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國戰略石油儲備政策研究》從公共政策分析的視角研究瞭中國戰略石油儲備項目的構建背景、必要性、物品屬性、規模、運行機製、布局、監管體係及外部性問題。其中,物品屬性、規模、運行機製和布局是《中國戰略石油儲備政策研究》的核心內容。為瞭藉鑒國外相關經驗,《中國戰略石油儲備政策研究》還介紹瞭少部分國外戰略石油儲備建設、運行與監管方麵的內容。
《中國戰略石油儲備政策研究》適閤油氣儲備機構從業人員、政府能源行業監管者、企業傢、職業經理,以及研究人員等參考使用。
作者簡介
董秀成,1962年2月生,遼寜朝陽人,工學博士,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中國油氣産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從事國際經濟與貿易、國際石油經濟與能源管理、技術創新與管理方麵的研究。長期為國傢宏觀管理部門和大型石油公司提供戰略和政策谘詢工作,並經常接受境內外重要媒體專訪或采訪,被譽為“當今中國*為活躍的專傢學者”之一。獲得過美國國際能源技術教育基金青年教師奬、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奬一等奬和國傢能源局重大問題軟科學研究優秀成果奬三等奬。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纔和北京市高校優秀青年骨乾教師。主持過國傢自然基金、國傢社科基金及教育部哲學與人文社會科學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已在國際、國內核心學術刊物上發錶科研論文100多篇,齣版學術專著10餘部。
周仲兵,1984年4月生,湖北恩施人,工學博士,長江大學管理學院教師。主要從事能源經濟、能源政策及公共經濟學研究,作為主要研究人員參與過教育部哲學與人文社會科學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國傢自然基金項目,主持並完成過湖北省社科基金項目,已在國際、國內核心學術刊物上發錶科研論文20多篇。
目錄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1.1 戰略石油儲備受到政府高度重視
1.1.2 公共政策分析在我國興起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義
1.3 文獻迴顧
1.3.1 國外研究現狀
1.3.2 國內研究現狀
1.3.3 國內外關於戰略石油儲備的爭議
1.3.4 文獻評述
1.4 研究思路
參考文獻
第2章 我國戰略石油儲備項目的政策問題構建
2.1 政策問題構建的一般程序
2.2 政策問題感知
2.2.1 國際石油地緣政治現狀
2.2.2 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現狀
2.2.3 我國石油行業運行現狀
2.2.4 國內外戰略石油儲備規模
2.2.5 國內外戰略石油儲備法律製度
2.2.6 國內外戰略石油儲備管理體係
2.2.7 國內外戰略石油儲備基地選址對比分析
2.2.8 國內外戰略石油儲備方式和品種對比分析
2.2.9 國內外戰略石油儲備資金來源對比分析
2.2.10 國內外動用戰略石油儲備應急機製對比分析
2.3 政策問題搜索
2.4 政策問題界定
2.4.1 石油儲備分類
2.4.2 戰略石油儲備的功能
2.4.3 我國戰略石油儲備的構成
2.4.4 戰略石油儲備的物品屬性
2.4.5 問題的實質
2.4.6 我國戰略石油儲備的規範定義
2.5 政策模型
2.5.1 政策目標
2.5.2 政策過程
2.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3章 我國戰略石油儲備規模預測
3.1 預測方法概述
3.2 戰略石油儲備規模影響因素分析
3.2.1 政治因素
3.2.2 經濟因素
3.2.3 社會因素
3.2.4 自然因素
3.3 我國戰略石油儲備規模計算模型
3.4 我國戰略石油儲備的期望規模
3.4.1 參數預測
3.4.2 我國戰略石油儲備的基準規模
3.4.3 敏感性分析
3.4.4 幾點討論
3.5 小結
參考文獻
第4章 我國戰略石油儲備機製改進
4.1 理論依據
4.2 戰略石油儲備政策模型的基本假設
4.3 事前分配儲備“提取權”
4.4 促進儲備油産權主體多元化
4.5 籌資工具多樣化
4.6 政府加強與民眾的溝通
4.7 改進儲備釋放機製
4.8 我國戰略石油儲備政策閤法化
4.8.1 積極推動石油儲備立法
4.8.2 加快製定《石油儲備管理條例》
4.8.3 充分利用“決策氣球”
4.9 小結
參考文獻
第5章 我國戰略石油儲備組織體係優化
5.1 我國戰略石油儲備管理組織優化
5.1.1 組織定位與性質
5.1.2 組織結構形式
5.1.3 參考案例:中央儲備糧管理組織體係
5.2 我國戰略石油儲備基地組織優化
5.2.1 戰略石油儲備基地的主要任務
5.2.2 組織結構形式
5.3 小結
參考文獻
第6章 我國戰略石油儲備基地選址研究
6.1 研究方法選擇
6.1.1 設施選址一般方法
6.1.2 石油資源流動研究現狀
6.1.3 戰略石油儲備基地選址研究現狀
6.1.4 研究思路與方法
6.2 我國戰略石油儲備基地現狀
6.2.1 第一期戰略石油儲備基地運行現狀
6.2.2 第二期戰略石油儲備基地建設與運行現狀
6.2.3 第三期戰略石油儲備基地籌備現狀
6.3 影響儲備基地選址的因素
6.4 我國戰略石油儲備基地選址原則、模型及求解方法
6.4.1 選址原則
6.4.2 選址模型
6.4.3 求解方法
6.4.4 目標規劃模型構建
6.5 數據收集與處理
6.5.1 備選儲備點的數據準備
6.5.2 儲備需求點的數據準備
6.5.3 儲備需求點與備選儲備點之間的最短距離
6.5.4 備選儲備點的雙容量約束設定
6.5.5 應急限製期的設定
6.5.6 選擇的戰略石油儲備基地總數設定
6.6 模型執行與分析
6.6.1 執行軟件
6.6.2 執行結果
6.6.3 分情景的基地選址方案分析
6.7 小結
參考文獻
第7章 我國戰略石油儲備政策監控體係構建
7.1 我國公共政策監控主體及其監控方式
7.2 我國戰略石油儲備政策監控的主要內容
7.2.1 外部監控
7.2.2 內部控製
7.3 我國戰略石油儲備政策監控體係現狀
7.4 加強對我國戰略石油儲備政策監控的建議
7.5 小結
參考文獻
第8章 我國戰略石油儲備項目績效評價體係構建
8.1 戰略石油儲備政策績效評價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8.2 戰略石油儲備政策績效評價客體與主體
8.3 戰略石油儲備項目績效評價指標體係與程序
8.3.1 評價嚮度
8.3.2 評價內容
8.3.3 評價步驟與方法
8.4 我國戰略石油儲備項目績效評價實驗
8.4.1 實驗過程
8.4.2 評價結果
8.5 關於實施戰略石油儲備項目績效評價的建議
8.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9章 戰略石油儲備項目外部性探討
9.1 經典外部性理論
9.1.1 外部性概念
9.1.2 傳統經濟學中外部性的解決方法
9.2 戰略石油儲備成本及其外部性
9.2.1 國外學者的觀點
9.2.2 國內學者的觀點
9.2.3 戰略石油儲備與替代能源發展的基本關係
9.2.4 戰略石油儲備對替代能源發展的排擠效應
9.3 我國替代能源發展現狀
9.3.1 替代能源的定義
9.3.2 發展現狀
9.3.3 存在問題
9.4 戰略石油儲備成本外部性內部化數學分析
9.4.1 外部性內部化
9.4.2 戰略石油儲備成本外部性內部化
9.4.3 戰略石油儲備成本外部性內部化的影響
9.5 內部化的措施
9.5.1 稅收和補貼
9.5.2 企業閤並
9.6 戰略石油儲備成本外部性內部化政策建議
9.6.1 引導傳統大型能源企業發展替代能源業務
9.6.2 放開替代能源企業參與石油行業
9.6.3 能源價格市場化改革,納入外部成本
9.6.4 完善稅收政策和行業監管
9.6.5 逐漸減少對傳統能源行業的政府補貼
9.7 小結
參考文獻
第10章 總結
10.1 研究迴顧
10.2 研究結論
10.3 研究展望
附錄A
附錄B
附錄C
精彩書摘
《中國戰略石油儲備政策研究》:
2.2.5國內外戰略石油儲備法律製度
1.國外戰略石油儲備法律製度
從各國戰略石油儲備的曆史背景來看,戰略石油儲備的建設和管理工作離不開法律法規的保障。美國、日本、德國、法國十分重視戰略石油儲備的立法工作,這些法律是確保戰略石油儲備目標、規模、資金來源、動用機製、管理機構的職責等內容在法律框架中係統化、科學化、規範化進行的依據。但各國製定的法律對待民間儲備的態度不盡相同,這主要與各國的能源現狀相關。例如,日本98%以上的石油需要進口,戰略石油儲備無論從規模上,還是質量上都是一件龐大而繁雜的任務,單純依靠政府財政支持戰略儲備建設是不現實的做法,因此,日本在《石油儲備法》中對民間儲備義務做齣瞭明確的規定;而在美國,法律隻對政府儲備的相關問題進行瞭詳細規範,因為美國無論是從自然資源儲量,還是能源進口依賴度都與日本國情存在差異。
1975年,《能源政策和節約法案》標誌著美國開始建立石油儲備體係。20世紀70年代末,美國受第二次石油危機的影響擴大瞭戰略石油儲備的規模。1985年進行的戰略石油儲備模擬測試取得瞭理想的結果,這進一步說明瞭美國已經具備應對石油危機的能力。1990年,美國政府頒布《能源政策與儲備法》(修訂版)進一步對動用戰略石油儲備的條件、數量、期限等進行瞭規定。
兩次石油危機使日本陷入嚴重的能源危機,20世紀70年代,日本著手建立戰略石油儲備以確保石油供應來源的穩定性。1962年,日本《基本石油法》對石油儲備進行瞭初步的闡述;1968年,《石油工業法》對私營石油企業規定瞭承擔國傢石油儲備的義務及政府響應給予的投資和稅收補助政策;1975年,政府頒布《石油儲備法》,這是一部專門針對戰略石油儲備的法律法規,明確對戰略石油儲備的規模、管理機構、運行方式等進行瞭詳細說明;1978年,《石油公團法》、《日本國傢石油公團法》和《石油開發公團法》進一步強調瞭石油公團承擔國傢石油儲備建設的義務;1981年頒布的《石油儲備法》(修訂案)降低瞭民間企業承擔的石油儲備義務。2006年提齣的《新國傢能源戰略》和“核國傢計劃”,以及2007年製定的《原子能政策的課題和對應一一原子能立國計劃》旨在降低石油在全國的能源利用比例,計劃到2030年將石油依賴度降低到40%,並大力發展核能、原子能等新型替代能源,推動能源多元化發展的戰略。到2007年5月,日本的石油儲備量滿足相當於178天的需求量,其中政府戰略儲備占54.5%,其餘的儲備義務由民間企業承擔。另外,日本積極尋求穩定的海外供應渠道,一方麵加強自主開發,另一方麵推動國內核心企業在海外的能源閤作項目。為瞭降低石油對外依存度,日本在《新國傢能源戰略》中將2030年石油對外依存度目標設定為80%,並提齣大力發展原子能的戰略方針;《能源白皮書2006》針對日本能源的現狀提齣瞭長期能源發展戰略,鼓勵開發替代能源,包括太陽能、潮汐能等在內的新能源技術,對推動國傢多樣化的能源來源戰略起到重要作用;2008年,日本經濟貿易和産業省提齣“核國傢計劃”,大力推動核能在電力供應的作用。
……
前言/序言
1973年,石油危機讓西方國傢認識到建立石油儲備的重要性。1974年,主要的西方國傢成立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規定成員國須建立一定量的應急石油儲備,用來遏製石油輸齣國組織(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OPEC)通過限製産量和減少齣口配額來抬高石油價格。經過近40年的發展,IEA係統內的應急石油儲備規模已達到40多億桶,約占全球原油年産量的13%。我國已成為第二大石油進口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已達60%,所處國際地緣政治環境對我國石油供應安全存在較大的現實威脅,需要重新評估現有的戰略石油儲備能力。我國已經逐漸認識到瞭石油儲備的重要性,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以下簡稱《“十五”計劃》)中明確提齣“建立國傢戰略石油儲備,維護國傢能源安全”,並於2004年正式開始戰略石油儲備基地建設。《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以下簡稱《“十一五”規劃》)又明確要加快建設戰略石油儲備。按照《國傢石油儲備中長期規劃(2008-2020年)》,在2020年以前,我國將形成相當於100天石油淨進口量的儲備總規模。
中國共産黨第十八次全國代錶大會(簡稱“十八大”)報告明確提齣:“深化行政體製改革,核心是推動政府職能嚮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根本轉變”。在社會轉型的大背景下,公共政策成為政府治理的關鍵。轉型時期利益多元化導緻公共政策成為各種利益群體利益平衡的産物,政府必須建立一個適應社會變遷的利益協調機製,由統治性、經營性政府嚮服務型政府轉變,必須及時有效地迴應社會公眾的要求,公共政策日益成為政府常用的治理工具,公共政策分析已在我國興起並逐漸成為重要活動,公共政策的製定與執行問題成為政策分析的核心內容。
中國戰略石油儲備政策研究 [China's Strategic Petroleum Reserve Policy Research]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中國戰略石油儲備政策研究 [China's Strategic Petroleum Reserve Policy Research]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中國戰略石油儲備政策研究 [China's Strategic Petroleum Reserve Policy Research]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中國戰略石油儲備政策研究 [China's Strategic Petroleum Reserve Policy Research]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