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29
1、“真实故事计划”是国内的真实故事平台,微信和知乎百万粉丝大号。每一个原创故事,全网阅读量都在100万以上,更有超过1000万次的超级爆款故事。
2、《穿过生命中的泥泞时刻》是“真实故事计划”人气故事集第1季,精选30个从生命里拿出来的具有人气、感动人心的硬派故事,包括全网点击超高的《水浒卡骗了我们二十年》《临终者联盟里的布道人》《在暴乱中消失的我的男人》等多篇爆款故事。
3、真实故事计划由平凡人书写真实生活中的爱与怕,火遍微信、知乎、微博、豆瓣,文化圈、影视圈、学生党每天追更阅读,1000万读者点赞推荐,被誉为1000万读者的心灵地图。
4、每个人生命中都曾有过艰难、泥泞的时刻,从泥泞中得到奋进的力量,穿越生命中的苦难,让人生从容而辽阔!
5、《临终者联盟里的布道人》《淤泥中最后的挖藕人》等多篇已经被影视公司相中,即将改编成电影。
《穿过生命中的泥泞时刻》是国内的真实故事平台,百万粉丝大号“真实故事计划”人气故事集第1季,精选30个从生命里拿出来的具有人气、感动人心的硬派故事,组合成一幅中国人的心灵地图,标记出我们这一代人的爱与怕。
每个人生命中都曾有过艰难、泥泞的时刻,穿越生命中的苦难,让人生从容而辽阔!看见人间真相,看从生命里拿出来的故事,火遍微信、知乎、微博、豆瓣,1000万读者点赞推荐。
真实故事计划,国内的真实故事平台,每天讲述一个从生命里拿出来的故事,发现庸常生活中那些微光时刻。
来真实故事计划讲故事的人,有医生、程序员、辍学生、全职太太等。通过他们的讲述,我们试图拼凑出一幅中国人的心灵地图,标记出这一代人的爱与怕。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部中国版的《一千零一夜》,这本书只是开始。
真实故事,让我每天都有机会在别人的生活里度过十分钟。
——@无名
在这里,我看见了人生路上真实的痛和没有掩饰的美。
——@小莫
真实故事计划是我喜欢的公众号,有点不想与别人分享,还担心推荐给朋友后他们并不能像我一样珍视。小心翼翼地推荐给我妈,她每天都看,还抱怨说晚上九点多才推送,发得太晚了。很开心。
——@echo
宛如一部奇幻漂流记,平凡的文字写出不平凡的故事。
——@Nero
Part1穿过这泥泞的人世间
01临终者联盟里的布道人
02淤泥中最后的挖藕人
03在暴乱中消失的我的男人
04尾随我十八年的姥姥
05曾为我出生入死的狗雄
06寻母2840天
07被一条铁链锁住的树先生
08招魂
09穿过这泥泞的人世间
Part2迟到半个世纪的情书
01迟到半个世纪的情书
02重逢后最怕听见你的告白
03我喜欢的她也喜欢女生
04梅姐没等我长大就有人了
05哪里的女子长得心疼人
06女式友谊
Part3一个人活得像一代大侠
01水浒卡骗了我们二十年
02一个人活得像一代大侠
03一粒灰蓝色的老鼠屎
04被重点班吃掉的孩子们
05在长江大桥救下323名轻生者
06为访民洗冤的截访警察
07开枪
Part4送你一尾忧郁的江鱼
01小科员葬礼上的表演大师
02最后一役
03杀死强迫症
04无声的喊魂
05住在我楼上的绝命毒师
06家里的货摊又被砸了
07拿什么证明你是个好人
08送你一尾忧郁的江鱼
在杀死生命之前,疾病会让躺在床上的人站起来。
李牧的正式身份是一名普通职工,但在肿瘤医院的大楼里,他是自封的领袖,是传福音的人,是众人的开心果。他带着一群身体衰败的人,在QQ群里组建起一个临终者联盟。
1
“各位,家父于今日中午不治,感谢各位群友这些日子的陪伴。生活还要继续,诸君同勉!”
三月初的一天,病友互助群弹出这样一条消息,一串串的致哀、蜡烛符号随之而来。发言者的父亲是群里第六十五个,也是最后一个去世的癌症患者。至此,这个QQ群的功能不复存在。
群主李牧并没有将群解散。他的头像始终黑着,不发一言——他死去两年多了。李牧是群里第一个逝者,死于直肠癌,时年四十三岁。
还是二〇一三年六月的时候,家里来信说父亲罹患小细胞肺癌,已伴随肝转移,时日无多。含着眼泪,我从武汉赶回安徽老家,将父亲接到了蚌埠市里的肿瘤医院。
肿瘤医院大楼有六层,一、二楼是手术病人住院区,这里的人多半还能活着走出去;三楼和四楼是化疗病人居住区,他们的生存期是五至二十五个月;五楼和六楼是终末期患者的聚集地,他们中的多数只是在这里等着死亡来临。
从一楼到六楼,是癌症病人经历的三个阶段。短短几十米楼梯,囊括了一个生命的最后旅程。
父亲的病房在四楼,和李牧一个房间,李牧是肿瘤医院的老住户了,他已经在这里住了快一年。房间的另一张床是肝癌患者刘闯。父亲刚办完住院手续,李牧就凑上来问东问西,诸如“生育几个子女、年龄多大、家庭住址”之类。
这是他的习惯,每当有新病友住进,就第一个上去搭讪。不过,在癌症病房没有几个病人和家属愿意透露个人信息,大家都讨厌上门推销“抗癌神药”的骗子。
李牧每天傍晚都会走进四楼及以上楼层的病房,挨个站在病床前歌唱,传播福音,模仿《新闻联播》的腔调讲解当天的国家大事。遇到病友过世,他第一个冲过去,做完弥撒,握着家属们的手慰问:“对于伟大共产主义战士的离去,我们致以诚挚的哀悼。他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
这套做法是以前住在医院的一位病友教给李牧的,我们住进医院时,那个病友早已死去。这种毫不顾及病人和家属情感的做法,被李牧接受并延续下来。病人和家属觉得荒唐可笑,却无可奈何——谁也不愿招惹一个行将死去的人。
偶尔,李牧还是会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父亲住院一周后的傍晚,李牧在五楼为一个弥留之际的患者祈祷:仁慈的主啊,我们赞美你,请你宽恕他吧,他即将死去……话还没说完,病人的四个儿子就上来一顿拳打脚踢,扭送他回了四楼病房。
“福音宣传完了?”病友们摆弄着电视机,嘻嘻哈哈地看着浑身是伤的李牧。
“没有,还差两句,不过上帝会听到的……”李牧擦拭着伤口,一字一顿地说。
“哈哈哈,被打了吧?”病友不依不饶。
“上帝会原谅他的,天下兄弟姊妹是一家。”听到李牧的回答,病房里笑得更大声了。
2
少有病人能坦然面对死亡,治疗过程中的煎熬,有时比死亡更让人难以承受。亲人的陪护几乎是这些人最后的安慰。
可是我从未见过李牧的家属。有一次,我偶然看到,李牧的化疗意见书上家属一栏赫然写着:“李牧,同意。”
有资历的老病友私下传言,李牧是国企职工或者公务员,住在蚌埠城郊,没有成家,跟家里的兄弟们关系不怎么好。
刚住进来时,父亲曾和李牧谈及家人的重要,被他用粗糙的歌声转过话头:天下兄弟姊妹一家人……
等到九月,医院例行检查发现,癌细胞已经转移至李牧的脑部。这意味着,他的余生要以天计算了。也就是在这天傍晚,李牧的家属终于出现,两位五十来岁的男子,他们和李牧的面相极为相似。
这兄弟俩闯进四楼的护士值班室,吵着要为李牧办理出院,说一些“癌症根本治不好,医院就是骗人的”之类的话。或许是兄弟二人的言语过于直白,或许是无法忍受这样的嘈杂,家属们开始涌向值班室,有人手里已经抄起了晾衣竿。
“滚,我的事不要你们管!”扶着墙赶来的李牧用怒吼终结了争执。人群逐渐散开,兄弟俩骂骂咧咧地走了。
那天晚上,李牧罕见地没有宣传福音,整个病房区寂静下来。午夜时分,我给父亲翻身,听见李牧在啜泣,嘴里还絮叨着什么。
原来,李牧没成家和两个哥哥有很大关系。他和女友当年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想结合后跟父母住在一起,结果两个哥哥一个找父母闹,一个找女方家里闹,生生拆散了这桩婚事。
李牧住院这么久,两个哥哥从来没有来看过他。这次他们来医院闹,更多是冲着房子来的。
“这房子是爹娘给我的遗产,老两口是被他们气死的。给了他们,我有脸去见父母?”李牧伴随着疼痛呻吟的诉说,像是说给我听,又像给他自己。
那晚,我沉默地坐在床边,听他讲到天亮。
3
“王大哥,把你儿子借给我用半天。就半天,行不行?”国庆节前一天早上,李牧突然央求父亲,让我为他办一件事。
父亲点头后,李牧递来一条黄鹤楼烟——我在武汉待了四年,这是我熟悉的味道。与烟一起递来的,还有一个文件包,里面是他的证件和委托书。
“小王,你去把自己的证件复印一下,去房管中心替我签字。其他的,就不要管了。”
他要卖房。
“好啊,钱也是我带回来吗?”我懵懂地问。
“不,你签了字,他们就会打过来,我有卡的。”李牧嘻嘻哈哈地塞给我一叠零钱,说天热,在路上买点水和吃的。
刚办完售房手续,我就接到李牧的电话:钱已收到。李牧的房子有一百平方米,售价五十万元,在蚌埠当地,这是一笔巨款。
回医院,我看到李牧站在挂号区的凳子上,宣布说:我要买一辆红旗,就是毛主席坐过的那种!我要检阅一下你们,哈哈哈!
说话时,他模仿着领袖的样子:先是抬起右手行了一个纳粹军礼,又将借来的一顶帽子拿在手中挥舞,接着双手画十字,并以虔诚的祷告收尾。
围观的病友纷纷调侃他:“李牧,你还是去理个毛主席一样的发型。”“李牧,你到底是信上帝,还是信毛主席啊?”“李牧,你姿势不标准啊!”
那天下午,他征用了我的笔记本电脑,一遍遍查阅着红旗的各类车型,最后遗憾地自言自语道:“毛主席坐过的车,我买不到,也买不起了。”
第二天一早,医院楼下出现一辆老式红旗。连车带司机,都是李牧租来的。李牧说,接下来的日子,这辆车将是他的私人座驾,负责给他送餐,带他兜风和送他去教堂做礼拜。
有病、烧包……这些字眼逐渐在等待死亡的病友和家属中传开。不少人等着看李牧的笑话——万一人死了,钱没花完,那可就便宜两个哥哥喽!
那辆红旗每天早上都准时停在楼下。李牧没有用它检阅过任何人,相反,它成了医院病人和家属们的通勤车,买生活用品,送饭,甚至送出院的病人回家。
这一切从未收过费,获益的病人和家属们也心安理得地享用着李牧的专车——他快死了,我们替他把钱花光。
老实巴交的刘闯是附近乡下的农户,只有三十六岁,刚住进来时,他的妻子经常躲在走廊里接电话,不知从何时起,这位有几分姿色的农妇再也没来过。后来听说,她把两个孩子塞给刘闯父母后,带着所有的积蓄消失了。
见惯悲欢离合的医生们断定,刘闯的妻子“跑路”,建议他不用找了,干脆回家休养。谁都知道,回家的结果意味着什么。
刘闯妻子消失几天后,李牧提着塑料袋走向医院收银台,给刘闯续交了剩余两个疗程的化疗费用。末了,还递给刘闯五千元备用。
整个过程就像政府领导逢年过节的例行慰问。李牧拉着刘闯的手说,组织不会遗忘你,上帝也不会抛弃你,希望你能够坚定信心,战胜病魔。
这一次,病房里的掌声真挚热烈。
4
冬至那天傍晚,李牧照例去六楼传播福音,出门后便晕倒在楼梯口。诊断结束,他的病床被转移至六楼。死亡越来越近了。
大概是他搬离后的第三天,我拒绝了一个陌生QQ号的交友申请。随即我手机响了起来。
“小王,我是你李叔,是我加你好友,快同意!”李牧的声音兴奋有力。
刚同意好友申请,我就被拖进一个QQ群,群简介上写着:我们必须健康地活着,看到“四化”实现的那一天,我们必须欢乐地死去,这是上帝给予我们的自由。
我暗暗发笑:这么个不伦不类的群,坚持不了多久就会四散而去。
群里面的人全是肿瘤医院的危重病人或家属,他们大多来自周边农村,年纪偏大,多数人不知互联网为何物。前来陪床的家属们,大多用等待死亡的心态迎接最后结果,所有的人心知肚明,却又从不点破,在压抑和绝望中,上网是唯一的发泄渠道。
起初,群里只有李牧一个人发言,内容还是老一套,诸如“伟大而仁慈的主啊,请你宽宥我们,哈里路亚”“这里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之声》”“各位观众晚上好,今天是×月×日,农历×月初×,今天新闻的主要内容有……”
在群主李牧的带动下,半个月后,群里逐渐热闹起来。病人和家属们开始大胆地讨论着死亡和人生,共享网络段子,互相浇灌心灵鸡汤,咒骂社会不公。对李牧的鄙夷嘲笑已不复存在。每天清晨,群里都有人发信息刷屏。
“老李,你啥时吃完啊?该联播了!”“老李,咋还不开始传播福音?”“老李,你的车呢?弄出来检阅下!”
死亡在冬日如期而至。春节前两天,李牧死了。临死前,李牧委托同病房的家属在群里发了几段文字:
“进来这个医院的人,很少能活着出去。对群里的每个病人来说,剩下的时间都可以用天来计算。我知道,大家都很煎熬。
“我没有家属陪伴,化疗的时候,我也会疼。我能挺下来全靠你们,大家都等着我唱歌,播新闻,传播福音呢。
“我不傻,也不愣,只是希望每个人都像我这样,开心潇洒地把生命走完。我走了,还是有点疼啊,希望到了那边,我们还能一起祈祷,一起看新闻……”
群里沉寂了片刻。很快,四楼病房传来哭声,之后蔓延到五楼和六楼。大家知道,那个用乐观教会我们坦然的人死了。
李牧的后事是红旗车驾驶员帮忙料理的,他临死立了遗嘱并留下五万块钱。驾驶员在灵堂哭了一场,把李牧埋在他父母的坟旁。李牧的两个哥哥都没参加葬礼。
李牧走后,群里依旧活跃,一位不怎么识字的胃癌患者接过角色,继续传播福音,播报新闻。这样的传递,一直持续到最后那位病人死去。
穿过生命中的泥泞时刻——真实故事计划第1季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穿过生命中的泥泞时刻——真实故事计划第1季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涨知识了,而且是一个很好体验,值了!
评分还没来得及拆开,包得很精致有木有
评分收到,好书。
评分不错哦,价格实惠还能用券买的。
评分讨论生命的书,多努力一点学习,才会成长的更快更棒更高,坚持每天学习。
评分不错,快递很快
评分第一部分看着好心塞那个年代的人活得太苦难了人恶起来比天灾还可怕
评分物流很快,包装也很好,希望书读起来也一样好。
评分一如既往地好
穿过生命中的泥泞时刻——真实故事计划第1季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