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人体解剖图谱(骨科分册) [Atlas of Clinical Human Anatomy]

临床人体解剖图谱(骨科分册) [Atlas of Clinical Human Anatomy]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金宝 编
图书标签:
  • 解剖学
  • 临床解剖学
  • 骨科
  • 人体解剖
  • 图谱
  • 医学
  • 医学教材
  • 解剖图
  • 骨骼
  • 运动系统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47834534
版次:1
商品编码:12146203
包装:精装
外文名称:Atlas of Clinical Human Anatomy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21
字数:58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临床人体解剖图谱(骨科分册)》为《临床人体解剖图谱》系列的骨科分册。全书采取了系统解剖、局部解剖、表面解剖、影像解剖和运动解剖相结合,以及正常与变异相结合、大体标本与显微镜切片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展示人体的正常结构。系统解剖部分重点展示骨骼、肌肉、血管和神经的有关内容。局部解剖部分按照内容的需要,进行逐层解剖,用高分辨率数码相机拍摄,用图像处理技术对拍摄的图像进行加工处理,充分显示浅组织、筋膜、肌肉、骨骼、血管、神经的相互位置关系。断面解剖部分是将人体进行水平、矢状和冠状断层,用高分辨率数码相机拍摄,用图像处理技术对拍摄的图像进行修整,对标本在固定过程中的萎缩部分进行适当处理,使图像更加真实。同时,为了与临床结合,《临床人体解剖图谱(骨科分册)》还增加了大量的手术入路解剖学内容。

作者简介

  陈金宝,1944年生,山东单县人,1963年考入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学习,1969年毕业。1994年晋升为教授,2000年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一直在中国医科大学从事医学图像制作和医学图像处理的研究及资源库建设等工作。

目录

第一章 概论
骨骼
1.全身骨骼(前面观)
2.纤维连结(缝)
3.软骨连结(耻骨联合)
4.骨性结合(融合骶骨)
5.滑膜关节
6.长骨骨干结构
7.长骨血管神经分布模式图
8.长骨骨干(横切面1,HE染色,×100)
9.长骨骨干(横切面2,HE染色,×100)
10.长骨骨干(股骨横切面,HE染色,×100)
11.骨单位(股骨横切面,HE染色,×400)
12.长骨骨干(侧切面)
13.长骨骨干(骨磨片,大丽紫染色,×100)
14.骨单位(骨磨片,大丽紫染色,×400)
15.红骨髓(HE染色,×100)
16.红骨髓(HE染色,×400)
肌肉
17.全身肌肉(前面观)
血管
18.血管分布模式图
神经
19.神经系统的组成

第二章 颈部
颈部韧带
20.颈椎的韧带(后面观)
21.颈椎的韧带(前面观)
22.颈椎的韧带(侧面观)
23.上部颈椎的韧带(后面观1)
24.上部颈椎的韧带(后面观2)
25.上部颈椎的韧带(后面观3)
26.上部颈椎的韧带(后面观4)
27.寰枢正中关节韧带
28.颅颈关节韧带
颈部肌肉
29.头颈肌浅层(外侧面观)
30.头颈肌深层(外侧面观)
31.颈部肌群浅层(后面观)
32.颈部肌群深层(后面观)
颈部血管、淋巴与神经
33.颈部动脉(左前斜位观)
34.头颈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前后位)
35.头颈部浅静脉(侧面观)
36.头颈部淋巴管和淋巴结(侧面观)
37.颈部淋巴管和淋巴结(侧面观)
38.颈部皮神经
39.头颈部感觉神经分布
40.头颈部运动神经支配
颈部局部解剖
41.颈前区局部解剖1
42.颈前区局部解剖2
43.颈前区局部解剖3
44.前斜角肌及其毗邻
45.颈根部的结构(前面观1)
46.颈根部的结构(前面观2)
47.颈外侧区局部解剖1
48.颈外侧区局部解剖2
49.颈外侧区局部解剖3
50.颈外侧区局部解剖4
51.锁骨上三角及其结构
52.颈根部的结构(侧面观)
颈部手术入路
53.颈椎前侧入路1
54.颈椎前侧入路2
55.颈椎前侧入路3
56.颈椎前侧入路4
57.颈椎前侧入路5
58.颈椎前侧入路6
59.颈椎后侧入路1
60.颈椎后侧入路2
61.颈椎后侧入路3
62.颈椎后侧入路4
63.第1~2颈椎后侧入路1
64.第1~2颈椎后侧入路2
65.第1~2颈椎后侧入路3
66.第1~2颈椎后侧入路4
67.第1~2颈椎后侧入路5
……

第三章 背部
第四章 腹腰部
第五章 盆骶部
第六章 上肢
第七章 下肢
参考书目

前言/序言

  《临床人体解剖图谱》是在《实用人体解剖图谱》的基础上,为了方便使用,将内容重新组合,按照临床的学科需要进行分册,即分为骨科分册、腹部外科分册、泌尿外科分册、胸心外科分册、妇产科分册和神经外科分册。各分册为了满足临床需要,增加了部分疾病的影像学、内镜图像和病理学内容,还增加了手术入路解剖学内容。
  该系列图谱为了充分体现实用性原则,为临床医师提供坚实的解剖学基础,采取了系统解剖、局部解剖、表面解剖、影像解剖和运动解剖相结合,以及正常与变异相结合、大体标本与显微镜切片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展示人体的正常结构。此外,在该系列图谱中还包括了有关胚胎学的部分内容。
  系统解剖部分重点展示骨骼、肌肉、血管和神经的有关内容。局部解剖部分按照内容的需要,进行逐层解剖,用高分辨率数码相机拍摄,用图像处理技术对拍摄的图像进行加工处理,充分显示浅组织、筋膜、肌肉、骨骼、血管、神经的相互位置关系。断面解剖部分是将人体进行水平、矢状和冠状断层,用高分辨率数码相机拍摄,用图像处理技术对拍摄的图像进行修整,对标本在固定过程中的萎缩部分进行适当处理,使图像更加真实。
  近年影像技术发展很快,设备的分辨率越来越高,我们应用了超声波、X线、CT、ECT和MRI图像,从不同侧面展示人体的正常结构。表面解剖部分根据内容的要求,采用不同的姿势,充分显示人体的结构,用高分辨率数码相机拍摄后进行加工处理,从而获得高质量的图像。
  在本套图谱的编绘过程中,参阅了国内外出版的相关图谱和专著。在此,对出版社和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套图谱在编绘过程中得到了中国医科大学有关领导,网络教育学院、基础医学院有关教研室,以及临床学院有关科室和专家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作者的水平有限,本套图谱难免存在不当之处或错误,敬请学界专家和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临床人体解剖图谱(骨科分册)》:骨科临床实践的精准指南 本书并非对《临床人体解剖图谱(骨科分册)》的直接内容进行描述,而是旨在勾勒一本具有该名称图书所应具备的、在骨科临床实践中至关重要的信息框架。一本真正有价值的骨科解剖图谱,其核心价值在于为骨科医生、医学生以及相关从业者提供一个清晰、精确、且具备高度临床应用性的骨骼系统视觉化工具。它不仅仅是静态的解剖图,更是连接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的桥梁。 核心目标与读者定位 本书的根本目标在于填补临床实践中对骨骼系统精细解剖认知不足的空白。在面对骨折、关节疾病、骨肿瘤、骨骼畸形等复杂病情时,精准的解剖定位、对重要神经血管结构的了解、以及对骨骼力学结构的掌握,是制定有效治疗方案、进行精准手术操作、预测预后以及进行康复指导的关键。因此,本书的读者群涵盖了: 骨科住院医师和进修医师: 在专业技能养成和疑难杂症诊治过程中,需要不断深化和巩固对骨骼解剖的理解。 医学生(特别是医学影像学、康复医学、运动医学等相关专业): 作为未来医疗人才,扎实的解剖学基础是其专业发展的基石。 骨科主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 在处理更复杂的病例,尤其是进行高难度手术时,对精细解剖的深入理解能提供更强的信心和保障。 介入放射科医师: 在进行骨骼系统的影像引导下介入治疗时,需要清晰的解剖导航。 康复治疗师和物理治疗师: 理解骨骼运动机制、肌肉附着点以及术后恢复的解剖学基础,能更有效地制定康复计划。 运动科学研究者: 对运动生物力学、损伤机制的理解离不开精确的骨骼和关节解剖知识。 内容框架构思:超越传统图谱的深度与广度 一本优秀的骨科解剖图谱,其内容构思应是系统性、多维度且极具临床导向的。它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核心部分: 第一部分:骨骼系统的整体概览与生物力学基础 骨骼的宏观结构与分类: 从整体出发,简要介绍人体的骨骼系统构成,如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以及籽骨的分类。对各骨骼的整体形态、主要突起、窝、孔等基本解剖标志进行概述。 骨骼的微观结构与生长发育: 简要介绍骨组织的细胞组成(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骨细胞)、细胞外基质(胶原纤维、无机盐)以及骨器的基本组成。触及骨骺线、骨骺板等在生长发育和骨折愈合中的重要性。 关节的类型与生物力学: 详细阐述关节的分类(如纤维关节、软骨关节、滑膜关节),重点介绍滑膜关节的结构(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关节液、关节软骨、韧带等)。深入解析关节的运动学,如不同关节的活动度、运动轴线、以及影响关节稳定性的因素(如关节面匹配度、韧带、肌肉)。 骨骼系统的生物力学: 这是连接解剖与临床的关键。应深入探讨骨骼的力学特性(弹性、塑性、抗压、抗拉、抗扭等),分析骨骼在承受负荷时的受力方向和应力分布。介绍骨骼的代偿性肥大、骨骼重塑的Wolff定律在临床实践中的意义。解释关节力线、生物力学轴线在判断骨骼畸形、骨关节炎进展以及手术矫正中的作用。 第二部分:区域性骨骼与关节解剖的精细化呈现 这部分是图谱的核心,将按照人体解剖的区域进行系统划分,每个区域的呈现都应遵循“整体-局部-重要结构”的逻辑,并融入临床考量: 1. 头颅与颌面部骨骼: 颅骨: 详细呈现额骨、顶骨、颞骨、枕骨、蝶骨、筛骨的形态、缝合线、颅底结构(如各孔、裂隙的解剖位置及与其伴行的神经血管)。重点突出颅骨外板、内板、板障的结构,及其在颅脑损伤中的意义。 面部骨骼: 详细描绘鼻骨、泪骨、上颌骨、颧骨、腭骨、下鼻甲、犁骨、下颌骨。强调上颌骨的骨性鼻腔、鼻窦解剖,下颌骨的关节突、下颌支等结构,及其在颌面创伤、口腔种植、正颌手术中的重要性。 颞下颌关节: 精细描绘关节盘、关节囊、关节韧带,并结合运动学,解释其在张口、闭口、侧方运动中的解剖基础。 2. 脊柱与胸廓骨骼: 脊柱: 详细区分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尾骨的形态特征。重点突出椎弓、椎体、椎间孔、横突孔(颈椎)等结构。详细描绘椎间盘的结构(纤维环、髓核),椎间关节,以及脊柱的生理弯曲。 韧带系统: 强调脊柱后方(如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前方(如前纵韧带、后纵韧带)以及椎间韧带的解剖位置和功能,它们对脊柱稳定性的作用。 胸廓: 详细描绘胸骨(胸骨柄、胸骨体、剑突)、肋骨(真肋、假肋、浮肋)、肋间隙的解剖。重点突出肋骨的弯曲度、肋间神经血管的走行,及其在胸部创伤、胸腔镜手术中的意义。 3. 上肢骨骼与关节: 肩胛带: 详细描绘锁骨、肩胛骨(肩峰、喙突、关节盂、冈上窝、冈下窝、肩胛切迹)的形态。 肱骨: 详细描绘肱骨头、大结节、小结节、结节间沟、三角肌粗隆、肱骨髁上、髁间窝的解剖。 尺骨与桡骨: 详细描绘尺骨鹰嘴、冠突、鹰嘴窝、桡骨头、桡骨颈、桡骨粗隆、尺桡骨远端关节。重点突出其在前臂的交叉走行。 腕骨、掌骨、指骨: 详细列举腕骨(近端:舟骨、月骨、三角骨、豆状骨;远端: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的排列,掌骨、指骨的结构。重点突出腕管的解剖及其内伴行的神经(正中神经)血管。 主要关节: 肩关节(重点突出其活动度与不稳定性)、肘关节(肱尺关节、肱桡关节、近侧桡尺关节)、腕关节、掌指关节、指间关节的解剖及其运动学。 4. 盆骨骨骼与关节: 骨盆: 详细描绘两侧髂骨、坐骨、耻骨以及骶骨、尾骨的组成。重点突出髂骨翼、髂嵴、髂骨翼、坐骨结节、耻骨联合、闭孔、髋臼等结构。 盆腔器官的解剖关系: 简要提及骨盆与腹腔、盆腔器官(膀胱、直肠、生殖器官)的空间关系,及其在盆腔骨折、骨盆肿瘤手术中的重要性。 骶髂关节与髋关节: 详细描绘骶髂关节的结构与稳定性,髋关节(股骨头、髋臼)的解剖,关节囊、主要韧带(如髂股韧带、耻股韧带、坐股韧带)的走行,及其在负重和运动中的作用。 5. 下肢骨骼与关节: 股骨: 详细描绘股骨头、股骨颈、股骨大转子、小转子、股骨体、股骨髁、股骨内上髁、外上髁、腘窝的解剖。 髌骨: 介绍其籽骨特性、关节面以及在股四头肌运动链中的作用。 胫骨与腓骨: 详细描绘胫骨平台、胫骨结节、胫骨内侧踝、腓骨头、腓骨外侧踝。突出胫腓骨的整体走行以及关节连接。 跗骨、跖骨、趾骨: 详细列举跗骨(跟骨、距骨、舟骨、内侧楔骨、中间楔骨、外侧楔骨、骰骨)的排列,跖骨、趾骨的结构。重点突出足弓的解剖基础。 主要关节: 膝关节(股骨、胫骨、髌骨的关节面,半月板、前后交叉韧带、内外侧副韧带的解剖位置和功能)、踝关节(距小腿关节、距下关节)、跖跗关节、趾间关节的解剖及其运动学。 第三部分:临床相关解剖的整合与应用 重要神经血管的走行与骨骼解剖的关系: 在每个区域的介绍中,都应穿插提及与该区域骨骼紧密伴行的主要神经(如臂丛神经、坐骨神经、股神经、桡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等)和血管(如锁骨下动脉、肱动脉、股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等)的解剖位置。强调其在骨折、脱位、手术中的潜在损伤风险。 骨骼标志在影像诊断中的应用: 结合X线、CT、MRI等影像学表现,解释重要的骨骼标志在影像学上的呈现。例如,骨折线如何沿着特定解剖平面走行,关节面的对齐如何评估,骨肿瘤侵犯骨骼的边界如何界定。 手术入路与解剖: 针对一些常见骨科手术,简要提及手术切口选择时需要考虑的骨骼标志、肌肉层、神经血管分布,以及不同手术入路(如前路、后路、侧路)所暴露的解剖结构。 骨骼肌的附着点与协同作用: 在描述骨骼结构时,简要提及与该骨骼密切相关的骨骼肌的起止点,以及它们在关节活动中的协同作用,这对于理解运动功能障碍和制定康复计划至关重要。 病理性改变的解剖学基础: 简要介绍骨质疏松、骨关节炎、骨肿瘤、骨髓炎等常见骨科疾病在解剖学上的表现。例如,骨质疏松如何导致骨小梁稀疏,骨关节炎如何引起关节软骨磨损和骨赘形成。 第四部分:辅助工具与创新呈现 高质量的解剖插图与三维重建: 图谱的精髓在于其插图。应采用高度写实、色彩区分清晰的医学插图,能够准确展示骨骼的立体结构、肌腱附着、韧带走向以及神经血管的伴行关系。考虑使用三维重建的图像,以更直观的方式呈现骨骼的整体形态和空间关系。 解剖标记与图例: 所有重要的解剖结构都应有清晰的标记和统一的图例说明,便于读者快速识别和理解。 动态展示(可选): 如果技术条件允许,可以考虑在电子版中加入动态模型,展示关节的运动过程,或者模拟手术入路。 索引与检索功能: 提供详细的索引,方便读者快速查找特定骨骼、关节或解剖结构。 价值体现:超越教科书的临床意义 一本真正优秀的《临床人体解剖图谱(骨科分册)》,其价值体现在: 提升诊断的精准度: 医生能够根据影像学表现,将病变与精确的解剖结构对应起来,从而做出更准确的诊断。 优化手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术前清晰的解剖认知,有助于医生选择最佳手术入路,避开关键神经血管,精确操作,最大程度地减少术中并发症。 指导康复的科学性: 对骨骼、关节、肌肉的理解,为康复治疗师制定个性化、科学的康复方案提供依据,加速患者的功能恢复。 促进学术交流与研究: 为骨科医生、研究者提供共同的语言和参考,促进学术上的深入探讨和新技术的研发。 总之,一本《临床人体解剖图谱(骨科分册)》所蕴含的,是对于人体骨骼系统结构、功能、生物力学以及其在疾病和治疗中表现的深刻洞察。它是一本需要不断翻阅、深入理解的工具书,是每一位致力于骨科领域专业人士案头的必备之选。其价值并非在于其“是什么”,而在于其所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以及它为我们理解和解决骨科问题所提供的“清晰路径”。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临床人体解剖图谱(骨科分册)》带给我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学习体验,它颠覆了我过去对解剖图谱的刻板印象。以往我总觉得这类书籍枯燥乏味,内容生硬,但这本书却充满了艺术感和生命力。插画的精细程度令人惊叹,从宏观的骨骼轮廓到微观的骨小梁结构,都描绘得极其逼真。作者在色彩运用上也颇具匠心,不同的骨骼、软骨、韧带等组织都被赋予了独特的色彩,使得在众多复杂的解剖结构中,重要的部分能够脱颖而出,便于识别和记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不仅仅停留在纯粹的解剖描述,还巧妙地融入了临床应用视角。例如,在展示特定骨骼结构时,会附带相关的临床病例或常见损伤类型,这让我能够立刻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联系起来,极大地提升了学习的效率和趣味性。我曾经为了理解某个骨折的复杂性而苦恼,但翻开这本书,一个清晰的解剖图以及相应的解剖学解释,瞬间就解决了我的困惑。它就像一本活的教科书,让我能够在探索人体骨骼的无穷魅力的同时,也为未来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

这本书的到来,无疑是一场视觉与知识的盛宴。当翻开扉页,一股严谨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气息扑面而来。它不仅仅是一本图谱,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骨科导师,用最直观、最精准的语言,带领我探索人体的骨骼奥秘。每一幅插图都栩栩如生,色彩的运用恰到好处,将骨骼的形态、纹理、以及相互间的连接关系展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一些关键的解剖结构,比如关节的细微之处,或是骨折后需要特别关注的应力点,都通过精美的线条和巧妙的标注,让我一目了然。我尤其喜欢它对骨骼功能的解读,不仅仅是静态的展示,还结合了动态的生物力学原理,解释了为什么某个骨骼会呈现出这样的形态,以及在运动中扮演的角色。对于我这样一名正在学习骨科知识的学生来说,这本图谱的价值是无可估量的。它为我构建了一个清晰、立体的骨骼认知框架,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以及治疗方案的原理。那些复杂的骨科手术,在图谱的辅助下,仿佛变得触手可及,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神秘领域。

评分

对于渴望深入了解人体骨骼奥秘的人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宝藏。它所呈现的,不仅仅是静态的骨骼形态,更是一种动态的、功能性的理解。我尤其赞赏书中对每一个解剖区域的详细阐述,清晰的图示配合精准的文字描述,使得学习过程变得高效而有趣。那些插图的精细程度令人咋舌,每一个细节都被刻画得淋漓尽致,仿佛可以直接用手去触摸。我曾经为理解某个复杂骨折的复位过程而感到困惑,但在这本书中,通过对相关解剖结构的细致观察,我仿佛看到了手术操作的每一个步骤,理解了为什么需要那样做。它为我提供了一个非常坚实的解剖学基础,让我能够更自信地去面对各种临床挑战。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图谱,它更是一种对人体工程学的致敬,让我更加敬畏生命的奇妙和精巧。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临床人体解剖图谱(骨科分册)》是我近来阅读过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医学书籍之一。它的出版,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理解人体骨骼的复杂性。我一直觉得解剖学知识枯燥难懂,但这本书的图文结合却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平衡。那些插图,简直是艺术品,线条流畅,色彩鲜明,将人体的骨骼系统展现得既科学又美观。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一些特定解剖标志的强调,以及它们在临床上的重要性。例如,在描述一个重要的关节时,书中不仅展示了其静态结构,还辅以动态的运动学解释,让我深刻理解了这个关节是如何实现各种复杂动作的。这本书的严谨性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上,从细微的骨骼纹理到大块骨骼的整体轮廓,都描绘得一丝不苟。它不仅仅是一本参考书,更像是一本引人入胜的探索指南,让我能够不断地发现新的知识点,并将其与我已有的理解相结合,从而构建起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走进了一座精雕细琢的骨骼博物馆,每一页都充满了令人着迷的细节。从最初拿到它,我就被其精美的设计和严谨的内容所吸引。插画的质量绝对是顶级水准,每一根骨骼的形态、关节面的光滑程度、骨表面的突起和凹陷,都描绘得十分到位,仿佛触手可及。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单纯的视觉呈现,它在文字描述上也下了很大的功夫。每一处解剖结构都有清晰、准确的标注,并且配合详尽的文字说明,解释了其在人体中的位置、功能以及与其他结构的关系。我尤其欣赏它对一些易混淆的解剖区域的区分,通过不同的角度和层次的展示,让我能够清晰地辨别它们。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耐心细致地引导我认识每一个骨骼的特性,理解它们是如何协同工作的,从而支撑起我们庞大而精密的身体。对于我这样一个对骨科领域充满好奇的初学者来说,它无疑是打开知识大门的一把金钥匙。

评分

临床人体解剖图谱,印刷精美,内容不错,没有太多的语言,基本上都是用图来标明。很值得临床医师参考的一本书。京东自营行货正版书,发货快。

评分

京东就是好,很棒很强大~~~~~

评分

临床人体解剖图谱,印刷精美,内容不错,没有太多的语言,基本上都是用图来标明。很值得临床医师参考的一本书。京东自营行货正版书,发货快。

评分

评分

图谱很好

评分

临床人体解剖图谱,印刷精美,内容不错,没有太多的语言,基本上都是用图来标明。很值得临床医师参考的一本书。京东自营行货正版书,发货快。

评分

图谱很好

评分

评分

送货很快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