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30
本书主要介绍冯氏小儿捏脊疗法的历史、治疗原理、适应证、禁忌证、捏脊手法等,重点说明小儿厌食、小儿腹痛等12种常见疾病的捏脊治疗方法、辅助手法、药膳和护理,帮助家长识别小儿常见病、在家即可治疗与护理。全书配有照片插图共69幅、短视频共50个,以文字、照片、视频(通过二维码)结合的方式展现捏脊手法,便于读者学习和掌握。我们对读者的承诺就是“轻轻一扫,跟着专家学捏脊”
佘继林,男,1946年生人,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儿科系,从事中医儿科医、教、研工作近50年,曾先后任北京中医医院儿科主任及中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分会常务理事,临床以治疗小儿久咳、久喘、久泄擅长。
1983年开始担任誉满京城的冯氏捏脊疗法第四代传人冯泉福的学术传承工作。在长达30多年时间内进行了著书立说、录像存珍等系统的传承工作,上述工作的有序进行极大地提高了冯氏捏脊疗法的学术地位,使本疗法跃身于全国小儿推拿疗法七大流派之一。所著《冯氏捏积疗法》一书已成为冯氏捏脊疗法的代表性著作。其本人已成为“冯氏捏积”代表性传承人。
2016年成为北京市中医药传承“双百工程”指导老师,2017年被评为首都国医名师,同年被遴选为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第一章 誉满京城、名扬海外的冯氏小儿捏脊疗法 / 1
一、捏脊疗法的历史 / 2
二、历经百年形成的冯氏小儿捏脊疗法 / 4
三、冯氏小儿捏脊疗法的治疗原理 / 9
第二章 冯氏小儿捏脊疗法要素之一——充分准备 / 11
一、捏脊疗法的两种操作手法 / 12
二、冯氏小儿捏脊疗法的操作步骤 / 13
三、捏脊时的体位 / 15
第三章 冯氏小儿捏脊疗法要素之二——捏脊手法 / 19
一、推法 / 20
二、捏法 / 20
三、捻法 / 21
四、放法 / 21
五、提法 / 22
六、揉法和按法 / 22
第四章 冯氏小儿捏脊疗法要素之三
——严格遵守注意事项 / 25
一、捏脊疗法的饮食禁忌 / 26
二、捏脊疗法的禁忌证 / 27
三、家长的个人卫生和日常锻炼 / 28
第五章 冯氏小儿捏脊疗法要素之四——独家秘方 / 31
一、冯氏口服消积散 / 32
二、冯氏外敷化痞膏 / 32
第六章 冯氏小儿捏脊疗法相关穴位 / 35
一、督脉上的相关穴位 / 36
二、足太阳膀胱经的相关穴位 / 39
三、配合冯氏小儿捏脊疗法的穴位 / 42
第七章 你也可以用冯氏小儿捏脊疗法给宝宝治病 / 61
一、捏脊之前学点儿科知识 / 62
二、宝宝得了什么病 / 63
三、做宝宝的捏脊大夫 / 71
第八章 冯氏医家趣闻逸事 / 105
一、名医施今墨和大医冯泉福的杏林情缘 / 106
二、1962年国家领导人邀请冯泉福老大夫出席
新年国宴 / 107
三、 文脉相通、笔医相融——忆书法家刘炳森挥毫为冯老85岁
大寿祝福 / 107
四、冯氏医家的传家宝——双釉缸 / 110
五、冯氏医家和同春堂药店的医药情 / 111
六、北京动物园的黑猩猩受益于冯氏捏脊疗法 / 112
冯氏小儿捏脊疗法要素之二
——捏脊手法
冯氏小儿捏脊手法总的来讲比较简单易学,但是要真正做到熟练灵活、得心应手,还需对整个捏脊过程中的推、捏、捻、放、提、揉、按等手法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为了使广大家长更好地掌握捏脊手法,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下面就分别介绍冯氏小儿捏脊的7种手法。
一、推法
推法是冯氏小儿捏脊手法中的第一个手法。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家长用双手食指第二节和第三节的背侧紧贴着小儿捏脊部位的皮肤自下而上均匀而快速地向前推(图21)。在运用这个手法时应注意:家长双手食指在向前推动的瞬间,动作不可过猛。如果动作过猛,容易出现滑脱,或划伤小儿的皮肤。
二、捏法
捏法是冯氏小儿捏脊手法中的第二个手法。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家长在做推法的基础上,双手拇指与食指合作,将小儿被推起部位的皮肤捏拿起来(图22)。在运用这个手法时应注意:家长捏拿皮肤的面积和力量都要适中。捏拿面积过大,力量过重,会影响捏脊的速度,小儿也会感到过度的疼痛;捏拿面积过小,力量过轻,小儿的皮肤容易松脱,而且刺激不够,影响疗效。
三、捻法
捻法是冯氏小儿捏脊手法中的第三个手法。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家长在捏拿小儿捏脊部位皮肤的基础上,拇指与食指合作,向前捻动小儿的皮肤,移动捏脊的部位(左右两手交替进行)。如果手法娴熟,看上去就像海边的波涛向前滚动[图23(1)(2)(3)]。在运用这个手法时应注意:左右两手配合要协调,向前捻动时不要偏离督脉,捻动的力量要始终均匀适中,中途不能停顿,也不要松脱,要一鼓作气,从督脉的长强穴一直操作到大椎穴(或风府穴)。
四、放法
放法是冯氏小儿捏脊手法中的第四个手法。在推、捏、捻三个手法的综合动作后,随着捏拿部位向前推进,小儿受术部位的皮肤自然恢复到原状即为放法。这个动作掌握得当,可以使整个捏拿过程表现出明显的节奏感。
五、提法
提法是冯氏小儿捏脊手法中的第五个手法。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家长从捏脊第二遍开始的任何一遍中,在小儿督脉两旁的某些脏腑腧穴处,用双手的拇指与食指合作,分别将脏腑腧穴处的皮肤用较重的力量在捏拿的基础上,向后上方用力牵拉一下(图24)。目的是通过这个手法,加强对某些背部腧穴的刺激,用以调整小儿某些脏腑的功能。在运用这个手法时应注意:提拉的力量要因人而异。一般来讲,年龄大的、体质强的小儿,力量可以重一点;年龄小的、体质弱的小儿,力量可以轻一点。这个手法如果运用得当,在重提的过程中可发出清脆的声响。
六、揉法和按法
揉法和按法分别是冯氏小儿捏脊手法中的第六个和第七个手法。这两个手法在冯氏小儿捏脊疗法中是同时应用的,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家长在结束捏拿操作后,用双手的拇指指腹在小儿腰部的肾俞穴[图25(1)]处揉动,同时又适当地向下施以一定的压力,也就是揉中有按,按中有揉[图25(2)]。在运用这两个手法时应注意:拇指向下按压的力量不可过大。因受力面积仅有拇指指腹那么大,力量过大的话,小儿会感到非常疼痛。大家还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通过视频讲解,详细了解冯氏小儿捏脊的7种手法以及注意事项。
冯氏小儿捏脊疗法要素之二
——捏脊手法
冯氏小儿捏脊手法总的来讲比较简单易学,但是要真正做到熟练灵活、得心应手,还需对整个捏脊过程中的推、捏、捻、放、提、揉、按等手法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为了使广大家长更好地掌握捏脊手法,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下面就分别介绍冯氏小儿捏脊的7种手法。
一、推法
推法是冯氏小儿捏脊手法中的第一个手法。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家长用双手食指第二节和第三节的背侧紧贴着小儿捏脊部位的皮肤自下而上均匀而快速地向前推(图21)。在运用这个手法时应注意:家长双手食指在向前推动的瞬间,动作不可过猛。如果动作过猛,容易出现滑脱,或划伤小儿的皮肤。
二、捏法
捏法是冯氏小儿捏脊手法中的第二个手法。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家长在做推法的基础上,双手拇指与食指合作,将小儿被推起部位的皮肤捏拿起来(图22)。在运用这个手法时应注意:家长捏拿皮肤的面积和力量都要适中。捏拿面积过大,力量过重,会影响捏脊的速度,小儿也会感到过度的疼痛;捏拿面积过小,力量过轻,小儿的皮肤容易松脱,而且刺激不够,影响疗效。
三、捻法
捻法是冯氏小儿捏脊手法中的第三个手法。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家长在捏拿小儿捏脊部位皮肤的基础上,拇指与食指合作,向前捻动小儿的皮肤,移动捏脊的部位(左右两手交替进行)。如果手法娴熟,看上去就像海边的波涛向前滚动[图23(1)(2)(3)]。在运用这个手法时应注意:左右两手配合要协调,向前捻动时不要偏离督脉,捻动的力量要始终均匀适中,中途不能停顿,也不要松脱,要一鼓作气,从督脉的长强穴一直操作到大椎穴(或风府穴)。
四、放法
放法是冯氏小儿捏脊手法中的第四个手法。在推、捏、捻三个手法的综合动作后,随着捏拿部位向前推进,小儿受术部位的皮肤自然恢复到原状即为放法。这个动作掌握得当,可以使整个捏拿过程表现出明显的节奏感。
五、提法
提法是冯氏小儿捏脊手法中的第五个手法。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家长从捏脊第二遍开始的任何一遍中,在小儿督脉两旁的某些脏腑腧穴处,用双手的拇指与食指合作,分别将脏腑腧穴处的皮肤用较重的力量在捏拿的基础上,向后上方用力牵拉一下(图24)。目的是通过这个手法,加强对某些背部腧穴的刺激,用以调整小儿某些脏腑的功能。在运用这个手法时应注意:提拉的力量要因人而异。一般来讲,年龄大的、体质强的小儿,力量可以重一点;年龄小的、体质弱的小儿,力量可以轻一点。这个手法如果运用得当,在重提的过程中可发出清脆的声响。
六、揉法和按法
揉法和按法分别是冯氏小儿捏脊手法中的第六个和第七个手法。这两个手法在冯氏小儿捏脊疗法中是同时应用的,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家长在结束捏拿操作后,用双手的拇指指腹在小儿腰部的肾俞穴[图25(1)]处揉动,同时又适当地向下施以一定的压力,也就是揉中有按,按中有揉[图25(2)]。在运用这两个手法时应注意:拇指向下按压的力量不可过大。因受力面积仅有拇指指腹那么大,力量过大的话,小儿会感到非常疼痛。大家还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通过视频讲解,详细了解冯氏小儿捏脊的7种手法以及注意事项。
冯氏小儿捏脊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冯氏小儿捏脊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冯氏小儿捏脊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