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典影像教程(第2版) [Learning Radiology:Recognizing the Basics 2nd ed]

美国经典影像教程(第2版) [Learning Radiology:Recognizing the Basics 2nd ed]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William Herring 著,冯逢 译
图书标签:
  • 放射学
  • 影像学
  • 医学
  • 诊断学
  • 美国经典
  • 教材
  • 学习
  • 第二版
  • LearningRadiology
  • 医学影像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0494066
版次:1
商品编码:12308660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Learning Radiology:Recognizing the Basics 2nd ed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2-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304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阅读本书,收获知识,了解你要寻找的-----这就是实用、好的阅片方法



内容简介

全书大致分几个部分:第1章简述X线、CT、 MRI 、B超成像方式、书的结构特点、本书的参考价值所在。第2-8章介绍胸部及心脏X线的正常解剖、胸片的关键区域,各种典型的征象、由征象引出导致这种征象的病因,各种征象、病因的分类,如何辨别,临床预后和下一步还需做的检查。

第9-10章介绍心脏疾病的成像包括X线片和CT正常和异常征象,阅片原则和常见病的辨别。以及重症监护室中各种置管和置线的正确位置。

第11-18章介绍CT的原理、正常解剖,胸部、腹部重要征象的辨别例如:肠梗阻、肠腔外气体、钙化、创伤等,以及引起异常的常见疾病的特点。

第19-25章介绍超声和MRI原理正常和异常图像,第21-24章节介绍骨的正常和异常征象及常见疾病的辨别,以及颅内疾病的辨识,最后还有实用的各个系统出现症状应该选择什么检查方法及进一步检查的建议。





作者简介

威廉 赫林 美国资深放射诊断教育家 主译 冯逢 医学博士,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副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神经学组委员;中国卒中学会医学影像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副会长,放射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女医生协会影像专业委员会侯任主任委员;国际医学磁共振学会(ISMRM)、北美放射学会(RSNA)会员。

担任《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中国医学影像技术》、《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磁共振成像》常务编委和编委;《中华放射学杂志》、《中华神经科杂志》通讯编委;《JMRI》杂志(Neuro)执行编辑,《Radiology》、《中华医学杂志》、《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等专业期刊的审稿专家。

主要从事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及磁共振成像技术方面的应用研究。23年来一直工作在磁共振成像技术及诊断的临床一线,结合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内分泌科等科室的临床及研究优势,在相关疾病的影像诊断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精彩书评

亚马*美国读者评论 :

放射工作快速上手的好帮手,解决了一些非常经典问题。

非常好的一本放射学教材。

以一种有趣且易于消化的方式呈现,它给你提供了很多关于如何区分看起来非常相似的病变(在实践中这是*难的事情)的建议。



目录

第1 章

基本成像方式简介 1

亮和暗以及灰度梯度 1

传统X线摄影(平片成像) 1

计算机断层成像(CT或CAT扫描) 1

超声成像(US) 2

磁共振成像(MRI) 2

术语 3

最实用的方法就是最好的 6

本书的习惯用法 7

第2 章

认识胸部正常解剖和摄片质量满意的胸片 8

正常的胸部正位片 8

侧位胸片 8

X线侧位胸片的5个关键区域 8

评价胸片摄片质量是否满意 12

第3 章

辨识气腔与间质性肺疾病 17

肺实质性疾病的分类 17

气腔疾病特征 17

气腔疾病的病因 17

间质性肺疾病的特点 20

间质性肺疾病的一些病因 20

第4 章

辨识单侧胸部白肺的原因 25

全肺不张 25

大量胸腔积液 25

全肺肺炎 27

全肺切除术后 27

第5 章

辨识肺不张 30

何谓肺不张 30

肺不张的征象 30

肺不张的类型 31

肺叶不张的类型 33

肺不张怎样消散 36

第6 章

辨识胸腔积液 38

胸膜腔的正常解剖及生理学 38

胸腔积液的原因 38

胸腔积液的类型 38

胸腔积液的一般特性 38

辨识胸腔积液的不同表现 39

肺底积液 39

包裹性积液 43

第7 章

辨识肺炎 47

总论 47

肺炎的一般特征 47

肺炎的形式 48

误吸 50

局限性肺炎 51

肺炎是怎样消散的 52

第8 章

辨识气胸、纵隔气肿、心包气肿和皮下气

肿 55

辨识气胸 55

辨识过度诊断气胸的陷阱 56

气胸的类型 56

气胸的原因 59

诊断气胸的其他方式 59

辨识间质性肺气肿 59

辨识纵隔气肿 60

辨识心包气肿 61

辨识皮下气肿 62

第9 章

识别成人心脏疾病 63

识别心影增大 63

心外因素导致的心影明显增大 64

投照因素对心脏大小测量的影响 64

识别前后位上的心影增大 64

识别侧位胸片上的心影增大 64

识别婴幼儿的心影增大 64

正常心脏轮廓 65

正常肺血管 65

心脏影像阅读的基本原则 66

识别常见的心脏疾病 67

第10 章

了解置线和置管的正确位置:重症监护影像

学 80

气管内和气管切开插管 80

血管内导管 82

胸腔引流管(开胸术引流管) 85

和心脏相关的装置 86

胃肠道的导管和线 89

第11 章

计算机断层扫描(CT):理解基本原理,辨

识正常解剖 92

CT原理简介 92

CT扫描使用的静脉对比剂 93

CT扫描使用的口服对比剂 93

正常胸部CT 93

心脏CT 97

腹部CT 98

第12 章

辨识胸部疾病 102

纵隔肿瘤 102

前纵隔 102

中纵隔 105

后纵隔 105

肺部孤立性结节/肿块 106

支气管肺癌 109

肺转移瘤 111

肺栓塞 1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13

小泡、肺大疱、囊肿和空洞 114

支气管扩张 116

第13 章

识别正常腹部:腹平片 119

观察什么 119

肠管正常气体分布 119

正常气-液平面 120

区分大肠和小肠 120

急腹症: 征象及如何解读 122

钙化 125

脏器增大 125

第14 章

辨识肠梗阻 130

异常肠气分布 130

肠道的“法则” 130

局限性功能性肠梗阻:哨兵襻 130

弥漫性功能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 132

机械性肠梗阻: 小肠梗阻(SBO) 132

机械性肠梗阻: 大肠梗阻(LBO) 136

结肠扭转 137

急性假性肠梗阻( 奥格尔维综合征) 138

第15 章

辨识腹部肠腔外气体 140

腹腔内游离气体的征象 140

游离气体的原因 143

腹膜外积气(腹膜后积气)的征象 143

腹膜外积气的原因 144

肠壁积气的征象 144

肠壁积气的原因和意义 144

胆道系统内积气的征象 145

胆道积气的原因 145

第16 章

辨识异常钙化及其原因 148

钙化的形式 148

环形钙化 148

线样或轨道样钙化 149

片状或层状钙化 150

云雾状、无定形或爆米花样钙化 151

钙化的位置 153

第17 章

辨识创伤的影像学表现 155

胸部创伤 155

主动脉创伤 156

腹部创伤 157

盆腔外伤 160

第18 章

认识胃肠道、肝脏、泌尿系统的异常 162

消化道钡剂造影 162

食管 162

胃和十二指肠 165

小肠和大肠 166

胰腺 172

肝胆系统异常 173

尿路 178

盆腔 179

膀胱 179

第19 章

超声医学:理解原理与识别正常、异常图

像 182

超声如何工作 182

多普勒超声检查法 182

副作用和安全问题 183

超声检查的医疗应用 183

胆道系统 183

泌尿系统 185

腹主动脉瘤 186

女性盆腔脏器 187

阑尾炎 192

妊娠 192

血管超声 195

深静脉血栓 195

第20 章

磁共振成像:理解原理,辨识基本要素 198

MRI如何工作 198

MRI扫描仪的硬件构成 198

扫描开始后都发生了什么 199

脉冲序列 199

怎么辨认T1加权像还是T2加权像 200

MRI对比剂:概述 202

MRI安全问题 203

MRI诊断应用 205

第21 章

辨识骨密度异常 207

正常骨骼解剖 207

骨生理与骨解剖 208

了解骨密度增加的原因 208

引起局灶性骨密度增加的疾病 209

了解骨密度减低的表现 211

了解局灶性骨密度减低 215

病理性骨折 217

第22 章

辨识骨折和脱位 219

识别急性骨折 219

认识脱位和半脱位 220

描述骨折 221

撕脱性骨折 224

Salter-Harris骨折:儿童骺板骨折 225

儿童虐待 227

应力性骨折 227

常见的骨折名称 228

一些容易漏诊的骨折和脱位 229

骨折愈合 232

第23 章

辨识关节疾病:关节炎的诊断路径 235

关节解剖 235

关节炎的分类 235

增生性关节炎 235

侵蚀性关节炎 241

感染性关节炎 245

第24 章

认识常见颈背痛的原因 247

常规X线平片、CT和MRI 247

正常脊柱 247

背痛 249

椎间盘突出 249

退行性椎间盘病变 250

椎小关节骨关节炎 250

弥漫性特发性骨质增生症 251

脊柱压缩性骨折 251

脊椎滑脱和峡部裂 252

脊椎狭窄 253

脊柱恶性肿瘤 253

脊柱转移性疾病的MRI表现 255

脊柱感染:椎间盘炎和骨髓炎 255

脊柱外伤 256

第25 章

认识常见颅内疾病 260

MRI和脑 260

头部创伤 260

颅内出血 265

弥漫轴索损伤 267

颅内压升高 268

卒中 269

动脉瘤破裂 272

脑积水 273

脑萎缩 275

脑肿瘤 275

多发性硬化 279

专业名词 279

附录

影像学检查的选择 282

胸部影像学检查 282

心脏影像学检查 282

消化道影像学检查 283

骨骼肌肉影像学检查 283

泌尿生殖系统影像学检查 283

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 284

儿科影像学检查 284

生殖系统影像学检查 285

末页 286


前言/序言

译者序

我院放射科冯逢教授等同仁翻译的《美国经典影像教程(第2版)》是一本很有价值的放射诊断学入门基础教程。该书介绍了放射诊断学最基本的概念,旨在从一开始就为学习放射诊断学的医学生及放射科的住院医师打好基础。全书结构清晰、重点突出,以X线摄影这一最基本的放射诊断技术为主线,增加了以CT为代表的断面解剖成像的临床常用内容,同时兼顾了超声成像及磁共振成像等多种影像学诊断技术,既注重影像基础知识,又密切结合临床实际问题,突出强调了一些容易引起临床误诊征象的解读。全书避免了枯燥的大段文字叙述,做到图文并茂,以代表性图像的讲解为主,语言浅显易懂、深入浅出。

本书的原版在国外深受欢迎,著者Dr. Herring是美国资深的放射诊断教育家,该书在美国亚马逊网上有79%的购书读者在评价中给了满分。当前,我国卫生行政管理部门高度重视医学生及住院医师的临床专科规范化培训,我们应该借鉴国外的优秀经验。相信这本书会成为一本很实用的医学生影像学教学参考教材,同时有助于放射科低年资医师完善影像征象基本概念。


姜玉新


译者前言

一拿到这本《美国经典影像教程(第2版)》,我就仔细翻阅了一遍,很是喜欢。阅读这本书,就如看图识字般,可以简单地通过所配的图和图上的注释学习到疾病影像的基本征象,非常直观。与那些大部头的专业教科书相比,这本影像教程简单易学,而且内容系统全面,不仅讲述了X线的原理,对于CT、MRI以及超声等断层图像的原理也进行了介绍,是一本实用的入门教程。虽然常规X线检查的临床地位较之前有所下降,许多深入的影像学检查被CT及MRI替代,但是,一些基本的成像原理和原则没变,而且基层医院X线检查仍有其明显的实用性,

因此,翻译这本影像教程,相信对医学生、住院医师、基层医院从事影像学诊断的医师、放射科技师系统学习影像技术的原理及诊断的相关知识会很有帮助。

冯逢








《医学影像基础:识别关键征象》(第二版) 内容概述 《医学影像基础:识别关键征象》(第二版)是一本为初学者量身打造的医学影像学入门指南,旨在帮助读者建立坚实的影像学基础,掌握识别常见影像学征象的能力。本书以清晰易懂的语言,配以大量的典型影像图片,系统地介绍了各种医学影像技术的基本原理、临床应用以及影像学征象的解读。本书强调实践性,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引导读者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影像判读中,培养初步的影像诊断思维。 本书特色 基础性强,循序渐进: 本书从影像学的基本概念入手,逐步深入到各个主要影像学模态(X线、CT、MRI、超声)的原理、设备和图像特点。对于没有影像学背景的读者,也能轻松理解。 图文并茂,直观易懂: 精选大量高质量的典型影像学图片,清晰展示了各种解剖结构和病理征象。图片旁的文字说明简洁明了,直接点明关键信息,大大增强了学习的直观性和效率。 内容全面,重点突出: 涵盖了全身各系统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包括骨骼、胸部、腹部、神经系统等。每个章节都聚焦于该系统最常见、最重要的影像学征象,帮助读者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 案例驱动,实践导向: 大量精心设计的临床案例贯穿全书,通过对真实影像资料的分析,引导读者理解影像学征象背后的病理机制,并学习如何进行初步的鉴别诊断。这种“学以致用”的学习方式,能有效提升读者的实际操作能力。 专业术语解释详尽: 对医学影像学领域常用的专业术语进行详细解释,帮助读者克服语言障碍,更好地理解专业文献和临床交流。 结构清晰,逻辑严谨: 全书按照系统和模态进行组织,章节之间过渡自然,逻辑清晰。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有选择性地阅读或系统地学习。 目标读者 本书适合以下人群作为入门读物: 医学生: 学习影像学课程的医学生,为后续深入学习和临床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住院医师/规培医师: 需要掌握基本影像学知识,以便在临床工作中更有效地解读影像报告,与影像科医生进行有效沟通。 初级保健医生/全科医生: 希望提高对常见疾病影像学表现的认识,以便更好地指导患者的诊疗。 影像科进修医师/技术人员: 作为基础知识回顾和巩固的参考。 对医学影像学感兴趣的非医学专业人士: 希望了解医学影像学基本原理和应用的读者。 本书内容详解 本书共分为多个部分,系统地介绍了医学影像学的各个方面。 第一部分:医学影像学基础 绪论: 介绍医学影像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回顾其发展历史,并阐述学习医学影像学的意义。 影像学基本原理: 深入浅出地讲解不同影像学技术的成像原理,包括X射线穿透、CT断层成像、MRI磁共振成像、超声波回声成像等。重点讲解影像形成过程中的关键物理因素,如密度、衰减、弛豫、声阻抗等。 影像设备与成像技术: 介绍各类影像设备的结构、工作方式及其优缺点。探讨不同成像技术(如X线平片、透视、CT的轴扫、螺旋CT、多层螺旋CT,MRI的T1加权、T2加权、质子密度成像、扩散成像、灌注成像,超声的B超、彩色多普勒、能量多普勒等)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影像学图像特点与解剖基础: 强调理解影像学图像的“黑白灰”以及不同组织在不同成像方式下的信号表现。提供清晰的解剖图谱,并与相应的影像学图像进行对比,帮助读者建立结构与影像之间的联系。 第二部分:X线成像 X线基础: 详细介绍X线的发生、性质,以及X线检查的适应症、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胸部X线: 正常胸部X线解剖: 详细描绘肺野、纵隔、膈、肋骨、锁骨等在胸片上的影像表现。 常见胸部疾病征象: 重点讲解肺炎(实变、间质性改变)、肺结核(浸润、空洞、钙化)、肺气肿、肺大泡、胸腔积液、气胸、肺部肿瘤(结节、肿块、淋巴结肿大)等在胸片上的典型表现。 心血管系统X线表现: 介绍心脏大小、形态,主动脉弓,肺动脉段等在胸片上的影像学评估。 骨骼X线: 正常骨骼X线解剖: 介绍骨骼的层次结构、骨皮质、骨髓腔、骨骺、骨骺线等。 常见骨骼疾病征象: 重点讲解骨折(线状、粉碎、嵌插)、脱位、骨关节炎、骨质疏松、骨肿瘤(良恶性)、骨髓炎等在X线片上的表现。 第三部分:CT成像 CT基础: 介绍CT的成像原理,不同层面的显示,以及CT图像的密度单位(Hounsfield Unit, HU)及其意义。 CT增强扫描: 讲解CT增强扫描的原理、不同期相(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的意义,以及其在病灶诊断中的作用。 胸部CT: 正常胸部CT解剖: 详细描绘肺叶、肺段、支气管、肺血管、纵隔结构、胸膜等在CT图像上的显示。 常见胸部疾病征象: 深入讲解各种肺炎、肺结核、肺栓塞、肺大泡、气胸、胸腔积液、肺部肿瘤(原发及转移)、纵隔肿瘤、淋巴结肿大等在CT上的表现,以及与X线的区别和优势。 腹部CT: 正常腹部CT解剖: 详细介绍肝脏、胆囊、胰腺、脾脏、肾脏、肾上腺、胃肠道、腹膜后腔等在CT上的影像学特征。 常见腹部疾病征象: 重点讲解肝脏占位(囊肿、血管瘤、肝细胞癌、转移瘤)、胆囊炎、胆结石、胰腺炎、消化道梗阻、腹腔积液、腹膜种植、腹腔淋巴结肿大、肾脏占位(囊肿、肾癌)、泌尿系结石等在CT上的表现。 神经系统CT: 正常脑部CT解剖: 介绍脑组织、脑室系统、颅骨等在CT上的显示。 常见脑部疾病征象: 讲解颅内出血(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外/硬膜下血肿)、脑梗死(早期、晚期)、脑肿瘤、脑积水等在CT上的影像学特点。 第四部分:MRI成像 MRI基础: 介绍MRI的成像原理,磁场、射频脉冲、梯度场的作用,以及T1WI、T2WI、PDWI等基本成像序列的特点。 MRI对比剂: 讲解MRI对比剂(如钆造影剂)的作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脑部MRI: 正常脑部MRI解剖: 详细描绘脑实质、脑室系统、白质、灰质、脑干、小脑等在不同MRI序列下的信号表现。 常见脑部疾病征象: 深入讲解脑梗死(特别是早期微小梗死)、脑出血(与CT的鉴别)、脑肿瘤(原发及转移)、多发性硬化、脑炎、脑萎缩等在MRI上的精细表现。 脊柱MRI: 正常脊柱MRI解剖: 介绍椎体、椎间盘、脊髓、脊神经根等在MRI上的影像特征。 常见脊柱疾病征象: 重点讲解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脊髓压迫、脊髓损伤、脊髓肿瘤等在MRI上的诊断价值。 其他系统MRI(简述): 简要介绍膝关节、肩关节等骨关节系统MRI,以及乳腺MRI的应用。 第五部分:超声成像 超声基础: 介绍超声波的产生、传播、反射以及回声成像的原理。讲解探头的选择和使用。 彩色多普勒超声: 讲解血流信息的显示及其在诊断中的意义,如判断血流方向、速度、紊乱程度等。 腹部超声: 常见腹部脏器超声检查: 详细介绍肝脏、胆囊、胆管、胰腺、脾脏、肾脏、膀胱等在超声下的正常声像图。 常见腹部疾病征象: 重点讲解肝脏占位(囊肿、血管瘤、肝癌)、胆囊结石、胆囊炎、胆管扩张、胰腺炎、肾脏囊肿、肾结石、腹水等在超声上的表现。 妇科及产科超声: 介绍子宫、卵巢、胎儿等的超声检查。 浅表器官及血管超声: 简要介绍甲状腺、乳腺、淋巴结、颈部血管等的超声检查。 第六部分:医学影像学实践与应用 影像报告解读: 学习如何阅读和理解医学影像报告,提取关键信息,并将其与临床表现相结合。 影像学征象的综合分析: 强调将不同影像学模态的发现进行整合,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思维: 通过一系列临床场景,引导读者进行“由症及影”或“由影及症”的诊断推理过程。 影像学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简要介绍分子影像学、人工智能在影像学中的应用等前沿技术。 学习建议 积极动手操作: 尽可能接触和观察实际的影像资料,并与书中的典型图片进行对比。 多做练习: 认真完成书中的案例分析和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与临床结合: 将影像学知识与临床疾病的学习相结合,理解影像学征象的临床意义。 寻求指导: 在学习过程中,如有疑问,及时向有经验的医生或老师请教。 结语 《医学影像基础:识别关键征象》(第二版)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一位忠实的伙伴。它将带领您走进神奇的医学影像世界,为您揭示隐藏在人体内部的奥秘,帮助您建立扎实的医学影像学知识体系,为您的医学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无论您是医学领域的初学者,还是希望巩固基础知识的从业者,本书都将是您不可或缺的学习资源。

用户评价

评分

老实说,我一开始对这本《美国经典影像教程》(第2版)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毕竟市面上类似的教材层出不穷,质量参差不齐。但当我真正翻阅它之后,我简直惊艳到了!它的内容组织非常有条理,而且非常注重实用性。作者并没有花费过多的篇幅去探讨那些过于理论化或者不常用的知识点,而是聚焦于临床中最常见、最重要的影像学知识。每一章的讲解都围绕着一个核心的解剖区域或临床问题展开,并且配以大量高质量的影像图片,这些图片清晰、典型,而且标注得非常清楚。更让我喜欢的是,书中的文字描述简洁明了,重点突出,不会让你感到信息过载。它就像一个高效的“知识压缩包”,将复杂的影像学信息浓缩成易于理解和记忆的内容。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常见误区”和“关键点提示”的部分,这些都是在实际工作中非常宝贵的经验总结,能够帮助我避免走弯路。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书的编排设计真的是太出色了!我一直觉得影像学学习最头疼的就是,看到的图像和大脑里储存的正常解剖结构之间总是存在一层隔阂,很难建立起有效的联系。而《美国经典影像教程》(第2版)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它不仅仅是展示了大量的影像图片,更重要的是,它将这些图片与清晰的解剖图示、甚至是生动的模型照片相结合,让我在观察影像的同时,能够立刻联想到对应的身体结构。这种多角度、多维度呈现的方式,极大地帮助我建立了空间感和立体感,也让我对各种影像表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一些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的讲解,它不是简单地罗列症状,而是深入分析了病理过程如何在影像上呈现出来,并且提供了鉴别诊断的思路。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学习方式,让我觉得非常受益。这本书对于我这个想在日常工作中提升影像判读能力的人来说,简直是量身定做的。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我影像学学习路上的“救命稻草”!我一直对影像学感到非常困惑,尤其是各种不同的扫描方式,比如CT和MRI,它们产生的影像看起来差异很大,而且充满了各种“噪点”和“伪影”,常常让我无从下手。但是,当我接触到《美国经典影像教程》(第2版)之后,我感觉我的思路一下子清晰起来了。它用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解释了不同成像技术的原理,以及它们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然后,它再结合具体的解剖部位,详细讲解了在该部位,我们应该关注哪些关键的影像学征象,以及如何去识别它们。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对于一些“难点”的讲解,比如如何区分正常的解剖变异和真正的病变,或者如何在众多的影像信息中找到最重要的线索。这本书的作者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穿越影像学的迷宫,让我逐渐掌握了辨别方向的方法。

评分

天哪,我终于找到了这本书!一直以来,我都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帮助我理解影像学的入门教材,尤其是那些看起来让人眼花缭乱的X光片、CT和MRI。我尝试过很多其他的书,要么过于晦涩难懂,要么过于浅显,完全不能达到我想要的效果。直到我翻开这本《美国经典影像教程》(第2版),我才真正松了一口气。书中的每一页都充满了直观的图像和清晰的解释,让我这个影像学小白也能逐渐领悟到其中奥妙。我特别喜欢它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从最基础的解剖结构开始,一步步过渡到常见的病理影像。那种“原来是这样!”的感觉,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涌现,极大地增强了我学习的信心。它不像其他教材那样堆砌大量专业术语,而是用一种更贴近临床实际的语言,让我能够理解为什么医生会那样解读影像,以及这些影像背后隐藏的医学信息。虽然我还没有完全读完,但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继续深入探索了。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耐心细致地引导着我,让我觉得学习影像学不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反而充满了乐趣和成就感。

评分

我必须承认,我是一个对影像学非常“头疼”的人。每次看到那些黑白灰的图片,我就感到一阵晕眩,感觉自己永远也学不会。但是,这本《美国经典影像教程》(第2版)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完全颠覆了我之前对影像学学习的刻板印象。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就像一位老朋友在和你聊天,分享他的经验。它不会用那些生僻难懂的词汇来吓唬你,而是用一种非常直观、生动的方式,让你理解那些看似复杂的影像学知识。我最欣赏的是它对于“为什么”的解释,比如为什么某种病会在影像上呈现出这样的表现?背后的病理生理机制是什么?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能够真正地“理解”影像,而不是死记硬背。这本书让我觉得,学习影像学并不枯燥,反而充满了探索的乐趣。我甚至开始期待下一次阅读它,想要从中发现更多新的知识点。

评分

粗略看了下,内容详尽,完美!!!

评分

非常好,和以前的教材思路不一样,很温和 友善,没有抵触感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非常好,和以前的教材思路不一样,很温和 友善,没有抵触感

评分

非常基础的书,详细

评分

书是好书,但是京东快递太不负责任了吧,就用一个破袋子装着,书都被弄大折了,还想好好保存呢,这都还没看呢

评分

这本书值得一读,很多的东西,可以学到。感谢作者,感谢我们的卖家。

评分

这个书不错,一直买他的

评分

见图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