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在这里沉思

历史在这里沉思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5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叶永烈 著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1-19

图书介绍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ISBN:9787545528909
版次:1
商品编码:12159215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8-01
页数:404
字数:412000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编辑推荐

◎书房是作家创作的“大本营”,叶永烈从自己的书房“沉思斋”着笔,详细记录了《十万个为什么》、《小灵通漫游未来》、“红色三部曲”等经典著作的创作历程。思考历史,记录时代,从小书房见大世界。
◎围绕“沉思斋”,围绕写作,叶永烈记录下了有趣的事,有趣的人。谈笑有鸿儒,往来多白丁。这些鲜活的趣闻逸事行诸文字,是作者的财富,也是读者的幸事。
◎叶永烈喜好并擅长摄影,书中收录了他在数十年间拍摄的各种照片,有书房里的,有书房外的,有自己的,有别人的。他用定格的影像留住过往的珍贵瞬间,令人怀旧、感慨!
◎叶永烈有着“收藏癖”,从书籍,到书信,从老照片,到录影带,从正版书,到盗版书……他的书房,是家里zui大的房间,也是他私人的储物间、藏品室。书中分享了他的部分收藏品,令人大开眼界。
◎叶永烈一生经历丰富,可称传奇。数十载的创作生涯,叶永烈将其浓缩在一本书中,其中颇多个人感悟,可以为有志于读书、写作的朋友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或独坐书房埋头案首,或走出书房融入人群和社会,叶永烈有对历史的思考,有对当下的观察,有对未来的憧憬。思潮的激荡和社会的变迁,从作者的笔尖流淌而出,润物无声。
◎从琐碎繁杂中见精雕细刻;从个人小事中见时代大势;从平淡无奇中见波澜暗涌;从平凡感悟中见人生智慧。

内容简介

书房是作家进行创作的“大本营”。《历史在这里沉思》探秘作家叶永烈的创作“大本营”。叶永烈的书房规模庞大,作为纪实文学作家,收藏了在采访中得到的大批珍贵档案、大量的名人书信、上千盘已经成为“绝响”的采访录音带,还保存了几十万张他自己拍摄的照片,并收藏了许多历史珍贵照片。正因为这样,他把自己的书房取名为“沉思斋”。
本书以叶永烈书房为中心,展现了作者读书、藏书、著书等的方方面面。既有作家即“坐
家”的慨叹,又有与时俱进、用新“文房四宝”武装书房的现代化实践,更有大量图书背后丰富生动的笔耕故事,与读者和被采访者传奇往来,还有对侵权盗版和冒名伪书的口诛笔伐。
《历史在这里沉思》不仅是作者书房的全方位扫描,也给读者在求知、写作、研究方面以许多有益的启示。

作者简介

叶永烈,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教授。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1岁起发表诗作,19岁写出di yi本书,20岁时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21岁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
主要著作为1 5 0 万字的“ 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展现了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新中国诞生的红色历程;200万字的长卷《“四人帮”兴亡》(增订版)以及《陈伯达传》,是中国十年“wen ge”的真实写照。《邓小平改变中国》是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全景式纪实长篇。《受伤的美国》是关于美国“9?11”事件这一改变世界历史进程重大事件的采访记录。此外,还有《毛泽东和他的秘书们》《出没风波里》《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中共中央一支笔 — 胡乔木》《走近钱学森》等。新著为长篇小说《东方华尔街》和《海峡柔情》。

内页插图

精彩书摘

人在书房
科学家离不开实验室。画家有画室。钢琴家有琴房。作家者,“坐家”也。每位作家在家中都有自己的工作室,那就是书房。
除了外出采访之外,我差不多每天从早到晚有10 个小时是在书房里度过。正因为这样,我在购置新房时,并不注重眼下流行的所谓“大厅小卧”,而是注重“大书房”。在我看来,厅小点、卧室小点,都可以,而书房一定要大。

风铃声声
叮叮叮,叮叮叮,每当轻风徐徐,坐在书房里工作的我,便会听见一阵阵清脆悦耳的风铃声。风铃声仿佛给我带来无比清凉,驱除心头的浮躁,拂去伏案劳作的倦意。
那是有一回走过车马喧喧的闹市,走过鳞次栉比、琳琅满目的小摊,大约是我走过时带起一阵风,身边一个小摊上响起一阵叮叮当当的声音,引起我的注意。我收住脚步,驻足回眸。
原来,那是一个专售风铃的小摊。五颜六色、长长短短的风铃,挂在一根锃亮的不锈钢横杆上。我细细观赏,那一串串风铃都是用小小的玻璃球和长长短短的金属管组成的,用一根根蛛丝般纤细的尼龙线串起来。微风吹来,玻璃球与金属管互相碰撞,发出富有音乐感的声响。
我被风铃那细巧而又轻盈的声音深深吸引。记得来过北京一位朋友家中,她几乎在每一扇门上都挂了风铃。她告诉我,自从女儿去了美国,唯有已经退休的她独守空窠。她买了那么多风铃,为的是她在家中走动的时候,总能听到风铃声声,以驱除空窠的孤寂感。
这一回,我也买风铃。我倒不是为了驱除孤独,而是出于对那动听的风铃声的钟爱。我先是挑了一串淡雅的紫罗兰色的风铃,接着又挑了一串鲜艳的红绿相间的风铃。售货小姐拿出两个方纸盒,小心翼翼地用纤纤细指撮着长长的风铃慢慢放进盒子里。一边一层挨着一层安放,一边整理着那细细的尼龙丝。她告诉我,从纸盒里取出风铃的时候,要拿zui上面的圆环,慢慢地往上拉,这样一层层风铃依次而出,尼龙丝不会缠在一起。
回到家中,也许是太性急的缘故,我一打开纸盒,就把那串紫色的风铃往上拉,结果拿的不是zui上面的圆环,尼龙丝和玻璃球、金属棒缠在一起,真的成了“剪不断理还乱”的一团乱麻!
我只好坐下来,静下心,慢慢地、细细地把纠缠的乱丝理直。足足花费10 来分钟,这才终于理顺那一根根尼龙丝,一片片紫色的塑料片、玻璃球。我不把风铃挂在门上,而是来到窗口,把风铃上面那圆环挂在塑钢窗上方的钩子上,挂在清风进进出出的所在。
有了教训,我打开第二个纸盒的时候,就很小心,首先找到小小的圆环,轻轻往上一拎,那风铃就一层层展开来,所有的尼龙丝都垂直着,没有一根乱丝。我把这红绿相间的风铃,挂在另一扇窗口。
从此,每当清风微拂的时候,风铃就发出零零星星、叮叮当当的声响,仿佛空气中飘荡着音符,给寂静的书房带来了盎然生机。
写作之余,我往往踱到阳台,走到窗口,看见风铃在缓缓转动着,玻璃球和金属管在轻轻碰击着。风渐渐加大力度,风铃上下摆动着、左右扭动着,响声的节奏也随之变得急骤,声音变得格外响亮。
时而静,时而动,时而疾,时而缓,风铃随风而变奏。
在无风的日子里,风铃缄默地守候在窗口,一动不动,一声不响。这时候, 我多么希望吹来一阵风,让风铃歌唱,让生活增添欢愉的声响。
在狂风猛雨降临的日子,风铃发出一阵剧烈、急骤的铃声,我不得不关上玻璃窗,于是归于久久的寂静。
在风住雨歇之后,我去打开窗户。刚刚开启一条缝,沉静多时的风铃马上发出激越的铃声,在空气中蹦跳,把美丽的音符像天女散花般撒向每一个角落。
风铃是开在窗口的会唱歌的花。这花,不用浇水,只需要阵阵微风抚拨着琴弦。
风铃是站在窗口的啼啭不已的鸟。这鸟,不用喂食,只需要轻风阵阵抚弄着彩翼。
小小风铃,铃声阵阵,声声剔透,声声晶莹,平和典雅,清淡隽永。白天,风铃的铃声,是风儿随意创作的奏鸣曲;入夜,风铃的铃声,是风儿即兴弹奏的小夜曲。子夜,我在铃声伴奏下渐入梦乡;清晨,我在铃声呼唤中迎来新的一轮旭日。
诗人白居易笔下的“大珠小珠落玉盘”,正是对风铃铃声zui确切的写照。
那阵阵风铃,令我记起在沙漠里度过的日子,清脆的驼铃在广袤无垠的大漠中回荡;那阵阵风铃,令我记起在草原上生活的情景,时疾时缓的铜铃声伴随着马蹄声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
自从有了风铃,我zui钟爱的是和风拂面的日子。那舒缓悠悠的风铃声,时而如窃窃私语,时而似山泉淙淙,时而若琵琶声声,时而像钟钹齐鸣。
即便在狂风大作的日子,风铃声声急,却也那样细细碎碎,絮絮叨叨,从不粗犷,从无野气。风铃之声永远是那样纤柔万般,温文尔雅,清澈如山泉,潺潺似小溪。
zui乏味的是无风的日子。无风便无声,运动才有生命。于无声处盼铃响。铃声终于随风而来,飘逸而至。风铃声声,铃声阵阵,仿佛是世界的殷殷脉动声。唐朝韩愈《送孟东野序》云:“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那四个“鸣”,道出了大自然的四季交响乐。然而一年四季,风铃之声常在,永驻于我的书房,仿佛是春姑娘的窸窣脚步声,仿佛是夏日此起彼伏的一片蛙声,也像是晚秋高天传来南迁的萧萧雁声,或者是严冬隐隐作响的阵阵寒蝉鸣泣声。
自从挂上风铃之后,在风铃声声的日子里,我的思绪仿佛格外流畅,嘀嘀嗒嗒的电脑触键声与风铃声交融在一起,构成特殊的书房交响曲。声声风铃,悠悠我心。风铃之声,轻、脆、纯、真。风铃或默或语,亦喜亦忧,我的思绪与之共鸣,我的笔下悲欢离合,遂成华章。也正是在声声风铃之中,我一气呵成了这篇小小的散文《风铃声声》,算是记下风铃在心中荡漾起一圈圈淡淡的涟漪。

书房旅行记
在清脆的阵阵风铃声中,我带你进行一次愉快的旅行。
一说起旅行,你马上会想及,该订什么时候的火车票、长途汽车票、飞机票,甚至还想及到什么国家的驻华使馆去办签证。然而这一回,我带你去旅行, 不用买火车票、长途汽车票、飞机票,更不需要签证。这次旅行是“室内旅行”。
我不由得记起,在上初中的时候,读了一本很有趣的书。那本书的作者是一位热情的“导游”,带领着我进行了一次奇特的旅行——“室内旅行”。
旅行的第一站是自来水龙头。第二站是炉子。然后依次为餐桌、厨房搁板、碗柜子。终点站为衣橱。
这本书,便是《十万个为什么——室内旅行记》。
这本书的作者,是苏联著名作家伊林。伊林的本名叫伊利亚?雅科甫列维奇?马尔夏克,化学工程师,1896 年生于乌克兰,1953 年逝世。伊林从9 岁开始, 就写了很多有关火星、热带森林、美洲豹和鳄鱼的诗。他在大学时学化学,开始为儿童刊物《新鲁滨孙》写化学方面的科普文章。1927 年,31 岁的他出版了第一本书《不夜天》。此后,创作了《十万个为什么——室内旅行记》《在你周围的事物》《自动工厂》《原子世界旅行记》《人怎样变成巨人》等。
本来,旅行么,总以为要去很远很远的地方,总以为要去没有去过的地方, 这才感到新鲜、有趣。可是,伊林带领读者所进行的室内旅行,全部“旅程”不过几米而已,旅行的地方又是司空见惯的——我们的家中。然而,每到一站, “导游”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使我发生浓厚的兴趣:
“为什么要用水来洗?”
“我们为什么要喝水?”
“有没有不透明的水和透明的铁?”
“火柴为什么会着火?”
“面包里面的小窟窿是哪儿来的?”
“为什么铁会生锈?”
“为什么衣服会使人暖和?”
“穿三件衬衫暖和呢,还是穿一件三层厚的衬衫暖和?”
……
我的这本书,也是一本“室内旅行记”。跟伊林不同的是,我带领着你在我的书房里旅行。
科学家离不开实验室。画家有画室。钢琴家有琴房。作家者,“坐家”也。每位作家在家中都有自己的工作室,那就是书房。
除了外出采访之外,我差不多每天从早到晚有10 个小时是在书房里度过。正因为这样,我在购置新房时,并不注重眼下流行的所谓“大厅小卧”,而是注重“大书房”。在我看来,厅小点、卧室小点,都可以,而书房一定要大。
我的书房有着许许多多“秘密”,也有着许许多多有趣的故事。
谁都喜欢听故事。我就一边讲述着故事,一边带领你游览我的书房,揭开一个又一个“秘密”……

我原本没有书房
柔和的淡黄色台灯灯光,一盏一盏又一盏汇成一片灯的海洋。多少个夜晚,我坐在宽大的靠背木椅上,沉浸在这无声无息的灯海之中,如痴如醉地读了一本又一本书,打下我的学业的一块又一块基石。
虽说50 多个春秋飞逝, 我依然怀念着当年在母校北京大学“大图”(对于第一图书馆的惯称)度过的那些苦读的日子。“大图”坐落在未名湖畔,环境幽雅,藏书众多,馆里矗立着莫斯科大学赠送的俄罗斯著名化学家罗蒙诺索夫铜像。罗蒙诺索夫是渔夫之子,后来成为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成为莫斯科大学的创办者。
尽管“大图”离宿舍较远,我却zui爱在那里借书、读书。每当那小小的送书的“电梯”里出现我要借的书的时候,心中立即漾起一阵喜悦之情。
在北京大学,我开始“学余创作”。那时候,我并没有书房。我的书房就是图书馆。我在图书馆里看书,也在图书馆写作。
我是一个很“怪”的学生。我念的是化学系本科,六年制,1957 年入学, 1963 年毕业。可是我借的书,除了化学专业书籍外,还有天文、地理、物理、数学、生理、生物方面的书,甚至借了不少文学名著以及社会科学书籍。我阅读兴趣非常广泛。
我常去“第四”(对于第四阅览室的惯称)。那里的书库开架,可以自由自在浏览自然科学图书。看到有兴味的书, 我就借回去细看。记得有一本名叫《复苏》的书,介绍人类对于生命复苏的种种实验,一下子使我迷住了,借回去一口气看到深夜。还有好多本科学家传记,也使我爱不释手。
我每日必去报刊阅览室。褐黄色的木架子上,插着当天送到的全国各省市报纸,我爱翻一翻。zui常看的是《新民晚报》《文汇报》《光明日报》《羊城晚报》《解放日报》以及张贴在楼上入口处的当天的《北京晚报》。各地的文学杂志, 也是我爱看的,读生活气息浓郁的短篇小说,读文辞优美的散文。王汶石的、赵树理的、胡万春的(想不到后来我跟胡万春成了同事——都是上海作家协会的专业作家),对啦,还有浩然的,署着他们的名字的小说,我总要看的。
我的家,在远离北京的海滨之城温州,那时家境艰难,在前三年的寒暑假我都没有能够回一趟家,而我在北京又举目无亲,所以寒暑假成了我读书的zui好时光,我几乎整天整天泡在图书馆里,在书海中遨游。化学系系图书馆当然是我“泡”的地方之一。在文史楼楼上的阅览室,甚至西语系、东语系系图书馆,我也去“泡”。那时被视为非常“神秘”的海外报刊,我在东语系、西语系系图书馆里都读到过。
在整理学生时代的照片时,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我的右肩上总挎着那个草绿色的帆布大书包。那时,书包和我,犹如秤砣和秤,总在一起。唯一“分离”的时间,是在早起之后,先把书包放在阅览室里,占一个座位,然后拎着碗袋,到大膳厅喝玉米粥,吃馒头,加一分钱什锦菜。匆匆填饱肚子,赶紧坐进阅览室里预占的座位,开始一天的苦读。
我以第一志愿考入北大化学系,跟试管、坩埚箝、滴定管、极谱仪、光谱仪打交道。我念的是理科,却酷爱文学。
我考入北京大学不久,便在校刊上发表诗作《踏雪飞奔》。在《北大青年》杂志的创刊号上,发表了我的《写在炉旁的几页日记》,此后的几期也发过我的小说、日记。我还在《北京日报》、《前线》杂志、《湖南文学》等发表诗作。
喜欢文学,读着理科,很自然地使我开始用文学笔调去描述自然科学。于是,在北京大学图书馆那柔和的淡黄色的台灯灯光下,我铺开方格稿纸。我写出了《十万个为什么》,我写出了《小灵通漫游未来》……
哦,难忘,北京大学“大图”那一片灯海。那灯海长亮,如温煦的阳光,照耀着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

斗室中的书桌
他创作条件很差,一家四口人(大孩12 岁,小孩8 岁)挤在12 平方米的矮平房里,一扇小窗,暗淡无光,竹片编墙,夏热冬凉,门口对着一家茶馆,喧闹嘈杂。每年酷暑季节,他就是在这样的斗室里,不顾蚊虫叮咬,坚持挥汗写作。
这一切难不倒具有坚韧性格的叶永烈。对一个有志的青年来说,生活道路上的艰难曲折只能激发他振奋精神、不懈工作的顽强意志。

这是1979 年2 月15 日《光明日报》头版刊登的记者谢军所写的报道。《光明日报》还为这篇报道配发了评论《奋发图强搞四化》。
岁月飞逝。当年《光明日报》所称的“有志的青年”,如今已是白发悄然爬上了双鬓。不过,那张泛黄的报纸,却真实记录了我在1979 年之前所住的斗室。那时候我根本谈不上书房,连zui起码的居住条件都谈不上。
1963 年,我从北京大学毕业之后,分配到上海一家科学研究所工作。那时候,我住在上海杨浦区控江路上的研究所集体宿舍。我在那里住了一个多月,就“跳槽”了,主动要求调动工作——到电影厂做编导工作。那时候“跳槽”是很难的,我却居然得到上海市电影局的支持而成功地调动工作,从科研单位调到文艺单位。我纵穿上海市区,从东北角的杨树浦迁至西南角的徐家汇。
初来电影厂,我依然住在厂里的集体宿舍。那时候,我在单位里不过是“见习编辑”,分配住房之类沾不上边。
后来,我和妻租了离厂不远的一间阁楼,每月租金10 元人民币,相当于我当时月薪的五分之一。底楼是房东住,泥巴地,又脏又潮。那阁楼又小又矮,要爬摇摇晃晃的竹扶梯上去。
有一次我们在等公共汽车的时候,见到电线杆上有一张租房广告──那时候的上海,不像现在有那么多房屋中介公司。我正在看,一位中年妇女问我:“你们要‘借’房子?”
那中年妇女很和善。
我点了点头。
她就跟我聊了起来。我这才知道她是那里的居委会主任。她说,她那里有个老工人,丈夫去世之后,老工人搬到女儿家去住,自己的房子空着。她热心地带我和妻去看房子,纯粹是为那位老工人牵线搭桥罢了,不收一分钱的“介绍费”。
那是一间私房,房子总共12 平方米,水泥地,四周是竹篱上抹了石灰而已。有一个阁楼,有一道木扶梯可以上去。如果把阁楼算上去,那就有20 多平方米。
据说,这些简陋的平房建于20 世纪50 年代初。那是上海解放之初,填平徐家汇的臭水河──肇嘉浜,河边棚户的居民迁到这里。这里新盖了一批简易平房,原先是说作为“过渡房”,几年后另迁他处新居。可是后来由于经费短缺, 这些“过渡房”竟成了“永久房”了!
屋主说,房子可租可卖。租的话,每月10元人民币;卖的话,530元人民币。
我和妻回去后仔细商量,决定还是买下来比较合算。因为四年多的租金,就相当于买下来的价钱。从长远考虑,还是买下来为好。就这样,我们就买下了那一间房子。
不管怎么样,我们总算有了立足之地——在大上海有了自己的家。在一个细雨霏霏的日子,我和妻雇了两辆三轮车,就把我们的全部家当搬过去了!
我们的家具不过一张床、一张桌、一把椅子、两个竹书架而已。
就在那间极为简陋的小平房里,我和妻度过了15 个春秋──从24 岁到39 岁,这正是人生zui美好的时光!
虽说由于房子小,只能买窄窄的书桌,但是我终于拥有一张属于自己的书桌。在此之前,我只能伏在图书馆的公用阅览桌上写作。
我还拥有两个属于自己的竹书架。此前,我的书只能放在纸箱里,需要用书的时候,必须从纸箱里搬出一本本书,才能找到要用的那本书。如今,把书放在书架上,一目了然,伸手就可以取阅,方便多了。当然,还有一批书依然只能躺在纸箱里,毕竟两个书架放不下我的藏书。
我还没有书房。在住房那么狭小的年代,书房是一种奢望。
带阁楼的小屋,用今日的房地产语言来说,算是“复式房”呢。我和妻住在阁楼上,那里算是“主卧室”。底层,我的书桌和书架跟孩子的床、煤球炉放在一起,也就是把“书房”“次卧”和“厨房”三合一。当然,客人来了,也坐在这里,所以还兼具“客厅”的功能。夜晚,我把放在门口的自行车推进来,则又多了“车库”的功能,成了“五合一”。
小屋朝南。明媚的阳光从窗口斜照在书桌上,给我无限的温馨。我的心中, 荡漾着刘禹锡那“陋室铭”的感觉。

在没有稿费的年月
在“文革”岁月,我不仅只能住斗室,而且出书是没有稿费的——稿费被视为“资产阶级法权”。即便在那样的年月,我仍坚持写作,出版了10 本著作。另外,还有一批著作当时已经交到了出版社,在粉碎“四人帮”之后得以出版。
很多人问我,在没有稿费的年月,你为什么仍然写作?我的回答是:“写作是美丽的。”
限于当时的政治气候,我只能写些远离“无产阶级政治”的童话和科普书籍。不过,也正因为远离“无产阶级政治”,所以这些作品在粉碎“四人帮”之后仍然不断再版,有的甚至在2007 年还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重印。
在“文革”中,我作为“文艺黑线干将”遭到批判、抄家之后,被“下放” 到杭州湾畔的“上海电影系统五七干校”进行“改造”,种了三年水稻。
由于我原本学化学,所以对于如何配制农药很“内行”,于是我就成了“上海电影系统五七干校”的“植保员”。我一边做着消灭农作物害虫的植保工作, 一边写作《治虫的故事》一书。
1970 年,由于妻子生了第二个孩子,我承蒙“照顾”调回上海,在电影厂里挖防空洞。
一天,工宣队忽然通知我,安徽有人前来“外调”。我穿着高统套鞋,戴着安全帽,跑进工宣队办公室,才知来者是安徽人民出版社编辑石曾勉。我做梦也想不到,他向我约稿!
原来,1965 年,我写了《塑料的世界》和《化学纤维的一家》两书,寄给安徽人民出版社。在“文化大革命”开始之 历史在这里沉思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历史在这里沉思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历史在这里沉思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历史在这里沉思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爷爷说还可以。发货挺快的

评分

爷爷说还可以。发货挺快的

评分

叶老师的书 非常好 必须支持 京东的包装 一如往常的差

评分

不错不错?

评分

物流快!

评分

东西挺好,很理想

评分

我的成功可以复制,只要你抛弃精神、价值、追问、勇气、崇高……所有这些人类得以尊崇和仰赖了几千年的追求,你就可以直奔华美的猪圈。

评分

很好!

评分

我的成功可以复制,只要你抛弃精神、价值、追问、勇气、崇高……所有这些人类得以尊崇和仰赖了几千年的追求,你就可以直奔华美的猪圈。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历史在这里沉思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