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風小物逛杭州

小風小物逛杭州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陸彥 著
圖書標籤:
  • 杭州
  • 旅行
  • 親子
  • 繪本
  • 遊記
  • 生活
  • 慢生活
  • 兒童
  • 風景
  • 美食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浙江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8163620
版次:1
商品編碼:12038507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7-0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54
字數:18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小街小巷、曆史建築、內城河道、運河兩岸、橋梁、菜市場、小店小販、小吃食……作者深入發現杭州人的杭州。人間天堂杭州是所有人都想一來再來的地方,而遊客們看到的是杭州的“外”,《小風小物逛杭州》寫的是杭州的“裏”,杭州人的杭州,隱藏於杭州小街小巷中的中國傳統平民生活之美。通過腳踏實地的一再行走、考察和寫作,《小風小物逛杭州》會讓人們瞭解一個親切、安靜、富有中國傳統平民之美同時不乏現代律動、真實、可親可敬的杭州。

作者簡介

  陸彥(網名阿倫特),小說作者、專欄作傢、業餘馬拉鬆運動員。先後在《東方早報》《外灘畫報》擔任記者10多年,有大量藝文人物專訪以及書評、影評和專欄發錶於《東方早報》《外灘畫報》《上海壹周》等。先後齣版長篇小說《喊哪,阿倫特》(重慶齣版社,2006)、《愛到Z》(上海文藝齣版社,2011)。現有長篇小說《愛情馬拉鬆》,正在豆瓣連載。

目錄

一、小街小巷篇
路綫01:豐傢兜→茅廊巷農貿市場→南班巷→佑聖觀路
路綫02:浙醫二院→方榖園→小營公園→小營巷
路綫03:歡樂巷(思澄堂)→覺苑寺巷→小塔兒巷→大塔兒巷→清吟街(王文韶大學士府)→清吟巷
路綫04:皮市巷(杭十中)→宗文弄
路綫05:六剋巷→嶽官巷(吳宅)→林司後→杭絲印巷→新華路 (明宅)
路綫06:馬市街→馮山人巷(英國聖公會牧師樓)→大王廟巷→上八界巷
路綫07:迴迴新橋→芳潤橋弄→缸兒巷→日新橋弄→積善坊巷(章宅、蔣抑卮故居)
路綫08:青年路→國貨路(杭州基督教青年會、杭州手錶廠門市部、悅覽樹24小時咖啡館、新華書店解放路購書中心)
路綫09:東平巷(裘笑梅舊居)
路綫10:光復路→老水漾橋弄→李博士橋→枝頭巷(裘宅)→湯團弄→延定巷→宋澆造巷
路綫11:中山中路商業街(開元路→慶春路)
路綫12:崔傢巷→惠興路(浙江省電信局舊址、惠興中學)→仁和路(2號院內建築)→浣紗路(杭州圖書館生活主題分館)→平遠裏
路綫13:裏仁坊巷(談風月軒)→嶽王路(嶽王新村8號建築)
路綫14:竹竿巷→孩兒巷→永豐巷
路綫15:山子巷→仁德裏→慶春路(馬寅初紀念館)→未央村→菩提寺路(思鑫坊建築群)
路綫16:中山北路(杭州天主堂)→耶穌堂弄(基督教天水堂、司徒雷登故居)
路綫17:體育場路→大營盤→雙眼井巷(梁宅)→遙祥寺巷→白衣寺→王馬巷→東清巷→直大方伯(杭州絲綢會館、小八韆捲樓)
路綫18:佑聖觀路→館驛後→城頭巷→梅花碑→鬥富三橋→鬥富二橋→五柳巷→姚園寺巷→三味庵巷→金剛寺巷
路綫19:直吉祥巷→橫吉祥巷→元寶街(鬍雪岩故居、硃智舊居)→金釵袋巷
路綫20:馬坡巷(龔自珍紀念館)
路綫21:大學路→場官弄(鬱達夫故居)→土山弄
路綫22:中山中路(前浙江興業銀行)→三元坊巷→比勝廟巷→奎垣巷(丁傢花園)
路綫23:紅門局→羊壩頭→火藥局弄(王錦培舊居)
路綫24:後市街→惠民路→惠民巷→十三灣巷→太平坊巷→祠堂巷(於謙故居)
路綫25:大井巷→叭蠟子巷→南宋禦街
路綫26:十五奎巷→曉霞弄→井弄→茶啾弄→四牌樓→元寶心→城隍牌樓巷→大馬弄→瑞石亭→燕春裏→察院前巷→南宋太廟遺址→南宋臨安城遺址→太廟巷
路綫27:嚴官巷→南宋遺跡陳列館
路綫28:府學巷→勞動弄→新民弄→舊仁和署→三衙前→荷花池頭
路綫29:直戒壇寺巷→戒壇寺巷→龍興寺經幢→九星裏建築群→長生路(徐青甫故居)
路綫30:慢跑、步行或坐船,數東河上十三座古橋
路綫3 1:從武林門慢跑、步行或坐船到拱宸橋
路綫32:西溪濕地公園(麥傢的理想榖)
路綫33:體育場路→彌陀寺路(彌陀寺摩岩石刻、約園)

二、小店小販篇
01.杭州人在哪裏買菜?
02.遊埠豆漿店
03.“來一個”燒餅
04.杭州的捲雞和素燒鵝
05.杭州的麵館
06.阿胖粽
07.杭州的魚圓
08.一碗高性價比紅燒牛肉蓋澆飯
09.杭州的素餐館
10.平民小吃炒粉乾
11.杭州地道小吃餐廳鹵兒道道
12.海豐冰淇淋赤豆湯

三、便民市政篇
01.禮讓斑馬綫
02.請“小紅”載我逛杭州
03.雪隱、陟雲以及一首詩
04.在小巷中看“市寶”級手藝人現場作業
後記

精彩書摘

  《小風小物逛杭州》:
  2015年9月,我從工作瞭十餘年的上海《外灘畫報》辭職,正式搬迴杭州,租房居住。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因此我的杭州生活,就從尋找菜市場以及收發快遞開始。
  一到杭州就收到一條浙江郵政發來的短信,通知我到狀元弄“E郵櫃颱”收取某個快件。我過瞭好幾天纔明白這是怎麼迴事。原來就快遞業這一當今與每傢每戶關係密切的行業而言,杭州有多傢自助取件櫃,稱為“E郵櫃颱”,幾乎所有社區都有。當收件人不在傢時,快遞員把快遞件放入E郵櫃颱中,收件人迴到傢中後,根據手機上收到的信息和密碼,自行取件。
  這真是太方便瞭。杭州的E郵櫃颱,是上海沒有的。最近杭州媒體報道,這種E郵櫃颱,是杭州一個叫高冠敏的“創二代”生産的。他在普通箱櫃的基礎上,帶領員工研發齣電子報箱,第一批樣品問世後得到瞭浙江省郵政客戶的認可,在全省舊城改造相關領域異軍突起,成功競得60多個縣市舊城改造中近40%的訂單。隨後,高冠敏把視綫瞄準瞭物流的瓶頸——最後100米的投遞難題,開發E郵櫃颱,為快遞員、用戶和物業帶來瞭便利。E郵櫃颱被列入2015年餘杭區政府為民辦實事十件實事工程。據說現在高冠敏又把眼光投嚮綠色環保領域,研發新一代智能垃圾分類機等新産品。屆時居民隻需按類投放垃圾,就可以在市民卡上獲得積分奬勵。
  這篇報道引起瞭我的興趣。目前我國的垃圾迴收之所以效率低下,造成巨大汙染和浪費,有的地方“垃圾圍城”,重要原因也齣在這最初也是最後的“100米難題”上,即缺乏一個先進有力的垃圾分類迴收係統。希望高冠敏的智能垃圾分類機就像E郵櫃颱一樣,早日齣現在我的生活中。
  現今時代,快遞與民生關係密切。杭州特有的E郵櫃颱開啓瞭我對這個城市的認識:這個城市的公共設施先進並且方便民生。
  由快遞員到杭州特有的E郵櫃颱,我開始瞭解杭州的公共設施。與鄰居城市上海相比,杭州公共設施先進,居民生活環境整潔,上海身為國際大都市,竟遠遠不如。就公共衛生問而言,杭州的公共衛生問數量多並且乾淨,在很多居民生活小區,哪怕傢傢都有衛生間,小區裏也設有乾淨整潔的公共衛生間。而上海雖為超級大都市,在街頭卻很難找到公共衛生間,乾淨程度也遠不如杭州。
  杭州的公共衛生間令我著迷,下麵有專門一章詳談。
  定居下來後,第一要事是尋找住處附近的菜市場。豐傢兜和豐傢兜裏的茅廊巷農貿市場,就這樣映入瞭我的眼簾。豐傢兜現做韭菜雞蛋餅豐傢兜是一條小巷子,是杭州幾韆個小巷子中的一個。每天早晨6點左右,有個中年男子推著一輛小車來到豐傢兜。他站在浙江省公安廳門口斜對麵。下雨的時候,他往東挪10米,站在一傢雜貨店門口。
  他是個修長清秀的中年男子,穿著一件白大褂,很愛乾淨。有兩個早上,我是他的第一個顧客,隻見他先用麵團蘸油,把整個工作颱麵仔細擦一遍,再把自己的手擦一遍,纔開始製作韭菜,雞蛋餅。
  6點半後,他的生意就很忙瞭,排隊等候的人往往有七八個。
  他的妻子把女兒送入一旁的迴族穆興小學後,就來幫忙。她是一個開朗而且豐滿的中年女性。
  老闆做的韭菜雞蛋餅4元一個,應顧客要求,可以另加榨菜和梅乾菜,也可以把韭菜替換成梅乾菜;可以另加油條和火腿腸;加辣醬或甜麵醬,或不加醬。他每天早上6點左右齣現,約10點結束生意。這4個小時裏,高峰時甚至有七八個人排隊,有上學路上的孩童、上班路上的大人和附近居民。我暗暗計算瞭一下,每做一個雞蛋餅大約需要1分鍾,人多時3個雞蛋餅同時進行中。在這4個小時左右的時間裏,他根本停不下來。老闆很幽默,並能夠照顧到每個人的需要。開始我用他提供的一次性塑料袋裝蛋餅,後來覺得不環保也不衛生,改用電飯煲盛韭菜雞蛋餅。第一次,我拿瞭一個大電飯煲,他看到我說:“把這都裝滿瞭再拿迴去。”我換成小電飯煲,他做好瞭韭菜雞蛋餅說:“給你放你的保溫杯裏。”他善於抓住各種機會拋齣小幽默,有點冷,讓你非笑不可。
  有一天早上我遇到他,他剛剛結束生意,推著工具車準備離開。我跟他一起走瞭幾分鍾。“你每天幾點起床?”“5點。…‘每天生意結束後是不是還要花很多時間準備原料?”“也沒有用很多時間。”“但是早上這幾個小時強度還是挺大的,你根本停不下來。”“我們以前是乾農活的,這點事情強度不算太大。”我告訴他自己去跑步,他告訴我他也喜歡運動,跳繩一次可以跳1800個左右。“不運動,身體就僵掉瞭。”這位每天早上現做韭菜雞蛋餅的老闆,是附近社區的靈魂人物。有一天,我去買他的韭菜雞蛋餅,見到一個剛下私傢車的女子,對她丈夫說:“你幫我與他閤張影。我八年沒見到他瞭。”
  ……
小風小物逛杭州 一、 序章:一次說走就走的杭州心緒 “小風小物”,這名字帶著一絲漫不經心的灑脫,仿佛一陣微風,吹拂著生活中的點滴瑣碎。而“逛杭州”,則是一個關於古韻與現代、山水與人文交織的迷人邀請。我從未刻意規劃過一次“正經”的旅行,更願意讓思緒隨著心境的流轉,像一縷風,自由地飄蕩在陌生的城市。杭州,對我而言,是這樣一座,你以為你瞭解她,卻又總能在你某個不經意的瞬間,展露彆樣風情的所在。 這並非一本流水賬式的景點介紹,也不是一份嚴謹的攻略手冊。它更像是我一次次漫步在杭州的街頭巷尾,那些被尋常人忽略的角落,那些藏匿在老宅裏的故事,那些街邊小店裏彌漫的煙火氣,以及那些在不經意間觸動我心弦的瞬間。我用“小風”來形容我這次的旅程,因為它輕柔、自由,不受拘束;我用“小物”來強調我關注的,是那些構成城市肌理的細微之處,是那些承載著情感與記憶的物件,是那些在時光中沉澱下來的獨特韻味。 杭州,這座古老而年輕的城市,總是帶著一種恰到好處的優雅。它不像北京那般厚重,也不似上海那般繁華,它有著自己的節奏,一種溫婉而堅韌的生命力。在這裏,你可以感受到西湖瀲灧的湖光山色,可以觸摸到南宋皇城的遺跡,可以品味到龍井茶的清香,更可以在那些看似平凡的日常裏,發現生活的詩意。 這本書,我想記錄的就是這樣一次,不期而遇的杭州情懷。它沒有明確的目的地,沒有必須打卡的景點,隻有一顆好奇的心,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以及一顆願意去感受、去沉澱的心。我希望通過我的文字,帶領讀者一同走進一個更真實、更細膩、更有溫度的杭州。 二、 漫步西子湖畔:風,拂過水麵,也拂過心頭 西湖,這座杭州的靈魂,我來過無數次,每一次都有新的遇見。這一次,我不想糾結於“十大景點”的清單,而是選擇在清晨,當薄霧尚未完全散去,遊人稀少之時,獨自一人,沿著湖畔蜿蜒的小徑慢行。 風,帶著一絲微涼,拂過水麵,激起細碎的漣漪。湖水像一麵巨大的鏡子,映照著遠山的黛色,以及岸邊垂柳的新綠。我喜歡看那柳絲在風中搖曳,仿佛一位婀娜的女子,在輕聲訴說著古老的故事。 三、 靈隱寺的禪意:香,彌漫在古老的飛來峰 靈隱寺,是中國最著名的佛教寺廟之一。但對我而言,它不僅僅是一處宗教場所,更是一個可以滌蕩心靈的空間。 我並非虔誠的佛教徒,但我總能在寺廟的靜謐中,找到一種內心的平和。拾級而上,穿過古老的石門,空氣中彌漫著若有若無的檀香味。陽光透過茂密的枝葉,灑下斑駁的光影,落在雕刻精美的佛像上,更增添瞭幾分莊嚴與慈悲。 我喜歡坐在寺廟的某個角落,聽著僧人的誦經聲,看著信徒虔誠的祈禱,感受那份穿越韆年的寜靜與信仰。飛來峰上的摩崖造像,曆經風雨,依然栩栩如生,訴說著曆史的滄桑。在這裏,時間仿佛慢瞭下來,讓人可以暫時忘卻塵世的喧囂,迴歸內心的純淨。 四、 龍井村的茶香:一片葉,承載著山野的韻味 杭州的夏天,總是少不瞭那一抹清冽的龍井茶香。我曾多次到訪龍井村,並非為瞭那些高檔的茶館,而是喜歡在茶農的竹林間,尋找那些隱藏在山野間的茶園。 春日采摘,夏日品茗。我曾親手觸摸過那些嫩綠的茶芽,感受它們在指尖的柔軟。也曾坐在簡樸的農傢小院,聽著茶農講述采茶、炒茶的故事。一杯新沏的龍井,入口清香甘醇,迴味悠長,仿佛將整座山野的韻味都濃縮其中。 五、 錢塘江邊的晚風:潮聲,呼喚著古老的傳說 錢塘江,不僅僅是孕育瞭壯闊的潮水,更承載著無數的傳說與曆史。每當黃昏時分,我喜歡獨自一人,來到江邊,看夕陽將江麵染成一片金黃。 江風帶著水汽,吹拂在臉上,微涼而舒適。遠處,城市的高樓與古老的建築交相輝映,構成一幅獨特的城市畫捲。我會靜靜地坐著,聽著潮水的湧動聲,想象著那曾經的濤聲震天,那是屬於南宋的輝煌,也是屬於這片土地的澎湃。 六、 老街巷的煙火氣:生活,就藏在這些細微之處 杭州的老街巷,藏著最原汁原味的生活氣息。我喜歡穿梭在狹窄的弄堂裏,看晾曬的衣物在風中搖曳,聽鄰裏間的傢長裏短,聞著從各傢廚房飄齣的飯菜香。 七、 小物件裏的故事:記憶,在時光中沉澱 我總喜歡在城市的角落裏,淘一些小物件。也許是一枚泛黃的明信片,也許是一件充滿年代感的舊物件,也許是一本不知名的二手書。這些“小物”,往往承載著一段段被遺忘的故事,一段段被時光沉澱下來的記憶。 八、 結語:一期一會的杭州,一生難忘的情懷 “小風小物逛杭州”,這趟旅程,沒有終點,隻有新的開始。每一次的離開,都是為瞭下一次的重逢。杭州,這座城市,就像一位熟悉又陌生的老友,總能在你最不經意的時候,給你帶來驚喜。 這本書,寫給那些和我一樣,喜歡用一顆柔軟的心去感受世界的人。它沒有宏大的敘事,沒有深刻的道理,隻有一些瑣碎的觀察,一些零散的感悟,一些在杭州這座城市裏,與“小風”和“小物”一同發生的,關於生活,關於記憶,關於情感的故事。 願你也能在杭州,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一縷“小風”,拾起屬於自己的那一份“小物”,品味齣屬於自己的那份杭州情懷。

用戶評價

評分

我一直對古都杭州充滿好奇,尤其是在閱讀瞭《小風小物逛杭州》這本書後,這種感覺更是被無限放大。它不僅僅是一本攻略,更像是一位老友在低語,娓娓道來這座城市的點點滴滴。書中描繪的那些尋常巷陌,在作者的筆下卻煥發齣瞭彆樣的生機。我仿佛能聞到西湖邊桂花的香氣,聽到南宋禦街上熙攘的人群聲,感受到雷峰塔下韆年曆史的沉澱。書中對於那些隱藏在市井中的小吃店、手工藝品店的描寫,更是讓我心生嚮往。那種不經意間發現的驚喜,往往比大名鼎鼎的景點更能觸動人心。作者沒有大肆渲染名勝古跡,而是將目光聚焦於那些容易被忽略的“小風小物”,卻用細膩的筆觸勾勒齣瞭一個立體而鮮活的杭州。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於一些老建築的描述,它們不僅僅是磚瓦的堆砌,更承載著無數的故事和情感。閱讀這本書,就像在與杭州進行一場靈魂的對話,讓我對這座城市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和共鳴。我迫不及待地想在下一次杭州之行中,按照書中的指引,去探尋那些屬於我自己的“小風小物”,去感受這座城市獨特的韻味。

評分

《小風小物逛杭州》這本書,讓我對“逛”這個字有瞭全新的理解。它不是一種走馬觀花的瀏覽,而是一種深入骨髓的體驗。作者以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敏銳的感受力,為我們呈現瞭一個不同於以往的杭州。書中那些關於美食的描寫,更是讓我垂涎欲滴。那些隱藏在街巷深處的老字號,那些傳承百年的手藝,都仿佛在書頁間散發齣誘人的香氣。我特彆喜歡書中對食材的考究,對製作工藝的講解,以及背後蘊含的文化故事。這讓我明白,一道看似簡單的菜肴,背後可能承載著深厚的曆史和情感。同時,作者對杭州的茶文化、絲綢文化、以及那些承載著曆史記憶的老建築的描繪,也讓我對這座城市有瞭更深的認識。它不是一座隻有風景的名城,更是一座充滿故事和人情味的地方。閱讀這本書,就像是在與一位飽經滄桑的智者對話,他用平靜而睿智的語言,嚮你講述著這座城市的靈魂。

評分

我得說,《小風小物逛杭州》是一本讓人驚喜連連的書。它沒有宏大的敘事,也沒有驚心動魄的情節,但就是能在不經意間,讓你愛上這座城市。作者的文字有一種魔力,能夠將那些平凡的瞬間描繪得極富詩意。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杭州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緻的獨特解讀。它不僅僅是景點介紹,更融入瞭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的追求。我仿佛能聽到書中描繪的鳥鳴聲,聞到泥土的芬芳,感受到微風拂過臉頰的溫柔。書中對於那些隱藏在市井中的生活細節的捕捉,更是讓我印象深刻。比如一傢小小的雜貨鋪,一個專注雕刻的老匠人,這些都勾勒齣瞭杭州最真實的底色。這本書讓我覺得,旅行的意義就在於發現那些不期而遇的美好,在於那些觸動心靈的點滴瞬間。《小風小物逛杭州》就是這樣一本,讓你在字裏行間,與杭州這座城市,進行一場深刻而美好的邂逅。

評分

這本書簡直就是治愈係讀物!《小風小物逛杭州》沒有那些華麗的辭藻,也沒有刻意的煽情,但就是有一種力量,能輕易觸動人心最柔軟的地方。作者的筆觸極其細膩,仿佛能將讀者的思緒帶入到書中所描繪的每一個場景之中。我尤其喜歡書中對那些生活化場景的刻畫,比如陽光透過老宅的窗欞灑下的光斑,雨滴落在青石闆路上的聲音,抑或是鄰裏之間一句簡單的問候。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風小物”,卻共同構建瞭一個溫暖而有生命力的杭州。我仿佛能看到那些在街頭巷尾辛勤勞作的手藝人,能聽到那些充滿生活氣息的談笑聲。這本書讓我意識到,一座城市的魅力,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它的日常之中。它鼓勵我們去發現身邊的美好,去感受那些被現代生活節奏所掩蓋的純粹與寜靜。每次讀完,都覺得內心被洗滌瞭一遍,充滿瞭平和與力量,讓人忍不住想要去親身體驗那些書中描繪的溫情時刻。

評分

《小風小物逛杭州》這本書,可以說是一次令人愉悅的“雲旅行”。作者以一種極其貼近生活化的視角,帶領讀者漫步在杭州的街頭巷尾。我尤其欣賞書中對市井生活細節的捕捉,比如一傢不起眼的老茶館,一傢傳承多年的點心鋪,甚至是一條充滿煙火氣的弄堂,都被描繪得活靈活現。它沒有那種刻闆的旅遊指南的生硬感,反倒像是一位朋友在分享他旅行中的點滴感悟。讀到書中對那些老物件、老味道的細緻描寫,我腦海中不禁浮現齣自己兒時在傢鄉度過的時光,那種懷舊的情緒油然而生。作者的文字充滿瞭溫度,讓人覺得不是在閱讀一本關於某個城市的書,而是在傾聽一個關於人與城市之間羈絆的故事。我喜歡書中那種“慢下來”的節奏,鼓勵讀者去感受生活本身的美好,而不是匆匆打卡景點。每一次翻開這本書,都能從中汲取到新的靈感,讓我對杭州這座城市多瞭一份親近感和歸屬感。它教會我,旅行的意義不在於看瞭多少地方,而在於你用心感受到瞭多少。

評分

?

評分

?

評分

圖比較多,裝訂一般,再看幾次估計就散架瞭

評分

評分

好看

評分

不錯

評分

評分

不錯

評分

這本書適閤杭州本地上年齡的人看看,不適閤外地人看!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