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从明代因《清明上河图》交易导致的一场风波入手,带我们走进明朝嘉靖万历年间的书画消费市场,让我们得以从中了解书画在明朝官场和市场流通的过程、交易的行情、交易的乱象,以及参与书画买卖消费的各类群体和人物。在本书中,我们可以深入到以往历史很少关注到的一个角落来观察明朝的世风世象和社会大环境以及各社会群体在文化消费中的关系。
作者简介
叶康宁,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博士后,浙江大学考古学博士后,常州大学晚清民国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协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理论艺委会委员,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论文及学术随笔多篇散见于《读书》《文史知识》《书城》《书法》《中国书法》《古代文明》《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中华读书报》等报刊。
内页插图
目录
引子 围绕《清明上河图》的一场风波
一、主要情节
(一)王仔求画
(二)黄彪作伪
(三)汤臣索贿
(四)严氏杀人
二、风波分析
(一)发生时间
(二)讲述者
(三)吴晗的疑问
(四)怀璧其罪
三、对这场风波的提问
(一)消费者、消费需求与消费环境
(二)骨董摊肆、骨董商与居间人
(三)价格
(四)赝品
第一章 世风
一、奢靡之风
二、长物之好
第二章 需求
一、购买需求
(一)人事
(二)雅贿
二、庋藏需求
(一)免俗
(二)斗侈
第三章 阅市
一、庙市与灯市
二、香市与夜市
三、书画船
四、空间与消费
第四章 骨董商
第五章 居间人
第六章 价格
一、书画的定价
二、价格乱象
(一)“重古蔑今”与“今与古敌”
(二)从“重宋”到“重元”
(三)由“名家”变“邪学”
三、价目分析
(一)价目的主观性与偶然性
(二)分析前的准备
(三)价目初步分析
(四)以《戏评古次第》为参照的分析
第七章 赝品
一、名头与射利
二、自愚与愚人
第八章 余论
一、区域优势与市场导向
二、士商相杂与竞尚清雅
附录1 1522-1619年(嘉靖、隆庆、万历年间书法(含墨刻法帖)作品交易价目
附录2 1522-1619年(嘉靖、隆庆、万历年间绘画作品交易价目
附录3 项元汴标价的书画(含墨刻法帖)作品
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书摘
《风雅之好 明代嘉万年间的书画消费》:
书画船宛如一个典雅的书斋。有闲绅士依凭这样一个所在泛舟江河,流连湖山。如李流芳就曾“平生书画置两舟,湖山胜处供淹留”。
而这样的书画船也令王仔的苏杭之行更为便利,且平添许多趣味。
四、空间与消费
阅市的消费者大都有一种闲逛心理。既是闲逛,当然不可能携带太多金银,所以,在摊肆中,很少有大宗的书画消费。据《万历野获编》说,北京城隍庙庙市“书画骨董真伪错陈,北人不能鉴别,往往为吴侬以贱值收之”。“贱值”无疑与消费空间有很大的关系。
此外,摊肆上的书画也大都层次不高,书画鉴藏家高濂就对“市街贴壁卖画”颇有微词,说他们“尽有克肖人物、花草、猫狗之图,何取于古”。
对于有闲绅十而言,他们更喜欢在自己的居所进行书画消费。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在居所静候骨董商上门既可以免去舟车劳顿,也不必随身携带大量金银。其二,在居所中,买家不仅可以从容赏鉴,而且可以翻查著录,从而更为准确地研判真伪。通过研究《味水轩日记》,万木春发现:“在写日记的8年中,李日华未与任何摆摊的古董商发展出亲密关系,可见摆摊的形式不利于双方交往。实际上,大多文人更喜欢待在自己的书房里,从容不迫地检视各种艺术品。”
詹景凤说:“子谓人称赏识而每每于辨真赝失之,必其瞪观率易,又自恃精赏,不一一与精求乃尔耳。故予每见一书一画,必从容借观,展阅数番,熟视详订,凝神注精其内,若身与昔人接,心与昔人洽。了了无复疑,乃始评骘称鉴定。即予聪明不逮人,庶几以精研胜,遍于天下名家所藏,恐十未失一也。”“从容借观,展阅数番,熟视详订”的最佳地点无疑是自己的居所,所以即使买家看到自己中意的作品,也要带回居所,熟视详订并商量价格。
空间的不同不仅决定了消费方式的差异,也影响了消费的数额。大宗的书画消费通常会在居所而非摊肆。聪明的书嘶商人也不愿做株守摊肆的坐贾,而是乐于当游走于各地的行商,这样既可以谋取更高的利润,又无须向官府纳税。正如一位徽商所言:“良贾趋利而善逐时,非转毂四方不可。”……
……
风雅之好 明代嘉万年间的书画消费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
写的还行,通俗读物。
评分
☆☆☆☆☆
很好的一本书,了解古人对书画的收藏和鉴赏有所帮助,值得一读
评分
☆☆☆☆☆
值得推荐收藏的书
评分
☆☆☆☆☆
报纸上推荐的书籍值得买本读一读
评分
☆☆☆☆☆
非常好的一本书,发货也很及时,很满意
评分
☆☆☆☆☆
一直想买,终于买到了的一本书~
评分
☆☆☆☆☆
一直在京东买书
评分
☆☆☆☆☆
追叶先生的文字也有有一段时间了,购入他专著这是第一本。虽然艺术史并非本行。后记令人感动。《万历十五年》等海外汉学作品,对本邦学人,有范式转移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