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同的逻辑:集体行动的理性与感性之争

社会认同的逻辑:集体行动的理性与感性之争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薛婷 著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1-28

图书介绍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417477
版次:1
商品编码:12096288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75
字数:292000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内容简介

  社会认同的逻辑:集体行动的理性与感性之争以社会心理学为立足点,融汇其他领域和学科有关现实和网络集体行动的内涵、外延和发生、发展机制等理论和方法,提出更为全面和适合我国背景的现实和网络集体行动的概念框架和理论整合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系统地实证研究,对国外经典的双路径模型进行验证和发展,并集中探讨社会认同、情绪、效能感和价值观等核心因素对集体行动的作用机制和由此体现的我国背景下集体行动参与的社会心理特征。本书内容翔实、系统,既可作为相关领域知识普及的重要工具考,也可为多视角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框架和交流平台,其实证研究结果,也为国内的实践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多视角下的集体行动1
第一节现实集体行动的多种界定1
第二节多视角下的网络集体行动15
第三节现实集体行动的经典理论28
第四节网络集体行动的相关理论53
第五节集体行动中的三足鼎立68
第六节集体行动影响因素解析81
第七节集体行动理论模型概述93
第八节本研究概述100
第二章集体行动理论框架构建106
第一节现实集体行动诸相关概念分类新框架106
第二节网络集体行动诸相关概念及分类新框架109
第三节现实集体行动理论整合模型115
第四节网络集体行动理论整合模型126
第三章理性与感性路径的实证解析136
第一节社会认同VS.工具性动机136
第二节情绪VS.效能感149
第三节各因素整合模型初探164
第四节跨情景整合模型分析175
第五节价值观的作用机制分析197
第六节社会认同作用机制的实验探索209
第四章从研究到实践221
参考文献229
后记248
附录251
附录A以钓鱼岛事件为背景的调查问卷251
附录B以利比亚事件为背景的调查问卷261
附录C实验中的调查问卷271

前言/序言

  不管是出于理论研究还是出于维持社会稳定、改善群际关系的目的,非制度性集体行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而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创新也使网络集体行动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究竟何为非制度性集体行动?它具有怎样的发展历程?哪些因素会促发这类行动?其影响机制如何?如何预测和预防?等等,这些都是目前广受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书从中总结出10个核心问题,并希冀通过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对此进行解答。
  1. 现实集体行动的定义和分类
  相对于制度性集体行动(collective action)而言,非制度性集体行动往往具有一定的破坏性和反社会性,长久以来一直受到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心理学、传播学、人类学等多门学科的普遍关注,可以说是一个跨学科、跨历史和跨地域的研究领域。而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以及不同学科的研究者和社会实践者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定义和分类,这就很容易造成对集体行动的认识混乱,既不利于学术上的交流,也不利于对集体行动本质的认识和研究的深入进行。基于此,本书在对以往国内外有关集体行动的定义和分类进行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试图提出一个较为全面并更适合我国社会和时代背景的分类框架,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基础和工具。
  2. 网络集体行动的定义和分类
  随着网络影响的日益扩大,网络集体行动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网络集体行动本身,以及网络上出现的各种群体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参照现实集体行动的定义和框架以及以往的理论和研究,本书试图根据网络集体行动的特征和发展程度提出一个动静结合的定义和分类框架。
  3. 现实集体行动机制的理论整合
  关于现实集体行动的发生及发展机制,以往研究者虽然已建立了丰富的理论,但仍未形成统一认识。本书试图从微观、宏观和整合等不同层次对以往的重要理论进行梳理,分析各理论的相似之处,并以价值累加理论所揭示的集体行动的发展脉络为主要框架对以往的理论进行整合,以对集体行动的不同类别和不同阶段的发生发展机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为随后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4. 网络集体行动机制的理论整合
  借鉴现实集体行动的整合思路,以网络集体行动所涉及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环境为主要整合线索,以价值累加理论为主要分析框架,对能够应用到网络环境中,用以解释网络集体行动的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传播学等有关现实集体行动和传统传播现象的理论进行分析和整合。试图勾画出网络集体行动及其发展的全貌,为随后研究的深入和更具针对性的理论的提出提供一定的依据。
  5. 对社会认同和工具性动机双路径模型的检验和发展
  Simon等人提出的双路径模型虽然对影响集体行动的两大主要因素——社会认同和工具性动机进行了整合,但其有关两个路径相互独立的结论主要来自回归分析结果。Simon B, Loewy M, Stürmer S, et al., “ Collective Identification and Social Movement Participation* 1”,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4(1998), 646. 后续的研究和分析则发现,社会认同和工具性动机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社会认同作为群体成员共享的信念体系除对集体行动有直接影响外,还可能通过影响工具性计算(如提高对背叛代价和合作收益的评估)过程而间接影响人们的参与决策。Stürmer S, Simon B, “The role of collective identification in social movement participation: A panel study in the context of the German gay movement”,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0(2004), 263. Louis等对学生运动的研究也发现,对收益—损失的主观评价在群体规范和集体行动参与间起中介作用。Louis W R, Taylor D M, Douglas R L, “Normative influence and rational conflict decisions: Group norms and cost|benefit analyses for intergroup behavior”, Group Processes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 8(2005),355. 两条路径间的相互关系暗示了可能存在一个潜在因子,该因素可能正揭示了出两条路径的内在机制。并且社会认同和工具性动机的内涵也暗示了可以从内外动机的角度探讨两种因素的作用本质,从而对双路径模型进行检验和发展。Ajzen I, Fishbein M, “Attitude|behavior realtions: A theoretical anaylsis and review of empirical research”, Psychological Bullein, 84(1977), 888~918.
  此外,以往的研究多限于西方背景下的现实集体行动,而网络社会的开放性、匿名性和虚拟性等特征Postmes T, Spears R, Sakhel K, De Groot D, “Social influence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The effects of anonymity on group behavi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7(2001), 1243. ,以及中国独特的文化和社会行为取向王俊霞:《美国的个人主义与中国的集体主义》,《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23),75~76页。,可能都会影响两种因素对集体行动的作用。
  基于此,本书首先以民族事件为背景,结合内外动机和双路径模型来探讨两种路径的作用本质以及中国现实和网络集体行动的特点和规律,以望能对以往的研究进行验证和发展。
  6. 对情绪和效能的双路径模型的检验和发展
  正如Van Zomeren等人(2004)对社会支持和群体不公的实验研究所发现的,效能和愤怒可以作为影响集体行动的两条相互补充的路径,并且工具性路径对情绪路径具有一定的强化作用。Van Zomeren M, Spears R, Fischer A H, Leach C W, “Put your money where your mouth is! Explaining collective action tendencies through group|based anger and group efficacy”,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87(2004), 649. 而Van Zomeren对不公(主要指情绪)和效能的操作以及其他研究者的工作,都暗示了合理性评估和价值观作为情绪的基础,可能对集体行动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Mackie D M, Devos T, Smith E R, “ Intergroup emotions: Explaining offensive action tendencies in an intergroup context”,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9(2000), 602. Van Zomeren等人(2008)随后提出的整合的集体行动社会认同模型(Social Identity Model of Collective Action,SIMCA)则进一步确定了社会认同的基础性作用。Van Zomeren M, Postmes T, Spears R, “ Toward an integrative social identity model of collective action: A quantitative research synthesis of three socio|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4(2008), 504.
  但很少有研究对上述变量进行细化和整合,基于此,本书仍以民族事件为背景,并通过增加价值观和合理性评估等变量来探索中国背景下,不同维度的社会认同、价值观和效能感以及生气,合理性评估对人们参与现实和网络集体行动倾向的整体影响和相互关系,重点分析社会认同的调节作用,以望能对传统的情绪和效能双路径模型进行检验和发展。
  7. 集体行动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对社会认同和工具性动机模型,以及效能和情绪模型的检验和发展,能够初步揭示出特定事件背景下,中国人参与网络和现实集体行动的特征和规律。但是,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受到所选变量的影响,为进一步勾勒出中国式集体行动的整体特征以及各路径间的相互关系,本书将对不同维度的社会认同、工具性动机、效能感、价值观和情绪的影响机制进行整合分析。
  8. 不同类型集体行动的影响机制分析
  前面的研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中国式集体行动的整体特征及主要因素的影响机制,但这些研究都是以民族事件为背景,由此得到的研究结论,特别是与西方研究的差异,除了受中国独特的文化背景影响外,还可能受到事件类型的影响,并且这些研究没有考察集体行动的类型对人们参与机制的影响,为检验和扩展整合分析的结果,探究中国人参与集体行动的普适规律,本书将进一步以不涉及民族直接利益的国际性事件为背景,综合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在不同场域(现实和网络)以及不同成本和风险的集体行动中的影响机制和相互关系,重点分析社会认同的调节作用机制。
  9. 价值观的作用机制
  如前所述,虽然近来有关集体行动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多将社会认同、群际情绪和工具性动机作为核心变量,但其对集体行动的解释仍较有限。新的较具解释力的变量逐渐成为该领域的一个新的热点,其中较受重视的就是价值观变量。Klandermans在讨论参与社会运动的基本动机时,就曾指出除工具性动机和社会认同外,人们对违背其基本价值观的评估就能激发其参与集体行动的动机。Klandermans B, “Collective political action”. Oxford handbook of political psychology, 2003,670. 随后的研究也普遍将价值观看作是独立于工具理性的新的影响路径,人们参与行动单纯是为了增强自我意识、进行道德谴责或价值表达。Hornsey M J, Majkut L, Terry D J, McKimmie B M, “On being loud and proud: Non‐conformity and counter|conformity to group norms”,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42(2003), 319.
  但按照Rokeach的定义Rokeach M, The nature of human values. New York: Free Press, 1973,p.3. 以及Schwartz对价值观特征的总结Schwartz S H, “Universals in the content and structure of values: Theoretical advances and empirical tests in 20 countries”,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5(1992),1.,则暗示了价值观因其抽象性等特征有别于并超越于态度,从而对人们的情感、认知和行为有着基础性影响,因此,也可能在集体行动中起到和社会认同类似的核心作用。为进一步明确价值观的影响机制,在前述整合分析的基础上,本书将进一步通过调节效应和复杂模型的分析对其作用性质进行跨行为场域和行动类型的探索。
  10. 社会认同的作用机制
  以往很多研究都将社会认同作为影响集体行动的核心机制或基础性变量,并开始探讨不同层次的社会认同对集体行动的相对预测力。但对其具体的影响路径还存在很大的争议,并且很少有研究从作用性质的角度探讨不同水平的社会认同对集体行动的影响。但这一研究视角可能就为揭示双路径模型的本质属性,以及解释以往有关整合模型研究中的不一致或矛盾现象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基于此,本书根据前期的调查研究、结构方程和调节效应分析的结果,进一步通过实验研究探索不同层次的社会认同的作用机理和具体的影响路径,对理解和整合前人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综上所述,本书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所提出的适应我国社会背景的集体行动的概念框架和理论整合模型,以及针对特定类型和特定阶段集体行动发生机制的深入研究,从理论和现实等角度有助于促进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揭示中国式集体行动的特征和机制等,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从现实方面来看:(1)多学科的视角和动态的角度有助于把握集体行动的发展全貌和各部分、各类别间的关系,从而为构建现实和网络集体行动的综合指标体系和知识库提供基本的概念框架,为搭建各类集体行动的预警、预测模型提供社会心理层面的知识支撑。(2)对中国人参与集体行动的社会心理因素和影响路径的深入分析,能够为有效预防破坏性集体行动的发生、合理引导建设性集体行动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有助于解决我国当前社会中的一些现实问题。(3)我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都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时期,特别容易爆发各种社会与经济危机事件,社会集体行动是很多公共安全事件的主体,同时网络的兴起和不断发展使得集体行动(特别是集群行为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和发展都更具隐蔽性、突发性和扩散性。由于相关研究的匮乏,决策者往往不能及时地发现并化解系统的脆弱性。本书成果不但可以为决策者引控和管理集体行动提供依据,并可以应用于大型活动、社会动员、危机管理和政府决策等领域,为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经济增长、提升全社会的突发应急能力提供理论基础。(4)集体行动多发生在群际背景下,遵循一定的群际关系特点和发展规律。对中国人集体行动的社会心理机制的探索,有助于理解中国背景及具体情景下群际关系的特点和动力机制,对从中观和微观的角度促进群体内合作、减少群际冲突、改善群际关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从理论方面来看:(1)基于多学科和动态发展的视角提出的现实和网络集体行动的概念体系和分类框架,有助于解决以往研究中的概念不清和概念混淆问题,促进不同领域内的学术交流,同时也有助于对集体行动的内涵和外延形成更为清晰的认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对具体事件的分析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2)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心理学、传播学、人类学等领域都有对集体行动的发生、发展机制的理论论述,有些理论表面上甚至是相互矛盾的,这就很容易引起认识上的混乱,本书试图打破学科界限,根据相关理论所采取的不同视角和解释重点对其进行梳理,并按照集体行动的发生、发展脉络对主要理论进行整合,有助于厘清各理论之间的关系,把握现实和网络集体行动的发展全貌和内部机制,为进一步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具体路径的影响机制提供理论框架。(3)本书在前述理论和分类框架的基础上,重点关注群体性事件和社会运动等有一定规范和影响力的现实集体行动以及基于共同行为目标的网上集体行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机制,综合分析了不同的社会认同、群际情绪、效能感、集体行动的动机以及价值观等因素对中国人参与集体行动的影响机制及各主要因素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深入分析社会认同的作用机制,试图揭示集体行动双路径的本质规律,这不仅是在中国背景下对西方经典的双路径模型的检验和发展,也为解释以往研究中的矛盾和不一致现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而对不同行为情景和不同行动类型的研究不但能够增强结果的解释力,也有助于从微观、中观和宏观相结合的角度探索中国人参与集体行动的本质规律。
  作者
  2016年3月5日

社会认同的逻辑:集体行动的理性与感性之争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社会认同的逻辑:集体行动的理性与感性之争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社会认同的逻辑:集体行动的理性与感性之争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社会认同的逻辑:集体行动的理性与感性之争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社会认同的逻辑:集体行动的理性与感性之争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