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荣光(全新再版)+苦难辉煌(全新修订增补版) 高层智囊金一南历时15年 政治 军事

浴血荣光(全新再版)+苦难辉煌(全新修订增补版) 高层智囊金一南历时15年 政治 军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金一南 著
图书标签:
  • 金一南
  • 浴血荣光
  • 苦难辉煌
  • 政治
  • 军事
  • 历史
  • 战略
  • 战争
  • 时事
  • 国策
  • 冷战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世纪慧泉旗舰店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ISBN:063654136
商品编码:12096126478
套装数量:2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苦难辉煌》20世纪在世界东方,*激动人心与震撼人心的,莫过于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东方巨龙、从百年沉沦到百年复兴这一历史命运的大落大起。在这一命运形成过程中,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联共(布)与共产国际、日本昭和军阀集团这四大力量,以中国大地为舞台,发生了猛烈碰撞。

共产党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国民党人以三民主义、日本昭和军阀集团以法西斯主义,在中国展开了一场舍生忘死的较量,皆宣称自己的主义救国救民,皆为实现自己的主义在所不惜。毛泽东、斯大林、蒋介石和昭和军阀集团精英处于同一时代,他们自身及代表的主义在中国的冲撞与较量,富含历史的偶然,更富含历史的必然。 《苦难辉煌(全新修订增补版)》从这些非凡事件和非凡人物入手,对错综复杂、扑朔迷离、恢宏壮阔的中国近现代史进程,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全景式揭示和深入剖析。本书以全新的战略思维、战略视角,从有重大影响的政治力量、政治事件、政治人物入手,视野开阔、思路新颖、文笔生动,运用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料资料,在许多重大事件上做了独特的解读和分析,对于加深人们对中国革命艰巨性、复杂性的认识,激励人们牢记革命先驱的不朽功绩和崇高精神,进一步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具有积极意义。

浴血荣光

从世界政党史上很难找到,有哪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领导层像割韭菜一样,一批一批被对方屠杀。这就是中国革命和其他革命都无法类比的空前残酷性……

那是一个热血澎湃、狂飙突进的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一批年轻人浴血奋斗,国民党的一批年轻人也在拼命奋斗,共产国际的一批年轻人也在奋斗。这是一个年纪轻轻就干大事的时代,也是一个年纪轻轻就丢掉性命的时代。

李大钊就义时还不到38岁。毛泽东34岁上井冈山。周恩来29岁主持南昌暴动。朱德31岁参加护法战争。博古24岁出任中共中央临时总负责人。聂耳不到23岁谱写《义勇军进行曲》。寻淮洲21岁担任红军军团长。邹容18岁写《革命军》…… 

没有一个人老态龙钟,没有一个人德高望重,而且没有一个人研究长寿,切磋保养,都是主义、奋斗、牺牲、救亡。这样的现象应那个时代而生,也应那个时代而完成。


作者简介

《苦难辉煌》

浴血荣光

金一南,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教授,少将军衔,全国模范教师,全军优秀教师,连续三届国防大学“杰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国家安全战略,国际冲突与危机处理。曾赴美国国防大学和英国皇家军事科学院学习。2006年获全军首届“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2007年当选全军英模代表大会代表,2008年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军营新闻人物”,2009年被评为“新中国成立后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重大贡献、具有重大影响的先进模范人物”,2010年当选“中华文化人物”。著作《苦难辉煌》获图书出版*高奖项“中国出版政府奖”,中组部和中宣部联合向全国党员干部推荐。在“*受中央****干部欢迎的10本书”评选中,《苦难辉煌》排名**。2012年出版《浴血荣光》,入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双百”出版工程首批重点出版物。2013年出版《心胜》。

目录

《苦难辉煌》第1章 地火

第1节 孙中山的困惑 / 4 第二节 钢铁斯大林 / 14 第三节 谁人看中毛泽东 / 21 苏俄在中国*早看好的是吴佩孚而不是孙中山。斯大林在中国*早看好的是蒋介石而不是毛泽东。托洛茨基的警告与斯大林“挤柠檬”。陈独秀也须看共产国际脸色。蒋介石的悲剧,在于与毛泽东同时代。 各方都力图破解: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第二章 东方之梦 第1节 一言难尽的一衣带水 / 38 第二节 清水加饭团,酿成法西斯 / 46 第三节 腾空而起的黑翅 / 50 中国是日本*早的老师。日本又是中国*新的老师。中国革命者从日本译来了《共产党宣言》,日本浪人却在中国炮制出法西斯理论。“三羽乌”从蒸汽浴室腾空而起,给世界的东方带来巨大黑暗。 第三章 岩浆 第1节 领袖·思想·意志 / 56 第二节 谁人发现蒋介石 / 60 第三节 笔杆子,枪杆子 / 72 蒋介石不是孙中山选定的接班人,毛泽东也不是共产国际钦定的领导者。共产国际让蒋介石作报告,却给毛泽东发讣告。蒋介石办杂志,毛泽东办报纸,皆由笔杆到枪杆。蒋介石以黄埔起家,毛泽东以井冈山起家。毛泽东通过枪杆子认识了蒋介石。蒋介石也通过枪杆子认识了毛泽东。 第四章 “围剿” 第1节 李立三惊醒了蒋介石 / 82 第二节 战场与战将(一) / 91 第三节 战场与战将(二) / 103 第四节 外国的月亮圆(一) / 129 第五节 碉堡──典型的中国特色 / 136 李立三把舵的船,是一艘既勇猛奋进又剧烈摇摆的船。被称为“蒋何”的蒋军与被称为“朱毛”的红军在红色根据地迎面相撞,皆是战将如云。建议碉堡政策围困“朱毛”的并非德国顾问,而是朱德云南讲武堂丙班二队的同学金汉鼎。 第五章 崛起 第1节 来自海军中尉的刺杀 / 142 第二节 大和民族的血祭 / 146 第三节 流泪更疯狂 / 154 中国是一块肥肉。为了吞下这块肥肉,昭和军阀的皮靴连续踏过三位首相。田中义一参加甲午战争时,河本大作还在穿开裆裤。张作霖爱国家,但更爱张家。吞下万斛泪水的石原流出鳄鱼的眼泪。即使政府首相,也只是军队的司务长。 第六章 陷落 第1节 外国的月亮圆(二) / 164 第二节 彭德怀·蔡廷锴·宋美龄 / 179 第三节 突围──是苦难也是辉煌 / 188 第四节 嬗变(一) / 199 共产国际的军事顾问也要打假。由于博古的苦衷,李德扮演起现代钟馗。第五次“围剿”蒋介石三遇其险,*伤心处是打碎了毛福梅的腌菜坛。一个前共产党员攻占红都瑞金。出发长征的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了*深重的苦难,也是*耀眼的辉煌。 第七章 突破 第1节 国民党不缺智商 / 206 第二节 “朱毛确在军中” / 212 第三节 狭路相逢 / 216 白崇禧、陈济棠皆对红军行动了若指掌。对李汉魂微妙不言的指责,尽在“保境安民”四个字。杨永泰提出的方向别说蒋介石,连红军自己也未意识到。掩盖了48年的隐秘,仍在《难忘的岁月》中维持岁月的尘封。 第八章 湘江,湘江 第1节 “老蒋恨我们比恨朱毛还更甚” / 232 第二节 就蒙一个蒋介石 / 235 第三节 枪林弹雨中的一军团 / 240 第四节 蒋介石仰天长叹:“这真是外国的军队了!” / 248 第五节 军人与政治 / 251 认为“有匪有我,无匪无我”的白崇禧,突然开放全、灌、兴铁三角,红二师却痛失宝贵战机。向来披坚执锐的红一军团,对自己战斗能力还能支撑多久发生动摇。湘军悍将李觉却至死不承认抄了林彪的军团部。 第九章 烈火真金 第1节 嬗变(二) / 258 第二节 残兵·火种 / 264 第三节 风火来去一陈毅 / 271 第四节 万劫也复 / 277 造就大英雄的时代,即是产生大叛徒的时代。有多少至死不渝的忠诚,就有多少寡廉鲜耻的叛卖。将领与将领的思想交锋中,王耀武不是胜者。陈毅向真理低头,却从不向困难低头。孔荷宠没有龚楚幸运,却幸运地早早结束了吞噬灵魂的痛苦。 第十章 瞩目大西南 第1节 一石数鸟 / 282 第二节 量变,质变 / 286 第三节 中国出了毛泽东 / 293 第四节 薛岳苦了王家烈 / 296 第五节 刘文彩,刘文辉,刘湘 / 302 蒋介石首次进军大西南。川军刘湘、黔军王家烈、滇军龙云,皆是收拾对象。 遵义会议人事变动在黄平橘林商定。张闻天心中的“钦公塘”。毛泽东不是先知先觉,却以*大的历史自觉来到转折点。红军作战讲究出敌不意,入川行动却落入刘湘意料之中。 第十一章 苦难辉煌 第1节 从来就没有救世主 / 310 第二节 火中凤凰 / 316 第三节 鲁班场,周浑元 / 324 第四节 赤水不是逍遥津 / 332 第五节 入滇,危局中的大智大勇 / 338 毛泽东一生四次败仗,两次发生在四渡赤水;遵义会议后又差点丢掉前敌总指挥职务。吴奇伟穷追红军一路,1949年10月1日却立于开国大典的观礼台。 红军战略决策的变化令人眼花缭乱。没有句句是真理,只有步步实事求是。 第十二章 大渡桥横铁索寒 第1节 滔滔金沙江,军神刘伯承 / 346 第二节 会理裂痕:无法回避 / 350 第三节 永恒的青铜像 / 361 红军长征期间,林彪急过两次,蒋介石兴奋过三次。各军团都在创造急行军速度的纪录,连李德都走着走着睡着了。刘伯承的六只小船,让全军渡过金沙江。会理会议的裂痕,一直延续到1959年庐山会议。背挎马刀、腰缠手榴弹、攀援铁索的勇士,成为一尊永恒的青铜雕像。 第十三章 阴间多云 第1节 暗流 / 370 第二节 残阳如血 / 381 第三节 开裂的坚冰 / 385 蒋介石想打苏联牌,苏联也想打蒋介石的牌。蔡元培一边说抗日一边老泪纵横,眼泪滴到汤盘里。红军穿插于赤水河之际,“东方劳伦斯”走遍大半个中国。“三羽乌”是弃物,刺客就不是了吗?被蒋介石也被个人野心涮惨了的张学良,灼热的灵魂已成滚烫的岩浆。 第十四章 福兮祸所伏 第1节 “张国焘是个实力派” / 392 第二节 毛泽东的三个九月九 / 401 第三节 山丹丹花开 / 410 工农红军战史中*兴奋的会师,却演化为*严重的分裂。毛泽东一生中,三个9月9日深深嵌入生命。阎锡山的讲话成了陕北有块根据地的通知。陕北根据地也搞起了肃反。历史*无情,历史也*有情。徐海东、刘志丹都对中国革命立下大功。 第十五章 历史与个人 第1节 踌躇分水岭 / 426 第二节 一句顶一万句 / 437 第三节 个人决心中的历史,历史决心中的个人 / 449 降日与抗日,皆在一念之间。只会唱《大刀进行曲》,还不能明白那段历史。毛泽东被蒋介石通缉,又被张国焘通缉。连陈昌浩都发生动摇,铁锤还能成其为铁锤么?秘密谈判破裂,蒋介石要“围剿”到底。但历史的决心从来不属于个人。 第十六章 狂飙歌 / 467 历史是兴衰,也是命运。在世界东方,不知多少人因中国而失掉名誉,又因中国而恢复名誉。“盖棺论定”讲一个人生命的完结,却不能讲一段历史完结。不是每个人,都能以短暂的生命辉映漫长的历史。常说殊途同归,殊途永远无法同归。 无终结的历史。 无终结即是一切的终结。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 参考书目 /

浴血荣光
暂无

精彩书摘

《苦难辉煌》第三节 谁人看中毛泽东

有人翻遍历史,得出在中国欲成大事者,实践上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其一,爱才如命; 其二,挥金如土; 其三,杀人如麻。 近代中国恐怕没有哪一个比蒋介石更加具备了。就江山改姓、王朝更迭来说,普天之下,也只有姓蒋。 蒋介石早年赴日本留学,在给表兄的照片背后题诗一首: “腾腾杀气满全球,力不如人肯且休! 光我神州完我责,东来志岂在封侯!” 从1926年“三二○”中山舰事件到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事变;从1941年1 月皖南事变到1946年6月26日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蒋介石每每突然间向中国共产党人举起屠刀。仅1927年4月到1928年上半年,死难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工农群众和其他革命人士,就达33.7万人;至1932年以前,达100万人以上。罗亦农、赵世炎、陈延年、李启汉、萧楚女、邓培、向警予、熊雄、彭湃、张太雷、瞿秋白、恽代英、方志敏等大批中共的优秀领导者皆被杀害。 周恩来曾经万分痛心地说过:“敌人可以在几分钟内毁灭了我们革命的领袖,我们却不能在几分钟内锻炼出我们的领袖。” 大批领导人的被害,曾使中国共产党处境艰难。 国民党爱国将领陈铭枢在《“九一八”第四周年纪念感言》中写道:“呜呼!不知多少万热血青年,就在这‘清党’明文的‘停止活动’四字之下,断送了*宝贵的生命!国民党为‘救党’而屠杀了中国数百万有志有识的青年。这个损失是中国空前的损失,即秦始皇之焚书坑儒亦必不至于此。” 蒋介石用屠刀在中国造成的白色恐怖,可谓全世界**的白色恐怖。 相较之下,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党人是有幸的。 列宁被捕流放过两次。 托洛茨基被捕流放过两次。 布哈林被捕流放过三次。 加米涅夫被判处终身流放。 加里宁多次被捕流放。捷尔任斯基多次被捕流放。奥尔忠尼启则多次被捕流放。古比雪夫多次被捕流放。斯维尔德洛夫先后被关押和监禁达12年之久。 斯大林被捕流放竟然达到7次之多。 若沙皇尼古拉二世也成为蒋介石,布尔什维克党中央能存几人?谁又将去领导改变了整个20世纪的十月革命? 在中国,共产党人只要一次被捕,便很难生还。中共中央总书记向忠发被捕后本已叛变,蒋介石也只让他活了三天。蒋记政治词汇中充满了“枪决”“斩决”“立决”“斩立决”“见电立决”;根本没有“流放”这个字眼。 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幸免──例如陈赓,黄埔军东征时救过蒋的性命,杀掉他名声不好,捕了以后也只有勉强放走。那是1925年10月第二次东征期间,第三师在华阳附近被围,情况危急。蒋命第四团连长陈赓去传令:不许撤退。几个月前蒋介石与廖仲恺曾共同签署连坐法令,规定“如一班同退,只杀班长。一排同退,只杀排长。一连同退,只杀连长。一营同退,只杀营长。一团同退,只杀团长。一师同退,只杀师长”。但第三师在敌人压迫下已处全线动摇之中,连想杀的人都找不着。兵败如山倒之际蒋还站在那里大声叫喊,陈赓见状上去背起蒋就跑,一直跑到河边上船摆渡过去,方才脱险。蒋后来感慨道:“幸仗总理在天之灵,出奇制胜,转危为安。”话虽这么说,却也知道是陈赓实实在在救了他一命。1933年3月陈赓在上海被捕,蒋闻讯,立即命令将陈赓带到南昌,他要亲自劝降。据说那天陈赓闻蒋进屋,随手举报纸遮脸,不见。蒋以为陈赓真的在看报,便绕到左侧,陈赓复举报纸转向左侧;蒋又转到右侧,陈赓又举报纸随着转向右侧。一个来回,蒋已明白,无奈,苦笑离去。一个月后,蒋让人“陪伴”陈赓外出自由活动,同意随他走脱。 这算**的特例。 其余便没有那么客气了。连与蒋长期共事、先后任黄埔军校教育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主任的邓演达,本来就不是共产党人,只是什么“第三党”,且还有陈诚在一边说情也不能幸免,坚决杀掉。 如此腾腾杀气,为何共产党人终剿不灭?是什么力量使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中国共产党人能够一次又一次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又继续战斗? 人人想破解这道近代中国之谜。 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主席汪精卫认为,原因在于中国农业破产。 1934年1月20日,国民党四届四中全会在南京举行,汪精卫在开幕词中说: 至于共匪之发生,则为中国历史上农民失业之结果,加以*近数十年来,经济落后,农村崩溃,失业人数遂以激增,而野心家因以施其操纵,谋为李自成、张献忠之所为。即以江西一省而论,人口减少至六百万,此等灾祸,真较洪水猛兽为重。本党除了努力治标清除共匪之外,还须努力治本,以解决农民失业问题。 汪精卫风度翩翩,是国民党内口若悬河的雄辩家、“总理遗嘱”起草人、孙中山临终*后呼唤的人物,也是中国现代史中一位颇富戏剧性的人物。 1909年11月,他与黄复生、喻培伦从香港潜入北京,行刺摄政王载沣。此前有朝鲜志士安重根在哈尔滨车站刺杀日本重臣伊藤博文,举世震惊。汪一方面正对革命党人多次起义失败痛心疾首,见清廷又宣布“预备立宪”欺骗舆论,遂决心效法安重根,刺清廷一重臣,以醒革命。另一方面则是对保皇党人冷嘲热讽的回应,他们说孙中山等“叫人家去革了命,而自己可以安安稳稳,到处受人欢迎,哪有做伟人这么便宜?”在此刺激之下,汪精卫决心以鲜血证实革命党人的决心意志。 决心与行动还不是一回事。汪、黄、喻三人皆有必死之心,却不是行刺里手,也无一人有安重根那样抵近行动的勇毅。炸弹安放地点花了三个多月时间研究,仍然举棋不定。 摄政王府在地安门外后海鸦儿胡同附近。炸药埋设点先选在鼓楼大街,后改烟袋斜街,*后皆作罢,定在银锭桥。选定一深夜三人到桥下掘土,吠声四起,便不敢干下去,约定次日晚上再来。第二天晚上,喻、黄两人刚埋好炸药,就被桥上行人发现。事情败露,三人全部被捕。 汪自料必死,行刺的慌乱便豁出去为临刑的慷慨。他在狱中供词长达数千言,痛斥清廷,吟诗言志: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这首诗引出多少忧国忧民之士的滚滚热泪。 作为*具激情、*富浪漫色彩、*有个人魅力的激进党人,汪精卫几乎把革命者形象塑造到了完美无缺的地步。但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在不经意中悄悄走向反面。 布尔什维克党人、共产国际主席季诺维也夫曾自称为“一切都预先看到的”政治家,却不能预见自己*后以“投靠法西斯”罪名,被斯大林处死。汪精卫这位辛亥革命前的著名刺客,也不能预料到自己在抗日战争前终于被刺。 1935年11月1日,国民党中央在南京召开四届六中全会。大会刚刚开幕、全体中央委员摄影完毕之际,身穿西装、外罩大衣的南京晨光通讯社记者孙凤鸣突然跨出人群,掏出手枪,向站在第1排正中的汪精卫连开三枪。 孙凤鸣刺杀汪精卫的快速敏捷,决不像汪精卫刺杀载沣那样拖泥带水。 警卫拔枪反击之中会场大乱。代表们涌向门口逃生,腿脚不便的张静江被拥倒在地。 留在汪精卫脊椎骨中的那颗子弹,*后成为他致命的创伤。 1944年11月10日,汪精卫因枪伤复发死于日本。 此人在中国现代史中以刺客开始,以被刺告终。以杀身成仁的著名义士开始,以摇尾乞怜的头号汉奸告终。 如果历史做出另外一种安排:摄政王载沣当年抓住汪精卫后,断然将其处决,那么中国现代史将毫无疑问多一个令人唏嘘感慨的英俊英烈,少一个后来令万众唾弃的头号汉奸。
参考书目 /

浴血荣光
暂无

浴血荣光(全新再版)+苦难辉煌(全新修订增补版) 一部史诗般的战略思考,一段波澜壮阔的民族史诗 作者:金一南 出版社:[具体出版社名称] 出版日期:[具体出版日期] 定价:[具体定价] 内容简介 在历史的洪流中,总有一些名字,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着民族前进的道路;总有一些事件,如同不朽的丰碑,镌刻着坚韧与辉煌。金一南教授倾注十五年心血,以其深邃的洞察力、宏大的历史视野和卓越的叙事能力,为我们奉献了这两部政治军事领域的扛鼎之作——《浴血荣光(全新再版)》与《苦难辉煌(全新修订增补版)》。这不是简单的历史叙述,而是高层智囊对国家命运、民族复兴、战略思维的深刻解读与前瞻性思考。 《浴血荣光(全新再版)》:审视荣光背后的血与火 《浴血荣光》并非对战争的歌颂,而是对战争背后复杂逻辑的剖析,是对国家生存与发展战略的深度审视。本书以宏大的历史视角,回溯了中国近现代史上那些决定民族命运的关键战争与战略决策。它不回避硝烟弥漫的战场,更深入地挖掘那些隐藏在战役背后的政治博弈、经济支撑、外交斡旋以及文化精神。 金一南教授以其独特的“战略思维”视角,将每一次冲突、每一次斗争置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他并非仅仅罗列战役细节,而是着力揭示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战略意图、战略逻辑和战略教训。书中,读者将跟随作者的笔触,穿越历史的迷雾,去理解为何在某些特定的历史关头,一个民族必须选择“浴血”前行;又为何在这种“浴血”中,孕育出不屈的“荣光”。 本书的“全新再版”意味着在原有基础上,作者进行了更为精炼的梳理和更为深刻的拓展。新增的史料、更为前沿的理论视角,以及作者对当下国际格局的全新解读,都将使这部作品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它将带领读者跳出单一的民族叙事,从更广阔的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格局中,去理解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定位与选择。 在这部作品中,你将看到: 宏观战略的视角: 并非孤立地看待一场战争,而是将其置于国家整体战略、意识形态对抗、意识形态主导权争夺的宏大框架下进行分析。 博弈的艺术: 深入剖析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多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以及在复杂局面下,如何运用智慧和策略,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 历史的镜鉴: 从过去的成功与失败中汲取智慧,洞察历史的必然与偶然,为当下和未来的战略决策提供深刻的启示。 精神的力量: 探讨在极端困境下,支撑一个民族克服万难、走向胜利的精神内核,以及这种精神如何在历史的传承中不断积淀与升华。 《浴血荣光》是一部关于“如何赢得生存与尊严”的战略教科书,它引导我们思考,在风云变幻的世界格局中,一个国家如何才能保持战略清醒,如何在挑战中抓住机遇,最终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苦难辉煌(全新修订增补版)》:回溯辉煌的源头,洞悉民族的脊梁 如果说《浴血荣光》是对战略层面上的深刻洞察,那么《苦难辉煌》则将视角聚焦于民族精神的铸造与国家崛起的艰辛历程。本书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为主要内容,系统梳理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发展壮大,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非凡奋斗史。 金一南教授以其特有的宏大叙事,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将个体选择与历史潮流融为一体。他没有回避革命岁月的艰苦卓绝,没有回避建设时期的探索与曲折,更没有回避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革及其面临的挑战。他用史诗般的笔调,描绘了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画面:先辈们如何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坚持理想信念;如何在血与火的洗礼中,锻造出坚不可摧的革命意志;又如何在改革的浪潮中,不断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开辟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全新修订增补版”的意义在于,作者不仅在原有经典内容上进行了更精细的打磨,还增加了大量新的史实、新的论述,并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理论观点进行了更为深入的解读和更新。这使得本书的内容更加丰富、视角更加多元,也更能反映出作者对中国发展道路和未来方向的最新思考。 在这部作品中,你将读到: 民族精神的溯源: 深入挖掘支撑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伟大飞跃的精神基因,揭示理想信念、家国情怀、牺牲奉献等核心价值的时代意义。 历史选择的必然: 通过对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分析,揭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向胜利的历史必然性,以及在关键时刻所做的正确抉择。 战略思维的实践: 展现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结合中国实际,形成并不断发展中国化的战略思想。 时代发展的脉络: 梳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社会变迁,从革命年代的浴血奋战,到建设时期的艰辛探索,再到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勾勒出一条清晰而壮丽的时代发展脉络。 面向未来的思考: 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当前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深刻分析,并对未来发展道路提供富有启发性的见解。 《苦难辉煌》是一部关于“何以为中国”的深刻注解,它将带领我们重温那段充满血与泪、奋斗与荣耀的历史,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以及中国人民为什么能够,在古老的东方创造出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高层智囊,十五年磨一剑 金一南教授作为一位备受推崇的战略思想家,他的人生经历与学术积累,使他能够以一种常人难以企及的宏大视角和深刻洞察,审视政治、军事领域的复杂议题。十五年的潜心研究,不仅体现在内容的翔实与严谨,更体现在思想的深度与穿透力。《浴血荣光》与《苦难辉煌》的姊妹篇组合,宛如一部史诗般的战略思考,一段波澜壮阔的民族史诗,它们相互辉映,共同构成了一幅关于国家崛起、民族复兴的宏伟画卷。 这两部作品,是献给所有关心中国命运、热爱中国人民、思考国家未来发展的读者的一份厚礼。它不仅是一次知识的普及,更是一次思想的启迪,一次精神的洗礼。无论你是对历史有着浓厚兴趣的学者,还是对国家发展有着深切关怀的公民,亦或是渴望理解中国崛起逻辑的国际友人,都能在这部作品中获得深刻的感悟与启发。 阅读《浴血荣光》与《苦难辉煌》,就是踏上一段穿越历史、理解当下、启迪未来的思想之旅。 这是一部值得您细细品读、反复研习的时代巨著。

用户评价

评分

《苦难辉煌(全新修订增补版)》这本书,给我带来的震撼,绝非“震撼”二字可以概括。它更像是一次思想的洗礼,一次灵魂的涤荡。金一南先生以极其精炼的语言,将一个民族在极端困境中求生存、谋发展的艰辛历程,刻画得淋漓尽致。我仿佛看到了无数个“不可能”,却被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用坚韧不拔的意志,硬生生地变成了“可能”。书中对于战略决策的分析,对于领导者们艰难抉择的描绘,让我对“政治”和“军事”这两个概念有了全新的理解。它们并非冰冷的术语,而是与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连,是关乎国家存亡的重器。修订增补版的内容,更是让我看到了历史的深度和广度,作者在原有基础上,对一些关键事件和人物进行了更详尽的解读,这使得全书的逻辑更加严谨,观点更加鲜明。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陷入沉思,思考那些历史的经验教训,以及它们对于当下的启示。这本书不是提供简单的答案,而是引导读者去思考,去感悟,去理解那些“辉煌”背后,所付出的“苦难”。

评分

《苦难辉煌(全新修订增补版)》这本书,是那种一旦开始阅读,就很难停下来的类型。金一南先生的写作风格,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他能够将极其复杂的历史事件,用清晰而富有逻辑性的语言呈现出来。我尤其欣赏他对那个特殊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面临的巨大压力和挑战的细致描写。书中所展现的,不仅仅是政治斗争的残酷,更是无数领导者在逆境中展现出的非凡勇气和智慧。修订增补版更是增加了许多宝贵的信息,使得整个故事更加完整,也更加引人入胜。它让我理解了,为何那个时代的中国,能够克服重重困难,走向胜利。这本书让我对“苦难”有了更深的认识,它并非是绝望的深渊,而可以是孕育希望的土壤,是锻造辉煌的熔炉。每一次阅读,都仿佛经历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让我更加珍视当下的美好生活,也更加理解肩上的责任。

评分

当我翻开《浴血荣光(全新再版)》这本书时,我没有预设任何的期待,但我很快就被其强大的叙事力量所吸引。金一南先生的文笔,朴实而有力,他用一种近乎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了那个时代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书中对人物的刻画,细腻而真实,无论是叱咤风云的领袖,还是默默无闻的战士,他们的形象都跃然纸上。我从中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也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对军事战略的分析,更是让我叹服,作者不仅仅是罗列战役,更是深入剖析了背后所蕴含的战略思想和决策过程。这本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每一个看似“理所当然”的胜利,都凝聚着多少人的智慧、汗水和鲜血。它不仅仅是一部历史读物,更是一部关于信念、勇气和牺牲的史诗。它让我对“荣光”二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那不是轻飘飘的赞美,而是沉甸甸的责任。

评分

阅读金一南先生的这两部作品,尤其是《浴血荣光(全新再版)》,我感受到的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精神的感召。书中对那些关键历史节点的描绘,细节之丰富,叙事之流畅,让我欲罢不能。作者仿佛拥有穿越时空的特异功能,能够将那些宏大的历史事件,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人物故事,一个个鲜活的场景。我能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也能体会到和平的来之不易。他对战略层面的分析,不仅仅是复述历史,更是一种对战争规律的深刻洞察,对国家战略的精辟解读。我从中看到了智慧的闪光,也感受到了使命的沉重。书中的每一个字,仿佛都凝聚着作者对历史的敬畏之心,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它让我明白,今天的和平与发展,是建立在无数先辈的血与泪之上的。这本书不仅仅是献给那些关心政治军事的读者,更是献给所有希望了解中国近代史,理解国家发展脉络的中国人。

评分

初读《浴血荣光(全新再版)》,脑海中便被一股磅礴的历史洪流所裹挟。金一南先生以其深厚的功底和独特的视角,将那些尘封的岁月娓娓道来。这不仅仅是一部关于战争的书,更是一次对人性深处的挖掘,对国家命运的拷问。书中的细节生动鲜活,仿佛我亲临了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感受着战士们的浴血奋战,也目睹了战略家们的运筹帷幄。那些宏大的历史叙事,在金先生的笔下变得有血有肉,充满着一种令人动容的力量。我惊叹于作者驾驭史料的精准,更折服于他解读历史的深刻。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荣光”二字的含义,它并非轻易得来,而是由无数次的牺牲与奉献铸就。每一次翻页,都像是与历史人物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他们的选择,他们的牺牲,他们的信念,都深深地触动了我。它让我明白了,真正的荣光,往往伴随着巨大的苦难,而那些苦难,又是通往更高远价值的必经之路。整本书读下来,荡气回肠,既有对历史进程的敬畏,也有对人类意志的赞叹。

评分

质量好,很喜欢!

评分

挺好看的书,值得拥有

评分

挺好看的书,值得拥有

评分

挺好看的书,值得拥有

评分

还行

评分

还行

评分

质量好,很喜欢!

评分

还行

评分

挺好看的书,值得拥有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