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信息圖:身體小宇宙漫遊指南 [Body: A Graphic Guide to Us]

人體信息圖:身體小宇宙漫遊指南 [Body: A Graphic Guide to Us]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英] 史蒂夫·帕剋,安德魯·貝剋 著,沐馨 譯
圖書標籤:
  • 人體解剖
  • 人體生理
  • 健康科普
  • 信息圖
  • 醫學科普
  • 身體探索
  • 視覺化學習
  • 科普讀物
  • 青少年科普
  • 人體奧秘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ISBN:9787550296466
版次:1
商品編碼:12153290
包裝:精裝
叢書名: 未讀·探索傢
外文名稱:Body: A Graphic Guide to Us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4-01
用紙:特種紙
頁數:224
字數:100000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用信息圖來解讀人體的趣味百科


如果身體被放大到近兩米高,你的皮膚會有多厚?

為什麼說“腦子進瞭水”其實挺有道理?

人體的哪個部位容易生病?……


所有人都能看懂的圖錶信息,

讓統計變得有趣,讓數據變得好玩,

讓知識像膠水一樣黏在你的腦海

★直觀形象,深入淺齣,瞭解人體還從未如此輕鬆過 用各種各樣精心繪製的信息圖,讓對各種術語一竅不通的普通讀者也能輕鬆瞭解並更加認真地對待自己的身體。

★係統全麵,紮實專業 文字作者為英國著名動物學傢和科普作者,插圖作者為享譽國際的獲奬插畫,文字與圖像的搭配相得益彰,不但全麵,而且紮實,可以作為枕邊讀物,也可以當作參考材料。

★ 幽默風趣、寓教於樂 為瞭讓讀者最大限度地瞭解身體的奇妙之處,本書采用瞭各種各樣的幽默有趣的比例和數據對比,比如把你放大成一英裏高的巨人,瞭解人體各部分到底有多大,比如讓你縮小到肉眼看不見的程度,深入到細胞內部,瞭解生命的神奇編碼,讓在不知不覺中,把知識牢牢站在腦海裏

★ 16開硬殼精裝,四色印刷,扁平化設計風格,配色賞心悅目,激發閱讀欲望。


內容簡介

你知道你從一齣生就擁有的財富是什麼嗎?是的,就是你的身體。但是,除瞭能從鏡子裏看到的那部分,你對它又瞭解多少呢?

《人體信息圖:身體小宇宙漫遊指南》,通過一張張生動直觀、妙趣橫生的可視化圖像,用繽紛絢麗的色彩和通俗易懂的文字,帶你漫遊人體,瞭解各種與身體有關的趣味知識,讓你在不知不覺間燃爆自己的小宇宙!


作者簡介

  史蒂夫·帕剋(Steve Parker)是一名作者、編輯兼顧問,精通與自然世界、生物、技術和普通科學相關的信息。他擁有動物學的一級榮譽理學學士學位,是倫敦動物學協會的高級科學研究員,且是倫敦自然曆史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他已經寫瞭超過300部作品。更多信息請瀏覽網站www.steveparker.co.uk。

  安德魯·貝剋(Andrew Baker)是一名享譽國際的獲奬插畫傢,他的工作涉及編輯、設計和齣版領域。他來自約剋郡,曾在利物浦和皇傢藝術學院學習,現在在密德薩斯大學兼職講課。他與妻子琳達以及他們的孩子們雷和詹姆斯住在倫敦東部,傢人的貢獻和支持讓他能夠完成這些插畫。安德魯的信息見於網站www.debutart.com上的Debut Art欄目。

目錄

導言 4


物理學身體

一英裏高的身體 8

昂首闊步 10

體格 12

比例勻稱 14

切成薄片和小塊 16

透視人體 18

係統分析 20

部分構成整體 22

光禿禿的骨頭 24

牙齒的重要性 26

許多種長度 28

肌肉名稱的含義 30

牽拉的動力 32

關節處的連接 34

生命的呼吸 36

重要的節律 38

壓力之下 40

是什麼造就瞭冠軍? 42

更快、更高、更強 44


化學身體

化工廠 48

濕潤的身體 50

微量營養素 52

宏量營養素 54

代謝的奧秘 56

能量的攝入和輸齣 58

食物分解的路綫 60

血液裏的物質 62

生存中的化學 64


遺傳學身體

細胞內部 68

細胞種類繁多 70

深入DNA內部 72

基因組 74

基因怎麼發揮作用 76

基因如何發揮特殊作用 78

DNA變成兩倍 80

細胞怎麼分裂 82

細胞的生命 84

基因如何相互作用 86

通過遺傳獲得的基因 88

遺傳學夏娃 90


與感覺有關的身體

眼見為實 94

視網膜內部 96

從眼睛到大腦 98

聲覺 100

立體聲中的生活 102

越來越響 104

嗅覺 106

最佳的味道 108

觸覺 110

內部感覺 112

維持平衡 114

産生意識 116

觸覺地圖 118


協調的身體

感覺緊張 122

滿腦子的神經 124

請注意間隙 126

重要的連接 128

反射與反應 130

自動運行 132

總開關 134

受到控製的化學物質 136

靈活變動 138

維持穩定 140


會思考的身體

數字化的腦 144

腦的布魯德曼分區 146

全都被包住瞭 148

腦的剖麵結構 150

動起來 152

左邊還是右邊? 154

水淋淋的腦子 156

腦袋中的互聯網 158

腦的下部 160

自命不凡 162

感覺交叉 164

數字化的記憶 166

記憶遊戲 168

情緒化的腦 170

腦的時間 172

睡著瞭 174

做夢時間 176


生長著的身體

嬰兒齣生前的準備 180

卵子和精子的産生 182

新生命開始瞭 184

妊娠時間軸 186

尚未齣生的嬰兒 188

誕生之日 190

從嬰兒到孩童 192

成長 194

人能活多久? 196

有多少個新生命? 198

人口數量有多少? 200


醫學身體

健康狀況不佳的原因 204

哪裏覺得不舒服? 206

醫學調查 208

外科醫學 210

醫療藥物 212

與癌癥抗爭 214

備用的身體零件 216

嬰兒和藥物 218

怎麼樣變得健康而幸福? 220


術語匯編 222


前言/序言

沒有哪個人是普通人。每個人肯定有不普通之處。

身體是人類最普遍的財富。一個人要想讓身體擁有最高的工作效率,不僅自己要愛護和珍惜它,還需要最親密的傢人和最親愛的朋友也來愛護和珍惜。誰不想好好瞭解一下關於他們身體的一切,甚至更多彆的東西呢?

信息圖通過圖錶來傳達信息和知識,其中的形狀和顔色比字詞還要多,我們能夠直觀地理解信息圖並快速吸收其中的知識。與語言相比,它們優勢更大,而且很容易就能被人們記住。事實上,每個人都能理解它們。它們甚至能讓統計變得有趣,讓數據變得好玩,讓知識像膠水一樣黏在你的腦海。

所以,把人體和信息圖兩大主題結閤在一起,應該是很不錯的主意。但是,怎麼纔能把它們組織在一起呢?許多人體書貫穿瞭十幾個功能係統:骨骼、肌肉、心血管、消化、腦和神經,以及其他。但是,我們想讓這本書能有些與眾不同之處。

從文藝復興時代和現代知識誕生的時代起,人們主要通過兩種方法來研究身體。一種是解剖學:物理結構、組織和構造,始於安德烈·維薩裏在1543 年的巨著《人體結構》。與解剖學互為補充的是生理學:化學運作和功能,這一概念由讓·費爾內爾在1567 年的《生理學》中最先引入。這兩個概念形成瞭現代人類生物學和醫學的基礎——以及本書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接著姍姍來遲的是第三部分,遺傳學身體。這個概念到20 世紀中葉纔有,它的主要標誌是科學界最偉大的一項發現——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剋裏剋於1953 年發現的DNA 結構。人體通過自身的感官不斷地學習和體驗,第四部分會帶你探索所有主要的感官模式。人體的構成部分——細胞、組織和器官——也經過高度地協調和整閤,統一於一個整體之中,第五部分會對此作齣闡述。俯瞰著整個活生生的有機體的,是它的首席指揮- 控製中心、局域網集綫器兼認識、知覺和意識的起點——腦,第六部分會對此展開描述。到現在為止,我們所說的一切都是發生在成人身上的。每一個身體都有一段發展曆程,身體是從一個針尖大小的受精卵開始的,之後它的規模和復雜性會增加數十億倍,第七部分會介紹這個生命周期的情況。如果身體齣現瞭問題,就需要藥物來給予幫助,第八部分會來講這個。

沒有一本關於身體的書能寫得麵麵俱到。但是通過精心選擇、引人入勝、有趣、充滿驚喜、獨特、局部和整體相結閤,尤其是通過這樣的信息圖,至少可以彌補一些缺憾。本書也用到瞭流程圖、圖錶、地圖、步驟圖、時間錶、符號、圖形文字、圖標、餅狀圖和柱形圖。鑒於圖中用到的基本知識,我們得感謝那些對這麼多原始數據、基本事實和光禿禿的信息進行測量、整理和分析的人們。我們的任務是尋找、解釋和轉換這些知識,使讀者能發現他們感興趣的東西,並消化吸收掉。希望各位受到鼓舞,能更多地去領會、欣賞你們所擁有的這個最為寶貴的財富。



《身體:一部宏大的內在史詩》 我們生活在體內,卻常常對外麵的世界充滿好奇,而對這個與我們形影不離的“小宇宙”知之甚少。我們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心跳,每一次思考,都依賴於一個復雜得令人難以置信的係統——我們自己的身體。這本書並非一篇簡單的生理學教科書,它是一次深入人體奧秘的探索之旅,一次對構成我們的細胞、組織、器官以及它們之間精妙協作的細緻解讀。我們將一同潛入微觀世界,揭示那些肉眼無法觸及的生命奇跡,並理解這些奇跡如何共同譜寫齣我們作為個體生命的宏大史詩。 第一章:微觀的起點——細胞的舞蹈 生命的基石,是那些微小卻充滿活力的細胞。它們並非孤立的個體,而是擁有獨特結構和功能的“微型工廠”。我們將從細胞最基本的構成元素開始,比如那個控製一切遺傳信息的DNA,它像一本厚重的指令手冊,指導著身體的生長、修復和運行。然後,我們將認識細胞膜,這個智能的屏障,它既保護著細胞內部的秩序,又靈活地允許物質的進齣,如同城市的海關,精確地管理著進齣口。 細胞內的各種細胞器,則是執行不同任務的專業團隊。綫粒體,那個能量的“發電站”,為我們的一舉一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內質網,那個蛋白質和脂質的“加工廠”,確保身體所需的各種分子得以閤成和運輸;高爾基體,那個“郵局”,負責將加工好的物質進行分類、打包並送往目的地。即使是看似簡單的細胞骨架,也在維持細胞形狀、支持細胞運動以及內部物質運輸方麵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我們會探索不同類型的細胞,認識它們如何根據各自的“職業規劃”而擁有獨特的形態和功能。從擁有長長“觸角”用於傳遞神經衝動的神經元,到能夠在血液中攜帶氧氣的紅細胞,再到能夠吞噬病原體的白細胞,每一種細胞都是生命這部交響麯中不可或缺的音符。瞭解這些微觀的單元,是理解整個身體運作機製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我們將體驗到,即使是最小的生命單位,也蘊含著令人驚嘆的復雜性和智慧。 第二章:協作的藝術——組織與器官的建構 單一的細胞無法完成生命所需的復雜任務,於是,它們學會瞭協作。根據功能的不同,相似的細胞聚集在一起,形成組織。我們身體最基本的四種組織類型——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和神經組織——構成瞭身體的骨架和“皮膚”,它們各有分工,又彼此依賴。 上皮組織,覆蓋身體的內外錶麵,既是保護屏障,也承擔著吸收和分泌的功能,例如消化道內壁的上皮細胞負責吸收營養,而腺體中的上皮細胞則分泌各種激素和酶。結締組織,是身體的“建築材料”,它支撐、連接和分隔身體的其他組織和器官,從堅硬的骨骼到柔韌的肌腱,再到流動的血液,它們都屬於結締組織的範疇。肌肉組織,則是身體的“發動機”,收縮和舒張的運動讓我們可以行走、奔跑、跳躍,甚至維持站立的姿勢。神經組織,是身體的“信息網絡”,它負責接收、處理和傳遞信息,使我們能夠感知世界,並做齣相應的反應。 當不同類型的組織緊密結閤,共同完成一項特定功能時,就形成瞭器官。心髒,那個不知疲倦的泵,將血液輸送到全身;肺髒,那個精巧的“空氣交換站”,為身體提供氧氣並排齣二氧化碳;大腦,那個“總司令部”,控製著我們的思維、情感和行為。還有胃、腸、肝髒、腎髒、皮膚……每一個器官都是由多種組織精密協作而成的復雜機器。 我們將深入瞭解這些器官的內部結構,以及它們是如何通過精密的協同工作,來維持身體的整體平衡和正常運轉。例如,消化係統如何將食物分解成身體可以吸收的營養物質,而排泄係統又如何清除體內産生的廢物。呼吸係統和循環係統如何協同工作,確保每一個細胞都能獲得充足的氧氣。這些器官之間的“對話”和“配閤”,是生命得以延續的關鍵。 第三章:信息的傳遞者——神經係統與內分泌係統 身體的正常運作,離不開信息的快速傳遞和精確調控。神經係統和內分泌係統,就是身體的兩大信息指揮官。 神經係統,以其驚人的速度進行信息傳遞。我們先從神經元這個“電綫”開始,理解它們如何通過電信號和化學信號,在腦、脊髓和全身之間建立起一張無處不在的信息網絡。一個簡單的觸碰,一個刺耳的聲音,一個美好的畫麵,都會通過神經信號迅速傳遞到大腦,讓我們做齣反應。我們將探索大腦的不同區域,它們各司其職,負責處理不同的信息,比如視覺皮層處理圖像,聽覺皮層處理聲音,而前額葉皮層則負責更高級的認知功能,如決策和計劃。 與神經係統的“即時通訊”不同,內分泌係統則扮演著“長期規劃師”的角色。它通過釋放各種激素,這些激素如同信使,在血液中緩慢而穩定地傳遞信息,影響著身體的生長、發育、新陳代謝、情緒甚至睡眠。我們將認識到,無論是胰島素調節血糖,還是甲狀腺激素控製新陳代謝,亦或是腎上腺素在應激狀態下帶來的“戰鬥準備”,這些激素都默默地在幕後,引導著身體的方方麵麵。 我們將分析神經係統和內分泌係統是如何相互協作,共同維護身體的穩定狀態,即“穩態”。例如,當我們感到恐懼時,神經係統會迅速發齣警報,同時內分泌係統也會釋放腎上腺素,讓我們進入“戰鬥或逃跑”的狀態。這種精密的協同,是身體在復雜環境中生存和適應的關鍵。 第四章:能量的轉化與利用——消化、呼吸與循環係統 維持生命活動,需要持續的能量供應。消化、呼吸和循環係統,就是身體能量工廠的“鐵三角”。 消化係統,是我們獲取能量的“源頭”。我們將跟隨食物的旅程,從口腔咀嚼開始,經曆食道、胃、小腸、大腸,最終被分解成身體能夠吸收的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等基本營養物質。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將認識到消化酶的奇妙作用,它們能夠高效地催化化學反應,將復雜的食物分子分解成簡單的構成單元。 呼吸係統,是能量轉化的“核心”。吸入的氧氣,通過肺泡被血液吸收,並被輸送到全身的細胞。在那裏,氧氣與葡萄糖在細胞的“能量工廠”——綫粒體中發生反應,産生能量,同時釋放齣二氧化碳和水。我們將深入瞭解肺泡這個微小的結構,它提供瞭巨大的錶麵積,以便氣體能夠高效地交換。 循環係統,則是能量和物質的“運輸網絡”。心髒強大的搏動,將富含氧氣的血液泵送到全身的毛細血管,將氧氣和營養物質輸送到每一個細胞,同時將細胞産生的二氧化碳和代謝廢物帶走,再由肺部和腎髒排齣體外。我們將認識到,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組成的血管網絡,如何構成一個完整而高效的輸送體係。 這三個係統的協同工作,構成瞭身體能量代謝的閉環。沒有充足的營養攝入,就沒有能量的來源;沒有氧氣的供應,能量的轉化就無法進行;沒有高效的循環,能量和物質就無法及時輸送到位。它們共同確保著身體各項活動的順利進行。 第五章:生命的守護者——免疫係統與生殖係統 生命既需要維護,也需要延續。免疫係統是身體的“衛士”,而生殖係統則是生命的“傳承者”。 免疫係統,是一個復雜而強大的防禦體係。我們將認識到,它如何區分“自己”與“外來物”,如何識彆並清除入侵的細菌、病毒以及身體內部齣現的異常細胞。從皮膚這個物理屏障,到白細胞的吞噬作用,再到淋巴係統産生的抗體,以及記憶細胞的“學習能力”,免疫係統的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我們會瞭解到,當免疫係統齣現紊亂時,會引發過敏、自身免疫疾病等一係列健康問題。 生殖係統,則是生命得以延續的根本。我們將探索男性和女性生殖係統的構造和功能,瞭解它們如何産生生殖細胞,以及受精、著床、妊娠等一係列精密的生理過程。我們會認識到,基因在這個過程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它們如何將父母的遺傳信息傳遞給下一代,從而塑造個體的獨特性。 這兩個係統,雖然功能迥異,卻都與生命的本質息息相關。免疫係統守護著生命的“當下”,而生殖係統則關乎生命的“未來”。它們共同構成瞭生命得以繁衍和延續的基石。 結語:身體——一部永恒的探索詩篇 《身體:一部宏大的內在史詩》的旅程即將告一段落,但對身體的探索,纔剛剛開始。我們所觸及的,不過是人體這部宏偉巨著的冰山一角。每一個細胞的微觀運動,每一次生理反應的精密調控,都蘊含著無盡的奧秘。 理解我們的身體,不僅僅是獲取醫學知識,更是對生命本身的一次深刻認知。它教會我們如何更好地關愛自己,如何理解身體發齣的信號,如何與這個“內在宇宙”和諧共處。這本書邀請您,繼續帶著好奇心,去探索身體更深層的奧秘,去欣賞生命最精妙的構造,去感受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心跳所蘊含的奇跡。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一部值得細細品味的、永恒的探索詩篇。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質量也絕對值得一提,這不僅僅是一本閱讀材料,更像是一件可以長久保存的精裝藝術品。紙張的選擇非常考究,厚實且帶有輕微的啞光質感,使得色彩的印刷效果非常柔和且高級,即便是那些需要高精度色彩區分的圖錶,也能清晰銳利地呈現。書脊的鎖綫裝訂工藝也相當紮實,無論你如何用力攤開閱讀,它都能平整地停留在你想要的位置,這對於需要反復查閱和對比細節的讀者來說,是極其友好的設計。這種對物理媒介的重視,體現瞭齣版方對知識載體的尊重,也使得整個閱讀體驗從觸摸開始就充滿瞭愉悅感。如果將它放在書架上,它也會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綫,彰顯齣主人對科學與美學的雙重鑒賞力。

評分

我花瞭整整一個下午的時間沉浸其中,感覺自己像是闖入瞭一個微觀世界的探險傢。最令我驚喜的是它敘事邏輯的流暢性。作者顯然非常懂得如何引導讀者的好奇心,從一個宏觀的概念齣發,層層深入,逐步解構齣那些隱藏在皮膚之下的精妙運作。它沒有采取那種生硬的、堆砌事實的敘述方式,而是更傾嚮於‘講故事’,將人體比作一個不斷運行的、擁有無數精巧齒輪和復雜管綫的超級機器。這種敘述策略極大地降低瞭閱讀門檻,讓那些對人體結構原本隻有模糊概念的讀者,也能迅速跟上節奏,並且産生強烈的求知欲。我甚至發現自己會主動去翻閱相鄰的章節,想要看看下一個“秘密”會是什麼,這種連貫性是很多科普讀物難以企及的。每一次翻頁,都像是在打開一個全新的、充滿驚喜的知識盒子。

評分

我最大的感受是,這本書成功地建立瞭一種平視的視角來看待我們自己的身體。它沒有居高臨下地灌輸知識,而是用一種充滿敬畏又無比親近的口吻,邀請讀者一同探索這個“身體小宇宙”。它打破瞭醫學知識的神秘光環,讓普通人也能觸摸到生命運作的脈搏。特彆是在討論免疫係統或遺傳密碼時,作者的處理方式充滿瞭人文關懷,將冰冷的生物學事實與我們日常的健康體驗緊密地聯係起來。我讀完後,對自己的生活習慣和身體發齣的信號有瞭更細緻的體察,那不再是模糊的‘感覺’,而是建立在對內在機製理解基礎上的‘洞察’。這是一本真正做到瞭‘賦能’讀者的書,它授予我們用更科學、更理性的目光審視自身健康的鑰匙。

評分

這部作品的封麵設計極具匠心,那種深邃的靛藍色調與鮮明的數據可視化綫條交織在一起,瞬間抓住瞭我的眼球。我一直對那些試圖將復雜科學概念轉化為直觀視覺語言的嘗試抱有極高的期待,而這本圖冊在這一點上可以說做得非常齣色。它不像傳統的教科書那樣枯燥乏味,而是通過巧妙的排版和創新的圖示,將那些原本令人望而生畏的生物學知識,以一種近乎藝術品的方式呈現齣來。我尤其欣賞作者在細節處理上的那種毫不含糊的專業性,即便是在高度抽象的細胞結構和分子機製的展示中,依然保持瞭極高的準確度,這讓我可以放心地將它作為輔助學習的工具,而不是僅僅滿足於錶麵的視覺衝擊。可以說,光是翻閱這本書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場視覺與認知的雙重享受。那排版布局的張弛有度,留白的處理極其到位,使得即使是信息密度極高的頁麵,也讓人感到呼吸順暢,絕無壓迫感。

評分

說實話,我一開始對這類圖解讀物抱有一定的懷疑態度,總覺得它們為瞭追求美觀,可能會犧牲掉內容的深度。然而,事實證明我的顧慮是多餘的。這本書在保持其視覺吸引力的同時,對許多關鍵的生理過程進行瞭非常深入且多維度的剖析。例如,當涉及到能量代謝或者神經信號傳遞時,它不僅僅給齣瞭流程圖,還巧妙地融入瞭時間軸和影響因素的對比分析。這種立體化的信息呈現方式,遠勝於單純的文字描述,因為它直接模擬瞭我們大腦處理復雜信息的方式——通過空間和位置關係來建立聯係。對於我這種需要將知識點進行長期記憶的讀者來說,這種視覺錨點無疑是非常寶貴的。我感覺自己不再是‘背誦’知識,而是真正‘理解’瞭這些係統是如何協同工作的。

評分

正品書籍,活動價格給力,推薦

評分

通過一張張生動直觀、妙趣橫生的可視化圖像

評分

是挺好的,不過封麵有點破損,客服很快解決瞭,圖文信息形式好看易懂,不枯燥乏味,孩子也愛看.

評分

豆瓣評分8.8,百科類書籍,圖書很精良,想看的時候翻翻可以

評分

不錯的書,有券有活動劃算,物有所值

評分

例如之前提到的“腦子進水”,其實就是指腦積水,腦子浸泡於腦室裏特定結構産生的“腦脊液”,看起來無色透明,沿著腦室係統循環,一旦腦子裏的水通路被阻斷,“腦脊液”就會在腦子局部積聚起來,形成“腦積水”,對身體造成各種危害,所以戲言背後的醫學內涵還是挺豐富的。由此可見,讀者不管是瞭解身體健康常識,還是掌握遺傳規律,這本《人體信息圖》都是不錯的科普讀物,在談笑風生間收獲人體趣味知識,在不知不覺間爆發不為己知的小宇宙。

評分

通過一張張生動直觀、妙趣橫生的可視化圖像,用繽紛絢麗的色彩和通俗易懂的文字,帶你漫遊人體,瞭解各種與身體有關的趣味知識,讓你在不知不覺間燃爆自己的小宇宙!

評分

希望對自身有所瞭解,so選瞭這本書,

評分

所以,把人體和信息圖兩大主題結閤在一起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