家庭一个男孩,没有哥哥,没有姐姐,没有弟弟,没有妹妹,他们就这样“一个人”地长大了。他们虽然被大人包围着,但他们还是一个人。我们不来讨论这一个很大的情景、很特别的“历史”、家喻户晓的孤独的原因和结果,我们不在这一本写给孩子阅读的书里说一些太严肃太沉重的话,我们还是应该很喜悦地说,他们不是也都长大了吗?牛奶给他们一个人吃,米饭也给他们一个人吃,衣服都是穿新的,教育的钱都用在他们一个人身上,他们一个人得到的资格是以前几个人的资格,他们是被“大资格”“大照应”“大营养”“大温暖”养大的,所以他们也就不是非要说自己有多么苦恼。
再苦恼也不会超过林格伦写的长袜子皮皮。红头发的皮皮不但是独生子女,而且连爸爸妈妈也没有了。结果是,一个人长大的皮皮却有了特别的力气、能力、智慧。很多人都把皮皮和女性主义、女权主义联系在一起,我现在倒是很想把皮皮和独生子女主义连接起来,你看,独生子女皮皮,而且还没有父母,不是生活得非常特别而且完全像童话吗?中国的独生子女们,是有他们很独自很强大的生存形象的。
书里的小姑娘迷了路,孤独无助,她在无助的途中遇到的是她在家里天天看见的玩具动物和电视里的动物,不管它们原本属于陆地还是海洋,现在统统都属于她,都来到了她的身边。一个孩子的身边有些什么,他们每天看见什么,那么它们都会成为他们的朋友,成为后来途中的遇见。险道会遇见,坦途也遇得见,童年身边、眼前的任何有趣味、有亮光的东西,都会成为后来的有趣味、有亮光的遇见,当然任何无聊、暗黑的存在,也会成为后来遇见的暗黑和无聊。
以此道理和哲学,童年的身边和眼前就应当有一些优良的书籍,它们会是童年的小灯光,更会是后来的大太阳。它们会成为后来险道、坦途的携手和引路,当它们出现时,你看看书里的那满空星斗般的闪烁,真是太好,无限风光。
独生小孩固然不是理想的生育和生活,但是存在的就可能是需要承认的,承认的就可能是应该乐观的,乐观的也许也就未必是需要唠唠叨叨去诉说的。独生的孩子们都乐观地生活和成长,当一个快乐的皮皮,早晨醒来,升起的太阳是为所有人升起的,当然也为独生的你升起;晚上睡着,月亮也是照样对你朦胧,你看看书里的小孩,她最后睡在月光朦胧里,不同样也是一个真正的小孩吗?
我们需要这样来想,就会很心平气和,还有些浪漫的满意。
……
我是一位正在寻找适合我家大宝(6岁)阅读的课外读物的家长。最近在网上看到很多关于《独生小孩》这本书的讨论,尤其是提到它入围了首届京东文学奖的年度童书,这让我觉得这本书的品质应该很有保障。我的孩子属于比较活泼好动的类型,但同时也非常喜欢听我讲故事,每次讲到有趣的情节都会手舞足蹈,甚至还会自己编出续集来。我希望找到一本能够激发他想象力、拓宽他视野的书。《独生小孩》这个书名,虽然直接,但我觉得它可能会以一种非常巧妙的方式去解读“独生”这个概念,或许不是单纯的讲述一个孩子的成长,而是更深层次地去探讨家庭关系、情感连接,以及如何与他人建立联系。3-8岁的年龄段,正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一本优秀的作品能够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交能力,这对我来说至关重要。我非常看重书籍的插画风格,希望能是那种既能吸引孩子注意力,又具有艺术性的,能够和文字内容相辅相成,共同营造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世界。
评分作为一个喜欢研究儿童心理和教育的成年人,我最近注意到了一本叫做《独生小孩》的书。它获得了“首届京东文学奖-年度童书入围作品”的荣誉,这个信息对于我来说非常有吸引力。在我看来,一个好的童书不仅仅是讲故事,更是要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的心灵产生积极的影响。这本书的英文名《The Only Child》让我思考,它是否会触及到一些关于孩子在家庭中的角色、心理需求,以及如何理解自己与外部世界的联系等话题?3-8岁是孩子们建立自我认知和初步社会交往的关键时期,如果这本书能够以一种温和、有趣的方式,帮助孩子们理解这些概念,或者给家长提供一些启发,那将是非常有价值的。我还会关注书中的语言风格,是否活泼生动,富有童趣,同时也符合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理解能力。另外,书籍的装帧设计和纸张质量也是我考量的因素,毕竟一本好的书,从里到外都应该散发着艺术的魅力,能够给孩子们带来全方位的阅读享受。
评分最近偶然在书店的儿童区看到了《独生小孩》这本书,书名以及“首届京东文学奖-年度童书入围作品”的标签让我驻足。我一直认为,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往往能以最纯粹的方式触及人类最根本的情感和思考,而《The Only Child》这个英文名,似乎预示着一个关于个体成长、家庭关系的独特视角。3-8岁,这是孩子们世界观形成、情感认知发展的黄金时期,一本好的书在这个阶段的引导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尤其看重一本童书的叙事方式,是否能够巧妙地将深刻的道理融入到引人入胜的情节中,而不是生硬地说教。同时,我也非常关注作者如何塑造书中的人物,是否能够让孩子们产生共鸣,感受到角色的情感变化。这本书所获得的奖项,无疑是对其文学价值和教育意义的一种肯定,这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希望能从中发现一些关于孩子内心世界、成长烦恼以及如何与世界建立连接的深刻洞察,并从中获得一些关于如何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长的启发。
评分我之前在朋友圈里看到有人推荐《独生小孩》这本书,说它非常不错,而且还获得了“首届京东文学奖-年度童书入围作品”的称号,这让我非常好奇。我家有一个小侄女,正好在这个年龄段(3-8岁),我一直想找一些高质量的绘本送给她。我对书籍的画面感要求比较高,因为我觉得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色彩鲜艳、形象生动、充满想象力的插图更能抓住他们的注意力,也更能帮助他们理解故事内容。同时,故事本身的吸引力也很重要,我希望它能够有趣味性,能够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到快乐,而不是枯燥乏味。这本书的英文名字《The Only Child》也引起了我的兴趣,我猜想故事可能围绕着一个独生子女的视角展开,或许会讲述一些关于家庭、朋友、成长中的小烦恼和小惊喜的故事。我期待它能给孩子们带来温暖、启迪,并且能够促进他们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成为一个善良、有爱心的人。
评分最近在书店闲逛,无意间被一本叫做《独生小孩》的书吸引了,书脊上赫然写着“首届京东文学奖-年度童书入围作品”,这几个字立刻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作为一个对儿童文学一直很关注的家长,我深知这个奖项的份量,被提名就说明作品本身有过人之处。拿到手上翻看,封面设计简洁却富有童趣,色彩搭配也很舒服,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我特意留意了一下适读年龄是3-8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是好奇心旺盛,对世界充满疑问的时期,一本好的童书在这个阶段的影响力是巨大的。《The Only Child》这个英文名也让我觉得,这本书可能不仅在国内有影响力,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认可度,这让我对它的内容更加期待了。虽然我还没有打开阅读,但仅仅从这本书的外在表现和获得的荣誉来看,它已经在我心中建立了一个非常好的第一印象,感觉会是一本值得深入探索的佳作,相信它会给孩子们带来一段难忘的阅读体验,也可能在家长心中激起一些关于教育和成长的思考。
评分哎嗨哎哎哎嗨呀呀嗨哎嗨哎呦
评分精美的石头会唱歌
评分囤货的,都是些经典绘本,这本比想象的厚多啦,画风是我喜欢的。这个书香节抢不到券,没囤几单,有点可惜咯!但京东的书都是极好的。
评分京东的图书一直是最吸引自己的地方,绘本类的一直会买买买,就希望京东能够经常做做活动!
评分不错不错,速度快,包装的也很好
评分东西很好,很满意。特别是物流很棒,售后体验也完美。希望京东不忘初心,继续保持
评分囤货的,都是些经典绘本,这本比想象的厚多啦,画风是我喜欢的。这个书香节抢不到券,没囤几单,有点可惜咯!但京东的书都是极好的。
评分很好,没有看,买回来不知道怎么样????
评分很好的一本书,和作者一起回忆曾经拥有的童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