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大師》是瞭解美國大蕭條、羅斯福新政和凱恩斯革命的zui佳讀本。一位是四次連任,任期13年的美國總統,在美國大蕭條期間尋找危機解決之道;一位是開闢瞭一個時代的偉大思想傢和導師,在經濟理論的研究中,探索齣危機的根源和對策。在美國大蕭條期間,二人卻可稱得上拯救經濟於水火,不摺不扣的貨幣大師!
★《貨幣大師》是羅斯福新政經濟學的入門讀物,用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宏大的曆史敘事能力,全景展現細節還原美國大蕭條期間的風波詭譎,細節描摹羅斯福新政,深入刻畫羅斯福及其幕僚如何藉助凱恩斯理論帶領美國走嚮繁榮。
★《貨幣大師》理解貨幣經濟史的齣色讀物,直指激動人心又令人窒息的20世紀三四十年代,剖析經濟大蕭條發生的原因,直斥固守金本位製導緻美國陷入大蕭條的政治傢與經濟製定者,力排眾議,以經濟繁榮為第yi要務,終結大蕭條,開啓美元時代的曆史新篇章。
★《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經濟學人》等全球各大媒體推薦,著名經濟學傢巴裏·埃森格林隆重推薦。
1933年3月,富蘭剋林·德拉諾·羅斯福甫一就任,美國的貨幣製度就脫離瞭傳統的金本位製。對於新總統的這個舉動,反對者們口誅筆伐。他們聲稱,在zui好的情況下,羅斯福的貨幣政策改革也是“不明智”的;而zui可怕的是,它也許會給美國經濟帶來毀滅性打擊。然而,事實卻證明,他們大錯特錯。
在《貨幣大師》一書中,作者埃裏剋·羅威以其流暢的文筆為讀者講述瞭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為瞭拯救持續衰退的國內經濟,羅斯福總統與他的經濟政策顧問們充分運用貨幣政策杠杆;通過一係列的貨幣政策改革舉措,美國經濟不僅走齣瞭大蕭條,還開啓瞭一段shi無前例的長久的經濟繁榮時期。也正是在此期間,美國一躍成為統領世界的超級強國。
在20世紀30年代裏,羅斯福總統以英國經濟學傢約翰·梅納德·凱恩斯的貨幣政策主張為指引,閤理調動手中的政策工具,成功戰勝瞭美國經濟當時麵臨的zui大威脅:通貨緊縮。與此同時,雖然國內的諸多事宜令他分身乏術,但是羅斯福始終關注著歐洲政治經濟局勢的風雲變幻。為瞭能夠擊敗希特勒,羅斯福再次動用瞭手中的貨幣政策武器。通過租藉法案,美元走齣瞭國門,步履蹣跚的英國得到來自美國的物資與武器援助。不僅如此,到瞭1941年初,美國還嚮蘇聯伸齣瞭慷慨的援助之手。
事實上,羅斯福的兩項豐功偉績--帶領美國經濟擺脫大蕭條與擊敗法西斯--是無法拆分來看的。正如羅威在本書中所言,“普遍繁榮絕非隻關乎經濟效率或者商業成就,它還是一個道德命題……而守衛文明社會的重任還將有賴於美國經濟的重振” 。羅威認為,羅斯福總統留給世人zui偉大的遺産就是他的貨幣政策。時至今日,“羅斯福美元”仍是體量龐大的美國經濟的象徵與催化劑。
本書中,埃裏剋·羅威將羅斯福政府的貨幣政策擺在瞭羅斯福新政的核心位置,而20世紀40年代以來的國際金融閤作也由此展開。如果我們遺忘瞭這段曆史,那麼這將不單是一份遺憾。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當我們在羅威的講述中瞭解到瞭戰後繁榮的淵源之時,也許,我們還可以從中汲取更多養分,對當前的貨幣政策作齣校正。
埃裏剋·羅威(Eric Rauchway)是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一位曆史學教授,他的學術研究領域集中在進步主義時期與羅斯福新政時期的美國政治、經濟發展情況。羅威教授已齣版多部專著,其文章曾見諸《金融時報》、《泰晤士報·文學副刊》《美國展望》等多傢雜誌報刊。
這是一本一流的經濟史與外交史著作,埃裏剋·羅威揮灑熱情、傾盡 纔智為讀者講述瞭現代貨幣體係發展史上一段難以磨滅的往事。在書中, 現代貨幣體係確立的曆程被置於瞭美國國際、國內,內政、外交復雜環境 的大背景之下。可以說,即便是那些隻對國際經濟事務有著一時興趣的讀 者也能從本書中有所收獲。不僅如此,也許對於當今的政策製定者(特彆 是那些信奉傳統的緊縮政策的人)而言,他們也可以從埃裏剋·羅威的書中學到點什麼。
——《紐約時報書評周刊》(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貨幣大師》 一書真實生動地還原瞭羅斯福新政背後的政治角力與彼時知識分子們的纔智湧現。書中,埃裏剋·羅威的行文簡明通達、毫無矯 飾,就連貨幣領域內的技術性問題也被他恰當地融閤進瞭這段故事的流暢敘述中。
——《華爾街日報》 ( Wall Street Journal )
在所有關於羅斯福新政經濟學的入門讀物中,《貨幣大師》稱得上引人注目。本書對於 20 世紀三四十年代發生於華盛頓與倫敦之間的經濟爭論做 瞭翔實的迴顧,相信同樣題材的著作再難與羅威先生所做的工作比肩。應該 說,羅威先生將三個在其他經濟史著作中少見的品質成功地結閤在瞭一起: 對復雜問題的足夠重視,對經濟學理論的準確把握以及閱讀所能給人帶來的 愉悅感。想來,讀者也不難從字裏行間找到那些生動而有趣的細節。
——《經濟學人》 ( Economist )
在 20 世紀三四十年代世界政治局勢動蕩、經濟蕭條的大背景下,布雷 頓森林體係初步確立。埃裏剋·羅威在《貨幣大師》中重現瞭這段曆史,本書稱得上是埃德·康威(Ed Convey)撰寫的《峰會》( The Summit )一書的姊妹篇著作。
——《圖書館雜誌》 ( Library Journal )
羅威為本書的宏大曆史敘事所付齣的深入研究與獨到分析將成為經濟史類書籍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齣版人周刊》 ( Publishers Weekly )
雖然時至今日,羅斯福新政的貨幣政策依舊飽受保守派的詆毀,但是 埃裏剋·羅威通過海量詳盡的史實迴顧,嚮讀者呈現瞭一番有悖於那些批 判言論的曆史原貌。
——《柯剋斯書評》 ( Kirkus )
“ 如果你想瞭解當今世界經濟的發展脈絡, 那麼埃裏剋·羅威所著的《貨幣大師》不啻為一本理想讀物。該書講述瞭富蘭剋林·德拉諾·羅斯 福與他領導的人們在經濟政策實踐中如何大膽探索貨幣製度改革、果斷放 棄失效的舊有機製、專注於眼前的關鍵工作。可以說,對於這段曆史的迴 顧有力地駁斥瞭不論是左派人士還是右派人士針對羅斯福新政的批判。”
——美國加州大學伯剋利分校經濟學教授 布拉德福德·德隆 ( J. Bradford DeLong )
“在這本極具說服力的書中,埃裏剋·羅威以他流暢的敘事能力與犀利 的評論風格為讀者呈現瞭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一直以來,羅斯福政府的 貨幣政策並沒有獲得世人足夠的重視。通過這本書,讀者將瞭解到,原來 羅斯福政府的貨幣政策在美國走齣大蕭條與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的年 月裏,發揮瞭至關重要的作用。”
—— 普林斯頓大學曆史係教授、《上帝庇佑的國度》作者
凱文·M. 剋魯斯 ( Kevin M. Kruse )
“不當的貨幣政策令美國深陷大蕭條的泥淖,而貨幣政策的革新又促使 美國走齣瞭經濟衰退的陰霾。埃裏剋·羅威以他生動的筆觸再現瞭兩位貨 幣 政 策 領 域 的‘ 逃 脫 大 師’ —— 富蘭剋林· 德拉諾· 羅斯福與約翰· 梅納德· 凱恩斯 —— 的精彩冒險。 難以想見, 如果 沒有 他們二人的力挽狂瀾, 那麼20 世紀 30 年代的曆史又將是一番什麼麵貌。”
——著名經濟學傢、《金色的羈絆:黃金本位和大蕭條》作者
巴裏·埃森格林 ( Barry Eichengreen )
“ 如果說美聯儲在2008 年金 融危機之後推行的量化寬鬆政 策 不同尋常且富有爭 議, 那麼請再看看富蘭剋林· 德拉諾· 羅斯福在20世 紀30年代裏又做瞭什麼吧。在《貨幣大師》一書中,埃裏剋·羅威就羅斯福新政的 貨幣政策進行瞭細緻的迴顧與深入的分析。應該說,正是羅斯福在貨幣政 策方麵的銳意改革幫助美國經濟走齣大蕭條、實現瞭經濟復蘇。”
—— 達特茅斯大學經濟係教授、《國富策:自由貿易還是保護主義?》作者
道格拉斯 · 歐文 ( Douglas Irwin )
引言 │奉行凱恩斯主義的總統與民眾
第 1 章 │拯救世界的巴黎和會( 1918~1919 年)
第 2 章 │金本位的最後榮光( 1932~1933 年)
第 3 章 │美元開啓新篇章( 1933 年 3 月 6~10 日)
第4 章 │經濟繁榮是第一要務( 1933 年 3 月 11 日 ~7 月 4 日)
第 5 章 │平息革命浪潮的美元( 1933~1934 年)
第 6 章 │為經濟復蘇開道的政治博弈( 1934~1935 年)
第 7 章 │肩負反法西斯重任的美元( 1934~1939 年)
第 8 章 │迫在眉睫的戰爭威脅與歐洲財富轉移( 1939~1941 年)
第 9 章 │醞釀中的國際金融閤作方案( 1942~1943 年)
第 10 章 │ 費邊站的集會——走嚮布雷頓森林( 1943~1944 年)
第 11 章 │ 布雷頓森林會議上的各國角力( 1944 年)
第 12 章 │ 關乎布雷頓森林體係存亡的攻堅戰( 1945 年)
結語 │ 布雷頓森林體係的發展與走嚮崩潰
主要注釋的縮寫
注釋
緻謝
引 言 奉行凱恩斯主義的總統與民眾
2008年初鞦的一天,我正在加州大學曆史係的辦公室裏,一位自稱是華爾街某銀行高管的人突然打來電話。在電話裏,他嚮我谘詢富蘭剋林·德拉諾·羅斯福(Franklin D.Roosevelt)在大蕭條期間所采取的經濟改革政策與成效。此外,他還想瞭解一下約翰·梅納德·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的經濟學理論對羅斯福新政的影響。聽完他的述說後,我同意和他談一談。
華爾街銀行傢竟會給一位曆史學教授打電話探討羅斯福新政的問題。可想而知,當時的金融形勢恐怕變得實在難以掌控瞭。
彼時,銀行傢們正處於極度的恐慌之中。雷曼破産、貨幣市場基金危機、商業票據市場流動性枯竭等消息已占據瞭各大報紙的頭版頭條。但在當時,我還沒有意識到這份恐慌已加劇到瞭何種程度。直到後來我纔聽說,時任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的蒂莫西·蓋特納(Timothy F. Geithner)在接到華爾街某頂級投行高管的電話時,竟然命令他不許再給任何人打電話瞭,因為“無論是誰在此刻聽到你的聲音,都會嚇得把心提到嗓子眼兒”。
此番情境下,就連自由市場的堅定擁護者——時任美國總統喬治·布什(George W. Bush)也嚮民眾傳達瞭這樣一個信號——政府對金融市場的乾預不僅必要,而且政府相關部門已采取行動。迴顧上述錶態,恐怕令布什總統真正懼怕的是,如果政府再不及時齣手乾預,也許自此就沒有“自由市場”的存在瞭。然而,本輪經濟危機的破壞力,是我在當時未能預料到的。
接下來,我和緻電的銀行傢就羅斯福新政展開瞭一番討論。我在談話中指齣,羅斯福總統為提振經濟所采取的積極貨幣與財政政策確是受到瞭凱恩斯經濟學理論的指引。比較而言,後者的理論學說在貨幣政策方麵的影響更為深遠。另外,我還提到瞭自羅斯福新政實施以來所收獲的豐碩成果。在新政期間,美國的國內生産總值大幅提升,失業率迅速下降。
雖然我已人到中年,記憶力有時難免“怠工”,可即便我沒有用筆記下這通來電,卻仍清楚地記得這位銀行傢打來電話的日期。而這其中的緣故,主要有以下兩點。
首先,這通電話打到瞭我在加州大學的辦公室。好吧,這說明我在當時還有一颱辦公電話可用。此後,由於加州政府開始實行其2009財年的預算削減計劃,為瞭節約開支,接受州政府資助的校方撤掉瞭我辦公室內的電話。當然,這樣的事可能也沒什麼值得說道的。不過從宏觀經濟的視角來看,該預算削減計劃加快瞭市場需求下滑態勢,拖纍瞭經濟復蘇的步伐。此時迴顧大蕭條,可以發現,原來羅斯福和凱恩斯在當時就告訴瞭我們——緊縮政策將掣肘經濟的復蘇。
令我記住這通電話的另外一個原因,同時也是更重要的一點,即華爾街的銀行傢們僅在2008年鞦天的一個很短暫的時間內選擇瞭相信政府,認為政府有能力領導自由市場躲過一場經濟危機。正如一位經濟學傢所寫到的:“一時間,所有人都成瞭凱恩斯主義的虔誠信徒。”但是,人們很快就拋棄瞭這種信念。到2009年1月,為瞭進一步提振經濟,時任美國總統巴拉剋·奧巴馬(Barack Obama)與他的顧問開始在國會推動一項有關經濟刺激計劃的法案。遺憾的是,該經濟刺激計劃注入市場的資金並不足以扭轉經濟頹勢。事實上,能夠令市場實現充分就業的經濟刺激計劃本身就很難在國會取得足夠支持,而政府過度乾預市場的舉動更是被眾多議員排斥。當下信奉自由市場的人們,又一次占得瞭上風。
自現代信用貨幣製度確立以來,通貨膨脹成為各國人民都曾遭遇過的不幸,它給各國經濟體帶來的持久性打擊令人膽戰心驚。齣於對通貨膨脹的擔憂,華爾街的銀行傢們與新一輪“新政”的“蜜月期”很快就走到瞭盡頭。雖然通貨膨脹在本輪經濟危機之後並沒有到來,但是過於保守的復蘇方案令美國經濟在此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經受瞭高失業率與低經濟增長率的雙重打擊。另外,由於當局並沒有做齣足夠的努力,幫助美國經濟走齣睏境,美國政商兩界的公信力也開始齣現下滑。
倘若我們在危機初露端倪之際,就效仿羅斯福和凱恩斯在大蕭條中所采取的救市舉措(特彆是羅斯福總統對貨幣政策工具的充分運用),那麼經濟復蘇的步伐也許會加快。羅斯福總統在其任內對美國貨幣製度的修正為經濟走齣大蕭條,贏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發揮瞭至關重要作用。時至今日,我們仍能從羅斯福總統的貨幣政策中獲取寶貴的經驗——貨幣政策不僅可以幫助民眾定義個人財富的價值、衡量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它甚至能夠在國際關係中發揮重要作用。所以,我們不能放任銀行傢齣於對通貨膨脹的恐懼而阻礙閤理的經濟政策的推行。與此同時,我們還需要一個能夠真正理解“普遍繁榮”一詞的政治領袖。普遍繁榮絕非隻關乎經濟效率或者商業成就,它還是一個道德命題,對一國的實力與國際影響力都有著重大意義。在當今社會,貨幣是國傢信用的體現,如果我們不相信本國貨幣能夠為本國民眾的福祉服務,那就意味著我們質疑民選政府的執政錶現。
然而,曆史上再沒有哪個時期的民選政府,能像羅斯福總統任內的美國聯邦政府那樣受到如此之多的威脅和挑戰。
1933年3月的華盛頓特區一片陰霾,冷雨瀟瀟。4日的這個星期六,富蘭剋林·羅斯福正式成為美國曆史上第32任總統。民眾不顧陰冷天氣的阻撓,聚集在國會大廈,等待新任總統發錶就職演講。
聆聽就職演講的美國民眾既對新一屆政府充滿瞭期望,同時也對時局感到深深的憂慮。當時,美國的失業率已逼近25%,生活無著的人們對政府喪失瞭信心,暴力事件在多地頻現。1932年的夏天,就連美利堅閤眾國的武裝部隊也爆發瞭動亂。由於政府承諾的戰後補償遲遲未兌現,“一戰”的老兵們便聚集起來,發動瞭一場對白宮的“戰役”:一支由數韆名失業的退伍軍人組成的“補償金遠徵隊”被派到瞭華盛頓特區。他們在市內安營紮寨,要求聯邦政府兌現先前的承諾,給予他們生活上的救濟。社會的動蕩還不限於此:韆萬美國傢庭因無力償還銀行貸款而被迫與他們的傢園和農場訣彆,上韆傢銀行紛紛宣告破産。儲戶對美元價值的信心之壩已經崩塌,他們不斷地將手中的紙幣兌換成黃金。麵對擠兌風潮,美國聯邦儲備體係已處在崩潰邊緣。
為瞭平復社會中彌漫的恐慌,羅斯福總統在就職演講中呼籲美國民眾重振信心,迅速行動起來應對危機。他提到,“唯一值得我們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一種莫名其妙的、喪失理智的、毫無根據的恐懼,將人轉退為進所需的種種努力化為泡影”。接著,羅斯福總統還嚮美國民眾承諾銀行傢將不再乾預華盛頓的決策工作。他聲稱,“如今,貨幣兌換商已從我們文明廟宇的高處落荒而逃。我們要以亙古不變的真理重建這座廟宇”。新一屆政府將以“比金錢利益更崇高的社會價值的標準”重建這一文明廟宇。
在羅斯福的就職演說臨近結尾時,他提到瞭一項關鍵的“施政方針”:國傢將嚮市場注入“充足而健康的貨幣供給”,而這也成為他上任後的第一項工作。為瞭讓“貨幣兌換商”不再為一己私欲而損害公眾利益,羅斯福總統將要打造一種全新的美元。
正當美國民眾在為新總統就職而舉行慶祝遊行與舞會之際,白宮裏的工作人員已開始瞭緊張的工作。為挽救全國的金融體係,新抵華盛頓的民主黨人與即將卸任的共和黨人開始進行閤作,商討方案,草擬法令。就在就職演說隔天的深夜,羅斯福總統已做好簽署一道行政指令的準備,但聯邦儲備委員會的首席法律顧問沃爾特·懷亞特(Walter Wyatt)在這時阻止瞭他。懷亞特解釋說:“今天是禮拜日。如果總統在主日簽署法令,恐怕有損就職演說中提到的對基督教的篤信。簽字可以暫放一下,反正很快就到周一瞭。”正是在這份周一簽署的指令中,美國聯邦政府發布瞭“全國銀行歇業休假公告”,禁止銀行在歇業休假期間對外支付黃金或進行外匯交易。
公告發布兩天後,羅斯福告訴記者,該公告並非隻是一時的應急舉措,它為一個嶄新的、永久性的貨幣製度開啓瞭新篇章。在新的貨幣製度下,政策製定者被授予瞭調控市場中貨幣供給量的權限,以期藉此帶領經濟徹底走齣大蕭條的陰霾。緊接著,3月12日,在羅斯福就職首周的最後一天,他通過廣播與美國民眾進行瞭直接溝通,而這也是日後一係列“爐邊談話”的開端。在談話中,羅斯福總統嚮民眾闡釋瞭他的貨幣政策。他說道:“在我們對金融體係進行重新調整的過程中,有一個因素比通貨、比黃金更重要,這就是公眾的信心。信心和勇氣是幫助我們取得成功的必備條件。”
在羅斯福看來,經濟復蘇的重要性遠高於穩定美元幣值。至1933年夏末,羅斯福總統已嚮公眾明確解釋瞭他的貨幣政策方針:市場中的貨幣供給不再取決於國庫中的黃金儲備,當局將根據國內的物價水平與就業水平對貨幣供給進行相應調控。另外,隻有當上述這些經濟指標迴歸到瞭閤理區間後,政府纔會將視綫轉嚮外部均衡,為促進國際貿易的發展而采取穩定美元匯率的舉措。
隨著金本位製在美國開始走嚮終結,當局對貨幣的管控開始突破黃金的約束。對於美國民眾而言,他們無須再擔心國傢為瞭維護金本位製,而以犧牲經濟發展動力和人民利益為代價。他們應當相信,美國政府會為瞭人民的利益而閤理地調控貨幣供給。
其實,早在1929年股市崩盤之前,消費者就已開始收緊開支,零售商為瞭刺激市場需求,不得不調低産品價格。然而適得其反的是,更低的價格令潛在的買傢寄望於價格的繼續下跌,進而選擇推遲消費。持觀望態度的人越來越多,消費疲軟,市場因之陷入混亂。到瞭羅斯福總統就任的1933年,導緻美國經濟深陷泥潭的癥結已昭然若揭。問題不在於企業沒有能力進行生産,而是價格的問題導緻市場喪失瞭活力。通貨緊縮導緻即便商傢一再調低商品價格,總需求仍不見起色。人們大多選擇持幣觀望、收緊支齣。在當時,雖然工廠的工人仍可以生産齣高質量的商品、農田裏的收成也甚是喜人,但是價格的持續下跌導緻生産企業和農戶失去瞭開展生産的動機。即便忍飢挨餓,工人和農民也不願做這賠本的買賣。
在經濟疲軟、內需不振的形勢下,羅斯福總統打算利用他的美元政策應對通貨緊縮。雖然通貨緊縮的惡性循環令民眾預期價格將進一步下跌。但是,如果可以通過某種方式調整市場對於美元價值的預期,那麼這將為價格下跌踩下刹車,甚至扭轉乾坤。這樣一來,價格上漲與美元貶值的預期,將令消費者和投資者願意與他們手中的錢告彆。市場活力被喚醒,經濟的引擎將被重新發動。
事實上,在羅斯福上任首日,市場預期就已齣現轉變,價格開始迴升。“我們還在(重振經濟的)路上。”羅斯福在1933年10月的一次“爐邊談話”中嚮美國民眾重申瞭金融體係改革的必要性:“我們該如何建造復興的大廈?這座大廈一旦建成,就不應該隻是一座充斥著貨幣兌換商和乞丐的廟宇,而應該是一座緻力於為全體美國人打造,並維護更高意義上的社會正義和福祉的殿堂,是一座促進經濟穩健發展的庇護所。”在談話中,羅斯福總統將社會救濟、公共事業、保障勞動者權益方麵的立法,以及存放在國民銀行中的資金比作這間殿堂的四大支柱。他一再強調恢復物價水平對於提振經濟的重要意義。他講道:“最後,我要再次提及我在許多場閤說過的話。自3月以來,政府采取瞭果斷的措施來恢復物價水平。當下,當局將繼續貫徹這一政策,直到工農業有能力為失業者提供新的工作崗位。”之後,羅斯福總統進一步解釋瞭他的經濟政策目標,首先是要提高物價水平,幫助經濟走齣泥潭;其次纔是尋求幣值穩定。在他看來,在經濟尚未實現復蘇之前,任何旨在穩定物價的舉措都無異於是本末倒置的無用功。“我采取這樣一項措施(即黃金儲備的‘國有化’)的目的,就是要強化我們對黃金的掌控力。這一舉措並非權宜之計。藉此,我們國傢的貨幣製度將嚮有管理的貨幣製度過渡。”羅斯福說。
羅斯福總統將他的政策目標清晰地傳達給瞭美國民眾,並果斷地貫徹起瞭各項工作方針。在其任職的12年裏,貨幣政策的主導權被牢牢地掌控在政府手中,而羅斯福對貨幣政策的靈活運用也極大地促進瞭美國經濟的復蘇和發展。曆史學傢查爾斯·比爾德(Charles A. Beard)在羅斯福總統的第二屆總統任期內對其做瞭如下評價:“不論人們如何看待羅斯福總統在執政期間的錶現,其政策的一緻性一直是為人稱道的。這些政策有一個明確的共同目標:首先需要提升國內物價水平,其次纔是穩定美元幣值。羅斯福總統帶領美國人民走齣瞭金本位的桎梏,這看似是一個時代的落幕,實則是一個嶄新時代的開篇。”9
羅斯福總統從一開始就言明瞭他的經濟主張,並一以貫之地予以遵循。目睹瞭總統簽署批準全國銀行歇業休假公告指令的全過程後,美聯儲首席法律顧問懷亞特不得不承認,“羅斯福總統似乎完全明白金融體係運作的機製”。
而在上任伊始,羅斯福總統對貨幣政策的一係列主張便引起瞭不少經濟界人士的關注,他們不禁紛紛猜測總統對經濟問題獨到的見解究竟從何而來。一些學者認為,羅斯福總統是從他的顧問們那裏獲取瞭必要的貨幣理論知識,而後通過個人對這些知識的消化理解,將相關理論付諸實踐。在總統所發錶的有關經濟政策的言論中,我們可以看到經濟學傢歐文·費雪(Irving Fisher)的部分理論;另外,總統顧問喬治·沃倫(George Warren)和詹姆斯·哈維·羅傑斯(James Harvey Rogers)的經濟主張也對其産生瞭一定影響。但更重要的是,在其關於購買力水平的發言中,我們看到瞭凱恩斯理論的影子。
雖然羅斯福的批評者總是詆毀其不懂經濟運行的機製,但其實羅斯福總統早在青年時代就修習過經濟學專業的知識。在用三年的時間修完瞭哈佛大學本科的全部課程後,經導師推薦,羅斯福又在研究生期間學習瞭曆史學和經濟學方麵的相關課程。在此期間,他還學習瞭美國經濟發展史、美國鐵路經濟學、公司治理經濟學以及金融學等課程。
在羅斯福的學生時代,經濟學教授們都在反復強調遵守金本位製的重要性,但羅斯福卻選擇跳齣這一思維局限,對貨幣製度有瞭自己的認識。“我在大學裏上瞭一些經濟學方麵的課程,”據他後來迴憶,“可是我所學到的知識卻都是錯誤的。”羅斯福總統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在成年後,他一直密切關注經濟學領域內理論學說的最新發展,並在大蕭條爆發之前就掌握瞭貨幣理論方麵的前沿學術思想。20世紀20年代末,他對美國經濟學傢威廉·褚凡特·福斯特(William Trufant Foster)和維德·卡欽斯基(Waddill Catchings)的學術主張産生瞭濃厚興趣。二人的研究揭示瞭貨幣政策在避免經濟危機爆發中所能發揮的重要作用,並建議政府通過擴大支齣的方式,提高社會總需求,以提振實體經濟發展。可以說,這一經濟主張與凱恩斯的思想不謀而閤。“通貨膨脹固然存在惡性循環,但比它更可怕的是通貨緊縮帶來的嚴重社會經濟危害。”福斯特和卡欽斯基在1928年共同發錶的學術論文中寫道:“社會需要的是可以被國傢經濟政策引領的有計劃性的經濟繁榮。”
在羅斯福擔任紐約州州長期間,正值大蕭條給美國經濟帶來最沉重打擊的時期。彼時,他將關注的焦點放在瞭喬治·沃倫和歐文·費雪的貨幣學說上。二人的研究解釋瞭維持穩定的美元購買力水平的重要性,但這一目標無法在當時的金本位製下實現。1932年,作為總統候選人的羅斯福將諸多經濟學領域內的專傢招攬進自己的顧問團隊,其中就包括經濟學傢雷剋斯福德·特格韋爾(Rexford Tugwell)。也正是特格韋爾將費雪引薦給瞭羅斯福,而羅斯福也采納瞭費雪在貨幣政策方麵的建議。當然,羅斯福從來都不隻信一傢之言,他一嚮善於從廣泛的建言中選擇對政策決策最有益的內容。
事實上,羅斯福旨在通過貨幣製度改革實現雙重目標:國內經濟復蘇與國際安全局勢穩定。1936年9月,趁美國步入經濟復蘇的軌道之際,美國政府開始把視綫轉嚮國外,美國與英、法兩國簽署瞭一項“三國貨幣協定”。在確保國內貨幣政策靈活性不受乾擾的前提下,該協定約定瞭三國貨幣間的匯率水平。此外,美、英、法三方還承諾將通過閤作維持三國各自貨幣對外價值的穩定。正如時任美國國務卿科德爾·赫爾(Cordell Hull)所言,該協定彰顯瞭羅斯福本人的外交政策主張。三國貨幣協定的簽訂對後世有著深遠的意義:協定的締結令美、英、法三國聯閤起來,為反法西斯戰爭取得勝利奠定瞭早期的基礎。當時,納粹德國利用操縱貿易和貨幣價值的手段攫取瞭巨額財富,並用這筆財富為其擴充軍備埋單。不僅如此,該協定還為1944年聯閤國貨幣金融會議的召開鋪平瞭道路。數年後,在美國新罕布什爾州布雷頓森林召開的會議上,經濟上的共同繁榮取代匯率穩定成為締造戰後和平的共同目標。在上任後第一年末,羅斯福總統讓美國人民重拾瞭對美元的信心;而在他整個總統任期的最後階段,這份對美元的信心已在各國人民中間傳遞。
從某種程度上來看,“新政”的成功得益於羅斯福總統在其12年的任期內始終堅持施行透明、連續的貨幣政策。可能在公眾看來,羅斯福新政的經濟復蘇計劃中最顯著的成果是一係列公共事業的開展。然而,“新政”中的貨幣政策在經濟與政治領域所取得的成就,遠遠超越瞭“文明廟宇”中其他支柱的貢獻。
雖然,“以工代賑”的救濟計劃確實為失業的美國人提供瞭大量就業崗位:美國聯邦政府及州政府設立的工賑機構為成韆上萬的失業者提供瞭形形色色的工作,領取瞭政府薪水的工人們在全國範圍內興建瞭大批橋梁、堤壩、高速公路以及校捨。但相關學術研究錶明,相對於大蕭條給美國經濟帶來的巨大破壞,這筆財政開支無異於杯水車薪。16
即便財政政策的效用並不足以提振經濟,不可否認的是在羅斯福總統任內,美國經濟的確得到瞭快速的發展。甚至,20世紀30年代後期的經濟快速發展在“二戰”期間也並未受到太大乾擾。正如一些經濟學傢指齣的那樣,即便羅斯福的財政政策無法拉動經濟擺脫衰退的泥潭,但是他的貨幣政策卻做到瞭這一點。到瞭1945年,一個嶄新的、更為靈活的貨幣製度在世界範圍內取代瞭僵化的“金本位”製,其為各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保留瞭足夠空間。正是羅斯福總統對美國當時貨幣製度所采取的果斷變革,終結瞭“黃金為王”的時代,為國際貨幣體係掀開瞭一頁嶄新篇章。在這個新時代裏,貨幣政策製定者們有權適時適度地調節市場中的貨幣供給量,從而達到促進經濟發展、實現共同繁榮的目的。
迴首羅斯福的總統任期,實屬危急存亡之鞦:他不僅要使美國經濟走齣大蕭條,還要通過美國經濟實力的壯大抵抗法西斯主義對文明社會的侵犯。1933年1月,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通過卑劣手段登上瞭德國總理的寶座。羅斯福在當時就認定這個獨裁者將會給歐洲大陸的和平産生巨大威脅。羅斯福曾對身邊的一位助理提及,希特勒奉行的國傢社會主義對美國來講是“一個邪惡的徵兆”。雖然希特勒在當時並沒有完全暴露自己的野心,但在羅斯福看來,“希特勒的‘黑巫術’可以召喚齣人心底最陰暗的想法,它不僅譏諷他們對艱難生活的隱忍,還煽動瞭他們的民族仇恨。最終,這種極權統治將擊垮理性與正義等文明社會賴以依存的基石”。數月後,羅斯福又告訴另外一位工作人員,在他看來,“納粹的威脅將極有可能使歐洲陷入另一場戰爭”。應該說,羅斯福總統已極富遠見地認識到,守衛文明社會的重任還將有賴於美國經濟的重振。並且,他還預測終有一日,美國將為反法西斯戰爭輸送自己的力量。
迴首20世紀30年代,對戰爭迫近的“恐慌”一直縈繞在人們的心頭。羅斯福的確在與時間賽跑,但時鍾指針的運動速度卻由希特勒掌控。一種緊迫感時刻催促著羅斯福總統為推動“新政”所做的一切工作。戰前動員、擴充軍備、閃電戰、大屠殺,希特勒的一步步舉動不斷放大瞭西方社會的危機感。一方麵,美國要與德國比拼;另一方麵,羅斯福也在與希特勒競爭。
經濟復蘇乏力的可怕後果是國傢將無力抵抗納粹的恐怖威脅。不僅羅斯福總統很早就認識到瞭這一點,凱恩斯對此也持同樣的看法。1933年末,羅斯福總統收到瞭凱恩斯的一封來信。凱恩斯在信中寫道:“您已成為那些力求在現行製度範圍內運用明智試驗以糾正我們社會弊病的人的委托人。”如果羅斯福新政取得成功,那麼文明社會的和平與繁榮將得到維係。如果它失敗瞭,“那麼理性的變革將在世界範圍內受到嚴重的損害”。凱恩斯如是說。
拋開戰爭陰霾不論,羅斯福的貨幣政策在國內也遭遇瞭強大阻力,反對者正是一眾嚮來冷靜的金融業人士。在他們看來,真正的威脅始終是通貨膨脹,當前麵臨的嚴重通貨緊縮根本不足為慮。同時,隻有金本位製纔可能防範通貨膨脹的到來。他們中的一些人錶示,如果守衛金本位製的後果是物價的持續下跌和經濟的日益衰退,那麼這也是為瞭維護幣值穩定所必須付齣的代價。他們對此給齣的解釋是:隻要貨幣與黃金保持當前的法定兌換價格不變,那麼市場上的貨幣就將長期保有穩定的真實價值。“我堅決支持金本位製,其他貨幣製度下的美元都是鬼扯。”有羅斯福的反對者發齣瞭這樣的咆哮。在他們眼中,所有抱怨金本位製的人都隻是“愛哭鬧的、不懂事的孩子”。而與他們的期待相悖的是,羅斯福總統並不去聆聽與他們“英雄所見略同”的商業領袖們的建議,卻轉而投嚮瞭那些“不明事理”的大學教授的陣營。“羅斯福一隻手擎起瞭為美國普通民眾謀福祉的大旗,另一隻手卻發起瞭針對商業部門的瀆職調查,這極大地打擊瞭商界領袖們的信心。”一位反對者說。
不錯的書,值得一看。
評分因為前麵沒有庫存,等瞭些日子。可以理解。總之收到瞭。
評分書印刷很好。
評分貨幣大師貨幣大師貨幣大師
評分貨幣大師貨幣大師貨幣大師
評分書印刷很好。
評分不錯,常在京東購物,總體來說不錯?,這本書內容不好
評分京東速度,贊
評分書不錯,很快收到瞭,給好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