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模拟电子技术》是一本模拟电子技术的基础教材,书中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模拟电路基本的理论知识,该书适合作为职业教育院校电工、电子类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教材,也适合作为电子技术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和自学用书。                 
内容简介
     《模拟电子技术》是一本模拟电子技术的基础教材,书中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模拟电路基本的理论知识,内容包括常用半导体器件,放大电路基础,直流稳压电源,放大器中的负反馈,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调谐器与正弦波振荡器,功率放大器等知识。
  另外,该书习题册配备了8个电路制作实验,每一个制作实验都配有实验报告,完成报告的过程就是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体验的过程,这种设计相信会激发读者对电子技术的学习兴趣。
  《模拟电子技术》的主要素材均来源于电子产品的实际电路或教师多年的经验积累,特别适合作为职业教育院校电工、电子类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教材,也适合作为电子技术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和自学用书。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第1章 常用半导体器件
1.1 二极管
1.1.1 半导体基础知识
1.1.2 二极管的单相导电性
1.1.3 二极管的名称
1.1.4 二极管的分类
1.1.5 认识几种常用二极管
1.1.6 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1.2 晶体管
1.2.1 晶体管基础知识
1.2.2 晶体管的电流放大作用
1.2.3 晶体管的共射特性曲线
1.2.4 晶体管主要参数
1.3 晶闸管
1.3.1 晶闸管的结构与符号
1.3.2 晶闸管的导电机理
1.3.3 晶闸管的分类
1.3.4 晶闸管的检测
1.3.5 晶闸管的管脚排列
1.3.6 晶闸管的应用
1.3.7 晶闸管的主要参数
本章小结
第2章 放大电路基础
2.1 共发射极放大器
2.1.1 电路组成
2.1.2 作原理
2.2 放大器的分析方法
2.2.1 估算法
2.2.2 图解法
2.3 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2.3.1 影响静态工作点稳定的因素
2.3.2 波形失真与静态工作点的关系
2.3.3 稳定静态工作点偏置放大器
2.3.4 稳定工作点偏置放大器电路仿真
2.3.5 稳定静态工作点偏置放大器应用实例
2.4 放大器的三种基本接法
2.4.1 共集电极放大器(射极输出器)
2.4.2 共集电极放大器仿真
2.4.3 共基极放大器
2.4.4 共基极放大器仿真
2.4.5 放大器三种接法的比较
2.5 多级放大器
2.5.1 多级放大器的耦合方式
2.5.2 阻容耦合多级放大器的动态分析
2.5.3 阻容耦合多级放大器的频率特性
本章小结
第3章 直流稳压电源
3.1 整流电路
3.1.1 半波整流电路
3.1.2 桥式整流电路
3.1.3 变压器中心抽头式全波整流电路
3.1.4 整流桥堆
3.2 滤波电路
3.2.1 电容滤波电路
3.2.2 电感滤波电路
3.2.3 复式滤波电路
3.2.4 三种整流电路参数比较
3.3 稳压电路
3.3.1 并联稳压电路
3.3.2 串联稳压电路
3.3.3 集成稳压器
3.3.4 可调式集成稳压器
3.3.5 电容降压式电源
本章小结
第4章 放大器中的负反馈
4.1 反馈的基本概念及判断
4.1.1 反馈的定义
4.1.2 反馈的判断
4.1.3 直流反馈与交流反馈
4.1.4 分立放大器反馈的判断
4.1.5 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
4.1.6 串联反馈与并联反馈
4.2 4种负反馈放大器性能分析
4.2.1 巳压串联负反馈
4.2.2 电压并联负反馈
4.2.3 电流串联负反馈
4.2.4 电流并联负反馈
4.2.5 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5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
5.1 集成运算放大器
5.1.1 认识集成运放
5.1.2 集成运放的工作特点
5.1.3 集成运放的两种基本电路
5.1.4 集成运放的两种典型电路
5.1.5 运算电路应用实例
5.2 电压比较器
5.2.1 电压比较器的传输特性
5.2.2 集成运放的非线性工作区
5.2.3 单门限电压比较器
5.2.4 双门限电压比较器
5.2.5 方波发生器
5.2.6 集成放大器反馈的判断
5.2.7 比较器应用实例
5.2.8 集成运放两种工作状态比较
本章小结
第6章 调谐器与正弦波振荡器
6.1 调谐器
6.1.1 Lc谐振电路及应用
6.1.2 单调谐放大器
6.1.3 双调谐放大器
6.2 正弦波振荡器
6.2.1 正弦波振荡器基本知识
6.2.2 LC正弦波振荡器
6.3 石英晶体振荡器
6.3.1 石英晶体的特性
6.3.2 石英晶体振荡器
6.4 RC桥式振荡器
6.4.1 RC串并联选频网络
6.4.2 分立式RC桥式振荡器
6.4.3 集成式RC桥式振荡器
本章小结
第7章 功率放大器
7.1 功率放大器的基本要求及分类
7.1.1 功率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7.1.2 功率放大器的分类
7.1.3 功率放大器的分析方法
7.2 变压器耦合功率放大器
7.2.1 电路原理
7.2.2 变压器耦合乙类推挽功率放大器
7.2.3 甲乙类推挽功率放大器
7.3 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
7.3.1 单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
7.3.2 双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
7.3.3 桥式推挽功率放大器
7.3.4 功放管的散热和安全使用
7.4 集成功率放大器
7.4.1 双声道集成功放TDA2822
7.4.2 单声道集成功放TDA2030
本章小结
附录
附录1 常用半导体器件的命名法
附录2 整流二极管1N4001~1N4007技术参数
附录3 开关二极管lN4148/1N4448技术参数
附录4 小功率晶体管$8050技术参数
附录5 MCRl00系列产品(-3,-4,-6,8)电性能参数
附录6 LM7805内部功能框图和技术参数
附录7 集成运放4558电性能参数
参考文献
习题与实验      
前言/序言
     本书是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职业技术教育‘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的成果教材。
  “模拟电子技术”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既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教学中需要着重定性分析,充分采用实物示教、演示实验等直观的教学方法以及计算机仿真辅助教学等先进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既要保持多年形成的比较成熟的体系,又要兼顾新时期职业教育的发展现实;既要符合该门课程的基本要求,又要培养学生们适当的定量计算和综合应用能力;既要有利于老师对教材的灵活取舍,又要有利于学生对教材内容的主动学习和思考。为此,我们保留了《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核心内容,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不追求理论的过分拔高,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特色;根据电工、电子类专业实际需要,合理确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范围与能力结构,在保证必要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实验性、实践性教学内容课时,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2.更新教材内容,使之具有时代特征,并对教材深度、难度作了较大调整。根据电子技术发展对劳动者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在教材中充实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材料等方面的内容。
  3.坚持教、学、做一体化,探索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一体化的模式,使教材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与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相结合。
  4.贯彻国家关于职业资格证书与学业证书并重、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国家就业制度相衔接的政策精神,力求教材内容涵盖有关国家职业标准(中级)的知识、技能要求,确实保证毕业生达到中级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为了便于教授和自学,我们在以前《模拟电子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如下改动:
  1.删除过深内容和过时电路图,对有深度但重要的内容以“*”标记作为阅读补充材料。
  2.引入计算机仿真技术(EWB)辅助教学。
  3.各章节内容或插图相互链接、互为借用。
  4.正文后面必要处用楷体字补缀“说明”、“注”和“提示”等文字,介绍与正文相关的技术细节或背景资料。
  5.下载元器件的PDF技术参数,剪裁、编辑作为元器件补充说明,真实、直观、具体。
  6.理论联系实际,增加工程实际问题的设问和解答。
  参与本书编写的主要作者都是从事职业教育多年的教师,具有丰富的职业教育经验。其中,第1、2章由中山市技师学院梁海珍编写;第3、5章由中山职业技术学院闫胜利编写;第6章由宁波市鄞州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王林英编写;第4、7章由中山市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熊宇和彭建宇联合编写;全书习题由尤新芳搜集整理。葛中海任主编,负责全部实验项目的编写及各章节内容的讨论和定稿。中山市技师学院教研室主任雷三元参加了编写过程的讨论,参加审阅的还有万华清、李旭波等几位高级讲师,在此谨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书中仿真电路图和实验内容中所用的元器件图形符号和字母代号等有部分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之处,但编辑对此未做规范,主要是便于学习及查阅。
  另附教学建议学时表(包含8个实验课程)如下,在实施中任课老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    
				
 
				
				
					《模拟电子技术》(赠习题与实验册)  精炼理论,直击核心:助您驾驭模拟电路设计的每一个挑战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模拟电子技术依然是构建各类电子系统不可或缺的基石。从微弱信号的捕获与放大,到信号的滤波与整形,再到各类振荡与电源管理,深入理解模拟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是每一位电子工程师必备的核心技能。本书,《模拟电子技术》(赠习题与实验册),正是为了帮助广大读者,无论是初学者还是希望巩固提升的专业人士,能够系统、深入地掌握这门学科的精髓而精心编撰。  本书在内容编排上,力求做到科学合理,循序渐进。我们并非简单地堆砌公式和电路图,而是注重引导读者理解每一个概念背后的物理意义和工程实践价值。全书涵盖了模拟电子技术的几乎所有核心主题,从最基础的元器件特性分析,到复杂集成电路的应用,力求为读者构建一个完整、扎实的知识体系。  第一篇:基础篇——夯实根基,理解本质  本篇旨在为读者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我们从最基本的半导体器件入手,深入剖析二极管和三极管的伏安特性、工作原理以及在各种电路中的应用。对于二极管,我们不仅仅介绍其单向导电性,更详细阐述了稳压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光敏二极管等特种二极管的工作特性及其工程意义,让读者理解它们是如何在实际电路中发挥关键作用的。  随后,我们聚焦于晶体管,尤其是双极型晶体管(BJT)和场效应晶体管(FET)。本书会详尽讲解它们的结构、能级、工作区域(截止、放大、饱和),并深入分析各种偏置电路的设计方法,如固定偏置、分压偏置、发射极稳定偏置等,重点强调如何实现静态工作点的稳定,这是放大电路能否正常工作的前提。对于场效应管,我们区分了结型场效应管(JFET)和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MOSFET),详细阐述了它们的栅控导电机制、跨导特性以及在不同应用中的优势,为后续的放大器设计做好铺垫。  第二篇:放大电路——信号的灵魂,设计的核心  放大电路是模拟电子技术中的核心内容,也是本书着墨最多的部分之一。我们从最简单的单级放大器开始,逐步过渡到多级放大器。对于单级放大电路,我们会详细分析其电压增益、输入电阻、输出电阻以及频率响应。特别地,本书会深入探讨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包括低频响应(由耦合电容和旁路电容引起的滚降)和高频响应(由结电容和寄生参数引起的滚降),并介绍如何通过优化电路设计来改善频率响应。  对于多级放大器,我们分析了直接耦合、阻容耦合和变压器耦合等不同的耦合方式,并深入探讨了它们的优缺点以及适用场合。本书还会重点介绍差分放大器的原理和应用,这是运算放大器最基本的组成单元,对信号的共模抑制和差模放大能力有着深刻的理解,是掌握现代模拟电路设计的关键。  第三篇:反馈与振荡——稳定与创造,电路的生命  反馈是模拟电路设计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它能够改善电路的性能,但也可能导致电路的不稳定。本书将系统讲解负反馈和正反馈的原理,以及它们对放大电路的增益、带宽、输入输出电阻和失真的影响。我们会详细分析不同类型的反馈组态(电压串联、电流串联、电压并联、电流并联),并给出判断反馈组态的通用方法。  在振荡器部分,本书会从正反馈的基本条件出发,详细介绍各种基本振荡电路的原理,如RC振荡器(移相、桥式)、LC振荡器(哈特莱、科勒、西蒙)以及晶体振荡器。我们不仅会讲解振荡器的工作原理,还会分析影响振荡频率稳定性和输出波形质量的因素,并介绍如何通过合理设计来获得高性能的振荡信号。  第四篇:信号处理电路——塑造信号,净化信息  信号处理是模拟电子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涵盖了多种重要的信号处理电路。滤波器部分,我们将从理想滤波器的概念出发,深入讲解有源滤波器(如Sallen-Key结构)和无源滤波器(如RLC滤波器)的设计原理。我们会分析低通、高通、带通和带阻等基本滤波器类型,并介绍巴特沃斯、切比雪夫等不同响应特性的滤波器设计方法,帮助读者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和设计合适的滤波器。  此外,本书还会介绍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标准波形)、比较器(用于信号阈值判断)、定时电路(如555定时器及其应用)等。这些电路在信号的产生、变换和分析中起着关键作用,对理解和设计复杂的电子系统至关重要。  第五篇:功率放大器与电源——能量的转换与供给  在实际应用中,很多电路需要驱动负载,这就涉及功率放大器。本书会详细讲解各种类型的功率放大器,包括甲类、乙类、甲乙类和丙类放大器。我们会深入分析它们的效率、失真特性以及驱动能力,并探讨如何设计能够满足不同功率输出需求的功率放大电路。  电源电路是为电子设备提供稳定工作电压的关键。本书将介绍线性稳压电源和开关稳压电源的基本原理。对于线性稳压电源,我们将分析串联型和并联型稳压电路的设计,并重点讲解如何利用集成稳压器(如78xx、79xx系列)构建简易而可靠的稳压电源。对于开关稳压电源,我们会介绍其基本拓扑结构(如降压、升压、升降压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并分析其高效率的优势。  第六篇:集成运算放大器——通用设计的强大工具  集成运算放大器(Op-amp)是现代模拟电子设计的“万能积木”。本书将花费大量篇幅深入讲解运算放大器的理想模型和实际模型,以及它在各种应用中的强大能力。我们将从反相比例器、同相比例器、加法器、减法器等基本运算电路讲起,逐步深入到积分电路、微分电路、比较器、电压跟随器等。  更重要的是,本书会重点介绍如何利用运算放大器设计滤波器、信号发生器、仪表放大器、对数/反对数放大器等复杂功能电路。我们将强调运算放大器的频率补偿、输入偏置电流、输入失调电压等实际参数对电路性能的影响,并指导读者如何选择合适的运算放大器以及如何优化设计以达到最佳性能。  赠习题与实验册——学以致用,融会贯通  本书的另一大特色是附带的《习题与实验册》。理论学习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掌握一门技术。《习题与实验册》提供了大量精心设计的习题,涵盖了本书每一章的重点和难点,有助于读者检验学习效果,巩固理论知识。习题的难度设计由浅入深,既有概念性的选择题和填空题,也有需要计算和分析的综合题。  同时,《习题与实验册》还包含了一系列由易到难的实验项目。这些实验项目紧密围绕书中的理论内容,从最简单的元器件特性测量,到放大器、滤波器、稳压电源等典型电路的搭建与调试。通过动手实践,读者能够更直观地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实验仪器(如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培养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本书的实验项目设计充分考虑了材料的易得性和操作的安全性,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高质量的实践平台。  本书的特色与优势     理论深度与广度兼备: 覆盖了模拟电子技术从基础元器件到复杂集成电路应用的广泛领域,并对每个主题进行了深入的讲解。    系统性与逻辑性强: 内容编排科学合理,从基础到应用,层层递进,帮助读者构建清晰的知识体系。    注重工程实践: 强调电路的实际应用和设计方法,引导读者理解理论知识的工程价值。    图文并茂,易于理解: 配备了大量的电路图、波形图和性能曲线,使抽象的概念更加形象化。    赠送习题与实验册: 提供丰富的练习机会和实践平台,真正实现学以致用,全面提升读者的动手能力和工程素养。  适用人群  本书适合所有对模拟电子技术感兴趣的读者,包括: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的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    从事电子产品研发、设计、测试等工作的工程师。    需要快速掌握模拟电子技术核心知识以进行项目开发的专业技术人员。    希望系统学习或回顾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的爱好者。  结语  《模拟电子技术》(赠习题与实验册)不仅是一本教科书,更是一本帮助您在模拟电路设计领域不断成长和精进的得力助手。通过本书的学习,您将能够更自信地分析和设计各类模拟电路,解决实际工程中的挑战,为您的电子设计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