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一学就会的漫画英语单词书》编辑推荐:
◆单词的核心释义都融汇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看完一篇漫画,就记住整篇单词,挥手告别枯燥记忆法!
◆单词讲解全面,音标、词性、释义、单词的复数形式、动词不规则变化、同反义词全呈现,轻松掌握单词360度运用法则!
◆同一单词收录多种释义,并对常用释义附有精练小句型,帮助理解,巩固记忆。篇末收录的日常口语句型可同步提高口语力!
◆“专题集锦”栏目收录职业、乐器、天气、交通工具等各类主题常用词汇,归类记忆效果更佳!
◆《一学就会的漫画英语单词书》更有专业外籍老师亲自录音,可通过扫描二维码,随时跟读语音,练习听力,说好口语!
◆《一学就会的漫画英语单词书》同系列图书还有《一学就会的漫画英语语法书》!
内容简介
《一学就会的漫画英语单词书》导入了联想记忆法,精选常用单词,巧妙地将漫画剧情与单词互相关联,使得记忆英语单词不再枯燥乏味!以轻松的漫画呈现主题,在13中情境中用半调侃的对白、生动的画面,帮助读者轻轻松松记牢单词。此外本书特有的专题集锦小栏目将同类单词集中在一起学习,达到了事半功倍的单词记忆效果。
作者简介
[韩]金英勋,韩国《Hankyoreh》报纸创刊成员,曾在汉阳女子大学担任插图专业教授,著有《无敌英文文法宝典》《1800个英文单词速记法》等书。
内页插图
目录
Contents
formation ...............................................4
prologue ................................................7
chapter 1 thief .........................................23
chapter 2 movement.......................................37
chapter 3 conscience.....................................47
chapter 4 constellation..................................61
chapter 5 dream..........................................77
chapter 6 courage........................................89
chapter 7 bee sting......................................101
chapter 8 intermission...................................123
chapter 9 misunderstand..................................135
chapter 10 birthday......................................147
chapter 11 picnic........................................173
chapter 12 I'll be back!.................................211
附录.....................................................243
前言/序言
英语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环便是记忆单词,因为无论是与人交流还是写文章,如果连基本的单词都不知道,那么一切便都是空谈。既然英语单词如此至关重要,各位读者是采用何种方式记忆单词的呢?你是否也像许多人一样,一边在空白笔记本上把单词抄写几十遍,一边背诵呢?当然,这种方法确实也是可行的,因为熟能生巧。然而,你是否也曾突然想不起来自以为已经背得滚瓜烂熟的单词呢?
遇到上述情况时,你会怎么做呢?毫无疑问,你肯定又会继续在笔记本上一边抄写一边背诵单词。然而,现在我们再也不用使用这种收效甚微、效率低下的学习方法了。
请仔细回想一下。在你背诵的单词中,是否有些单词是怎么死记硬背也记不住的?又是否有些单词是想忘记都忘不了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原因很简单。那些深深印在我们脑海中经久不忘的单词,肯定是由于某种特别的记忆方式而深深地烙印在我们脑海之中的。
那么,是什么记忆方法呢?在记忆单词时,最重要的是给每个单词寻找到最合适的记忆方法。
很明显!只有这样单词才会长久地留在我们的记忆之中。作者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才编写了这本《一学就会的漫画英语单词书》。因为作者深知漫无目的地反复背诵会浪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在本书中,作者采用有趣的漫画情节使读者自然而然就能掌握生活中常出现的英语单词。而且本书中收录的1800多个英语单词都是大家必须掌握的单词,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高频词汇。通过阅读作者精心编排的故事情节,相信各位读者定能牢牢记住这些英语单词。
好,正在翻阅本书的读者们!恭喜你们获得了在英语方面能够超越别人的机会。从现在起,你将体验到一种全新的、奇迹般的英语单词记忆法。你再也不必费尽心机地记单词了。你只需要看一遍、读一遍、再回顾一遍,在学习过程中,你的注意力将会集中在有趣的漫画情节中,但看完本书后你会意外地发现书中这1800多个英语单词已经完全成为了你记忆的一部分。
历史的重量与人性的幽微:《帝国黄昏:罗马的最后岁月》 一、序章:烈火与余烬中的“永恒之城” 本书并非一部单纯的编年史,而是一次潜入公元三世纪末至五世纪初——那个被后世冠以“黑暗时代”前奏的复杂时期的深度探险。我们聚焦于罗马帝国最脆弱、最充满悖论的百年光景。这不是一个关于凯撒或图拉真光辉的赞歌,而是一曲关于权力如何腐朽、制度如何崩塌、以及在巨大历史洪流中,个体命运如何被裹挟的挽歌。 罗马,这个曾经俯瞰地中海、以法律和军团定义“文明”的巨兽,正从内部开始瓦解。内部的政治动荡、经济崩溃的阴影、以及来自边境日益高涨的“蛮族”压力,共同织就了一张令人窒息的网。本书将细致描绘这一时期,从戴克里先(Diocletian)的四帝共治改革的短暂回光返照,到君士坦丁(Constantine)的基督教化带来的新秩序,再到西罗马帝国最终在西元476年被一个名叫奥多亚克(Odoacer)的日耳曼领袖终结的整个过程。 二、权力结构与内部的癌变:从“五贤帝”到军人皇帝的泥潭 罗马帝国的强盛,在于其制度的韧性。然而,在进入三世纪后,这种韧性开始暴露其致命缺陷。本书将详细分析“三世纪危机”留下的创伤。我们不会仅仅罗列皇帝更迭的次数,而是深入探讨其背后的权力逻辑: 1. 军事化的国家机器: 军队不再是保卫疆土的工具,而是决定皇位的唯一裁决者。我们将剖析那些短命的“军人皇帝”如何依赖其所属军团的效忠,以及这种模式如何导致国家资源被过度消耗在无休止的内战中。 2. 财政的枯竭与通货膨胀: 为了支付不断膨胀的军费,历代皇帝不得不降低铸币中的贵金属含量。本书将利用详实的数据对比,展示从白银货币到铜币、再到最终的物物交换,这一经济退化如何摧毁了原有的贸易网络和城市生活的基础。 3. 官僚体系的僵化与剥削: 为了稳定税收,戴克里先和后来的君士坦丁推行了极其严苛的税收和职业世袭制度。我们将展示这些看似旨在“稳定”的措施,如何最终将农民和工匠钉死在土地和作坊上,造成了生产力的进一步萎缩和社会阶层的固化,为后来的封建形态埋下伏笔。 三、信仰的转向与文化的断裂:从异教的辉煌到基督教的崛起 罗马帝国的精神核心曾是对“罗马传统”(Mos Maiorum)的恪守和对皇帝的崇拜。然而,基督教的兴起,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跨越阶级和地域的身份认同。 1. 迫害与合法化: 我们将细致描绘从尼禄到戴克里先的对基督徒的系统性迫害,分析其背后的社会恐惧——恐惧这种“一神论”对国家凝聚力的侵蚀。随后,我们将聚焦君士坦丁在米尔维乌斯桥之战后的《米兰敕令》,探讨这一政治决定如何彻底改变了帝国的文化导向。 2. 正统之争与教义的形成: 基督教的合法化并未带来和平,反而引发了内部激烈的神学辩论(如阿里乌派之争)。本书将探讨这些抽象的神学争端,如何与帝国政治紧密结合,以及早期大公会议(如尼西亚会议)是如何在皇帝的干预下,塑造了后世基督教的基本教义。 3. 古典文化的消逝: 随着基督教成为国教,大量异教神庙被关闭或改建,古希腊罗马的哲学、文学和科学传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本书将追溯学者们(如圣奥古斯丁)在这一文化断裂期如何努力地在基督教框架下保存和解释古典遗产。 四、边境的压力与蛮族的“入侵”:一场复杂的迁徙史 我们必须摒弃“蛮族如洪水猛兽般涌入”的简单叙事。本书将采用更精细的视角,探讨罗马与日耳曼部落之间长期、复杂且相互依赖的关系。 1. 同化与雇佣: 在罗马边境体系中,大量日耳曼人以“同盟者”(Foederati)的身份被允许定居在帝国领土内,作为交换,他们提供军事服务。我们将分析这种依赖如何削弱了罗马的军事自主性。 2. 哥特人的悲剧: 重点分析公元376年西哥特人(Visigoths)因匈人(Huns)的压力而请求进入多瑙河沿岸,以及罗马官员的腐败和虐待如何导致了他们的叛乱,最终引爆了阿德里安堡战役(Battle of Adrianople, 378年),罗马皇帝瓦伦斯(Valens)阵亡。这场战役标志着罗马军团地面作战优势的终结。 3. 汪达尔人的西进与北非的陷落: 汪达尔人(Vandals)穿过高卢和西班牙,最终在北非建立了王国。北非是罗马的粮仓。本书将详述失去北非对西罗马帝国财政和生存能力的毁灭性打击,这是比476年更早的、实质性的“死亡之吻”。 五、帝国的终结与新的开端:权力真空的艺术 西罗马帝国的终结并非一个戏剧性的爆炸,而更像是一场漫长而阴郁的熄灭。 1. “幕后皇帝”的时代: 在最后几十年里,真正的权力掌握在日耳曼裔的军事统帅手中,如李希梅尔(Ricimer)。皇帝变成了傀儡,政治的实质是日耳曼贵族之间的权力博弈。 2. 西元476年的真相: 我们将还原奥多亚克废黜末代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Romulus Augustulus)的场景。关键在于,奥多亚克并未宣称自己为西罗马皇帝,而是将西方的皇权象征物(皇冠和紫袍)送回了君士坦丁堡的东罗马皇帝芝诺手中。这代表了对“西方独立政治实体”的放弃,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征服”。 3. 东方的继承者: 我们必须审视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如何从中存活下来,并声称自己是唯一的、合法的罗马继承者。东方的稳定、更强大的财政基础和更易于防守的地理位置,使它得以继续以“罗马”的名义运行千年。 结语:历史的遗产与回响 《帝国黄昏》最终旨在揭示,罗马的衰亡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政治制度的僵化、经济体系的不可持续、文化认同的转换,以及边境压力下的制度性崩溃。然而,罗马的遗产并未消失。它的法律精神、拉丁语的演变、基督教的结构以及对“帝国”这一概念的迷恋,都深深地烙印在了其继承者——中世纪欧洲的文明版图之上。这是一部关于一个伟大文明如何在辉煌的巅峰走向衰落,以及衰落中孕育出新世界的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