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資本與共享:兼論人類文明協同發展的重大主題

論資本與共享:兼論人類文明協同發展的重大主題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盧德之 著
圖書標籤:
  • 資本
  • 共享經濟
  • 文明發展
  • 協同發展
  • 經濟學
  • 社會學
  • 未來學
  • 可持續發展
  • 人文社科
  • 創新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東方齣版社
ISBN:9787506094726
版次:1
商品編碼:12134122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2-01
用紙:純質紙
頁數:320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企業傢、企業白領和大眾讀者。

  《論資本與共享》從一個全新的角度係統地論述瞭資本、多數人與資本精神、共享思想以及現代慈善之間的理論關係與實踐曆史。作者認為,資本是一種特彆的財富,一種能夠帶來新財富的財富,資本創造的財富應當為多數人服務。資本、多數人原則背後蘊藏的就是資本精神與共享思想。

內容簡介

  盧德之先生所著的《論資本與共享:兼論人類文明協同發展的重大主題》一書,以探求人類文明發展的方嚮與路徑為己任,緻力於中國特色現代慈善理論創新與實踐探索,研究涉及哲學、經濟學、社會學、管理學等領域,分彆以“資本精神”“現代慈善”“走嚮共享”為主題在海內外公開發錶演講近百場,獲得各方好評。本書共分為十二個部分,全麵論述瞭21世紀人類發展的重大主題:資本與共享。從一個全新的角度係統地論述瞭資本與共享思想,以及現代慈善之間的理論關係。

作者簡介

  盧德之,湖南桃江人,哲學博士,現任弘康人壽保險公司董事長、華民慈善基金會理事長、世界生産力科學院院士,兼任國際儒學聯閤會副理事長、中國保障學會副會長、中國社會組織促進會副會長、中國基金會中心網理事長、深圳中國慈展會發展中心理事長、全球慈善傢協會首批中國大陸會員,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南京大學、中山大學、中央財經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師範大學、特華博士後工作站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

  研究涉及哲學、經濟學、社會學、管理學等領域,先後齣版《交易倫理論》《資本精神》《論慈善事業——盧德之資本精神與現代慈善演講實錄》《走嚮共享》《讓資本走嚮共享》《資本精神——人類文明協同發展的力量》等個人專著。多年來,緻力於現代慈善理論創新與實踐探索,先後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哈佛大學、慶熙大學等海內外高校、研究機構發錶演講一百五十多場次,特彆是他提齣的以資本精神、共享、走嚮共享、21世紀慈善等為核心概念的資本與共享理論,在海內外産生瞭日益廣泛的影響,被譽為中國公益慈善理論的重要代錶人物。


精彩書評

  1.盧德之博士用他的文字激勵、號召我們行動起來,竭盡所能。我非常認同他的觀點,即應該把我們的目標與行動立足於共同的價值觀與互信上,這樣我們纔能迴歸文明的靈魂,創造一個美好的明天。

  ——洛剋菲勒傢族第四代 佩吉·杜拉尼

  2.不誇張地說,德之對現代社會大的理論貢獻是他提齣的“共享主義”。

  ——中國希望工程創始人、南都公益基金會理事長 徐永光

  3.作為一位慷慨的實踐者、理論傢,盧德之博士的理念將帶領我們走齣現代化的基本睏境,即在刺激經濟增長的同時,改善由發展帶來的社會不公。在當今社會發展的十字路口,該理念將成為人們從事慈善事業的哲學基礎。從更廣泛的意義上來說,作者的思想對不同階級、不同國傢與地區都具有深刻而長遠的影響。

  ——美國東西方中心總裁 查爾斯·莫裏森

  4. 德之他既賺錢,又捐錢;他既進行理論創新,又能建構齣資本精神的理論;這是難能可貴的。其更多的價值,還是需要大傢深入閱讀他的著作,直接與德之對話纔能發現!

  ——中國公益研究院院長、深圳國際公益學院院長 王振耀

  5.盧德之博士的論述挑戰瞭傳統的慈善觀。在當今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中國,慈善不僅是做善事,更是一種新型社會財富再分配機製。

  ——香港理工大學教授 陳錦棠


  6.盧德之先生所著的《論資本與共享——兼論人類文明協同發展的重大主題》一書,以探求人類文明發展的方嚮與路徑為己任,堪稱與大時代相呼應的智慧之作。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鄭功成


目錄

前言:世界進入資本與共享博弈發展的時代

這是一個資本的時代

這是一個走嚮共享的時代

這是一個需要用共享治理資本的時代

一、我所理解的資本:文明發展的物質基礎

經典的傳統資本觀

新資本觀:資本是一種活的財富

資本的形成

資本與資本文明

二、資本精神:文明發展的精神基礎

資本的福音——資本精神

資本精神的基本內容

資本精神的多樣性及其不同的文化基因

資本精神的力量:發展的動力與平衡的機製

一種從遠古走來的“世界精神”

三、我所理解的共享:文明發展的基本目標

從資本精神到走嚮共享

共享的本質要求:多數人與社會公平

共享的基本內容與主要特徵

共享與共産、均平、分享的關係

四、共享文化的曆史起源及東西方特點

古代神話與宗教裏的共享文化

“多世說”及其共享意蘊

共享自動力與共享外驅力:中西共享文化的重大區彆

共享的曆史發展形態

五、共享能與共享場

共享能的基本原理

人類社會的一種特殊能:共享能

人類社會的一種特殊場:共享場

共享能與共享場的關係

六、現代共享的核心價值體係

共生發展觀

共同價值觀

共享財富觀

現代治理觀

七、資本與共享

21世紀發展需要新的認識工具

財富與多數人:資本與共享的核心關係

螺鏇式循環與“蝴蝶效應”:資本與共享的發展譜係

八、資本走嚮共享的必然性

日益嚴峻的居民收入不平等

全球消除不平等的艱難之路

財富發展與分配正義

資本的責任與社會的要求——走嚮共享

九、共享社會:共享發展的未來社會形態

新興共享形式——以共享經濟為代錶

一種新的社會形態:共享社會及其基本特徵

共享社會建設需要新的思想啓濛

共享社會形態需要新的理論與實踐

十、國內“協同共享”與國際“協和共享”

未來20年人類發展難題:高新技術與全球化的悖論

國內發展追求“協同共享”

國際社會謀求“協和共享”

拓展與超越:從“和平與發展”到資本與共享

多極均衡,協同共享

“建設各國共享的百花園”:全球治理與中國智慧

十一、共享美德與全球慈善

何謂共享美德

共享美德與慈善定律

“富不過三代”與洛剋菲勒傢族的啓示

當代中國富人的財富責任與義務

十二、21世紀慈善與社會發展

21世紀慈善的文化追求與文化品格

慈善與熊貓:中國21世紀慈善的基本特徵

共享與對話:全球21世紀慈善的基本主題

“慈善之劍”——社會發展的重要主體

跨國基金會:全球治理的重要方式與手段

21世紀:大慈善傢輩齣的世紀

全世界慈善人聯閤起來

結語:資本精神與共享發展:人類文明協同發展的共同價值

融閤而非衝突——不同文明共同發展的永恒主題

資本精神:人類社會發展理當遵循的重要價值追求

共享發展:世界不同文明一次融閤發展的偉大成果

名詞索引

附錄

一、讓資本走嚮共享

二、“愛”“變”“中”“和”“道”“德”

三、看天下、憂天下、創天下與享天下

四、中國文化與慈善國際化

五、資本、共享與21世紀慈善

六、特朗普贏瞭,21世紀慈善怎麼辦——在“華民慈善茶座”座談會上的講話

七、21世紀慈善與全球共享——在韓國慶熙大學等地演講與座談綜述


精彩書摘

  這是一個資本的時代

  2016年6月23日,可能是英國人又一個最難忘的日子,也可能是當今世界全球化發展的一個重要摺點。這一天英國脫離歐盟公投結果揭曉,51.9%的民眾選擇支持脫離歐盟。這個公投的結果一公布,就重創瞭英國的金融市場,當天的英鎊齣現暴跌,創下30年來的新低。歐美股市也一片暗淡,亞洲股市隨之應聲下跌。隨後不到一個月時間,2016年7月13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白金漢宮接見瞭特蕾莎?梅,並任命她為新首相,住進瞭唐寜街10號,成為伊麗莎白二世在位期間的第13任首相,開始瞭繼撒切爾夫人之後的英國第二位女首相時代。與此同時,太平洋對岸的美國正處在總統大選的熱潮中,無論是左派桑德斯還是右派唐納德?特朗普,他們都拋齣瞭許多與美國社會所謂的精英階層相左的觀點,尤其是一係列反新自由主義全球化——反對20世紀90年代以來新自由主義帶動的經濟全球化浪潮——的觀點,卻得到瞭眾多中低收入階層、平時“沉默一族”、抨擊不平等現實的美國選民的支持與響應。2016年11月8日,唐納德?特朗普最終戰勝瞭總統競選對手希拉裏?剋林頓,成功入主白宮,成為美國第45任總統。在這個發達國傢裏發生的這些重大社會事件,既反映齣瞭日益復雜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民族等,特彆是不平等、貧富差距不斷拉大的現實問題與矛盾,特彆是政治上的不信任、社會階層相互撕裂等,已經嚴重影響到瞭發達國傢的現實與未來發展,也進一步摺射齣瞭全球經濟社會發生的重大變化和新的趨勢。

  這些復雜的經濟社會矛盾與問題告訴我們一些什麼東西呢?我想,最突齣的是資本對經濟發展的重大作用與影響。首先,我們看到的是資本無時不有、無所不在身影。無論是資本的發展規模、速度和形成的力量,都已經超越瞭任何曆史時期。從錶麵上看,全球競爭是一種資源上競爭、能源上的競爭、地緣上的競爭,實際上最為重要的隻有一個,那就是資本上的競爭,甚至資本上的爭奪。無論是一個國傢,還是一個跨國企業,隻要擁有全球最大量的資本,就能夠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與條件。特彆是哪一個國傢能夠獲得全球資本的追捧,哪一個國傢就可能擁有比其他國傢更多的相對發展優勢。擁有大資本就會有相應的大發展,資本少瞭就隻能是小的發展,缺乏資本就談不上好的發展。特彆是許多國傢現在極力推動的兩大産業經濟——金融經濟與互聯網經濟,都是需要巨額資本纔能發展起來的新興經濟形態。所以,21世紀發展就是通過産業不斷升級,尤其是新興産業而吸引全球資本的發展,離開瞭資本也就無所謂産業發展。所以說,資本本身也總是發展變化的,今天我們至少看到瞭資本的五大變化:一是資本的含義擴大瞭;二是資本種類和數量增加瞭;三是資本活動方式復雜化瞭;四是資本的效益與價值更加明顯瞭;五是資本的正反兩方麵的影響同樣擴大瞭。特彆是由於資本在全球快速流動,直接推動瞭全球化發展,尤其在兩個方麵影響深遠:一方麵是自由貿易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深化,另一方麵是資本市場和勞動力市場的整閤速度日益加快,覆蓋麵日益擴大,特彆是跨境資本流動和經濟移民達到瞭空前的水平。全球化開始的時候,人們往往看到的是全球化帶來的好處,比如商品價格更便宜瞭、投資和就業的機會更多瞭、物質財富豐富起來瞭等。第二,資本擴張與資本流動再一次提高瞭資本的地位與作用。現代資本是現代産業的基礎與發動機。産業發展形成資源,促進科技發展與管理升級,又反過來推動資本集聚與發展。到瞭今天,資本創造財富、積聚財富的能力空前發展。資本特彆是巨額資本進入經濟領域,越來越成為推動發展的重要力量。資本的身價提高瞭,勞資的矛盾隨之深化,勞資關係也就更加復雜瞭。資方處於強勢地位,態度進一步強硬。相比之下,工人的地位卻趨嚮弱化,基本權益麵臨資本的壓擠,甚至被剝奪的危險等。更為嚴峻的是,全球化發展一方麵降低瞭世界範圍內的收入不平等,另一方麵卻又加劇瞭許多國傢內部的貧富差距。為什麼呢?主要的問題是,隨著資本流動和勞動力市場的變化,資本收益的比重進一步提高瞭,勞動力的收入盡管有所上升,但上升不多,甚至上升比例嚴重下降瞭。社會財富增加瞭,矛盾不是少瞭,而是比過去增加瞭,也更加復雜瞭。第三,資本快速發展也給全球勞動力市場的深刻變化。從本質上說就是,全球勞動力市場受到流動資本空前的巨大衝擊。錶麵上看,全球化帶動瞭投資地就業的增加,帶動瞭當地的經濟發展,但同時也帶來瞭新的移民問題,特彆是隨著移民的增加,不僅加大瞭就業市場的競爭,也帶來移民融入當地社會的嚴峻挑戰。加上互聯網的影響日益深化,全球産業結構調整步伐進一步加快,不少國傢和地區的實體經濟舉步維艱,有的破産重組,有的倒閉關門,有的則擇地搬遷,一個直接的結果是,大批工人失業,許多人無法再找到閤適的工作崗位,增加瞭社會安全的難度。第四,資本發展進一步加深瞭資本主義社會的固有矛盾。資本在全球發展促進瞭世界的交流與閤作,創造瞭更多的物質財富,卻讓資本主義世界再一次打破瞭勞資平衡,資本主義貪婪的本性再一次顯露齣來。所以,美國和歐洲等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傢在推進全球化、擴大資本在全球發展的同時,也開始走上反對貿易、技術自由的道路,開始加強資本管製、限製國際間資本流動等,比如美國就實施瞭“外國賬戶納稅法令”,加強瞭對跨國資本流動和避稅活動的管製等。他們這樣做並不是為瞭全球共享資本發展與財富發展的成果,他們的目的隻是為瞭保護他們的既得利益而采取的全球化逆轉策略與措施。

  所以我認為,英國“脫離歐盟公投”結果讓世界更加清醒地看到瞭資本發展所引發的一種重要的國際現象——全球化從發展到齣現逆轉的趨勢——這期間隻用瞭大約50年時間。盡管如此,從資本流動上看,對外資的限製措施主要是資本輸齣國的事,但勞動力的流動就不是一個國傢的事瞭。而且,資本與勞動力又是不可能不流動的。資本隻能在不斷流動中創造更多的價值,勞動力也隻能在資本的作用創造更多的財富。而且,全球化本身就是一個復雜的過程,而且總體發展趨勢不可能逆轉。同時,隻有讓資本與勞動力閤理地流動,纔可能進一步促進世界經濟社會發展。這是資本的特徵,也是資本時代的重要特徵。

  如果英國“脫離歐盟公投”反映齣瞭資本時代資本流動一個重要側麵——新自由主義全球化可能逆轉的趨勢,那麼我們看看資本尤其是金融資本在當今世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的地位與作用,就更加清楚為什麼說當今時代是一個資本的時代。第一,資本在社會財富創造中的巨大作用進一步顯現齣來。資本尤其是金融資本在物質財富中的地位與作用比曆史上任何時候都顯著瞭。無論西方還是東方,現在都認識到瞭資本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都希望發揮資本的作用。馬剋思曾經深刻地指齣說:“資本主義100年所創造的物質財富超過瞭以往一切時代的總和。”最近五十多年來,資本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可能超過瞭資本在以往幾個世紀所創造的物質財富的總和。第二,資本與高科技結閤起來,將可能深刻改變人類創造財富的方式。我稱之為“資本控製經濟模式”。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經濟社會進入金融資本主義時代。資本特彆是金融資本逐步占居發展的主導地位。現在看來,資本控製高新技術——市場上齣現的重大投資與融資都齣現在高新技術領域。雖然有時候高新技術天纔——比如喬布斯等人,以其高技術創新項目吸引資本,甚至引領資本嚮某一個領域發展,但是總體上仍然是資本引導高技術發展,甚至可以說,沒有資本就沒有更多的高新技術,而且就其根本而言,每一項高新技術都幾乎被資本乃至巨額資本所控製。我們不能說,高新技術是資本的奴婢,但資本對高新技術的操縱與控製已經是不爭之實。第三,資本在資本主義世界日益影響甚至可能直接左右政治結構的變化。比如2016年美國的大選過程,讓世界人民看到瞭資本在美國現代民主政治中的地位與作用,直接反映齣瞭西方現代政治對資本的依賴性,以及資本如何成為瞭競爭者手裏的工具。雖然這種現象早就齣現瞭,但這麼清晰地呈現在世人麵前,還是最近發生的事。第四,資本在國際秩序中的地位進一步加強。資本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在全球受到這麼高度的重視,也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影響全球經濟社會發展,甚至對世界宗教文化的發展也産生瞭直接影響,成瞭宗教衝突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不管是從國際交往還是在社會大眾看來,似乎掌握瞭資本也就掌握瞭發展的主動權,掌握瞭資本也就掌握瞭話語權。自由資本主義世界與過去相比,似乎進入瞭一個放任資本的時代,最大的特點是更加無所顧忌地創新資本的利用方式,讓資本無孔不入、無時不在,直至資本與政治、軍事、文化結盟,謀求影響甚至控製世界經濟社會。特彆是自由資本主義世界的大國們再一次結盟,企圖以資本為紐帶,在經濟、政治、軍事、文化上成為一緻性行動體,左右世界進程。發達國傢不願意輕易放棄既得利益,更不願意輕易放棄影響和決定世界經濟與秩序的願望。而且,一旦發展中國傢興盛起來,發達國傢對固有地位的堅守與對未來的憂慮就會更加恐懼,必然會謀求集團利益的鞏固,而一次又一次地走到一起,共同齣擊。國際社會的矛盾與問題呈現齣日益復雜的趨勢。第五,資本改變瞭可持續發展的方式。資本主義的資本行為推動瞭資本主義世界的發展,更在地許多方麵讓資本越來越遠離促進社會發展的本質瞭,背離瞭資本的德性,背離瞭法製資本的社會價值與傳統主張,因而加劇世界不同意識形態之間的對立與衝突。與此同時,發展中國傢特彆是中國,也已經認識到瞭資本的重要性,讓資本走嚮瞭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道路,並且進入瞭嚮外輸齣資本、更主動地融入世界經濟大潮的時期。比如2016年1月到5月,中國投資者在海外房地産市場纍計投資達170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二大跨境房地産投資的來源,僅次於美國的190億美元,今年前5個月的投資額已達到去年全年投資總額的65.6%。就發展中國傢來說,盡管如何正確地利用資本、充好發揮資本的作用還需要更加完善的法律製度規範、更好地經濟手段和更好的社會環境,但畢竟讓資本進入瞭經濟社會發展的舞颱中心,纔是這個時代最重要的特徵。現在看來,世界從近代發展資本到進入現代資本時代,大約用瞭600年時間。

  當然,我們還要深刻地認識到,資本也會像鬆酥糖一樣脆弱,很容易被推嚮極端的發展階段,比如影子銀行、旁氏騙局、無限擴大和創新的資本藉貸方式、銀行衍生産品等,往往成為金融危機、經濟危機的導火索。2008年以來的全球金融危機從本質上說,就是資本擴張、大資本與資産嚴重背離、資本泡沫化壓擠實體經濟發展等而引發的全球經濟衰退,以緻近十多年來世界經濟社會總是處於嚴重不穩定的睏局之中。

  不僅如此,我們還應當看到的是,全球經濟社會發展到今天,由於諸多國際社會因素、經濟結構變化、多國崛起、不同國傢的體製與發展事略等原因交織在一起,資本能夠作用的對象以及資本麵對的睏境都異常復雜,加上各國經濟政策,特彆是金融政策的不同追求與差異性,使全球資本運轉齣現瞭前所未有的問題,需要人們冷靜而嚴肅地加以梳理,並拿齣規範資本形成、運行與發展的新方式與方法。盡管如此,我們必須清醒而明確的是,經濟發展的關鍵問題是資本形成的方嚮與方式問題,資本不僅需要在傳統優勢産業裏發揮作用,更要讓資本在促進高新技術,比如無人機、人工智能、電動汽車、雲計算等領域積聚資本,並發揮效益,纔是最為重要的方嚮與選擇。現在看來,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經濟結構調整的過程日益復雜而具體,而且這個過程實際上就是一次全球産業發展大洗牌的過程,如此在更高新技術上擁有未來就可能繼續引領全球發展。因此,特彆重要的是如何讓金融市場更好地促進在新興産業上的資本形成,而不是讓資本形成遠離新興産業,尤其是新興製造産業等,纔是資本形成與發展的正途——核心應該是壓低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讓金融市場更有利於在實體經濟上的形成,而不是一味追求輕資産、房地産等行業上的資本形成。世界經濟如此,中國經濟發展到今天尤其需要對此加以高度的警惕、預防與調整。

  所以我認為,資本時代的一個重要問題是,資本必須迴到瞭資本本來的意義與地位,資本既不能作為一個可惡的批判對象,也不能是一個打開的“潘多拉魔盒”。但是,如何認識資本、把握資本、運用資本,依然是這個資本時代的重要問題。盡管如此,我們必須明確的,在這個資本時代,我研究資本、研究資本背後的一切,比如研究傳統意義上的資本的善與惡等,並不是為瞭遏製資本,而是為瞭更好地運用資本、發展資本,讓資本創造的財富造福人類和推動文明發展,纔是資本時代的使命與資本的福音。

  這是一個走嚮共享的時代

  人類社會就是從共享開始的。一方麵人類一直在共享天地、空氣與山川等自然資源,另一方麵人類又一直在共享社會發展等社會資源。當然,這裏說的人類共享自然資源、共享社會資源,都是從廣義上說的;狹義上看則是十分復雜的,有時不僅沒有共享,還可能與共享背道而馳,甚至充滿瞭鬥爭與血腥。

  我們知道,資本伴隨著人類的勞動在人類社會發展的初期就已經産生瞭,但那時候的資本很少,人口不多,享受資本的人自然也不多。後來隨著資本不斷發展,財富逐漸增多,人口也逐漸增多,越來越多的人從資本發展中受益,越來越多的人享受到瞭資本發展帶來的財富。所以,從總體上看,資本和多數人之間應該有一個正比例的邏輯關係。盡管如此,這種正比例關係往往錶現齣十分復雜的狀態。比如,傳統的社會主義比較強調多數人,但是不太重視資本。馬剋思當年所說的那個社會主義,是一種必須建立在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基礎上的社會主義。到瞭列寜那裏,他說,社會主義可以在資本主義最薄弱的環節取得成功,沒有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基礎也可以建設社會主義。所以,後來他建立瞭蘇聯社會主義體製。這種社會主義實際運作的結果怎麼樣呢?多數人感覺比較好,但是因為不重視資本,不重視市場,又不懂得進行資本運作,經濟社會發展齣現瞭許多問題與矛盾。最終的結果就是,大傢都缺少飯吃,或者都吃不好。這就導緻傳統的社會主義到瞭20世紀七八十年代,進入瞭必須進行全麵改革的時期,比如中國。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逐步建立健全起來,逐漸形成瞭一種市場分配、調節資源與政府適時調整、管理經濟相結閤的發展機製,並成為世界經濟史上一件涉及人口最多的經濟體製。從經濟結構來看,中國已經從改革開放前的以農業為主體的經濟,轉變成為世界製造業大國,從單一的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轉變成為多種所有製並存的製度,成為一種“混閤經濟”。

  到2012年,中國已經成為瞭世界經濟體重要的有機部分,成為瞭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國。資本在中國經濟社會中發揮瞭積極的作用,同時中國資本也開始走嚮世界的不同角落。習近平主席曾經明確指齣:“中國社會主義不是教科書裏的教條,不是刻闆僵化的戒律,而是在實踐中不斷發展變化的生命體。我們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在發展中不斷變革,形成和發展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履不必同,期於適足;治不必同,期於利民。’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發展道路。隻有能夠持續造福人民的發展道路,纔是最有生命力的。”傳統的資本主義又怎樣呢?重視資本所有者的利益和市場調節資源、生産、消費與分配的決定性地位,照顧瞭少數人的感受,資本也得到瞭充分的發展,但是沒有顧及多數人的利益,問題與矛盾也越來越尖銳。到兩次世界大戰前後,齣現瞭一次又一次嚴重的資本主義危機。特彆是“二戰”之後,資本主義已經不再是傳統的“不加節製的市場原教旨主義”,資本主義世界為瞭消除經濟社會危機,不得不進行改革,不得不修正製度上的缺失。也就是說,人類曆史發展到今天,已經齣現瞭一種重要的社會現象,無論是傳統的社會主義,還是傳統的資本主義,都不能按照傳統的思路發展下去瞭。傳統的資本主義必須要考慮到多數人的利益。不考慮多數人的利益,就很難獲得多數人的選票。所以,美國的奧巴馬總統必須尋求改革醫療保險等途徑,以滿足大多數人的需求。當然,傳統的社會主義必須要重視資本,不重視資本就不會獲得好的發展,大傢就有可能吃不飽飯。所以在我看來,傳統的社會主義和傳統的資本主義,都已不復存在。中國現在實行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已經把重視資本的作用、推進市場經濟作為與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製度相結閤的經濟運行方式。這在1978年以前的30多年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所以說,人類社會發展到21世紀的今天,無論是現代資本主義還是現代社會主義,都必須重視和尊重兩個基礎:一個是資本,一個是多數人。而且,必須在資本和多數人中間找到一個發展的“度”,一種均衡的狀態。否則,這個社會就沒法發展下去,兩者之間有一個主要的連接,那就是讓資本走嚮共享,即社會共享資本創造的財富。從個人發展來說,資本創造瞭日益豐富的社會物質財富,也日益影響著人們的精神世界。如果一個被物質財富所慣縱的人,就會失去純粹而堅韌的精神追求。所以,從個人發展而言,也應當尋求資本創造財富,且讓財富走嚮共享的道路。

  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科學技術上的新突破、新發展,特彆是在互聯互通技術上的發展,無論是技術本身還是經濟生活,乃至社會生活等,都呈現齣共享的特徵,尤其是共享經濟的齣現,已經在許多方麵改變瞭人們的思想觀點,讓人們清楚地看到瞭共享的現實與共享的價值對人類發展的作用與意義。共享作為一種理念已經從科學技術領域進入到經濟社會發展領域,並成為引領21世紀人類走齣睏難、麵嚮未來發展的現實追求。從這個意義上說,習近平主席近幾年來在眾多國際會議、國際場閤反復提齣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其本質價值就是共享。現在看來,人類一是有瞭“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個人類共享的先進理念,二是有瞭共享經濟為“人類命運共同體”打開的第一扇大門,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個人類共享機製也就有瞭理論基礎與現實基礎瞭。什麼是“人類命運共同體”呢?我的理解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已經是你不能離開我,我也不能離開你瞭;你的生活中有我,我的生活中也有你;你好我也要好,你可以好一些甚至好很多,但不能是你好我卻沒法活下去;你好我如果總是不好,我也會讓你不好,最後大傢都不好,這是最不好的事,是恐怖主義的邏輯。那麼,怎麼纔能做到“你好我也好”呢?這就必須要有一個好的方嚮,這個方嚮就是“共享”,共享經濟、共享文化、共享政治等,也就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樣一個人類共享發展與共享社會的機製。所以我認為,習近平主席提齣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會隻是中華民族的目標,不會隻是中國社會發展的目標,也不會是幾個國傢共同的發展目標,而是全人類共同追求的發展目標,同時需要全人類共同努力纔能逐步實現的偉大目標。

  當然,盡管這是一個日趨共享的時代,是一個讓資本走嚮共享的時代,這也是一個非常漫長的時代,或許需要1000年或更長的時間,但人類不會退縮,也不會掩飾矛盾,更不會迴避世界發展中的深刻矛盾與鬥爭。世界發展中的矛盾與鬥爭依然存在,有的甚至更加復雜與尖銳,但就發展大趨勢來看,走嚮共享是一種新的大趨勢。不看到這種人類文明發展的大趨勢,既不利於自我發展,也不利於全球發展。

  這是一個需要用共享治理資本的時代

  從本質上看,這是當今世界自我失衡與自我矯正或者說自我救贖的邏輯發展與時代選擇。世界經濟社會發展到今天,人類文明發展到今天,都已經沒有那麼容易被簡單地否定,或者被簡單地顛覆瞭。所以我想到的是,人類善良、正義理性或許不可能徹底規避醜陋、邪惡本能的侵擾,但人類嚮上的本性卻是永遠濛蔽不瞭的自然本真。而且,從現實上看,21世紀發展日益錶現齣資本的價值,與資本這種發展變化相對應的是,物質財富也處在不斷地發展之中,而且不斷豐富的物質財富總是以不同的方式滿足著人們日益豐富的現實生活。同時,人們對資本的認識也總是處在不斷深化的過程中,從來就沒有停止。人們對道德的追求同樣沒有停止過,對生活價值的追求也從來沒有停止過,對美好社會的追求也從來沒有停止過。正是這一切構成瞭資本與道德的博弈,而且是一種永恒的博弈。這種永恒的博弈在一定意義上共同形成的綜閤力量,促進著人類社會不斷嚮前發展。因此,一個治理資本的時代,本質上就一個資本與共享博弈發展的時代。那麼,我們到底怎麼來認識這個資本呢?

  我認為,近代以來資本發展經過瞭三個階段。一是發展資本階段,時間大約在十九世紀末20世紀以前,由於新機器的發明,工業革命的發展,資本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手段,並且在市場的自由配置下,資本主義得到瞭快速發展,也産生瞭龐大的無産階級。二是約束資本階段,時間大約在20世紀初到20世紀中後期,由於社會與政治的作用,資本“惡”的本性有所遏製,資本主義世界齣現瞭福利資本主義形式,社會主義也進入改革發展時期。三是治理資本階段,時間大約在20世紀末到21世紀初以來,由於互聯網、人工智能、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的發展與金融資本的毫無理性的發展,資本的善被最大限度發揮齣來的同時,資本的惡也發展到瞭肆意妄為的地步,直接導緻資本發展所引發的矛盾和問題,而且造成世界金融危機、經濟危機頻繁發生,全球經濟幾乎都陷入艱難的停滯之中,資本主義世界齣現瞭前所未有的復雜形勢,世界經濟復蘇十分緩慢,資本發展進入迫切需要綜閤治理的時期。

  近代資本發展經過瞭發展階段、約束階段之後,今天已經進入到治理階段。到底如何治理資本呢?我想起瞭蘇格拉底說的一句話。他說:“國傢的品質比個人的品質容易看得清楚。”國傢的品質可以通過體製、製度、政治、政策等形式錶現齣來,所以容易讓人們看清楚本質。資本往往受製於市場,市場又受到瞭國傢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麵的影響,所以治理資本,實際上已經成為治理國傢與世界的重中之重。如何治理資本呢?原則至少有三個大的方麵:第一,治理資本需要一定的製度體係作保障。第二,治理資本需要道德約束,需要資本精神。第三,治理資本需要共享,而且不是簡單地通過傳統的革命方式去實現傳統的“共産”。所謂用共享治理資本,就是用共享的理念協調資本的動機,用共享的道德價值協同資本的利益訴求,用共享的製度規範資本的行為,本質上就是用共享發展的思想來協同掌握瞭資本的個人、團體和國傢,共同推動人類社會進步與文明發展。為此,全球治理的一個重要方嚮與目標就是用共享治理資本。也就是說,麵對21世紀發展,隻有讓全社會共享發展,共享資本創造的財富,纔是治理資本的最好方嚮與目標。

  特彆是最近十多年來,人們探討資本的方式與方法也發生瞭巨大變化,重點轉嚮探索資本與財富的關係,財富的再分配、資本與生活狀況、資本與社會發展等關係問題,形成瞭許多新的資本觀。從處置資本與財富的角度上看來,目前比較突齣的新主張有三種:一是美國人比爾?蓋茨。他更多地從宗教信仰和個人社會理想的角度,看到的是資本的善和富人行善的自覺性,提齣瞭慈善資本主義的資本觀,倡導從富人慈善的角度,把資本創造的財富拿齣來交給社會,消除疾病與社會不平等,為世界的可持續發展服務。所以,我把比爾?蓋茨的資本觀稱之為慈善資本觀。二是法國人托馬斯?皮凱蒂。他在《21世紀資本論》認為,勞動迴報永遠跑不過資本的迴報。也就是說,社會資本迴報率遠高於勞動迴報率以及平均的實際經濟增長率。除瞭世界大戰等非常規影響因素縮小不平等差距外,財富分配一直以來都是嚮少數富人階層聚集,50%的國民收入都來自於前10%的收入者。他通過比較研究最近兩百多年來主要國傢的曆史數據後認為,資本已經成為創造財富的重要資源與手段,擁有資本的人得到財富的方式與速度相當快,甚至可以不再參與勞動瞭,這一切反映瞭資本的惡以及由此而日益嚴重的收入不平等,所以,應當通過創新稅收製度等方式加強對資本的再認識,強化對財富的再分配,得以緩解日益加劇的分配不公、貧富懸殊等問題。所以,我把托馬斯?皮凱蒂的資本觀稱之為新製度資本觀。

  ……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