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K伟大的世界地图

DK伟大的世界地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国DK公司 著
图书标签:
  • 地图
  • 世界地图
  • DK出版社
  • 地理
  • 科普
  • 儿童
  • 青少年
  • 教育
  • 旅行
  • 文化
  • 百科全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ISBN:9787500099802
版次:1
商品编码:12146521
包装:精装
开本:8开
出版时间:2017-03-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252
字数:550000
审图号:GS(2016)1633号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遴选的60多幅地图,每一幅都来自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是诠释世界的杰作。
  ★大量再现了天体、星象、地形、神学、精神、统计、政治、导航、幻想和艺术等各方面内容。
  ★不仅描绘了地图的演变史,而且记录和再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史。
  ★讲述各种功能的地图是如何为当时棘手的问题提供重要答案的。
  ★每一幅地图都是一件精心设计的艺术品,8开大跨页的页面展示,精美绝伦,令读者大饱眼福。

内容简介

  当今社会,人们主要将地图看作是定位或导航的工具。无论是纸质地图还是数字地图,它们的任务都是向我们提供附近环境信息或帮助我们快速、有效率地从一个地点到达另一个地点。然而,纵观历史,地图的作用却远不止于此。
  地图所反映的不仅仅是地理地形:它们同时也是反映文化、信仰以及伟大的世界文明史的一个窗口。这本拥有精美插图的图书选取了60多幅世界上具影响力的地图,向读者提供了反映制图师们构思和描绘他们所处世界的独特视角。《伟大的世界地图》不仅描述了每幅地图的创作原因和创造过程,还通过对地图局部细节的深入分析展现了地图所在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它们背后的故事。

作者简介

  1974年建立DK公司。他们的愿景就是创作既有视觉冲击力又包含信息丰富的图书,使读者能够理解每一个主题。DK图书被认为是从出生到年老不断学习的生活指南。

内页插图

目录

古典地图
公元前1500~公元1300
前言
引言
发现与旅行
1300~1570
新方向与信仰
1570~1750
专题地图
1750~1900
现代制图
1900至今
谷歌地球
谷歌
索引
致谢


探索未知的奥秘:一部关于地球地理的宏大叙事 书名: 《地球脉络:从地质构造到人文地理的深度透视》 内容简介: 《地球脉络:从地质构造到人文地理的深度透视》并非一本单纯的地图集,而是一部全景式展现我们脚下这颗蓝色星球复杂性和多样性的巨著。它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地球系统的内在逻辑,从数亿年前的地壳运动到塑造现代文明的地理要素,为读者构建了一个多层次、立体化的地球认知框架。 本书的核心目标是揭示“为什么世界是现在这个样子”。我们不满足于展示地理表象,而是探究其背后的驱动力——那些塑造山脉、划分水系、影响人类迁徙和冲突的根本力量。 --- 第一部分:地质的史诗——塑造世界的无形之手 (The Shaping Hand of Geology) 本部分将带领读者穿越时间的洪流,探寻地球形成至今的宏伟地质历史。我们不再将山脉视为静止的背景,而是将其视为地球内部能量持续释放的“伤痕”与“杰作”。 1. 板块构造的活历史: 详细阐述板块构造理论,不仅仅是描述各大板块的运动方向,更侧重于解释这些运动如何引发了火山、地震和造山运动。读者将了解到,喜马拉雅山脉的隆升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持续挤压的动态过程,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Ring of Fire)则是俯冲带活跃性的直接体现。我们还将探讨“大陆漂移”如何影响了全球气候和生物的进化轨迹。 2. 塑造地貌的雕刻师: 这一章聚焦于内力(构造运动)与外力(风化、侵蚀、沉积)之间的永恒博弈。我们将详细分析不同气候带下,流水、冰川、风力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作用。例如,探讨冰川侵蚀如何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切割出U形谷和峡湾,以及干旱地区风力如何堆积起巨大的沙丘群。对喀斯特地貌的分析,将揭示地下水系统对地表景观的深刻改变。 3. 矿产与能源的深层宝藏: 地质结构直接决定了资源的分布。本书将系统梳理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的形成条件,并追踪关键的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和关键矿物(如稀土、铜、铁)的生成环境。这部分内容为理解全球资源竞争和能源地缘政治提供了必要的科学基础。 --- 第二部分:生命的画布——气候、水文与生物地理 (The Biotic Canvas) 地球的物质形态是生命的载体。本部分将重点考察气候系统和水循环如何共同绘制出地球的生命版图。 1. 天气与气候的精微调控: 摒弃简单的温度和降雨量罗列,本书着重分析影响区域气候的复杂因子:洋流(如墨西哥湾暖流对西欧气候的巨大影响)、大气环流模式(如哈德里环流和信风带的作用)、以及季风系统的周期性变化。我们会深入探讨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现象如何跨越赤道,影响全球范围内的天气异常。 2. 水的生命线: 探讨全球水循环的每一个环节,从蒸发、凝结到径流。重点分析大型河流系统的地理学意义——它们如何成为文明的摇篮(如尼罗河、两河流域),以及现代水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包括含水层过度开采和水资源分配冲突。 3. 生物群落的地理分布: 基于气候和土壤条件,分析全球主要的植被带和生物群落的分布规律。从热带雨林的生物多样性到苔原的适应性生存,理解生物地理学原理有助于我们评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 --- 第三部分:人类的足迹——人文地理学的驱动力 (The Footprint of Humanity) 地理环境并非被动接受者,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动塑造者。《地球脉络》的第三部分将视角转向人类活动,探讨地理因素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文明的形态、经济的布局和政治的边界。 1. 城市化的地理逻辑: 追溯城市选址的地理必然性——对水源、防御要地、交通枢纽的依赖。分析不同地理背景下形成的城市形态(如线性城市、放射状城市、多中心城市),并探讨当代特大城市群的形成,揭示其对周边农业和生态系统的反向压力。 2. 经济活动的区位理论: 本章引入经典的区位理论模型,解释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如何在空间上进行优化布局。我们将考察原材料获取成本、劳动力分布和市场接近度如何共同决定了工厂和商业中心的选址,并分析全球供应链的地理重构。 3. 边界、冲突与地缘政治: 地理决定了冲突的形态。本书将分析自然地理边界(山脉、河流)与人为政治边界的差异及其相互作用。探讨关键地缘战略要地(如海峡、运河、战略盆地)的地理优势,以及气候变化和资源稀缺如何成为新的冲突诱因。 4. 文化景观的塑造: 探讨人类如何通过农业实践、建筑风格和生活习惯,将自然环境转化为独特的“文化景观”。从稻田梯田到沙漠中的绿洲聚落,本书展示了人类对环境的适应与改造,最终形成各具特色的地方感和身份认同。 --- 结语:面向未来的地理视野 《地球脉络》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读者一种“地理思维”——一种理解事物间相互联系、从空间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它不仅是对已知世界的详尽记录,更是对未来挑战(如气候移民、资源安全)的预先洞察。通过这部著作,读者将不再将地图视为一张静止的图纸,而是视为地球系统持续演化、充满活力的动态记录。 本书以严谨的科学论证为骨架,以生动的案例和精妙的插图(数据可视化图表和剖面图)为血肉,旨在为地理爱好者、规划者、政策制定者及所有对世界运作机制抱有好奇心的人士,提供一套坚实、深刻且富有启发性的地理学读本。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和设计品味极高,拿到手上就能感受到它的分量和质感。纸张的厚度和光泽度都处理得非常到位,使得那些精美的印刷品能够最大程度地展现出其色彩的饱和度和细节的锐度。很多时候,地图册的质量败在印刷环节,色彩失真或者墨迹模糊,但这本书在这方面几乎无可挑剔。我特别留意了那些涉及到地形和地质构造的页面,那些深浅不一的阴影和纹理,营造出一种强烈的立体感,仿佛真的能触摸到喜马拉雅山脉的巍峨或马里亚纳海沟的深邃。此外,书籍的开本设计也十分人性化,方便在书桌上摊开阅读,而且书脊的处理也让它能够平摊,这在查阅大跨页地图时尤其重要,不用担心书页合拢导致信息缺失。这份对手工制作的尊重和对细节的执着,是很多现代出版物中难以寻觅的宝贵品质。

评分

我得说,我之前对那种厚重的、动辄上百页的“世界大百科”式书籍多少有些敬而远之,总觉得阅读过程会非常吃力。但这本书完全打破了我的固有印象。它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知识点的组织呈现出一种流畅的、递进式的体验。它不像许多同类书籍那样堆砌大量文字说明,而是深谙“一图胜千言”的道理。大量的插图、信息图表和那些令人惊叹的立体式展示,让复杂的地理概念变得触手可及。举个例子,书中对气候带的划分和洋流的介绍,如果用纯文字描述,我可能需要反复阅读才能理解,但通过它提供的那些色彩分明的图示,我立刻就明白了其中的相互作用关系。这对于我这样喜欢快速吸收信息,但又追求深度理解的读者来说,简直是完美的选择。它在保证信息密度的同时,极大地优化了阅读体验,让学习地理知识变成了一种享受,而不是任务。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视觉的盛宴,色彩的狂欢!刚翻开第一页,我就被那种扑面而来的细节感震撼到了。它没有那种枯燥的教科书式叙述,反而更像是一位经验老到的旅行家,带着你穿越时空,用最生动的方式讲述地球的故事。地图的绘制手法极其精妙,无论是山脉的起伏,还是河流的蜿蜒,都处理得恰到好处,既保证了科学的准确性,又不失艺术的美感。我尤其喜欢它对古代文明的展示部分,那些失落的帝国、繁荣的贸易路线,都被巧妙地融入到当时的地理背景中,让你能立刻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比如,当我看到关于丝绸之路的专题图时,那种跨越千山万水的史诗感油然而生。它不仅仅是一本地图册,更像是一部浓缩的地理百科全书,知识点密集却不让人感到压迫,因为它总是以一种充满探索欲的方式呈现出来。每一次翻阅,都像是在进行一次精心策划的环球探险,总能发现一些之前未曾注意到的地理奇观或历史脉络。对于任何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人来说,这本书都是一个绝佳的起点,或者说,是一个常伴左右的灵感源泉。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其持久的参考性。我不是那种读完一遍就束之高阁的读者,我更看重一本工具书能否在未来的学习、工作或者仅仅是日常的知识探索中持续发挥作用。这本书的地图数据更新和信息组织似乎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它既包含了人类历史上的经典地理知识,也融入了当代的地缘政治变化和环境议题。我发现,当我阅读国际新闻或者关注气候变化报告时,我总是不自觉地会翻到这本书中相应的区域进行对照,立刻就能找到准确的地理定位和背景信息。这种即时性的知识检索能力,让它超越了一般的科普读物,而成为了一个可靠的知识锚点。它的深度和广度足以应对从基础知识回顾到高级专题研究的各种需求,是那种可以放在书架上,知道自己需要时随时都能从中汲取力量的“镇宅之宝”级别的作品。

评分

真正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不仅仅关注了宏大的地理面貌,对于人类活动的微观展现也极其到位。它没有仅仅停留在“这里是哪个国家”的层面,而是深入挖掘了不同区域的人文地理特色。比如,在介绍某个特定大洲的板块时,它会穿插介绍当地独特的动植物群落、主要的经济作物分布,甚至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文化符号和图腾的演变。这种跨学科的融合,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我常常会花很长时间去研究那些关于城市化进程和人口密度的图表,它们用最直观的方式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空间规律。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让你可以在宏观的地球尺度和微观的人类生活场景之间自由切换,体会到地理环境如何深刻地塑造了人类文明的形态。它让人意识到,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都是一个复杂而精妙的生态系统。

评分

书对人的影响是逐步逐步积累的,就我的读书经验来说,一本书或是几本书对你影响深远那说明你读的书还不够多,古人云,开卷有益,就是说每本书里都有你值得吸收的东西,慢慢的,书读得多了,就会产生一种量变到质变的情况,书读得多了,才能有比较,才能升华。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呀!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我看来,读书很重要。读书可以让我们学到丰富的知识,可以让我们开阔眼界,还可以使人进步。

评分

不错的书,装帧精美,最后2014年谷歌地球的图让人感叹科技的进步。现在的局域网查些资料都费事,估计以后就得凭借以前的存货生存发展了。

评分

牛逼的书!好看!

评分

到货速度很快,商品质量也非常不错,推荐!

评分

太快了,第二天就到了,准备再买其它的DK书,很不错啊。

评分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DK的书内容质量都很好买了不少了孩子很爱看

评分

箱子烂了,还好书本身有玻璃纸包。大大的一本,活动买的,物超所值!

评分

印刷精美,值得收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