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与败,输与赢,关键在于我们是选择坚持还是选择放弃。对于永不放弃、永不言败的人来说,逆境让他们变得更加坚强,激发出自身更大的潜力,逆境带给他们的是一生珍贵的财富;对于轻
言放弃、轻易认输的人而言,逆境犹如一剂毒药,让他们在重重阻碍下终放弃努力,一败涂地。轻易认输的人,不会在人生的路上走得太远。路,总是给不服输的人铺设的。成功没有你想象的
那么难,只要你有不服输的胆魄,有坚持到底的勇气,就一定能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在输得起的年龄,做一个不服输的自己。不服输,一切皆有可能。
叶舟
心理学博士,中国思维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思维战略首席专家,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多所重点大学总裁班特聘教授,被誉为“中国具有使命感的学者”之一,讲授的主要课程有“总裁思维风暴”系列、“国学大智慧”系列等。
Part1 怕,你这辈子就输了
什么都怕,什么都干不成 / 002
怕,有什么可怕的 / 005
你不过是被自己吓倒的 / 007
直面恐惧是战胜恐惧的首步 / 009
赶跑心中的“胆小鬼” / 011
不畏不惧,人生就不会输 / 013
做懦夫,做勇者,由自己决定 / 016
勇者无畏,感谢自己够勇敢 / 018
战胜自己就能战胜世界 / 021
你若勇敢,世界会为你让路 / 024
成功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 / 026
突破自己:跨一步,就成功 / 028
Part2 奋斗要趁早,年轻就是敢折腾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 032
相信命运不如相信奋斗 / 034
宁可在尝试中失败,不在保守中成功 / 036
哪怕一无所有,也要勇往直前 / 039
奋斗要趁早,莫辜负青春好年华 / 041
二十几岁的规划决定你的一生 / 044
梦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 / 047
敢闯敢拼,闯出人生一片天 / 049
吃苦的年龄不要选择安逸 / 051
没成功?只是缺少一点野心 / 054
爱拼才会赢,做时代的弄潮儿 / 057
Part3 人生大的谎言就是“我不行”
人生强大的对手是自己 / 060
“不能”是自己强加的 / 063
没自信的人,已输了一半 / 065
自我设限会扼杀你的梦想 / 067
没有人看不起你,除了你自己 / 069
别给自己贴上“小人物”的标签 / 071
理直气壮地告诉世界:我能行 / 073
永远相信自己,从不轻言失败 / 075
为自己颁奖,为自己喝彩 / 077
心中无敌,才能无敌于天下 / 080
Part4 唤醒心中的巨人,你远比想象中强大
你的能量超出你的想象 / 086
挖掘潜能,激发生命正能量 / 088
唤醒心中沉睡的巨人 / 090
意识不输场,人生不输阵 / 092
自我暗示:生来就是一个赢家 / 095
自我激励的8项法则 / 098
做一只搏击苍穹的雄鹰 / 101
在艰难的世界全力以赴 / 103
兴趣是成功的加速器 / 105
进取心推动你从弱者变强者 / 107
Part5 永远不要找他人要安全感
你的人生没有那么多观众 / 110
永远不要期望别人给你安全感 / 112
要引领潮流,而不是追随潮流 / 114
茫然时倾听自己的心声 / 117
不必讨好他人,只需做你自己 / 119
坚信自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 121
有棱角才不会被压扁 / 123
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 125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 127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 129
Part6 如果不经受折磨,成功就不会破茧而出
人生低潮时历练心智 / 132
在挫折这所大学中锤炼 / 134
经受命运的暴风雨洗礼 / 137
感恩是强者歌唱生命的方式 / 139
在打压中将自己磨砺成刀枪不入 / 142
以对手为师,再战胜对手 / 144
你的遍体鳞伤,使你一身灿烂 / 146
每一次伤痛,都是一次成长 / 149
在失败中成长、成熟、成功 / 151
Part7 有些黑夜,你只能自己穿越
凭自己的力量前行 / 154
不屈服命运,靠自己站起来 / 157
在沙漠中寻找心中的星星 / 159
茫茫暗夜,自己就是光明使者 / 161
信念如炬,照亮漫漫人生 / 164
心若向阳,无畏悲伤 / 166
扛住了,世界就是你的 / 169
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 / 171
坚信不幸只是生命的过客 / 173
心不绝望,人生就会有希望 / 176
路的尽头是锦绣花园 / 179
Part8 在输得起的年纪,遇见不服输的自己
任何时候都不放弃自己 / 184
成功属于永不放弃者 / 186
除非你放弃,否则你不会被打垮 / 189
绝不、绝不、绝不放弃 / 191
永远不屈服于脆弱的意志 / 194
坚持下来的,终会是赢家 / 196
再坚持一下,成功就在你的脚下 / 198
坚持到山穷水尽,迎来柳暗花明 / 200
失败了,不怕从头再来 / 203
路,是给不服输的人准备的 / 206
梦想的路踏上了,跪着也要走完 / 209
什么都怕,什么都干不成
生活在现代社会,我们必须摒弃害怕受伤、怯懦畏惧的心理,端正心态,以一颗健康有力的心尝试生活,明天才会有更好的开始。
懦弱的人害怕有压力的状态,因而他们也害怕竞争。在对手或困难面前,他们往往不善于坚持,而选择回避或屈服。懦弱者对于自尊并不忽视,但他们常常更愿意用屈辱来换回安宁。
懦弱者常常害怕机遇,因为他们不习惯迎接挑战。他们从机遇中看到的是忧患,而在真正的忧患中,他们又看不到机遇。
懦弱者不善冲突,因而他们也害怕刀剑,进攻与防卫的武器在他们的手里捍卫不了自身。他们当不了凶猛的虎狼,只愿做柔顺的羔羊,而且往往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懦弱总是会遭人嘲笑,而遭到嘲笑,懦弱者会变得更加懦弱。
懦弱者经常自怜自卑,他们心中没有生活的高贵之处。宏图大志是他们眼中的浮云,可望而不可及。
懦弱通常是恐惧的伴侣,恐惧加强懦弱。它们都束缚了人的心灵和手脚。
懦弱常常会品尝到悲剧的滋味。
人生就是要搏。什么都怕,那就什么都干不成。没有一颗勇敢的心,就不要妄谈成功。
其实,没有人能够完全摆脱怯懦和畏惧,幸运的人有时也不免有懦弱胆小、畏缩不前的心理状态。但如果使它成为一种习惯,它就会成为情绪上的一种疾病,它使人过于谨慎、小心翼翼、多虑、犹豫不决,在心中还没有确定目标之时,已含有恐惧的意味,在稍有挫折时便退缩不前,因而影响自我设计目标的完成。
一个人如果总是畏惧这畏惧那,结果是什么事也做不成。正如采珠的人如果被鳄鱼吓住,怎能得到名贵的珍珠?事实上,总是担惊受怕的人,他就不是一个自由的人,就永远不能走出心中的恐惧阴影。
世上没有任何绝对的事情,懦夫并不注定永远懦弱,只要他鼓起勇气,大胆向困难和逆境宣战,并付诸行动,便开始成为勇士。正像鲁迅所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说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像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待炬火。”
人生在世,可恨的就是胆小窝囊地过一辈子,上天既然让我们降生于世,我们就应当承担起我们作为人的责任和义务,书写好那一个大大的“人”字。
年轻人应该有做事的勇气,哪怕遭别人冷眼,会碰壁,这些都是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成功不容易,主要在于一些人缺乏足够的勇气和毅力。
怕,有什么可怕的
有人问英国戏剧大师萧伯纳:“为什么你讲话那么有吸引力?”萧伯纳答道:“试出来的,就像学滑冰一样,开始时,笨头笨脑,像个大傻瓜,后来试的次数多了,就熟练了。”萧伯纳年轻时,胆子很小,不敢大声讲话,更不敢在公开场合发言,每当要敲别人的门时,至少要在门外徘徊20分钟,才硬着头皮去冒那个险。他说:“很少有人像我那样深受害羞和胆怯之苦。”后来,他下决心要变弱为强,于是,他参加了辩论协会,出席伦敦的各种公开讨论会,逮住机会就发言,终于跨越了自己的无形障碍,成为20世纪有自信和杰出的讲演者之一。
很多时候,成功就像攀爬铁索,失败的原因不是智商的低下,也不是力量的单薄,而是慑于自己的无形障碍,被铁索周围的外在现象吓破了胆。如果我们敢于做自己害怕的事,害怕就将必然消失。
麦克·英泰尔是一个平凡的上班族,37岁那年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放弃薪水优厚的记者工作,只带了干净的衣服,由阳光明媚的加州,靠搭便车横越美国。
他的目的地是美国东海岸北卡罗莱纳州的恐怖角——这只是他精神快崩溃时做的一个仓促决定。某个午后他忽然哭了,因为他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有人通知我今天死期到了,我会后悔吗?答案竟是那么的肯定。虽然他有好工作,有漂亮的女友,但他发现自己这辈子从来没有下过什么赌注,平顺的人生从没有高峰或谷底。
他为自己懦弱的上半生而痛哭。一念之间,他选择了北卡罗莱纳的恐怖角作为终目的,借以象征他征服生命中所有恐惧的决心。
后,麦克·英泰尔成为美国媒体中传颂的知名人物。
克服恐惧看起来非常困难,但改变却在一念之间。其实,生活中有很多恐惧和担心完全是我们想象出来的,想要驱除它必须在潜意识里彻底根除。
一个人遇上害怕的事,只要勇敢地向自己挑战,就会觉得你所害怕的远没有你原先想象的那么可怕。每当你发现自己总是在回避你害怕做的事时,你还可以问问自己:“如果我真的去试一试这些自己害怕做的事,坏的结果会是怎样?”坏的结果,决不会比你想象的更可怕。
这本《在输得起的年纪,遇见不服输的自己》的标题,就直击我内心深处最柔软也最渴望改变的地方。我总觉得,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好像失去了很多曾经的锐气,变得越来越小心翼翼,越来越害怕承担风险,生怕一不小心就“输”得体无完肤。这种心态,让我的人生变得平淡,少了很多惊喜和激情。 书中一开始的叙述,就像一位老朋友在跟我聊心事。作者用非常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他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所经历的困境与迷茫。他并没有回避那些令人痛苦的失败和挫折,而是坦诚地剖析了自己当时的心理状态,以及是如何一步步走出来。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分享的一段关于自我怀疑的经历,那种内耗和挣扎,我曾经也深有体会。 这本书的核心,我理解为一种“思维重塑”的训练。作者通过大量的例子和科学的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如何去改变那些阻碍我们前进的固有观念。比如,他提出的“拥抱不确定性”的观点,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掌控一切”的执念。很多时候,正是因为我们害怕失控,所以才不敢迈出那一步。 我特别赞赏书中关于“复原力”的培养方法。它不是让我们变得冷酷无情,而是教我们在受伤后如何更好地疗愈自己,如何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并且更有智慧地继续前行。我尝试了书里提到的一些关于“积极关注”的练习,比如每天去发现生活中微小但美好的事物,这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我的情绪。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觉是,它不是一本告诉你“如何成功”的书,而是一本教你“如何更好地活”的书。它鼓励我们去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去勇敢地面对挑战,去在每一个“输得起”的时刻,激发内心深处那个不服输的强大自己。我感觉自己重新充满了力量,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评分初次看到这本书的封面,就有一种被吸引的感觉,它不像市面上许多心灵鸡汤类书籍那样华丽,反而透露着一种沉静而坚定的力量。我最近一段时间,总是感到一种莫名的疲惫感,好像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面对一些小小的困难,也容易陷入自我否定。 作者在书中,并没有直接灌输“鸡汤”,而是以一种非常个人化的方式,分享了他自己的成长经历。我尤其喜欢他描述自己年轻时,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所遭遇的挫折和打击。他没有夸大自己的痛苦,也没有过度渲染所谓的“浴火重生”,而是真实地记录了内心的挣扎,以及最终是如何找到继续前进的动力的。 这本书最让我受益匪浅的,是它关于“心态调整”的系统性阐述。作者将许多复杂的心理学概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了讲解,并且提供了非常实用的练习方法。我尝试了书中关于“认知重构”的技巧,比如在遇到负面想法时,主动去质疑它的合理性,去寻找其他的可能性。 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延迟满足”和“长期主义”的讨论。它让我们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感到焦虑和不安,是因为我们渴望立竿见影的效果。而这本书,则鼓励我们放下急功近利的心态,专注于眼前的努力,相信时间的力量。 总的来说,这本书就像一位睿智的长者,用他的人生经验,为我们指点迷津。它没有承诺快速的解决方案,而是引导我们去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并且用一种更积极、更勇敢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的挑战。我感觉自己像是获得了一份无形的财富,让我能够以更从容的姿态,去迎接生命中的每一次考验。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有一种莫名的吸引力,深邃的蓝色背景,搭配着一抹橙色的光芒,仿佛黑夜中点燃的希望之火。我一直以来都觉得生活好像陷入了一个疲惫的循环,每天按部就班,却少了点当年那个敢闯敢拼的冲劲。尤其是最近遇到了一些工作上的瓶颈,感觉自己就像一只被困在玻璃罐里的苍蝇,看见了外面的世界,却怎么也挣脱不了。 翻开书,我并没有立刻找到“秘籍”,反而像是走进了一场对话。作者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娓娓道来,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而是分享了许多自己曾经的迷茫和挣扎。其中有几个小故事,特别是关于他年轻时创业失败的经历,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他没有回避失败的痛苦,而是细致地描写了那种跌入谷底的绝望感,以及后来是如何一点点爬起来的。这一点真的很难得,因为很多“成功学”的书籍,往往只聚焦于光鲜亮丽的结局,却忽略了过程中的血泪。 读着读着,我开始反思自己那些所谓的“输不起”的心态。是不是因为害怕失败,所以宁愿选择安逸?是不是因为害怕别人的眼光,所以不敢尝试新的可能?书里提到一个概念,叫做“成长型思维”,我之前虽然听说过,但一直没有真正理解它的力量。这本书用很多生动的例子,解释了如何将这种思维方式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比如,把“我做不到”变成“我现在还做不到”,把“这是我的错”变成“我能从中学习到什么”。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复原力”的探讨。它不是让你变得坚不可摧,而是在跌倒后能够更快地站起来,并且带着经验继续前行。我一直以为复原力是一种天赋,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它完全可以通过训练和练习来培养。作者提供了一些具体的练习方法,比如每天写感恩日记,或者刻意去面对一些小小的恐惧。我尝试了几天,确实感觉心情比以前积极了一些,对困难的恐惧感也减弱了。 总的来说,这本书就像一位温暖而坚定的朋友,在你感到迷茫和疲惫的时候,轻轻拍着你的肩膀,告诉你“没关系,我们一起走”。它不是那种能立刻让你飞黄腾达的书,但它却能点燃你内心深处的那份不服输的精神,让你重新审视自己,找到那个曾经充满激情的自己。我真的觉得,在人生的某个阶段,特别是感觉自己快要被生活磨平棱角的时候,这本书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力量。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让我眼前一亮,它触及了我内心最渴望却又最害怕触碰的领域——“输”与“不服输”。我一直以来,都有一种“输不起”的心理,害怕失败,害怕被嘲笑,所以很多时候,宁愿选择安逸,也不敢去尝试那些可能带来巨大回报,但也可能导致失败的事情。 书中对于“输”的定义,非常独特且富有启发性。作者并没有将输等同于终结,而是将其看作是一种宝贵的经验,一种通往更强大自我的必经之路。他分享了许多自己人生中的“惨痛”经历,这些经历听起来让人心疼,但也让我看到了生命强大的韧性。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心智训练”的章节,它不是空泛的理论,而是提供了一套非常具体的行动指南。作者将如何培养“成长型思维”、“复原力”以及“积极心态”的方法,拆解成一个个可以执行的步骤。我尝试了书里的一些小练习,比如刻意去面对一件让自己感到害怕的小事,结果发现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糟糕。 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鼓励我们去拥抱自己的不完美,去接纳自己的脆弱,但同时,也要激发出内心深处那份不服输的勇气。它不是让我们变得坚不可摧,而是让我们在跌倒后,能够更好地站起来,并且带着伤疤,更加坚定地向前。 总而言之,这本书就像一位温柔而坚定的向导,它带领我穿越内心的迷雾,去认识那个一直被我压抑着、但却渴望呐喊的“不服输的自己”。我感觉自己像是获得了一份新的生命能量,对未来的挑战,不再感到恐惧,反而充满了期待。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而富有力量,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不屈不挠的信号。我一直以来都感到生活似乎缺少了那么一股子劲儿,很多时候,面对挑战,我更容易选择退缩,而不是迎难而上。这种“想赢怕输”的心态,让我错失了不少机会,也让自己变得越来越保守。 我特别欣赏书中对“输”的解读。作者并没有将“输”定义为一种终结,而是看作是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分享了许多自己在人生低谷时的心路历程,那种坦诚和真实,让我深感共鸣。我记得他提到一次创业的重大失败,那种倾家荡产的绝望感,以及后来如何从废墟中重建信心的过程,让我看到了生命顽强的韧性。 书中反复强调“心智训练”的重要性,它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论。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和实际操作,展示了如何调整自己的认知模式,如何化解负面情绪,以及如何培养积极的自我对话。我尝试了书中的一些方法,比如在面对困难时,刻意去寻找其中的积极因素,或者将注意力从“为什么是我”转移到“我能做什么”。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重新定义成功”的部分。它让我们意识到,成功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富足,更是一种内心的充实和满足。作者鼓励我们去发掘自己的潜能,去追求那些真正能让我们感到快乐和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被社会定义或者他人期望所束缚。这种对生命意义的探索,让我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 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次深刻的心灵洗礼。它没有承诺奇迹,而是引导我们去挖掘自己内在的力量,去拥抱挑战,去成为那个内心强大、不服输的自己。我感觉自己像是获得了一把解锁潜能的钥匙,虽然前路依然会有风雨,但我知道,我不再害怕,甚至开始期待下一次的挑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