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件仿品背后,都是机关算尽的机巧和匪夷所思的圈套。
孤立无援的许愿,要如何一步一步解读《清明上河图》之谜,
秉持本心、去伪存真,挽救五脉危局?
人能鉴定古董,古董亦能鉴人。
马伯庸:作家。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银河奖得主,有“文字鬼才”之誉。被评为沿袭“‘五四’以来历史文学创作的谱系”,“文字风格充满奇趣”。 代表作:《长安十二时辰》《古董局中局》《三国机密》《草原动物园》
波云诡谲引人入胜,马伯庸凭借丰厚的知识底蕴和独特的叙事风格,将古董行当中的江湖险恶和隐秘文化一一道破。
——腾讯娱乐
波云诡谲,引人入胜,堪称古董鉴宝界的“福尔摩斯”。
——网易娱乐
他笔下既没有风花雪月,也没有明媚、忧伤的青春;他反倒是一会揭秘三国,一会又聚焦清明上河图的真伪(《古董局中局2》),甚至还把当年被盗的慈禧太后墓也写进了悬念丛生的《古董局中局3》,令众多读者看得欲罢不能……
——重庆晨报
目 录
第一章 夜半盗墓“吃现席”
所有人的眼睛都直了,看这些特征,搞不好是个明青花,那今晚可真是大收获了。吃现席有个特点——挖开墓室之前,谁都不知道里头是什么。有可能有稀世珍宝,也可能啥都没有。所以买家一般都先付一笔辛苦钱给盗墓的,谓之打赏,保证盗墓的不管挖出什么,都有一笔保底的收入,不至于白干。/001
第二章 寻访郑州瓷器造假窝点
“好消息是,咱们歪打正着,这辆车应该会带着我们抵达我们想要去的地方——造假作坊。” “为什么?您怎么知道的?”“这就是我要告诉你的坏消息。”我抓起一把土,松开手掌,慢慢让它滑落。这泥土黏性很大,粘在手上不掉下来,好像长在手上的疮疤一样。钟爱华看我的笑容诡异,不由得紧张起来。“现在咱们藏身的这个土堆,不是一般的泥土,而是墓葬土,埋过死人的。”我似笑非笑。/019
第三章 故宫博物院藏
《清明上河图》是赝品?!
《清明上河图》画的是汴梁市井,里面举凡饭庄、酒肆、民居、车马铺、杂货铺,都刻画得非常精细。其中有一处画的是赌坊,有四个赌徒围着台子在扔骰子。骰子一共有六枚,其中五枚都是六点朝上,还有一枚仍在旋转,赌徒们都张口大呼。汤臣告诉严世藩,按照常理,这几个赌徒应该喊的是“六、六、六”。而宋代汴梁口音里“六”是撮口音,要把口卷成圆形,而这些赌徒却都是张开大嘴,用的是闽音。从这一字之音,可知这是赝品。/057
第四章 第二张《清明上河图》惊现香港
无论是鉴古还是考古,都有一个原则,叫作孤证不立。只有一条证据,不算证据,它必须有别的证据去支持。所以我提出的那两点《清明上河图》的质疑,虽然会给学会造成麻烦,但不足以推翻故宫鉴定的结论。但如果在这个节骨眼上,另外有一幅真品冒出来,意义就大不相同了。旁证有旁,孤证不孤。《清明上河图》上没有作者题款,这并不说明什么,可能是被挖走,可能是损毁,种种可能性都存在。但如果出现另外一幅一模一样且题款齐全的,两下对比,那这一幅的真伪就大有问题。/103
第五章 寻找鉴定《清明上河图》的关键
当时有个大收藏家毕沅,花了大价钱从陆费墀处购得《清明上河图》,可惜后来犯了大错,满门抄斩,这幅画就进了宫中。嘉庆帝特别喜欢这幅作品,把它收录在《石渠宝笈三编》一书内。到了道光朝,戴熙有一次入宫作画贺寿,天子一高兴,恩准他进入御库观摩。他借这个机会,终于一睹其真容。戴熙当晚回来,神色有些古怪。他儿子戴以恒也是位丹青名家,问他有没有看到《清明上河图》。戴熙说了一句奇怪的话:“张择端灿然杰作,惜乎不全。”/143
第六章 残本的秘密
这是《清明上河图》的结尾部分,这里画的是一个十字路口,行人车马簇拥其中,四角的店铺里也都热闹非凡。再往左一点点,景物戛然而止,变成空白处,全是历代收藏者的题跋和印章。张择端画的是汴京东南城角,以汴河为线索,绘出汴京城郊到城内的沿岸景物。他为的是表现盛世清明之景,那么汴京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地标,是绝对不应该遗漏的。/181
第七章 发现真相
到了嘉靖朝,残缺不全的《清明上河图》真品流入严嵩手里。与此同时,吴人黄彪拿到了乙本,并以此为底,制成了几可乱真的《清明上河图》赝品,并流入王世贞的弟弟手里。等到严嵩败亡,这一真一赝两个版本,便彻底混淆了。没人知道被嘉靖皇帝抄入内府中的,是真还是假。/213
第八章 香港:真假国宝现场对决!
舞台上那煌煌大气的汴梁画卷依然平静地摊开着,以无比沉静的气度睥睨着周遭的喧嚣。在过去的千年时光里,它无数次见证了欲望与理想的碰撞。今天所发生的一切,不过是它漫长经历中的一个小小片段罢了。/245
尾声/279
后记/282
玩古董最重要的是什么?
有人说是眼光,有人说是人脉,其实都不够准确。古董这一行玩到极致,真正讲究的就两个字:“缘分”。所以老一辈玩古董的人,大多信命,相信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不强求。若是一件玩意儿跟你没缘分,你把它强弄到手,这叫逆天而行,会招引无穷祸患,那件古玩不再是善品,反成了噬主的凶物,轻则身败名裂,重则性命堪忧。
不过这都是老讲儿了,属于封建迷信。如今这个时代,大家接受唯物主义教育几十年,早就不信这一套。只要有钱可赚,管他什么规矩、什么路数,一概以大无畏的气魄彻底砸碎踏平。财神爷在上,牛鬼蛇神全都要靠边站。
比如此时跟我同车的那几个人,显然就不是那种敬畏传统的老派古董商人。
我现在正置身于一辆破旧的丰田九座面包车里头,车里除了司机一共只有五个人。车厢里一直特别安静,没人搭讪,也没人寒暄。那四个人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全都摆出一副拒人千里的淡漠表情,沉着脸一言不发。只有当车子猛然一颠的瞬间,他们才会飞快地调动眼神,假装不经意地朝彼此投去锐利的一瞥。
我能感觉到,这四个人跟我不太一样。我是城里的小古董店主,而他们则是那种专在农村收旧货的古董贩子。这些人常年混迹乡村,跟朴实却又狡黠的农民打交道,所以身上带着淡淡的土腥味和杀气。
这车里坐的都是谁?现在往哪儿去?我完全不知道。车窗关得严严实实,外头的夜色漆黑如墨,根本看不清景物。只有引擎发出低沉的嗡嗡声,表明我们正在朝着某个目标行驶。
我懒得多想,把头靠在冰凉的车窗上,太阳穴抵住窗扣,就这么似睡非睡。这车子走得晃晃悠悠,上下颠簸,我昏昏沉沉中浮起一种奇特的错觉——整个车厢就像是一具刚刚被钉起来的大棺椁,严丝合缝,不留一丝光亮。我在里头躺着,外头有十六人大杠抬着棺材一步步走过坟地,走下墓道,朝着最终的墓穴前进,前进……对了,还没自我介绍呢。我叫许愿,已经过了而立之年,是皇城根儿下一个倒腾古董的小人物。我在琉璃厂有家小店,平时倒腾点金石玉器,店名叫作四悔斋。
哪四悔呢?是悔人、悔事、悔过、悔心。这是我爹临死前的遗言,他在“文革”期间被迫害,投了太平湖,留下这么八个字。而这八个字后头,其实还隐藏着一大段故事。我们家祖上是“明眼梅花”的一支。“明眼梅花”指的是古董行当五个古老的家族,他们各自擅长一个门类古董的鉴定,在收藏界有着泰山北斗的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这五脉改组成了中华鉴古研究学会,影响力依然不小。
我爷爷许一城原来是民国时期五脉的掌门人,出身白字门,后来因为盗卖则天明堂的玉佛头给日本人,被当成汉奸枪毙了。我们许家从此一蹶不振,退出五脉。三十岁生日那天,在有心人的推动下,我一头掉进这个旋涡里。经过一番艰苦周折,我总算是为我爷爷平反昭雪,让佛头回归祖国,了结了许家和这玉佛头的千年纠葛。事了以后,我还是回到四悔斋,继续倒腾古董,悄无声息地活着。
我突然听到一声刹车嘶鸣,身子猛一前倾,从回忆中醒过来。车子终于停住了,我睁开眼睛,摆了摆头。这一摆可不得了,我看到旁边车窗外的黑暗中,赫然浮现出一张惨白的人脸,脸上的双眼特别怪异,一边特别大,圆如牛眼,黑的少,白的多;一边特别小,跟王八对瞪不一定能赢。这一大一小两只眼睛,好像随时在瞄准开枪似的。
我顿时吓得一激灵,身子下意识地躲了一下,差点从座椅上掉下去。同车的四个人似笑非笑,露出鄙夷的神色。我这才想起来,这张脸应该是这辆车的司机。没容我多想,“哗啦”一声车门被拽开,司机把头探了进来,一边大眼珠子转了转,沙哑着嗓子做了个请的手势,“我叫大眼贼,跑堂的,几位跟着我走吧。”
我连忙调整一下呼吸,跟着其他四个人一起跳下车来。我双脚一踏上地面,一股混杂了松枝和野草的清香扑鼻而来,味道特别清凉。不用问,这是荒郊野岭的山味儿,而且是特别荒凉的地方。我环顾四周,隐隐能看见几座山形轮廓,黑暗中状如巨兽隐伏一般,似乎随时会扑过来。
大眼贼让我们跟紧他,朝着黑暗中的一个方向走去。此时天上乌云遮蔽,把月光挡得死死的,只有那大眼贼手里攥着个忽明忽暗的手电筒,勉强照亮前路。他这个手电筒特别有讲究,灯头罩了一圈硬纸板,这样光柱只收束在前头一段,散射不出去,稍微离远一点,就看不到了。
我们跟着他在高高低低的山坡地上走了十多分钟,七转八弯,中间还钻了两回林子。终于有人忍不住问了一句:“你这是把我们带去哪儿?到底在哪里开席?”
……
这本书的叙事节奏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从开篇的那一小撮悬念开始,作者就精准地把握住了勾起读者好奇心的火候,一点点地剥开迷雾,却又总是在关键时刻留下一条新的线索,让你不得不去猜测下一步的走向。那种环环相扣的感觉,就像是掉进了一个精心编织的迷宫,你明明知道自己正在探索,却完全无法预知出口会在哪里出现。我尤其喜欢那种对历史细节的考究,读起来一点都不觉得枯燥,反而像是跟着主角一起穿越时空,亲身触摸那些被岁月打磨过的器物,感受它们背后沉甸甸的故事。每一次看似不经意的描写,最终都会在后续的情节中找到呼应,这种伏笔的艺术处理得炉火纯青,让重读一遍都充满了发现的乐趣。作者对于人物心理的刻画也相当到位,主角在面临抉择时的挣扎、在真相面前的震撼,都通过细腻的文字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感觉不是在看一个虚构的故事,而是在见证一个真实的人的成长与蜕变。那种紧张感,即使在夜深人静时,也让人难以放下书卷,只想一口气读到天明,直到尘埃落定。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巧妙,它不仅仅是一条线索到底的探险,更像是一张巨大的蜘蛛网,每一件古董、每一个线索点都像是网上的一个结点,相互牵引。你以为你已经解开了谜团的A点,却发现A点其实是通往B点和C点的中转站。这种非线性的探索感,让读者始终保持着一种“主动参与”的状态,我们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去梳理这些看似分散的碎片。尤其赞赏作者处理时间线的方式,经常会插入一些前尘往事的闪回,但处理得极其自然,仿佛历史的投影突然打在了当下的场景中,极大地增强了故事的厚重感和宿命感。这种层层递进、不断拓展世界观的叙事方式,让这本书的耐读性极高,每次读完都会觉得自己的知识边界也被拓展了一点,它带来的满足感是那种智力和情感双重充盈的踏实感。
评分我必须承认,这本书在人物群像的塑造上极其成功。主角固然有魅力,但围绕在他身边的配角们,每一个都有自己的立场和独特的生存哲学,让人印象深刻。那个亦敌亦友的同行,他的精明与无奈,那个总是在关键时刻提供关键信息的幕后人物,他的深不可测,都让故事的维度一下子扩展了。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时而合作,时而猜忌,界限模糊不清,这才是真实世界里人与人相处的常态。作者没有简单地将他们标签化,而是展现了他们的灰色地带。有时候,你甚至会为那些站在对立面的人感到一丝惋惜,因为他们所追逐的东西,本质上与主角并无太大区别,只是他们选择了不同的手段。这种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让这部作品超越了一般的悬疑冒险,更像是一部探讨欲望与道德边界的社会切片。
评分说实话,初读时我有点担心这种带有浓厚“寻宝”色彩的故事会不会落入俗套,毕竟市面上类似题材的作品不少。但这本书真正的高明之处,在于它巧妙地将古董的鉴赏知识融入了紧张的剧情张力之中。它不是生硬地塞给你一堆术语,而是让这些知识点成为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齿轮。你得跟着主角一起学习如何辨别真伪、如何解读那些隐藏在纹饰和包浆之下的密码,这种“寓教于乐”的呈现方式,极大提升了阅读的沉浸感。每一次成功地解读出一件文物的秘密,都带来一种智力上的小胜利,非常过瘾。而且,这本书并没有把反派塑造成扁平的恶人,他们对古董的热爱和执念同样深刻,只是路径不同,使得这场较量更像是两种价值观的碰撞,而非简单的正邪对抗。这种多层次的冲突,让故事的厚度一下子就上来了,让人在享受刺激的同时,也能进行一些关于“拥有”与“守护”的思考。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风格有一种老派的韵味,但又恰到好处地保持了现代叙事的流畅性。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描写环境和气氛时所使用的那些富有画面感的词汇,仿佛能闻到旧家具散发出的木头香气,能感受到地下密室里泥土的潮湿。特别是当涉及到一些高规格的拍卖会或者秘密交易场景时,那种低语、试探、眼神交锋的描绘,简直让人屏住呼吸。它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在光天化日之下进行的阴谋”的感觉,即便是最普通的场景,也因为潜藏的暗流而变得不平静。阅读过程中,我多次停下来,不是因为情节太快,而是因为某些句子本身就值得玩味,像是精心打磨过的玉器,光泽温润。它没有那种浮躁的、追求爆炸性效果的写作倾向,而是更注重细节的打磨和氛围的铺陈,这让整个阅读体验显得格外扎实和高级,读完后留下的回味悠长。
评分6.1买的存货,后面慢慢看,希望都和胃口。
评分一本不合十块钱,相当可以的
评分古董局中局全集(完整修订版 套装共四册)
评分不错!刚收到!……………………
评分书还没看完但是马伯庸的小说很不错
评分不错!刚收到!……………………
评分包装好,送货快,性价比高
评分我喜欢老马的书 *^O^*
评分搞活动买的书,挺便宜的,希望质量不错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