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豆瓣红人王大根首部作品结集,粉丝热捧,阅读量100,000+
◆ 一部“反青春”青春小说,句句戳心!
◆ 同名短篇小说,影视版权已售出
◆ “我们这样的人,根本没办法成为女主角!”我们是青春小说从不曾描绘的那群人,被校草爱上之类的故事从没在我们的身上发生,逃掉自习课也无处可去,写下情书也不知道寄给谁,这是我们的、什么也没发生的少女时代。
青春片总是演到毕业那天,就宣告青春就此结束。但我们知道,只要还会为男明星的一张照片而尖叫就永远是少女,只要还会为了一记扣篮而热血沸腾就永远是少年,所谓的青春不是十八岁或二十岁,不是某一段皮肤紧绷、声音尖厉的时光,不需要通过轰轰烈烈的恋爱——事实上也没有——或者砸掉教室的门窗来自我标榜,只要双眼仍然明亮,心中仍然澎湃,这,就是青春了。
豆瓣红人王大根首部作品集《我必须恋爱的理由》,以戏谑的方式,演绎了我们绝大多数人的青春。书里那些尖锐的语句,就像尖刀刺向读者的心脏。
本书是由七个短篇和一个长篇组成的校园故事,讲述了真正的平凡少女的青春:精心修饰后也漂亮不起来的脸、万般努力也减不下去的体重、每到考前临时抱佛脚的学业、制造了无数场邂逅也没有爱上自己的美少年。他们是青春片里未曾成为主角的那群人,他们是青春小说里未曾遭遇任何浪漫桥段的那群人,他们是……我和你。
王大根
就是刚刚吃着冰淇淋、挺高兴地从你身边路过的那个人。比较年轻,不很好看,如果有必要知道的话,女的。
我必须恋爱的理由/001
我的朋友瘦掉了/015
我们大人的新年/023
明月虽好/031
青春如死/045
错别字姬/055
垂死的百合的苦楚/063
小儿女/073
辅导员把我找去谈话。他问:“王玫丽,你为什么不谈恋爱?”
我说老师我太难看了。
辅导员说:“没有啊,你不难看啊。”
我说老师我就是太难看了。
辅导员说:“你不要妄自菲薄。我们系有些外貌并不算特别出众的女孩子都谈上恋爱了,你怎么就不向她们取取经呢?”
我说老师那她们的男朋友也太难看了。
辅导员接了一个电话。我无聊地等着,鼻子有点痒。我想挖一挖鼻孔,但手刚抬起来,辅导员就看向我,说:“你等一分钟。”我只好扭扭鼻子,继续等下去。三十分钟以后,辅导员打完了电话,他说:“我接下来还有事,不能跟你多讲了。反正现在你是大二唯一一个没有谈恋爱的了,我不能容许你把这种情况拖到大三。我希望你能尽快把这件事情解决掉。”
我说老师我尽力吧。但老师我真的太难看了。
辅导员没再理我了。
从系办出来的路上,我有点焦虑。
众所周知,恋爱是大学的必修课,没有谈过恋爱,是拿不到毕业证的。对于我来说,这是一门艰深的学问,而我的同学们都奸诈得很,很多人从初中高中就开始预习这门课了。
我是小地方来的,我们那里根本就没有开这个课。当然,虽然之前没上过这门课,但我中学的时候也是自学过一点的。我看了一些言情小说,还看了一些偶像剧,但是它们跟我的现实人生老是对不上。
初中的时候,我不小心在裤子上沾染了一点血迹,那时候坐我后面的男生,并没有像青春小说里写的一样,脱下校服外套围在我的腰际,相反,他指着我的裤子说:“大家快来看!王玫丽的屁股上有血!”
高中的时候,我跟隔壁班的男生走同一条路回家,下了晚自习已经是九点多,但也没有像偶像剧里拍的那样,出来坏人把我团团围住,然后他上来搭救云云。我的家乡是个无精打采的城市,并没有那种热心帮助男女主角谈恋爱的地痞流氓。
上了大学以后,我跟别的同学的差距就出来了。她们上手太快了,这一个在军训的时候就泡上了隔壁连的肌肉男,那一个“十一”已经和异地恋男友在一个海滨城市团了圆。室友甲在新生群里热烈附和着学长的每一条伟论,开学两个月后学长就在楼下喊她的名字了;室友乙去学校对面吃顿麦当劳,就把嚼着巨无霸的一喀麦隆留学生拐进了隔壁的小旅馆。如此热火朝天的一年多下来,我们整个年级,内部消化的内部消化,外部进口的外部进口,一个个相继拿到了恋爱学分,
呛啷啷就剩下了我这么一条女光棍。
一开始,我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认识的比我年长的人里,没有人大学里没有谈到恋爱的,那我想,恋爱是大学里必然会降临的一件事,想必不用心急,我只要坐在树桩子上挖着鼻孔等就是了。
可是后来上高数课的时候,我觉出不对劲了。我们学校的男女比例,是一比二。拿我们年级来说吧,我们年级有四十五个人,三十个女生,十五个男生,那么属于我的可恋爱对象数量只有半个。当然,其中有五个着实难看的,是无效数据,得去掉,那剩下也有七个看得过眼的和三个挺像样的,那我谈到恋爱的可能性还是有三分之一。可是现实却不是那样,十五个男生没有一个有想走到我的树桩子跟前的意思,每当下课的时候,他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了班里最漂亮的几个女生身边。
所以,腰跟我胸一边高的女同学张某某的可恋爱对象数量是十五个,我的是零个,我在高数课上勘出了这一真相。
我终于意识到自己是难看的了。
此前我得到过诸多暗示,譬如和室友合照的时候,我的脸要比她阔那么一点点,我的眼睛要比她小那么一点点,我的皮肤要比她黑那么一点点,但是用美图秀秀美化过以后,我的脸也是尖尖的,我的眼睛也是大大的,我的皮肤也是雪白雪白的,我也就没有觉得这是什么了不起的事了。
再譬如我和女同学一起逛街,有电视台的撞上来,要采访我的女同学,我的女同学普通话很不好,话说得很费劲,但他们也没有掉过头来采访我的意思。我觉得很奇怪,他们为什么不采访我呢?
又譬如长腿妹张某某告诉我,班里姓方的男同学很热情,并且很擅长修电脑,随时找他他都在。于是,我的电脑快死掉的时候,我在QQ上找方同学,找了几次都是“您好,我现在有事不在,一会再和您联系”,都二〇一几年了还有人用这么老土的自动回复,我觉得蛮好笑的。
在这节高数课上,这些暗示忽然坐着火箭开着飞船向我奔来,原本微弱的声音聚在一起,终于向我投下了我生命中的一声巨响:“你是难看的。或者至少,你不是好看的。”
我哭了很久,哭昏了过去,醒来打开手机前置摄像头一看,还是那么难看,甚至因为眼睛肿了,变得更难看了,我“嗷”一声又哭了起来。
长得漂亮的室友来安慰我:“别哭别哭,你为什么哭呀?”我说因为我难看,没有人会想要跟我这么难看的人谈恋爱的。
室友说:“你不难看呀!再说了,恋爱也不是光看外表的呀,内在也很重要啊!”
我哭得更凶了。我天天说别人坏话,我的内在也很难看的呀!
读完之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一种“真实到有点扎心”的体验。它没有过多地美化那些成长的阵痛,而是用一种近乎白描的手法,展现了现代年轻人在面对生活、梦想和人际关系时的那种迷茫和无措。我特别喜欢作者那种不加修饰的叙事风格,它不像那些精心打磨过的文学作品,反而更像是从你身边某位朋友口中听到的一个长篇故事,带着点口语化的跳跃和情绪的起伏。这种接地气的表达方式,反而让书中的人物形象一下子鲜活了起来,感觉他们不是活在纸上的符号,而是真真切切地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某个角落。特别是那些关于自我怀疑和与世界格格不入的描写,简直是精准打击,让我忍不住思考自己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时刻。这种坦诚,在充斥着“成功学”和“人生导师”的当下,显得尤为珍贵。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掌握得非常巧妙,它不是那种平铺直叙的线性发展,而是在关键节点上设置了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转折。有时候情节推进得飞快,让人喘不过气,仿佛作者迫不及待地想把某个秘密揭开;但下一秒,又会突然沉浸在某一个角色内心世界的细腻描摹中,时间仿佛被无限拉长。这种张弛有度的处理,让整个阅读过程充满了惊喜感和探索欲。我感觉自己就像是在走一个精心设计的迷宫,每走错一步,都能发现一个全新的风景。它成功地避免了传统小说容易出现的沉闷感,让读者始终保持着一种探索的热情。尤其是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日常片段,往往在后文会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被串联起来,这种结构的精妙,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构建故事的功力。
评分这部书的封面设计简直绝了,那种带着点颓废又有点诙谐的气质,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一直觉得,现在的青春文学好像都陷在一种“完美”的套路里,不是轰轰烈烈的爱情就是挥之不去的遗憾,但这本书的封面给我的感觉是,它要讲一个不太一样,甚至有点“反主流”的故事。那种略微做旧的色调,配上一些看似随性实则精心安排的元素,让人忍不住想翻开来看看,里面到底藏着怎样一个不那么“干净”的青春。光是光看封面,我就能感受到作者在试图打破某种约定俗成的审美,这让我对内容充满了期待,希望它能带来一些新鲜的视角,而不是又一次重复那些陈词滥调。我非常欣赏这种敢于“出格”的勇气,尤其是在一个大家都追求“正能量”和“标准范本”的时代,能看到这样一种带着点叛逆和自嘲意味的表达,实在难得。我甚至觉得,这本书的装帧和设计本身就是一种宣言,一种对传统青春叙事的解构。
评分从文学性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简直是一股清流。它摒弃了那种矫揉造作的抒情腔调,转而使用大量充满现代感和网络文化色彩的词汇,但又没有因此显得肤浅。相反,这种独特的语言组合,构建出了一种属于当代年轻人的独特语境和幽默感。那种自嘲式的幽默,往往藏在最不经意的一句话里,让你在笑过之后,心里会涌起一股莫名的酸楚。我甚至会忍不住停下来,反复琢磨某几个形容词的妙用,它们既精准地捕捉到了当下年轻人的心态,又具备了超越时空的文学质感。这说明作者在文字的选择和运用上,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绝非随手拈来,它在娱乐性和思想深度之间找到了一个极佳的平衡点,这对于一本探讨“反青春”主题的作品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成功。
评分我个人非常欣赏作者对于“反英雄”角色的塑造能力。书里的主角们,他们身上的缺点和执念,比任何闪光点都来得更真实、更引人注目。他们不会为了迎合主流价值观而委屈自己,他们有自己的固执、自己的小算盘,甚至有那么点“不招人待见”的特质。但正是这些不完美,构成了他们鲜活的生命力。我尤其对他们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印象深刻,那种试探、误解和最终的和解(或者干脆就不和解)的过程,都处理得非常到位。这让我意识到,真正的成长,可能不是成为别人眼中的“好人”,而是接受并拥抱自己复杂的多面性。与其说这是一本关于“成功”或“圆满”的故事,不如说它是一份关于“如何与不完美的自己共存”的指南,虽然是以一种近乎反讽的方式呈现。
评分豆瓣上爱死大根了,很喜欢,非常好。
评分一起买了好多书,双十一比较划算,孩子想买的,为了培养阅读兴趣,尽管不是很想买还是满足她了。
评分商品不错,但是对于书本身还是略失望,大根同学并没有在书里给我们惊喜...不过还是支持大根同学吧,毕竟豆瓣信仰之一...
评分本书是由七个短篇和一个长篇组成的校园故事,讲述了真正的平凡少女的青春:精心修饰后也漂亮不起来的脸、万般努力也减不下去的体重、每到考前临时抱佛脚的学业、制造了无数场邂逅也没有爱上自己的美少年。他们是青春片里未曾成为主角的那群人,他们是青春小说里未曾遭遇任何浪漫桥段的那群人,他们是……我和你。
评分为什么要我那么多字才送京豆?打字很累的好吗?!
评分好。。。。。。。。。。。。。。。。。。。。。。。。。。。。
评分京东还是非常不错的,购物方便,价格也合理
评分希望大根红
评分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