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重大写作诞生的时刻。——杨庆祥
一种沉静、充满反思的“见证者”的声音。——张悦然
终于等到了周嘉宁。在公共话语渐渐退场之后,原来要用这种声音去表述这个世代。——梁文道
1、周嘉宁短篇小说转型力作,关于城市、青年、未来、创造、美、友谊,探讨时代和历史如何作用于当下的中国年轻人。
2、生命的价值正是人自己创造的,一幅明亮的、英雄的、乌托邦式青年群像:在混乱的格局中明确自己的位置,在复杂的环境制定切实的计划,在无聊的噪声中保持向上的热望,最终使年轻成为一种品质。
3、97回归的方阵、申奥成功之夜、上海世博会、郊野音乐节、大众偶像、电子游戏……一次从21世纪初回溯至今的时光之旅,在下沉的世界里,用文学的方式,为此 时此地的青年生活建造纪念碑。
我们的理想是什么?我们的责任是什么?
我们如何在下沉的世界建造自己的纪念碑?
周嘉宁短篇小说转型力作,不可复制地书写八〇后青年一代的心灵与漫游
一场世纪初的漫游,介于即将失去的时代与正要开始的时代之间。从上海,北京到香港,可爱平凡的年轻人在规则的缝隙间呼吸,嬉戏,仿佛青春可以一直持续下去。书中的叙事者穿梭在北京奥运会,郊野音乐节,城市马拉松和低像素电子游戏的场景之中,曾经的大众偶像与地下青年文化交织成时间的舱体。
好比从未被命名的巨型动物出现在眼前的震撼和迷惘,或者站在林间空地时,头顶的银河。在《基本美》中,周嘉宁于千禧一代青年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里,开辟出一片尚未被定义的状态,以一种轻盈,逆流的语言,标记出他人与自我,意义与美学的崭新边界。
周嘉宁,复旦大学中文系硕士,作家,英语文学翻译。
出版有长篇小说《密林中》《荒芜城》,短篇小说集《我是如何一步步毁掉我的生活的》等。
周嘉宁擅长在徐缓中表现撕扭,在恬淡中展示挣扎。她寻找的小说入口往往很小,却有别人看不见的风景。优雅文静的文字,饱含温度、热量和别样的情致。——程永新
从现实看,周嘉宁的小说避免了生活的戏剧化,显现出日常的忧劳,交流的艰难和情感的困窘;从虚构看,所有的现实都被收摄为向上的可能,仿佛融入了澄澈的大湖,呈现出一种让人心动的基本美。——黄德海
她是一个被内在力量驱动的作家,她身上有极其固执的软弱,她的小说很容易与读者擦肩而过,当时惘然,后来想起,觉得是她主动避让。为了不让你记得,或者是她自己可以忘怀。——路内
终于等到了周嘉宁。在公共话语渐渐退场之后,原来要用这种声音去表述这个世代。在他们还没来得及变老就被时代抛弃之前,留下一段写在浮沙上的足迹。——梁文道
读了周嘉宁的这些小说,意识到我们这一代人确实有共同的东西:历史的虚无以及对这种虚无的抵抗,不知所以的讽刺和热望,陷于自我和时代的反复纠缠……这是重大写作诞生的时刻。——杨庆祥
这本书里的小说以一种内在的统一性,完整地呈现了周嘉宁近年的思考——关于远去的时代和消逝的青春之间曾发生过的强烈共振。她用诗意的语言,创造了一种沉静、充满反思的“见证者”的声音。——张悦然
了不起的夏天
假开心
你是浪子,别泊岸
盛夏的远足
抒情消亡简史
大湖
去崇明岛上看一看
基本美
等到十点,萨马兰奇缓缓地说出“北京”两个字,现在回想起来这幅电视画面,和那些重要的历史片段毫无两样,带有时代的叠影和回声。秦目瞪口呆地扭头看着师傅,师傅也正看着他,“牛逼啊!”他们可能是异口同声地说。接下来的两三分钟里,他们抓起各自的T 恤,踩着球鞋往门外跑,跳上马路上撞见的第一辆出租车——“哥们,我们去天安门!”——《了不起的夏天》
谁不喜欢喝醉呢。一年四季的醉略有不同,却各有各的妙。冬天从热乎乎的小酒馆里出来,披着大衣在寂静的马路上歪歪斜斜地走两步,清冽的空气从鼻子猛灌进肺里。夏天从傍晚就开始喝酒,夜晚仿佛永远都不会到来。秋天我们抓紧最后的机会在室外喝酒。春天,春天最能体会到动物性的感伤和喜悦。——《假开心》
“姐姐,你真的觉得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就是一座山头和另外一座山头吗?”
“是啊。”
“那我和你之间呢,是两座很远很远的山头?”
“倒也无所谓远近,谁会爬下自己的山头呢。不过就是站在各自的山头上挥挥手吧。”
“果然所有人都这样想啊。”她说。
“嗯?”
“我大概就是想要打破这种时代的无聊。想要站在一个山头,站在界限的一侧。”——《你是浪子,别泊岸》
在得知有关洲的最后消息的夜晚,致远怀着难以描述的心情,抛下手机里的新闻,登陆了遗弃很久的游戏。游戏在几年前便不再接受新用户注册,也停止了地图的更新,但依然有人在做日常维护。想象孤单的服务器在那位程序员家里兢兢业业地运作,仿佛末日之后幸存着的场景。——《基本美》
这本书的装帧实在太美了,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纸张的质感也极其考究,那种微微泛黄的米白,仿佛能透过纸面感受到岁月的沉淀。我本来是冲着内容来的,但光是翻阅这本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作者的排版设计简直是艺术品,字与字之间的呼吸感恰到好处,留白的处理更是精妙绝伦,让人在阅读时心情无比平静。我记得有几页专门展示了一些古典建筑的局部特写,光影的捕捉能力让人叹为观止,即便是印刷品,那种立体感和层次感也扑面而来。我甚至买了一盏专门的阅读灯来搭配它,就是为了更好地欣赏这种视觉上的盛宴。坦白说,这本书的实体书本身,已经超越了一本“书”的范畴,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它的重量、气味、触摸感,都烘托出一种庄重而典雅的氛围,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要慢下来,细细品味每一个细节。如果你是一个对书籍设计和印刷工艺有极高要求的人,这本书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评分这本书的学术严谨性毋庸置疑,但它的学术性并没有让它变得晦涩难懂,这才是最难能可贵的地方。作者在引用大量的美学理论、哲学论证和科学实验数据时,总能用非常清晰、甚至带着幽默感的语言进行过渡和解释。举个例子,他对康德美学观点的阐述部分,通常是理论密度最高的地方,但作者巧妙地穿插了一些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作为佐证,使得复杂的概念一下子变得具体可感,仿佛作者就坐在你身边,用最平易近人的方式为你讲解高深的学问。对于我这种非专业读者来说,这简直是福音。它成功地架起了一座桥梁,连接了学院派的深度和大众读者的可读性,让“美学”不再是少数精英的专属词汇,而是每个人都可以参与讨论和体会的领域。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知识有追求、但又害怕被纯粹的学术术语吓退的人。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内容对我个人生活的改变是微妙而深远的,并非那种立竿见影的效果。它没有给我任何可以立即套用的“美妆技巧”或者“穿衣指南”,但它在我潜意识里建立了一个新的参照系。我现在看任何事物——无论是清晨的阳光穿过树叶的方式,还是街边咖啡店的灯光布局——都会不自觉地分析其中的平衡感和比例关系。以前觉得“好看”是一种感觉,现在我能隐约捕捉到这种感觉背后的逻辑。这种认知上的转变,极大地提升了我对日常环境的敏感度和鉴赏力。很多我以前认为理所当然的景象,现在看来都蕴含着精妙的设计。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它让你变得更“挑剔”,但更重要的是,让你变得更有“眼光”,能从平凡中挖掘出不凡的结构之美。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独特,它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者,带着你穿梭于历史的长廊之中。它没有采用那种生硬的编年史叙述方式,而是通过一系列精选的案例和故事来阐述观点。比如,作者在对比古希腊雕塑与文艺复兴时期绘画时,引用的那个关于“黄金分割在人体结构中的微妙应用”的例子,真是令人拍案叫绝。他并没有直接给出公式,而是通过描绘那些雕塑家和画家在创作过程中所经历的挣扎与顿悟,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美”的发现过程,而非仅仅是结果的呈现。这种叙事策略,让原本可能枯燥的理论变得鲜活起来,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历史的厚重感。我常常在想,作者一定是花费了大量心血去研究那些尘封的文献和艺术家的手稿,才能将这些零散的知识点串联成如此流畅且富有感染力的故事线。
评分我花了整整一个周末的时间,才算粗略地读完了第一遍,但这本书给我的冲击力,完全不在于它讲述了什么具体的知识点,而在于它构建了一种全新的观察世界的视角。它不是一本教你“如何变美”的操作手册,而更像是一把钥匙,帮你打开了一扇通往“美学本质”的门。里面的论述非常深入,甚至有些哲学意味,它探讨了对称性、比例的起源,以及人类审美心理的深层根源。读到关于“韵律”那一章节时,我忽然明白了为什么某些旋律会让人感到舒适,那不是偶然,而是潜藏在自然规律和数学结构中的和谐统一。我不得不承认,有些地方我需要反复阅读,甚至需要查阅一些背景资料才能完全领会作者的深意。这本书要求读者投入极高的专注度和思考量,它拒绝提供快速的答案,而是引导你走向更深层次的探寻。如果你只是想找一本轻松愉快的读物,恐怕你会很快被它的思辨性劝退。
评分在微博上看见荞麦推荐的,并且给写的序,Kindle还没有,所以还是得入一本纸质书来看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周嘉宁的新书,但里面有些已经在刊物发表过
评分老实讲,快递把书弄丢了,我都没看到书长啥样。
评分包装完好,送货服务态度很好
评分很好
评分这本书我是期待了很久,只是简单看了下作者的生平,就已经能知道这本书存在于世的意义有多大了。虽微小但不寂灭,虽短暂却永恒!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