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儿科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国家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规范化培训系列教材》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内镜在消化疾病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和新进展。全文分为消化内镜基础篇、内镜检查篇和内镜下介入治疗篇,共计三十九章。在基础篇除了介绍消化内镜的基本原理、结构知识外,还提出了儿童内镜的麻醉监护、内镜消毒及质控要求等。在内镜检查篇重点结合儿童消化道解剖特点,阐述了小儿的胃、肠镜、ERCP等操作技巧,以及消化道病变的内镜下表现和诊断。在治疗篇主要介绍了儿科目前已开展的各种介入治疗项目,如取消化道异物术、息肉摘除术、消化道支架置入术、胰胆道介入治疗等。为使广大读者易于理解,《儿科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国家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规范化培训系列教材》中还配有操作示意图和各种儿童消化道病变的彩图及说明。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篇 消化内镜基础
第一章 儿科消化内镜发展史
第二章 电子内镜的原理与构造
第三章 超声内镜的原理和结构
第四章 电子小肠镜的原理与结构
第五章 胶囊内镜原理与构造
第六章 消化内镜检查的麻醉与监护
第七章 消化内镜辅助器械
第八章 消化内镜相关器械洗消与保养
第一节 内镜消毒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 内镜的维护与保养
附: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
第九章 消化内镜室的基本设置
第十章 消化内镜规范用语及报告书写
第一节 儿科消化内镜规范用语
第二节 消化内镜检查报告的书写
第十一章 内镜的质量控制
第一节 建立正确内镜诊疗中的质控体系
第二节 内镜诊疗的风险评估、识别及处理
第三节 消化内镜操作的感染预防
第四节 内镜培训的基本要求
第五节 胶囊内镜的质量控制
第六节 推进式双气囊小肠镜的质量控制
第七节 结肠镜检查质量控制
第八节 超声内镜检查质量控制
第九节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质量控制
第十二章 儿童消化道解剖特点
第二篇 消化内镜检查
第十三章 胃镜检查法
第一节 胃镜检查法
第二节 食管、胃、十二指肠的局部解剖和正常镜像
第三节 食管、胃、十二指肠常见病变的诊断
第十四章 结肠镜的临床应用
第一节 结肠镜检查法
第二节 大肠的局部解剖和正常镜像
第三节 结肠常见病变的诊断
第十五章 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
第一节 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检查法
第二节 胆胰管的局部解剖和正常镜像
第三节 胆胰管常见病变的ERCP诊断
第十六章 超声内镜检查法
第十七章 小肠镜
第一节 小肠镜检查法
第二节 小肠常见病变
第十八章 胶囊内镜检查法
第十九章 内镜下息肉切除技术
第三篇 消化内镜下介入治疗
第二十章 内镜下异物取出术
第二十一章 内镜下上消化道狭窄球囊、探条扩张术
第二十二章 内镜下消化道支架置人术
第二十三章 内镜下非静脉曲张止血治疗
第二十四章 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
第二十五章 内镜下曲张静脉硬化及栓塞治疗
第二十六章 经皮穿刺内镜下胃/空肠造瘘术
第二十七章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第二十八章 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
第二十九章 内镜下胆管支架置入术
第三十章 内镜下胆管取石、碎石术
第三十一章 内镜下胰管括约肌切开术
第三十二章 内镜下胰管扩张术
第三十三章 内镜下鼻胰管引流术
第三十四章 内镜下胰管支架置入
第三十五章 内镜下胰管取石术
第三十六章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
第三十七章 胃镜下胃黏膜剥离术
第三十八章 儿童内镜金属夹的应用
第三十九章 内镜引导下置管技术
附录一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暂行规定》和普通外科等10个专业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的通知
附录二 《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暂行规定》
附录三 《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暂行规定》解读
附录四 《儿科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前言/序言
消化内镜作为一门先进的医疗诊断手段在儿科已有较广泛的应用,临床机构开展小儿胃镜、结肠镜检查已经比较普遍,一些技术实力雄厚的机构也逐渐在儿科临床中开展了双气囊小肠镜、超声内镜和逆行性胰胆管造影等需要更复杂和更高难度技术的内镜诊治项目。随着各类内镜诊疗在儿科的普及,消化内镜已经不再是一项单纯的技术,而是成为有理论、有技术、有诊断、有治疗的一门新兴学科,即儿科消化内镜学。由于儿童与成人在年龄、解剖结构、病种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故儿科消化内镜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各医院急需培养出一批专职的儿科消化内镜医生以满足儿科临床的需要。在我国儿科消化内镜医生的教育和培训起步之初,编写一本儿科消化内镜教材,不仅使儿科消化医生掌握相关技术操作规范有章可循,又使得医疗安全得以保证,患儿利益得到保护,实在是儿科消化界的幸事。
回顾中国儿科消化内镜的发展,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尽管在消化内镜的新器械及新技术的应用上,我国与国际儿科消化专业的差距不是很大,但是消化内镜规范化的诊断与治疗水平还是有较大的差距。到目前为止,我国儿科消化内镜培训基地的设立还在起步阶段,缺乏儿科消化内镜专科医生的正规化培训,也无系统的儿科内镜诊治适应证、禁忌证,以及并发症预防和术后处理等措施。
内镜技术是一门专业性很强、要求很高、在人体腔内进行诊疗工作的学科。儿科消化内镜医生还需要同时掌握医学、影像学等多学科知识。因此,要求从业医生具备很高的专业素质。对于儿科内镜医生的培养,必须通过专科教育及继续教育来完成。而建立消化内镜中心培训基地是我们首先要做的工作。
在国家卫生计生委的指导下,邀请了国内该领域有专长的儿科中青年专家和学者执笔撰写了消化内镜规范化培训教材,即《儿科消化内镜诊疗技术》一书。本书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内镜在消化疾病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和新进展。全文分为消化内镜基础篇、内镜检查篇和内镜下介入治疗篇,共计三十九章。在基础篇除了介绍消化内镜的基本原理、结构知识外,还提出了儿童内镜的麻醉监护、内镜消毒及质控要求等。在内镜检查篇重点结合儿童消化道解剖特点,阐述了小儿的胃、肠镜、ERCP等操作技巧,以及消化道病变的内镜下表现和诊断。在治疗篇主要介绍了儿科目前已开展的各种介入治疗项目,如取消化道异物术、息肉摘除术、消化道支架置入术、胰胆道介入治疗等。为使广大读者易于理解,本书中还配有操作示意图和各种儿童消化道病变的彩图及说明。
另外.在本书中还对每项内镜操作的适应证、禁忌证、术前准备、注意事项和并发症等也做了详解。内容全面,条理清晰,对于规范儿科消化内镜操作,保障医疗安全,提高诊断治疗水平有重要指导作用。所以,本书对有经验的儿科内镜医师是一本有实用价值的参考书,对经验尚少的内镜工作者是一本系统的教科书,也是内镜培训的良好教材。
由于每个专家的编写方式不尽相同,水平局限,本书中一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提出批评与指正。另外,非常感谢所有为本书出版作出贡献的人员。
儿童的胃肠健康:一部全面而实用的家长指南 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牵动着每一个父母的心。当孩子出现腹痛、腹泻、呕吐、便秘等消化道不适时,家长们常常会感到焦虑不安。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症状?又该如何科学地护理,才能帮助孩子尽快恢复健康?《儿童的胃肠健康:一部全面而实用的家长指南》将为您提供权威、易懂、贴心的指导。 本书并非一部深奥的医学专著,也不是一本枯燥的技术手册,而是一本真正为家长量身打造的实用读物。我们深知,面对孩子生病时的无助感,家长们最需要的是清晰的指引、正确的知识和积极的心态。因此,本书的内容聚焦于家庭日常护理、常见儿童消化系统疾病的识别与家庭应对,以及如何与医生进行有效沟通,共同守护孩子的胃肠健康。 第一部分:呵护宝宝的“小肚子”——科学喂养与日常护理 新生儿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如何科学喂养是宝宝健康成长的基石。本书将从母乳喂养的益处、科学的配方奶冲调与喂养技巧、辅食添加的原则与时机等多个维度,为您提供详尽的指导。我们将详细讲解不同月龄宝宝的营养需求,如何识别和应对喂养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如吐奶、溢奶、腹胀等,并提供具体的家庭护理方法。 除了喂养,日常的护理也至关重要。本书将涵盖如何为宝宝进行腹部按摩,以缓解胀气、促进消化;如何识别和处理宝宝常见的皮肤问题,如红屁屁、湿疹,这些看似与消化无关,实则可能与宝宝的整体健康状况相关联;以及如何为宝宝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保证其充足的休息,对消化系统的恢复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警惕信号,科学应对——常见儿童消化系统疾病居家指南 儿童消化系统疾病种类繁多,从轻微的消化不良到较为复杂的肠胃炎,都可能让宝宝痛苦不堪。本书将聚焦于家长最常遇到的几种儿童消化系统疾病,并提供详实的居家应对策略。 腹泻: 这是儿童最常见的消化道症状之一。本书将详细讲解腹泻的常见原因(如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食物不耐受等),如何通过宝宝的大便性状、颜色、频率来初步判断腹泻的严重程度。更重要的是,我们将重点介绍居家护理的关键,包括如何正确地为腹泻的宝宝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避免脱水;在饮食上应如何调整,推荐哪些易于消化的食物;以及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及时就医,不延误治疗。 呕吐: 呕吐同样是让家长十分头疼的问题。本书将区分生理性呕吐(如喂奶后溢奶)与病理性呕吐,并分析引起呕吐的常见原因,如胃肠炎、消化不良、甚至是一些更严重的情况。我们将指导家长如何观察宝宝呕吐的次数、量、以及是否伴随其他症状,以便向医生提供准确的信息。在居家护理方面,我们将强调如何暂停喂食,以及何时可以逐步恢复饮食,并介绍如何缓解宝宝因呕吐引起的不适。 便秘: 很多宝宝都会经历便秘的困扰,这不仅影响宝宝的舒适度,长期的便秘还可能对肠道健康造成影响。本书将深入探讨儿童便秘的成因,包括饮食因素、排便习惯、甚至是心理因素。我们将提供一系列科学的居家干预方法,如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培养规律的排便习惯;以及如何通过腹部按摩等物理方法来辅助宝宝排便。对于顽固性便秘,本书也会给出何时应该寻求专业医生帮助的建议。 腹痛: 腹痛是许多消化系统疾病的共同表现,但其背后原因可能非常复杂。本书将帮助家长识别不同类型的腹痛,如绞痛、持续性腹痛等,并指导家长如何通过观察宝宝的行为、表情来判断其腹痛的程度和可能的原因。我们将列举一些引起儿童腹痛的常见原因,如肠胀气、消化不良、甚至阑尾炎等,并提供居家缓解腹痛的初步方法,同时强调需要立即就医的“危险信号”。 其他常见问题: 除了上述几种,本书还将涉及一些其他常见的儿童消化问题,如喂养困难、厌食、食欲不振、以及一些与消化功能相关的过敏反应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提供实用的居家应对策略和就医指导。 第三部分:与医生携手,共筑健康——就医指导与沟通技巧 虽然家庭护理至关重要,但我们也深知,在某些情况下,专业的医疗干预是必不可少的。本书的第三部分将专注于如何帮助家长有效地与医生沟通,共同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 我们将指导家长如何在就医前,整理好孩子的病情信息,包括症状的发生时间、持续时长、频率、伴随症状、以及在家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清晰、准确的信息能够极大地帮助医生快速诊断,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 本书还将探讨如何理解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建议,以及如何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我们还将介绍一些儿童消化系统疾病的常见检查方法(如血常规、粪便常规、腹部超声等),帮助家长对这些检查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减少就医时的陌生感和焦虑感。 最后,本书将强调预防的重要性。通过科学的喂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的健康教育,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儿童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率,让孩子们拥有更健康的童年。 《儿童的胃肠健康:一部全面而实用的家长指南》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您在育儿路上值得信赖的伙伴。我们希望通过本书,能够赋予家长们更强的信心和更专业的知识,帮助您更好地应对孩子消化系统出现的各种问题,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