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老师推荐!
要了解一个国家,最好的方式便是读这个国家的历史。
易中天《中华史》学术顾问陈勤教授,将美国400年历史娓娓道来。
口述历史,只讲故事--通俗流畅,有趣好玩;
只说正史,凡事有出处,不乱发明历史--靠谱,有料;
13万字,35幅插图,3个小时就可了解美国400年历史--简明。
易中天老师推荐!
了解世界格局,必先读懂美国。
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1620年,102名清教徒乘坐"五月花"号,来到这片蛮荒之地。
1776年,为了建立一个理想之国,美国脱离英国殖民统治,宣布独立。
经过200多年的奋斗,美国逆袭成功,一举成为世界超级大国。
易中天《中华史》学术顾问陈勤教授以通俗生动的笔触,记录了从1620年"五月花"号登陆到奥巴马总统约四百年间的美国历史,叙述了影响美国历史的重大事件与重要人物,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宗教、文化等诸多领域,辅以35幅插图,全景展现了一个国家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奋斗征程。
陈勤,资深传媒策划专家,教授。
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南京大学历史学硕士、博士。
2001年,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曾任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兼职总策划。
2011年起,担任《易中天中华史》学术顾问。
引言|一次改变世界的航行
第一章打出来的独立
从《独立宣言》到独立战争,
美国人用血与火、枪与炮、意志和梦想,
打出了一个独立。
先有哈佛,后有美国
史上最高大上的独立
从《独立宣言》到独立战争
第二章 吵出来的国家
如果十三州这样乱下去,英国很可能会卷土重来,
好不容易打出来的独立成果就要毁于一旦。
逼出来的制宪会议
吵出来的美国宪法
从总统华盛顿到首都华盛顿
第三章 西进运动:一个国家的成长
西进运动是一部印第安人的血泪史,
但在客观作用上却是美国的创业史,
让美国成功地实现了大国崛起。
天堂在上,美国向西
美国成长三部曲
印第安人的"血泪之路"
大国崛起:西进运动的成就
第四章南北战争
西进运动引发了一个新问题:
在西进运动中扩充的领土,
到底是搞奴隶制还是非奴隶制?
一个女人,一本书,一场内战
一个军校、四个高材生和一场战争
林肯:美国梦的完美诠释者
没有清算,只有反思
第五章 镀金时代与进步时代
这是美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幕,
也是美国历史上一个抹不去的伤疤。
崛起的现代化美国和美国企业家
美国向钱看
进步时代
扒粪运动
第六章 从美洲老大到世界霸主
美国彻底走出了孤立主义,
成为了世界的主要领袖。
美洲人的美洲
美国人的美洲
美国与中国:跨越太平洋的相遇
一条运河与一个世界大国
走出孤立主义,从一战到二战
美苏争霸的冷战与热战
历史并未终结,反恐成为新主题
第七章 光荣与梦想:20世纪的美国
里根带着美国,
进入了拼创造力、拼脑力、拼人力资源的新产业时代。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美国
二战后的美国
1970年代的美国
1980年代的美国
第八章 世纪之交的美国
美国是一个需要英雄的国度,
那么,21世纪美国的英雄在哪儿?
新美国
新敌人
轻美国
后记
注释
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于历史细节的挖掘和呈现方式,那种“有料”的质感体现得淋漓尽致。它并非满足于罗列宏观事件,而是时不时抛出一些你以前可能从未注意到的、但却极具启发性的侧面史实。这些小小的切口,往往能折射出当时整个社会心态的微妙变化。我感觉作者在搜集资料时下了极大的功夫,以至于很多地方的描述都显得有血有肉,充满了生活气息,完全不是那种教科书式的干燥陈述。正是这些精心挑选的“佐料”,让原本可能严肃的历史阅读体验变得妙趣横生,极大地增强了读者的代入感和记忆点,让人读完之后能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不是很快遗忘。
评分这本书的叙述节奏把握得相当精准,读起来有一种引人入胜的连贯性。作者在梳理历史脉络时,没有陷入纯粹的时间线堆砌,而是巧妙地穿插了对关键历史事件背后社会思潮和文化变迁的洞察。我特别欣赏它在介绍那些重大历史转折点时,那种既不失学术严谨性,又不失故事性的平衡。比如,对于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的解读,它不像有些宏大叙事那样冷冰冰地陈述事实,而是侧重于描绘当时普通民众的生存状态和心境,让那些尘封已久的篇章仿佛重新拥有了呼吸感。整体感觉就是,它提供了一个非常清晰的框架,让初读者能够迅速建立起对美国历史的整体认知,同时又能在细节处找到值得深思的切入点。阅读过程十分顺畅,根本没有那种“在啃大部头”的枯燥感,非常适合想要快速建立知识体系的人。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风格比起传统历史著作,显得要活泼灵动许多,简直就像是听一位学识渊博又风趣幽默的朋友在娓娓道来。作者似乎深知如何用现代的视角去解构那些看似遥远的过去,使得那些原本可能晦涩难懂的政治博弈和复杂的社会矛盾,都被阐释得通俗易懂。我尤其注意到,在处理一些具有争议性的历史人物或事件时,作者展现出了难得的中立和克制,没有过度渲染或偏颇,而是侧重于展示多方观点的交织,这让整本书的“靠谱”程度大大提升。这种处理方式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让一个非专业读者也能毫不费力地跟上思路,甚至在看完之后,能产生强烈的兴趣去挖掘更多相关的深度资料。
评分初拿到这本书时,我其实有点怀疑“三个小时读懂”这个宣传语是否过于夸大其词。但真正读进去之后才发现,这里的“读懂”并非指能背诵所有年代和人名,而是指建立起一种对美国历史发展逻辑和内在驱动力的深刻理解。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的“取舍”艺术——知道什么该详述,什么该简略。它在关键节点上着墨颇多,比如对某次关键战争的描述,不只是罗列战役,更深入分析了其对国内政治格局的重塑作用。这种聚焦核心矛盾的叙事策略,使得信息密度非常高,但阅读负担却很轻,给人一种信息高效输入的感觉。它提供了一种全局观,让你能迅速把握历史的主线,避免被枝节淹没。
评分作为一本旨在快速普及历史知识的书籍,这本书在结构布局上显示出极高的匠心。它似乎深谙读者的注意力曲线规律,开篇就抓人眼球,中间过渡自然流畅,收尾处也留下了足够的思辨空间。我特别欣赏它在不同历史阶段之间的衔接处理,那些看似跳跃的年代跨度,经过作者的精心梳理,竟然展现出一种宿命般的必然性。阅读过程中,我几乎没有出现“换挡”或者“迷失方向”的感觉,始终有一种被稳健地推向终点的确定感。这表明作者对目标读者群体的阅读习惯有着深刻的洞察,最终呈现出的是一本既具备知识的深度,又兼顾了阅读愉悦性的优秀作品,非常适合作为深入了解美国历史的敲门砖。
评分物流配送快,货物超所值
评分美国历史就那么几百年,没什么好写的。本书作者能大概履出个时间表以及对应的人、事,但是文笔一般。
评分1620年,102名清教徒乘坐“五月花”号,来到这片蛮荒之地。
评分买的太多有点评价不过来了,都是精挑细选买的,废了很多时间和精力,都很满意。
评分还没看,看完再评价
评分正版,会好好阅读
评分通俗易懂。简单了解下还可以。
评分很精致的书籍,要仔细拜读。
评分很好的一本书,京东活动的时候采购的,很划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