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积存时间的生活
定价:38.00元
作者:津端修一,津端英子;李毓昭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9-01
ISBN:9787515343259
字数:200000
页码:23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有家真好!送给父亲和母亲打气加油的一本书!让父母晚年生活更美好的枕边书!
“热爱款待,热爱送礼”,快九十岁了,仍受人爱戴的爷爷和奶奶。
未来确实一天比一天短了,无论如何都要心情愉快地活得长长久久。
好生活不是用钱可以买的,是用时间积存下来的。
我们努力一生,都想晚年有好生活。
如果人生的尾巴是青春就好了。
愈老,却过着愈美丽的人生。身体健康、没有疾病、精神充沛。虽然没什么钱,却过着令人羡慕的好生活。
内容提要
《积存时间的生活》我们努力一生,都想晚年有好生活;
是建筑师也是退休大学教授的津端修一,
和他妻子津端英子用将近四十年的时间,
过着没有积蓄,却令人羡慕的好生活;
“好生活不是用钱可以买的,是用时间积存下来的”
用时间等候泥土肥沃、生长出好的蔬果;
陪嫁的生活好物还要继续传给女儿、孙女……
在时间的长流中,建立跟大自然的情感关系,
手脚并用的菜园生活,激发出两老惊人的智慧。
无关乎你有没有菜园,关乎你要用时间累积出什么好生活?
你好都能,只是要趁早开始。
目录
作者介绍
津端修一,一九二五年—二〇一五年,自由评论家。东京大学毕业后,先后任职于安东尼?雷蒙和板仓准三的建筑设计事务所,然后进入日本住宅公团。一九六九年以“高藏寺新城计画”获得日本都市计画学会石川奖。历任广岛大学教授、名城大学教授等职,退休后以自由工作者的身分,继续从事评论活动。
津端英子,一九二八年生于爱知县半田市,老家是有两百多年历史的酿酒厂。一九五○年结婚,辟地种菜,实践在大地扎根的精致生活。夫妻合著的作品有:《怀念的未来生活方式》《闪亮而摩登》《明填也是小春日和》。
文摘
积存时间──英子
“购买的东西要传给下一代。要买就买好的,不可以买便宜货。”这是娘家的教诲。
结婚后,因为有帆船之类的开销,没有钱应付别的地方,我买东西时更加慎重,一定要买自己喜欢的,而且品质要好。只是堪用是不行的,我会耐心地等待买得起的那一天。对,这就是积存时间的生活。
直到结婚超过十年,我们的家具才正式买齐。修一有一天去长野办事,跟松本民艺家具的师傅聊天,从此就着迷了,认为“只有这个才是真正的家具”。后来花了三十五年的时间,从餐具橱、五斗柜、衣橱开始,一件件地买齐。
好东西会越用越好用。我们两人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决定的,嫁女儿时,要让她带走这些家具,而不是送给她们一组全新的。我们还叮咛她们:“这是你们的陪嫁,要小心使用。”每年都要清洁一次,把家具的抽屉全部抽出来,和女儿在太阳下擦拭,教她们怎么保养。结婚以后就要处在和以前不一样的生活环境中,难免会害怕。如果身边有之前用过的器具,也许就会产生受到保护的感觉。
那边有一个蓝色的直立大火盆,从我祖父之前的年代,它就一直被摆在酿酒店的泥地房间中使用。我哥哥关酿酒店时,把它让给我了。以前客人会围着这个直立火盆,一边站着喝茶一边谈生意或聊天。上面总是搁着一个铁壶,有白色蒸气从壶口冒出来,那景象仿佛就在眼前。我不知道那是什么地方的窑烧出来的,但是蓝色的釉药很漂亮吧。我小时候就非常喜欢这种色调,现在早晚都可以欣赏到,真的很开心,心情总是会平静下来。
修一也为我高兴,他说:“生活中有超过一百年历史的东西在身边,真是件好事。”不知道为什么,旧东西就是能让人放松心情。可以像这样继承上一代留下来的物品,实在很幸福。要是我们也能够将这样的东西留给下一代,那就太好了。
亲手营造奠基于生活的资产,就是“积存时间”的意思。
依时节替换的乐趣──英子
五月下旬时,我们家会把拉门换成适合夏季的芦苇门。摆在餐橱架上的餐具也会从陶瓷换成玻璃的,寝具也从羊毛换成麻质。光是更换这些东西,屋里的气氛就会完全改变,心情也跟着焕然一新。
我生长的半田老家也是这样,会随着季节变换,从库房把器物拿出来,更换屋里的摆设。夏天会铺上藤制垫子,拉门换成芦苇门,火盆换成用桐木挖空、看起来比较凉爽的白色盆子。冬天则铺上厚厚的绒毛毯、哥白林织品译注的桌布,也换上用屋久杉挖空的火盆。每年都是用同样的模式更换,真令人怀念。壁龛的挂轴、香台和香炉也会不断地变换,年幼的我常常会去窥探:“啊,又换了。”我还是小孩的时候,对那样的生活非常有兴趣,毕竟日常生活并不是那么多彩多姿,日子只是重复的积累,以前的人才会把玩心用在这上面。
我也是在六十岁以后才开始的。年轻的时候并不会去更换拉门或餐具。也就是说,我是在年纪大了以后才慢慢发觉,花这些心思不仅好玩,也很重要。这里面隐含着珍惜每一个时节,使生活更丰富的精神。
喜欢就一头栽进去──修一
我们家没什么钱,英子却能发挥调度的本领,帮我买了一身高级西装、鞋子、手表等穿戴物品。以前我的穿着算是邋遢的,曾经穿着俄式衬衫,踩着木屐去雷蒙事务所上班,被上司骂:“怎么穿这样!”结婚大概是我改变的分水岭,开始穿订制的西装,看到英子为她自己挑选的青绿色围巾、黄色肩背包,就说“这真好看”,跟她借来用,而逐渐体会到时尚的乐趣。那两样东西的颜色都有点显眼,也得到那时的前辈前川先生的赞赏:“津端,这条围巾不错嘛。”我就不禁得意起来,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在用。
这是我上班时期订制西装的记录。打X的是已经不能穿的,其他的都还可以穿。订购单也还留着,所以知道价钱。这件是十八万日元,这件是三十万日元。虽然薪水不高,英子却不管价钱多少都帮我做。现在也还有一些上衣我很喜欢。这是用手工织的布料做成的,非常摩登,经过了这么多年也没有变形,可见裁缝师的手艺有多好。我从来不会晚上去喝酒,整年都在玩帆船,所以一直维持同样的体型,到现在还可以穿以前的西装。虽然买的时候很贵,可是好东西用了一二十年,就不算浪费了。又如桌布、床单,英子也都会买贵的,可是她说:“只要懂得珍惜,用了几十年,就会变得很划算。”确实是这样。
我也有穿了将近五十年的毛衣。那是用爱尔兰羊毛织成的,以前开帆船时也是穿这个。虽然用得很频繁,也泡过海水,到现在还能穿,在身上很暖和。平常在家里我会穿黑色的克什米尔羊毛衣,这件也穿很久了,出现破洞时,英子会帮我补。前阵子来我们家的客人说:“你这件毛衣的花纹很好看。”她指的竟然是缝刺子绣译注的地方。因为到处都有,看起来很像花纹。毛衣可以穿到这种地步,也是一种乐趣,而且会产生感情。印第安人说:“擅长编故事者能治天下。”我可以了解为什么。
鞋子也是从一九六○年就开始穿同一种款式。这是一位姓“池田”的鞋匠做的,一只就有一公斤重,穿的时候会觉得“好重!”。可是穿着穿着,就会觉得这样的重量很舒适,鞋子也会逐渐贴合。据说人类身体中左右不对称的就是脚,所以只要穿过吻合自己脚形的鞋子,就没办法再穿其他的鞋子。也因为这样,我每年都会订制。虽然有人说鞋子越轻越好穿,我却从很久以前就只穿这一种,可以顺便锻炼脚力,不也很好?
夫妻之间要留下空隙──修一
很多人都说,夫妻关系容易破裂,正因为如此,我才会觉得沟通技巧相当重要。我到目前为止已经想了不少沟通的方法。有时候无心说出来的话也会引起摩擦,造成问题。
举例来说,我们家碾米时超过十五分钟就会烧断保险丝,所以我做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碾米中,勿忘!”放在旁边。“啊,我一定要记着!”看到时,不就会这样提醒自己吗?放洗澡水时也是不注意就会溢出来,所以我也准备了一块“洗澡水,勿忘!”的牌子。还有别的,例如“洗衣服,勿忘!”和对方沟通时,能够尽量表达当然很好,但是有时候不说话会比较好。这样子不管是说的人还是听的人,都不会产生反感。所以我觉得木牌是一种贴心的工具,可以默默地提醒对方,相当有帮助。
另外,我也想了很多种方法,让我们不必说话就可以沟通。有一种是在菜园工作时用的,我请英子在需要我去翻土时,在那个区块插上“修一,拜托!”的旗子。
我看到旗子,就知道要去那里翻土。结束时,就插上“英子,OK!”的旗子。如果早晨一起床就听到她说“那边弄一下”,火气一定会上来,觉得:“真啰唆!”明明知道对方这么说并没有恶意,还是会心烦。但如果依着自己的步调,在有空间的时候走去菜园,看到“修一,拜托!”的旗子,就会老实地接受:“啊,那边需要我去翻土。”马上就下去做。
又比如在交谈时,不要求对方立刻回应,给对方留下空间,关系就会比较融洽。虽然是长年相伴的夫妻,两人之间还是要保持距离,留下一点空隙。我们两人也渐渐不需要说话了,因为已经形成默契,但是要建立良好的关系,还是需要体贴的心,就算上了年纪也是一样。
《英子的自言自语》半田是渔夫的城市,人们说话很粗鲁。我结婚以前都没有发现,满口半田话,可是他这个人很敏感,我那些粗口粗语一定让他觉得很刺耳。所以为了不要讲错话,我的生活一直都是小心翼翼的,直到现在还是会有“糟糕”的情况发生。日子过得太安稳就会缺乏紧张,所以这时更要绷紧神经。我不想造成彼此的不愉快,所以要尽可能避免产生风波。
……
序言
前言
越来越美丽的人生 修一 / 4
思考眼前的未来,积极地生活 英子 / 6
有这样的家真好 张芳龄/熟年优雅学院创办人 / 11
耕土
修一式快乐务农的巧思 修一 / 34
自家种苗 英子 / 39
从小就热爱菜园生活 英子 / 42
种菜的开始 英子 / 46
在广岛乡下次种稻经验 英子 / 47
自制带皮果酱,让人意犹未尽 英子/ 50
收成不佳时更懂得珍惜 英子 / 52
营养又美味的柚饼子 英子 / 54
开始种菜 英子 / 55
利用身边的东西 英子 / 56
无论如何都要“呵护” 英子 / 58
决明子茶──自种自喝二十年 修一 / 60
种大麦泡麦茶 英子 / 63
遇见欧洲的菜园 修一 / 73
后回归尘土 修一 / 75
可乐饼 英子 / 77
用马铃薯做面包 英子 / 79
竹林的副产品 修一 / 81
无农药种植的技巧 英子 / 82
与自然和昆虫共存 修一 / 83
简单好
舒适的圆木小屋 修一 / 86
依时节替换的乐趣 英子 / 89
鉴赏真品 英子 / 90
积存时间 英子 / 91
四季麻糬.英子 / 93
享受费时耗工的生活 修一 / 95
自己的房子自己维护 修一 / 97
爬上屋顶 修一 / 100
思考适当的居住地 修一 / 103
每个人都要具备“存活的能力” 修一 / 105
骑越野车轻松上坡 修一 / 107
所有生活来自于厨房
成为上班族的妻子 英子 / 118
空气一样的人 修一 / 120
从可靠的商店购买食物 英子 / 122
知多半岛捕到的当地鱼 英子 / 125
热爱款待来客 英子 / 127
千层面的回忆 英子 / 130
味觉的记忆 英子 / 134
送礼的原始体验──酒糟腌菜 英子 / 138
保持一身轻松 英子 / 141
女儿的陪嫁 英子 / 143
厨房是家庭的中心 英子 / 145
用砂锅安心 英子 / 147
款冬佃煮 英子 / 149
昆布佃煮 英子 / 150
女人不论几岁都不能变得不可爱 英子 / 151
腌梅干 英子 / 153
用酱油腌梅子 英子 / 154
梅酒和梅子蜂蜜酱 英子 / 154
路荞 英子 / 156
不想过违反自然的生活 英子 / 157
每天都要花两个小时 英子 / 159
早晨先喝一杯果菜汁 英子 / 169
八十四岁开始服用营养补充剂 修一 / 170
做萝卜干 英子 / 173
一百次培根 修一 / 175
为了做出好吃的甜点 英子 / 179
四座冷冻柜和一台冰箱 英子 / 181
英子式蔬菜冷冻活用法 英子 / 183
重要的法则
依自己的感觉下判断 英子 / 186
自己的心目中什么重要? 修一/ 190
钱用完了就换个脑袋思考 英子 / 192
男人需要玩具英子 / 194
胜过语言的传达──关于帆船 修一 / 197
在开船时期待回程的旅行 英子 / 199
要帆船不要车 修一 / 201
喜欢就一头栽进去 修一 / 203
婆婆爱吃的斐济果 英子 / 205
一辈子不受羁绊的老爸 修一 / 209
父亲教我如何打扫 英子 / 211
互助合作,互不干涉 英子 / 213
夫妻之间要留下空隙 修一 / 215
记录是宝藏,也是财产 修一 / 217
自成一格的生活方式 英子 / 219
结语
结语 英子 / 222
结语 修一 / 224
我对《积存时间的生活》这本书的喜爱,可以说是发自内心的。津端修一和津端英子夫妇,这两位老人,用他们的人生,向我们展示了“活得精彩”的另一种可能。这本书没有华丽的包装,也没有深奥的理论,它只是朴实地记录了他们日复一日的平淡生活。然而,正是这种看似平凡的日常,却蕴含着令人惊叹的智慧和力量。我最欣赏的是他们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经营。他们之间互相扶持,互相理解,共同创造了许多美好的回忆。这种相濡以沫的感情,让我这个身处现代社会中的人,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津端夫妇的生活,是一种“接地气”的生活,他们不追求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是专注于当下,专注于身边的美好。他们用他们的行动,告诉我们,生活并不是一场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可以被我们自己一点一滴地创造出来的。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也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对生活充满了新的希望和期待。
评分《积存时间的生活》这本书,可以说彻底颠覆了我之前对“生活”的理解。津端修一和津端英子夫妇,这对神仙眷侣,用他们朴实无华的生活,为我们展现了一种极致的“经营生活”的智慧。书中的内容,与其说是故事,不如说是他们生活方式的写照。我尤其被打动的是他们对于“断舍离”的独特理解。他们并不只是简单地丢弃物品,而是从物品中提炼出真正有意义的部分,将它们升华为一种精神的寄托。这种生活哲学,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家中堆积如山的杂物,以及那些被遗忘在角落里的情感。津端夫妇教会我,真正的富足,并非拥有多少,而是懂得如何去选择,如何去保留,如何去让每一个物品,都承载着属于它的故事和温度。他们的生活,是一种“有仪式感”的生活,即使是再平凡的日常,也能被他们过得有声有色,充满情趣。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也被注入了一种新的能量,开始渴望将自己的生活,也变成一首悠扬的诗篇。
评分我最近读完了一本叫做《积存时间的生活》的书,它是由津端修一、津端英子夫妇的作品,李毓昭翻译,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书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启迪。我最开始是被这本书的封面和书名所吸引,觉得“积存时间”这个词非常有诗意,也很契合我内心深处对生活节奏的思考。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似乎总是在匆忙地追赶着什么,而这本书却像一股清流,引导我放慢脚步,去感受生活本身的韵味。作者津端修一和津端英子夫妇,将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生活哲思,通过日常的点滴呈现在读者面前。我特别喜欢书中所描绘的那种“不急不躁,从容自在”的生活方式,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对人际关系的珍视,都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常常会在阅读的时候,不自觉地将自己的生活与书中描绘的场景进行对比,反思自己的生活是否过于功利,是否忽略了生活中那些真正值得留恋的美好。这本书没有宏大的叙事,也没有激烈的冲突,它只是用最朴素的语言,讲述了最真挚的生活,却拥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它让我明白,生活并非一场竞赛,而是可以被细细品味、用心积存的宝藏。
评分我最近翻阅了一本非常特别的书,叫做《积存时间的生活》。这本书是由日本的津端修一和津端英子夫妇共同创作的,国内的版本则是由李毓昭翻译,中国青年出版社发行。这本书给我的感受非常奇特,它不像我平时阅读的那些故事性强、情节曲折的书籍,反而更像是一部关于“慢生活”的散文集。书中的每一个字句,都饱含着一种平和的力量。我尤其欣赏作者夫妇那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态度。他们住在乡间,耕种着自己的菜园,享受着四季的变化带来的馈赠。他们对食物的尊重,对劳动的热爱,对细节的关注,都让我这个习惯了城市生活的读者,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我常常在想,我们如今的生活,是不是已经离“本真”越来越远了?我们是不是过度依赖物质,而忽略了精神的富足?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自己身上许多被忽略的角落。它没有说教,没有批判,只是用他们自己真实的生活方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不同的可能性。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幸福”的定义,或许幸福就藏在那些看似平凡的日常之中,需要我们去细心体味,去用心“积存”。
评分不得不说,《积存时间的生活》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时间”这个概念。津端修一和津端英子夫妇,用他们的人生,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积存时间”。这本书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也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它所蕴含的智慧,却足以让人回味无穷。我最震撼的是他们对生活细节的极致追求。无论是烹饪一道菜,还是打理花园,他们都投入了百分百的专注和热爱。这种“慢工出细活”的精神,在如今这个讲求效率的社会,显得尤为珍贵。它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感到焦虑和不安,是因为我们急于求成,忽略了过程的美好。津端夫妇的生活,是一种“有意识”的生活,他们懂得如何去享受当下,如何去感受每一次呼吸,每一次阳光的抚摸。他们用行动告诉我们,时间不是用来挥霍的,而是用来创造价值,用来沉淀智慧的。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也跟着他们一起,漫步在宁静的田园,感受着微风拂过脸颊的温柔,聆听着鸟儿清脆的歌唱。这是一种涤荡心灵的体验,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