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論語》開篇第1句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也就憑這一句,儒傢便道破瞭啓濛的奧秘。在儒傢看來,人是需要接受啓濛的,隻有接受瞭啓濛,人纔能成為人,纔能領會真正的快樂。接受啓濛的第1要義是學範,即接受教育,模仿風度,獲得理性;第二要義是獲得理性之後,反復運用理性,以觀察世界和反思自己。如是三番,人就被啓濛瞭,抓住瞭自我,並且能夠領會人之為人的快樂。因此,荀子說“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是強調為學不過是為瞭發現自我和培育自我,也就是孟子說的“我善養吾浩然之氣”的意思。
因為為學本質上乃是為瞭成為人的快樂,所以孔子又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樂之”之所以是為學的高境界,就是因為這是關乎生命本身的方式。而“好之”是一般的興趣愛好,如同人對於五色、五味、五感的迷戀,是比較膚淺的。至於“知之”,則是極為外在的,知道與體會,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遺憾的是,現代人討論為學的問題,往往是在很功利的層麵上進行的,比如為學的難易、學什麼易於謀生……為學之時,不但沒有自我啓濛,反而陷入知識和興趣的迷霧之中,不知所謂。因此,我們需要堅守“古之學者為己”的精神,為學以成人,領受真正的快樂。
目錄
捲首
為學(子木)
特彆推薦
士大夫精神與中國文化(硃漢民)
古典
文道之間(歐陽修)
韆鞦評說
令人一得:文以載道(同華)
多讀一點:古文大傢歐陽修
美文推薦
新樹蘭蕙葩(無名氏)
鷓鴣天·化度寺作(吳文英)
冷於冰怒斥嚴嵩離相府(李百川)
今文
給流亡異地的東北同胞書(蕭紅)
韆鞦評說
令人一得:看不見的力量(李超宇)
多讀一點:蕭紅的孤獨與悲憫
小病(老捨)
韆鞦評說
令人一得:說病(南帆)
多讀一點:老捨為書寫廣告
朋友四型(餘光中)
韆鞦評說
今人一得:朋友是春天的花(賈平凹)
美文推薦
紙窗(邵燕祥)
春天的心(林庚)
譯苑
第九封信(弗裏德裏希·席勒)
韆鞦評說
令人一得:藝術傢的修養(李林林)
多讀一點:歌德和席勒:相互給予靈感的後半生
人生的下午(卡爾·古斯塔夫·榮格)
韆鞦評說
今人一得:成熟的退休者(李立新)
細胞生命的禮贊(劉易斯·托馬斯)
韆鞦評說
令人一得:“無中生有”的生命起源(鬍弘武)
閑話釣魚(康·巴烏斯托夫斯基)
韆鞦評說
今人一得:身心安頓之道(林曉平)
多讀一點:一釣韆年
美文推薦
詩意盎然的黎明(加一西·科萊特)
十四行詩之三三(威廉·莎士比亞)
文史擷英
“五膽忠臣”範仲淹
傅斯年買鴨留人
葉劍英矢誌為民
退稿贈言成就巴爾紮剋
麥剋阿瑟智得滿分
書香
《海洋與文明》
《自然社會:自然法與現代道德世界的形成》
《古典教育史》
《二十四節氣誌》
藝術欣賞
丟勒自畫像——自我覺醒(卓敏)
精彩書摘
《讀有所得79》:
大病往往離死太近,一想便寒心,總以不患為是。即使承認病死比殺頭活埋剝皮等死法光榮些,到底好死不如歹活著。半死不活的味道使蓋世的英雄淚下如湧呀。拿死嚇唬任何生物是不人道的。大病專會這麼嚇唬人,理當迴避,假若不能掃除淨盡。
可是小病便當另作一說瞭。山上的和尚思凡,比城裏的學生要厲害許多。同樣,楚霸王不害病則沒得可說,一病便瞭不得。生活是種律動,須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這變而不猛的麯摺裏。微微暗些,然後再明起來,則暗得有趣,而明乃更明;且至明過瞭度,忽然燒斷,如百燭電燈泡然。這個,照直瞭說,便是小病的作用。常患些小病是必要的。
所謂小病,是在兩種小藥的能力圈內,阿司匹靈與清瘟解毒丸是也。這兩種藥所不治的病,頂好快去請大夫,或者立下遺囑,備下棺材,也無所不可,咱們現在講的是自己能當大夫的“小”病。這種小病,平均每一個半月犯一次就挺閤適。一年四季,平均犯八次小病,大概不會再患什麼重病瞭。自然也有愛患完小病再患大病的人,那是個人的自由,不在話下。
咱們說的這類小病很有趣。健康是幸福;生活要趣味。所以應當講說一番:
小病可以增高個人的身份。不管一傢大小是靠你吃飯,還是你白吃他們,日久天長,大傢總對你冷淡。假若你是掙錢的,你越盡責,人們越挑眼,好像你是條黃狗,見誰都得連忙擺尾;一尾沒擺到,即使不便明言,也暗中唾你幾口。不大離的你必得病一迴,必得!早晨起來,哎呀,頭疼!買清瘟解毒丸去,還有阿司匹靈嗎?不在乎要什麼,要的是這個聲勢,狗的地位提高瞭不知多少。連懂點事的孩子也要閉眼想想瞭——這棵樹可是倒不得呀!你在這時節可以發散發散狗的苦悶瞭,衛生的要術。你若是個白吃飯的,這個方法也一樣靈驗。特彆是媽媽與老嫂子,一見你真需要阿司匹靈,她們會知道你沒得到你所應得的尊敬,必能設法安慰你:去聽聽戲,或帶著孩子們看電影去吧?她們誠意地嚮你商量,本來你的病是吃小藥餅或看電影都可以治好的,可是你的身份高多瞭呢。在朋友中,社會中,光景也與此略同。
此外,小病兩日而能自己治好,是種精神的勝利。人就是彆投降給大夫。無論國醫西醫,一律招惹不得。頭疼而去找西醫,他因不能斷診——你的病本來不算什麼——一定囑告你住院,而後詳加檢驗,發現瞭你的小腳指頭不是好東西,非割去不可。十天之後,,頭疼確是好瞭,可是足指剩瞭九個。國醫文明一些,不提小腳指頭這一層,而說你氣虛,一開便是二十味藥,他越摸不清你的脈,越多開藥,意在把病嚇跑。就是不找大夫。預防大病來臨,時時以小病發散之,而小病自己會治,這就等於“吃瞭蘿蔔喝熱茶,氣得大夫滿街爬!”
有宜注意者:不當害這種病時,彆害。頭疼,大則失去一個王位,小則能惹齣是非。設個小比方:長官約你陪客,你說頭疼不去,其結果有不易消化者。怎樣利用小病,須在全部生活藝術中搜求齣來。看清機會,而後一想象,乃由無病而有病,利莫大焉。
……
前言/序言
《論語》開篇第一句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也就憑這一句,儒傢便道破瞭啓濛的奧秘。在儒傢看來,人是需要接受啓濛的,隻有接受瞭啓濛,人纔能成為人,纔能領會真正的快樂。接受啓濛的第一要義是學範,即接受權威的教育,模仿權威的風度,獲得理性;第二要義是獲得理性之後,反復運用理性,以觀察世界和反思自己。如是三番,人就被啓濛瞭,抓住瞭自我,並且能夠領會人之為人的快樂。因此,荀子說“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是強調為學不過是為瞭發現自我和培育自我,也就是孟子說的“我善養吾浩然之氣”的意思。
因為為學本質上乃是為瞭成為人的快樂,所以孔子又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樂之”之所以是為學的最高境界,就是因為這是關乎生命本身的方式。而“好之”是一般的興趣愛好,如同人對於五色、五味、五感的迷戀,是比較膚淺的。至於“知之”,則是極為外在的,知道與體會,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遺憾的是,現代人討論為學的問題,往往是在很功利的層麵上進行的,比如為學的難易、學什麼易於謀生……為學之時,不但沒有自我啓濛,反而陷入知識和興趣的迷霧之中,不知所謂。因此,我們需要堅守“古之學者為己”的精神,為學以成人,領受真正的快樂。
讀有所得79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