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游戏”系列作品《鬼谷子的局》共十卷,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讲述谋略家、兵法家、纵横家、阴阳家、道家共同的祖师爷——鬼谷子布局天下的辉煌传奇!
战国时期,在一个叫清溪鬼谷的山上(今河南鹤壁市),隐居着一位被尊称为鬼谷子的老人(本名王诩),他每天在山上看书、打坐、冥想,不与世人来往,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但是,两千多年来,兵法家尊他为圣人,纵横家尊他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为祖师爷,道教则将他与老子同列,尊为王禅老祖。
本书为《鬼谷子的局》第七卷。在本卷中苏秦刺股谋制秦,出走邯郸欲合纵三晋。陈轸设套陷害张仪偷盗和氏璧,张仪遭酷刑逼问,出狱后被逐出郢都,无处可去,三思后投奔苏秦,却被苏兄设套羞辱。苏秦请教孙膑合纵之事,孙膑建议六国合一,以秦为敌,并叮嘱道:“打蛇要打头,擒贼要擒首。”
寒川子,原名王月瑞,河南省镇平县人,1981年毕业于西峡师范学校,1985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1987年服军役,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研究生院,1998年退役,从事自由撰稿,现为译者、作者和编剧。2003年起心系春秋战国,神交诸子百家,开写《鬼谷子的局》,历时十四载,仍在过程中,易稿无数,历劫千重,力图全方位展开先秦战国社会生活的画轴,再现百家诸子纵横天下的风采,探求两千多年来中华智慧之流的源泉。
第061 章 苏秦刺股谋制秦 琴师绝响成顿悟 / 001
第062 章 稚女懵懂入雕台 义士偿愿战越王 / 029
第063 章 痴女吹箫为孙郎 肃侯托国洪波台 / 057
第064 章 苏秦赴赵首倡纵 妄人塞耳听大贤 / 083
第065 章 子鱼结赵谋大位 同胞相残起刀兵 / 111
第066 章 诉别情怨女动心 说长策痴男得燕 / 141
第067 章 苏秦捧印开纵局 陈轸设套陷张仪 / 169
第068 章 香女献身救夫君 巧舌落难风雨天 / 201
第069 章 张仪舍脸投义兄 苏秦计羞结拜人 / 225
第070 章 魏侯空巢耍机心 疯人建言纵六亲 / 251
第061章|?苏秦刺股谋制秦?琴师绝响成顿悟
二月阳春,天气回暖,草木萋萋。
轩里村北头的苏家打谷场边,天顺儿领着地顺儿、妞妞及邻家几个孩子叽叽喳喳地在几个秸草垛边捉迷藏。该到天顺儿时,他飞步跑向旁边的窝棚,准备钻入窝棚里的草堆。刚到门口,阿黑蹿出,摇着尾巴横在他前面。天顺儿绕过它,进门,阿黑却一口叼住他的裤脚,扯他回来,复绕回来,堵在门口,横竖不让他进去。眼看留给他躲藏的时间不多了,天顺儿大急,踢开阿黑,冲进门里。
天顺儿陡然住脚,惊呆了。
靠墙角的一堆干草旁边,蓬头垢面、脸色青黄的苏秦端坐于地,宛如一尊泥塑,手捧竹简,目光却没在简上,而是微微闭合,就如睡觉一般。
显然是过于专注于什么,门口的一幕他丝毫没有察觉。
天顺儿断定二叔睡熟了。就在天顺儿松下一口气,准备寻地儿藏身时,苏秦突然身子一晃,竹简从手中滑落,掉到地上,发出“嗵”的一声。
天顺儿复看过去,惊呆了。只见苏秦眼睛未睁,手却动起来,凭本能摸到一把锥子,霍地刺入大腿。
见锥尖直扎下去,天顺儿急急闭眼。待他再次睁眼时,苏秦的锥子已到地上,竹简又在手中,二目却是依旧闭着。
天顺儿定睛细看,一道血流正在顺着苏秦的大腿流下袍角,凝在脚踝上。细看那只脚踝,上面竟有道道血污,不用说,他从秦国穿回来的黑色衣袍早被血污浸染,只不过看不出而已。
天顺儿顾不上躲藏,掉头撒腿就跑。几个孩子见他出来,欢叫着扑上来抓住他。
天顺儿将他们一把推开,撒丫子跑回家中。
“奶奶,奶奶—”天顺儿老远就喊。
“天顺儿,你叫啥哩?”苏姚氏正在忙活筛米,头也不抬地问道。
“奶奶,仲叔他??他??”天顺儿倚在大椿树下,大口喘气。
“你仲叔咋哩?”苏姚氏放下筛子,看向天顺儿。
“仲叔他??他用锥子扎??扎大腿哩!”天顺儿连喘几声,余惊未消。
“顺儿,胡说个啥哩?”苏厉妻拿着针线活从屋子里跑出来,语调风凉,“你仲叔是个人精哩,啥活不做,白吃白喝不说,还要人天天将好吃的送到口边,哪能自己扎自己哩?”
“娘!”天顺儿急了,“我不敢胡说呀!是真的,我亲眼看到仲叔拿锥子—”学苏秦的样子在大腿上猛地一扎,“噌地就是一下,血顺着腿流,脚??脚脖子上一道道的净是血印子!”
这部作品给我的感觉,就像是置身于一场精心编排的迷局之中,每一页的转折都出乎意料,又在回味之后觉得合乎情理。作者对于人性深处的洞察力令人惊叹,那些表面上光鲜亮丽的角色,私底下却隐藏着难以言说的算计与挣扎。我尤其欣赏作者构建的那个充满权谋斗争的时代背景,它不仅仅是故事的陪衬,更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强大引擎。读到那些关于智慧与策略的论述时,我常常停下来反复琢磨,仿佛自己也成了局中人,试图推断下一步的棋局。那些微妙的对话,往往暗藏玄机,没有一句是多余的,每一个眼神的交汇、每一次沉默的背后,都可能隐藏着颠覆性的信息。读完之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那种被复杂人性深深震撼的感觉,是近来少有的阅读体验。它不仅仅是阅读,更像是一场智力上的较量,让我对“布局”和“应变”有了全新的认识。
评分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阅读门槛不低,它要求读者保持高度的专注力,否则很容易跟不上作者构建的复杂关系网。但一旦你沉浸进去,那种回报是巨大的。它探讨的议题远超个人恩怨,更多的是关于宏观的治理之道和生存智慧。作者似乎借鉴了古代兵家和纵横家的精髓,将其与现代的叙事手法完美融合。我最欣赏的是,它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步步为营”的氛围,即使是看似随意的闲谈,都可能蕴含着试探和反制。读到中段时,我几乎是抱着速读的心态在追赶情节的走向,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关键的伏笔。合上书本时,我第一反应是想立刻重读一遍,因为深知初读时必然有许多细节和暗示被我匆忙地忽略了。这绝不是一部可以轻松“扫过”的作品,它需要敬畏和耐心。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功力,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刀光剑影”了。作者对辞藻的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那种古朴典雅而不失张力的描述,让我仿佛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硝烟味,感受到权力斗争的寒意。特别是一些心理描写,细腻入微,将角色内心世界的波澜壮阔刻画得淋漓尽致。例如,某位重要人物在关键时刻的眼神变化,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了他内心的挣扎与最终的决断,那种力量感是直击人心的。而且,与其他同类题材的作品相比,它在叙事结构上展现出极高的技巧,多条线索并行发展,却又条理清晰,最终汇聚成一个宏大而精密的整体。每次以为自己洞悉了真相时,总有新的线索浮出水面,将原有的认知彻底推翻,这种层层剥茧的阅读体验,真是酣畅淋漓,让人欲罢不能。
评分这部作品最成功的一点,在于它没有将“智慧”和“权谋”塑造成某种高不可攀的超能力,而是将其放置在非常真实、充满缺陷的人性土壤中进行展现。书中的智者并非全知全能,他们也会犯错,也会有感情的软肋,正是这些“不完美”,才使得他们的智慧显得更加可信和可敬。我特别喜欢作者处理冲突的方式,很少有那种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的场面,取而代之的是智力上的交锋,是语言的陷阱和逻辑的攻防。这种内敛的张力,比任何外在的暴力都更具震撼力。它让人体会到,真正的较量,往往发生在不动声色的地方,通过看似寻常的互动,悄无声息地改变着局势的走向。这不仅仅是一部历史或权谋小说,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审视世界、如何与他人共处的“方法论”的隐喻。
评分初读此书,我本以为会是一部晦涩难懂的古籍解读,没想到作者的笔触竟然如此灵动且富有画面感。整个叙事节奏张弛有度,该紧凑时如箭在弦,让人屏息凝神;该舒缓时又如同山间清泉,娓娓道来,让人心神宁静。最让我着迷的是,它似乎没有绝对的反派或英雄,每个角色都站在各自的立场上,为了达成目的而不断试探和博弈。这种多维度的视角,极大地丰富了故事的内涵,使得简单的善恶二元论被彻底打破。我常常为书中人物的抉择感到纠结,因为站在他们的角度,似乎也别无他法。这种代入感极强,让人不得不去思考,如果是我身处那样的环境,又将如何周旋?书中的一些哲学思辨,融入得恰到好处,不显得刻意说教,而是自然而然地从事件中流淌出来,引导读者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读完后感觉思维被极大地拓宽了。
评分同事推荐的书籍,非常好,推荐购买阅读
评分看完1-4卷,迫不及待看5-10卷!
评分书应该是正版,物流很给力,内容也不错
评分比第一版增加了很多内容,部分内容估计经过推敲也进行了订正,细节刻画更多了,至于是不是比第一版更好,见仁见智
评分一口气买了一套,看看一代奇人鬼谷子到底布了一个什么样的局,看看这个新版的和之前8本的旧版有什么区别,书比想象的薄。
评分很喜欢这套书,值得一看再看。
评分一口气买了一套,看看一代奇人鬼谷子到底布了一个什么样的局。
评分比第一版增加了很多内容,部分内容估计经过推敲也进行了订正,细节刻画更多了,至于是不是比第一版更好,见仁见智
评分第一版没有买到,第二版不能错过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