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超声内镜学

消化超声内镜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金震东,李兆申 著
图书标签:
  • 消化内镜
  • 超声内镜
  • 消化系统疾病
  • 内镜技术
  • 诊断学
  • 临床医学
  • 影像学
  • 肿瘤
  • 介入治疗
  • 消化道疾病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48986
版次:01
商品编码:12278418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11-01
页数:744
字数:1284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消化超声内镜学》系统论述了超声内镜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消化超声内镜学》分为三篇,第一篇主要叙述超声内镜的基础知识,包括国内外超声内镜发展史,与超声内镜相关的声学基础,与消化道腔内超声相关的解剖知识,并且详细介绍了超声内镜、穿刺超声内镜及微型超声探头的原理和构造。第二篇叙述了超声内镜对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诊断,重点介绍各种疾病的声像图特征,并就消化超声内镜的诊断价值进行了临床评价。第三篇叙述了超声内镜的治疗,重点介绍方法学及临床意义。

目录

目录
第一篇 超声内镜基础
第一章 超声内镜概论 3
第一节 概况 3
第二节 超声内镜发展史 4
第三节 超声内镜技术临床应用概况 11
第二章 超声内镜培训 21
第三章 超声内镜的声学基础 24
第一节 超声波的基本概念 24
第二节 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传播规律 25
第三节 超声波的生物效应 26
第四节 超声检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27
第四章 超声内镜的原理与构造 35
第一节 超声内镜的原理 35
第二节 超声内镜的构造 36
第三节 超声内镜的种类 40
第四节 超声内镜的连接 40
第五章 微型超声探头的原理与构造 42
第一节 微型超声探头的原理与构造 42
第二节 微型超声探头的种类 43
第三节 微型超声探头的性能 44
第六章 穿刺超声内镜的原理与构造 46
第一节 电子线阵式超声内镜 46
第二节 机械纵轴扫描超声内镜 48
第七章 超声内镜辅助器械 50
第一节 光源与电子图像处理器 50
第二节 超声内镜的安装和调试 51
第三节 超声内镜的图像记录 53
第八章 超声内镜消毒与保养 56
第一节 内镜消毒的基本要求 56
第二节 超声内镜消毒的基本方法 56
第三节 超声内镜消毒剂的选择 58
第九章 超声内镜检查室的设置与管理 60
第一节 设置的基本原则 60
第二节 整体设置 60
第十章 消化道腔内超声的形态学基础 67
第一节 消化道概述 67
第二节 食管 69
第三节 胃 73
第四节 小肠 79
第五节 大肠 84
第六节 胰管 92
第七节 肝外胆道 95
第十一章 超声内镜检查基本方法 101
第一节 超声小探头检查方法 101
第二节 环扫超声内镜检查方法 101
第三节 线阵超声内镜检查方法 103
第十二章 环扫超声内镜检查胆胰标准技术 104
第一节 标准检查方法 104
第二节 图像的调控 114
第十三章 纵轴内镜超声检查 117
第十四章 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 125
第一节 概述 125
第二节 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 125
第三节 术前准备 127
第四节 器械装置 127
第五节 穿刺基本技术 129
第六节 术后处理 134
第七节 穿刺标本的病理诊断 134
第八节 临床应用价值 137
第九节 穿刺标本的基因检测 143
第十五章 腹腔镜超声技术 151
第一节 腹腔镜超声的发展简史 151
第二节 腹腔镜超声设备与器械 153
第三节 腹腔镜超声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与并发症 155
第四节 腹腔镜超声的操作方法 156
第五节 腹腔镜超声的临床应用 157
第十六章 超声内镜声学造影 167
第十七章 超声内镜组织定征 178
第十八章 超声内镜弹性成像 184
第十九章 超声内镜引导下共聚焦激光检查术 191
第二十章 超声内镜引导下SpyGlass检查术 200
第二十一章 超声内镜诊疗操作护理 205
第一节 上消化道超声内镜检查护理 205
第二节 下消化道超声内镜检查护理 208
第三节 胆管和胰管内超声检查护理 208
第四节 超声内镜引导下治疗护理 209
第二十二章 超声内镜图文资料管理 213
第一节 图文资料计算机管理系统 213
第二节 工作流程及功能 213
第二十三章 超声内镜诊疗报告书写 216
第一节 超声内镜诊断报告的书写 216
第二节 超声内镜治疗报告的书写 219
第二十四章 超声内镜检查的常用超声术语 223
第一节 基本原理 223
第二节 成像方式 224
第三节 图像伪像 225
第四节 超声特征 226
第五节 指数 227
第二篇 超声内镜诊断
第二十五章 食管 231
第一节 食管超声检查技术 231
第二节 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 232
第三节 正常食管声像图 232
第四节 食管炎 233
第五节 Barrett食管 234
第六节 食管息肉 238
第七节 食管黏膜下病变 241
第八节 食管癌 253
第九节 食管外压性隆起 261
第十节 食管狭窄 262
第十一节 贲门失弛缓症 264
第二十六章 纵隔 267
第一节 纵隔超声内镜检查技术 267
第二节 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 267
第三节 正常纵隔声像图 268
第四节 纵隔肿瘤与其他疾病 270
第二十七章 胃 286
第一节 胃超声内镜检查技术 286
第二节 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 289
第三节 正常胃声像图 289
第四节 慢性胃炎 290
第五节 胃溃疡 294
第六节 胃息肉 297
第七节 胃黏膜下病变 299
第八节 早期胃癌 315
第九节 进展期胃癌 319
第十节 胃淋巴瘤 323
第十一节 胃外压性隆起 326
第二十八章 十二指肠 332
第一节 十二指肠超声内镜检查技术 332
第二节 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 333
第三节 正常十二指肠声像图 334
第四节 十二指肠溃疡 334
第五节 十二指肠良性肿瘤 336
第六节 十二指肠恶性肿瘤 344
第二十九章 壶腹部 351
第一节 壶腹部超声内镜检查技术 351
第二节 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 352
第三节 正常十二指肠壶腹部声像图 352
第四节 壶腹部腺瘤 353
第五节 壶腹癌 355
第三十章 结肠 362
第一节 结肠超声内镜检查技术 362
第二节 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 364
第三节 正常结肠声像图 364
第四节 溃疡性结肠炎 365
第五节 克罗恩病 378
第六节 肠结核 385
第七节 结肠息肉 390
第八节 结肠黏膜下肿瘤 401
第九节 结肠癌 410
第十节 结肠壁外压性病变 425
第三十一章 直肠 433
第一节 直肠腔内超声检查技术 433
第二节 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 435
第三节 正常直肠声像图 435
第四节 直肠、肛管炎性病变 436
第五节 直肠肛管损伤及异物存留 439
第六节 直肠肛管肿瘤 439
第三十二章 胆囊 447
第一节 胆囊超声内镜检查技术 447
第二节 胆囊结石 448
第三节 急性胆囊炎 451
第四节 慢性胆囊炎 453
第五节 胆囊良性肿瘤 455
第六节 胆囊恶性肿瘤 458
第三十三章 胆道 463
第一节 胆道超声检查技术 463
第二节 胆道超声内镜检查适应证 466
第三节 正常胆道声像图 467
第四节 胆管炎 470
第五节 胆管结石 473
第六节 胆管癌 479
第七节 胆管狭窄 487
第八节 Mirizzi综合征 493
第三十四章 胰腺 497
第一节 胰腺超声内镜检查技术 497
第二节 胰腺腔内超声检查适应证和禁忌证 502
第三节 正常胰腺声像图 502
第四节 急性胰腺炎 507
第五节 慢性胰腺炎 510
第六节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517
第七节 胰腺假性囊肿 522
第八节 胰腺癌 529
第九节 胰腺内分泌肿瘤 536
第十节 胰腺囊腺瘤 542
第十一节 胰管内乳头状黏液瘤 549
第三十五章 腹膜后疾病 564
第一节 腹膜后结构超声内镜检查技术 565
第二节 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 565
第三节 正常腹膜后结构声像图 565
第四节 腹膜后肿瘤 566
第五节 腹膜后血肿 574
第六节 腹膜后脓肿 575
第三十六章 门静脉高压症 578
第一节 门静脉高压症EUS检查技术 578
第二节 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 579
第三节 正常门静脉结构声像图 580
第四节 食管静脉曲张 581
第五节 胃底静脉曲张 584
第三十七章 肝脏 588
第一节 肝脏超声内镜检查技术 588
第二节 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 589
第三节 正常肝脏声像图 589
第四节 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 590
第五节 肝门部肿瘤 593
第三篇 超声内镜治疗
第三十八章 超声内镜引导下胆管引流术 599
第一节 适应证 599
第二节 术前准备 599
第三节 操作方法 600
第四节 术后处理 605
第五节 并发症及处理 605
第六节 临床评价 606
第三十九章 超声内镜引导下胆管结石移除术 608
第四十章 超声内镜引导下胆囊引流术 611
第四十一章 超声内镜引导下经口胆囊取石术 617
第一节 超声内镜引导下胆囊取石术 617
第二节 超声内镜引导下胆囊结石激光碎石术 619
第四十二章 超声内镜引导下胆肠吻合引流术 622
第四十三章 超声内镜引导下胰管引流术 625
第四十四章 超声内镜引导下胰腺假性囊肿引流术 635
第四十五章 超声内镜引导下胰腺脓肿引流及清创术 643
第一节 适应证与禁忌证 643
第二节 术前准备 643
第三节 操作方法 644
第四节 术后处理 649
第五节 并发症及处理 649
第六节 临床评价 650
第四十六章 超声内镜引导下盆腔积液引流术 653
第四十七章 超声内镜引导下消化道肿瘤标记术 656
第四十八章 超声内镜引导下消化道肿瘤注射术 662
第四十九章 超声内镜引导下射频消融术 669
第五十章 超声内镜引导下无水乙醇消融术 678
第五十一章 超声内镜引导下碘-125粒子植入术 684
第五十二章 超声内镜引导下碘-131注射术 692
第五十三章 超声内镜引导下腹腔神经阻滞术 696
第一节 适应证与禁忌证 697
第二节 术前准备 697
第三节 操作步骤 698
第四节 注意事项及术后处理 699
第五节 并发症及处理 700
第六节 临床评价 700
第五十四章 超声内镜引导下腹腔神经节碘-125粒子植入术 703
第一节 适应证与禁忌证 703
第二节 术前准备 704
第三节 操作步骤 704
第四节 注意事项及术后处理 705
第五节 并发症及处理 705
第六节 临床评价 705
第五十五章 超声内镜引导下的血管介入术 707
第一节 超声内镜引导下门静脉高压的诊治 707
第二节 超声内镜引导下非静脉曲张出血的诊治 710
第五十六章 超声内镜引导下胃空肠吻合术 713
附录 中国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临床应用指南 718
《腹腔镜与消化内镜技术精要》 概述: 本书旨在为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领域提供一本全面、深入且实用的指南。我们聚焦于两种在现代消化病学中占据核心地位的微创技术——腹腔镜手术和消化内镜检查。通过整合这两项技术的理论基础、操作技巧、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处理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本书力求为临床医生、医学生、研究人员乃至相关行业从业者构建一个扎实的知识框架。本书的撰写团队汇集了国内在消化外科与消化内镜领域的资深专家,他们将多年的临床经验、科研成果和教学心得毫无保留地奉献出来,旨在提升国内该领域的整体诊疗水平。 核心内容: 第一部分:腹腔镜技术在消化外科中的应用 腹腔镜手术,作为一种微创外科的典范,已深刻改变了消化道疾病的治疗模式。本部分将从基础理论出发,逐步深入到临床实践。 腹腔镜基础与器械: 发展历程与优势: 详细回顾腹腔镜手术的发展,阐述其相对于开放手术在减轻创伤、缩短恢复期、降低并发症等方面的显著优势。 腹腔镜手术室的配置: 详细介绍腹腔镜手术所需的核心设备,包括腹腔镜电视系统(高清、4K)、光源、气腹机、不同类型的腹腔镜器械(抓钳、剪刀、分离钳、缝合器等)、能量器械(电刀、超声刀、射频刀)、标本袋、吸引器等,并对各种器械的性能、选择与维护进行详尽解读。 无菌操作与气腹技术: 强调腹腔镜手术无菌原则的重要性,详细讲解不同气腹方式( CO2 气腹)的原理、安全性、禁忌症、监测指标(如气腹压力、潮气量、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应对策略。 解剖学在腹腔镜下的再认识: 重点复习腹腔、腹膜腔、肠系膜、血管、神经等与消化外科手术密切相关的解剖结构,并着重分析在腹腔镜下观察和识别这些结构的要点与难点,包括标志性解剖结构的应用。 基本操作技术: 详细阐述腹腔镜手术的基本操作技巧,如 trocar 的选择与置入、镜头操作、解剖显露、组织分离、止血、缝合、打结(体内结与体外结)等,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力求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掌握每一个操作步骤。 常见消化道疾病的腹腔镜手术: 胃部疾病: 涵盖胃溃疡穿孔修补术、胃十二指肠切除术( Billroth I / II 式)、胃癌根治术(包括全胃切除、近端胃切除、保留幽门胃癌切除术等)、胃部分切除术、胃底折叠术(抗反流手术)、胃肠吻合术等。对每种手术的适应症、禁忌症、术前评估、术中关键步骤、术后并发症(如吻合口漏、倾倒综合征、反流等)的预防与处理进行深入分析。 小肠与结直肠疾病: 包括小肠部分切除术、肠粘连松解术、阑尾切除术、结肠癌根治术(包括右半结肠切除、左半结肠切除、乙状结肠癌切除、直肠癌保肛手术等)、回肠造口术、结肠造口术、便秘相关的手术(如结肠次全切除术)等。重点讲解肠道准备、肠道切除与吻合技术(包括直线缝合器、环形切割缝合器等的使用)、淋巴结清扫策略以及不同部位结直肠癌的腔镜手术特点。 肝胆胰疾病: 重点介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腹腔镜肝脏部分切除术、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Whipple 手术)以及腹腔镜脾切除术等。对胆道解剖的精细识别、胆囊三角的游离、胆囊管与胆总管的离断、肝脏肿瘤的边界识别与离断等关键技术进行详述。 疝修补术: 详细介绍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 TEP 、 TAPP )以及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包括网片的选择、固定方式以及术后复发与并发症的处理。 腹腔镜手术的进阶技术与挑战: 单孔腹腔镜手术( SILS ): 介绍 SILS 的概念、优势、器械选择、技术要点和局限性,以及在消化外科中的应用前景。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 探讨机器人技术在消化外科手术中的优势,如更精细的操作、更佳的视野、更少的手部震颤,以及其在复杂手术中的应用。 术中导航与影像技术: 介绍术中超声、荧光成像(如吲哚菁绿)等技术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以提高手术的精准性和安全性。 并发症的识别与处理: 系统梳理腹腔镜消化外科手术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包括出血、感染、漏、肠梗阻、腹腔积液、切口疝等,并提供详细的诊断方法、处理原则与治疗方案。 第二部分: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消化内镜技术是诊断和治疗消化道疾病的“金标准”之一,其无创或微创的特点使其应用范围日益广泛。本部分将涵盖消化内镜检查的各个方面,并重点介绍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消化内镜基础与器械: 内镜的历史与发展: 简述消化内镜从硬管到电子软镜的发展历程,以及其在成像质量、操作灵活性、治疗功能等方面的飞跃。 电子胃肠镜的组成与分类: 详细介绍电子胃肠镜的组成部分(如插入管、操作部、光源处理器、影像处理器等),不同类型内镜(如胃镜、结肠镜、十二指肠镜、小肠镜)的特点与适应症。 内镜操作技术: 详细讲解胃镜和结肠镜的基本操作技术,包括进镜、退镜、方向控制、活检、电凝、黏膜剥离( ESD )、黏膜切除( EMR )、息肉切除( Polypectomy )、止血等。强调动作的轻柔、准确与安全。 内镜下麻醉与镇静: 讨论内镜检查与治疗中麻醉与镇静的不同选择、适应症、禁忌症、药物选择、监测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处理。 消化内镜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食管疾病: 胃食管反流病、食管炎、食管溃疡、食管静脉曲张、食管癌、食管憩室、食管异物等。重点讲解内镜下食管黏膜的观察要点,以及活检部位与时机。 胃与十二指肠疾病: 急性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黏膜脱垂、胃肠道间质瘤( GIST )、早期胃癌、贲门失弛缓症等。详细阐述糜烂、溃疡、出血点、息肉、肿块的内镜下形态学特征,以及对幽门螺杆菌( H. pylori )检测方法的介绍。 小肠疾病: 小肠黏膜病变(如克罗恩病)、小肠息肉、小肠肿瘤、小肠血管病变等。介绍小肠镜检查的适应症、技术要点和临床价值。 结直肠疾病: 结肠息肉、结肠癌、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憩室炎、缺血性结肠炎、痔疮等。重点讲解结肠镜检查的全面性、息肉的定性与切除、肠道癌前病变的识别以及活检策略。 消化内镜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内镜下介入治疗): 止血治疗: 消化道出血的内镜下止血技术,包括金属铗、聚合物栓塞剂、注射疗法(如肾上腺素、硬化剂)、射频热疗、氩离子凝固术( APC )等,并分析不同出血原因和部位的止血策略。 息肉切除术: 介绍息肉切除的各种方法,如圈套器切除、热活检、黏膜切除术( EMR )、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 ESD )等,并详细讲解其适应症、禁忌症、操作技巧与并发症。 黏膜病变的切除与剥离: 重点介绍 ESD 技术在早期消化道肿瘤、早期食管癌、早期胃癌、早期结直肠癌等病变切除中的应用,强调其精细操作与适应症的把握。 扩张与支架置入术: 针对消化道狭窄(如贲门失弛缓、术后狭窄、恶性肿瘤引起的狭窄),介绍球囊扩张术、内镜下支架置入术(金属支架、塑料支架)及其适应症、技术要点与并发症。 异物取出术: 消化道异物的内镜下取出方法,包括不同类型异物(如鱼刺、硬币、电池)的取出技巧与注意事项。 其他介入治疗: 如内镜下鼻胆管引流( ERBD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 )在胆道与胰腺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以及内镜下喂养管置入术等。 内镜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超声内镜( EUS ): 介绍 EUS 在消化道壁层结构评估、淋巴结诊断、胰腺疾病、胆道疾病诊断与介入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染色内镜与放大内镜: 介绍电子染色内镜(如 NBI 、 FSA )和放大内镜在提高病变检出率、鉴别良恶性病变方面的作用。 人工智能( AI )在内镜中的应用: 探讨 AI 如何辅助内镜医生进行病灶识别、息肉分类、病理诊断,提高诊断效率与准确性。 胶囊内镜: 介绍其在小肠病变诊断中的优势、局限性与未来发展。 第三部分:腹腔镜与消化内镜技术的结合与协同 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我们将腹腔镜技术与消化内镜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强调两者在诊断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协同作用。 诊断与治疗的无缝衔接: 探讨如何在同一患者身上,根据疾病的特点,合理地选择和安排腹腔镜手术与消化内镜检查,实现从诊断到治疗的流程优化。例如,通过内镜发现的早期肿瘤,可直接安排腹腔镜根治性切除;腹腔镜手术中发现的解剖变异或可疑病灶,可指导内镜进一步检查。 内镜辅助腹腔镜手术: 介绍如何在腹腔镜手术中,利用消化内镜的引导,提高手术的精准度。例如,在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中,利用十二指肠镜进行胆管造影和取石;在胃肠吻合术中,利用内镜监测吻合口的通畅性。 腹腔镜治疗后的内镜随访: 强调腹腔镜手术后,消化内镜在监测术后并发症、复发以及随访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病例分析与讨论: 提供一系列经典的腹腔镜与消化内镜结合的临床病例,从病史、影像学、内镜检查、手术过程、术后恢复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引导读者理解技术融合的实际应用。 本书的特色: 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详实的临床操作指南,使读者既能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 内容全面且深入: 涵盖了消化外科和消化内镜领域的几乎所有重要技术和疾病,细节充实,避免泛泛而谈。 图文并茂,直观易懂: 大量高质量的图片、图表和手术录像截图,生动形象地展示关键技术和解剖结构。 专家经验的凝练: 汇集了众多一线专家的临床智慧和技术诀窍,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前沿技术的引入: 关注行业最新发展,介绍机器人辅助手术、AI 等前沿技术,为读者描绘未来图景。 强调协同与整合: 创新性地提出腹腔镜与消化内镜技术的协同应用,为临床实践提供新思路。 目标读者: 消化内科医生(包括胃肠、肝胆、胰腺专科医生) 普外科医生(特别是胃肠外科、肝胆外科、腔镜外科医生) 消化内镜技术培训学员 医学院校高年级学生 相关医疗器械研发与生产人员 对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与治疗感兴趣的医务工作者 《腹腔镜与消化内镜技术精要》将成为您在消化系统疾病诊疗领域不可或缺的宝贵工具书,助您在技术精进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带着对医学前沿技术的向往,购买了《消化超声内镜学》,幻想着能够深入了解这项诊断技术在临床应用上的最新进展。然而,这本书的内容走向让我大跌眼镜。它竟然是一本关于“如何在家种植有机蔬菜,享受田园生活”的详尽指南。书中从土壤的选择、肥料的制作,到各类蔬菜的种植技巧,以及病虫害的防治,都进行了细致的讲解。作者的语言朴实而充满热情,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农夫在向你传授他的心得。他详细地列出了不同季节适合种植的蔬菜种类,并提供了具体的播种、育苗、移栽和采收时间表。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自制堆肥”的部分,作者介绍了多种简便易行的堆肥方法,让我在家中也能轻松实现厨余垃圾的资源化利用。他还分享了许多关于如何应对不同天气状况的经验,以及如何制作天然的驱虫剂,避免使用化学农药。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的建议,强调了食用新鲜、无污染蔬菜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虽然这本书的内容和我最初的期望完全不符,但它激发了我对绿色生活的热爱,并且让我开始计划在自家阳台上开辟一块属于自己的小菜园。

评分

手捧《消化超声内镜学》,我期待着一本能为我打开消化系统神秘面纱的专业著作。然而,这本书的内容却出乎意料地偏离了医学轨道,转而描绘了一幅幅关于“如何在家布置出温馨舒适的书房,打造属于自己的阅读空间”的画卷。作者以一种极其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分享了自己对阅读的热爱,以及如何将这种热爱融入到居家环境的营造中。书中从书房的选址、采光,到家具的选择、灯光的布置,再到装饰品的搭配,都进行了细致的建议。他强调了书房不仅仅是存放书籍的空间,更是一个能够激发灵感、放松身心的港湾。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书架的陈列艺术”的章节,作者介绍了如何根据书籍的类型、颜色、尺寸来摆放,让书架既实用又美观。他还分享了许多关于如何利用绿植、香薰、音乐来营造阅读氛围的技巧,让整个空间充满了生命力和艺术感。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不同文学流派的介绍,以及对一些经典著作的独到见解,仿佛在引导读者在美丽的阅读空间中,开启一场场心灵的探险。虽然这本书的内容与我最初的医学学习目标无关,但它却意外地触动了我内心深处对阅读的热情,并且让我开始憧憬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充满书香的宁静角落。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是《消化超声内镜学》,但实际拿到手后,我惊奇地发现它并没有我预想中的那样,深入探讨消化系统疾病的超声内镜诊断技术。相反,它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管理你的日程表,让你每天都充满惊喜”的指南。一开始我以为自己拿错了书,但书脊上的书名清晰无误。翻开第一页,扑面而来的是关于番茄工作法的详细介绍,作者洋洋洒洒地写了如何划分工作时间,如何休息,甚至还举了许多例子来说明高效工作带来的满足感。接着,他又花了大量的篇幅讲述了如何利用日历工具来规划一周甚至一个月的任务,并且提供了许多实用的模板,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性质和生活习惯进行调整。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应对拖延症”的章节,作者并没有给出空泛的建议,而是提供了一系列循序渐进的练习,让我能够逐步克服那些总是让我提不起精神的任务。书中还涉及了一些关于时间管理的心理学原理,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会拖延,以及如何从根本上改变这种习惯。总的来说,虽然书名与内容存在巨大反差,但这本关于时间管理的“意外之喜”倒也给了我不少启发。我原本是想学习医学知识的,但现在我感觉自己的工作效率要提高一大截了。

评分

拿到《消化超声内镜学》这本书时,我首先被它的封面上那张精美的插画所吸引。那是一幅描绘星空和宇宙的画作,色彩绚丽,意境深远,瞬间就点燃了我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心。我以为这本书会深入探讨天文学的知识,或者介绍一些前沿的太空探索技术。然而,当我翻开书页,映入眼帘的却是关于“如何培养一只有爱心、懂礼貌的宠物狗”的详细指南。作者以一种非常温柔细腻的笔触,讲述了如何与狗狗建立深厚的情感连接,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训练,以及如何理解狗狗的行为语言。书中从选择幼犬的注意事项,到幼犬的喂养、清洁、社交化训练,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积极强化训练”的章节,作者通过大量的实例,生动地展示了如何通过奖励和鼓励来塑造狗狗的良好行为,而非惩罚。他还分享了许多关于如何与狗狗进行情感互动的小技巧,比如如何通过眼神交流、肢体语言来增进彼此的理解。书中还涉及了一些关于狗狗健康护理的知识,比如如何辨别狗狗的常见疾病,以及如何进行日常的健康检查。虽然这本书的内容与我最初的期待相去甚远,但它却让我对养宠物的世界有了全新的认识,并且让我深深地爱上了那些毛茸茸的小生命。

评分

初次翻阅《消化超声内镜学》,我最直观的感受是,这书的装帧设计非常有品味,纸张的质感极佳,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是一种很舒服的触感。封面配色沉静而不失格调,很有学术书籍的范儿,这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充满了期待,以为会是一本严谨而深入的学术著作。然而,当我开始阅读时,才发现它似乎在讲述一个截然不同的故事。书中大篇幅地描绘了不同地域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从遥远的北欧冰原到神秘的非洲丛林,再到古老的东方文明,都留下了作者的足迹。他用一种非常诗意和富有想象力的笔触,将这些古老的故事重新演绎,并试图从中挖掘出人类共通的情感和价值观。书中穿插了大量的精美插画,风格各异,有的写实,有的抽象,都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趣味性。我尤其着迷于作者对不同文化背景下“英雄之旅”的解读,他通过对比不同神话中的英雄形象,阐述了勇气、牺牲、智慧等品质在人类文明中的意义。虽然我本来是冲着医学相关的内容来的,但这本书的文学性和人文色彩也着实让我惊艳。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重新审视那些古老而充满魅力的故事。

评分

印刷质量一般,内容简单实用。

评分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图书正品,内容前沿精细,不可多得

评分

书很好,质量好,物流快

评分

这书是真的不错,剩下的是凑字数赚京豆了,差不多够了吧。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不错,印刷质量很好

评分

这本书一直没特价,等好久了,看到有活动即刻入手,质量很好的一本书,细细读一遍应该对自己很有益处的了。这本包装好,无破损。

评分

挺好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