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中英双语珍藏版
以1935年美国初版为底本,全新修订,再现原汁原味的林语堂
苏东坡虽文章闻名天下,在仕途上却历尽艰辛,屡遭迫害,但终不改其乐观的天性;他一生融儒、释、道于一体,诗、文、词、书、画俱在才俊辈出的宋代登峰造极;他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天才的多面性、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他的人格精神所体现的进取、正直、慈悲与旷达,千年来始终闪耀在中国历史的星空。
林语堂(1895-1976)一代国学大师,两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中国作家。著有《生活的艺术》《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等,并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海外,是DI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知名学者。 张振玉:着名翻译家,林语堂《京华烟云》、《京华烟云》、《苏东坡传》的翻译者。著有《翻译学概论》等。
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可是这些也许还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我若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正如耶稣所说,具有蛇的智慧,兼有鸽子的温柔敦厚,在苏东坡这些方面,其他诗人是不能望其项背的。这些品质之荟萃于一身,是天地间的凤毛麟角,不可多见的。而苏东坡正是此等人!
——林语堂
卷一 童年与青年
BOOK ONE CHILDHOOD AND YOUTH
第一章 文忠公 / 002
Chapter One LITERARY PATRIOTIC DUKE_015
第二章 眉山 / 031
Chapter Two MEISHAN_039
第三章 童年与青年 / 050
Chapter Three CHILDHOOD AND YOUTH_060
第四章 应试 / 074
Chapter Four THE EXAMINATIONS_083
第五章 父与子 / 095
Chapter Five FATHER AND SONS_106
卷二 壮年
BOOK TWO Early Manhood
第六章 神、鬼、人 / 122
Chapter Six GODS, DEVILS, AND MEN_138
第七章 王安石变法 / 159
Chapter Seven EXPERIMENT IN STATE CAPITALISM_180
第八章 拗相公 / 209
Chapter Eight THE BULL-HEADED PREMIER_231
第九章 人的恶行 / 262
Chapter Nine THE EVIL THAT MEN DO_270
第十章 两兄弟 / 281
Chapter Ten THE TWO BROTHERS_288
第十一章 诗人、名妓、高僧 / 297
Chapter Eleven POETS, COURTESANS, AND MONKS_322
第十二章 抗暴诗 / 352
Chapter Twelve POETRY OF PROTEST_362
第十三章 黄楼 / 376
Chapter Thirteen THE YELLOW TOWER_384
第十四章 逮捕与审判 / 394
Chapter Fourteen ARREST AND TRIAL_409
卷三 老练
BOOK THREE MATURITY
第十五章 东坡居士 / 432
Chapter Fifteen FARMER OF THE EASTERN SLOPE_446
第十六章 赤壁赋 / 466
Chapter Sixteen POET OF THE RED CLIFF_474
第十七章 瑜伽与炼丹 / 485
Chapter Seventeen YOGA AND ALCHEMY_497
第十八章 浪迹天涯 / 514
Chapter Eighteen YEARS OF WANDERINGS_524
第十九章 太后恩宠 / 538
Chapter Nineteen EMPRESS'S FAVORITE_552
第二十章 国画 / 571
Chapter Twenty THE ART OF PAINTING_581
第二十一章 谦退之道 / 595
Chapter Twenty-one THE ART OF GETTING OUT OF POWER_607
第二十二章 工程与赈灾 / 625
Chapter Twenty two ENGINEERING AND FAMINE RELIEF_639
第二十三章 百姓之友 / 658
Chapter Twenty-three FRIEND OF THE PEOPLE_665
卷四 流放岁月
BOOK FOUR YEARS OF EXILE
第二十四章 二度迫害 / 678
Chapter Twenty-four SECOND PERSECUTION_690
第二十五章 岭南流放 / 706
Chapter Twenty-five HOME IN EXILE_720
第二十六章 仙居 / 739
Chapter Twenty-six ROMANCE WITH CHAOYUN_748
第二十七章 域外 / 760
Chapter Twenty-seven OUTSIDE CHINA_773
第二十八章 终了 / 792
Chapter Twenty-eight THE END_803
作为一名对历史人物传记情有独钟的读者,当这套《苏东坡传(中英双语珍藏版 全两册)》映入眼帘时,我的兴趣瞬间被点燃。林语堂先生的文笔,向来以细腻、幽默且富有洞察力著称,而他对于苏东坡这样一位复杂而又极具魅力的历史人物的解读,必然是独到而深刻的。我尤为看重“中英双语珍藏版”这个标签,它意味着这本书不仅是一次中文阅读的盛宴,更是一次跨越语言障碍的文化体验。我热切地希望,通过对照中英文的阅读,能够更全面、更细致地把握苏东坡的生平轨迹、思想精髓以及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我期待着,在林语堂先生充满智慧的笔触下,这位千古奇才的形象能够更加立体、鲜活地展现在我的面前,让我能够更真切地感受到他的喜怒哀乐,以及他那份超然物外的豁达与乐观。
评分收到《苏东坡传(中英双语珍藏版 全两册)》,我的心情是既欣喜又充满期待的。林语堂先生的才华毋庸置疑,他笔下的中国文人总是那么真实而又富有魅力。苏东坡,更是我一直以来都非常欣赏的一位历史人物,他的才情、他的豁达、他在逆境中的乐观精神,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中英双语珍藏版”这个组合,更是让我觉得这份礼物意义非凡。我期望着,能够通过林语堂先生生动传神的中文叙述,再加上严谨准确的英文翻译,去更全面地理解苏东坡的生平故事,他的思想,以及他的人生哲学。我设想,在阅读过程中,我可以随时切换语言,去品味不同文字带来的阅读感受,去体会林语堂先生是如何巧妙地运用语言,将苏东坡这位伟大文人的精神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不仅仅是一次阅读,更像是一次与大师对话,一次对中国文化精髓的深入探索。
评分一直以来,苏东坡在我心中都是一个极其鲜活的存在,他的诗词才华、他的坎坷仕途、他那份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都深深地吸引着我。所以,当我看到“林语堂中英双语珍藏版”的《苏东坡传》时,我知道这绝对是我不能错过的。林语堂先生的文字,总是能以一种轻松而又深刻的方式,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他不会刻意拔高,也不会回避瑕疵,而是以一种充满人情味的方式,勾勒出真实可感的形象。而“中英双语”的设计,则让我看到了这本书的用心之处,我一直相信,阅读一本经典作品的双语版本,能够极大地拓宽我的视野,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文字背后的文化意蕴和情感 nuances。我期待着,在这两册书中,能够与苏东坡进行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感受他的智慧,学习他的坚韧,最终,将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融入我自己的生命体验之中。
评分收到这套《苏东坡传(中英双语珍藏版 全两册)》时,我内心涌动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期待。林语堂先生的名字本身就带有一种文化底蕴的厚重感,而“中英双语珍藏版”更是预示着这是一份既有深度又不失广度的阅读体验。我一直对宋代文学和那位才情横溢、豁达幽默的苏东坡心生向往,但总觉得中文原著在理解上可能需要一些引导,或者说,想从更宏观的视角去认识这位千古奇才。这本书的出现,恰好满足了我这份潜在的需求。我设想,在品读林语堂先生流畅的中文叙述时,能够时常对照英译,去体味那些在翻译中可能产生的细微差异,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富启发的智力游戏。我期望它不仅仅是关于苏东坡生平的记述,更能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通过大师的笔触,去触碰一个时代的脉搏,感受一位伟岸灵魂的不屈与闪光。两册的设置,也让我觉得内容定然充实,足以让我沉浸其中,细细品味,而不至于匆匆一瞥。
评分当我在书架上看到这套《苏东坡传》,脑海中立即浮现出林语堂先生那温润如玉、睿智风趣的形象。我对他笔下的人物,尤其是那些饱经风霜却依然保持旷达心态的中国文人,总是充满了好奇与敬意。这套“中英双语珍藏版”对我来说,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一种传承,一份对文化精髓的珍视。我希望通过阅读,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苏东坡的为人为文,不仅仅是欣赏他的诗词,更是体味他的人格魅力,感受他在逆境中如何保持内心的澄澈与洒脱。双语对照的设计,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去探究不同语言表达下,林语堂先生是如何精准地捕捉到苏东坡的精髓,以及英译者又是如何尽力还原这份东方智慧的。我期待着,在字里行间,能够感受到文字的力量,以及林语堂先生对苏东坡那份跨越时空的理解与共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