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销作家写作全技巧 ISBN:9787210092452 52元
作家的灵感宝库 小说写作创意全书 ISBN:9787514220155 68元
小说创作基本技巧:从计划到出版 ISBN:9787514219531 36元
小说的骨架:好提纲成就好故事 ISBN:9787210099529 39.8元
创造难忘的人物 ISBN:9787514217223 35元
小说创作是思想一次孤独的长途旅行,不写提纲的旅者,容易迷失方向。写提纲有助于你更优质、更高产地开始并顺利完成你的小说创作。
本书破除你对提纲可能存在的错误认知,逐点指出写提纲的趣味、好处和技巧,让你的小说框架、层次和节奏都能得到方向性的保障。作者手把手地传授小说提纲写作的布局和技巧,从人物、背景、结构、冲突到主题,每章以一个具体的话题开始,建立起清晰的方法描述和任务目标,同时辅以大量创作案例;每章以对一位作家的采访结束,分享他们创作小说提纲的秘诀。此外,作者还引入了高效写作软件、连点成画、九型人格等工具,每一条建议都极具操作性,经得起创作实践的检验。
凯蒂·维兰德(K.M.Weiland),女,美国畅销书作家。曾获独立出版社图书奖(IPPY)和国家独立优秀奖(NIEA),美国畅销书《小说的轮廓》和《小说的结构》作者。
凯蒂生活在自己的幻想世界中,喜欢和小说人物聊天,以巧克力松露和浓缩咖啡度日。闲暇时候,会在她自己的博客(helpingwritersbecomeauthors.com)上指导有志于创作的作家。现定居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
直木赏、吉川英治文学奖、日本推理小说大奖获得者,前日本推理协会会长大泽在昌创作秘诀完整公开,30余年创作历程、千万本畅销保证、近百本小说创作技法精髓,浓缩成10堂写作技巧必修课、42个实用小说写作案例。本书完整阐述了作家写作的构思脉络,写作技巧解析结合习作案例讲评,全面分析了现代出版市场现状和小说创作规律,为热爱阅读和写作、有志于成为职业作家的读者提供了独特的经验和真诚的建议。
大泽在昌,1956年出生于日本爱知县名古屋市,日本著名推理小说作家、畅销书作家。1979年大泽在昌以《感伤的街角》获得首届“小说推理”新人奖,1986年凭借短篇集《深夜马戏团》获得第四届日本冒险小说协会优秀短篇奖。其代表作为《新宿鲛》系列,曾获得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吉川英治文学新人奖、直木赏、日本冒险小说赏等奖项。2001年大泽在昌与京极夏彦、宫部美幸共同创立了“大极宫”网站,2006-2009年期间他担任日本推理作家协会会长。2010年,大泽在昌荣获第十四届日本推理文学大奖,该奖是日本推理文坛的功劳奖,专门嘉奖贡献卓越的作家或评论家。
想写小说但苦于没有创意?你需要有“奇思妙想”,也需要知道如何“点石成金”!冒险、征服、悬疑、成长、爱情、秘密、逃离、寻找……无论你想写什么题材,都能在这里找到灵感!
◎本书按故事原型和情境主题精细分类,轻松定位你感兴趣的故事线索,写出好故事并不难。◎20个常见的故事主题,2000 个奇妙的情节设置和故事场景,全面激发你的创造力。
灵感的汲取与释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牵扯到很多因素。但无论对哪一类型的写作者来说,“借鉴”与“外界刺激”都绝对是激发灵感的有效方式。而这本《作家的灵感宝库》就是一个无与伦比的“灵感交换中心”,帮助写作者探索故事素材和写作创意。
本书是弗雷德·怀特结合三十多年教学经验编纂的一部“灵感辞典”。冒险、征服、悬疑、爱情、成长、逃离、寻找……无论读者想写什么题材,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灵感。2000 个故事情境按照题材、类别详细分类,方便写作者随时查阅自己感兴趣的故事线索。同时,作者向读者提供了有效的写作建议,示范了以这些灵感素材为基础,个性化地创作出独特情节的方法。利用《作家的灵感宝库》这个无以伦比的工具,任何人都可以丰富自己的创造力,激发创作灵感,突破灵感枯竭这一写作障碍。
[美]弗雷德·怀特(Fred White),爱荷华大学(The University of Iowa)博士毕业,现为美国圣塔克拉拉大学(Santa Clara University)名誉教授。怀特在圣塔克拉拉大学担任了三十多年写作与文学课程的教学工作。1997 年,他荣获路易斯和多琳娜·布鲁托曹卓越教学奖。曾在《布鲁克林人》《艾米丽·迪金森剑桥文学指南》《高等教育年鉴》 《大学文学》《冲突》《神奇的奥德修斯》《俄勒冈文学评论》《作者文摘》等期刊、文集发表多篇评论、散文、小说和戏剧。其著作有《每日作家》《每日读者》《你的灵感从何而来》《精心准备的讨论》等。
作为一名长期与文字打交道的自由撰稿人,我深知工具的重要性。而这套“后浪”组合,在我看来,就是一套极其精良且耐用的“创作工具箱”。它的实操性极强,里面的练习和随堂小测验(虽然不是那种填空式的测试,但其引导性的提问机制是类似的)迫使你立即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例如,在介绍如何进行场景切换时,它列出了一系列检查清单,让我反思自己之前那些略显生硬的场景过渡。更重要的是,它并没有将“技巧”和“艺术”割裂开来。它清晰地阐明了,技巧是为艺术服务的,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你想要讲述的故事和情感。这套书的出现,极大地弥补了我过去在系统性训练上的不足,它就像一个全天候待命的私人导师,随时准备为你指出下一个需要精进的领域,非常值得推荐给所有严肃对待写作这门手艺的人。
评分坦白说,我原本对市面上层出不穷的“写作技巧大全”是抱持着一种怀疑态度的,总觉得很多都是东拼西凑的“二手知识”。但当我真正沉下心来,逐字逐句地研读这几本时,我发现它们提供了一种非常系统化、且充满实践指导性的视角。它不像有些教材那样空谈理论,而是将复杂的创作流程拆解成了可以操作的步骤。比如,它在谈论“灵感”时,并不是简单地告诉你“多观察生活”,而是深入剖析了如何建立个人信息库,如何运用联想法激活潜在的记忆碎片。这种由浅入深、逻辑清晰的组织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我感觉作者团队显然是经验丰富的创作者,他们深知一个初学者最容易在哪里卡壳,并提前设置了有效的“排雷点”。读完其中关于“人物塑造”的一册后,我立刻尝试为我构思已久的主角重新构建了一份详尽的背景资料,效果立竿见影,人物瞬间丰满起来。
评分这套书的装帧设计真是一绝,拿到手里沉甸甸的,那种厚实的纸张和精美的封面设计,瞬间就让人感觉物超所值。我尤其喜欢那种微微泛着古朴气息的米黄色内页,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这点对于我们这些深度阅读者来说太重要了。书脊上的烫金字体在灯光下闪烁着低调而优雅的光芒,即便是随意摆放在书架上,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把它们并排放置,看到这个“后浪”系列,就仿佛能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创作能量在其中涌动。每一册的厚度都恰到好处,不是那种一眼望不到头的“砖头书”,而是那种扎实、内容充实的重量感。尤其是那本关于“骨架”的书,侧边的切口都处理得非常光滑,体现了出版社在细节上的用心。拿在手中把玩时,都能感受到一种对知识的尊重,这种触感上的愉悦感,是很多平装书无法比拟的,让人有立刻翻开阅读的冲动。
评分最让我惊艳的是,这套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没有太多学院派的僵硬术语,读起来像是一位经验老到的前辈在耳边娓娓道来,分享着他多年摸爬滚打的心得体会。尤其是在处理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比如“叙事节奏的把控”或者“情绪的递进层次”时,作者总能找到绝佳的比喻来帮助理解。我记得有一段描述如何构建故事的核心冲突,用了“像拉紧的弓弦”来形容,那种张力和蓄势待发的感觉立刻就清晰明了。这种将复杂的文学原理生活化的能力,是这套书价值的体现。它不是在教你模仿谁的文风,而是在教你如何找到并打磨你自己的声音。对于那些已经写了一段时间但总感觉作品“差点火候”的写作者来说,这套书简直就是一剂猛药,能帮你拨开迷雾,直击创作的核心痛点。
评分这套书的深度和广度令人印象深刻。它不仅仅聚焦于某一种体裁,而是囊括了从短篇到长篇,从现实主义到带有奇幻色彩的创作思维。我特别欣赏它在讨论“结构”时,并没有简单地遵循三段式或英雄之旅的刻板模板,而是更侧重于理解“为什么”要这样组织故事。它鼓励读者去理解故事的内在动力学,而不是盲目套用外在框架。这种鼓励独立思考的设计,让我在阅读过程中充满了探索的乐趣。我甚至会时不时停下来,合上书本,在笔记本上画出不同故事元素的相互作用图,试图用自己的理解去解析和重构书中的案例。这种主动的、互动的学习过程,极大地加深了知识的内化,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被动接受信息,而是在和作者进行一场高强度的思维碰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