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國手工藝品之外銷,自秦漢以來綿延不絕;明清之際,因西方新航路的開闢、海上貿易的興起,精巧奪目的中國藝術品引起瞭西方的矚目與傾慕:至18世紀,大量帶有中國風情與格調的工藝製品飄洋過海湧入歐美,對西方的建築設計、裝飾藝術、生活方式等都産生瞭深遠的影響,見證瞭300年前西方一段長達百餘年的“中國風尚”。
17世紀晚期,清政府開海貿易,設立粵、閩、浙、江四海關;1757年,清政府下令廣州為的通商口岸,中國藝術品通過廣州口岸源源不斷地輸入西方。尤其是18世紀中後期西方各國在廣州開商館通商以來,由於直接貿易,催生瞭大規模的西方訂單,外銷藝術品除瞭傳統的中國樣式與紋樣,也越來越多地融入瞭西方的審美與技藝。
海上的貿易輸齣伴隨著文化的傳播,18、19世紀中國大量齣口的外銷藝術品反映瞭“航海時代”日漸擴大的中西貿易需求,又充分展現瞭兼容並蓄的文化特性與藝術風格,成為中西交流的典範。
內頁插圖
目錄
序
序一 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
序二 廣州博物館
序三 寜波中國港口博物館
前言
中西匯流
清代廣州海上交通圖
製圖技術
航海儀器
貨殖四海
外銷畫景
華瓷異彩
精雕細琢
前言/序言
中國手工藝品之外銷,自秦漢以來綿延不絕;明清之際,因西方新航路的開闢、海上貿易的興起,精巧奪目的中國藝術品引起瞭西方的矚目與傾慕:至18世紀,大量帶有中國風情與格調的工藝製品飄洋過海湧入歐美,對西方的建築設計、裝飾藝術、生活方式等都産生瞭深遠的影響,見證瞭300年前西方一段長達百餘年的“中國風尚”。
17世紀晚期,清政府開海貿易,設立粵、閩、浙、江四海關;1757年,清政府下令廣州為唯一的通商口岸,中國藝術品通過廣州口岸源源不斷地輸入西方。尤其是18世紀中後期西方各國在廣州開商館通商以來,由於直接貿易,催生瞭大規模的西方訂單,外銷藝術品除瞭傳統的中國樣式與紋樣,也越來越多地融入瞭西方的審美與技藝。
海上的貿易輸齣伴隨著文化的傳播,18、19世紀中國大量齣口的外銷藝術品反映瞭“航海時代”日漸擴大的中西貿易需求,又充分展現瞭兼容並蓄的文化特性與藝術風格,成為中西交流的典範。
海帆流彩萬裏風:18、19世紀中國外銷藝術品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