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1-24
一杯清茶,神聊新聞創新
一間聊吧,推演新聞實戰
一位長江韜奮奬入圍者曆時十年的新聞求新思辨
一部彆開生麵的新聞觀念集
1、形式奇特喜聞樂見:作者從其發錶的3000篇新聞作品中,精選齣59篇(其中有《人民日報》發錶的17篇)和2個係列報道,按照其特彆的新聞觀念分類,通過對每篇作品采寫的迴顧、思考及新聞價值,以聊天的形式、謙遜的態度、幽默的語言、優美的文筆,忽而聊在前、忽而聊在後,無拘無束、隨心自然地神聊自己對新聞求新的理解和感悟,並作為與文學互鑒收入不少優秀的詩作和散文,極具親和力。
2、師承名傢觀念新奇:第十屆長江韜奮奬入圍者汝鳴,曆經十年的新聞求新思辨,吸收新聞名傢艾豐、黃彩忠等的新聞觀念,在提齣采寫新聞要像總理那樣站在全國、全球和理論的高度想事情的同時,提齣要立足於給社會提供有價值的新啓示、與昨天舊的新聞價值取嚮抬杠,還形象通俗地將此比喻為“寫新聞是‘罵人’(即抬杠、求新,下同)的”,及既要善於思考,又要敢於“罵人”。這堅持新聞價值標準、新奇的新聞觀念閃耀著哲理的光輝,給人以啓示。這特色與敢和幾韆年傳統觀念抬杠的古典名著《聊齋》可謂一脈相承。故,有人稱《新聞求新聊吧》為當代新聞《聊齋》。
3、解剖麻雀具體實用:此書結閤對自己中國新聞奬獲奬等具體作品的解剖,進行堅持新聞價值標準、開闊新聞視野、新聞主題求新與標題載體創新,及動人事例尋找與新聞作品成功、創意策劃與工作性質係列報道成功、文學與新聞等關係的深入思辨,較為係統具體地闡述瞭新聞求新、創新的新奇觀念。對於采寫新聞求新、創新具有極高實用價值。尤其對想當好記者、采寫齣好稿、甚至獲奬、獲大奬的年輕記者,是本不可多得的好教材。
本書采取聊天形式,結閤精選齣的自己的新聞作品,以中國新聞奬獲奬等作品的探析、為群體農民鼓與呼成功探索的思考、初學作品得與失的解剖、新聞價值與事件大小的關係、寫新聞與評勞模的不同,及“抬杠、求新”、“思考‘齣’新聞”、“擦亮新聞的眼睛”、“追求創意的錶達”、“尋找讓人怦然心動的典型事例”、“做好新聞‘點心’”、新觀念在新聞評論中的位置、創意策劃與工作性質係列報道成功及新聞與文學的關係等14個在新聞報道中常遇到及爭論的選題,吸收新聞名傢的新聞觀念,進行富有哲理地深入思辨。加上“文友聊汝鳴”和“後記”,較為係統具體地闡述瞭作者堅持新聞價值標準、對新聞求新、創新的新奇觀念,具有極高的實用價值。
汝鳴(曾用名汝允法、汝恒),頗有些傳奇色彩。原隻是個小縣城的通訊員,加之長達十年特彆艱辛的境遇(見書中“文友聊汝鳴”)沒能壓垮他,反倒成長為一名省級黨報的高級記者,後有2個長篇通訊獲中國新聞奬(一篇消息入圍),並獲23個全國性其它新聞奬、安徽新聞奬,還在省內外報刊雜誌發錶不少優秀的詩歌、散文和報告文學作品,數十篇作品被收入各類新聞和報告文學集。他還先後獲全國綠化奬章,兩次省委、省政府聯閤錶彰“先進個人”。經安徽省新聞工作者協會評選推薦,他作為2009年全省*一名額入圍全國第十屆長江韜奮奬。
目 錄
一本特彆的書——序汝鳴的《新聞求新聊吧》 001
立根原在破岩中——贊《新聞求新聊吧》齣版 004
聊吧一 中國新聞奬兩篇獲奬、一篇入圍作品采寫迴顧與探析 001
26 億元換來瞭什麼? 002
大局精神感動中國 008
天長36 個農技站辦起“示範園” 014
聊吧二 為群體農民鼓與呼三次成功探索的迴顧與思考 018
該怪誰呢? 020
讓瓜農到哪去賣瓜? 024
金安區6.5 萬災民嚴重缺糧 028
聊吧三 剖析幾篇初學作品的得與失 035
“兩筆帳”算齣一社明白人 035
七戶農民承包荒廢水麵養魚 037
小陳莊人均收入一韆元 039
太和縣辦好農業科技商店 040
聊吧四 新聞,莫以事件大小論短長 042
一傢貨真價實的餃麵館 043
該刹住敲竹杠的行為 045
這裏的牛越宰越多 047
聊吧五 寫新聞不是評勞模 049
太和縣酒廠承包及其引發的思考 050
太和縣為“野馬”套上籠頭 055
分竈不分傢 057
聊吧六 抬杠、求新 060
“馬流通”與新藥鄉 064
賣光瞭“公”字車的經理 066
不進“聖殿”大門的張老傢人 068
機械化施工在黑茨河 074
太和縣輪訓村支書 077
編席打簍 養活兩口 079
“農”字號的成品衣在哪裏? 081
敢爭主角占高枝 084
“天鵝”招標 087
我省扶農資金首次招標 090
安徽數十萬農戶“轉業” 092
我省“長防林”發揮巨大減災效益 094
“誠”字鑄就“銷梨王” 096
我省農業綜閤開發思路齣新 098
財政廳57 名處長全部“包”到縣 100
公共農業設施誰來養護 102
聊吧七 思考“齣”新聞 105
月季花傳奇 107
曹操迴故鄉 110
巧用聯閤拓市場 113
綠染長廊分外嬌 116
既要“米袋子” 又要“錢袋子” 119
一座老礦的“青春”秘方 124
閤成圩“閤”齣新效應 129
30 萬棵樹木是怎樣進城的 133
脫貧緻富的星星之火 137
村裏有瞭代理員 141
三上潮頭 145
聊吧八 擦亮新聞的眼睛 151
太和縣巧搭鵲橋解“雙憂” 153
我多麼想喊您一聲“媽媽”! 155
“商之都”招聘“商之王” 157
人人奉獻一片綠 159
聊吧九 追求創意的錶達 161
踏上第二級颱階的人們 162
黃山三重保險護奇鬆 166
風景這邊更好 169
聊吧十 尋找讓人怦然心動的典型事例 175
兼職“總統”張其應 177
小張莊:一個春天的童話 182
築在人們心頭的防洪大堤 186
聊吧十一 做好新聞“點心” 190
囍在趙廟 191
古廟會上的掌聲 194
唐垛湖爆破行洪目擊記 197
聊吧十二 新觀念——新聞評論的靈魂 200
讓畜牧業挑起大梁 202
接受曆史教訓 嚴防退水潰堤 205
要把生態建設放在首位 208
聊吧十三 創意的策劃——工作性質係列報道成功的關鍵 211
“動態” 例:“‘綠色長廊’韆裏行”
閤肥確保提前建成“綠色長廊” 213
懷遠為“綠色長廊”工程建“卡” 214
阜陽“綠色長廊”建設動作大 215
濛城“綠色長廊”林木頒證到戶 216
潁泉區“三個結閤”建“長廊” 217
潁州區實行“死樹追究製” 218
阜南“綠色長廊”建設奬懲從嚴 219
葉集鎮市政綠化一路一色 220
六安嚮生態經濟長廊進發 221
“成功經驗”例:“江淮分水嶺綜閤治理開發係列報道”
喝令山河重安排 225
巧調結構顯生機 232
科技治嶺見威力 238
聊吧十四 與文學互鑒 245
寫給黃山怪石 247
江南三月 248
我和兒子一起上學 249
歌 251
櫻桃園印象 252
大沙河嗬,我的母親 253
浮山情思(詩二首) 255
杜甫草堂(外二首) 256
彆瞭,我的苦楝樹 258
鼕 259
買花 260
謁雲嶺 261
椰林印象(外一首) 262
緻江南友人 264
除夕夜 266
新疆行 268
黃山情 270
海峽在吟唱 272
聊吧十五 文友聊汝鳴 275
八喜臨門 275
艱辛耕耘結碩果 277
聊吧十六 後記 279__
中國新聞奬兩篇獲奬、
一篇入圍作品采寫迴顧與探析
中國新聞奬,是全中國新聞作品的年度最高奬。全國的專兼職、業餘新聞工作者無不想獲得她。如何纔能獲得她?由於自己的水平所限,我不能夠給你一個準確的答案。
中國“長江奬”首屆首位獲得者、著名記者艾豐曾說過:“當記者要想總理想的事。”這是指當記者要像總理那樣,從全國乃至全球、站在理論的角度和高度去思考問題,纔能搞好新聞報道,纔能找到價值重大的好新聞。這句話也可逆嚮理解為,當記者要搞好新聞報道、想找到重大價值的好新聞,就要像總理那樣從全國乃至全球、站在理論的角度和高度思考問題。竊以為,這也許是獲取中國新聞奬最重要、也是必備的一個要素。
這裏,我對自己兩篇獲奬、一篇入圍作品(當年安徽全省報刊類僅四篇選送參評名額)的采寫,做些迴顧、比較與探析。但願能給新聞界的年輕朋友些許裨益。
財政並不寬裕的安徽,今年在全省全麵取消農業稅附加,降低農業稅率2.2個百分點,並實行糧食直補、良種補貼和農機補貼,全年免、減、補相加,財政減收26.73 億元——
26 億元換來瞭什麼?
帶來瞭55 億公斤糧油
很多年沒見過農民種糧有這樣高的積極性
“俺種瞭312 畝小麥,畝産達550 公斤;二茬種大豆,畝産196 公斤,都比去年增産20% 以上。兩季總收入48 萬元。”安徽省太和縣舊縣鎮張槐村種糧大戶徐淙祥樂滋滋地說。談起今年糧食增産的原因,老徐說:“主要是黨的政策好,種地劃算瞭。”
據介紹,推進農村稅費改革最早的太和縣,今年僅農業稅費免、減、補就給農民減負增收4712 萬元,人均近38 元,同比畝均減負62.54%,極大地調動瞭農民的生産積極性,全縣小麥單産、總産同比分彆增長瞭26.4% 和28.6%,均創曆史新高。
“預計今年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可達3400 元,同比可增長26%,均創曆史最高水平。其中糧油收入可占農民人均總收入的50%。”一見麵,天長市農業局的一位領導樂嗬嗬地說。今年,糧食直補最早試點縣市之一的天長市,農業稅費免、減、補給全市農民帶來4171 萬元的實惠,畝均減負增收48 元。農民勃發的生産積極性換來小麥、油菜籽、水稻同比分彆猛增39%、22% 和84%,均創曆史最高水平。
“很多年沒見過農民種糧有這樣高的積極性瞭,主要是政策在發揮作用。”省農委副主任張華建說。據統計,今年安徽實行農業稅費“一免一減三補”後,全省增産糧食50 多億公斤,增幅達到23% 以上,增産油料5 億公斤,加上糧油漲價因素,全省農民糧油總增收203 億元,投入産齣比達1∶7.6。主要由於糧食大幅增收,預計今年安徽省農民人均收入可增長300 元,增幅可望達10% 以上,創近8 年來的新高。
帶來瞭乾群親情
專門為農民負擔問題來省裏上訪的基本沒有瞭
“俺乾瞭22 年的村支書,傢裏齣瞭事,頭一迴遇到群眾這麼熱心幫忙!”阜南縣會龍鄉閆老村黨支部書記陳仲英很激動。今年10 月份,陳仲英的丈夫因病去世,村裏400 多戶人傢,除極少數不在傢的,老少爺們都自發趕來幫助料理喪事,看著屋裏院外黑壓壓前來幫忙的群眾,陳仲英淚如泉湧。
“以前,村乾部一年到頭不是催工就是討款,乾群關係緊張。現在不同瞭,稅費減瞭一大半,全到鄉納稅廳自己去交,明明白白,乾部還上門送糧食補助,幫助群眾發傢緻富,咱老百姓的心也是肉長的,能不感動嗎?”閆老村村民邰立勝說得在情在理。由於陳仲英齣麵擔保,他從鄉信用社獲得一筆小額貸款,今年種瞭7 畝大棚辣椒,一舉脫貧。
“閆老村今年發展大棚辣椒1500 畝,並建瞭400 多畝無公害辣椒示範基地,通過陳仲英擔保為群眾爭取的小額信貸就達30 多萬元,僅此一項該村今年畝均就增收1000 元。”會龍鄉鄉長李坤說。該村兩委班子一門心思幫助群眾緻富,在群眾中樹立起很高威望。一年間,通過“一事一議”,該村集資修路1.5 公裏、修橋8 座,每次議事沒有一戶群眾錶示異議。
過去群眾負擔過重,阜南縣農村乾群關係比較緊張,群眾上訪不斷。農村稅費改革,特彆是今年免、減農業稅費和實行糧食直補,全縣農村乾群關係得到根本改善。今年,全縣沒發生一起因農民負擔而上訪的事件。“以前,我們像風箱裏的老鼠兩頭受氣。現在好瞭,免、減稅費的新政策,把我們解放瞭。”采訪中,不少農村基層乾部這樣說。
“農村稅費改革前的1999 年,全省農民因負擔過重而來省上訪的多達3450批,共10245 人次;農村稅費改革後的2003 年下降到512 批,1195 人次;今年由於免、減農業稅和糧食直補等,至今順便提及曆年遺留農民負擔問題的上訪有310 批,578 人次,而專門為農民負擔和為今年的負擔問題而來省裏上訪的基本沒有瞭。”安徽省委、省政府來訪接待室主任西傳軍說。
帶來瞭農業生産的勃勃生機
由於得到實實在在的增收,鞦種的熱情高過往年
徐淙祥給筆者算瞭一筆賬:今年鞦種以來,他新打機井6 眼,購進噴灌、鏇耕、播種等全套機械,並提前購置瞭兩颱聯閤收割機,每畝除配方施足化肥外,還增施六七百公斤秸稈還田漚製的土雜肥,312 畝小麥全部使用包衣良種且全部抗旱造墒搶種等,總投資達14 萬元。
據悉,由於今年農民種田得到實實在在的增收,鞦種的熱情更是高過去年。太和、天長小麥播種麵積分彆增長瞭10 萬畝和7 萬畝;界首創曆史新高的45.2 萬畝小麥,有1/3 打瞭畦田,優質高效專用小麥良種覆蓋率達98% 以上;阜南縣創曆史新高的115 萬畝小麥,90 萬畝是群眾抗旱造墒搶種的,全縣有10萬人次的農民主動參加瞭鞦種培訓,同比增長15%;太和縣通過疏溝、打井、改塘,將新增、改善除澇麵積5.7 萬畝、新增旱澇保收田3.6 萬畝、改造低産田2.2 萬畝。農機熱也齣現瞭,今年界首購進各類農業機械同比增長81.82%,太和同比增長80%,天長購買各類農業機械的投入同比甚至增長瞭3 倍多……
幾天的奔走,筆者在省直有關單位獲得這樣一組數據:今年鞦種,全省夏糧播種麵積達3159 萬畝,油菜籽麵積達1565 萬畝,同比分彆增長90 萬畝和60 萬畝,其中優質小麥、優質雙低油菜播種麵積同比分彆增長5.26% 和5.42%,而且普遍突擊搶種比上年提早10 天左右;化肥同比畝均增施20%,土雜肥同比畝均增施1 方;有1060 萬人次農民主動參加鞦種技術培訓,機播麵積2328 萬畝,均大大高於去年。僅今年上半年,全省農民購買各類農業機械的投入就達9.35 億元,相當於去年全年同類投入的73.45%。看到這一組數據,筆者仿佛看到瞭我省廣袤農村煥發的勃勃生機,看到瞭5000 萬江淮農民燦爛的笑靨。
(此文作者還有立業、少平、王雨、炳旺)
鏈 接
什麼是“一減三補”?
為促進農民增收,中央齣颱瞭包括“一減三補”在內的一係列政策。“一減三補”即減徵農業稅,糧食補貼、良種補貼、農機購置補貼。
據有關部門統計,僅農業稅減免一項,我國農民就直接減輕稅收負擔301億元。此外,中央財政已兌現糧食直補資金116 億元、良種補貼28 億元、農機購置補貼7000 萬元,地方財政落實良種補貼10 億元以上、農機補貼5 億元左右。
“一減三補”政策大大激發瞭農民種糧的積極性,為今年我國糧食的全麵增産起到瞭關鍵性作用。今年全國糧食一舉扭轉瞭自2000 年以來連續四年減産的局麵。全年糧食總産量將比去年明顯增加,可以實現年初預定的4550 億公斤的目標。同時,據權威部門估計,今年一至三季度,農民人均現金收入達到2622.2 元,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11.4%,這是1984 年以來農民收入增長最快的一年。(注:“鏈接”由人民日報編輯於猛配)
原載《人民日報》2004 年12 月27 日第13 版頭條、即(經濟周刊)頭版頭條“經濟熱點”;《安徽日報》2004 年12 月3 日頭版報眼;獲第十五屆中國新聞奬(2004 年度)通訊三等奬;安徽新聞奬(2004 年度)通訊一等奬
聊 吧
“省政府大門又給一大批上訪的農民堵上瞭!”那些年,這種本不該發生的事情在安徽省城卻時有發生。
農民上訪主要原因是負擔過重。農業責任製後,大部分農民剛剛解決溫飽(直到2000 年,全國仍有3000 多萬農民沒有解決溫飽),除瞭國傢規定的稅費,鄉村基層一些組織和部門隨意找藉口嚮農民伸手(被稱作無底洞),以緻農村乾群關係緊張,甚至發生惡性案件。為解決這些問題,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府經中央同意,在全國率先實施農村稅費改革試點,大幅度減輕瞭農民負擔。繼而,財政並不寬裕的安徽,2004 年又率先在全省全麵取消農業稅附加,降低農業稅率2.2 個百分點,並實行糧食直補、良種補貼和農機補貼,全年免、減、補相加,財政減收26.73 億元。對此,全省農民拍手叫好。然而,改革也必然觸動一些人的利益,遇到不小的阻力。甚至,當時分管農村工作的副省長王懷忠(此人後因腐敗被判處死刑),在他主持的一次全省性大會上就公開反對。
迴顧戰爭年代,農民不僅送子送夫參軍,還咬緊牙關承擔起革命隊伍大部生活所需。新中國成立後,農民依然節衣縮食支持新生的人民政權,一度承擔起國傢財政收入的41 %。但是,人民的政府不能無限期地讓長期支持自己的農民超負荷承擔稅費。隨著改革開放、國民經濟快速發展、財政收入大幅改善,通過深化改革逐步減輕農民負擔,化解農村乾群由此産生的尖銳矛盾,鞏固基層政權是正確的決定,也是必然的趨勢。
作為一位負責農村報道的記者,我覺得有責任為維護這項得民心、閤天理的改革、維護廣大農民的正當權益鼓與呼,應敢於為衝破改革的阻力而鬥爭。采寫此稿正是如此,作品主題的新聞性、針對性極強!
既然是參與改革之爭,就需要充分擺事實講道理,做到有理有據,這更需要記者選好時機深入紮實采訪。2004 年11 月下旬,我及時抓住省農委剛剛預測齣當年全省農村經濟發展相關數據的最佳時機,立即深入一批稅費改革和“三補”試點較早、糧食生産重點及曾因農民負擔過重多次發生惡性案件的市、縣采訪,花大功夫到田間地頭嚮農民、乾部瞭解實情;還采訪瞭省農委、財政廳、省委省政府信訪辦等相關部門,獲得充足的第一手資料。稿件原用三個“換迴”(《人民日報》稿改用三個“帶來瞭”,下同)迴答“免、減、補”正確與否、值不值的問題。如果說,換迴55 億公斤糧油,政府的投入與撬動農民增收之比高達1∶7.6 還是有價的,那麼換迴久違的乾群魚水親情、民心和農村基層政權鞏固,更是無價的。加之,還促進瞭農民嚮土地加大投資,增強瞭農業發展後勁,換迴農業生産的勃勃生機,報道層層深挖很有說服力。既指齣有形有價的經濟效益迴報,又深挖換迴乾群親情、民心、基層政權鞏固等無形無價的迴報,並展示瞭農業生産勃勃生機的美好未來,作品主題具有相當的深度。更重要的是,農民負擔過重、農村乾群關係緊張,當時絕不僅限於安徽,而是一個帶有全國普遍性質的問題。著名記者艾豐曾說過:“當記者要想總理想的事。”竊以為,此稿思考認識問題的視野與高度應該說是如此吧。
正因為如此,作品於12 月3 日《安徽日報》頭版報眼見報後,12 月27 日《人民日報》13 版頭條(“經濟周刊”頭版頭條)又將此稿作為配閤全國農村工作會議的重頭稿件刊發,對全國及各省製定新的一年農村政策、實行稅費改革,並最終提前二三年取消延續瞭數韆年的“皇糧國稅”,都起到瞭較好的促進作用,可謂意義重大,時效性強。
再者,作品首次以安徽在全國率先試水、農村稅費改革中發生的重大爭論問題作主標“26 億元換來瞭什 新聞求新聊吧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新聞求新聊吧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新聞求新聊吧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新聞求新聊吧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