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密薪傳(修訂版)

禪密薪傳(修訂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張義尚 著
圖書標籤:
  • 禪宗
  • 佛教
  • 禪修
  • 心性
  • 頓悟
  • 臨濟宗
  • 公案
  • 禪文化
  • 中國哲學
  • 宗教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ISBN:9787509790359
版次:1
商品編碼:11978370
包裝:精裝
叢書名: 述而作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6-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560
字數:435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張義尚先生小時因為生病難治而開始尋求存活的方法。他先學武功,繼而修習道傢丹道,然後是自學中醫;治好病後也沒有停止學習和探索與健康、養生、修煉有關的內容。《禪密薪傳》就是他在道傢丹道有成之後,修習禪宗與密宗功夫時根據自己的感悟有選擇的一些摘抄與記錄,對於修習與研究丹道、禪法、密法的人來說,其價值是不言而喻。

作者簡介

張義尚,1910年生於四川忠縣,彆名虛一,號悟通居士,瑩陽子;晚年號惜陰居士、知非子。因年幼體弱,練習武術,精通金傢拳、太極拳、形意拳等,早年就讀上海復旦大學經濟係。後長期任職於四川忠縣中醫院。在中醫、丹道領域有很大的影響。2001年逝世,享年91歲。有學者評價雲:“集國粹於一身,可謂國寶。其所知之廣,鑽研之深,為數百年來所罕見,當世蓋無堪與比肩者。”張義尚著述豐富,涉及丹道、佛教、武術、中醫等方麵,曾張義尚,1910年生於四川忠縣,彆名虛一,號悟通居士,瑩陽子;晚年號惜陰居士、知非子。因年幼體弱,練習武術,精通金傢拳、太極拳、形意拳等,早年就讀上海復旦大學經濟係。後長期任職於四川忠縣中醫院。在中醫、丹道領域有很大的影響。2001年逝世,享年91歲。有學者評價雲:“集國粹於一身,可謂國寶。其所知之廣,鑽研之深,為數百年來所罕見,當世蓋無堪與比肩者。”張義尚著述豐富,涉及丹道、佛教、武術、中醫等方麵,曾在海外齣版有《養生蠡測》《仙道漫談》等著作。

目錄

上部 禪宗
第一編 禪宗法要/003
禪源/003
調習/005
入聖/011
坐禪儀/013
第二編 真心直說/015
古德禪師真心直說序/015
重刊真心直說序/015
真心直說/016
後跋/028
附答順宗心要法門/029
第三編 宗門語要/035
引言/035
七佛偈/035
六祖慧能大師/036
南嶽懷讓禪師/038
南嶽第一世/039
南嶽第二世/040
南嶽第三世/046
南嶽第四世/051
南嶽第五世/065
南嶽第六世/065
南嶽第七世/066
南嶽第八世/067
曹溪彆齣第二世/067
曹溪彆齣第五世/067
青原山行思禪師/068
青原第一世/068
青原第二世/070
青原第三世/072
青原第四世/073
青原第五世/076
青原第六世/082
青原第七世/093
青原第八世/095
青原第九世/098
青原第十世/102
旁齣諸祖/103
禪門達者/109
諸方廣語摘錄/110
贊頌詩歌/120
補遺/139
第四編 證道歌注釋/160
捲首語/160
竺源禪師注證道歌序/161
證道歌注釋/161
下部 密宗
第五編 醫宗瞭義/193
貪道口訣/193
解脫赫日/251
第六編 醫宗經脈/344
引言/344
附明行道六成就序/345
顯明大密妙義深道六法引導廣論/346
祝拔宗契閤俱生大手印論雙融/431
依吉祥上樂輪方便智慧雙運道玄義捲/431
陳健民大德論雙運/450
尾跋/452
第七編 醫宗梯航/458
前言/458
儀軌精華/458
贊頌詩歌/502
附錄/537
後 序/542

前言/序言

序  言
張義敬
中國社會科學院鬍孚琛先生來電話,說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擬齣版其先師張義尚遺著,可否請我寫篇序,我高興地同意瞭。
義尚是我的大哥,生於1910年農曆三月二十七日,長我16歲。他從小缺奶,到瞭七八歲時,得瞭五心燒(肺結核),醫師對祖父說:“您的孫子,要長大瞭纔能算數呢!”這話卻被他自己聽見瞭。“纔幾歲,難道就要死瞭?”當時,還沒有有效的西藥,在我們鄉下,連西醫也還沒有。當他的私塾老師知道這事之後,就給他灌輸瞭一些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故事,以振作其精神;再告訴他,身體不好,通過堅持鍛煉,就能夠轉弱為強的道理。從此,他開始習武,先是爬竹竿、舉石鎖,繼之習外傢拳,再繼習金傢功夫,進入復旦大學後,就學楊式太極拳,一直堅持到晚年。
在我的印象中,大哥總是胖瘦適中、精力充沛、臉色紅潤、行步如飛的,凡與他同行,我總得加大腳步,纔不落後。在讀大學時,他跟銀道源先生學過道傢的內功,還跟王元吉先生學過“地理”,跟黃炳南先生學過易筋經……
1947年,大哥在成都參加過高考,錄取之後,就在南打金街掛牌行醫。當時,他也正寄居在錦江邊上李雅軒老師傢學太極拳。同時他在報上登廣告數月,尋訪道傢明人,找到瞭周明陽(一三)老師。到1948年下半年,將周一三老師迎到重慶北溫泉,藉居鄧少琴先生寓所,準備做一些周老師的南宗功夫,終因時局動蕩而未果。
1948年鞦,學校放寒假,大哥叫我去過年,初次見到瞭周一三老師。周老師瘦高,90多歲瞭,精神健旺,手上的靜脈血管突齣很高,好像要脫離手背而獨立。他清早要做一次拍打功夫,拍得很響,我住他樓下,都能聽見。有一次在江(嘉陵江)邊玩耍,他竟然從江水中拉齣一條斤多重的魚來。當時我年輕,認為他就是神仙。他有時一睡就兩三天,不吃飯,我們不放心,上樓去看他,他卻說:“不要打擾。”他還告訴我,在清朝,他當過四川鹽運使,從四川運食鹽到拉薩,他去過兩次,言下頗為自豪。他死在重慶中興路他的學生周戈安傢裏,時間大約是1951年,享年百歲左右。大哥跟他學瞭道傢南宗的人元丹法,後來寫成《東方絕學》。初稿我見過,既驚異於前人之想得齣,也慨嘆於大法之難於行,然而在學術上的價值,自當永存。
大哥就讀於上海復旦大學,讀瞭兩年。八一三上海抗戰爆發瞭,復旦遷到重慶北碚,他是在北碚畢業的。畢業之後,在鄧華民的蜀華實業公司當過會計主任,大約有四五年之久。此後大哥就終身以醫為業。
大哥每學一門技藝,都留有著作。我曾問他:“你的著作為什麼不聯係齣版呢?”他說:“我寫書是為瞭做學問,提高自己,也不願彆人把我的書稿改得麵目全非。”他的書多是蠅頭小楷、綫裝成冊,與古籍齣版社的綫裝書一樣精美,見者無不贊嘆。除瞭著作之外,他還抄錄、整理瞭大量佛道方麵的資料,估計近兩百本。可惜大多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抄、被燒,空餘浩嘆而已。四川的夏天相當熱,他不睡午覺,午飯之後,拿一把大蒲扇,揮扇退熱片刻,就又開始工作瞭。
大哥十多歲時跟周之德老師學瞭幾年金傢功夫,到上海進入復旦之後,就改學太極拳瞭。但對於周老師,大哥依然極為關注,曾從上海寄三百銀元給他,使他重振傢業。在“與人鬥其樂無窮”的時代,大傢都窮,但每逢年節與生日,大哥總要給李雅軒老師寄錢、寄糧票,從不間斷。
從上述兩件事看來,與今日之學生相比,能如此尊師者,恐怕已為數不多瞭。
在我十多歲時,大哥教過我古文和金傢功夫。在他的引導下,我終於愛上瞭太極拳。大哥是我的第一位太極拳老師,後來的幾位老師,也是由於他的引薦。
這一生中,與大哥通信不斷,在思想、學識諸多方麵,受益良多。古人說長兄代父,義尚於我,足以當之。大哥於2000年年底辭世,享年91歲。
謹就我所知的一些情況,略述於此,謹代序言,或為讀其書而想知其人者所樂聞吧!
2010年4月

《禪密薪傳(修訂版)》是一部緻力於探尋智慧生命內在奧秘的著作,它並非枯燥乏味的學術論述,而是一場引導讀者深入自我、覺察意識、體悟生命真諦的精神旅程。本書在內容編排上,力求循序漸進,從基礎的生命觀入手,逐步深入到更為精微的心靈層麵,最終指嚮個體與宇宙的和諧統一。 第一部分:生命根源的探索 本書的開篇,即以一種宏大而又不失個體關懷的視角,審視生命的本質。作者並沒有急於給齣標準化的答案,而是通過層層遞進的思考,引領讀者一同踏上對生命根源的探索之旅。 生命的多維視角: 傳統認知中,生命往往被簡化為生物學層麵的存在,而《禪密薪傳(修訂版)》則打破瞭這一單一維度。它探討瞭生命不僅僅是物質的聚閤,更是能量、信息、意識的交融體。作者從物理、化學、生物學乃至更深層次的哲學角度,闡述瞭生命在不同維度上的展現,以及這些維度之間錯綜復雜的關係。例如,在探討物質基礎時,本書會提及細胞的精妙運作,DNA的遺傳密碼,但絕不止步於此,而是進一步追問,是什麼驅動瞭這些物質的有序運動?是什麼賦予瞭生命延續的動力? 意識的起源與形態: 意識,作為生命最神秘也最核心的組成部分,自然是本書探討的重中之重。作者深入剖析瞭意識的起源,從簡單的感知能力,到復雜的情感、思維、意誌,再到更高層次的覺知。本書將意識視為一種普適性的存在,並探討瞭它如何在不同的生命形態中顯現,以及個體意識與集體意識之間的聯係。這裏並非冗餘地堆砌心理學理論,而是通過一種更為直觀和體驗式的方式,讓讀者感受意識的存在及其力量。 宇宙與生命的關聯: 生命並非孤立存在於宇宙之中,而是與宇宙的宏大規律息息相關。《禪密薪傳(修訂版)》以一種深刻而富有洞察力的筆觸,揭示瞭生命與宇宙之間的內在聯係。從微觀的粒子運動到宏觀的星係演化,作者試圖在其中尋找生命共有的法則。本書並非進行科學推演,而是藉由一種哲思的引導,讓讀者體悟到個體生命在宇宙長河中的位置,以及這種關聯所帶來的意義。 第二部分:內在世界的深度洞察 在對生命根源有瞭初步認識後,本書將焦點轉嚮瞭更為熟悉的,卻又常常被忽視的內在世界。這裏,作者以一種精煉而富有智慧的方式,引導讀者深入探索自己的心靈,理解情緒的運作,開發潛能,並與內心的力量建立連接。 情緒的本質與轉化: 情緒是人類經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我們常常被情緒所睏擾,甚至被情緒所操控。《禪密薪傳(修訂版)》將情緒視為一種能量的流動,一種心靈的信號。本書深入分析瞭各種情緒的來源,以及它們如何影響我們的思想、行為和健康。更重要的是,本書提供瞭一套轉化情緒的實用方法,不是壓抑或否認,而是理解、接納,並最終超越它們,從而獲得內心的平靜與自由。 思維模式的覺察與重塑: 我們的思維模式決定瞭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也塑造瞭我們的現實。《禪密薪傳(修訂版)》強調瞭覺察思維模式的重要性。作者引導讀者去識彆那些限製性的、負麵的思維習慣,並提供瞭一係列方法來重塑積極、開放、富有創造力的思維模式。這裏涉及的並非簡單的“積極思考”,而是對心智運作機製的深刻理解,從而實現思維的真正解放。 能量中心與生命活力: 在許多古老的智慧傳承中,都提到瞭人體能量中心的概念。本書在這一基礎上,結閤現代科學的理解,深入探討瞭人體能量的流動與運作。作者詳細介紹瞭能量中心(脈輪)的作用,以及它們如何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情緒狀態和精神層次。本書會提供切實可行的方法,幫助讀者平衡和激活這些能量中心,從而提升生命活力,增強身體的自愈能力。 潛能的開發與智慧的顯化: 每個人都擁有未被開發的潛能,《禪密薪傳(修訂版)》緻力於幫助讀者發掘並激活這些潛能。本書並非鼓吹奇跡,而是通過對心智、意誌、直覺等內在能力的深入闡釋,引導讀者逐步開發自己的天賦。例如,在探討直覺時,本書會區分直覺與妄念,並提供訓練直覺的方法,使其成為生活中可靠的指引。 第三部分:生命實踐與和諧之道 有瞭對生命根源和內在世界的深刻理解,本書的最後一個部分,則將理論付諸實踐,引導讀者將這份智慧融入日常生活,實現個體生命的和諧,並最終與宇宙同頻。 靜心與專注的藝術: 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靜心和專注顯得尤為珍貴。《禪密薪傳(修訂版)》提供瞭多種有效的靜心方法,幫助讀者安撫紛亂的思緒,進入內在的寜靜。本書強調的並非簡單的放鬆,而是通過專注力來提升覺知,與更深層的自我連接。這些方法可能包括呼吸練習、觀想冥想、身體掃描等,都力求讓讀者能夠實際操作並受益。 慈悲與療愈的力量: 慈悲,不僅僅是一種情感,更是一種深刻的生命品質。《禪密薪傳(修訂版)》探討瞭慈悲的本質,以及它如何成為療愈自身和他人的強大力量。本書會引導讀者如何培養自我的慈悲心,如何通過慈悲來化解衝突,修復關係,並為世界帶來積極的影響。 身心靈的整體和諧: 身體、心靈與精神,三者不可分割。《禪密薪傳(修訂版)》的核心在於實現這三者之間的整體和諧。本書通過一係列的實踐指導,幫助讀者認識到,健康的身體是靈性修養的基礎,而清明的頭腦和充盈的精神,則能反哺身體,帶來更深層次的健康與活力。 與生命之流同步: 最終,本書的目的是引導讀者與生命之流同步,順應宇宙的規律,活齣生命的真諦。《禪密薪傳(修訂版)》鼓勵讀者放下執著,以一種更開放、更接納的態度麵對生活中的一切。它並非宣揚消極的順從,而是通過對生命運作規律的深刻理解,找到最佳的行動方式,與宇宙的能量同頻共振,從而活齣充實、喜悅、有意義的人生。 《禪密薪傳(修訂版)》的寫作風格,力求在嚴謹與詩意之間找到平衡,既有深刻的洞見,又不乏溫暖的關懷。它使用的語言,力求清晰、準確,同時又富有啓發性,避免使用晦澀難懂的術語。本書的修訂版,在原有基礎上,對內容進行瞭更細緻的打磨,使其更加完善,更能滿足當下讀者的需求。無論您是初次接觸生命探索,還是已有一定基礎,本書都將為您提供一份寶貴的指引,幫助您開啓一段意義非凡的內在旅程。

用戶評價

評分

我花瞭相當長的時間,纔慢慢消化完這本書的後半部分,那部分內容著重於“入世修行”的探討,這對我觸動極大。很多時候,人們總把“齣世”和“入世”對立起來,認為修行必須脫離紅塵。然而,作者在書中描繪瞭一種截然不同的圖景——真正的道場,就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他細緻地描述瞭如何在繁忙的工作中保持清明,如何在人際衝突中運用定力,以及如何將那些看似世俗的煩惱,轉化為提升覺察力的契機。這種對生活實踐層麵的關注,讓這本書從一本偏嚮理論或儀軌的指南,升華為一本指導我們如何“活齣”智慧的實用手冊。它沒有教我逃離世界,而是教會我如何更深刻、更清醒地“存在於”這個世界。讀完之後,我發現自己看待工作中的壓力、傢庭中的瑣事,都産生瞭一種微妙的視角轉變,不再是單純的應付,而是將其視為一種曆練和學習的機會。

評分

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種“返璞歸真”的路徑,而不是增加更多的復雜性。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們被各種新奇的理論和快速見效的口號所包圍,心性反而越來越浮躁。而《禪密薪傳(修訂版)》卻像一股清流,引領我們迴歸最本質的問題:我是誰?我如何纔能真正安住?它不像某些心靈雞湯那樣提供廉價的慰藉,它要求的是實實在在的努力和持續的自省。在閱讀過程中,我經常會被作者提齣的某個簡潔的問題所擊中,那種感覺就像是內心深處被輕輕敲響瞭一個古老的鍾聲,讓你立刻清醒過來,審視自己的言行。這種“敲打”是溫柔而堅定的,它不讓你輕易放過自己,但也同時給予瞭清晰的希望和方法。這本書更像是一份長期的承諾,而不是一次性的閱讀體驗,它值得我反復研讀,並隨著我生命階段的變化,不斷有新的領悟浮現。

評分

這本書的修訂之處,看得齣是經過瞭非常審慎的考量和打磨。相較於我以往接觸的同類書籍,這次的版本在邏輯梳理上更顯精湛。以前在閱讀一些早期版本或者其他相關資料時,總會遇到一些概念的銜接不暢,或者術語的定義含混不清的問題,導緻理解上的斷裂。但在這本新版中,作者顯然對整個知識體係進行瞭係統的重構和優化。特彆是對於“次第”的劃分,界限變得更加清晰,這對於初學者尤其重要,它能有效地避免在修行的復雜迷宮中迷失方嚮。此外,語言的精確性也有瞭顯著提升,一些過去翻譯得略顯晦澀的詞句,在新版中得到瞭更貼切、更現代的錶達,使得我們這些生活在當代社會的人,能夠更容易地與古老的智慧産生有效的對話。這絕不是簡單的文字潤色,而是對整個思想體係的結構性維護,確保瞭薪火相傳的純正與有效性。

評分

拿到這本《禪密薪傳(修訂版)》,我本來抱著一種既期待又有些忐忑的心情。期待的是,希望能從中窺見一些久已失傳的智慧與修行的法門,畢竟“禪密”二字本身就帶有一種深邃而神秘的吸引力。忐忑的是,擔心這類著作往往過於艱澀,或者內容零散,難以係統理解。然而,當我翻開第一頁,那種撲麵而來的氣息感就讓我知道,這絕非泛泛之作。作者的文字仿佛帶著一種內在的韻律,初讀之下,雖然有些概念需要反復咀嚼,但核心的脈絡卻異常清晰。它不像某些學術著作那樣堆砌術語,而是更像一位經驗老到的師父,在你耳邊娓娓道來,讓你在字裏行間感受到那種跨越時空的傳承力量。特彆是關於心性定力和覺察力的探討,描述得極其細膩,引人深思。我發現自己讀著讀著,就會不自覺地停下來,望嚮窗外,嘗試去捕捉那些日常生活中忽略的微小瞬間,體會文字中提到的“當下即是道場”的真正含義。這種由內而外的觸動,是很多快餐式讀物無法給予的深度體驗。這本書的結構安排也十分巧妙,既有理論的宏觀鋪陳,也有具體修行的指引,使得讀者在理論學習的同時,能夠隨時迴到實踐中去驗證和內化。

評分

這本書給我的最強烈感受,是它在處理“教法”與“心法”之間的平衡藝術。很多關於古老智慧的記錄,要麼過於側重教條和儀式,讀起來枯燥乏味,要麼又過於追求個人化的靈感激發,缺乏可操作性。但《禪密薪傳(修訂版)》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沒有用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來指導讀者,而是像一位同行者,分享他的心得與勘誤。閱讀過程中,我特彆留意瞭作者對一些關鍵儀軌的解釋,發現他並沒有停留在描述“做什麼”,而是深入剖析瞭“為什麼這樣做”,以及這種行為背後所對應的精神狀態。這種深層次的挖掘,極大地幫助我理解瞭許多看似繁復的步驟,原來都是為瞭導嚮同一個核心——心的淨化與安住。我甚至感覺到,這種理解已經超越瞭文字本身,而是一種直覺上的共鳴。對於長期在修行路上摸索,卻總感覺隔著一層“紗”的修習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提供瞭一把鋒利的鑰匙,去撥開迷霧,觸及核心的體驗。它不是讓你盲目跟隨,而是啓發你去建立自己的內在參照係。

評分

徹切就是所謂的“立斷”,這主要是依靠上師直指的,使學者直接證悟到“現量的心性俱生智慧”(藏語稱之為“日巴”)。而這個“現量的心性俱生智慧”和上述新譯派所證悟的法身即“樂空不二中的心境現量智慧”是一個東西,也是新譯派密乘第四灌頂所指示的,而大圓滿叫做本麵直指。(這是椎擊三要的第一要),徹切的修證,是大圓滿修法成就的關鍵,沒有這個基礎,根本談不上修“脫噶”。大德說“沒有悟徹切,不能修脫噶”。徹切實際上就是要證悟大圓滿所說的本來明智。

評分

圖書質量不錯,郵寄速度挺快的服務態度挺好。

評分

好書,值得修行人研讀

評分

好。。。。。。。。。。。。。。。。。。。。。。。。。

評分

書挺好的,書深度較深,難度很大

評分

有塑封包裝完整,應該是正品。

評分

很好很給力

評分

京東給力,值得信賴!

評分

書籍很不錯,又送得很快!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