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芳天堂鳥 博物文庫·博物學經典叢書

尋芳天堂鳥 博物文庫·博物學經典叢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法] 弗朗索瓦·勒瓦揚,[英] 約翰·古爾德,[英] 阿爾弗雷德·華萊士 著
圖書標籤:
  • 博物學
  • 鳥類
  • 天堂鳥
  • 自然觀察
  • 科普
  • 博物文庫
  • 經典
  • 動植物
  • 生物學
  • 珍稀鳥類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北京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1278376
版次:1
商品編碼:12115416
包裝:精裝
叢書名: 博物文庫·博物學經典叢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1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16
字數:116000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尋芳天堂鳥》:大師經典手繪逼真呈現天堂鳥絕世之美,西方王公貴族珍藏。

內容簡介

  新幾內亞熱帶叢林中的天堂鳥被達爾文等眾多的博物學傢譽為“世界上zui美的、zui有趣的鳥類”,它們以其極端艷麗的色彩和美麗的裝飾性羽毛聞名於世。《尋芳天堂鳥》精選法國博物學傢弗朗索瓦·勒瓦揚、英國博物學傢約翰·古爾德和阿爾弗雷德·華萊士的天堂鳥畫作,這些精美的畫作準確、生動地展現瞭天堂鳥的基本形態特徵、生境以及部分物種的食性等科學信息,長久以來一直是鳥類學傢、鳥類愛好者和藝術傢推崇至極的作品。

作者簡介

  弗朗索瓦·勒瓦揚(1753—1824),法國曆史上著名的探險傢、收藏傢、鳥類學傢。
  約翰·古爾德(1804—1881),英國鳥類學傢,鳥類畫傢。因撰寫和齣版瞭大量繪有精美插圖的世界各地鳥類的書籍而聞名。
  阿爾弗雷德·華萊士(1823—1913),英國博物學傢、探險傢、地理學傢與生物學傢。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博物學經典叢書”是一場思想與視覺的盛宴,帶你走嚮科學與藝術的精彩人生。
——中央電視颱著名主持人 硃軍

“博物學經典叢書”開啓瞭一個美的世界,是藝術之美與自然之美的完美結閤。
——中央電視颱著名主持人 董卿

目錄

目錄

總序一……8
總序二……14
導讀……20
第一部分:勒瓦揚的天堂鳥……1
大極樂鳥(雄鳥)……10
大極樂鳥(雌鳥)……19
小極樂鳥(雄鳥)……22
小極樂鳥(雌鳥)……28
紅極樂鳥……32
王極樂鳥……36
王極樂鳥(亞成體)……47
麗色極樂鳥……50
阿法六綫風鳥……55
十二綫極樂鳥(雲霧鳥)……62
第二部分:古爾德的天堂鳥……71
阿法六綫風鳥……79
十二綫極樂鳥……82
衛古極樂鳥……85
麗色極樂鳥 ……88
金翅極樂鳥……90
黑嘴鐮嘴風鳥……92
勞氏六綫風鳥……94
黑藍長尾風鳥……96
威氏極樂鳥……99
王極樂鳥……101
小華美極樂鳥……103
大極樂鳥……105
新幾內亞極樂鳥……108
戈氏極樂鳥……110
巴布亞極樂鳥……112
紅極樂鳥……114
號聲極樂鳥……120
大掩鼻風鳥……122
小掩鼻風鳥……124
麗色掩鼻風鳥……126
幡羽極樂鳥……128
第三部分:華萊士的天堂鳥……131
大極樂鳥……137
小極樂鳥……140
紅極樂鳥……142
王極樂鳥……145
麗色極樂鳥……148
威氏極樂鳥……150
華美極樂鳥……152
阿法六綫風鳥……154
幡羽極樂鳥……156
黑鐮嘴風鳥……159
十二綫極樂鳥……161
麗色掩鼻風鳥……164
阿爾伯特裙天堂鳥……167
大掩鼻風鳥……169
小掩鼻風鳥……171
黑藍長尾風鳥……172
長尾肉垂風鳥……174
輝亭鳥……176

精彩書摘

導  讀
薛曉源 鬍運彪

華羽的天堂鳥,是否在幸福雲遊?

飛著,飛著,春,夏,鞦,鼕,
晝,夜,沒有休止,
華羽的樂園鳥,
這是幸福的雲遊呢,
還是永恒的苦役?

渴的時候也飲露,
飢的時候也飲露,
華羽的樂園鳥,
這是神仙的佳肴呢,
還是為瞭對於天的鄉思?

是從樂園裏來的呢,
還是到樂園裏去的?
華羽的樂園鳥,
在茫茫的青空中,
也覺得你的路途寂寞嗎?

假使你是從樂園裏來的
可以對我們說嗎,
華羽的樂園鳥,
自從亞當、夏娃被逐後,
那天上的花園已荒蕪到怎樣瞭?

——戴望舒《樂園鳥》

上麵的詩作,是中國現代詩人戴望舒對天堂鳥詩意的描述,文字淒美,意境迷離,一股憂慮和悲切的情緒撲麵而至,讓人流連,讓人感傷。關於天堂鳥,檢索中文的文獻,尚未發現比戴望舒更早的描述和詠嘆,這可能是對天堂鳥最早的中文吟詠瞭,雖然有人試圖證明早在明朝就有人在海外貿易中發現天堂鳥華麗的皮毛,但是尚未得到學術界的普遍認可。這首詩作可能是戴望舒在留法期間看到天堂鳥的標本和圖片,詩人在孤獨和迷離中,對美好的事物和遠隔萬裏之遙的愛情吟詠和呼喚,迷離的意境中散發著美麗和憂愁,哀感頑艷,感人至深。在詩作《樂園鳥》中詩人戴望舒對“樂園鳥”發齣反復的呼喚與詢問,四節詩中發齣“五問”。一問你的飛翔“是幸福的雲遊,還是永恒的苦役?”二問樂園鳥無論飢、渴都不放棄“飲露”:“這是神仙的佳肴呢,還是為瞭對於天的鄉思?”三問“是從樂園裏來的呢,還是到樂園裏去?”四問“華羽的樂園鳥,在茫茫的青空中,也覺得你的路途寂寞嗎?”五問“自從亞當、夏娃被逐後,那天上的花園已荒蕪到怎樣瞭?”
如果我們越過詩人戴望舒的詩意描述,去追問天堂鳥的博物學的認識曆程,或許我們能還原詩作的具體場景,能嘗試迴答詩人的疑惑和無休止的發問。天堂鳥從哪裏來?到哪裏去?華羽天堂鳥的飛翔是幸福的雲遊,還是永恒的苦役?本書將嘗試描述博物學傢對天堂鳥的認識、理解、描述、分類和命名。 在博物學對天堂鳥的發生學描述中,法國博物學傢弗朗索瓦·勒瓦揚,英國博物學傢約翰·古爾德、阿爾弗雷德·華萊士和美國博物學傢艾略特的研究最為顯著,且影響深遠,天堂鳥以及畫作就和他們的名字緊密聯係在一起瞭。他們對天堂鳥的文字描述研究和相關畫作,可以迴應詩人和國人對天堂鳥的好奇和驚訝!
天堂鳥,英文名為bird of paradise,中文名也叫作極樂鳥。天堂鳥是極樂鳥科(學名:Paradisaeidae)鳥類的統稱,根據最新的分類係統一共有41種。大部分種類的雄鳥色彩繽紛,具有紛繁華麗的飾羽,雄鳥一般大於雌鳥。華萊士經過考證認為: 天堂鳥,“馬來人叫它‘上帝之鳥’,葡萄牙人發現其無翅無腳,喚其‘太陽鳥’,而博學的荷蘭人給瞭它一個高雅的拉丁語名字‘天堂鳥’。”1522年,跟隨麥哲倫進行環球航行的鬍安·塞巴斯蒂安·埃爾卡諾從東南亞的貿易口岸獲得瞭幾隻天堂鳥的標本並帶迴歐洲。由於其華麗奇特,見多識廣的旅行者們也不禁為其嘖嘖稱奇。由於土著人獨特的製作方式,導緻這些天堂鳥標本的腿已經被去掉,不明真相的歐洲博物學傢驚訝於此鳥的美麗,又誤認為此鳥生來無腿,終生不落地。雙名法的奠基人林奈將大極樂鳥的種名定為apoda,意思為無足之鳥。直到1824年,博物學傢裏內·萊森在新幾內亞島的熱帶森林中親手采集到“來自天堂裏的鳥”的標本,這時人們纔知道這種鳥是新幾內亞島的熱帶森林中一種很常見的鳥。不過,由於歐洲人自16世紀以來一直把這種鳥稱作birds of paradise(意思是“天堂裏的鳥”),因此這個名字一直沿用至今。為瞭簡明起見,中國鳥類學傢把這種鳥叫作極樂鳥,因為人們認為天堂是極樂世界。本書中采用瞭“極樂鳥”這一譯名,但統稱時仍稱作“天堂鳥”。
本書從弗朗索瓦·勒瓦揚(1753—1824)、約翰·古爾德(1804—1881)和阿爾弗雷德·華萊士(1823—1913)三位曆史上著名的博物學傢的著作裏選取瞭他們當時繪製和描述的天堂鳥。這三人從年齡上來說正好屬於三代人,從三人的作品中所收錄的天堂鳥的種類和繪畫的細節上,我們能看齣博物學發展的軌跡。勒瓦揚是法國人,齣生於荷屬圭亞那,並在那裏度過瞭少年時光,喜歡上瞭探險。青年時期的勒瓦揚返迴瞭歐洲,開始學習鳥類學並緻力於標本收集工作。相比於勒瓦揚的巨著《非洲鳥類博物誌》,其所著的《天堂鳥博物誌》名氣要稍低瞭一些,但也是當時關於天堂鳥資料最全的一本著作,丹尼爾·艾略特在齣版自己的《尋訪天堂鳥》一書中對《天堂鳥博物誌》作齣瞭高度的評價,說其是“到那個時期為止有關天堂鳥的齣版物中最精緻的一版,且有瞭詳細描述”。
勒瓦揚沒有去過極樂鳥的分布區進行過探險考察,在他的《天堂鳥博物誌》一書中,所有的圖片都是依據剝製標本繪製,有些鳥類的效果難免受到他所觀察的標本所限,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十二綫極樂鳥。在勒瓦揚的書中,十二綫極樂鳥被其描述為雲霧鳥,因其白色絲狀飾羽給人以雲霧繚繞的感覺。但是,由於他當時繪製所依據的標本並沒有全部12根飾羽,隻有9根,所以在書中他曾嘗試給這個標本命名為九綫風鳥。不過,勒瓦揚在文字描述中對於飾羽的數量進行瞭考據和論證,充分體現瞭一個博物學傢的博學和謹慎。
相比於勒瓦揚,古爾德的年齡小瞭51歲,基本上屬於兩代人的跨度。從成就上而言,古爾德的成就要比勒瓦揚大許多,在其一生中古爾德參與繪製瞭3000多種鳥類,齣版瞭《亞洲鳥類》《澳洲鳥類》《澳洲鳥類補遺》《大不列顛鳥類》《歐洲鳥類》《新幾內亞島及鄰近島嶼的鳥類》《美洲鶉類誌》《闊嘴鳥》和《蜂鳥》等鳥類學作品。其中,對澳洲鳥類的研究工作讓其獲得瞭“澳洲鳥類學之父”的美譽。英國的格拉斯哥大學曾將古爾德譽為奧杜邦之後最偉大的鳥類學傢,從其對鳥類學研究的貢獻來說,這一說法並不為過。他一生命名瞭許多種鳥,為瞭紀念古爾德,後來的學者還以他的名字命名過七種鳥類。查爾斯·達爾文也得到瞭古爾德的很多幫助,古爾德對達爾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島上帶迴來的鳥類標本進行瞭梳理和研究,並給那些鳥類起瞭名字,這些工作對於後來達爾文齣版的經典著作——《物種起源》一書有著極大的幫助。
在古爾德的作品中,並沒有專門的一本來描寫天堂鳥,所以我們從其著作《澳洲鳥類》和《新幾內亞島及鄰近島嶼的鳥類》中把天堂鳥的部分挑選瞭齣來,呈現給大傢。不同於勒瓦揚,古爾德曾在澳洲進行過標本采集和探險等活動,也曾在野外觀察過一些活著的天堂鳥,所以在古爾德的繪畫中往往會有天堂鳥的生境展示,而勒瓦揚的繪畫中隻是展示瞭鳥的姿態。盡管古爾德隻在野外見過一兩種天堂鳥,但他根據彆人的描述便繪製齣瞭生境效果,實屬不易,體現齣瞭其作為一位鳥類學傢的實力。古爾德有著自己的標本製作公司,所以有機會接觸大量的鳥類標本,這一點在其畫作中也有著明顯的體現。勒瓦揚的作品中基本上每幅畫隻有一隻鳥類,而在古爾德的作品中一幅圖中往往同時包括瞭雌雄或者幾隻雄鳥,讀者可以從一幅圖中清晰地看齣雌雄個體之間的差異,這也從側麵佐證瞭他的收藏和涉獵標本之豐富。
而比起前兩位來,阿爾弗雷德·華萊士的名氣要更大一些,也更為公眾所知。華萊士也是英國人,集博物學傢、探險傢、地理學傢、人類學傢與生物學傢等稱號於一身,足見其成就之大。華萊士最為人所知的成就就是和達爾文同時獨立地提齣瞭“自然選擇”這一理論,1858年7月1日晚上,華萊士的論文《論變種不確定地偏離原先類型的傾嚮》和達爾文的作品都在倫敦林奈學會上進行瞭宣讀,他們兩人的論文裏不約而同地體現瞭自然選擇的思想。華萊士最為大眾熟知的著作當屬《馬來群島考察記》,他的自然選擇理論便來自於在馬來群島的探險。華萊士提齣瞭著名的“華萊士綫”,將馬來群島的動物分成瞭兩個區係,綫以西是亞洲區的動物類型,綫以東是澳大利亞區的動物類型,雖然後來經過瞭許多學者的修正,這一條綫到今天仍然大部分有效。
本書第三部分的天堂鳥便來自於《馬來群島考察記》一書,相比勒瓦揚和古爾德,華萊士親身前往這些地區采集並觀察過幾種天堂鳥,他對天堂鳥的瞭解要遠比前兩位深入和細緻,這也體現在他的繪畫和文字描述中。在華萊士的繪畫中,往往都帶著生境信息,而且鳥類並不隻是靜態的展示,往往兩隻或者多隻一起,個體之間有一些行為上的互動,例如求偶炫耀和同性之間的競爭等。作為一個生物學傢,華萊士體現齣瞭自己的專業,在書中他一共收錄瞭18種天堂鳥,但是對於其中的輝亭鳥,他並不確定到底是否該將其列為天堂鳥這一類,事實證明他的這種疑惑是對的,後來的鳥類學傢證實輝亭鳥確實不屬於天堂鳥,而是園丁鳥的一種。那些珍稀的天堂鳥常在險遠之地,華萊士先後在馬來群島徘徊逗留十餘年,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尋找和捕捉天堂鳥,在《馬來群島考察記》中華萊士講述瞭他曆盡艱辛發現天堂鳥的故事,很令人感動。天堂鳥的棲息地,不但是路途遙遠,而且經常在野獸齣沒的叢林之中,當地土著人把天堂鳥看作是神鳥,韆方百計阻攔捕獵計劃,常常令華萊士無功而返。華萊士在病中恍然大悟,花錢雇傭土著人前去捕獵,結果大有斬獲,獲得大量天堂鳥的標本。他還雇人捉到瞭兩隻活的天堂鳥,並費盡心思把它們帶迴英國,在動物園進行展覽,結果萬人空巷,引起極大的轟動,天堂鳥靚麗的身姿和璀璨的色彩讓人稱奇不已。
如何欣賞這些美麗的天堂鳥,也引起不小的紛爭和熱議。不是所有天堂鳥都有靚麗的身姿和璀璨的色彩,隻有一部分雄性的天堂鳥纔擁有上天所恩賜的美麗和魅力。總結前人的審美描述和經驗,要取得愉悅的美感,要從靜態和動態兩個維度去欣賞天堂鳥之美。從靜態上觀察,是符閤認知發生學的規律,歐洲人最早發現和得到的是天堂鳥的標本,在華萊士之前,人們基本沒有看到活的天堂鳥。對於天堂鳥的美麗,人們主要的關注點有三個。一是雄性天堂鳥身形奇異,有些雄性天堂鳥頭上和頸上長齣奇異的羽毛,有兩綫,有六綫,有十二綫。有的羽翼直挺,翹首而立,神采奕奕;有的羽翼柔軟彎麯,嫵媚可愛,優雅動人,讓人感到匪夷所思。二是奇特的羽毛,有些雄性天堂鳥的羽毛頎長豐美,造型多姿,形狀奇特,有的天堂鳥羽毛有60—70厘米長,讓人感到不可思議。三是羽毛色彩璀璨,五顔六色,交相輝映,仿佛是天邊的雲錦,又像是雨後七彩繽紛的彩虹,讓人目不暇接,隻有嘖嘖驚嘆。華萊士飽滿激情地寫道:“天堂鳥,它們生活在深山老林裏,全身五彩斑斕的羽毛,碩大艷麗的尾羽,騰空飛起,有如滿天彩霞, 流光溢彩,祥和吉利。” 當地居民深信,這種鳥是天國裏的神鳥,它們食花蜜飲天露,造物主賦予它們最美妙的形體,賜予它們最妍麗的華服,為人間帶來幸福和祥瑞。
從動態上觀察,天堂鳥之美一是羽翼豐滿多姿,雄性天堂鳥嚮雌性求愛,在大地上、在樹枝上、在天空中,來迴擺動遊弋,羽翼縱橫展閤,韆姿百態;婀娜多姿,韆種風姿,萬般風情,在異域之地盡情展現,看過雄性天堂鳥錶演的人說過:此物隻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迴見?二是五光十色的羽毛,在陽光照射之下,在鏇轉流動之中,閃齣靚麗的金屬般的光澤。柔軟光滑的羽毛竟然能具有質感炫目的金屬般的色彩,柔性與剛性的完美結閤在天堂鳥的羽翼中得到無與倫比的呈現。這讓目睹此情此景的華萊士和艾略特驚詫不已,忘記身處險境。華萊士衷心贊美道:“金屬絲般的羽毛裝點其身體,有些從頭部、背部或肩部伸展齣來,絢爛無與倫比。”
從博物繪畫的美學效應來審視這三位博物學傢的作品和相關畫作,也可以看齣博物學對天堂鳥認識、理解、描述和錶現的知識和審美細化和深化的過程。勒瓦揚的作品和相關畫作,是建立在對天堂鳥標本的認識和識彆上,通過美好的想象去還原天堂鳥的美麗的顔色和奇特的倩影,刻畫筆觸比較細膩,但是造型略顯闆滯,況且構圖有點單調,每幅畫作描繪的都是單一的雄性或者雌性的天堂鳥,畫麵背景知識闕如。古爾德和他的團隊繪製的天堂鳥,是在實地考察和見識大量標本基礎上,進行瞭詩意的描繪,形象生動,色彩鮮艷,雌雄鳥類交織薈萃,美麗的羽毛與奇特異國風情交相呼應。他們細緻地繪製齣天堂鳥的生活場景:瑰麗的植物,奇異的花草,一抹彩雲,一片藍天,建構天堂鳥豐富多彩的生活世界。看瞭他們繪製的天堂鳥圖片,宛然置身於閬苑仙境、天堂聖域。華萊士著作的配圖,是以木刻黑白圖片的形式構成的,構圖豐富多彩,刀法蒼勁有力,天堂鳥的造型奇特而富有很強的錶現力,質感很強,綫條飽滿,給人以深刻的印象。比較遺憾的是,黑白木刻圖片無法錶現齣天堂鳥的璀璨色彩。可見,勒瓦揚的作品以逼真見長,古爾德的作品以生動瑰麗見長,華萊士著作的配圖以豐沛綫條見長。
欣賞與觀看天堂鳥,對於我們今天仍有很多的啓示。其一,莊子在《知北遊》中所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天堂鳥的美麗,驗證莊子所說的話,讓我們心悅誠服地感受造化之神奇,學會理解和欣賞自然萬物之美。其二,天下奇異之萬物常在險遠之地,非有毅力與膽識奇異之人不能一睹其風姿。天堂鳥身處當時遠離文明世界的澳大利亞和新幾內亞,其發現和描繪曆經艱難睏苦,非直接體驗者不能想象其承受的痛苦與快樂。其三,對待美好的稀缺之物,遠觀而不近玩,欣賞而不占有。西方王侯將相、達官貴婦頭上天堂鳥的羽毛爭相鬥艷之時,正是天堂鳥日漸稀少之日,即使今天我們在天堂鳥的故鄉新幾內亞,也很難一睹天堂鳥的芳容,而某些地方的天堂鳥已經絕跡或者正瀕臨滅絕之境。看到天堂鳥的標本,敬畏自然的信念,相信會在每個熱愛大自然的人的心裏油然而生。
天堂鳥的雄鳥大多色彩絢麗或者有著讓人驚嘆的飾羽,但並不是所有的天堂鳥都如大極樂鳥、小極樂鳥以及王極樂鳥那般讓人驚嘆。除天堂鳥外,鳥類中不乏讓人驚艷的種類,如紅腹錦雞、孔雀、鴛鴦等,大自然慷慨地饋贈給這些鳥類以絢麗多彩的羽毛,讓這個世界充滿色彩。我們人類能夠有幸通過這些美麗的鳥來欣賞和領略自然之美,這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在科技日新月異,生活越來越現代化且節奏越來越快的今天,我們似乎沒有瞭去欣賞自然之美的時間和心情。我們希望藉助此書能讓大傢從中認識天堂鳥的美麗,更希望大傢能夠重拾對自然的興趣,去發現身邊的自然之美。


《隱秘的花園:被遺忘的植物世界》 作者:艾莉絲·溫斯頓(Alice Winston) 齣品:自然之扉齣版社 係列:遺珍博物文庫 簡介: 在人類文明的宏大敘事中,我們常常將目光聚焦於那些壯麗的山川、浩瀚的海洋,或是那些被曆史銘記的英雄與事件。然而,在這顆星球上,存在著一個更為古老、更為沉默的王國,它以無數細微而又頑強的生命形式,悄無聲息地編織著地球的脈絡,記錄著億萬年的變遷——那便是植物的世界。艾莉絲·溫斯頓的《隱秘的花園:被遺忘的植物世界》,正是帶領讀者踏上一場深入植物王國腹地的探險,去揭示那些鮮為人知、卻又至關重要的生命故事。 這本書並非一本傳統的植物圖鑒,也非一部枯燥的植物學史,它以一種充滿人文關懷和科學嚴謹的態度,將植物置於它們所處的生態環境、演化曆史以及與人類文明的復雜互動之中。溫斯頓博士,一位在植物學領域耕耘數十載的資深學者,以其詩意的筆觸和深入的洞察力,為我們勾勒齣一幅幅生動的植物畫捲,喚醒我們對身邊那些“沉默的居民”的關注與敬畏。 揭開植物的生命密碼:從根係到繁衍的奧秘 《隱秘的花園》並非僅僅停留在描述植物的形態美,它更深入地探索瞭植物生命活動的內在邏輯。書中,作者將我們帶到亞馬遜雨林的深處,觀察那些依靠寄生生存的“幽靈蘭”,它們如何在黑暗的土壤中汲取養分,展現瞭生命力令人驚嘆的適應性。接著,我們將目光移至北極苔原,瞭解那些在極端嚴寒中頑強生長的小型植物,它們如何巧妙地利用短暫的夏季,完成生命的輪迴。 溫斯頓博士尤其關注植物根係的地下王國。她用生動的比喻,將復雜的根係網絡描繪成一個繁忙的“地下城市”,在這裏,水分和養分的輸送,信息的傳遞,甚至與其他生物的交流,都在靜默地進行著。她詳細闡述瞭根與真菌的共生關係,這種“菌根網絡”如何成為森林生態係統中信息傳遞和資源共享的關鍵,揭示瞭植物並非獨立的個體,而是 interconnected 的生命共同體。 在繁衍的篇章中,作者打破瞭我們對“花朵”和“種子”的刻闆印象。她探討瞭那些不依賴鮮艷花朵的植物,例如蕨類植物和苔蘚,它們是如何通過孢子傳播,徵服瞭地球上的每一個角落。她還深入剖析瞭各種授粉機製的精妙設計——從微風的輕拂,到昆蟲的翩躚,再到蝙蝠的夜間訪客,甚至一些植物“設下陷阱”誘騙昆蟲,這一切都展現瞭自然選擇的鬼斧神工。書中對種子傳播方式的描繪同樣引人入勝,無論是藉風之力,還是藉助動物的胃,抑或是如“彈射器”般將種子射齣,都充滿瞭生命的智慧與力量。 植物的生存智慧:應對挑戰與相互依存 在嚴酷的自然界中,植物並非任人宰割的溫順生命,它們擁有令人驚嘆的生存智慧。溫斯頓博士帶領讀者認識那些“武裝到牙齒”的植物,例如食蟲植物,它們如何利用特製的“陷阱”來彌補土壤養分的不足,從葉片到花朵,每一個結構都經過瞭億萬年的優化。我們還將瞭解到那些能夠抵禦食草動物的植物,它們分泌的毒素、製造的尖刺、或是那令人厭惡的氣味,都是它們守護自身生命的“化學武器”和“物理屏障”。 書中關於植物對環境變化的響應也極其精彩。溫斯頓博士以生動的案例,解釋瞭植物如何感知光照、溫度、濕度甚至土壤中的化學信號。她描述瞭那些能夠在旱季進入休眠狀態的植物,以及那些在火災後迅速萌發的“鳳凰樹”,它們都展現瞭對生存環境非凡的適應能力。 更令人著迷的是,作者揭示瞭植物王國中普遍存在的“閤作”與“競爭”的二重奏。她介紹瞭植物之間的“化學信號傳遞”,當一株植物遭受病蟲害時,它會釋放特定的化學物質,警示鄰近的同類,共同啓動防禦機製。這種“植物的交流”讓讀者得以窺見一個復雜而動態的植物社會。同時,書中也描繪瞭植物之間激烈的資源競爭,它們如何通過快速生長、占據空間、或是分泌化感物質來抑製競爭對手,展現瞭自然界殘酷而又公平的法則。 植物與人類的韆年情緣:從生存工具到文化符號 《隱秘的花園》並非僅僅關注植物的自然屬性,它更深入地探討瞭植物與人類文明之間密不可分的聯係。從人類誕生的那一刻起,植物就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們是食物的來源,是藥材的寶庫,是建築的材料,是衣物的縴維。溫斯頓博士追溯瞭那些被馴化的重要作物,例如小麥、水稻、玉米,它們如何從野生的祖先演變而來,又如何支撐瞭人類文明的繁榮與發展,成為人類社會結構的關鍵。 書中對植物在醫藥領域的貢獻有著詳盡的闡述。從古老的草藥智慧,到現代科學對植物提取物的研究,作者展示瞭植物如何成為治療疾病的天然藥箱。例如,紫杉醇從太平洋紫杉中提取,為癌癥治療帶來瞭革命性的突破;青蒿素從黃花蒿中發現,成為對抗瘧疾的特效藥。這些案例都凸顯瞭植物作為“活的藥庫”的巨大價值,也警示我們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緊迫性。 除瞭實用價值,植物在人類文化、宗教和藝術中也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作者探討瞭那些被賦予神聖意義的花卉,例如蓮花在佛教中的象徵,玫瑰在西方文化中的愛情寓意。她還介紹瞭植物在古代壁畫、詩歌、以及傳統節日中的齣現,這些都反映瞭植物早已融入人類的精神世界,成為連接過去與現在的文化符號。 遺失的珍寶與未來的希望:對生物多樣性的呼喚 在這本書的最後部分,溫斯頓博士將我們的目光引嚮瞭當前麵臨的嚴峻挑戰——生物多樣性的喪失。她以充滿情感卻又極具說服力的方式,描述瞭那些正在消失的植物物種,它們可能承載著未被發現的藥用價值,或是對於維持生態平衡至關重要。書中列舉瞭亞馬遜雨林、馬達加斯加島等地的植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以及它們所麵臨的破壞性威脅,如森林砍伐、氣候變化和外來物種入侵。 作者並非僅僅停留在悲觀的論調,她也為我們指明瞭希望的所在。她介紹瞭那些緻力於植物保護的科學傢、非政府組織以及當地社區的努力。她強調瞭重新發現和認識身邊植物的重要性,呼籲公眾積極參與到植物的保護和可持續利用中來。書中對“生態旅遊”、“植物園的保育作用”以及“可持續農業”的討論,都為讀者提供瞭切實可行的行動方嚮。 《隱秘的花園:被遺忘的植物世界》是一部集科學性、人文性和藝術性於一體的傑作。它帶領我們跳齣人類中心主義的視角,去重新審視那些與我們共同生存的植物生命。艾莉絲·溫斯頓以其博學和深情,為我們打開瞭一扇通往植物王國的大門,讓我們得以窺見那些隱藏在綠葉之下、深藏於泥土之中的宏大而又細膩的生命交響麯。讀完這本書,你再也不會以同樣的方式看待一片樹葉,一朵小花,它們在你眼中,將不再是簡單的背景,而是充滿瞭故事、智慧和無盡生機的生命奇跡。這本書不僅是對植物世界的探索,更是對生命本身的敬畏與感悟。

用戶評價

評分

《尋芳天堂鳥 博物文庫·博物學經典叢書》這個書名,本身就蘊含著一股濃鬱的學術氣息與人文情懷。 “博物學經典叢書”的標簽,讓我立即聯想到那些承載著幾代科學傢智慧與汗水的煌煌巨著,它們是人類認識自然、理解生命演化的重要基石。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個知識寶庫的入口,預示著它將以一種嚴謹、係統、權威的方式,為讀者呈現關於自然界的深刻見解。而“尋芳天堂鳥”這個具體的主題,則為這宏大的學術框架注入瞭生動的靈魂。 “尋芳”,這個詞語自帶一種積極主動、不辭辛苦的探求意味,仿佛一位執著的探險傢,在廣袤的自然界中,懷揣著對美的極緻追求,尋找著那傳說中的精靈。天堂鳥,本身就以其華麗的羽翼、奇特的舞姿以及神秘的棲息地,成為無數人心中的嚮往。 我可以預見,書中將不僅僅是對天堂鳥外觀的描述,更可能深入探討其在生態係統中的重要作用,它們是如何在嚴酷的環境中生存繁衍,它們的求偶行為背後蘊含的演化邏輯,以及它們與當地文化、神話傳說之間韆絲萬縷的聯係。也許,它還會觸及到它們所麵臨的生存危機,以及博物學傢們為瞭保護這些珍貴生靈所付齣的不懈努力。 這本書,仿佛一張通往自然秘境的邀請函,它承諾著一場知識的盛宴,更是一次對生命奇跡的緻敬,足以激發我內心深處對探索未知、熱愛自然的渴望。

評分

在浩如煙海的書籍中,《尋芳天堂鳥 博物文庫·博物學經典叢書》如同一個散發著獨特光芒的寶藏,僅僅其名稱便足以勾起我對自然界無限的好奇心。 “尋芳”二字,自帶一種浪漫主義的色彩,它暗示著一種對稀有、珍貴事物的執著追尋,一種不畏艱辛、樂在其中的探索精神。我仿佛能看到一位身著粗布衣衫的學者,背著沉重的行囊,深入人跡罕至的雨林,隻為一睹天堂鳥那令人屏息的美麗。 而“天堂鳥”這個詞,本身就充滿瞭神秘與誘惑。它們是如此的與眾不同,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藝術品,每一根羽毛都可能蘊含著宇宙的奧秘。我腦海中已經浮現齣它們在密林中翩翩起舞的景象,那種絢麗的色彩、奇特的造型,怎能不讓人心馳神往?更何況,它被置於“博物文庫·博物學經典叢書”之中,這意味著這本書並非浮光掠影的介紹,而是嚴謹、係統、深刻的科學探討。它背後必然蘊含著長期的田野調查、細緻的標本采集、精密的解剖研究,以及對鳥類行為、生態、演化等方麵的深度剖析。 我期待這本書能帶我走進一個全新的世界,讓我能夠以科學的眼光去理解和欣賞天堂鳥的生命之美,去感受博物學傢們那份對自然純粹的熱愛和執著。它不僅僅是關於一種鳥的書,更是關於一種探索生命、探尋真理的精神的傳承。

評分

初次翻開《尋芳天堂鳥 博物文庫·博物學經典叢書》,便被其內涵深深吸引,雖未深入閱讀具體篇章,但從書名本身透露齣的意境,以及“博物文庫·博物學經典叢書”的定位,便足以勾勒齣一幅引人入勝的畫麵。 “尋芳”二字,何其浪漫,又何其執著,它暗示著一種對生命美好事物的追尋,對自然界精緻細節的探索。試想,在那繁茂的叢林深處,或是幽靜的山榖之中,一位博物學傢,懷揣著無比的熱情,如同尋寶一般,搜尋著那些稍縱即逝的美麗身影,那些擁有絢爛羽翼、婉轉歌喉的天堂鳥。 這絕非簡單的觀賞,而是一種深入的、充滿好奇的探索。它不僅僅關乎鳥類本身的外形特徵、棲息地、生活習性,更可能觸及到它們在生態係統中的角色,它們與環境之間微妙的平衡,甚至其遷徙的規律和繁殖的奧秘。 “天堂鳥”,一個充滿神話色彩的名字,本身就帶有幾分神秘和令人神往的特質。它仿佛是從遙遠伊甸園中墜落凡間的使者,帶著上帝的旨意,將自然之美播撒人間。而將其置於“博物學經典叢書”之中,則說明瞭這本書並非空中樓閣,而是建立在嚴謹的科學觀察和深入的研究之上。它將以一種科學的態度,去解剖、去解讀這份來自天堂的美麗,還原其最真實的生命姿態。 僅僅是想象,便足以讓人對接下來的閱讀充滿期待。它承諾著一場關於自然界奇跡的視覺與心靈的雙重盛宴。

評分

我必須說,僅僅從《尋芳天堂鳥 博物文庫·博物學經典叢書》的標題來看,我的腦海中就已經構建齣瞭一個宏大的知識圖景。 “博物學經典叢書”這個定語,就足以讓我對這本書的價值産生極高的認同感。它意味著這本書並非一本泛泛而談的休閑讀物,而是一部沉澱瞭時間、凝聚瞭智慧、承載著科學精神的厚重之作。 經典,意味著它經受住瞭時間的考驗,其內容和方法論在博物學領域具有典範意義。它可能匯集瞭曆史上不同時期、不同學派的博物學大傢們的智慧結晶,也可能代錶瞭某個時期博物學研究的巔峰成就。而“博物文庫”,則暗示著這是一個係統性的、權威性的知識體係,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麵瞭解博物學世界的大門。 至於“尋芳天堂鳥”,這更是為整本書注入瞭靈魂。它將我們引嚮瞭一個具體而又極具吸引力的研究對象——天堂鳥。這種鳥類本身就以其華麗的羽毛、獨特的求偶舞蹈以及神秘的生存環境而聞名,是許多博物學傢夢寐以求的研究對象。 “尋芳”,更是將這種研究賦予瞭一種動人的情感色彩。它不再是冰冷的科學數據堆砌,而是充滿瞭探索者的熱情,充滿瞭對生命之美的極緻追求。 我可以想象,書中會詳細描繪天堂鳥的種類、它們的棲息地、它們是如何被發現和研究的,以及它們在自然界中的生存狀況。甚至,它可能還會涉及與天堂鳥相關的曆史傳說、文化象徵,以及它們所麵臨的保護睏境。 這是一本注定能引發深度思考和廣泛聯想的書籍,它不僅是對一個物種的深入剖析,更是對博物學研究精神和方法的一次緻敬。

評分

《尋芳天堂鳥 博物文庫·博物學經典叢書》這個書名,給我帶來瞭一種極其古老而又充滿生命力的感覺。 “博物文庫”和“博物學經典叢書”這樣的組閤,立刻將這本書的定位拔高到瞭一種學術性和曆史性的高度,讓我對它的內容質量充滿瞭信心。 這意味著它很可能收錄瞭該領域內具有開創性意義的研究,或是對某一類生物進行瞭非常詳盡和深入的考察。 “經典”二字,更是傳遞瞭一種經過時間沉澱、被學界廣泛認可的價值。它不是一時興起的流行讀物,而是能夠長久地為人們提供知識、啓迪思想的基石。 我對“尋芳天堂鳥”這個具體的研究對象也充滿瞭好奇。天堂鳥本身就以其極具觀賞性的羽毛和獨特的求偶行為而聞名,常常被視為自然界的一大奇觀。 “尋芳”這個詞,則賦予瞭這項研究一種浪漫和執著的色彩。它暗示著作者可能付齣瞭巨大的努力,冒著風險,跋涉韆裏,隻為捕捉到天堂鳥最真實、最動人的瞬間。 我可以想象,書中會包含大量的精美插圖,或許還有作者手繪的草圖,詳細描繪天堂鳥的形態特徵、生活習性,甚至是對其繁殖行為的細緻觀察。同時,它也可能探討天堂鳥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徵意義,以及它們所處的生態環境麵臨的挑戰。 這本書,對我而言,不僅僅是關於一種鳥的知識,更是一次關於科學探索精神的啓迪,一次對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贊嘆。

評分

老公經常在京東買書,各種各樣的書

評分

還行吧,插圖是手繪,不是照片。

評分

可以,常規購物可以,常規購物可以,常規購物

評分

京東圖書物流快捷高效 當天到貨 神速 好評 書包裝很好 正版 好評

評分

很偶然發現瞭這套書,喜歡!

評分

博物係列收集中,活動入手,非常精美,喜歡的可以收藏

評分

很偶然發現瞭這套書,喜歡!

評分

沒想到能在京東上購買到,物有所值,京東購物很方便

評分

京東圖書物流快捷高效 當天到貨 神速 好評 書包裝很好 正版 好評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