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共三章,靠前章主要介绍了围棋定式中很基本的星定式及其变化。第2章介绍了小目定式及其变化。第3章介绍了不常使用但变化多样的目外定式、高目定式、三三定式。定式是围棋的很基本技术,这一基本技术掌握得是不是扎实,是不是能对定式达到理解的程度,这个环节十分重要。 (韩)李昌镐 著;陈启 译 李昌镐,男,40岁,出生于1975年,韩国人。小学五年级时,即1986年成为职业棋手,14岁时在韩国KBS围棋王战中首获优选,成为世界上很年轻的围棋优选,1996年经韩国棋院特别批准升为九段。对于一个常年苦于瓶颈期的中级棋手来说,这本书的价值简直是无可估量。我一直感觉自己在布局阶段就莫名其妙地陷入被动,不是行棋太慢就是效率低下,严重影响了后续的战斗。这本书里关于“大场优先”和“效率最大化”的讲解,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解药”。作者用了很多实战案例来剖析那些看似平淡无奇的序盘定式,是如何一步步奠定整个局面的优势或劣势的。通过对这些经典手顺的反复推敲,我开始学会用更广阔的视角去看待棋盘上的每一个角落,不再纠结于眼前的得失,而是着眼于全局的平衡与厚薄,这对我心态的调整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评分坦白说,我之前也买过几本号称“系统”的围棋入门书,但往往是虎头蛇尾,开头讲得很热闹,后面就变得零散而晦涩难懂。然而,这本书的编排结构逻辑性强到令人惊叹,它仿佛构建了一个严密的知识金字塔。从最基础的劫材运用、边角的气形处理开始,循序渐进地过渡到复杂的对杀和中盘的布阵思路,每一个章节都是前一章的自然延伸和拔高。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每一节末尾设置的“自检小测”环节,虽然只是简单的几道题,但能立刻检验出我对本节内容的掌握程度,及时查漏补缺,确保知识点的吸收是扎实且牢固的,这种教学设计极具前瞻性。
评分这本书的选材非常注重实战性,不像有些理论书籍那样堆砌过于极端或不切实际的复杂变化。作者精选的定式和变化图,大多是当代职业棋手在正式比赛中反复验证过的“硬招”,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应用潜力。我试着将书中讲解的某些定式应用到自己的对局中,效果立竿见影,对手往往需要花费比平时更多的时间来应对这些变化,而我则因为提前消化了最优解,能够更从容地进入下一阶段的战斗。这本书不是让你成为一个理论家,而是实实在在地帮助你提升实战的胜率,它提供的每一步都是可以放在棋盘上检验的真金白银的棋力。
评分这本棋谱的装帧设计真是一绝,拿到手上就感觉分量十足,纸张的质感也相当棒,印刷的色彩饱满清晰,每一个棋子的走位都看得一清二楚,对我们这种常年在屏幕上研究棋谱的棋手来说,能有这样一本实体书作为参考,体验感提升了好几个档次。尤其是那些复杂的对杀和定式的图解,印刷得非常精细,即便是初学者也能轻松跟上作者的思路,不会因为模糊不清的线条而产生误判。而且,书本的开本拿在手里刚刚好,无论是放在棋盘边随时查阅,还是带到棋社里跟朋友们一起讨论,都非常方便。看得出出版社在制作这本书上下了不少功夫,这种对细节的执着,也间接反映了书中内容的高标准和严谨性,让人对接下来的学习内容充满了期待。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接地气,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大师口吻,读起来就像是邻家长辈在手把手地教你下棋一样亲切自然。作者在讲解每一个基础定式的时候,都不是简单地抛出一个“最佳应手”,而是会穿插大量的“为什么这么下”的思考过程,甚至会解析一些看似次优的下法背后的逻辑和陷阱。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我对围棋“道”的理解,不再满足于死记硬背招式,而是开始思考棋盘上每一个落子的深层含义。很多我以前觉得理所当然的定式,在作者的解读下,竟然有了全新的认识,感觉自己的棋感和对局面的宏观把握能力都有了质的飞跃,简直是茅塞顿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