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自然 亚历山大·冯·洪堡的科学发现之旅

创造自然 亚历山大·冯·洪堡的科学发现之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德] 安德烈娅·武尔夫(Andrea·Wulf) 著,边和 译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3083426
版次:1
商品编码:12191913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11-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人必须向往善和崇高、伟大的事物……其余的则交给命运。”
  ——亚历山大·冯·洪堡
  ◎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启发自他提出的“万物相互关联”;
  ◎他比詹姆斯·洛夫洛克的“盖亚理论”早150多年提出“地球是具有生命的有机整体”;
  ◎达尔文坦承,没有他的影响,自己不会踏上“小猎犬”号环球之旅,也不会想到写作《物种起源》;
  ◎梭罗因为阅读他的著作而重新书写《瓦尔登湖》,并在康科德的峭壁之上感叹:“我的心灵与他同在。”

内容简介

  18世纪的人类以“进步”为关键词,不断投身改造自然的热潮,可也逐渐失去了对自然的敬畏。在这一时期众多探究“如何理解自然”的科学家中,有一位浮士德式的人物:他的内心簸荡着不息的求知冲动,不仅渴望周游世界,更试图洞悉整个宇宙。深受启蒙思想影响的他,坚信客观实验之必要,但也重视个人的主观感受。他将科学与想象结合在一起,以“生命之网”的整体视角重新审视自然。他,就是亚历山大·冯·洪堡。
  亚历山大·冯·洪堡(AlexandervonHumboldt,1769—1859),曾被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盛赞为“大洪水后真正伟大的人物”。他深入委内瑞拉的茂密雨林,穿越漫长的安第斯山脉,攀登当时公认高的火山——钦博拉索山;他曾与同伴惊险地逃脱鳄鱼之口,目睹野马与电鳗的残酷搏斗,在重重树影间与美洲豹狭路相逢。他将对自然的崭新理解,融入对彼时政治局势的悉心体察,既为托马斯·杰斐逊带去详尽的考察资料,还影响了西蒙·玻利瓦尔的拉丁美洲革命。洪堡对世界的广博认识不但招致了拿破仑的嫉妒,更深度影响了歌德、柯勒律治、达尔文、梭罗、海克尔等诗人与科学家。洪堡究竟如何从一位怀有远游心气的少年成长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学家?其观察自然的全新视角受到哪些影响的形塑?由此生成的整体自然观又如何在思想史的流变中影响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这些问题都可以在《创造自然》中找到答案。
  安德烈娅·武尔夫为写作本书重新追寻洪堡的足迹。她以生动的笔触和翔实的资料将洪堡的个人传记、旅行历险和自然观念的演变交织在一起,既揭示了他在科学史上的枢纽地位,也搭建起这位150多年前的博物学家与现代的联系。洪堡宛如一位21世纪的通才,带着远超同时代人的前瞻性视角,将敏感的心灵注入对奴隶制、环境问题与科研发展等的探讨。这位跨越科学与艺术的观察者,可以远超任何时代。

作者简介

  安德烈娅·武尔夫(Andrea Wulf),作家、历史学家,出生于印度,童年时迁居德国,现居伦敦。她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主攻设计史方向,曾三次当选罗伯特·史密斯杰斐逊国际研究中心研究员,更于2013年当选大英图书馆艾克尔斯美国研究中心驻馆作家。她是美国笔会中心、国际探险家俱乐部、女性地理学家协会、林奈学会和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会员,为《纽约时报》《大西洋月刊》《洛杉矶时报》《华尔街日报》《卫报》等撰写专栏。
  安德里娅·武尔夫著作丰富,成绩斐然,常见于《纽约时报》畅销榜单。她的《园艺兄弟》(Brother Gardeners)曾入选2008年萨缪尔·约翰逊奖长名单,并于2010年荣获美国园艺学会年度图书奖。从伦敦的英国皇家学会到美国的纽约公共图书馆,武尔夫的演讲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她积极投身地理学与植物探索历史的公共普及教育,并于2016年荣获英国皇家地理学会颁发的内斯奖章。

  边和,1984年生于北京,美国哈佛大学科学史系博士毕业。现居新泽西州普林斯顿。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一部激动人心的探险故事!
  ——比尔·布莱森,《万物简史》作者,2016年英国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评委会主席

  安德烈娅?武尔夫是一名带有独特感受力与热情魅力的作家。她总能带我们穿越迷人历史,重新踏上植物学探索与科学发现的壮阔之旅。她的作品精彩纷呈,语言凝练老道,字里行间都散发着智性光芒。
  ——伊丽莎白?科尔伯特,《大灭绝时代》作者,普利策非虚构类写作奖得主

  《创造自然》是一部宏大、壮丽的探险之书,如此生动的写作与详尽的研究,真是一场地理学朝圣之旅、一部智性史诗。本书追溯了洪堡与西蒙·玻利瓦尔、查尔斯·达尔文、威廉·赫歇尔、查尔斯·莱尔、沃尔特·惠特曼、爱伦·坡、亨利·大卫·梭罗和约翰·珀金斯·马什等人的思想交汇。真是一本厚重的卓越之作。
  ——理查德·霍姆斯,《柯勒律治与奇迹年代》(Coleridge and The Age of Wonder)作者

目录

前言
第一部 出发:新生的想法
1?开端
2?想象与自然:歌德与洪堡
3?寻找目的地
第二部 到达:收集想法
4?南美洲
5?亚诺斯平原与奥里诺科河
6?穿越安第斯山脉
7?钦博拉索
8?政治与自然:托马斯·杰斐逊与洪堡
第三部 归途:整理想法
9?欧洲
10?柏林
11?巴黎
12?革命与自然:西蒙·玻利瓦尔与洪堡
13?伦敦
14?兜兜转转:偏离中心的病症
第四部 影响:传播想法
15?返回柏林
16?俄国
17?演化与自然:查尔斯·达尔文与洪堡
18?洪堡的《宇宙》
19?诗歌、科学与自然:亨利·大卫·梭罗与洪堡
第五部 新世界:想法的演化
20?大洪水后最伟大的人物
21?人与自然:乔治·珀金斯·马什与洪堡
22?艺术、生态学与自然:恩斯特·海克尔与洪堡
23?环境保护与自然:约翰·缪尔与洪堡
后记
致谢
插图来源
注释
洪堡著作简介
原始资料与参考文献
译后记
出版后记

前言/序言

  他们手脚并用,在一条高而窄、有些地方仅两英寸宽的山脊上爬行。那条勉强可以算是条路的小径,层积着沙土和零散的石子,一碰就会抖落。左侧是陡峭岩壁,表面结着一层冰,在穿透云层的阳光照耀下闪着光。右侧的景象并没有令人更轻松——悬崖直上直下,深达1 000英尺;黝黯的岩壁上刺出匕首般尖利的石头。
  亚历山大·冯·洪堡和他的三个同伴排成一队,缓慢跋涉前行。没有像样的装备,也没有合适的衣履,这次攀爬充满危险。寒风冻僵他们的手脚,融雪浸透单薄的鞋子,冰晶粘在头发与胡须上。尖利的岩石穿透了鞋底,他们走着走着,血便开始从脚底渗出来。
  那是1802年6月23日,他们正在攀登钦博拉索山——安第斯山脉中一座美丽的穹顶形死火山,高近21 000英尺,位于今天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市以南100多英里3处。钦博拉索山是当时公认的世界最高山峰。也难怪,洪堡一行的搬运工因为恐惧,在到达雪线时抛弃了他们。火山之巅被浓雾笼罩着,而洪堡坚持决定继续前行。
  亚历山大·冯·洪堡已经在拉丁美洲旅行了3年,深入了少有欧洲人涉足的腹地。当时的洪堡32岁,热心科学观测,随身携带了很多欧洲当时最先进的仪器设备。为了爬上钦博拉索山,他把大部分行李都留在山下,只带了气压计、温度计、六分仪、一个人工水平线,以及“测蓝计”(cyanometer,一种用来测量天空蓝色程度的仪器)。洪堡一边攀爬,一边瑟缩着用冻僵的手指掏出仪器, 把它们架设在狭窄的山脊上,测量海拔高度、重力以及空气湿度。他仔细地列出了沿途遇见的所有物种——这里有一只蝴蝶,那里有一朵小花——笔记本上记载着一切。
  在海拔约18 000英尺处,他们见到最后一块长有地衣的岩石。在那之上,一切有机生命的迹象都消失了,因为没有植物或昆虫可以在如此高的地方生存,就连在此前的攀登中陪伴他们的神鹫也不见了踪影。白雾弥漫,周围显得空旷而诡异,洪堡感到完全被隔绝于有生灵居住的世界之外。他说:“我们就像被困在一个热气球里。”此后,雾气突然散开,蓝天下的钦博拉索山雪顶直现在他们眼前 :“多壮美的景象!”洪堡不禁在内心感慨。但他随即注意到面前那条巨大的地缝,足有65英尺宽,600英尺深。然而除此之外,别无其他的登顶道路。他们已经爬到了海拔19 413英尺的位置,离顶峰只有1 000英尺。
  从未有人爬到过这样的高度,也从未有人呼吸过如此稀薄的空气。洪堡站在世界之巅,俯视着脚下起伏的山脉。他开始以不同的眼光看待世界。地球像一个巨大的生命体:一切都相互关联。他开始构思一种全新的自然观念,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对自然的理解。
  亚历山大·冯·洪堡被同时代的人们公认为继拿破仑之后最著名的人物,他的事迹令人倾倒,予人启迪。洪堡于1769年出生在一个富有的普鲁士贵族家庭,但他决定放弃特权生活,转而去探寻世界运行的原理。年轻的洪堡出发去拉丁美洲考察,一去就是5年,途中历经险境,满载对世界的新思考而归。这是一次对他的生命和思想造成深远影响的旅行,也使他从此驰名寰宇。他以巴黎和柏林这样的都市为家,却也同样自如地在奥里诺科河最偏远的支流旁或俄国与蒙古边境的哈萨克草原上生活过。在漫长的一生中,他担任着科学世界的枢纽角色,给同侪的去信多达5万封,收到的信件数目则至少加倍。洪堡相信,知识必须经由分享、交流,并尽可能地提供给更多人。
  他也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他曾尖锐地批判殖民主义,并支持发生在拉丁美洲的革命,却也曾经担任两朝普鲁士君王的内务大臣。他欣赏美利坚合众国关于自由和平等的理念,却从未停止批评这个新生国家对奴隶制的纵容。他称自己为“半个美洲人”,但与此同时却把美洲比作“笛卡尔式的漩涡——一切事物都在其中消散和抚平,归于沉闷的单调”。他无比自信,但也时刻渴望外部肯定。人们仰慕他的博学,却也畏惧他的尖刻。洪堡的著作风行一时,被翻译成10余种语言出版,人们贿赂书商以便先睹为快。可即使如此,他临终前却一贫如洗。他或许是虚荣的,可也正是他将最后的积蓄赠送给了身处困境中的年轻科学家。他一生忙于旅行和无休止的工作,总想追求新的体验,就像他自己所说的:“最好有三件事情同时发生。”
  洪堡以其知识与科学思想闻名,却不是个只动动脑筋的学者。他不满足于在书斋中与卷帙为伍,而是屡屡远行,考验自己体力的极限。他深入神秘的委内瑞拉雨林,攀爬安第斯山脉狭窄的岩脊,只为一睹活火山内部喷涌的火焰。即使年逾60岁,他仍跋涉到俄国最偏远的角落,同行的年轻人都赶不上他的步伐。
  洪堡着迷于科学仪器、测量和观察,也心怀发现奇迹的冲动。当然,自然必须经由测量和分析;但他同时也相信,我们对自然世界的反应,很大程度上都基于感官体验与情感。他想要激发一种“自然之爱”。当其他科学家执着探寻普世定律的时候,他在著作中写道,“自然也必须借由人的感受来体察”。
  洪堡记忆力超群。他能够在多年以后回忆起一片树叶的形状、泥土的颜色、一次温度计的读数、一块岩石的层积。这使得他能够将自己相隔几十年、距离几千里的观察所得进行比较。一位同侪事后回忆道,洪堡能够“同时追踪世界上所有的现象线索”。其他人需要绞尽脑汁回忆的事情,洪堡那双“如同天然望远镜与显微镜”(爱默生语)的眼睛,一瞬间就能召唤起过往知识与观察中的每一粒琐屑。
  洪堡站在钦博拉索山巅,满身疲惫地注视着眼前的景象。这里的植被分布带依次层叠:山谷里有棕榈树林和潮湿竹林,色彩鲜艳的兰花攀附在树干上。再往上,洪堡看到针叶树、橡树、赤杨以及成丛的小檗灌木,与他在欧洲森林里见到的十分相似;然后是高山植物,与他在瑞士山中采集的一样;另外还有地衣——这让他想起从极地和芬兰极北端的拉普兰区带回的样本。从未有人用这样的方式看待过植物的分布:不再局限于分类学的狭窄范畴,而是根据所在区域和气候,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类型。洪堡将自然看作一种覆盖全球的力量,各大陆都有相对应的气候带。这种视角在当时相当独特,但今天仍然影响着我们对于生态系统的理解。
  .......


用户评价

评分

十年时间可以改变什么?有人从青春懵懂的少年变成了成熟稳重的青年;有人从失恋的阴霾走出组建了幸福的家庭;还有的人从白手起家变成了功成名就的成功人士……生活是一次又一次的蜕变,让我们在经历风霜后浴火重生。

评分

我为什么喜欢在京东买东西,因为今天买明天就可以送到。我为什么每个商品的评价都一样,因为在京东买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导致积累了很多未评价的订单,所以我统一用段话作为评价内容。京东购物这么久,有买到很好的产品

评分

本书是《资产与穷人》一书的“姊妹篇”。《资产与穷人》在反思以美国为代表的、以收入为基础的社会福利政策局限性基础之上,提出一种以资产为基础的社会福利理论——资产建设理论,并提倡了个人发展账户的政策工具。本书是在《资产与穷人》理论阐释的基础上,对美国*大的个人发展账户项目——“美国梦示范项目”进行分析,针对资产建设理论指导下社会政策如何可行以及是否有效等问题进行的实证研究。作为“以资产为基础”政策实施模式的具体展现,本书对穷人储蓄和资产建设提供了一系列示范成果,同时也为如何利用“以资产为基础”的政策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一个参考框架,包括对储蓄行为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基础,对改善政策设计以鼓励穷人储蓄以及如何使这些政策更加具有包容性提供了具体的、以实证为基础的建议。本书对我国资产建设的理论研究与相关政策的制定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和完善,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评分

第二类女王是从人物的性格角度分类,特点是不会撒娇和耍赖,而是坚强勇敢,拥有领袖风范。其能力相比第三类女王弱,与傲娇、女帝、公主有区别。也可以用来称呼比较强势的男性受(如女王受)。

评分

生活中应知晓的地理学常识。特别突出了地理学与人们生活的相关性,是一本优秀的科普读物,值得一读。

评分

西蒙•塞巴格•蒙蒂菲奥里(SimonSebagMontefiore)是一位荣获多项大奖的历史学家,其著作已经被翻译为四十多种语言出版。《叶卡捷琳娜大帝与波将金》入选塞缪尔•约翰逊奖短名单;《斯大林:红色沙皇的宫廷》获得英国图书奖的年度历史著作奖;《青年斯大林》获得科斯塔传记奖、《洛杉矶时报》传记奖和法国传记大奖;《耶路撒冷三千年》是全球超级畅销书。他还著有小说《萨申卡》《冬天的一夜》《正午的红色天空》。他在剑桥大学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目前与妻子桑塔•蒙蒂菲奥里和两个孩子一起生活在伦敦。译者简介陆大鹏,英德译者,南京大学英美文学硕士,热爱一切longago和faraway的东西。代表译作“地中海史诗三部曲”、《阿拉伯的劳伦斯》《金雀花王朝》《伯罗奔尼撒战争》《伊莎贝拉》《滑铁卢》《恺撒》《奥古斯都》《征服者》等。

评分

不错,还好第一类女王是从人物的年龄角度分类,即指萝莉与御姐之后的"年龄阶段",到了一定年龄的人,一般是在二十至三十多岁左右。主要特点是成熟、强势,有能力,会给人一种领袖感。是二次元中最原始的解释。

评分

科学家传记,多多益善。很多中国学者都是拿着洪堡奖学金去的德国。我们应该认识这位伟大的学者。

评分

买书是件很神奇的事情,对于爱书人来说,有些书印得不是很多,喜欢就要趁早,要不,你懂的。SO,早买早享受,晚买哭着求;买了悔三天,不买悔三年;当时不入手,事后贵如狗。因此,就成了典型的松鼠症患者!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这病,得治啊!买书太多,无法对内容进行点评,所以无法在这里给其它亲有效的评价参考,目前只能从外观包装上来作评,把囤积的书认真读完后再一一追评了。SO,本书外包装完好,派送速度挺快的,书没有破损污渍情况出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