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皇家空军“台风”战斗机:拥有、维护和驾驶手册 [RAF Typhoon:Owners’ Workshop Manual]

英国皇家空军“台风”战斗机:拥有、维护和驾驶手册 [RAF Typhoon:Owners’ Workshop Manual]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 安东尼·洛夫莱斯 著
图书标签:
  • 航空
  • 战斗机
  • 英国皇家空军
  • 台风
  • 军事
  • 技术
  • 飞行
  • 维护
  • 武器
  • 欧洲空战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海洋出版社
ISBN:9787502796747
版次:1
商品编码:12066057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RAF Typhoon:Owners’ Workshop Manual
开本:12开
出版时间:2017-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25
字数:32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英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四国联合设计生产,欧洲先进战机——“台风”多用途战斗机从研发设计到服役作战的全面解读!

★英国国防部许可通过Haynes公司授权出版中文版!

★独具特色的全彩插画、特写照片、官方档案展示了英国皇家空军“台风”战斗机的王者风采!

★专业严谨而又不失易读性的语言风格,穿插大量与战斗机相关的服役作战故事,使该系列军事图书打破了以往军事武器书籍说明书式的糟糕体验,真正做到了知识的专业性与读者的阅读体验完美结合!

★超音速战斗机“台风”体现了航空航天技术的革命,由欧洲军事合作计划发展和建造的这种飞机,是世界上先进的新一代多用途/快速打击战斗机。

★为数不多的全面介绍现役战斗机的书籍!

★英国国防部、“台风”部队总部指挥官大力支持并亲自参与该项目!

★作者采访了英国皇家空军科宁斯比基地的飞行员、技术员、联队指挥官等与“台风”战斗机相关人员,带给读者原汁原味的“台风”驾驶体验!

★行文流畅、通俗易懂而又不失专业的翻译水准使读者能够获得高质量的军事阅读体验!

★附录术语表、设计功能和性能表,让每一位军迷更专业!

★精确直观的数据,图文结合的描述方式,为读者呈现“台风”战斗机更丰富的细节!


内容简介

 

本文介绍了当今世界先进的战斗机之一——欧洲“台风”FGR4多用途战斗机的发展历史和其设计特点。

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台风”战斗机生产前的发展沿革故事,对“台风”构造的详细介绍(座舱盖、机身、机翼、座舱内部、传感器、发动机等等),来自飞行员和工程师的看法以及“台风”战斗机服役中的事件描述等。

提起“台风”战斗机人们总是与英国皇家空军联系在一起,但是称其为欧洲“台风”战斗机更为贴切。因为“台风”战斗机是由英国、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合作设计研发的一款单/双座多用途快速喷气飞机,是欧洲为实现军事独立摆脱美国控制的重要研发成果。凭借着由碳纤维复合材料、轻质合金、钛和玻璃钢建造的机体,性能惊人的EJ200发动机,三角翼鸭式布局与低可探测性技术,“台风”战斗机可以实现在亚音速和超音速之间的瞬时和持续转弯速率性能,30秒的时间在低空从200节(370千米/时)的速度加速到马赫数1.0(声速,大约1225千米/时)的速度。

除此之外“台风”还配备有各种各样的传感器,其中包括ECR90雷达和一个用于自卫的先进的综合防御辅助系统(DAS)。飞行员可以使用“手不离杆”(HOTAS)驾驶杆和声控命令在保持飞机的操纵下执行飞机上的很多功能。该机的13个武器外挂点和机炮可以携带来自北约武器库存中众多的弹药,其中包括新的空对空和空对面武器。在拥有卓越的空对地打击能力,迅速而精确地投放武器的同时,“台风”多用途战斗机无需依靠额外的专用护航战斗机,其自身具备独立的优异的空对空作战能力,此外它还能作为为地面部队提供支援的近距支援平台,实施武器投放。

凭借着“台风”飞机,英国皇家空军在其历史上,首次有了一种能够部署用于各种空战行动的成熟的飞机。从空中巡逻和全方位维和到高强度冲突,“台风”飞机都能应付。这种异常灵活和能力强大的战机显著提升了英国皇家空军的作战能力。


作者简介

安东尼·洛夫莱斯( Antony Loveless)是一系列图书的作者,其中包括《蓝天勇士(Blue Sky Warriors)》(海恩斯,2010),和广受好评的畅销书《出汗的金属(Sweating the Metal)》。他目前住在贝尔法斯特(Belfast)。


内页插图

目录

作者序
1“台风”的故事
开创性的研发
批量生产
2详解“台风”
总体描述
材料
各国分工
座舱盖
机身
前机身
中央机身
后机身
空中加油探管
进气道
机翼
前置鸭翼
起落架
垂尾
系统
燃油
液压
电力系统
空调和加压
飞行控制系统
自动驾驶仪
自动复原系统
座舱内部
平视显示器(HUD)
多功能下显示器(MHDD)
BAE“打击者”(Striker)头盔和头盔显示器(HMD)
手不离杆(HOTAS)
传感器融合
雷达
前视红外装置(FIRS)
多功能信息分发系统(MIDS)
光电(EO)瞄准系统
导航
“禁卫军”(Praetorian)——防御辅助子系统(DASS)
机组逃生装置(Banging out)
机组逃生和生命支持
3“台风”跳动的心脏
概述
低压(LP)压气机
高压(HP)压气机
燃烧系统
高压(HP)涡轮
低压(LP)涡轮
加力系统
速器和滑油系统
刷式密封
数字式发动机控制和监测装置(DECMU)
可变喷管
制造中的升级潜力
4授权攻击
任务构型
多重任务
空中优势
空中遮断
近距空中支援
武器
“蓝盾”(LITENING)吊舱III
内置机炮
空对空武器
ASRAAM导弹
AMRAAM导弹
“流星”导弹
空对地武器
“硫黄石”导弹
“宝石路”IV炸弹
“暴风阴影”(Storm Shadow)
5飞行员的看法
飞行中尉亚当·克里克莫尔
大自然的力量
过载
我的首次“过载”经历
中队长瑞安·曼纳林(Ryan Mannering)
飞行中尉尼克·格雷厄姆(Nick Graham)
6工程师的看法
中队长马克·巴特沃斯
飞行官斯蒂芬妮·王尔德(Stephanie Wilde)
首席技术员约翰·麦卡罗(John McCarroll)
首席技术员乔纳森·索尔特(Jonathan Salt)
7服役中的“台风”飞机
马尔维纳斯群岛(福克兰群岛)
“依拉米”行动
“台风”的第一滴血
飞行中尉尼克·格雷厄姆
8“台风”QRA
英国的快速反应警报(QRA)系统
附录A术语表(缩略语)
附录B设计功能和性能

前言/序言

“台风”的故事超

音速战斗机“台风”体现了航空航天技术的革命。由欧洲最大的军事合作计划发展和建造的这种飞机,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新一代多用途/快速打击战斗机。从2004年起,超过350架欧洲战斗机公司生产的“台风”战机已经被交付给德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奥地利和沙特阿拉伯。2010年,阿曼成为订购该飞机的第7个客户。

欧洲战斗机“台风”(Typhoon)FGR4(战斗机/对地攻击机/侦察机)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快速打击作战飞机,2008年7月1日,该机成为第一个并且是唯一被宣布具有多用途的现役英国皇家空军的快速喷气机。与英国皇家空军其他的快速喷气机一样,“台风”飞机能迅速而准确地投放武器;但独特之处在于其无需依靠额外的专用护航战斗机,仅是利用其自身的空对空能力独自实现对目标的作战。该机也有能力作为为地面部队提供支援的近距支援平台,实施武器投放。

开创性的研发

“台风”飞机并不只是简单地把老旧的“狂风”F3飞机——被它替代的战斗机——推在一边,而是完全封杀了它。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最后几年的“狂风”飞机,是一种真正的冷战技术实施方案,但是回头来看,该机机械、笨拙并在技术上没有新意。作为取代“闪电”(Lightning)F6和“鬼怪”(Phantom)FGR2飞机的一种远程拦截机方案设想,该机在1986年被引进以对抗规模庞大的苏联远程轰炸机机队(尤其是超音速的图-22M飞机)造成的威胁。

与“狂风”飞机相比,“台风”飞机不只是一种演化而是一场革命。该机的开创性的研发代表了现代科技所提供的一切,但是也许其真正的属性在于,其设计旨在“面向未来”。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台风”飞机的设计使它们能够完全集成到现有的基础设施上,而不是像前一代飞机所做的那样进行“螺栓固定”和机械化改装。

甚至在1971年,在何种机型将成为“狂风”的最初的发展工作开始时,皇家空军就确定了下一代战机的技术指标。从该概念的初期开始,注定要成为欧洲战斗机“台风”的这个项目就旨在成为一种多用途/快速打击平台。其最早的迭代导致了其常规“尾部”设计(20世纪70年代末被提出——大约在那个时候,“狂风”正在进行其首飞)。

虽然这个设计满足国防部的要求,但是它与麦道公司的F/A-18“大黄蜂”飞机很相似,当时“大黄蜂”飞机的研发被认为很先进。因此有人认为,这种设计的发展潜力不大,因为到其投入生产时,至关重要的出口市场将被完善的“大黄蜂”飞机所占据。

联邦德国在1979年提出了一种新式战斗机的要求,要发展一种被称为TKF-90的概念,这种飞机采用了一种带有前置可控鸭翼和增稳安定性的倒海鸥式三角翼设计。英国宇航公司的设计师否决了其中的一些华而不实的设想,赞成这种整体构型。

当年晚些时候,梅塞施密特-博尔科-布洛姆(MBB)和英国宇航公司代表各自的政府针对ECF(欧洲联合战斗机或欧洲作战战斗机)提交了一份正式的方案,稍后,达索公司加入了ECF团队开始进行三方合作研究,这便被称为欧洲战斗机。在这一阶段,欧洲战斗机的名字首次与该飞机联系到了一起。

1985年8月2日在都灵(Turin),英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同意继续开展欧洲战斗机项目研究,同时也证实了法国与西班牙选择不参加。然而,尽管有来自法国的压力,但是西班牙动摇了,仅仅一个月后就又重新加入到了欧洲战斗机的项目研究中。法国正式退出,去发展其ACX项目,该设计最终在2000年变成达索的“阵风”(Rafale)飞机投入服役。

这份协议组成了欧洲战斗机发展项目的基础,它定义了一种极其敏捷的、将主宰21世纪中叶天空的战斗机的要求——一种单座、双发、在超视距(BVR)空战和近距格斗中具有最佳性能的战斗机,并带有突出的对地攻击能力。最终设计的内在灵活性意味着,具备一种包括空对面能力的扩展用途,而且不会影响到飞机的空中优势。

1986年,一家被称为欧洲战斗机(Jagdflugzeug)有限公司的跨国公司在慕尼黑(Munich)成立,以开始被称为欧洲战斗机EFA飞机的设计、发展和生产。该公司是由4个欧洲战斗机伙伴国的主要航空航天公司组成,并负责给北约欧洲战斗机和“狂风”管理署(NETMA)交付欧洲战斗机武器系统。NETMA代表欧洲战斗机合作伙伴国的政府,并用于监督进入他们各自空军的欧洲战斗机“台风”及其相关武器系统的采购。

伴随着欧洲战斗机有限公司的组建,以同样方式组成了两个合作财团,为的是同样目的:欧洲发动机涡轮喷气发动机有限公司是罗尔斯罗伊斯(英国)、阿维奥(Avio)(意大利)、ITP(西班牙)和MTU航空发动机公司(德国)之间的一个联盟,其成立旨在为新型战斗机研发EJ200发动机。另一个财团是欧洲雷达,包括SELEX伽利略(英国和意大利)、EADS防务电子(德国)和INDRA(西班牙)三家公司。其聚集在一起用于设计、发展和生产先进的“捕手”(Captor)雷达。

任何一种多用途飞机总是在对地攻击和空对空角色之间的一种妥协,带有少许差异要求的4个国家总是很容易在未来有更进一步复杂的东西,但是大家一致同意的早期空中优势要求,驱动了机身的气动设计。随着在苏联解体之后,设计概念的进化,飞机的要求、作用和能力不得不被重新定位以适应冷战后防御环境的不断变化。

首架欧洲战斗机原型机的建造始于1989年,原型机1994年在巴伐利亚首飞。大家一致同意,4个伙伴国的每一个都将有主场地生产线和用于该机部件的总装厂:英国BAE系统公司的沃顿基地;德国EADS的曼兴;意大利阿莱尼亚(Alenia Aeronautica)的都灵;西班牙EADSCASA的盖塔菲(Getafe)。

1997年12月计划迎来了一个里程碑,当时四国国防部长在德国签署了包括生产和维护在内的谅解备忘录。NETMA和欧洲战斗机有限公司随后在1998年1月30日签署了用于采购620架飞机的生产和支持合同。采购总量中,英国采购232架飞机,德国180架,意大利121架,西班牙87架。生产工作按照采购量来分配:英国宇航公司(37.42%),DASA(29.03%),Aeritalia(19.52%),CASA(14.03%)。

1998年9月2日,在范堡罗举行了命名仪式。正式通过了“台风”这个名字,虽然有报道说德国抵制——他们的反对意见显然是由于对霍克“台风”飞机的敏感,这种战斗轰炸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英国皇家空军用来对付德国。“喷火(Spitfire)”II的名字也被考虑过,但是由于同样的原因在研制计划的早期就被否决了。



翱翔天际的空中巨兽:解析英国皇家空军“台风”战斗机的传奇 “台风”(Eurofighter Typhoon)战斗机,作为欧洲国防工业集大成的杰出代表,自诞生之日起便以其卓越的性能、先进的技术和多用途的作战能力,稳固了其在现代空战中的核心地位。这款由英国、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联合研发的第四代(或称“4++代”)多用途战斗机,不仅是英国皇家空军(RAF)空中力量的基石,也是守护欧洲及全球多地天空的空中利剑。它融合了空气动力学设计的极致追求、尖端航电系统的集成以及强大的武器挂载能力,共同造就了一架能够执行空对空、空对地、侦察以及电子战等多种任务的空中平台。 设计理念的飞跃:将先进技术融入血脉 “台风”战斗机并非凭空而来,它的设计根植于对未来空战需求的深刻理解和对现有战斗机技术瓶颈的突破。项目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冷战的阴影尚未完全散去,欧洲各国迫切需要一款能够匹敌甚至超越当时先进苏联战斗机的空中优势战斗机。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单纯的空中优势已不足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全球安全环境,“台风”的设计理念也随之演进,从最初侧重空战,逐渐向强调多用途作战能力转型。 其最显著的设计特征之一便是采用“鸭翼”(Canards)与三角翼(Delta Wing)的组合布局,这种前翼布局在提高升力系数、改善机动性以及在低速和高攻角下的控制性能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三角翼则提供了良好的高速性能和载弹能力。这种气动布局的创新,使得“台风”在亚音速和超音速飞行中都能保持卓越的操控性和稳定性。 此外,“台风”大量采用了复合材料,如碳纤维增强聚合物(CFRP),以减轻机身重量,提高结构强度和耐久性,同时降低雷达反射截面积,增强其隐身性能。其机身设计也充分考虑了降低气动阻力,优化了空气动力学效率,确保其在高速飞行中能发挥最大效能。 心脏与大脑的协同:动力与航电的革命 驱动这架空中巨兽的是两台强大的“欧洲动力”(Eurojet EJ200)涡轮风扇发动机。这款发动机是“台风”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了先进的控制技术和材料,能够提供极高的推重比,使其拥有卓越的加速能力和高空性能。EJ200发动机不仅提供了强大的后燃推力,以实现超音速飞行和瞬时爬升,其较低的燃油消耗率也为“台风”提供了更长的作战半径和续航时间。精确的发动机管理系统能够根据飞行员的指令和飞行状态,实时调整发动机的工作参数,确保在各种复杂飞行条件下都能发挥最佳性能。 “台风”的“大脑”——其先进的航电系统,更是集成了当今世界最顶尖的航空电子技术。“雷达”系统是其核心的传感器之一。早期型号配备了“普拉特·惠特尼”(Ferranti/GEC-Marconi)生产的“多普勒相控阵雷达”(Blue Vixen),而后续升级型号则普遍装备了“先进中程空对空多模雷达”(CAPTOR-E),这是一款有源电子扫描阵列(AESA)雷达,具有极高的探测距离、分辨率和抗干扰能力,能够同时跟踪大量目标,并执行复杂的空战机动。AESA雷达的引入,极大地提升了“台风”在现代战场上的态势感知能力。 “台风”的“人机接口”同样是其先进性的体现。驾驶舱采用“三屏显示”(Triple Multi-function Displays)设计,信息显示直观、清晰,飞行员可以通过触摸屏或操纵杆进行交互。头盔显示器(Helmet-Mounted Display, HMD)是另一项关键技术,它能将重要的飞行和目标信息直接投射到飞行员的视野中,使飞行员无需低头查看仪表,从而在空战中保持对战场态势的持续关注。 “台风”的“火控系统”也经过了精心的设计,能够集成和管理多种武器系统。它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快速分析传感器信息,为飞行员提供最优的攻击决策。同时,其“电子战系统”(Defensive Aids Suite, DAS)能够探测、识别并对抗来袭的导弹威胁,保护飞机和飞行员的安全。 武器库的强大:多用途作战的利器 “台风”之所以被誉为多用途战斗机,离不开其强大的武器挂载能力和多样化的武器选择。“台风”拥有10个外部武器挂点,能够根据任务需求携带多种空对空和空对地武器。 在空对空作战方面,“台风”的标准配置通常包括“欧洲导弹集团”(MBDA)生产的“先进中程空对空导弹”(AMRAAM)和“响尾蛇”(AIM-9 Sidewinder)红外成像空对空导弹。AMRAAM是一种主动雷达制导的远程空对空导弹,能够有效打击远距离的敌机。AIM-9则是一种近距格斗导弹,其红外成像系统使其能够锁定并发射后无需再进行引导。此外,“台风”还可以携带“流星”(Meteor)先进中程空对空导弹,这款导弹采用了冲压发动机,具备更高的速度和更远的射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空对空导弹之一。“台风”还可以装备“毒刺”(Stinger)或其他近程防空导弹。 在空对地作战方面,“台风”的转型尤为显著。它能够携带多种精确制导炸弹,如“硫磺”(Brimstone)反坦克导弹、“宝石路”(Paveway)激光制导炸弹、“联合直接攻击弹”(JDAM)卫星制导炸弹等。这意味着“台风”不仅能有效执行空中支援任务,还能打击地面目标,执行精确打击任务。其“佩洛斯”(Reccelite)侦察吊舱能够提供高质量的侦察图像,为地面部队提供战场情报。 除了导弹和炸弹,“台风”还装备了一门27毫米的“Mauser BK27”航炮,以备不时之需。 英国皇家空军的空中支柱:服役历程与实战检验 自2003年正式服役以来,“台风”战斗机一直是英国皇家空军(RAF)的空中力量的核心。它被部署在英国本土以及海外的军事基地,执行着从领空巡逻、防空拦截到海外军事行动的各种任务。 在保卫英国本土领空方面,“台风”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快速响应能力和强大的空战性能,使其能够迅速拦截不明飞行器,确保国家空域的安全。在执行防空任务时,它能够迅速接敌,并根据指挥中心的指令,在复杂的天空环境中做出精准的判断和有效的拦截。 在参与海外军事行动中,“台风”也展现了其多用途作战的强大实力。例如,在阿富汗、利比亚以及打击“伊斯兰国”的行动中,“台风”都发挥了关键作用。它不仅能够提供空中支援,打击恐怖分子据点,还能执行侦察任务,为联军提供宝贵的情报。在执行精确打击任务时,它能够高效、精准地摧毁目标,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附带损伤。 “台风”的实战经验,也为后续的改进和升级提供了宝贵的反馈。通过不断的演习和实战,皇家空军的飞行员和维护人员积累了丰富的操作和维护经验,进一步优化了“台风”的作战效能。 维护与操作的艺术:背后付出的努力 任何一款先进的航空器,其卓越的性能都离不开精密的维护和高超的操作。“台风”战斗机作为一款高度复杂的技术装备,其维护和操作需要高度专业化的团队和严格的流程。 维护团队需要对飞机的每一个系统都了如指掌,包括发动机、航电系统、液压系统、燃油系统、武器挂载系统等。他们需要定期进行检查、保养和必要的维修,确保飞机始终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对于“台风”这样采用大量复合材料的飞机,其维护要求也更加精细,需要专门的设备和技术来处理可能出现的损伤。 飞行员的培训同样至关重要。“台风”驾驶舱内集成了大量的先进技术,飞行员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才能熟练掌握飞机的各项功能。这不仅包括基本的飞行技能,还需要掌握复杂的航电系统操作、武器系统运用、电子战对抗以及与其他平台协同作战的能力。模拟器的使用在“台风”飞行员的训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能够模拟各种极端和复杂的飞行场景,让飞行员在安全的环境下反复练习,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展望未来:持续进化与新一代空中力量 尽管“台风”战斗机已经非常先进,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军事需求的演变,它也在持续进行升级和改进。例如,新的软件更新不断增强其航电系统的功能,提升其作战能力。同时,也有关于“台风”的下一代改进计划,旨在进一步提升其隐身性能、网络中心战能力以及与无人机等新型作战平台的协同能力。 “台风”战斗机的故事,不仅仅是一架飞机的技术发展史,更是欧洲航空工业合作的典范,也是英国皇家空军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工具。它代表着人类在航空技术领域的不断探索和追求,也象征着人类在更高、更快、更强地翱翔天空的决心。这架集先进技术、强大性能和丰富实战经验于一身的空中巨兽,将继续在未来的天空舞台上书写属于它的传奇。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对“台风”战斗机(Eurofighter Typhoon)的关注,很大程度上源于它在国际军事舞台上的活跃表现,以及它所代表的欧洲联合航空工业的成就。每次看到它在空中展示卓越性能的画面,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这架飞机背后究竟蕴含着多少技术难题,又是如何被克服的?特别是“拥有、维护和驾驶手册”这个角度,让我觉得这本书可能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更贴近实际操作。我好奇它会如何阐述“拥有”一架如此复杂的飞行器所涉及到的前期采购、设计选型以及它在皇家空军(RAF)中的实际装备情况。对于“维护”部分,我非常期待它能展现出战斗机日常保养的精细程度,包括发动机的检修周期、电子设备的校准流程、以及针对不同作战环境可能需要的特殊维护措施。而“驾驶”部分,我猜测它会揭示飞行员在座舱内所面对的各种挑战,比如如何在高G力下保持意识清醒,如何有效地使用头盔显示器(HMD)和目标指示系统,以及在复杂电磁干扰环境下如何保证通信和导航的畅通。这本书如果能涵盖这些方面,对我来说,将是一次非常宝贵且全面的学习机会。

评分

一直以来,我都很推崇那些能够将复杂技术“解构”并以直观方式呈现给读者的书籍。军事装备,尤其是像“台风”战斗机这样的高科技产物,往往充斥着大量专业术语和晦涩的工程原理,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理解起来确实存在不小的门槛。所以,当我看到《英国皇家空军“台风”战斗机:拥有、维护和驾驶手册》这个书名时,我立刻联想到了那些能够将高深知识“化繁为简”的优秀读物。我理想中的这本书,不仅仅是罗列一堆技术参数,更应该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技师,耐心地向我展示“台风”战斗机每一个部件的功能和作用,它可能包含详细的分解图,展示发动机是如何工作的,液压系统是如何运作的,以及飞控计算机是如何处理飞行员指令的。我希望它能解答我心中的许多疑问,比如,它的“三轴电传操纵系统”究竟是如何工作的?它的“鸭翼”和“三角翼”组合在气动性能上带来了哪些优势?它的“空对空”和“空对地”任务能力是如何通过不同的挂载和软件配置来实现的?如果这本书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台风”战斗机的书,更是一本关于现代航空工程智慧的科普读物,能够帮助我深入理解这个领域的技术魅力。

评分

作为一名业余的军事爱好者,我对现代空战的战术演变以及支撑这些演变的先进装备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在许多关于空战的讨论中,“台风”战斗机(Typhoon)的名字总是被提及,它凭借其出色的多用途能力和卓越的机动性,在近年的军事冲突和演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关于“台风”的深入介绍,尤其是从实际操作和维护的角度出发的资料,却相对稀少。我一直渴望能够了解更多关于这架战斗机实际运行的方方面面,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媒体报道和泛泛的参数介绍上。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一个机会,一个能够超越表面,深入到“台风”战斗机“心脏”的窗口。我期待它能够讲述关于这架战机“生活”的故事,从它诞生之初的设计理念,到它的日常维护保养,再到飞行员如何在座舱中与其“对话”,完成各种复杂的任务。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感受到“台风”战斗机不仅仅是一个冰冷的军事工具,更是一个由无数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倾注心血的精密造物,一个需要精细呵护才能发挥最大效能的复杂系统。这种对“拥有”和“维护”的关注,让我觉得它比单纯的技术规格手册更加接地气,更加能够触及到这架战机的“生命力”。

评分

我一直对军事技术,尤其是战斗机的发展史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但很多时候,那些真正深入的技术细节往往隐藏在专业文献或者只对特定人群开放的资料中,普通爱好者很难接触到。所以,当我在书店看到这本《英国皇家空军“台风”战斗机:拥有、维护和驾驶手册》时,心中不免升起一股莫名的期待。从书名来看,它似乎承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深入体验,仿佛能够让我近距离地触摸到这架现代空中霸主的精髓。我脑海中勾勒出的场景是,翻开书页,就如同踏入了“台风”战斗机庞大的机库,手中拿着一份官方发布的、详尽的“操作指南”,从它的每一个铆钉,到它复杂的航空电子系统,再到飞行员在座舱里所看到的每一个仪表和按钮,都将被一一剖析。这是一种对技术纯粹的渴望,对“台风”战斗机背后工程智慧的探求,希望这本书能够满足我这种“技术宅”对于细节的极致追求,让我能真正理解这架飞机是如何被设计、制造、维护,以及最终在蓝天中翱翔的。我非常好奇,它是否能将那些晦涩的技术术语转化成易于理解的语言,能否通过精美的插图和图表,将复杂的机械结构直观地呈现在我的眼前,从而让我对“台风”战斗机的整体设计理念和工程实现有一个更深刻的认知。

评分

最近迷上了航空纪录片,特别是关于第三代半和第四代战斗机的部分,而“台风”战斗机(Eurofighter Typhoon)无疑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明星之一。我总觉得,仅仅看外观或者听听它在媒体上的性能介绍,远远不足以让我真正理解它的强大之处。我更想知道,是什么样的技术和设计让它能够实现如此迅捷的机动,是什么样的系统让它能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中保持态势感知,又是什么样的维护流程才能确保它随时处于最佳作战状态。这本书的标题,尤其是“拥有、维护和驾驶手册”这个部分,立刻吸引了我。它听起来就像是一本官方培训指南的精简版,能够带领我这个“门外汉”进入一个全新的视角。我期待这本书能够用清晰易懂的语言,解释那些复杂的空气动力学原理、航空发动机的内部构造、雷达和传感器的协同工作方式,以及那些精密的飞控系统是如何工作的。而且,对于“驾驶”这个词的强调,更是让我充满了好奇,我希望能借此一窥飞行员在驾驶舱内所面临的挑战,以及他们是如何通过训练和技术来驾驭这头空中猛兽的。这本书,对我来说,或许就是打开“台风”战斗机神秘面纱的一把钥匙。

评分

很满意,发货很快

评分

还行吧,看图比较爽

评分

书很好,品相不错,快递服务也很优秀,这是一本好书,谢谢京东了

评分

多谢辛苦

评分

书很好,品相不错,快递服务也很优秀,这是一本好书,谢谢京东了

评分

哈哈哈还好还好

评分

多谢辛苦

评分

图册一本,图多字大!

评分

本文介绍了当今世界先进的战斗机之一——欧洲“台风”FGR4多用途战斗机的发展历史和其设计特点。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