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G101-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

16G101-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著
图书标签:
  • 混凝土结构
  • 施工图
  • 平面图
  • 整体表示
  • 制图规则
  • 构造详图
  • 现浇混凝土
  • 板式楼梯
  • 建筑工程
  • 结构工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计划出版社
ISBN:9787518204847
版次:1
商品编码:12028332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8-01
用纸:胶版纸
套装数量:1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图集是对11G101-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的修编。本次修编按GB18306-201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及2016年局部修订、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版)等新标准,结合近年来工程实践对图集提出的反馈意见,对图集原有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修订,同时考虑实际工程应用需要新增了梯板由踏步段和高端平板构成的滑动支座CTa和CTb型楼梯等内容。
  本图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
  图集中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包括12种类型,其中AT~GT用于不参与主体结构抗震计算的楼梯,ATc用于框架中参与主体结构抗震计算的楼梯,ATa、ATb、CTa、CTb用于采取滑动措施减轻楼梯对主体(框架)影响的楼梯。

内页插图

目录

总说明 3
第一部分 平法制图规则
l 总则 4
2 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6
2.1 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6
2.2 楼梯类型 6
2.3 平面注写方式 8
2.4 剖面注写方式 9
2.5 列表注写方式 10
2.6 其他 10
AT、BT型楼梯截面形状与支座位置示意图 11
CT、DT型楼梯截面形状与支座位置示意图 12
ET、FT型楼梯截面形状与支座位置示意图 13
GT型楼梯截面形状与支座位置示意图 14
ATa、ATb、ATc型楼梯截面形状与支座位置示意图 15
CTa、CTb型楼梯截面形状与支座位置示意图 16
第二部分 标准构造详图
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 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 17
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ιab 抗震设计时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ιabE 钢筋弯折的弯弧内直径D 18
受拉钢筋锚固长度ιa 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ιaE 19
纵向钢筋弯钩与机械锚固形式 纵向受力钢筋搭接区箍筋构造 纵向钢筋的连接 20
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lι 21
纵向受拉钢筋抗震搭接长度llE 22
AT型楼梯平面注写方式与适用条件 23
AT型楼梯板配筋构造 24
BT型楼梯平面注写方式与适用条件 25
BT型楼梯板配筋构造 26
CT型楼梯平面注写方式与适用条件 27
CT型楼梯板配筋构造 28
DT型楼梯平面注写方式与适用条件 29
DT型楼梯板配筋构造 30
ET型楼梯平面注写方式与适用条件 31
ET型楼梯板配筋构造 32
FT型楼梯平面注写方式与适用条件 33
FT型楼梯板配筋构造(1-1剖面) 34
FT型楼梯板配筋构造(2-2剖面) 35
GT型楼梯平面注写方式与适用条件 36
GT型楼梯板配筋构造(1-1剖面) 37
GT型楼梯板配筋构造(2-2剖面) 38
FT、GT型楼梯平板配筋构造(3-3、4-4剖面) 39
ATa、ATb型楼梯平面注写方式与适用条件 40
ATa、CTa型楼梯滑动文座构造详图 41
ATa型楼梯板配筋构造 42
ATb、CTb型楼梯滑动支座构造详图 43
ATb型楼梯板配筋构造 44
ATc型楼梯平面注写方式与适用条件 45
ATc型楼梯板配筋构造 46
CTa、CTb型楼梯平面注写方式与适用条件 47
CTa型楼梯板配筋构造 48
CTb型楼梯板配筋构造 49
不同踏步位置推高与高度减小构造 50
各型楼梯第一跑与基础连接构造 51
AT-DT型楼梯施工图剖面注写示例(平面图) 52
AT-DT型楼梯施工图剖面注写示例(剖面图) 53
ATa型楼梯施工图剖面注写示例(平面图) 54
ATa型楼梯施工图剖面注写示例(剖面图) 55
ATb型楼梯施工图剖面注写示例(平面图) 56
ATb型楼梯施工图剖面注写示例(剖面图) 57
ATc型楼梯施工图剖面注写示例1(平面图) 58
ATc型楼梯施工图剖面注写示例1(剖面图) 59
ATc型楼梯施工图剖面注写示例2(平面图) 60
ATc型楼梯施工图剖面注写示例2(剖面图) 61
CTa型楼梯施工图剖面注写示例(平面图) 62
CTa型楼梯施工图剖面注写示例(剖面图) 63
CTb型楼梯施工图剖面注写示例(平面图) 64
CTb型楼梯施工图剖面注写示例(剖面图) 65


《16G101-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图书简介 概述 《16G101-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是一本内容详实、专业性强的技术规范性图集,旨在为我国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的设计与施工提供统一、规范的制图方法和详尽的构造措施。本书严格遵循国家相关工程建设标准,是从事建筑结构设计、施工、监理、咨询以及工程造价等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必备的参考工具。 核心内容与价值 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其高度的系统性、规范性和实用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统一的制图规则: 16G101系列图集是新一代混凝土结构施工图设计统一表示方法图集,其中16G101-2专门针对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它规定了板式楼梯在平面整体表示方法中的详尽制图要求,包括但不限于: 楼梯平面图表示: 如何准确绘制楼梯的平面投影,包括踏步、平台、休息平台、栏板等的布置、尺寸标注、标高指示等。 剖面图表示: 如何通过剖面图清晰展现楼梯的竖向构件(如墙体、梁、柱)与楼梯的连接关系,以及踏步、梯井的构造细节。 构件的细化表示: 对楼梯的梁、板、柱、墙等构件在楼梯区域的表示方法进行统一规范,避免因地域、单位、个人习惯造成的差异。 配筋表示: 重点在于楼梯板、休息平台板、平台梁、梯梁等主要受力构件的钢筋绘制规则。涵盖了钢筋的类型、直径、间距、锚固、搭接、弯钩等关键信息的表示方法,确保图纸能够清晰、准确地传达钢筋构造要求。 材料与构造说明: 规范了在图纸中应如何标注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牌号、保护层厚度等材料信息,以及必要的构造说明,指导施工人员正确理解和执行设计意图。 2. 详尽的构造详图: 图集提供了大量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不同类型、不同尺寸、不同构造要求下的详尽构造详图。这些详图是本书最为核心和最具实用价值的部分,它们能够: 涵盖多种楼梯形式: 针对不同建筑功能、不同层数、不同跨度以及不同建筑形式(如直线形、L形、U形、曲线形等)的板式楼梯,提供相应的构造详图。 突出关键构造节点: 重点展示楼梯与主体结构(如楼板、梁、墙)的连接节点、楼梯平台与梁的连接节点、楼梯梁的支承节点、栏板与楼梯板的连接节点、梯井边构件的构造等。这些节点往往是施工的难点和关键点,详图的细致处理对于保证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明确钢筋构造要求: 针对每一个具体楼梯形式和构造节点,提供详细的钢筋构造图。这些图纸清晰地标示出受力钢筋、分布钢筋、架立筋、构造钢筋等的布置、走向、长度、锚固及搭接等要求,并常附有钢筋计算简图或受力分析说明,方便施工人员理解和操作。 提供多种构件组合示例: 不仅展示单一构件的构造,还展示不同构件如何协同工作,形成完整的楼梯结构体系。例如,如何组合平台梁、梯梁、楼梯板以及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共同承受荷载。 考虑施工可行性: 图集中的构造详图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施工的实际操作性,力求在满足结构安全和功能需求的同时,便于现场施工。 3. 指导作用与行业影响: 提升设计效率: 设计人员可以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快速选用或参照图集中的标准构造,大大缩短设计周期,减少重复劳动。 保证施工质量: 施工人员能够依据图集中的清晰图示和详尽说明,准确理解设计意图,规范施工操作,有效避免因图纸理解偏差或技术指导缺失而导致的质量问题。 统一行业标准: 16G101系列图集作为国家层面的制图标准,有助于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示方法,提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 减少工程纠纷: 标准化的图纸表达和详尽的构造要求,能够为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合同签订、工程验收等环节提供可靠依据,减少因图纸理解不一而产生的纠纷。 服务于培训与教育: 本书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初学者以及相关从业人员学习和掌握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绘制及构造知识的重要教材。 目标读者 本书的目标读者群体非常广泛,主要包括: 建筑结构工程师/设计师: 在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特别是板式楼梯设计时,本书是其必须参考的设计依据,用于规范制图和选择构造。 施工技术人员/项目经理: 在施工现场,需要依据施工图纸进行施工,本书提供的详图是理解和指导具体施工操作的宝贵资料。 工程监理人员: 在现场监理过程中,需要对照施工图和相关规范检查施工质量,本书是重要的检查依据。 造价工程师/预算员: 在进行工程量计算和成本估算时,需要准确理解图纸所表达的构件信息和构造做法,本书提供了直接的参考。 建设单位/业主代表: 了解工程设计与施工的标准,有助于更好地监督和管理工程项目。 土木工程专业师生: 作为学习和研究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的辅助教材。 相关行业的技术咨询人员: 为各类工程项目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结语 《16G101-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以其严谨的规范、丰富的详图和高度的实用性,成为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设计与施工领域不可或缺的技术指导工具。它不仅是技术的载体,更是质量的保证,对于提升我国建筑工程的整体水平具有深远的意义。通过对本书的学习和应用,广大工程技术人员能够更加高效、准确、规范地完成相关工作,为建筑工程的安全、经济、美观打下坚实基础。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梳理现行国家标准图集中关于楼梯构造表达体系的书籍,因为很多时候,我们依赖的只是零散的经验和过去的资料。这本书的标题点明了“平面整体表示法”和“构造详图”两个核心要素,这正是我目前在深化设计中遇到的主要难点所在。我尤其期待它在处理复杂的楼梯转角和分段浇筑的施工缝设置上,能有权威的指导。例如,板式楼梯的自承重能力与与主体结构的有效拉结,规范图集在这方面的表达往往比较精简,需要阅读者具备一定的背景知识才能完全领会其深意。我希望这本书能对这些“图文背后的含义”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也许是通过增加一些文字说明或流程图的方式,将抽象的规范转化为具体的实施步骤。这样一来,即便是初级设计师,也能快速掌握正确的制图逻辑,避免因对规范理解偏差而导致的后期修改。这本书如果能有效架起规范理论与实际绘图操作之间的桥梁,那它就绝对值得收藏。

评分

我是一个刚入行不久的结构工程师,面对浩如烟海的规范和图集,常常感到无从下手,尤其是涉及到一些比较少见的楼梯形式,比如异形板式楼梯的平面展开。这本书的出现,对我而言就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我非常看重它在“整体表示法”上的阐述深度。现在的BIM软件越来越普及,但最终出图纸时,传统的二维表达依然是施工的基石。如何将三维的结构意图清晰、无歧义地体现在二维平面上,是一门技术活。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大量的实例对比,比如,在表达休息平台与楼梯井连接的细节时,传统的剖面表达与采用整体表示法的新方法之间,清晰度和信息量上有何提升。如果它能深入剖析不同表达方式的优缺点,并给出推荐的应用场景,那将是极大的加分项。我可不希望买回来只是一堆静态的图形,而是希望它能成为我理解和应用制图规范的“方法论”指南。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专业,蓝白相间的色调给人一种严谨、可靠的感觉,尤其是在书脊上那一串编号“16G101-2”,瞬间就能让搞土木工程的朋友明白,这是规范图集系列中的一员,想必内容也是扎实的官方标准。我特别关注了一下扉页上关于“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这个主题的描述,对于我们做结构设计来说,楼梯虽然看似是局部构件,但它涉及到荷载传递、配筋构造、以及与主体结构的连接等一系列复杂问题,标准化的表达方式显得尤为重要。我期待这本书能在“平面整体表示法”上提供清晰、直观的制图指南,毕竟,施工图的灵魂就在于它的准确性和易读性,一个模棱两可的标注,在工地上就可能引发返工或安全隐患。特别是对于那些非常规的转角或休息平台处的构造详图,希望它能像一本精心绘制的说明书,把每一个钢筋的弯折角度、锚固长度都交代得明明白白,让现场的工程师和工人一看就懂,减少沟通成本。这本书的厚度看起来适中,不像那些动辄上千页的巨著,反而更像一本工具书,便于在绘图时随手翻阅查找,这种实用性对我来说是选购的重要标准。总而言之,我对它作为一本技术参考手册的实用价值给予很高的期望。

评分

说实话,刚拿到手翻阅的时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专业性扑面而来”。这本书的排版和字体选择,完全是那种国家标准图集的风格,没有任何花哨的修饰,一切都以信息传达的效率为最高准则。我主要想看看它对钢筋代号和保护层厚度的表示方法有没有最新的修订或更细致的补充说明。在当前的建筑行业信息爆炸的环境下,不同设计院之间的绘图习惯有时会产生微妙的差异,而这本图集如果能提供一个更具权威性的“统一语汇”,对项目对接绝对是极大的帮助。我特别留意了关于梁板节点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因为楼梯的截面变化频繁,这些细节往往是决定结构性能的关键点。一个好的图集不应该只是告诉你“该怎么画”,更应该解释“为什么必须这么画”,虽然图集的主要功能是规范,但我希望能从中读出一些设计背后的力学逻辑,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构造要求,而不是机械地复制粘贴。这本书如果能在这方面有所侧重,那它的价值就远超一般的施工图参考资料了。

评分

从一名资深项目经理的角度来看,我对这类图集的关注点往往聚焦在“可施工性”上。一本再完美的图纸,如果现场操作起来极其繁琐或成本过高,那它在实际应用中就会打折扣。这本书如果能体现出对施工便利性的考量,将会非常受欢迎。例如,在处理楼梯与楼层梁的连接节点时,有没有给出一些更“人性化”的配筋方式,既能满足强度要求,又能减少钢筋交叉拥挤,便于浇筑密实的混凝土。对于“构造详图”部分,我更关注那些看似不起眼但影响工序的关键点,比如楼梯休息平台的边角处理、防空洞门洞或设备井道的预留开口与加强措施。如果这本书能结合现行主要混凝土材料的特性,给出一些针对性的构造建议,那简直是太棒了。毕竟,施工的顺畅与否,直接关系到工期和质量控制,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们项目部在开工前进行技术交底时最权威的依据之一。

评分

偏贵了。性价比不是特别的高。三本我还以为是很厚的,结果都很薄。

评分

帮别人买的,打折力度不大啊

评分

单位买的,很专业,正版

评分

正版书,材质挺好的,快递也给力,员工富裕态度也好

评分

好好!!!!!!!!!!!

评分

正版,挺好的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不错不错,支持正版图集。

评分

不错,是正版规范,发货很快。物流还是京东靠谱!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