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編寫的初衷是成為閤適的、流傳不廢的傢塾課本。選詩標準是“因專就唐詩中膾炙人口之作,擇其尤要者”。既好又易誦,以體裁為經,以時間為緯。書的題目有的說脫胎於民諺“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有的說取自“詩三百”,說法各不相同。《唐詩三百首》被公認為中國流傳廣泛的詩詞選集之一。
本次精校,將原注中引文,一一校正,訂正瞭一些以前被忽略的問題。
清乾隆年間蘅塘退士以《唐詩彆裁》為藍本,編選《唐詩三百首》,收錄詩三百一十首,成為流傳特廣、影響極大的唐詩普及讀本。
《唐詩三百首》詩範圍相當廣泛,收錄瞭77傢詩,共311首,在數量以杜甫詩數多,有38首、王維詩29首、李白詩27首、李商隱詩22首。它是中小學生接觸中國古典詩歌的入門書籍。
孫洙,字臨西,一字芩西,號蘅塘,晚號退士,祖籍安徽休寜。
陳婉俊,字伯英,江蘇上元人。《唐詩三百首》自問世以來,有多種注釋本流行,如清章燮的《唐詩三百首注疏》,清李盤的《注釋唐詩三百首》等,而其中簡明可讀、影響較大的是纔女陳婉俊的《唐詩三百首補注》。
唐詩三百首補注捲一
五言古詩
感遇/張九齡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李白
春思/李白
月下獨酌/李白
望嶽/杜甫
贈衛八處士/杜甫
佳人/杜甫
夢李白二首/杜甫
送綦毋潛落第還鄉/王維
送彆/王維
青溪/王維
渭川田傢/王維
西施詠/王維
鞦登蘭山寄張五/孟浩然
夏日南亭懷辛大/孟浩然
宿業師山房待丁大不至/孟浩然
同從弟南齋玩月憶山陰崔少府/王昌齡
春泛若耶溪/綦毋潛
尋西山隱者不遇/丘為
宿王昌齡隱居/常建
與高適薛據登慈恩寺浮圖/岑參
賊退示官吏/元結
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韋應物
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韋應物
寄全椒山中道士/韋應物
長安遇馮著/韋應物
夕次盱眙縣/韋應物
張九齡 九齡,字子壽,韶州麯江人。
七歲知屬文,擢進士,始調校書郎。玄宗即位遷右補闕,進中書侍郎。母喪奪哀,拜同平章事。卒謚文獻。
感遇①
①唐音注,感遇雲者,謂有感於心而寓於言,以攄其意也。
蘭葉春葳蕤,桂華鞦皎潔。
[葳蕤]字典。蕤,儒佳切,音蕤。說文,草水華垂貌。王粲詩,昊天降
豐澤,百卉挺葳蕤。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
[欣欣]陶潛歸去來兮辭,木欣欣以嚮榮.泉涓涓而始流。
[生意]世說,桓玄敗後,殷仲文還為大司馬谘議,意似二三,非復往
同。大司馬廳前有一老槐,甚扶疏,殷因月朔與眾在廳,視槐良久,嘆
曰,槐樹婆娑,無復生意。
[佳節]曹植錶,一陽佳節。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
[林棲]曹毗對,儒不追林棲之跡,不希抱鱗之龍。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摺。
[本心]魏誌管寜傳,豈自遭之而違本心哉。
自《唐詩三百首》成書以來,就有多種注釋本流行於世。例如章燮的《唐詩三百首注疏》、李盤根的《注釋唐詩三百首》等,而其中影響較大的是纔女陳婉俊的補注本。陳婉俊,自稱上元女史,其夫為桐城派後期大師姚瑩外孫李世芬,姚瑩也因此曾於道光二十四年(1844)為《唐詩三百首補注》作序。陳婉俊言,所謂補注“但詮實事,以資檢閱”。她的注簡明精要,除介紹作者生平外,還對名物、詞語進行解釋,旁引博徵,很有參考價值。此次齣版,以光緒十一年(1885)四藤吟社刻本加以標點。底本中異體字、俗字、避諱字以及明顯訛誤的字,徑改。其他校改之處,錯衍之字標以(),校改及補字標以[ ],不再另齣校記。
靜心之所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找一片屬於自己的寜靜之地,變得越來越難。而這本《唐詩三百首》,就成瞭我心靈的棲息之所。 每當我感到疲憊、焦慮,或者被生活的瑣事纏身時,我都會翻開這本書,選擇一首詩,慢慢地品讀。有時候,我會選擇王維的“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感受那種超然物外的靜謐;有時候,我會選擇孟浩然的“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體會那種淡淡的憂愁與感傷。 詩歌的韻律,仿佛能撫平我內心的躁動;詩歌的意境,能將我帶離塵囂,進入一個更加純淨的世界。在這些詩句中,我找到瞭片刻的安寜,找到瞭與自己對話的空間。 我發現,讀唐詩不僅僅是一種消遣,更是一種修行。它讓我學會用更平和的心態去麵對生活中的起伏,去欣賞生命中的美好。它教會我,即使在最艱難的時刻,也要保持內心的善良與純真。 這本書就像一位慈祥的長者,用它那深邃的智慧,引導我走嚮內心的平和與安寜。每當我閤上書本,心中總會充滿一種難以言喻的滿足感,仿佛靈魂得到瞭洗禮。
評分初遇 剛拿到這本《唐詩三百首》,感覺沉甸甸的,封麵設計樸實無華,仿佛承載瞭韆年的時光。翻開扉頁,熟悉的字跡撲麵而來,瞬間勾起瞭我學生時代的迴憶。那時候,背誦唐詩是學習的一部分,但更多的是一種探索。每一首詩,都像一扇窗,讓我窺見古人的生活、情感和智慧。 我尤其喜歡李白的《靜夜思》,那寥寥幾句,卻道盡瞭遊子的思鄉之情,每每讀來,心中總會泛起一絲淡淡的愁緒,仿佛也看到瞭那輪明月,聽到瞭那聲夜風的低語。還有杜甫的《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短短一句話,便將戰亂的悲涼和對國傢的憂思刻畫得淋灕盡緻。 這本《唐詩三百首》不僅僅是一本詩集,更是一本情感的指南,一本曆史的畫捲。它讓我重新審視那些曾經熟悉的詩句,發現它們在不同的年齡、不同的心境下,會呈現齣不同的意味。有時候,我會被詩中的豪情壯誌所感染,覺得自己也仿佛能“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有時候,我會被詩中的細膩情感所打動,感受到“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深情。 這本書就像一位老朋友,無論我何時翻開它,總能從中找到共鳴,找到慰藉。它讓我更加熱愛中國古典文化,更加珍惜那些流傳韆古的詩篇。
評分重讀 這次重讀《唐詩三百首》,感覺和學生時代完全不同。那時候,更多的是為瞭應試,為瞭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對詩歌的理解也停留在字麵意思。如今,我以一個成年人的視角,重新品味這些詩詞,纔真正體會到其中的深邃和精妙。 比如白居易的《長恨歌》,當年隻是覺得故事淒美,如今讀來,卻能感受到人性的復雜,權力的腐蝕,以及命運的無常。楊貴妃和唐玄宗的愛情,在時代的洪流中顯得如此渺小,又如此令人唏噓。還有李商隱的《無題》係列,那些撲朔迷離的意象,含蓄委婉的情感,總是讓人迴味無窮,仿佛置身於一個迷離的夢境。 我發現,很多詩歌都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王維的田園詩,描繪瞭一幅幅寜靜祥和的山水畫捲,讓我看到瞭“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淡泊心境;杜牧的《山行》,則讓我感受到瞭鞦日山景的壯麗與蕭瑟,以及詩人“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的閑適與熱愛。 《唐詩三百首》像一位飽經風霜的老者,用他的人生閱曆,為我講述一個個動人的故事,傳授一個個寶貴的人生經驗。我不再是那個被動接受的學生,而是主動去理解,去感悟,去從中汲取力量。
評分意外的驚喜 拿到這本《唐詩三百首》,我原本以為會是一本枯燥的古籍,沒想到卻給我帶來瞭意想不到的驚喜。它的內容比我想象的要豐富得多,而且編排也很有趣。 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每首詩的注釋和賞析部分。以前讀唐詩,常常會遇到一些不理解的詞語或者典故,影響閱讀的流暢性。而這本書的注釋非常詳細,對於一些難懂的字詞,都有清晰的解釋,而且還提供瞭背景知識,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詩歌的意境。 更讓我驚喜的是,它還收錄瞭一些不同版本的詩歌,以及一些關於詩人背景的介紹。這讓我感覺自己不僅僅是在閱讀詩歌,更是在瞭解曆史,瞭解那些生活在盛唐時期的文人墨客。 我發現,原來很多我們現在耳熟能詳的詩句,都齣自這些古人的筆下。他們的生活,他們的情感,他們的思想,都通過這些詩歌,穿越瞭韆年,依然能夠引起我們的共鳴。 這本書讓我對唐詩有瞭全新的認識。它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經典,而是鮮活的、有溫度的、能夠觸動人心的藝術。我非常享受閱讀的過程,每一頁都充滿瞭探索的樂趣。
評分贈予 為朋友選擇一本《唐詩三百首》作為禮物,是我最近做的一件特彆有意義的事情。我的朋友最近經曆瞭一些挫摺,情緒有些低落,我希望通過這本詩集,能帶給她一些溫暖和力量。 這本詩集,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種精神的寄托。我記得她曾經跟我說過,她很喜歡中國傳統文化,但苦於沒有閤適的入門書籍。於是,我毫不猶豫地選擇瞭《唐詩三百首》。 我想,當她翻開這本書時,她可能會被李白的豪邁所感染,忘卻暫時的煩惱;她可能會被杜甫的憂國憂民所觸動,重新審視人生的意義;她可能會被王之渙的《登鸛雀樓》所激勵,“欲窮韆裏目,更上一層樓”,重新燃起對生活的熱情。 詩歌的力量,在於它能夠跨越時空,連接心靈。我希望我的朋友,能在這些古老的詩句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寜靜與力量。當她讀到“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時,我希望她能感受到,即使相隔遙遠,我們依然心意相通。 這份禮物,承載著我對她的祝福和期盼,希望她能在詩海中暢遊,找到屬於自己的那片心靈淨土。
評分很好很不錯
評分很好很不錯
評分很好很不錯
評分很好很不錯
評分很好很不錯
評分很好很不錯
評分很好很不錯
評分很好很不錯
評分很好很不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