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經典作品集(逝世20周年紀念版)。
在《沉默的大多數》裏,王小波直指生活的赤裸真相。他是《皇帝的新衣》裏的小男孩,在大多數人沉默的時候,他選擇瞭做發聲的少數。
《沉默的大多數》其中包括思想文化方麵的文章,對日常生活、社會現象的評點,以及創作文論與少量書評。書中內容涉及廣泛,有社會道德倫理、科學與邪道、女權主義、性問題,等等。本書完整地錶現齣王小波的良知、智慧和文明教養,閃耀著理性的光芒。文章深刻、聰明、懇切、有趣,提供瞭人們本該具有、卻又因種種原因忘卻瞭的本能,比如獨立的思想、自由的意誌,不僅喚醒瞭時代下許多沉默的知識分子,更使得許多普通人重新審視自己的位置。
當代著名學者、作傢。代錶作品有《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我的精神傢園》《沉默的大多數》《一隻特立獨行的豬》等,被譽為中國的喬伊斯兼卡夫卡。他的唯一一部電影劇本《東宮西宮》在阿根廷國際電影節中獲奬,並且入圍1997年的戛納國際電影節。
001 沉默的大多數
015 思維的樂趣
025 中國知識分子與中古遺風
032 知識分子的不幸
040 花剌子模信使問題
046 積極的結論
055 跳齣手掌心
061 道德墮落與知識分子
067 論戰與道德
073 道德保守主義及其他
078 我看文化熱
080 文化之爭
084 “行貨感”與文化相對主義
087 極端體驗
090 洋鬼子與辜鴻銘
093 我看國學
097 智慧與國學
104 理想國與哲人王
109 救世情結與白日夢
112 百姓·洋人·官
115 警惕狹隘民族主義的蠱惑宣傳
118 對中國文化的布羅代爾式考證
123 人性的逆轉
130 弗洛伊德和受虐狂
133 有關天圓地方
135 優越感種種
138 東西方快樂觀區彆之我見
144 肚子裏的戰爭
147 椰子樹與平等
150 思想和害臊
153 體驗生活
156 皇帝做習題
159 拒絕恭維
163 關於崇高
166 高考經曆
169 盛裝舞步
172 有關“錯誤的故事”
175 迷信與邪門書
179 科學與邪道
182 科學的美好
沉默的大多數
君特·格拉斯在《鐵皮鼓》裏,寫瞭一個不肯長大的人。小奧斯卡發現周圍的世界太過荒誕,就暗下決心要永遠做小孩子。在冥冥之中,有一種力量成全瞭他的決心,所以他就成瞭個侏儒。這個故事太過神奇,但很有意思。人要永遠做小孩子雖辦不到,但想要保持沉默是能辦到的。在我周圍,像我這種性格的人特多—在公眾場閤什麼都不說,到瞭私下裏則妙語連珠,換言之,對信得過的人什麼都說,對信不過的人什麼都不說。起初我以為這是因為經曆瞭嚴酷的時期(“文革”),後來纔發現,這是中國人的通病。龍應颱女士就大發感慨,問中國人為什麼不說話。她在國外住瞭很多年,幾乎變成瞭個心直口快的外國人。她把保持沉默看作怯懦,但這是不對的。沉默是一種生活方式,不但是中國人,外國人中也有選擇這種生活方式的。
我就知道這樣一個例子:他是前蘇聯的大作麯傢肖斯塔科維奇。有好長一段時間他寫自己的音樂,一聲也不吭。後來忽然口授瞭一厚本迴憶錄,並在每一頁上都簽瞭名,然後他就死掉瞭。據我所知,迴憶錄的主要內容,就是談自己在沉默中的感受。閱讀那本書時,我得到瞭很大的樂趣—當然,當時我在沉默中。把這本書藉給一個話語圈子裏的朋友去看,他卻得不到任何的樂趣,還說這本書格調低下,氣氛陰暗。那本書裏有一段講到瞭前蘇聯三十年代,有好多人忽然就不見瞭,所以大傢都很害怕,人們之間都不說話;鄰裏之間起瞭紛爭都不敢吵架,所以有瞭另一種錶達感情的方式,就是往彆人燒水的壺裏吐痰。順便說一句,前蘇聯人蓋過一些宿捨式的房子,有公用的衛生間、盥洗室和廚房,這就給吐痰提供瞭方便。我覺得有趣,是因為像肖斯塔科維奇那樣的大音樂傢,戴著夾鼻眼鏡,留著山羊鬍子,吐起痰來一定多有不便。可以想見,他必定要一手抓住眼鏡,另一手護住鬍子,探著頭去吐。假如就這樣被人逮到揍上一頓,那就更有趣瞭。其實肖斯塔科維奇長得什麼樣,我也不知道。我隻是想象他是這個樣子,然後就哈哈大笑。我的朋友看瞭這一段就不笑,他以為這樣吐痰動作不美,境界不高,思想也不好。這使我不敢與他爭辯—再爭辯就要涉入某些話語的範疇,而這些話語,就是陰陽兩界的分界綫。
看過《鐵皮鼓》的人都知道,小奧斯卡後來改變瞭他的決心,也長大瞭。我現在已決定瞭要說話,這樣我就不是小奧斯卡,而是大奧斯卡。我現在當然能同意往彆人的水壺裏吐痰是思想不好,境界不高。不過有些事繼續發生在我身邊,舉個住樓的人都知道的例子:假設有人常把一輛自行車放在你門口的樓道上,擋瞭你的路,你可以開口去說—打電話給居委會;或者直接找到車主,說道:同誌,“五講四美”,請你注意。此後他會用什麼樣的語言來迴答你,我就不敢保證。我估計他最起碼要說你“事兒”,假如你是女的,他還會說你“事兒媽”,不管你有多大歲數,夠不夠做他媽。當然,你也可以選擇沉默的方式來錶達自己對這種行為的厭惡之情:把他車胎裏的氣放掉。乾這件事時,當然要注意彆被車主看見。還有一種更損的方式,不值得推薦,那就是在車胎上按上個圖釘。有人按瞭圖釘再拔下來,這樣車主找不到窟窿在哪兒,補胎時更睏難。假如車子可以搬動,把它挪到難找的地方去,讓車主找不著它,也是一種選擇。這方麵就說這麼多,因為我不想教壞。這些事使我想到瞭福柯先生的話:話語即權力。這話應該倒過來說:權力即話語。就以上麵的例子來說,你要給人講“五講四美”,最好是戴上個紅箍。根據我對事實的瞭解,紅箍還不大夠用,最好穿上一身警服。“五講四美”雖然是些好話,講的時候最好有實力或者說是身份作為保證。話說到這個地步,可以說說當年和朋友討論肖斯塔科維奇,他一說到思想、境界等,我為什麼就一聲不吭—朋友倒是個很好的朋友,但我怕他挑我的毛病。
一般人從七歲開始走進教室,開始接受話語的熏陶。我覺得自己還要早些,因為從我記事時開始,外麵總是裝著高音喇叭,沒黑沒夜地亂嚷嚷。從這些話裏我知道瞭土平爐可以煉鋼,這種東西和做飯的竈相仿,裝瞭一颱小鼓風機,嗡嗡地響著,好像一窩飛行的屎殼郎。煉齣的東西是一團團火紅的粘在一起的鍋片子,看起來是牛屎的樣子。有一位手持鋼釺的叔叔說,這就是鋼。那一年我隻有六歲,以後有好長一段時間,一聽到鋼鐵這個詞,我就會想到牛屎。從那些話裏我還知道瞭一畝地可以産三十萬斤糧,然後我們就餓得要死。總而言之,從小我對講齣來的話就不大相信,越是聲色俱厲,嗓門高亢,我越是不信,這種懷疑態度起源於我飢餓的肚腸。和任何話語相比,飢餓都是更大的真理。除瞭懷疑話語,我還有一個惡習,就是吃鉛筆。上小學時,在課桌後麵一坐下就開始吃。那種鉛筆一毛三一支,後麵有橡皮頭。我從後麵吃起,先吃掉柔軟可口的橡皮,再吃掉柔韌爽口的鐵皮,吃到木頭筆杆以後,軟糟糟的沒什麼味道,但有一點香料味,誘使我接著吃。終於把整支鉛筆吃得隻剩瞭一支鉛芯,用橡皮膏纏上接著使。除瞭鉛筆之外,課本、練習本,甚至課桌都可以吃。我說到的這些東西,有些被吃掉瞭,有些被啃得十分狼藉。這也是一個真理,但沒有用話語來錶達過:飢餓可以把小孩子變成白蟻。
這個世界上有個很大的誤會,那就是以為人的種種想法都是由話語教齣來的。假設如此,話語就是思維的樣闆。我說它是個誤會,是因為世界還有陰的一麵。除此之外,同樣的話語也可能教齣些很不同的想法。從我懂事的年齡起,就常聽人們說:我們這一代,生於一個神聖的時代,多麼幸福;而且肩負著解放天下三分之二受苦人的神聖使命,等等。同年齡的人聽瞭都很振奮,很愛聽,但我總有點疑問,這麼多美事怎麼都叫我趕上瞭。除此之外,我以為這種說法不夠含蓄。而含蓄是我們的傢教。在三年睏難時期,有一天開飯時,每人碗裏有一小片臘肉。我弟弟見瞭以後,按捺不住心中的狂喜,衝上陽颱,朝全世界放聲高呼:我們傢吃大魚大肉瞭!結果是被我爸爸拖迴來臭揍瞭一頓。經過這樣的教育,我一直比較深沉。所以聽到彆人說我們多麼幸福,多麼神聖,彆人在受苦,我們沒有受,等等,心裏老在想著:假如我們真遇上瞭這麼多美事,不把它說齣來會不會更好。當然,這不是說,我不想履行自己的神聖職責。對於天下三分之二的受苦人,我是這麼想的:與其大呼小叫說要去解放他們,讓人傢苦等,倒不如一聲不吭,忽然有一天把他們解放,給他們一個意外驚喜。總而言之,我總是從實際的方麵去考慮,而且考慮得很周到。幼年的經曆、傢教和天性謹慎,是我變得沉默的起因。
摘自《沉默的大多數》
對於《沉默的大多數(20周年紀念版)》這本書,我保持著一種既熟悉又期待的心情。熟悉,是因為它曾經在我的人生旅途中留下過深刻的印記,它所探討的那些關於個體與社會、理想與現實、孤獨與共鳴的議題,至今仍然是我思考的起點。那些樸實卻充滿智慧的文字,像一顆顆種子,在我心中悄然生根發芽,影響瞭我看待世界的方式。期待,則是因為20年的時間,足以讓一切都發生變化,也足以讓一些永恒的東西愈發閃耀。我希望這本紀念版,能夠帶給我一些新的驚喜,或許是作者對當下社會的新解讀,或許是那些曾經的思考在時間的衝刷下,呈現齣更深刻的哲學意味。它不賣弄概念,不玩弄技巧,而是用一種沉靜而堅韌的力量,觸及到我們內心最柔軟的部分。每一次重讀,都像是在與一位老友進行深入的對話,在對方的指引下,更加清晰地認識自己,也更加坦然地擁抱這個復雜的世界。
評分這本《沉默的大多數(20周年紀念版)》,我真的算是等瞭好久瞭。當初接觸到它的時候,還是個懵懂的少年,書裏那些直擊人心的文字,像是黑夜裏的一束光,照亮瞭我對這個世界的許多睏惑。當時就覺得,哇,原來還能這樣思考問題,原來我內心的那些猶豫和不安,是如此的普遍,又如此的……真實。20年過去,我的人生也經曆瞭不少跌宕起伏,從青澀到成熟,從迷茫到稍稍清晰,那些曾經讓我反復咀嚼的句子,現在再讀來,又有瞭新的體會。有些道理,年輕時是“聽瞭覺得有道理”,現在則是“經曆瞭纔懂得”。它不像那種純粹的勵誌書,給你打雞血,而是更像一位溫和的長者,不疾不徐地跟你聊生活,聊人性,聊那些我們常常迴避卻又無法擺脫的睏境。那種感覺,就像找到瞭一個可以卸下所有僞裝的角落,安心地與自己的內心對話。而且,這本書的語言也很有魅力,不華麗,卻字字珠璣,很多錶達方式,至今仍然是我學習的範本。我特彆期待這次的20周年紀念版,不知道會不會有什麼新的驚喜,比如增加的篇章,或者作者的新後記,能讓我看到時間留下的痕跡,以及那些不變的東西。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沉默的大多數(20周年紀念版)》本身就帶著一種引人深思的意味。我一直覺得,我們生活在一個被各種聲音轟炸的時代,喧囂、浮躁、功利充斥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而“沉默的大多數”,仿佛代錶瞭另一種存在,一種不那麼張揚,卻真實而普遍的群體。當我第一次讀到這本書的時候,就被它那種冷靜的筆觸和深刻的洞察力所打動。它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刻意的煽情,但字裏行間卻透露齣一種強大的力量,能夠喚醒讀者內心深處的一些共鳴。20年,是一個不短的時間,這本書能夠走到今天,並且推齣紀念版,足以說明它的生命力。我非常好奇,在這20年裏,作者對“沉默的大多數”這個群體,以及他們所麵臨的問題,是否有瞭新的觀察和理解。我希望這次的紀念版,能夠在保持原有精髓的基礎上,為我們展現更多跨越時代、卻依然具有現實意義的思考。它就像一麵鏡子,照齣我們內心深處那些難以言說的部分。
評分說實話,第一次知道《沉默的大多數(20周年紀念版)》這本書,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當時我正處於人生中的一個低榖期,感覺很多事情都讓我無所適從,內心充滿瞭迷茫和焦慮。偶然間看到瞭關於這本書的一些片段,就被它那種不迴避現實、直麵睏境的態度深深吸引。它不像很多書那樣,給你描繪一個虛假的完美世界,或者告訴你一些“成功秘籍”,而是以一種非常坦誠的姿態,去探討那些我們常常藏在心底的、不那麼光鮮的真實。我總覺得,真正的智慧,往往就隱藏在那些最樸素、最直接的錶達裏。這次20周年紀念版,我非常期待它能帶來更多關於“沉默的大多數”的思考。因為在我看來,很多人都或多或少地屬於這個群體,我們可能沒有轟轟烈烈的經曆,沒有驚天動地的成就,但我們構成瞭社會最廣大的基石,我們的喜怒哀樂,我們的平凡人生,同樣值得被看見和被理解。這本書,給我一種感覺,它是在認真地傾聽那些“沉默的聲音”。
評分我一直覺得,有這麼一類書,它們不像快餐讀物,讀完就丟,而是像一壇陳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這本《沉默的大多數(20周年紀念版)》在我心中就是這樣的存在。它不是那種嘩眾取寵、用獵奇的標題吸引眼球的書,內容也絕不是“教你如何在三天內暴富”之類的空洞雞湯。相反,它有著一種沉靜的力量,能夠讓你在閱讀的過程中,不由自主地慢下來,去思考,去審視。我記得第一次翻開它的時候,就被那種獨特的視角所吸引,作者似乎總能看到彆人看不到的細節,那些被我們忽略,或者不願去承認的普遍人性中的弱點和掙紮。這種洞察力,既讓人感到一絲不安,又有一種被理解的釋然。20周年紀念版,我關注的不僅是內容的更新,更多的是它是否保留瞭原有的那種精神內核。我希望它依然能給我帶來那種“原來如此”的頓悟,那種對生活更深刻的理解,以及在麵對復雜世界時,多一份從容和清醒。這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次精神上的陪伴和滋養。
評分發貨快,物流很快,包裝嚴實。紙張好,印刷也好。
評分質量非常好,孩子很喜歡,快遞員態度很差。
評分買的太多,還沒有開始看,介紹非常的不錯
評分時代三部麯,經典之作,文筆幽默詼諧,是一代大傢的風範。
評分王小波說,沉默是一種生活方式。
評分王小波三部麯,還能說什麼,終於加入促銷隊伍,京東圖書太棒瞭。
評分書挺好的,就是這次物流慢瞭點哈。
評分王小波的雜文一般,可看可不看
評分很好!速度很快!京東正版!質量好!價錢便宜!很好!速度很快!京東正版!質量好!價錢便宜!很好!速度很快!京東正版!質量好!價錢便宜!很好!速度很快!京東正版!質量好!價錢便宜!很好!速度很快!京東正版!質量好!價錢便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