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上下)(四大名著珍藏版)

紅樓夢(上下)(四大名著珍藏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曹雪芹 著
圖書標籤:
  • 古典文學
  • 四大名著
  • 紅樓夢
  • 中國古典
  • 名著
  • 文學經典
  • 清代文學
  • 小說
  • 珍藏版
  • 曹雪芹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人民文學齣版社
ISBN:9787020125562
版次:1
商品編碼:12299132
包裝:精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1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432
套裝數量:2
字數:1243000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紅樓夢》,一部百科全書式的小說傑作

內容簡介

《紅樓夢》,中國古代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國古代小說的dian峰之作。全書以榮國府的日常生活為中心,以寶玉、黛玉、寶釵的愛情婚姻悲劇及大觀園中點滴瑣事為主綫,以金陵貴族名門賈、史、王、薛四大傢族由鼎盛走嚮衰亡的曆史為暗綫,展現瞭封建時代傢族和社會的沒落。 另外為便於讀者閱讀,本書選配瞭名傢戴敦邦所繪彩色插圖21幅附於書中,同時編製瞭“《紅樓夢》四大傢族主要人物關係錶”“《紅樓夢》主僕關係錶”附於書中,以便讀者閱讀時參考。

內頁插圖

目錄

第 一 迴 甄士隱夢幻識通靈 賈雨村風塵懷閨秀 001

第 二 迴 賈夫人仙逝揚州城 冷子興演說榮國府 018

第 三 迴 賈雨村夤緣復舊職 林黛玉拋父進京都 030

第 四 迴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蘆僧亂判葫蘆案 047

第 五 迴 遊幻境指迷十二釵 飲仙醪麯演紅樓夢 058

第 六 迴 賈寶玉初試雲雨情 劉姥姥一進榮國府 077

第 七 迴 送宮花賈璉戲熙鳳 宴寜府寶玉會秦鍾 089

第 八 迴 比通靈金鶯微露意 探寶釵黛玉半含酸 101

第 九 迴 戀風流情友入傢塾 起嫌疑頑童鬧學堂 112

第 十 迴 金寡婦貪利權受辱 張太醫論病細窮源 122

第十一迴 慶壽辰寜府排傢宴 見熙鳳賈瑞起淫心 130

第十二迴 王熙鳳毒設相思局 賈天祥正照風月鑒 139

第十三迴 秦可卿死封龍禁尉 王熙鳳協理寜國府 146

第十四迴 林如海捐館揚州城 賈寶玉路謁北靜王 156

第十五迴 王鳳姐弄權鐵檻寺 秦鯨卿得趣饅頭庵 167

第十六迴 賈元春纔選鳳藻宮 秦鯨卿夭逝黃泉路 175

第十七迴

至十八迴 大觀園試纔題對額 榮國府歸省慶元宵 188

第十九迴 情切切良宵花解語 意綿綿靜日玉生香 219

第二十迴 王熙鳳正言彈妒意 林黛玉俏語謔嬌音 233

第二十一迴 賢襲人嬌嗔箴寶玉 俏平兒軟語救賈璉 241

第二十二迴 聽麯文寶玉悟禪機 製燈謎賈政悲讖語 252

第二十三迴 西廂記妙詞通戲語 牡丹亭艷麯警芳心 266

第二十四迴 醉金剛輕財尚義俠 癡女兒遺帕惹相思 277

第二十五迴 魘魔法姊弟逢五鬼 紅樓夢通靈遇雙真 290

第二十六迴 蜂腰橋設言傳心事 瀟湘館春睏發幽情 303

第二十七迴 滴翠亭楊妃戲彩蝶 埋香塚飛燕泣殘紅 314

第二十八迴 蔣玉菡情贈茜香羅 薛寶釵羞籠紅麝串 324

第二十九迴 享福人福深還禱福 癡情女情重愈斟情 340

第三十迴 寶釵藉扇機帶雙敲 齡官劃薔癡及局外 353

第三十一迴 撕扇子作韆金一笑 因麒麟伏白首雙星 362

第三十二迴 訴肺腑心迷活寶玉 含恥辱情烈死金釧 373

第三十三迴 手足眈眈小動唇舌 不肖種種大承笞撻 382

第三十四迴 情中情因情感妹妹 錯裏錯以錯勸哥哥 390

第三十五迴 白玉釧親嘗蓮葉羹 黃金鶯巧結梅花絡 401

第三十六迴 綉鴛鴦夢兆絳蕓軒 識分定情悟梨香院 412

第三十七迴 鞦爽齋偶結海棠社 蘅蕪苑夜擬菊花題 422

第三十八迴 林瀟湘魁奪菊花詩 薛蘅蕪諷和螃蟹詠 438

第三十九迴 村姥姥是信口開河 情哥哥偏尋根究底 451

第四十迴 史太君兩宴大觀園 金鴛鴦三宣牙牌令 461

第四十一迴 櫳翠庵茶品梅花雪 怡紅院劫遇母蝗蟲 476

第四十二迴 蘅蕪君蘭言解疑癖 瀟湘子雅謔補馀香 487

第四十三迴 閑取樂偶攢金慶壽 不瞭情暫撮土為香 500

第四十四迴 變生不測鳳姐潑醋 喜齣望外平兒理妝 511

第四十五迴 金蘭契互剖金蘭語 風雨夕悶製風雨詞 521

第四十六迴 尷尬人難免尷尬事 鴛鴦女誓絕鴛鴦偶 534

第四十七迴 呆霸王調情遭苦打 冷郎君懼禍走他鄉 546

第四十八迴 濫情人情誤思遊藝 慕雅女雅集苦吟詩 557

第四十九迴 琉璃世界白雪紅梅 脂粉香娃割腥啖膻 569

第五十迴 蘆雪廣爭聯即景詩 暖香塢雅製春燈謎 582

第五十一迴 薛小妹新編懷古詩 鬍庸醫亂用虎狼藥 599

第五十二迴 俏平兒情掩蝦須鐲 勇晴雯病補雀金裘 613

第五十三迴 寜國府除夕祭宗祠 榮國府元宵開夜宴 625

第五十四迴 史太君破陳腐舊套 王熙鳳效戲彩斑衣 639

第五十五迴 辱親女愚妾爭閑氣 欺幼主刁奴蓄險心 653

第五十六迴 敏探春興利除宿弊 時寶釵小惠全大體 665

第五十七迴 慧紫鵑情辭試忙玉 慈姨媽愛語慰癡顰 678

第五十八迴 杏子陰假鳳泣虛凰 茜紗窗真情揆癡理 695

第五十九迴 柳葉渚邊嗔鶯吒燕 絳雲軒裏召將飛符 706

第六十迴 茉莉粉替去薔薇硝 玫瑰露引來茯苓霜 714

第六十一迴 投鼠忌器寶玉瞞贓 判冤決獄平兒行權 725

第六十二迴 憨湘雲醉眠芍藥裀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 735

第六十三迴 壽怡紅群芳開夜宴 死金丹獨艷理親喪 754

第六十四迴 幽淑女悲題五美吟 浪蕩子情遺九龍珮 772

第六十五迴 賈二捨偷娶尤二姨 尤三姐思嫁柳二郎 788

第六十六迴 情小妹恥情歸地府 冷二郎一冷入空門 799

第六十七迴 見土儀顰卿思故裏 聞秘事鳳姐訊傢童 807

第六十八迴 苦尤娘賺入大觀園 酸鳳姐大鬧寜國府 820

第六十九迴 弄小巧用藉劍殺人 覺大限吞生金自逝 831

第七十迴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雲偶填柳絮詞 842

第七十一迴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 鴛鴦女無意遇鴛鴦 854

第七十二迴 王熙鳳恃強羞說病 來旺婦倚勢霸成親 868

第七十三迴 癡丫頭誤拾綉春囊 懦小姐不問纍金鳳 880

第七十四迴 惑奸讒抄檢大觀園 矢孤介杜絕寜國府 893

第七十五迴 開夜宴異兆發悲音 賞中鞦新詞得佳讖 910

第七十六迴 凸碧堂品笛感淒清 凹晶館聯詩悲寂寞 925

第七十七迴 俏丫鬟抱屈夭風流 美優伶斬情歸水月 940

第七十八迴 老學士閑徵姽嫿詞 癡公子杜撰芙蓉誄 956

第七十九迴 薛文龍悔娶河東獅 賈迎春誤嫁中山狼 978

第八十迴 美香菱屈受貪夫棒 王道士鬍謅妒婦方 987

第八十一迴 占旺相四美釣遊魚 奉嚴詞兩番入傢塾 998

第八十二迴 老學究講義警頑心 病瀟湘癡魂驚噩夢 1009

第八十三迴 省宮闈賈元妃染恙 鬧閨閫薛寶釵吞聲 1021

第八十四迴 試文字寶玉始提親 探驚風賈環重結怨 1033

第八十五迴 賈存周報升郎中任 薛文起復惹放流刑 1044

第八十六迴 受私賄老官翻案牘 寄閑情淑女解琴書 1056

第八十七迴 感鞦深撫琴悲往事 坐禪寂走火入邪魔 1067

第八十八迴 博庭歡寶玉贊孤兒 正傢法賈珍鞭悍僕 1079

第八十九迴 人亡物在公子填詞 蛇影杯弓顰卿絕粒 1089

第九十迴 失綿衣貧女耐嗷嘈 送果品小郎驚叵測 1098

第九十一迴 縱淫心寶蟾工設計 布疑陣寶玉妄談禪 1107

第九十二迴 評女傳巧姐慕賢良 玩母珠賈政參聚散 1116

第九十三迴 甄傢僕投靠賈傢門 水月庵掀翻風月案 1128

第九十四迴 宴海棠賈母賞花妖 失寶玉通靈知奇禍 1138

第九十五迴 因訛成實元妃薨逝 以假混真寶玉瘋癲 1150

第九十六迴 瞞消息鳳姐設奇謀 泄機關顰兒迷本性 1159

第九十七迴 林黛玉焚稿斷癡情 薛寶釵齣閨成大禮 1168

第九十八迴 苦絳珠魂歸離恨天 病神瑛淚灑相思地 1182

第九十九迴 守官箴惡奴同破例 閱邸報老舅自擔驚 1191

第一○○迴 破好事香菱結深恨 悲遠嫁寶玉感離情 1201

第一○一迴 大觀園月夜感幽魂 散花寺神簽驚異兆 1209

第一○二迴 寜國府骨肉病災祲 大觀園符水驅妖孽 1220

第一○三迴 施毒計金桂自焚身 昧真禪雨村空遇舊 1228

第一○四迴 醉金剛小鰍生大浪 癡公子馀痛觸前情 1238

第一○五迴 錦衣軍查抄寜國府 驄馬使彈劾平安州 1247

第一○六迴 王熙鳳緻禍抱羞慚 賈太君禱天消禍患 1255

第一○七迴 散馀資賈母明大義 復世職政老沐天恩 1263

第一○八迴 強歡笑蘅蕪慶生辰 死纏綿瀟湘聞鬼哭 1272

第一○九迴 候芳魂五兒承錯愛 還孽債迎女返真元 1282

第一一○迴 史太君壽終歸地府 王鳳姐力詘失人心 1294

第一一一迴 鴛鴦女殉主登太虛 狗彘奴欺天招夥盜 1304

第一一二迴 活冤孽妙尼遭大劫 死讎仇趙妾赴冥曹 1314

第一一三迴 懺宿冤鳳姐托村嫗 釋舊憾情婢感癡郎 1324

第一一四迴 王熙鳳曆幻返金陵 甄應嘉濛恩還玉闕 1333

第一一五迴 惑偏私惜春矢素誌 證同類寶玉失相知 1340

第一一六迴 得通靈幻境悟仙緣 送慈柩故鄉全孝道 1350

第一一七迴 阻超凡佳人雙護玉 欣聚黨惡子獨承傢 1360

第一一八迴 記微嫌舅兄欺弱女 驚謎語妻妾諫癡人 1371

第一一九迴 中鄉魁寶玉卻塵緣 沐皇恩賈傢延世澤 1382

第一二○迴 甄士隱詳說太虛情 賈雨村歸結紅樓夢 1395


精彩書摘

第四迴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蘆[一]僧亂判葫蘆案①

卻說黛玉同姊妹們至王夫人處,見王夫人②與兄嫂處的來使③計議傢務,又說姨母傢遭人命官司等語。因見王夫人事情冗雜,姊妹們遂齣來,至寡嫂李氏房中來瞭。

原來這李氏即賈珠之妻。珠雖夭亡,幸存一子,取名賈蘭,今方五歲,已入學攻書。這李氏亦係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為國子監祭酒[二],族中男女無有不誦詩讀書者。至李守中承繼以來,便說“女子無纔便有德”[三],故生瞭李氏時,便不十分令其讀書,隻不過將些《女四書》《列女傳》《賢媛集》[四]等三四種書,使他認得幾個字,記得前朝這幾個賢女便罷瞭,卻隻以紡績井臼[一]為要,因取名為李紈,字宮裁。因此這李紈雖青春喪偶,居傢處膏粱錦綉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二]一般,一概無見無聞,惟知侍親養子,外則陪侍小姑等針黹[三]誦讀而已。今黛玉雖客寄於斯,日有這般姐妹相伴,除老父外,馀者也都無庸慮及瞭。

如今且說雨村,因補授瞭應天府,一下馬就有一件人命官司詳[四]至案下,乃是兩傢爭買一婢,各不相讓,以至毆傷人命。彼時雨村即拘原告之人來審。那原告道:“被毆死者乃小人之主人。因那日買瞭一個丫頭,不想是拐子拐來賣的。這拐子先已得瞭我傢的銀子,我傢小爺原說第三日方是好日子,再接入門。這拐子便又悄悄的賣與薛傢,被我們知道瞭,去找拿賣主,奪取丫頭。無奈薛傢原係金陵一霸,倚財仗勢,眾豪奴將我小主人竟打死瞭。凶身主僕已皆逃走,無影無蹤,隻剩瞭幾個局外之人。小人告瞭一年的狀,竟無人作主。望大老爺拘拿凶犯,剪惡除凶④,以救孤寡,死者感戴天恩不盡!”

雨村聽瞭大怒道:“豈有這樣放屁的事!打死人命就白白的走瞭,再拿不來的!”因發簽[五]差公人立刻將凶犯族中人拿來拷問,令他們實供藏在何處;一麵再動海捕文書[六]。正要⑤發簽時,隻見案邊立的一個門子[七]使眼色兒,——不令他發簽之意。雨村心下甚為疑怪,隻得停瞭手,即時退堂,至密室,侍從皆退去,隻留門子服侍。

這門子忙上來請安,笑問:“老爺一嚮加官進祿,八九年來就忘瞭我瞭?”雨村道:“卻十分麵善得緊,隻是一時想不起來。”那門子笑道:“老爺真是貴人多忘事,把齣身之地竟忘瞭。不記當年葫蘆廟裏之事?”雨村聽瞭,如雷震一驚,方想起往事。原來這門子本是葫蘆廟內一個小沙彌[一],因被火之後,無處安身,欲投彆廟去修行,又耐不得清涼景況,因想這件生意倒還輕省熱鬧,遂趁年紀小蓄瞭發,充瞭門子。雨村那裏料得是他,便忙攜手笑道:“原來是故人。”又讓坐瞭好談。這門子不敢坐。雨村笑道:“貧賤之交不可忘。你我故人也;二則此係私室,既欲長談,豈有不坐之理?”這門子聽說,方告瞭座,斜簽著坐[二]瞭。

雨村因問方纔何故有不令發簽之意。這門子道:“老爺既榮任到這一省,難道就沒抄一張本省‘護官符’來不成?”雨村忙問:“何為‘護官符’?我竟不知。”門子道:“這還瞭得!連這個不知,怎能作得長遠!如今凡作地方官者,皆有一個私單,上麵寫的是本省最有權有勢、極富極貴的大鄉紳名姓,各省皆然;倘若不知,一時觸犯瞭這樣的人傢,不但官爵不保,隻怕連性命還保不成呢!所以綽號叫作‘護官符’。方纔所說的這薛傢,老爺如何惹得他!他這件官司並無難斷之處,皆因都礙著情分麵上,所以如此。”一麵說,一麵從順袋[三]中取齣一張抄寫的“護官符”來,遞與雨村,看時,上麵皆是本地大族名宦之傢的諺俗口碑[四]。其口碑排寫得明白,下麵所注的皆是自始祖官爵並房次。石頭亦曾抄寫瞭一張,今據石上所抄雲⑥:

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寜國榮國二公之後,共二十房分,除寜榮

親派八房在都外,現原籍住者十二房。[一]

阿房宮,三百裏,住不下金陵一個史。保齡侯尚書令史公之後,房

分共十八,都中現住者十房,

原籍現居八房。[二]

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都太尉統製縣伯王公之後,共

十二房,都中二房,馀在籍。[三]

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紫薇捨人薛公之後,現領內府帑銀

行商,共八房分。[四]

雨村猶未看完,忽聽傳點[五],人報:“王老爺來拜。”雨村忙具衣冠齣去迎接。有頓飯工夫,方迴來細問。這門子道:“這四傢皆連絡有親,一損皆損,一榮皆榮,扶持遮飾,俱有照應的。今告打死人之薛,就係豐年大雪之‘雪’。也不單靠這三傢,他的世交親友在都在外者,本亦不少。老爺如今拿誰去?”雨村聽如此說,便笑問門子道:“如你這樣說來,卻怎麼瞭結此案?你大約也深知這凶犯躲的方嚮瞭?”

門子笑道:“不瞞老爺說,不但這凶犯躲的方嚮我知道,一並這拐賣之人我也知道,死鬼買主也深知道。待我細說與老爺聽:這個被打之死鬼,乃是本地一個小鄉紳之子,名喚馮淵⑦,自幼父母早亡,又無兄弟,隻他一個人守著些薄産過日子。長到十八九歲上,酷愛男風[一],最厭女子。這也是前生冤孽,可巧遇見這拐子賣丫頭,他便一眼看上瞭這丫頭,立意買來作妾,立誓再不交結男子,也不再娶第二個瞭,所以鄭重其事,必待三日後方過門。誰曉這拐子又偷賣與薛傢,他意欲捲瞭兩傢的銀子,再逃往他省。誰知又不曾走脫,兩傢拿住,打瞭個臭死,都不肯收銀,隻要領人。那薛傢公子豈是讓人的,便喝著手下人一打,將馮公子打瞭個稀爛,抬迴傢去三日死瞭。這薛公子原是早已擇定日子上京去的,頭起身兩日前,就偶然遇見這丫頭,意欲買瞭就進京的,誰知鬧齣這事來。既打瞭馮公子,奪瞭丫頭,他便沒事人一般,隻管帶瞭傢眷走他的路。他這裏自有弟兄奴僕在此料理,也並非為此些些小事值得他一逃走的。這且彆說,老爺你當被賣之丫頭是誰?”雨村道:“我如何得知。”門子冷笑道:“這人算來還是老爺的大恩人呢!他就是葫蘆廟旁住的甄老爺的小姐,名喚英蓮的。”雨村罕然道:“原來就是他!聞得養至五歲被人拐去,卻如今纔來賣呢?”

門子道:“這一種拐子單管偷拐五六歲的兒女,養在一個僻靜之處,到十一二歲,度其容貌,帶至他鄉轉賣。當日這英蓮,我們天天哄他頑耍;雖隔瞭七八年,如今十二三歲的光景,其模樣雖然齣脫得齊整好些,然大概相貌,自是不改,熟人易認。況且他眉心中原有米粒大小的一點胭脂 [二],從胎裏帶來的,所以我卻認得。偏生這拐子又租瞭我的房捨居住,那日拐子不在傢,我也曾問他。他是被拐子打怕瞭的,萬不敢說,隻說拐子係他親爹,因無錢償債,故賣他。我又哄之再四,他又哭瞭,隻說‘我不記得小時之事!’這可無疑瞭。那日馮公子相看瞭,兌瞭銀子,拐子醉瞭,他自嘆道:‘我今日罪孽可滿瞭!’後又聽見馮公子令三日之後過門,他又轉有憂愁之態。我又不忍其形景,等拐子齣去,又命內人去解釋他:‘這馮公子必待好日期來接,可知必不以丫鬟相看。況他是個絕風流人品,傢裏頗過得,素習又最厭惡堂客[一],今竟破價買你,後事不言可知。隻耐得三兩日,何必憂悶!’他聽如此說,方纔略解憂悶,自為從此得所。誰料天下竟有這等不如意事,第二日,他偏又賣與薛傢。若賣與第二個人還好,這薛公子的混名人稱‘呆霸王’,最是天下第一個弄性尚氣的人,而且使錢如土,遂打瞭個落花流水,生拖死拽,把個英蓮拖去,如今也不知死活。這馮公子空喜一場,一念未遂,反花瞭錢,送瞭命,豈不可嘆!”

雨村聽瞭,亦嘆道:“這也是他們的孽障[二]遭遇,亦非偶然。不然這馮淵如何偏隻看準瞭這英蓮?這英蓮受⑧瞭拐子這幾年摺磨,纔得瞭個頭路,且又是個多情的,若能聚閤瞭,倒是件美事,偏又生齣這段事來。這薛傢縱比馮傢富貴,想其為人,自然姬妾眾多,淫佚無度,未必及馮淵定情於一人者。這正是夢幻情緣,恰遇一對薄命兒女。且不要議論他,隻目今這官司,如何剖斷纔好?”門子笑道:“老爺當年何其明決,今日何反成瞭個沒主意的人瞭!小的聞得老爺補升此任,亦係賈府王府之力;此薛蟠即賈府之親,老爺何不順水行舟,作個整人情,將此案瞭結,日後也好去見賈府王府。”雨村道:“你說的何嘗不是。但事關人命,濛皇上隆恩,起復委用,實是重生再造,正當殫心竭力圖報之時,豈可因私而廢法?是我實不能忍為者。”門子聽瞭,冷笑道:“老爺說的何嘗不是大道理,但隻是如今世上是行不去的。豈不聞古人有雲:‘大丈夫相時而動[三]’,又曰:‘趨吉避凶者為君子’。依老爺這一說,不但不能報效朝廷,亦且自身不保,還要三思為妥。”

雨村低瞭半日頭,方說道:“依你怎麼樣?”門子道:“小人已想瞭一個極好的主意在此:老爺明日坐堂,隻管虛張聲勢,動文書發簽拿人。原凶自然是拿不來的,原告固是定要將薛傢族中及奴僕人等拿幾個來拷問。小的在暗中調停,令他們報個暴病身亡,令族中及地方上共遞一張保呈,老爺隻說善能扶鸞[一]請仙,堂上設下乩壇,令軍民人等隻管來看。老爺就說⑨:‘乩仙批瞭,死者馮淵與薛蟠原因夙孽相逢,今狹路既遇,原應瞭結。薛蟠今已得瞭無名之病,被馮魂追索已死。其禍皆因拐子某人而起,拐之人原係某鄉某姓人氏,按法處治,馀不略及’等語。小人暗中囑托拐子,令其實招。眾人見乩仙批語與拐子相符,馀者自然也都不虛瞭。薛傢有的是錢,老爺斷一韆也可,五百也可,與馮傢作燒埋之費。那馮傢也無甚要緊的人,不過為的是錢,見有瞭這個銀子,想來也就無話瞭。老爺細想此計如何?”雨村笑道:“不妥,不妥。等我再斟酌斟酌,或可壓服口聲[二]。”二人計議,天色已晚,彆無話說。

至次日坐堂,勾取一應有名人犯,雨村詳加審問,果見馮傢人口稀疏,不過賴此欲多得些燒埋之費;薛傢仗勢倚情,偏不相讓,故緻顛倒未決。雨村便徇情枉法,鬍亂判斷瞭此案。馮傢得瞭許多燒埋銀子,也就無甚話說瞭。

雨村斷瞭此案,急忙作書信二封,與賈政並京營節度使[三]王子騰,不過說“令甥之事已完,不必過慮”等語。此事皆由葫蘆廟內之沙彌新門子所齣,雨村又恐他對人說齣當日貧賤時的事來,因此心中大不樂意,後來到底尋瞭個不是,遠遠的充發[四]瞭他纔罷⑩。

當下言不著雨村。且說那買瞭英蓮打死馮淵的薛公子,亦係金陵人氏,本是書香繼世之傢。隻是如今這薛公子幼年喪父,寡母又憐他是個獨根孤種,未免溺愛縱容,遂至老大無成;且傢中有百萬之富,現領著內帑錢糧,采辦雜料。

這薛公子學名薛蟠,字錶文起11,今年方十有五歲,12性情奢侈,言語傲慢。雖也上過學,不過13略識幾字,終日惟有鬥雞走馬[一],遊山玩水而已。雖是皇商[二],一應經濟世事,全然不知,不過賴祖父之舊情分,戶部掛虛名,支領錢糧,其馀事體,自有夥計老傢人等措辦。寡母王氏乃現任京營節度使王子騰之妹,與榮國府賈政的夫人王氏,是一母所生的姊妹,今年方四十上下年紀,隻有薛蟠一子。還有一女,比薛蟠小兩歲,乳名寶釵,生得肌骨瑩潤,舉止嫻雅。當日有他父親在日,酷愛此女,令其讀書識字,較之乃兄竟高過十倍。自父親死後,見哥哥不能依貼母懷,他便不以書字為事,隻留心針黹傢計等事,好為母親分憂解勞。

近因今上[三]崇詩尚禮,徵采纔能,降不世齣之隆恩[四],除聘選妃嬪外,凡仕宦名傢之女,皆親送14名達部,以備選為公主郡主[五]入學陪侍,充為纔人贊善[六]之職。二則自薛蟠父親死後,各省中所有的買賣承局、總管、夥計人等,見薛蟠年輕不諳世事,便趁時拐騙起來,京都中幾處生意,漸亦消耗。薛蟠素聞得都中乃第一繁華之地,正思一遊,便趁此機會,一為送妹待選,二為望親,三因親自入部銷算舊帳,再計新支,——其實則為遊覽上國[七]風光之意。因此早已打點下行裝細軟,以及饋送親友各色土物人情等類,正擇日己15定起身,不想偏遇見瞭拐子重賣英蓮。薛蟠見英蓮生得不俗,立意買他,又遇馮傢來奪人,因恃強喝令手下豪奴將馮淵打死。他便將傢中事務一一的囑托瞭族中人並幾個老傢人,他便帶瞭母妹竟自起身長行去瞭。人命官司一事,他竟視為兒戲,自為花上幾個臭錢,沒有不瞭的。

在路不記其日。那日已將入都時,卻又聞得母舅王子騰升瞭九省統製[一],奉旨齣都查邊。薛蟠心中暗喜道:“我正愁進京去有個嫡親的16母舅管轄著,不能任意揮霍揮霍;偏如今又升齣去瞭,可知天從人願。”因和母親商議道:“咱們京中雖有幾處房捨,隻是這十來年沒人進京居住,那看守的人未免偷著租賃與人,須得先著幾個人去打掃收拾纔好。”他母親道:“何必如此招搖!咱們這一進京,原該先拜望親友,或是在你舅舅傢,或是你姨爹傢。他兩傢的房捨極是便宜的,咱們先能著[二]住下,再慢慢的著人去收拾,豈不消停[三]些。”薛蟠道:“如今舅舅正升瞭外省去,傢裏自然忙亂起身,咱們這工夫一窩一拖的奔瞭去,豈不沒眼色[四]。”他母親道:“你舅舅傢雖升瞭去,還有你姨爹傢。況這幾年來,你舅舅姨娘兩處,每每帶信捎書,接咱們來。如今既來瞭,你舅舅雖忙著起身,你賈傢姨娘未必不苦留我們。咱們且忙忙收拾房屋,豈不使人見怪?你的意思我卻知道,守著舅舅姨爹住著,未免拘緊瞭你,不如你各自住著,好任意施為。你既如此,你自去挑所宅子去住。我和你姨娘,——姊妹們彆瞭這幾年,卻要廝守幾日。我帶瞭你妹子投你姨娘傢去,你道好不好?”薛蟠見母親如此說,情知扭不過的,隻得吩咐人夫一路奔榮國府來。

那時王夫人已知薛蟠官司一事,虧賈雨村維持瞭結,纔放瞭心。又見哥哥升瞭邊缺,正愁又少瞭娘傢的親戚來往,略加寂寞。過瞭幾日,忽傢人傳報:“姨太太帶瞭哥兒姐兒,閤傢進京,正在門外下車。”喜的王夫人忙帶瞭女媳人等,接齣大廳,將薛姨媽等接瞭進去。姊妹們暮年相會,自不必說悲喜交集,泣笑敘闊一番。忙又引瞭拜見賈母,將人情土物各種酬獻瞭。閤傢俱廝見過,忙又治席接風。

薛蟠已拜見過賈政,賈璉又引著拜見瞭賈赦、賈珍等。賈政便使人上來對王夫人說:“姨太太已有瞭春鞦[一],外甥年輕不知世路,在外住著恐有人生事。咱們東北角上梨香院一所十來間房,白空閑著,打掃瞭,請姨太太和姐兒哥兒住瞭甚好。”王夫人未及留,賈母也就遣人來說“請姨太太就在這裏住下,大傢親密些”等語。薛姨媽正要同居一處,方可拘緊些兒子;若另住在外,又恐他縱性惹禍,遂忙道謝應允。又私與王夫人說明:“一應日費供給一概免卻,方是處常之法。”王夫人知他傢不難於此,遂亦從其願。從此後薛傢母子就在梨香院住瞭。

原來這梨香院即當日榮公暮年養靜之所,小小巧巧,約有十馀間房屋,前廳後捨俱全。另有一門通街,薛蟠傢人就走此門齣入。西南有一角門,通一夾道,齣夾道便是王夫人正房的東邊瞭。每日或飯後,或晚間,薛姨媽便過來,或與賈母閑談,或與王夫人相敘。寶釵17日與黛玉迎春姊妹等一處,或看書下棋,或作針黹,倒也十分樂業。

隻是薛蟠起初之心,原不欲在賈宅居住者,但恐姨父管約拘禁,料必不自在的;無奈母親執意在此,且宅中又十分殷勤苦留,隻得暫且住下,一麵使人打掃齣自己的房屋,再移居過去的。誰知自從在此住瞭不上一月的光景,賈宅族中凡有的子侄,俱已認熟瞭一半,凡是那些紈袴氣習者,莫不喜與他來往,今日會酒,明日觀花,甚至聚賭嫖娼,漸漸無所不至,引誘的薛蟠比當日更壞瞭十倍。雖然賈政訓子有方,治傢有法,一則族大人多,照管不到這些;二則現任族長乃是賈珍,彼乃寜府長孫,又現襲職,凡族中事,自有他掌管;三則公私冗雜,且素性瀟灑,不以俗務為要,每公暇之時,不過看書著棋而已,馀事多不介意。況且這梨香院相隔兩層房捨,又有街門另開,任意可以齣入,所以這些子弟們竟可以放意暢懷的鬧18,因此遂將移居之念漸漸打滅瞭。

校 記

① 此迴夢稿本迴前詩作:“題曰:捐軀報國恩,未報身猶在。眼底物多情,君恩或可待。”俄藏、卞藏本迴前詩“身猶在”作“軀猶在”,馀同夢稿本。

② “王夫人處見”,原無,從各本補。

③ “的來使”,原作“來時便”,俄藏本作“處來人”,卞藏本作“的來人”。從己卯、夢稿、甲戌、甲辰、舒序本改。

④ “剪惡除凶”,原無,從己卯、夢稿、甲戌、濛府、戚序、舒序、俄藏、卞藏本補。

⑤ “正要”,底本、俄藏、卞藏本作“未”,從濛府、戚序本改。

⑥ “護官符”小注,原闕,各本均有,唯文字少異。己卯本正文亦無,但其捲首另有帶注夾條。此從甲戌本補。

⑦ “馮淵”,原作“逢淵”,從各本改。

⑧ “這英蓮受”,原無,從己卯、俄藏、卞藏本補。

⑨ “老爺就說”,原無,俄藏、卞藏本作“老爺隻說”。從己卯、夢稿、甲戌、濛府、戚序本補。

⑩ “他纔罷”,原無,從戚序、俄藏、卞藏本補。

11 “文起”,底本及馀各本並同。甲戌本作“文龍”。

12 “今年方十有五歲”,底本無“今年方十有”,據甲戌本補。

13 “不過”,原無,從戚序、俄藏、卞藏本補。

14 “送”,底本無,各本文異。據濛府本補。

15 “己定”,底本作“一定”,據甲戌等本改。

16 “母舅”至“嫡親的”共三十五字,原無,己卯、夢稿、甲戌、濛府、戚序、甲辰本均存,文字略有齣入。此從己卯、夢稿、甲戌、俄藏、卞藏本補。

17 “寶釵”,原無,從各本補。

18 “鬧”,底本與甲戌、俄藏、舒序、濛府、甲辰、卞藏諸本無。據己卯、夢稿本補。


前言/序言

前言

曹雪芹,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也是最復雜的作傢,《紅樓夢》也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而又最復雜的作品。

關於曹雪芹,目前還存在著不少有爭論的問題,不僅他的生卒年一直存在著爭議,甚至連他的“字”“號”也不能十分確定,按照曹雪芹的好友張宜泉的說法,應該是“姓曹名霑,字夢阮,號芹溪居士”,但有的研究者認為他的“字”是“芹圃”,號“雪芹”。

他的生卒年問題,已經爭論瞭幾十年。他的生年,現在主要的有兩種看法,一種認為他生於公元一七一五年,即康熙五十四年乙未;另一種說法認為他生於公元一七二四年,即雍正二年甲辰。他的卒年,主要有三種看法,一種認為他卒於公元一七六三年,即乾隆二十七年壬午除夕;另一種說法認為他卒於公元一七六四年,即乾隆二十八年癸未除夕;還有一種說法認為他卒於公元一七六四年初春,即乾隆二十九年甲申歲首[一]。現在大都傾嚮於第一種看法。

曹雪芹的父親,現在也有兩種看法。一種認為是曹顒,曹雪芹是他的遺腹子;另一種看法,則認為是曹 。

曹雪芹的上世的籍貫,據近三十年來發現的大量可靠史料,證明他的祖籍是遼陽,後遷瀋陽,他的上祖曹振彥原是明代駐守遼東的下級軍官,大約於天命六年後金攻下遼陽時歸附,以後隨清兵入關。[一]

曹振彥歸附後金以後,先是屬佟養性管轄,後來又歸瞭多爾袞屬下的滿洲正白旗,當瞭佐領。鏇即跟隨清兵入關。曹振彥在入關前的明、金戰爭中以及入關後的平薑瓖之叛的戰爭中是立過功的,他曆任過山西吉州知州、陽和府知府、浙江鹽法道等官職。曹傢的發跡,實是從曹振彥開始的。此後,曹振彥之媳,即曹璽之妻孫氏當瞭康熙的保母。康熙二年,曹璽首任江寜織造之職,專差久任,至二十三年在江寜織造任上病故,康熙鏇即命其子曹寅任蘇州織造,後又繼任江寜織造、兩淮巡鹽禦史等職,並命其纂刻《全唐詩》《佩文韻府》等書於揚州。曹寅很得康熙的信任和賞識,康熙南巡時曾主持過四次接駕大典。康熙五十一年曹寅在揚州任上病危,康熙特命快馬送藥搶救,曹寅病故後,又特命其子曹顒繼任江寜織造。康熙五十三年曹顒病故,康熙又特命曹寅的胞弟曹荃(宣)之子曹 過繼給曹寅並繼任織造之職,直至雍正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曹 被抄傢敗落,曹傢在江南祖孫三代先後共曆六十馀年。

《紅樓夢》的作者偉大作傢曹雪芹就是齣生在南京的。直到雍正六年曹傢抄沒後纔全傢遷迴北京。當時,曹雪芹尚年幼,按生於乙未說是虛歲十四歲,按生於甲辰說是虛歲纔五歲。曹傢迴北京以後的情況,文獻絕少記載,曹 曾經在給康熙的奏摺裏說到“惟京中住房二所,外城鮮魚口空房一所;通州典地六百畝,張傢灣當鋪一所,本銀七韆兩”[一]等等。在曹傢被抄以後,隋赫德的報告裏也說到:“曹 傢屬,濛恩諭少留房屋,以資養贍,今其傢屬不久迴京,奴纔應將在京房屋人口,酌量撥給。”[二]據近年發現的雍正六年六月二十一日《曹 騷擾驛站獲罪結案題本》及雍正七年七月《刑部移會》,得知曹 抄傢前,尚有騷擾驛站案,並於雍正六年結案,曹 被枷號催追賠款。雍正七年七月,曹 尚在枷號中。又據《刑部移會》得知曹傢尚有“京城崇文門外蒜市口地方房十七間半,傢僕三對,給與曹寅之妻孀婦度命”。但以後情況究竟如何?究竟撥給瞭哪些房子?曹雪芹究竟住在何處?他的青年時期是如何度過的?這些問題,統因文獻無徵,不能確指。據紅學傢們的考證,認為他與敦誠、敦敏成為親密朋友,是在右翼宗學裏開始結識的,後來落魄住到瞭西郊,他的不朽的巨著《石頭記》就是在西郊的山村裏寫成的。

曹雪芹晚年的生活窮愁潦倒而又嗜酒狂放,朋友們常把他比作晉朝的阮籍。他甚至窮睏到“舉傢食粥”的地步,常常要靠賣畫來換酒喝。他的畫很為當時的朋友們所推重。敦敏《題芹圃畫石》詩說:“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見此支離;醉馀奮掃如椽筆,寫齣胸中磈礧時!”可見曹雪芹的胸襟和畫風。可惜他的遺作至今尚未發現。

偉大作傢曹雪芹,終於在窮愁睏頓中於公元一七六三年即乾隆二十七年壬午除夕去世。他的不朽巨著《石頭記》的前八十迴,早在他去世前十年左右就已經傳抄問世;書的後半部分據專傢們研究,認為基本上已經完成,隻是由於某種原因未能傳抄行世,後來終於迷失,這是不可彌補的損失。

《紅樓夢》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藝術性的偉大作品,從本書反映的思想傾嚮來看,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義思想,他對現實社會包括宮廷及官場的黑暗,封建貴族階級及其傢庭的腐朽,封建的科舉製度、婚姻製度、奴婢製度、等級製度,以及與此相適應的社會統治思想即孔孟之道和程硃理學、社會道德觀念等等,都進行瞭深刻的批判並且提齣瞭朦朧的帶有初步民主主義性質的理想和主張。這些理想和主張正是當時正在滋長的資本主義經濟萌芽因素的麯摺反映。

《紅樓夢》塑造瞭眾多的人物形象,他們各自具有自己獨特而鮮明的個性特徵,成為不朽的藝術典型,在中國文學史和世界文學史上永遠放射著奇光異彩。

《紅樓夢》的情節結構,在以往傳統小說的基礎上,也有瞭新的重大的突破。它改變瞭以往如《水滸傳》《西遊記》等一類長篇小說情節和人物單綫發展的特點,創造瞭一個宏大完整而又自然的藝術結構,使眾多的人物活動於同一空間和時間,並且使情節的推移也具有整體性,錶現齣作者卓越的藝術纔思。

《紅樓夢》的語言藝術成就,更是代錶瞭我國古典小說語言藝術的高峰。作者往往隻需用三言兩語,就可以勾畫齣一個活生生的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徵的形象;作者筆下每一個典型形象的語言,都具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從而使讀者僅僅憑藉這些語言就可以判彆人物。作者的敘述語言,也具有高度的藝術錶現力,包括小說裏的詩詞麯賦,不僅能與小說的敘事融成一體,而且這些詩詞的創作也能為塑造典型性格服務,做到瞭“詩如其人”——切閤小說中人物的身份口氣。

由於以上各方麵的卓越的成就,因而使《紅樓夢》無論是在思想內容上或是藝術技巧上都具有自己嶄新的麵貌,具有永久的藝術魅力,使它足以卓立於世界文學之林而毫無遜色。

現存《紅樓夢》的後四十迴,是程偉元和高鶚在公元一七九一年即乾隆五十六年辛亥和公元一七九二年即乾隆五十七年壬子先後以木活字排印行世的,其所據底本舊說以為是高鶚的續作,據近年來的研究,高續之說尚有可疑,要之非雪芹原著,而續作者為誰,則尚待探究。續書無論思想或藝術較之原著,已大相懸殊,然與同時或後起的續書相比,則自有其存在之價值,故至今仍能附原著以傳。

《紅樓夢》在乾隆中葉以後,帶脂硯齋評的八十迴抄本日多,乾隆末葉即可公開在廟市中抄賣,並且價昂至數十金一部。今傳乾隆時期的《石頭記》抄本,尚有十一種之多,計有:己卯本、庚辰本、甲戌本、《紅樓夢稿》本、濛古王府本、戚蓼生序本、南京圖書館藏本、夢覺主人序本、舒元煒序本、鄭振鐸藏本、蘇聯列寜格勒亞洲圖書館藏本等[一]。另有南京靖應鶤藏本,今已遺失,又程甲本的前八十迴底本,原也是抄本,如果一並計入,則可以說現知的抄本已有十三種之多。當然上麵所說的己卯本、庚辰本、甲戌本等名稱,其乾支年代,都不能代錶現有這些本子的抄定年代,都隻能錶明它們的底本的年代,這一點早已為紅學傢們指齣瞭。

在以上這些抄本中,己卯、庚辰、甲戌的底本是比較早的。其中己卯本已確知為怡親王府抄本,其抄成年代約在公元一七六○年即乾隆二十五年庚辰以後,現存庚辰本抄定的年代,大約是在公元一七六一年即乾隆二十六年以後,甲戌本底本的年代應是公元一七五四年,即乾隆十九年甲戌,但現在所傳甲戌本的抄成年代,則是比較晚的。在上述這些抄本中,庚辰本是抄得較早而又比較完整的唯一的一種,它雖然存在著少量的殘缺,但卻保存瞭原稿的麵貌,未經後人修飾增補(其六十四、六十七兩迴的殘缺,各本皆然,現存各本的這兩迴或是據程本,或是經後人增補過的),因此本書在校勘過程中決定采用庚辰本為底本,以其他各種脂評抄本為主要參校本,以程本及其他早期刻本為參考本。凡底本文字可通而主要參校本雖有異文但並不見長者,仍依底本;凡底本明顯錯誤而主要參校本不誤者,即依主要參校本;凡底本脫漏之文字,有主要參校本可資校補者,即依主要參校本補齊。

本書的注釋,凡一應典章製度名物典故以及難解之語詞,一般均盡可能作注釋,但由於我們的能力有限,而《紅樓夢》的注釋又極為繁難,因此我們的注不僅可能掛一漏萬,而且也可能注釋得不盡恰當;我們的校訂也同樣是如此。有關校訂和注釋方麵的具體情況,均見本書《校注凡例》,這裏不再一一詳述。

本書校注工作開始於一九七五年,其間參加工作的人員陸續有所更替,工作時間亦長短不一,難以一一錶明,現以參加時間先後和姓氏筆劃為序,計參加本書校注工作的有:馮其庸、李希凡、劉夢溪、呂啓祥、孫遜、瀋天佑、瀋彭年、應必誠、周雷、林冠夫、鬍文彬、曾揚華、顧平旦、陶建基、徐貽庭、硃彤、張錦池、蔡義江、祝肇年、丁維忠。

參加本書最後修改定稿的,校勘方麵有:馮其庸、林冠夫、徐貽庭。由馮其庸負責。注釋方麵有:陶建基、呂啓祥、硃彤、張錦池、丁維忠。由陶建基負責。

全書的校注工作由馮其庸同誌總負責。

吳世昌、吳恩裕、吳組緗、周汝昌、啓功等幾位老紅學傢擔任本書校注工作的顧問。

葉聖陶老先生和葉至善同誌對本書的校點和注釋提瞭不少寶貴的意見,本書的前半部分,葉聖老還親自標點、修改過不少地方。為本書的校注提過不少修改意見和撰寫過許多條目及注文的還有王雪苔、江辛眉、硃傢溍、巫君玉、楊廷福、楊乃濟等同誌。此外還有不少同誌對本書的校注提過寶貴意見或幫助修改過注文,這裏限於篇幅,無法一一列齣。實際上本書的校注工作是在全國廣大群眾的熱情支持下,是在他們作齣的豐碩成果的基礎上進行的。

我所的行政工作人員和資料室的同誌,也為本書的校注做瞭不少工作。

南京圖書館對本書的注釋和校訂曾多次提齣書麵的修改意見,其他如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師範學院、復旦大學、上海師範學院、中山大學、安徽師範大學、哈爾濱師範大學、杭州大學、中央戲劇學院等單位,都給予瞭熱情的支持,我院戲麯研究所和美術研究所、音樂研究所在涉及有關專業方麵的問題上,也給予瞭我們不少指導和幫助。

北京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圖書館、中國科學院圖書館、南京圖書館、人民文學齣版社資料室,為我們提供瞭許多重要版本和資料。我院的圖書館,則為我們提供瞭全部的基本參考圖書並給予瞭種種方便和支持。

本書的責任編輯、人民文學齣版社古典文學編輯室的王思宇同誌對本書的校和注,都提供瞭許多寶貴的修改意見,付齣瞭不少精力。

本書的校注工作,自始至終,一直是在中國藝術研究院黨委和院領導的熱情支持下進行的。本院其他行政部門也給我們以多方麵的協助,使這項工作得以順利進行。

對於以上給予本書的校注以大力支持的同誌和單位,我們錶示衷心的感謝。

本書的校和注,一定還存在著許多缺點,我們衷心期望得到國內外的讀者和專傢的指正,以便不斷修訂。

中國藝術研究院紅樓夢研究所

一九八一年五月二十日

一九九四年七月改定關於曹雪芹的祖籍、傢世和卒年部分。 馮其庸。 一九九四年七月七日雨窗。



《紅樓夢》(上下)(四大名著珍藏版) 內容簡介 《紅樓夢》,一部中國古典小說的巔峰之作,以其恢弘的史詩性、細膩的人物刻畫、深刻的社會洞察以及悲憫的情感底色,在中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本書為“四大名著珍藏版”係列中的一員,以精良的裝幀和嚴謹的校勘,嚮讀者呈現曹雪芹原著的精華,帶領讀者重溫那段繁華落盡、情深緣淺的塵世悲歌。 盛世榮景下的傢族興衰 小說以賈、史、王、薛四大傢族的榮辱興衰為宏大背景,重點聚焦於賈府——“鍾鳴鼎食之傢,翰墨詩書之族”。故事開篇,賈府錶麵上仍是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盛世景象。元妃省親,更是將賈府推嚮瞭權力的頂峰,一時間風光無兩。然而,在這奢華繁復的錶象之下,暗流湧動。封建禮教的壓抑、傢族內部的腐朽、經濟上的入不敷齣,都為這個百年望族的最終傾頹埋下瞭伏筆。作者以如椽巨筆,細緻入微地描繪瞭賈府內錯綜復雜的人際關係、等級森嚴的社會秩序、以及各種潛藏的矛盾與危機。從每日的飲食起居,到各類節慶宴飲,從主子的尊卑有彆,到奴僕的等級分明,無不展現齣那個時代貴族生活的方方麵麵,將一個龐大而復雜的傢族圖景展現在讀者麵前。 寶黛釵的情感糾葛 《紅樓夢》的核心,無疑是賈寶玉、林黛玉和薛寶釵三人之間纏綿悱惻的愛情悲劇。 賈寶玉,銜玉而生的貴公子,生性叛逆,不喜仕途經濟,卻鍾情於“女兒”,憐香惜玉,對女性有著超越時代的尊重與理解。他與林黛玉心靈相通,共品詩詞,共感人生,情投意閤,成為瞭中國文學史上最經典的一對“知己”戀人。他們的愛情,純粹、真摯,是對封建禮教和世俗觀念的深刻反叛。 林黛玉,齣身書香門第,纔情絕代,敏感多愁。她寄居賈府,如同風中孤零的絳珠仙草,孤苦伶仃,卻又傲骨嶙峋。她與寶玉的愛情,是“木石前盟”的宿命,也是“還淚”的悲情。她的眼淚,既是對寶玉深情的訴說,也是對世事無常、命運多舛的哀嘆。她的多愁善感,是她敏感心靈的寫照,也是那個時代女性普遍睏境的縮影。 薛寶釵,齣身皇商傢庭,端莊大方,識大體,深諳世故。她以“金玉良緣”的說法,與寶玉形成瞭另一種情感上的對立。她圓融處世,遵守規矩,是封建社會理想女性的典範。然而,在寶玉心中,她始終無法取代黛玉在他靈魂深處的位置。寶釵的齣現,為寶黛的愛情濛上瞭一層沉重的陰影,也揭示瞭封建婚姻製度下,個人情感的無奈與犧牲。 寶黛釵的愛情故事,不僅僅是三個年輕人的情感糾葛,更是對那個時代婚姻製度、門當戶對的現實的無情拷問。他們的愛情,注定要在殘酷的現實麵前走嚮幻滅。 群像式的人物塑造 《紅樓夢》最為人稱道的,是其群像式的文學創作手法。曹雪芹筆下的眾多人物,不論主次,都栩栩如生,有血有肉,仿佛就生活在我們身邊。 除瞭寶黛釵,還有: 王熙鳳:精明強乾,潑辣狠毒,又帶有一絲市井的狡黠。她將賈府打理得井井有條,卻也因此背負瞭無數的罪孽,最終落得個“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算瞭卿卿性命”的下場。她的形象,是那個時代女性在權力夾縫中生存的復雜寫照。 賈母:賈府的最高統治者,集權威與慈愛於一身。她享受著傢族的榮華富貴,也對傢族的未來有著一絲隱憂。 賈政:寶玉的父親,深受儒傢思想影響,刻闆嚴厲。他代錶瞭封建傢長製的權威,與寶玉的叛逆形成瞭鮮明的對比。 襲人:寶玉的大丫鬟,溫柔和順,心思縝密。她對寶玉既有忠誠,也有著對未來安穩生活的考量,是那個時代丫鬟階層中復雜人性的代錶。 晴雯:寶玉的另一個丫鬟,心直口快,性格剛烈,心靈手巧。她的命運,同樣悲慘,是封建禮教下純真生命被摧殘的典型。 劉姥姥:來自鄉野的樸實老人,她的齣現,以一種旁觀者的視角,映照齣賈府的奢靡與虛僞,也為小說增添瞭人間的煙火氣和世俗的智慧。 還有王夫人、薛姨媽、史湘雲、妙玉、賈探春、賈迎春、賈惜春……每一個人物,都有其獨特的性格、命運和思想,共同構成瞭一個豐富而立體的貴族社會畫捲。作者對人物心理的捕捉,對人物語言的刻畫,都達到瞭登峰造極的境地,使得這些人物即使跨越時空,依然能引起讀者的共鳴。 深刻的社會批判與哲學思考 《紅樓夢》並非僅僅講述瞭一個傢族的興衰和兒女的情感。它更是一部深刻的社會批判小說。 對封建製度的批判:小說淋灕盡緻地揭露瞭封建社會製度的腐朽與黑暗。無論是森嚴的等級製度,還是不平等的婚姻觀念,亦或是對人性的壓抑,都得到瞭深刻的展現。賈府從繁榮到衰敗的過程,就是對整個封建社會走嚮沒落的寓言。 對女性命運的關懷:在那個男尊女卑的時代,《紅樓夢》以一種前所未有的力度,關注瞭女性的命運。黛玉的敏感多愁,寶釵的世故圓滑,王熙鳳的精明強乾,晴雯的剛烈不屈,都展現瞭不同女性在那個時代下的生存狀態與精神睏境。作者對女性的理解與同情,超越瞭當時的時代局限。 對人生哲學的探討:小說中充滿瞭對人生無常、世事虛幻的哲學思考。開篇的“好瞭歌”,以及書中人物的各種感慨,都體現瞭作者對生命、命運、情愛、得失的深刻體悟。那份“悲金悼玉”的感傷,實則是一種對人生本質的追問。 藝術成就 《紅樓夢》的藝術成就同樣令人驚嘆: 語言藝術:曹雪芹的語言,典雅精煉,富有錶現力。無論是人物對話,還是景物描寫,都達到瞭極高的藝術水準。人物的語言,與其性格、身份、教養緊密相連,成為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 結構宏大,綫索清晰:全書結構嚴謹,龐大的敘事體係中,主綫(寶黛愛情)與支綫(傢族興衰、其他人物命運)交織,卻井然有序。 細節描寫的極緻:從服飾、飲食、居室,到節慶、習俗、禮儀,無不描寫得細膩入微,真實可信,為我們展現瞭一個鮮活的十八世紀中國社會生活畫捲。 詩詞麯賦的巧妙運用:書中穿插的大量詩詞麯賦,不僅增添瞭小說的文學色彩,更深刻地錶達瞭人物的情感和命運,與情節發展緊密結閤。 “四大名著珍藏版”的意義 本書作為“四大名著珍藏版”的一員,不僅是對《紅樓夢》這部不朽巨著的傳承,更是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珍視。精美的裝幀,優質的紙張,嚴謹的校勘,都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最接近原著的閱讀體驗,讓讀者能夠沉浸在這部偉大的文學作品之中,感受其獨特的魅力。 《紅樓夢》是一部讀不盡的書,每一次閱讀,都會有新的感悟。它如同一麵鏡子,映照齣人性的復雜,社會的變遷,以及生命本身的無常與美好。《紅樓夢》(上下)(四大名著珍藏版),邀請您一同走進那個時代的繁華與落寞,感受那份刻骨銘心的情感與哲思。

用戶評價

評分

每次讀到傢族中那些錯綜復雜的人際關係網時,都感到一種深深的震撼與嘆息。這個故事的厲害之處,就在於它用一個大傢族的興衰榮辱,濃縮瞭整個時代的縮影。它探討的母題是永恒的:財富的腐蝕性、青春的易逝性、以及宿命的不可抗拒性。你會看到,即便擁有再多的智慧和美貌,在強大的時代洪流和既定的階層規則麵前,個體是多麼的脆弱無力。我發現自己仿佛化身為一個旁觀者,既為那些美好事物的消逝感到惋惜,又對那些精心算計的陰謀感到不寒而栗。它教會我的不僅僅是文學知識,更是一種曆史的悲憫情懷——對美好事物的留戀,和對必然結局的無奈接受。這種跨越時空的共情能力,正是經典文學的魔力所在,它讓幾百年前的故事,依然能在我們今天的心頭激起波瀾。

評分

對於初次接觸這部鴻篇巨製的新讀者來說,我建議務必耐心。因為它前期鋪陳的細膩和龐大的人物群像,初讀時可能會略感吃力,如同置身於一個巨大而華麗的迷宮。但請相信,一旦你適應瞭它的節奏,一旦你真正開始關注那些看似閑筆的細節——比如某件傢具的擺放、某次宴席的菜單、某段丫鬟間的竊竊私語——你就會發現,所有的綫索都在巧妙地匯聚。這個“珍藏版”的排版和注釋(如果包含的話,或者說,如果它有一個好的版本來輔助理解),能極大地降低閱讀的門檻。它需要你投入時間,把它當作一次漫長的旅程來對待,而不是快餐式的消遣。一旦你走完瞭這段旅程,你會發現自己收獲的不僅僅是一個故事的結局,而是一整套關於“美”與“幻滅”的深刻體驗,那種滋養精神的力量,是無可替代的。

評分

這套書的裝幀設計簡直是藝術品,光是捧在手裏就能感受到一種沉甸甸的曆史厚重感。封麵那硃紅與墨黑的撞色,配上燙金的書名,低調中透著奢華,一點都不落入俗套。內頁的紙張選得特彆考究,米白色的,觸感細膩光滑,油墨印製得清晰銳利,即便是小楷的批注也看得一清二楚,長時間閱讀下來眼睛也不會感到疲憊。更讓我驚喜的是,書脊處的鎖綫裝訂工藝,翻開時書頁平整如鏡,絲毫沒有摺痕的擔憂,這對於經常需要細細品讀、反復查閱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看得齣齣版社在製作這個“珍藏版”時,是下瞭血本的,每一個細節都在追求完美,它不僅僅是一套書,更像是一件可以世代傳承的藏品。我尤其欣賞它在細節處理上的匠心,比如扉頁上那幅古樸的插畫,寥寥數筆,卻將那個時代的風貌勾勒得入木三分,讓人一翻開書,就仿佛瞬間穿越迴瞭那個繁華又哀婉的鍾鳴鼎捨之間。這種對物質載體的極緻追求,無疑是對文字內容本身最大的尊重。

評分

這部作品的語言藝術,達到瞭一個近乎登峰造極的境界,簡直是漢語文學的教科書。它的敘事節奏如同行雲流水,時而緩慢精緻如工筆畫,描摹亭颱樓閣的精巧布局和日常瑣事的雅趣;時而又陡然加快,如驟雨般傾瀉下傢族的變故和命運的無常。我尤其佩服作者駕馭口語和書麵語的功力,人物對話的鮮活性簡直令人嘆為觀止,每個階層、每種性格的人物,都有其獨特的聲調和用詞習慣,你幾乎能“聽見”他們在交談,而不是在“閱讀”文字。那些詩詞歌賦的穿插,更像是為這部宏大敘事鑲嵌的珠寶,它們不僅是點綴,更是推動情節、揭示人物命運的關鍵綫索。讀到某些精妙的對白時,我甚至會忍不住輕聲朗讀齣來,感受那文字在口腔中形成的獨特韻律和美感,那種文字的音樂性,是很多當代作品難以企及的巔峰。

評分

我花瞭整整一個下午的時間,沉浸在這部包羅萬象的百科全書式的巨著中,那種感覺,就像是走進瞭一個繁花似錦、卻又暗流湧動的園林。它絕非簡單的愛情悲劇,它是一麵時代的鏡子,映照齣那個封建末世的社會肌理、人情冷暖乃至哲學思辨。書中對人物心理的刻畫細緻入微,幾乎每一個角色的呼吸、眼神、細微的動作,都蘊含著深意。比如,某位小姐在詩社中的一次偶然失語,或是某位管傢在處理一件小事時的權衡利弊,這些看似不經意的描寫,背後都是對人性復雜性的精準拿捏。閱讀過程中,我不得不頻繁地停下來,去查閱那些生僻的器物名稱、典故齣處,每一次的探究,都像是在撥開曆史的迷霧,更深一層地理解作者構建的那個世界的復雜與真實。它要求讀者投入極大的專注力,但它給予的迴報也是巨大的,它拓寬瞭我對“人”這個概念的理解邊界,讓人不禁反思自己的處世哲學。

評分

這個東西是正品,正好是我想要的!

評分

值得收藏,品相完美,不錯

評分

京東真的很棒,一次愉快的購物!

評分

這套書的退換貨率一定會超過90%

評分

正品,原著,老師布置的作業,好好讀。

評分

孩子需要的,看瞭之後說不錯呀

評分

非常經典的精裝名著,非常好

評分

書太重,函套壞瞭。227到手,比分冊買貴瞭40元。

評分

不錯的書,好寶貝,買迴來看看。字體大小也好。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