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1-26
★黃仁宇、錢穆、柏楊、易中天推崇備至。
★本書是專業史學工作者對於當下“曆史熱”的一次集體迴應,兼具學術性與可讀性。
★全球視野,中國敘事。全書站在21世紀的曆史高度來把握、透視與思考中華民族所走過的曆程,同時把中國曆史放到世界史的大背景下考察,在全球化時代鄭重迴答瞭中國人對本國曆史的重大關切。
《中國通史》是呂思勉先生的史學成名作。呂思勉是史學界公認的舊籍讀得很多的一位學者,二十四史通讀數遍,為學界同人傳為美談。他是易中天非常推崇的史學大師,是錢穆非常敬重的授業恩師,國學基礎深厚,治史意趣生動。
《中國通史》完成於1939年,分上、下兩冊,上冊十八章,分門彆類地敘述中國社會經濟製度、政治製度和文化學術的發展情況,內容包括婚姻、族製、政體、階級、財産、官製、選舉、賦稅、兵製、刑法、實業、貨幣、衣食、住行、教育、語文、學術、宗教等十八類;下冊三十六章,按時間順序敘述中國政治的變革。
呂思勉(1884.2.27—1957.10.9),字誠之,筆名駑牛、程蕓、蕓等。漢族,江蘇常州人。中國近代曆史學傢、國學大師。與錢穆、陳垣、陳寅恪並稱為“現代中國四大史學傢”(嚴耕望語)。畢生緻力於曆史研究和曆史教育工作,先後在常州府中學堂、南通國文專修科、上海私立甲種商業學校、瀋陽高等師範學校、蘇州省立師範學校、滬江大學、光華大學等校任教,曾擔任光華大學曆史係主任、代校長。早年還曾在上海中華書局、上海商務印書館任編輯。1951年入華東師範大學曆史係任教,被評為曆史學一級教授。
呂思勉史學代錶作品有《白話本國史》《呂著中國通史》《秦漢史》《先秦史》《兩晉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呂思勉讀史劄記》《宋代文學》《先秦學術概論》《中國民族史》《中國製度史》《文字學四種》《呂思勉讀史劄記》等。
上冊
婚姻第一章 / 1
族製第二章 / 25
政體第三章 / 41
階級第四章 / 57
財産第五章 / 75
官製第六章 / 97
選舉第七章 / 113
賦稅第八章 / 132
兵製第九章 / 151
刑法第十章 / 174
實業第十一章 / 193
貨幣第十二章 / 212
衣食第十三章 / 228
住行第十四章 / 247
教育第十五章 / 264
語文第十六章 / 279
學術第十七章 / 296
宗教第十八章 / 331
下冊
中國民族的由來第十九章 / 3
中國史的年代第二十章 / 9
古代的開化第二十一章 / 12
夏殷西周的事跡第二十二章 / 21
春鞦戰國的競爭和秦國的統一第二十三章 / 28
古代對於異族的同化第二十四章 / 35
古代社會的綜述第二十五章 / 39
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第二十六章 / 44
秦漢間封建政體的反動第二十七章 / 48
漢武帝的內政外交第二十八章 / 55
前漢的衰亡第二十九章 / 62
新室的興亡第三十章 / 66
後漢的盛衰第三十一章 / 71
後漢的分裂和三國第三十二章 / 77
晉初的形勢第三十三章 / 82
五鬍之亂(上)第三十四章 / 87
五鬍之亂(下)第三十五章 / 92
南北朝的始末第三十六章 / 97
南北朝隋唐間塞外的形勢第三十七章 / 105
隋朝和唐朝的盛世第三十八章 / 108
唐朝的中衰第三十九章 / 112
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第四十章 / 117
五代十國的興亡和契丹的侵入第四十一章 / 123
唐宋時代中國文化的轉變第四十二章 / 130
北宋的積弱第四十三章 / 135
南宋恢復的無成第四十四章 / 143
濛古大帝國的盛衰第四十五章 / 150
漢族的光復事業第四十六章 / 156
明朝的盛衰第四十七章 / 161
明清的興亡第四十八章 / 166
清代的盛衰第四十九章 / 174
中西初期的交涉第五十章 / 180
漢族的光復運動第五十一章 / 186
清朝的衰亂第五十二章 / 192
清朝的覆亡第五十三章 / 198
革命途中的中國第五十四章 / 205
婚姻 第一章
《易經》的《序卦傳》說:“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這是古代哲學傢所推想的社會起源。他們以為隆古的社會,亦像後世一般,以一夫一婦為基本,成立一個傢庭,由此互相聯結,成為更大的組織。此等推想,確乎和我們根據後世的製度,以推想古代的情形的脾胃相閤。所以幾韆年來,會奉為不刊之典。然而事實是否如此,卻大是一個疑問瞭。
自有曆史以來,不過幾韆年,社會的情形,卻已大有改變瞭。設使我們把曆史抹殺瞭,根據現在的情形,去臆測周、秦、漢、魏、唐、宋時的狀況,那給研究過曆史的人聽瞭,一定是一場大笑話,何況邃古之事,去今業已幾萬年幾十萬年呢?不知古代的真相,而妄以己意推測,其結果,必將以為自古至今,不過如此,實係因緣起滅的現象,都將認為天經地義,不可變更。這就將發生許多無謂的爭執,不必要的保守,而進化的前途被其阻礙瞭。所以近幾十年來,史前史的發現,實在是學術上的一個大進步。而其在社會組織方麵,影響尤大。
據近代社會學傢所研究:人類男女之間,本來是沒有什麼禁例的。其後社會漸有組織,依年齡的長幼,分彆輩行。當此之時,同輩行之男女,可以為婚,異輩行則否。更進,乃於親族之間,加以限製。最初是施諸同母的兄弟姊妹的。後來漸次擴充,至凡同母係的兄弟姊妹,都不準為婚,就成所謂氏族瞭。此時異氏族之間,男女仍是成群的,此一群之男,人人可為彼一群之女之夫;彼一群之女,人人可為此一群之男之妻;絕無所謂個彆的夫婦。其後禁例愈繁,不許相婚之人愈多。於是一個男子,有一個正妻;一個女子,有一個正夫。然除此之外,尚非不許與其他的男女發生關係,而夫妻亦不必同居,其關係尚極疏鬆。更進,則夫妻必須同居(一夫一妻,或一夫多妻),關係更為永久,遂漸成後世的傢庭瞭。所以人類的婚姻,是以全無禁例始,逐漸發生加繁其禁例,即縮小其通婚的範圍,而成為今日的形態的。以一夫一妻的傢庭,為原始的男女關係,實屬錯誤。
主張一夫一妻的傢庭,為男女原始關係的形態的,不過說:人類是從猿猴進化而來的,猿猴已有傢庭,何況人類?然謂猿猴均有傢庭,其觀察本不正確(詳見李安宅譯《兩性社會學》附錄《近代人類學與階級心理》第四節。商務印書館本)。即捨此勿論,猿猴也是人類祖先的旁支,而非其正係。據生物學傢之說,動物的聚居,有兩種形式:一如貓虎等,雌雄同居,以傳種之時為限;幼兒成長,即與父母分離,是為傢庭動物。一如犬馬等,其聚居除傳種外,兼以互相保衛為目的;曆時可以甚久,為數可以甚多,是為社群動物。人類無爪牙齒角以自衛,倘使其聚居亦以傢庭為限,在隆古之世,斷乎無以自存,而且語言也必不會發達。所以原始人類的狀況,我們雖不得而知,其為社群而非傢庭,則殆無疑義。猿類的進化不如人類,以生物界的趨勢論,實漸走上衰亡之路,怕正以其群居本能,不如人類之故。而反說人類的邃初,必與猿猴一樣,實未免武斷偏見瞭。何況人類的性質,如妒忌及性的羞恥等,均非先天所固有(此觀小孩便可知。動物兩性聚居,隻有一夫一妻、一夫多妻兩種形式,人類獨有一妻多夫,尤妒忌非先天性質之明證);母愛亦非專施諸子女等,足以證明其非傢庭動物的,還很多呢。
現代的傢庭,與其說是源於人的本性,倒不如說是源於生活情形(道德不道德的觀念,根於習慣;習慣源於生活)。據社會學傢所考究:在先史時期,遊獵的階級極為普遍。遊獵之民,都是喜歡掠奪的,而其時可供掠奪之物極少,女子遂成為掠奪的目的。其後慮遭報復,往往掠奪之後,遺留物件,以為交換。此時的掠奪,實已漸成為貿易。女子亦為交換品之一。是為掠奪的變相,亦開賣買的淵源。掠奪來的女子,是和部族中固有的女子地位不同的。她是掠奪她的人的奴隸,須負擔一切勞役。此既足以鼓勵男子,使之從事於掠奪,又婚姻之禁例漸多,本部族中的女子,可以匹閤者漸少,亦益迫令男子從事於嚮外掠奪。所以傢庭的起源,是由於女子的奴役;而其需要,則是立在兩性分工的經濟原因上的。與滿足性欲,實無多大關係。原始人除專屬於他的女子以外,滿足性欲的機會,正多著呢。遊獵之民,漸進而為畜牧,其人之好戰鬥,喜掠奪,亦與遊獵之民同(凡畜牧之民,大抵兼事田獵),而其力且加強(因其食物充足,能閤大群;營養佳良,體格強壯之故),牧群須人照管,其重勞力愈甚,而掠奪之風亦益烈。隻有農業是源於搜集的,最初本是女子之事。低級的農業,亦率由女子任其責。其後逐漸發達,成為生活所必資。此時經濟的主權,操於女子之手。土田室屋及農具等,率為女子所有。部族中人,固不願女子齣嫁;女子勢亦無從齣嫁;男子與女子結婚者,不得不入居女子族中,其地位遂成為附屬品。此時女子有組織,男子則無(或雖有之而不關重要),所以社會上有許多公務,其權皆操於女子之手(如參與部族會議,選舉酋長等。此時之女子,亦未嘗不從事於後世傢務一類的事務,然其性質,亦為公務,與後世之傢務,迥乎不同),實為女子的黃金時代。所謂服務婚的製度,即齣現於此時。因為結婚不能徒手,而此時的男子,甚為貧乏,除勞力之外,實無可以為聘禮之物之故。其後農業更形重要,男子從事於此者益多。導緻以男子為之主,而女子為之輔。於是經濟的主權,再入男子之手。生活程度既高,財産漸有贏餘,職業日形分化。如工商等業,亦皆為男子之事。個人私産漸興,有財富者即有權力,不樂再嚮女子的氏族中作苦,乃以財物償其部族的損失,而娶女以歸。於是服務婚漸變為賣買婚,女子的地位,又形低落瞭。
以上所述,都是社會學傢的成說。返觀我國的古事,也無乎不同。《白虎通義·三皇篇》說,古代的人,“知其母而不知其父”,這正是古代的婚姻,無所謂夫婦的證據。人類對於男女性交,毫無限製的時代,去今已遠,在書本上不易找到證據。至於輩行婚的製度,則是很明白無疑的。《禮記·大傳》說宗子閤族之禮道:“同姓從宗閤族屬,異姓主名治際會。名著而男女有彆。其夫屬乎父道者,妻皆母道也;其夫屬乎子道者,妻皆婦道也。謂弟之妻為婦者,是嫂亦可謂之母乎?名者,人治之大者也,可無慎乎?”這正是古代婚姻,但論輩行一個絕好的遺跡。這所謂同姓,是指父係時代本氏族裏的人。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老太爺、老爺、少爺們。異姓,鄭《注》說:“謂來嫁者”,就是老太太、太太、少太太們。從宗,是要依著血係的枝分派彆的,如先分為老大房、老二房、老三房,再各統率其所屬的房分之類,參看下章自明。主名,鄭《注》說:“主於婦與母之名耳。”謂但分彆其輩行,而不復分彆其枝派。質而言之,就是但分為老太太、太太、少太太,而不再問其孰為某之妻,孰為某之母。“謂弟之妻為婦者,是嫂亦可謂之母乎。”翻做現在的話就是:“把弟媳婦稱為少太太,算作兒媳婦一輩,那嫂嫂難道可稱為老太太,算作母親一輩嗎?”如此分彆,就可以稱為男女有彆,可見古代婚姻,確有一個專論輩行的時代,在周代的宗法中,其遺跡還未盡泯。夏威夷人對於父、伯叔父、舅父,都用同一的稱呼。中國人對於舅,雖有分彆,父與伯叔父,母與伯叔母、從母,也是沒有分彆的。伯父隻是大爺,叔父、季父,隻是三爺、四爺罷瞭。再推而廣之,則上一輩的人,總稱為父兄,亦稱父老。老與考為轉注《說文》,最初隻是一語,而考為已死之父之稱。下一輩則總稱子弟。《公羊》何《注》說:“宋魯之間,名結婚姻為兄弟。”(僖公二十五年)可見父母兄弟等,其初皆非專稱。資本主義的社會學傢說:這不是野蠻人不知道父與伯叔父、舅父之彆,乃是知道瞭而對於他們,仍用同一的稱呼。殊不知野蠻人的言語,總括的名詞,雖比我們少,個彆的名詞卻比我們多。略知訓詁的人皆知之(如古鳥稱雌雄,獸稱牝牡,今則總稱雌雄,即其一例)。既知父與伯叔父、舅父之彆,而仍用同一的稱呼,這在我們,實在想不齣這個理由來。難者將說:父可以不知道,母總是可以知道的,為什麼母字亦是通稱呢?殊不知大同之世,“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生物學上的母,雖止一個,社會學上的母,在上一輩中,是很普遍的。父母之恩,不在生而在養,生物學上的母,實在是無甚關係的,又何必特立專名呢?然則邃初所謂夫婦之製和傢庭者安在?《爾雅·釋親》:兄弟之妻,“長婦謂稚婦為娣婦,娣婦謂長婦為姒婦”,這就是現在的妯娌。而女子同嫁一夫的,亦稱先生者為姒,後生者為娣。這也是輩行婚的一個遺跡。
……
中國通史(套裝上下冊)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中國通史(套裝上下冊)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沒看,價格實惠,,,,,
評分好。。。。。。。。。。。。。
評分不錯,不錯,很喜歡,書的質量不錯
評分兒子選的書準備放假迴傢讀一讀 京東超級給力
評分還不錯吧還不錯吧還不錯吧還不錯吧還不錯吧還不錯吧還不錯吧還不錯吧還不錯吧還不錯吧還不錯吧
評分經典書籍,朋友推薦,要仔細看看。
評分呂思勉先生的優秀著作,非常好的一部作品,希望能帶來知識的增長。
評分斤斤計較軍軍軍軍軍軍軍軍軍
評分寶貝收到瞭,正在閱讀中。正版!
中國通史(套裝上下冊)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