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皇傢空軍“颱風”戰鬥機:擁有、維護和駕駛手冊 [RAF Typhoon:Owners’ Workshop Manual]

英國皇傢空軍“颱風”戰鬥機:擁有、維護和駕駛手冊 [RAF Typhoon:Owners’ Workshop Manual]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英] 安東尼·洛夫萊斯 著
圖書標籤:
  • 航空
  • 戰鬥機
  • 英國皇傢空軍
  • 颱風
  • 軍事
  • 技術
  • 飛行
  • 維護
  • 武器
  • 歐洲空戰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海洋齣版社
ISBN:9787502796747
版次:1
商品編碼:12066057
包裝:平裝
外文名稱:RAF Typhoon:Owners’ Workshop Manual
開本:12開
齣版時間:2017-04-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25
字數:32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英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四國聯閤設計生産,歐洲先進戰機——“颱風”多用途戰鬥機從研發設計到服役作戰的全麵解讀!

★英國國防部許可通過Haynes公司授權齣版中文版!

★獨具特色的全彩插畫、特寫照片、官方檔案展示瞭英國皇傢空軍“颱風”戰鬥機的王者風采!

★專業嚴謹而又不失易讀性的語言風格,穿插大量與戰鬥機相關的服役作戰故事,使該係列軍事圖書打破瞭以往軍事武器書籍說明書式的糟糕體驗,真正做到瞭知識的專業性與讀者的閱讀體驗完美結閤!

★超音速戰鬥機“颱風”體現瞭航空航天技術的革命,由歐洲軍事閤作計劃發展和建造的這種飛機,是世界上先進的新一代多用途/快速打擊戰鬥機。

★為數不多的全麵介紹現役戰鬥機的書籍!

★英國國防部、“颱風”部隊總部指揮官大力支持並親自參與該項目!

★作者采訪瞭英國皇傢空軍科寜斯比基地的飛行員、技術員、聯隊指揮官等與“颱風”戰鬥機相關人員,帶給讀者原汁原味的“颱風”駕駛體驗!

★行文流暢、通俗易懂而又不失專業的翻譯水準使讀者能夠獲得高質量的軍事閱讀體驗!

★附錄術語錶、設計功能和性能錶,讓每一位軍迷更專業!

★精確直觀的數據,圖文結閤的描述方式,為讀者呈現“颱風”戰鬥機更豐富的細節!


內容簡介

 

本文介紹瞭當今世界先進的戰鬥機之一——歐洲“颱風”FGR4多用途戰鬥機的發展曆史和其設計特點。

書的主要內容包括“颱風”戰鬥機生産前的發展沿革故事,對“颱風”構造的詳細介紹(座艙蓋、機身、機翼、座艙內部、傳感器、發動機等等),來自飛行員和工程師的看法以及“颱風”戰鬥機服役中的事件描述等。

提起“颱風”戰鬥機人們總是與英國皇傢空軍聯係在一起,但是稱其為歐洲“颱風”戰鬥機更為貼切。因為“颱風”戰鬥機是由英國、德國、意大利和西班牙閤作設計研發的一款單/雙座多用途快速噴氣飛機,是歐洲為實現軍事獨立擺脫美國控製的重要研發成果。憑藉著由碳縴維復閤材料、輕質閤金、鈦和玻璃鋼建造的機體,性能驚人的EJ200發動機,三角翼鴨式布局與低可探測性技術,“颱風”戰鬥機可以實現在亞音速和超音速之間的瞬時和持續轉彎速率性能,30秒的時間在低空從200節(370韆米/時)的速度加速到馬赫數1.0(聲速,大約1225韆米/時)的速度。

除此之外“颱風”還配備有各種各樣的傳感器,其中包括ECR90雷達和一個用於自衛的先進的綜閤防禦輔助係統(DAS)。飛行員可以使用“手不離杆”(HOTAS)駕駛杆和聲控命令在保持飛機的操縱下執行飛機上的很多功能。該機的13個武器外掛點和機炮可以攜帶來自北約武器庫存中眾多的彈藥,其中包括新的空對空和空對麵武器。在擁有卓越的空對地打擊能力,迅速而精確地投放武器的同時,“颱風”多用途戰鬥機無需依靠額外的專用護航戰鬥機,其自身具備獨立的優異的空對空作戰能力,此外它還能作為為地麵部隊提供支援的近距支援平颱,實施武器投放。

憑藉著“颱風”飛機,英國皇傢空軍在其曆史上,首次有瞭一種能夠部署用於各種空戰行動的成熟的飛機。從空中巡邏和全方位維和到高強度衝突,“颱風”飛機都能應付。這種異常靈活和能力強大的戰機顯著提升瞭英國皇傢空軍的作戰能力。


作者簡介

安東尼·洛夫萊斯( Antony Loveless)是一係列圖書的作者,其中包括《藍天勇士(Blue Sky Warriors)》(海恩斯,2010),和廣受好評的暢銷書《齣汗的金屬(Sweating the Metal)》。他目前住在貝爾法斯特(Belfast)。


內頁插圖

目錄

作者序
1“颱風”的故事
開創性的研發
批量生産
2詳解“颱風”
總體描述
材料
各國分工
座艙蓋
機身
前機身
中央機身
後機身
空中加油探管
進氣道
機翼
前置鴨翼
起落架
垂尾
係統
燃油
液壓
電力係統
空調和加壓
飛行控製係統
自動駕駛儀
自動復原係統
座艙內部
平視顯示器(HUD)
多功能下顯示器(MHDD)
BAE“打擊者”(Striker)頭盔和頭盔顯示器(HMD)
手不離杆(HOTAS)
傳感器融閤
雷達
前視紅外裝置(FIRS)
多功能信息分發係統(MIDS)
光電(EO)瞄準係統
導航
“禁衛軍”(Praetorian)——防禦輔助子係統(DASS)
機組逃生裝置(Banging out)
機組逃生和生命支持
3“颱風”跳動的心髒
概述
低壓(LP)壓氣機
高壓(HP)壓氣機
燃燒係統
高壓(HP)渦輪
低壓(LP)渦輪
加力係統
速器和滑油係統
刷式密封
數字式發動機控製和監測裝置(DECMU)
可變噴管
製造中的升級潛力
4授權攻擊
任務構型
多重任務
空中優勢
空中遮斷
近距空中支援
武器
“藍盾”(LITENING)吊艙III
內置機炮
空對空武器
ASRAAM導彈
AMRAAM導彈
“流星”導彈
空對地武器
“硫黃石”導彈
“寶石路”IV炸彈
“暴風陰影”(Storm Shadow)
5飛行員的看法
飛行中尉亞當·剋裏剋莫爾
大自然的力量
過載
我的首次“過載”經曆
中隊長瑞安·曼納林(Ryan Mannering)
飛行中尉尼剋·格雷厄姆(Nick Graham)
6工程師的看法
中隊長馬剋·巴特沃斯
飛行官斯蒂芬妮·王爾德(Stephanie Wilde)
首席技術員約翰·麥卡羅(John McCarroll)
首席技術員喬納森·索爾特(Jonathan Salt)
7服役中的“颱風”飛機
馬爾維納斯群島(福剋蘭群島)
“依拉米”行動
“颱風”的第一滴血
飛行中尉尼剋·格雷厄姆
8“颱風”QRA
英國的快速反應警報(QRA)係統
附錄A術語錶(縮略語)
附錄B設計功能和性能

前言/序言

“颱風”的故事超

音速戰鬥機“颱風”體現瞭航空航天技術的革命。由歐洲最大的軍事閤作計劃發展和建造的這種飛機,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新一代多用途/快速打擊戰鬥機。從2004年起,超過350架歐洲戰鬥機公司生産的“颱風”戰機已經被交付給德國、英國、意大利、西班牙、奧地利和沙特阿拉伯。2010年,阿曼成為訂購該飛機的第7個客戶。

歐洲戰鬥機“颱風”(Typhoon)FGR4(戰鬥機/對地攻擊機/偵察機)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快速打擊作戰飛機,2008年7月1日,該機成為第一個並且是唯一被宣布具有多用途的現役英國皇傢空軍的快速噴氣機。與英國皇傢空軍其他的快速噴氣機一樣,“颱風”飛機能迅速而準確地投放武器;但獨特之處在於其無需依靠額外的專用護航戰鬥機,僅是利用其自身的空對空能力獨自實現對目標的作戰。該機也有能力作為為地麵部隊提供支援的近距支援平颱,實施武器投放。

開創性的研發

“颱風”飛機並不隻是簡單地把老舊的“狂風”F3飛機——被它替代的戰鬥機——推在一邊,而是完全封殺瞭它。發展於20世紀60年代最後幾年的“狂風”飛機,是一種真正的冷戰技術實施方案,但是迴頭來看,該機機械、笨拙並在技術上沒有新意。作為取代“閃電”(Lightning)F6和“鬼怪”(Phantom)FGR2飛機的一種遠程攔截機方案設想,該機在1986年被引進以對抗規模龐大的蘇聯遠程轟炸機機隊(尤其是超音速的圖-22M飛機)造成的威脅。

與“狂風”飛機相比,“颱風”飛機不隻是一種演化而是一場革命。該機的開創性的研發代錶瞭現代科技所提供的一切,但是也許其真正的屬性在於,其設計旨在“麵嚮未來”。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颱風”飛機的設計使它們能夠完全集成到現有的基礎設施上,而不是像前一代飛機所做的那樣進行“螺栓固定”和機械化改裝。

甚至在1971年,在何種機型將成為“狂風”的最初的發展工作開始時,皇傢空軍就確定瞭下一代戰機的技術指標。從該概念的初期開始,注定要成為歐洲戰鬥機“颱風”的這個項目就旨在成為一種多用途/快速打擊平颱。其最早的迭代導緻瞭其常規“尾部”設計(20世紀70年代末被提齣——大約在那個時候,“狂風”正在進行其首飛)。

雖然這個設計滿足國防部的要求,但是它與麥道公司的F/A-18“大黃蜂”飛機很相似,當時“大黃蜂”飛機的研發被認為很先進。因此有人認為,這種設計的發展潛力不大,因為到其投入生産時,至關重要的齣口市場將被完善的“大黃蜂”飛機所占據。

聯邦德國在1979年提齣瞭一種新式戰鬥機的要求,要發展一種被稱為TKF-90的概念,這種飛機采用瞭一種帶有前置可控鴨翼和增穩安定性的倒海鷗式三角翼設計。英國宇航公司的設計師否決瞭其中的一些華而不實的設想,贊成這種整體構型。

當年晚些時候,梅塞施密特-博爾科-布洛姆(MBB)和英國宇航公司代錶各自的政府針對ECF(歐洲聯閤戰鬥機或歐洲作戰戰鬥機)提交瞭一份正式的方案,稍後,達索公司加入瞭ECF團隊開始進行三方閤作研究,這便被稱為歐洲戰鬥機。在這一階段,歐洲戰鬥機的名字首次與該飛機聯係到瞭一起。

1985年8月2日在都靈(Turin),英國、聯邦德國和意大利同意繼續開展歐洲戰鬥機項目研究,同時也證實瞭法國與西班牙選擇不參加。然而,盡管有來自法國的壓力,但是西班牙動搖瞭,僅僅一個月後就又重新加入到瞭歐洲戰鬥機的項目研究中。法國正式退齣,去發展其ACX項目,該設計最終在2000年變成達索的“陣風”(Rafale)飛機投入服役。

這份協議組成瞭歐洲戰鬥機發展項目的基礎,它定義瞭一種極其敏捷的、將主宰21世紀中葉天空的戰鬥機的要求——一種單座、雙發、在超視距(BVR)空戰和近距格鬥中具有最佳性能的戰鬥機,並帶有突齣的對地攻擊能力。最終設計的內在靈活性意味著,具備一種包括空對麵能力的擴展用途,而且不會影響到飛機的空中優勢。

1986年,一傢被稱為歐洲戰鬥機(Jagdflugzeug)有限公司的跨國公司在慕尼黑(Munich)成立,以開始被稱為歐洲戰鬥機EFA飛機的設計、發展和生産。該公司是由4個歐洲戰鬥機夥伴國的主要航空航天公司組成,並負責給北約歐洲戰鬥機和“狂風”管理署(NETMA)交付歐洲戰鬥機武器係統。NETMA代錶歐洲戰鬥機閤作夥伴國的政府,並用於監督進入他們各自空軍的歐洲戰鬥機“颱風”及其相關武器係統的采購。

伴隨著歐洲戰鬥機有限公司的組建,以同樣方式組成瞭兩個閤作財團,為的是同樣目的:歐洲發動機渦輪噴氣發動機有限公司是羅爾斯羅伊斯(英國)、阿維奧(Avio)(意大利)、ITP(西班牙)和MTU航空發動機公司(德國)之間的一個聯盟,其成立旨在為新型戰鬥機研發EJ200發動機。另一個財團是歐洲雷達,包括SELEX伽利略(英國和意大利)、EADS防務電子(德國)和INDRA(西班牙)三傢公司。其聚集在一起用於設計、發展和生産先進的“捕手”(Captor)雷達。

任何一種多用途飛機總是在對地攻擊和空對空角色之間的一種妥協,帶有少許差異要求的4個國傢總是很容易在未來有更進一步復雜的東西,但是大傢一緻同意的早期空中優勢要求,驅動瞭機身的氣動設計。隨著在蘇聯解體之後,設計概念的進化,飛機的要求、作用和能力不得不被重新定位以適應冷戰後防禦環境的不斷變化。

首架歐洲戰鬥機原型機的建造始於1989年,原型機1994年在巴伐利亞首飛。大傢一緻同意,4個夥伴國的每一個都將有主場地生産綫和用於該機部件的總裝廠:英國BAE係統公司的沃頓基地;德國EADS的曼興;意大利阿萊尼亞(Alenia Aeronautica)的都靈;西班牙EADSCASA的蓋塔菲(Getafe)。

1997年12月計劃迎來瞭一個裏程碑,當時四國國防部長在德國簽署瞭包括生産和維護在內的諒解備忘錄。NETMA和歐洲戰鬥機有限公司隨後在1998年1月30日簽署瞭用於采購620架飛機的生産和支持閤同。采購總量中,英國采購232架飛機,德國180架,意大利121架,西班牙87架。生産工作按照采購量來分配:英國宇航公司(37.42%),DASA(29.03%),Aeritalia(19.52%),CASA(14.03%)。

1998年9月2日,在範堡羅舉行瞭命名儀式。正式通過瞭“颱風”這個名字,雖然有報道說德國抵製——他們的反對意見顯然是由於對霍剋“颱風”飛機的敏感,這種戰鬥轟炸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英國皇傢空軍用來對付德國。“噴火(Spitfire)”II的名字也被考慮過,但是由於同樣的原因在研製計劃的早期就被否決瞭。



翱翔天際的空中巨獸:解析英國皇傢空軍“颱風”戰鬥機的傳奇 “颱風”(Eurofighter Typhoon)戰鬥機,作為歐洲國防工業集大成的傑齣代錶,自誕生之日起便以其卓越的性能、先進的技術和多用途的作戰能力,穩固瞭其在現代空戰中的核心地位。這款由英國、德國、意大利和西班牙聯閤研發的第四代(或稱“4++代”)多用途戰鬥機,不僅是英國皇傢空軍(RAF)空中力量的基石,也是守護歐洲及全球多地天空的空中利劍。它融閤瞭空氣動力學設計的極緻追求、尖端航電係統的集成以及強大的武器掛載能力,共同造就瞭一架能夠執行空對空、空對地、偵察以及電子戰等多種任務的空中平颱。 設計理念的飛躍:將先進技術融入血脈 “颱風”戰鬥機並非憑空而來,它的設計根植於對未來空戰需求的深刻理解和對現有戰鬥機技術瓶頸的突破。項目始於20世紀80年代,當時冷戰的陰影尚未完全散去,歐洲各國迫切需要一款能夠匹敵甚至超越當時先進蘇聯戰鬥機的空中優勢戰鬥機。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單純的空中優勢已不足以應對日益復雜的全球安全環境,“颱風”的設計理念也隨之演進,從最初側重空戰,逐漸嚮強調多用途作戰能力轉型。 其最顯著的設計特徵之一便是采用“鴨翼”(Canards)與三角翼(Delta Wing)的組閤布局,這種前翼布局在提高升力係數、改善機動性以及在低速和高攻角下的控製性能方麵具有顯著優勢。三角翼則提供瞭良好的高速性能和載彈能力。這種氣動布局的創新,使得“颱風”在亞音速和超音速飛行中都能保持卓越的操控性和穩定性。 此外,“颱風”大量采用瞭復閤材料,如碳縴維增強聚閤物(CFRP),以減輕機身重量,提高結構強度和耐久性,同時降低雷達反射截麵積,增強其隱身性能。其機身設計也充分考慮瞭降低氣動阻力,優化瞭空氣動力學效率,確保其在高速飛行中能發揮最大效能。 心髒與大腦的協同:動力與航電的革命 驅動這架空中巨獸的是兩颱強大的“歐洲動力”(Eurojet EJ200)渦輪風扇發動機。這款發動機是“颱風”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采用瞭先進的控製技術和材料,能夠提供極高的推重比,使其擁有卓越的加速能力和高空性能。EJ200發動機不僅提供瞭強大的後燃推力,以實現超音速飛行和瞬時爬升,其較低的燃油消耗率也為“颱風”提供瞭更長的作戰半徑和續航時間。精確的發動機管理係統能夠根據飛行員的指令和飛行狀態,實時調整發動機的工作參數,確保在各種復雜飛行條件下都能發揮最佳性能。 “颱風”的“大腦”——其先進的航電係統,更是集成瞭當今世界最頂尖的航空電子技術。“雷達”係統是其核心的傳感器之一。早期型號配備瞭“普拉特·惠特尼”(Ferranti/GEC-Marconi)生産的“多普勒相控陣雷達”(Blue Vixen),而後續升級型號則普遍裝備瞭“先進中程空對空多模雷達”(CAPTOR-E),這是一款有源電子掃描陣列(AESA)雷達,具有極高的探測距離、分辨率和抗乾擾能力,能夠同時跟蹤大量目標,並執行復雜的空戰機動。AESA雷達的引入,極大地提升瞭“颱風”在現代戰場上的態勢感知能力。 “颱風”的“人機接口”同樣是其先進性的體現。駕駛艙采用“三屏顯示”(Triple Multi-function Displays)設計,信息顯示直觀、清晰,飛行員可以通過觸摸屏或操縱杆進行交互。頭盔顯示器(Helmet-Mounted Display, HMD)是另一項關鍵技術,它能將重要的飛行和目標信息直接投射到飛行員的視野中,使飛行員無需低頭查看儀錶,從而在空戰中保持對戰場態勢的持續關注。 “颱風”的“火控係統”也經過瞭精心的設計,能夠集成和管理多種武器係統。它具備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能夠快速分析傳感器信息,為飛行員提供最優的攻擊決策。同時,其“電子戰係統”(Defensive Aids Suite, DAS)能夠探測、識彆並對抗來襲的導彈威脅,保護飛機和飛行員的安全。 武器庫的強大:多用途作戰的利器 “颱風”之所以被譽為多用途戰鬥機,離不開其強大的武器掛載能力和多樣化的武器選擇。“颱風”擁有10個外部武器掛點,能夠根據任務需求攜帶多種空對空和空對地武器。 在空對空作戰方麵,“颱風”的標準配置通常包括“歐洲導彈集團”(MBDA)生産的“先進中程空對空導彈”(AMRAAM)和“響尾蛇”(AIM-9 Sidewinder)紅外成像空對空導彈。AMRAAM是一種主動雷達製導的遠程空對空導彈,能夠有效打擊遠距離的敵機。AIM-9則是一種近距格鬥導彈,其紅外成像係統使其能夠鎖定並發射後無需再進行引導。此外,“颱風”還可以攜帶“流星”(Meteor)先進中程空對空導彈,這款導彈采用瞭衝壓發動機,具備更高的速度和更遠的射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空對空導彈之一。“颱風”還可以裝備“毒刺”(Stinger)或其他近程防空導彈。 在空對地作戰方麵,“颱風”的轉型尤為顯著。它能夠攜帶多種精確製導炸彈,如“硫磺”(Brimstone)反坦剋導彈、“寶石路”(Paveway)激光製導炸彈、“聯閤直接攻擊彈”(JDAM)衛星製導炸彈等。這意味著“颱風”不僅能有效執行空中支援任務,還能打擊地麵目標,執行精確打擊任務。其“佩洛斯”(Reccelite)偵察吊艙能夠提供高質量的偵察圖像,為地麵部隊提供戰場情報。 除瞭導彈和炸彈,“颱風”還裝備瞭一門27毫米的“Mauser BK27”航炮,以備不時之需。 英國皇傢空軍的空中支柱:服役曆程與實戰檢驗 自2003年正式服役以來,“颱風”戰鬥機一直是英國皇傢空軍(RAF)的空中力量的核心。它被部署在英國本土以及海外的軍事基地,執行著從領空巡邏、防空攔截到海外軍事行動的各種任務。 在保衛英國本土領空方麵,“颱風”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其快速響應能力和強大的空戰性能,使其能夠迅速攔截不明飛行器,確保國傢空域的安全。在執行防空任務時,它能夠迅速接敵,並根據指揮中心的指令,在復雜的天空環境中做齣精準的判斷和有效的攔截。 在參與海外軍事行動中,“颱風”也展現瞭其多用途作戰的強大實力。例如,在阿富汗、利比亞以及打擊“伊斯蘭國”的行動中,“颱風”都發揮瞭關鍵作用。它不僅能夠提供空中支援,打擊恐怖分子據點,還能執行偵察任務,為聯軍提供寶貴的情報。在執行精確打擊任務時,它能夠高效、精準地摧毀目標,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附帶損傷。 “颱風”的實戰經驗,也為後續的改進和升級提供瞭寶貴的反饋。通過不斷的演習和實戰,皇傢空軍的飛行員和維護人員積纍瞭豐富的操作和維護經驗,進一步優化瞭“颱風”的作戰效能。 維護與操作的藝術:背後付齣的努力 任何一款先進的航空器,其卓越的性能都離不開精密的維護和高超的操作。“颱風”戰鬥機作為一款高度復雜的技術裝備,其維護和操作需要高度專業化的團隊和嚴格的流程。 維護團隊需要對飛機的每一個係統都瞭如指掌,包括發動機、航電係統、液壓係統、燃油係統、武器掛載係統等。他們需要定期進行檢查、保養和必要的維修,確保飛機始終處於最佳的工作狀態。對於“颱風”這樣采用大量復閤材料的飛機,其維護要求也更加精細,需要專門的設備和技術來處理可能齣現的損傷。 飛行員的培訓同樣至關重要。“颱風”駕駛艙內集成瞭大量的先進技術,飛行員需要經過嚴格的訓練,纔能熟練掌握飛機的各項功能。這不僅包括基本的飛行技能,還需要掌握復雜的航電係統操作、武器係統運用、電子戰對抗以及與其他平颱協同作戰的能力。模擬器的使用在“颱風”飛行員的訓練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它能夠模擬各種極端和復雜的飛行場景,讓飛行員在安全的環境下反復練習,提高應對突發情況的能力。 展望未來:持續進化與新一代空中力量 盡管“颱風”戰鬥機已經非常先進,但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和軍事需求的演變,它也在持續進行升級和改進。例如,新的軟件更新不斷增強其航電係統的功能,提升其作戰能力。同時,也有關於“颱風”的下一代改進計劃,旨在進一步提升其隱身性能、網絡中心戰能力以及與無人機等新型作戰平颱的協同能力。 “颱風”戰鬥機的故事,不僅僅是一架飛機的技術發展史,更是歐洲航空工業閤作的典範,也是英國皇傢空軍維護國傢安全的重要工具。它代錶著人類在航空技術領域的不斷探索和追求,也象徵著人類在更高、更快、更強地翱翔天空的決心。這架集先進技術、強大性能和豐富實戰經驗於一身的空中巨獸,將繼續在未來的天空舞颱上書寫屬於它的傳奇。

用戶評價

評分

我一直對軍事技術,尤其是戰鬥機的發展史充滿瞭濃厚的興趣,但很多時候,那些真正深入的技術細節往往隱藏在專業文獻或者隻對特定人群開放的資料中,普通愛好者很難接觸到。所以,當我在書店看到這本《英國皇傢空軍“颱風”戰鬥機:擁有、維護和駕駛手冊》時,心中不免升起一股莫名的期待。從書名來看,它似乎承諾瞭一種前所未有的深入體驗,仿佛能夠讓我近距離地觸摸到這架現代空中霸主的精髓。我腦海中勾勒齣的場景是,翻開書頁,就如同踏入瞭“颱風”戰鬥機龐大的機庫,手中拿著一份官方發布的、詳盡的“操作指南”,從它的每一個鉚釘,到它復雜的航空電子係統,再到飛行員在座艙裏所看到的每一個儀錶和按鈕,都將被一一剖析。這是一種對技術純粹的渴望,對“颱風”戰鬥機背後工程智慧的探求,希望這本書能夠滿足我這種“技術宅”對於細節的極緻追求,讓我能真正理解這架飛機是如何被設計、製造、維護,以及最終在藍天中翱翔的。我非常好奇,它是否能將那些晦澀的技術術語轉化成易於理解的語言,能否通過精美的插圖和圖錶,將復雜的機械結構直觀地呈現在我的眼前,從而讓我對“颱風”戰鬥機的整體設計理念和工程實現有一個更深刻的認知。

評分

作為一名業餘的軍事愛好者,我對現代空戰的戰術演變以及支撐這些演變的先進裝備有著強烈的求知欲。在許多關於空戰的討論中,“颱風”戰鬥機(Typhoon)的名字總是被提及,它憑藉其齣色的多用途能力和卓越的機動性,在近年的軍事衝突和演習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然而,關於“颱風”的深入介紹,尤其是從實際操作和維護的角度齣發的資料,卻相對稀少。我一直渴望能夠瞭解更多關於這架戰鬥機實際運行的方方麵麵,而不僅僅是停留在媒體報道和泛泛的參數介紹上。這本書的齣現,讓我看到瞭一個機會,一個能夠超越錶麵,深入到“颱風”戰鬥機“心髒”的窗口。我期待它能夠講述關於這架戰機“生活”的故事,從它誕生之初的設計理念,到它的日常維護保養,再到飛行員如何在座艙中與其“對話”,完成各種復雜的任務。我希望能通過這本書,感受到“颱風”戰鬥機不僅僅是一個冰冷的軍事工具,更是一個由無數工程師和技術人員傾注心血的精密造物,一個需要精細嗬護纔能發揮最大效能的復雜係統。這種對“擁有”和“維護”的關注,讓我覺得它比單純的技術規格手冊更加接地氣,更加能夠觸及到這架戰機的“生命力”。

評分

最近迷上瞭航空紀錄片,特彆是關於第三代半和第四代戰鬥機的部分,而“颱風”戰鬥機(Eurofighter Typhoon)無疑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明星之一。我總覺得,僅僅看外觀或者聽聽它在媒體上的性能介紹,遠遠不足以讓我真正理解它的強大之處。我更想知道,是什麼樣的技術和設計讓它能夠實現如此迅捷的機動,是什麼樣的係統讓它能在復雜的戰場環境中保持態勢感知,又是什麼樣的維護流程纔能確保它隨時處於最佳作戰狀態。這本書的標題,尤其是“擁有、維護和駕駛手冊”這個部分,立刻吸引瞭我。它聽起來就像是一本官方培訓指南的精簡版,能夠帶領我這個“門外漢”進入一個全新的視角。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用清晰易懂的語言,解釋那些復雜的空氣動力學原理、航空發動機的內部構造、雷達和傳感器的協同工作方式,以及那些精密的飛控係統是如何工作的。而且,對於“駕駛”這個詞的強調,更是讓我充滿瞭好奇,我希望能藉此一窺飛行員在駕駛艙內所麵臨的挑戰,以及他們是如何通過訓練和技術來駕馭這頭空中猛獸的。這本書,對我來說,或許就是打開“颱風”戰鬥機神秘麵紗的一把鑰匙。

評分

一直以來,我都很推崇那些能夠將復雜技術“解構”並以直觀方式呈現給讀者的書籍。軍事裝備,尤其是像“颱風”戰鬥機這樣的高科技産物,往往充斥著大量專業術語和晦澀的工程原理,對於非專業人士來說,理解起來確實存在不小的門檻。所以,當我看到《英國皇傢空軍“颱風”戰鬥機:擁有、維護和駕駛手冊》這個書名時,我立刻聯想到瞭那些能夠將高深知識“化繁為簡”的優秀讀物。我理想中的這本書,不僅僅是羅列一堆技術參數,更應該像一位經驗豐富的技師,耐心地嚮我展示“颱風”戰鬥機每一個部件的功能和作用,它可能包含詳細的分解圖,展示發動機是如何工作的,液壓係統是如何運作的,以及飛控計算機是如何處理飛行員指令的。我希望它能解答我心中的許多疑問,比如,它的“三軸電傳操縱係統”究竟是如何工作的?它的“鴨翼”和“三角翼”組閤在氣動性能上帶來瞭哪些優勢?它的“空對空”和“空對地”任務能力是如何通過不同的掛載和軟件配置來實現的?如果這本書能做到這一點,那麼它就不僅僅是一本關於“颱風”戰鬥機的書,更是一本關於現代航空工程智慧的科普讀物,能夠幫助我深入理解這個領域的技術魅力。

評分

我對“颱風”戰鬥機(Eurofighter Typhoon)的關注,很大程度上源於它在國際軍事舞颱上的活躍錶現,以及它所代錶的歐洲聯閤航空工業的成就。每次看到它在空中展示卓越性能的畫麵,我總會不由自主地想,這架飛機背後究竟蘊含著多少技術難題,又是如何被剋服的?特彆是“擁有、維護和駕駛手冊”這個角度,讓我覺得這本書可能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更貼近實際操作。我好奇它會如何闡述“擁有”一架如此復雜的飛行器所涉及到的前期采購、設計選型以及它在皇傢空軍(RAF)中的實際裝備情況。對於“維護”部分,我非常期待它能展現齣戰鬥機日常保養的精細程度,包括發動機的檢修周期、電子設備的校準流程、以及針對不同作戰環境可能需要的特殊維護措施。而“駕駛”部分,我猜測它會揭示飛行員在座艙內所麵對的各種挑戰,比如如何在高G力下保持意識清醒,如何有效地使用頭盔顯示器(HMD)和目標指示係統,以及在復雜電磁乾擾環境下如何保證通信和導航的暢通。這本書如果能涵蓋這些方麵,對我來說,將是一次非常寶貴且全麵的學習機會。

評分

翻譯得還不錯 值得一看

評分

圖冊一本,圖多字大!

評分

很好

評分

圖冊一本,圖多字大!

評分

全部商品分類,為您展示所有品類詳細分布。選商品看分類,讓您的購物更便捷

評分

很滿意,發貨很快

評分

很不錯的東東物品

評分

翻譯得還不錯 值得一看

評分

書非常好,值得買,送貨很快!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