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服视觉百科全书(精)/视觉百科书系

军服视觉百科全书(精)/视觉百科书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 克里斯·麦克纳布,译者:祝加琛,于君华,杨建华 编
图书标签:
  • 军服
  • 军事
  • 百科全书
  • 视觉
  • 服装
  • 历史
  • 制服
  • 收藏
  • 图鉴
  • 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博库网旗舰店
出版社: 机械工业
ISBN:9787111465553
商品编码:1392048873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4-06-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军服视觉百科全书(精)/视觉百科书系
  • 作者:(英)克里斯·麦克纳布|译者:祝加琛//于君华//杨建华
  • 定价:128
  • 出版社:机械工业
  • ISBN号:9787111465553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4-06-01
  • 印刷时间:2014-06-01
  • 版次:1
  • 印次:1
  • 开本:16开
  • 包装:精装
  • 页数:398
  • 字数:611千字

编辑推荐语

苏联陆军、英国空军、阿根廷BuzoTactico突击队、英国特种部队、阿根廷海军陆战队、英国海军、非洲部队、英国伞兵部队、红色高棉游击队、印度尼西亚海军陆战队……克里斯·麦克纳布编写的《军服视觉百科全书(精)》介绍了从18世纪末到现在的全世界所有**部队的军服。

内容提要

克里斯·麦克纳布编写的《军服视觉百科全书( 精)》介绍了从18世纪末到现在的全世界所有**部 队的军服,包括了七年战争、美国南北战争、**次 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越南战争和阿富汗战争 中的军服,并详细介绍了每种军服的原产国、时间、 所属部队、军衔、所属战场和具体所属战役等。
     《军服视觉百科全书(精)》全彩印刷,配以数百 张军服全彩展示图,是一本介绍世界军服的详尽图文 指南,非常适合军事爱好者及相关人员阅读使用。

作者简介

克里斯·麦克纳布不但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野外生存技术专家,他还是一名经验丰富的武术教练。他出版的专著超过了20部,其中包括《如何求生》——这是一本对军人和平民在任何环境下都适用的求生技术大百科、《特种部队的耐久力技术》、《生存急救手册》等。在他的家乡英国威尔士,克里斯向人们传授他的野外狩猎技术和求生技巧,受到人们的爱戴。

目录

前言
18世纪
欧洲的军官和军士
1756-1763年间的七年战争
1775-1783年间的美国独立战争:法国海军陆战队
革命战争1789-1914年
1792-1802年间战争中的法国军队
1795-1813年间的欧洲步兵(一)
1795-1813年间的欧洲步兵(二)
1810-1812年间的欧洲骑兵
1802-1813年间的海军部队
1808-1814年间的半岛战争(一)
1808-1814年间的半岛战争(二)
1808-1814年间的半岛战争(三)
1808-1814年间半岛战争中的骑兵部队
拿破仑战争期间的英国步兵
1813-1815年间的法国步兵
1813-1815年间的炮兵和运输部队
1813-1814年间的欧洲战役
军服和军旗
1815年的滑铁卢战役
1861-1865年间的美国南北战争
1879年的祖鲁战争
**次世界大战
1914-1915年间的西线战场
1914年的英国皇家海军
1916-1918年间的西线战场(一)
1916-1918年间的西线战场(二)
德国机枪部队
空军
1914-1917年间的东部和南部战线
日德兰海战中的海军军官
1915-1925年间的地中海、北非和中东战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年的德国步兵和装甲部队
1939年的德国军官
1939年的波兰陆军
1939-1940年间的苏芬冬季战争
1939-1940年间的海战(一)
1939-1940年间的海战(二)
1939-1940年间的海战(三)
1939-1940年间的海战(四)
1940年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法国滑雪部队
1940年的低地**
1940年的法国军队(一)
1940年的法国军队(二)
1939-1940年间的德国闪电战
1940年的德国步兵
1940年的英国军队
1940-1942年间的欧洲战场(一)
1940-1942年间的欧洲战场(二)
英国陆军突击队
1942年欧洲战场上的美国军队
1939年的空战
1939-1941年间的英国皇家空军(一)
1939-1941年间的英国皇家空军(二)
1940年欧洲的空战(一)
1940年欧洲的空战(二)
1940年的德国空军
1940-1942年间在北非的意大利军队
1941年在北非的意大利装甲部队
1942-1943年间在北非的德国军队
北非战场上的德国装甲部队军官
1940-1943年间在北非的殖民地军队(一)
1940-1943年间在北非的殖民地军队(二)
1944年在意大利的法国非洲步兵团北非人小队
1940-1942年间在北非的英国及英联邦军队(一)
1940-1942年间在北非的英国及英联邦军队(二)
1940-1943年间在北非的英国陆军
1942年在北非的美国军队
1942年在北非的美国步兵
1940-1942年间在北非的空战(一)
1940-1942年间在北非的空战(二)
北非战场上的德国空军军官
1937-1939年间的抗日战争
1941-1945年间的抗日战争
1941-1945年间东线战场上的德国步兵和炮兵(一)
1941-1945年间东线战场上的德国步兵和炮兵(二)
1943年的党卫军机枪小队
1941-1943年间在东线战场的德国装甲兵/装甲掷弹兵部队
1944年的党卫军警卫旗队装甲师列兵
1943-1944年间的芬兰军队
1941-1944年间匈牙利和罗马尼亚军队(一)
1941-1944年间匈牙利和罗马尼亚军队(二)
东线战场上的其他轴心国集团军队
1944年莱尔装甲团准下士
1940-1945年间的苏联红军步兵团(一)
1940-1945年间的苏联红军步兵团(二)
1940-1945年间的苏联红军步兵团(三)
1942年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苏联机枪手
1941-1944年间苏联的装甲和机械化部队
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苏联军官
1940-1944年间苏联空军
1941-1944年间在东线战场上的德国空军
东线战场上的其他轴心国集团空军
1942-1944年间的苏联海军
1940-1943年间在欧洲/大西洋的盟军海军(一)
1940-1943年间在欧洲/大西洋的盟军海军(二)
皇家海军女子服务团
1942-1944年间大西洋上的德国海军
1941-1943年间的意大利海军
1941-1943年间在地中海的英国皇家海军
1940-1942年间在地中海的法国和美国海军
1944年的意大利社会共和国海军
1944-1945年间巴尔干半岛**的军队(一)
1944-1945年间巴尔干半岛**的军队(二)
1940-1945年间巴尔干半岛**的军队(三)
1944年在南斯拉夫的沙漠远征军
1943-1944年间在巴尔干半岛的德国军队
1940-1941年间在巴尔干半岛的轴心国集团军队
1941年在克里特岛的德国伞兵
1940-1944年间的意大利军队(一)
1940-1944年间的意大利军队(二)
1943-1944年间在意大利的德国军队
1943-1945年间在意大利的盟军部队(一)
1943-1945年间在意大利的盟军部队(二)
1943-1945年间在意大利的盟军部队(三)
1941-1942年间的太平洋陆战(一)
1941-1942年间的太平洋陆战(二)
1941年的日本列兵
1943-1945年间的太平洋战争(一)
1943-1945年间的太平洋战争(二)
1943-1945年间的太平洋战争(三)
1945年太平洋战场上的美国海军陆战队
1941-1945年间的太平洋空战(一)
1941-1945年间的太平洋空战(二)
1939-1943年间的日本海军
1942-1943年间的太平洋海战
飞机降落信号官
1942-1945年间的缅甸战场
1941-1945年间的东南亚战场(一)
1941-1945年间的东南亚战场(二)
1943-1945年间在欧洲西北部的德国军队
1944年的希特勒青年团列兵
1944年在欧洲西北部的美国游骑兵和空降部队
1944年在阿登高地的美国101空降师士兵
1944年在欧洲西北部的美国/加拿大步兵
1944年欧洲西北部的英国陆军
1942-1944年间在欧洲的英国皇家空军
1944年第617中队的空军中校
1944-1945年间在欧洲的美国陆军航空队
1944年美国第322轰炸机大队
1942-1944年间的意大利和德国空军
1944-1945年间德国的*后抵抗(一)
1944-1945年间德国的*后抵抗(二)
帝国元帅赫尔曼·戈林
现代战争-1945年以后
1945-1954年间的印度支那战场
1965-1966年间在婆罗洲的英国空军特勤组(SAS)
1945-20世纪60年代的南亚和东南亚战场(一)
1945-20世纪60年代的南亚和东南亚战场(二)
1947年的希腊内战
1945-1989年间的苏联军队(一)
1945-1989年间的苏联军队(二)
20世纪80年代的苏联海军陆战队
1950-1953年间朝鲜战争中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军队
1951年朝鲜战争中的澳大利亚军团
1950-1953年间朝鲜战争中的英国和美国军队
1951年的格洛斯特团
20世纪50年代-80年代间的非洲部队
20世纪60年代-80年代间的非洲雇佣军
20世纪50年代-70年代间的非洲**军/殖民军(一)
20世纪50年代-70年代间的非洲**军/殖民军(二)
军服视觉百科全书
20世纪70年代-80年代间的罗德西亚/南非军队
20世纪90年代的南非侦察突击队
20世纪50年代-70年代间的中东暴乱活动
20世纪40年代-50年代的阿以战争
1956年在苏伊士的英国伞兵部队
1967年六日战争中的以色列国防军
1967年的以色列国防军步兵
1967年六日战争中的阿拉伯军队
20世纪70年代-90年代的以色列精英部队
20世纪70年代-90年代的阿拉伯和以色列军队(一)
20世纪70年代-90年代的阿拉伯和以色列军队(二)
20世纪50年代-80年代间的拉丁美洲反叛军队
1963-1975年间在越南战争中的南/北越军队
1970年越南南方陆军
1963-1973年间越南战争中的美国和盟军部队(一)
1963-1973年间越南战争中的美国和盟军部队(二)
1975年柬埔寨的红色高棉游击队
1965-1971年间的印巴冲突
1971年印度陆军的空降部队
1960年以后的维和部队
1963年在婆罗洲的印度尼西亚海军陆战队
1979-1989年间的阿富汗战争
1980年在阿富汗的苏联陆军
1982年马岛战争中的英国陆军(一)
1982年马岛战争中的英国陆军(二)
1982年马岛战争中的英国陆军(三)
1982年马岛战争中的英国空军
1982年马岛战争中的阿根廷BuzoTactico突击队
1982年马岛战争中的英国特种部队
1982年马岛战争中的阿根廷海军陆战队
1982年马岛战争中的英国海军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间的特种部队(一)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间的特种部队(二)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间的英国和美国特种部队
20世纪80年代的空军特勤组反骚乱突击队
20世纪70年代-90年代间的美国警察和国内治安部队
20世纪80年代的安全警察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间的欧洲步兵和空降部队(一)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间的欧洲步兵和空降部队(二)
20世纪80年代的英国陆军
1980年在北爱尔兰的英国伞兵部队
20世纪90年代的英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一)
20世纪90年代的英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二)
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军队
2006年在巴尔干半岛的F-117轰炸机
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北美**部队
1980年的两伊战争
1990-1991年间的海湾战争
21世纪的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
2009年在伊拉克的爆炸物处理人员


《军服视觉百科全书(精)/视觉百科书系》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面而深入地展现世界各国军队军服演变历程的权威著作。本书汇集了从古代军事着装到现代军事制式的海量珍贵图片,辅以详实的历史考据和专业解读,旨在为读者呈现一部关于军服的视觉盛宴与知识宝库。 宏大叙事:贯穿古今的军事着装史 本书并非仅仅罗列各国军服的款式,而是将每一件军服置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战争形态、国家政策、社会文化以及科技发展之中进行考察。从早期冷兵器时代的盔甲、战袍,到火器时代出现的统一制服,再到信息化战争时期功能性与标识性并重的现代军装,本书勾勒出一条清晰而连贯的军事着装发展脉络。 早期篇章: 追溯至古代文明,如古罗马军团的链甲与盾牌,中国古代王朝的战袍与铠甲,以及欧洲中世纪骑士的全身甲。这些早期着装不仅是战士的防护,更是身份、阶级和所属军事力量的重要象征。本书将深入分析不同文明在军事着装上的独特性,以及其在军事战术和战场表现中的作用。 火器时代的变革: 随着火药武器的普及,传统的重型铠甲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更加轻便、便于行动的制服。本书将重点探讨17世纪至19世纪欧洲各国军队制服的演变,如普鲁士的“蓝衣军团”,法国的“拿破仑式”军装,以及英国陆军的红色上衣。这些制服往往色彩鲜艳,装饰繁复,既是为了区分敌我,也是为了展现国家军队的威严与荣耀。同时,本书也会关注这一时期不同国家军队在制服设计上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分析其背后的历史原因。 世界大战的催生: 两次世界大战是军事史上的一道分水岭,也深刻影响了军服的设计与功能。本书将详细展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军队的野战服,以及如何从传统的礼服向更加实用、便于伪装的色调转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迷彩服的出现及其发展将是重点。从早期的点状、斑块状迷彩,到后期为适应不同战场环境而开发的各类迷彩图案,本书将一一呈现,并探讨其在战术应用上的意义。同时,战时为了物资节约而进行的制服简化,以及不同兵种(如空军、海军陆战队、坦克兵)的专业制服也将得到详尽介绍。 现代与未来: 进入20世纪下半叶至今,军服的设计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本书将深入分析现代军服的功能性诉求,如轻便、透气、防水、阻燃、抗紫外线等,以及如何通过新材料和新技术实现这些目标。同时,数字化迷彩、智能服装等前沿技术在现代军服中的应用也将被提及。此外,本书还将探讨军事服装在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如维和、人道主义救援)中的特殊要求,以及象征国家形象的礼仪性军装的传承与发展。 微观视角:细节中的历史与文化密码 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其宏大的叙事框架,更在于其对军服细节的精雕细琢。每一件军服,从帽子、肩章、纽扣,到军徽、绶带、配剑,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与文化内涵。 帽子与头饰: 军帽是军服中最具辨识度的部分之一。本书将梳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军帽的演变,如维多利亚时代的三角帽、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钢盔、现代特种部队的战术帽等。帽子上的帽徽、帽带、帽徽颜色等细节,往往能直接反映士兵的军衔、兵种甚至所属部队。 肩章与符号: 肩章是最为直观的军衔标识。本书将详细介绍各国军衔体系在肩章上的体现,从士兵的普通肩章到将官的华丽肩章,其设计、颜色、样式都蕴含着森严的等级制度。此外,各种军徽、袖章、领章等标志,不仅是身份的证明,更是荣誉的象征,本书将一一解读它们的含义与历史渊源。 纽扣与装饰: 即使是看似微小的纽扣,也可能带有军队的标志或纹饰。本书将关注这些细节,并探讨其背后的设计理念与工艺水平。军服上的绶带、奖章、刺绣等装饰,更是士兵英勇作战、立下功勋的见证,本书将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奖章进行介绍。 颜色与材质: 军服的颜色并非随意选择,而是受到战场环境、战术需求、国家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书将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军队的代表性颜色,如英军的红色、普鲁士军的蓝色、德军的灰色等,并探讨这些颜色背后的象征意义。同时,本书也将关注军服材质的演变,从传统的棉麻,到后来的羊毛、皮革,再到现代的合成纤维,材质的更新直接关系到军服的舒适度、防护能力和制作成本。 全球视野:不同国度的军服风貌 本书并非仅聚焦于某一地域的军服,而是以全球化的视角,展现世界各国军队的军服特色。 欧洲诸国: 从曾经的军事强国如英、法、德、俄,到北欧、南欧、东欧各国,本书将系统梳理这些国家军队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制服风格,分析其受到的文化影响和军事传统。例如,英联邦国家的军服往往保留着不少传统元素,而东欧国家的军服则在不同时期受到政治体制的影响。 亚洲力量: 从东亚的中国、日本、韩国,到东南亚、中亚、南亚的各国,本书将展现亚洲国家在军事着装上的独特风貌。中国古代的甲胄、近代西式军服的引入与本土化、以及现代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制服变迁,都将是重点。日本军服的演变,特别是其在二战前后的变化,以及韩国军队的军服特色,也将得到深入介绍。 美洲大陆: 北美与南美的军事着装同样丰富多彩。美国军队的军服,从独立战争时期的殖民地风格,到南北战争的军装,再到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时期的制服,以及现代多兵种、多任务的军服体系,都将得到详细呈现。南美各国在殖民时期和独立后,其军服也受到欧洲列强的影响,同时形成了各自的特色。 非洲与大洋洲: 本书也将关注非洲大陆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大洋洲国家的军事着装。这些地区的军服在历史上往往与殖民统治、民族解放运动以及现代国防建设紧密相关,展现出独特的地域风情与历史印记。 科学研究方法:严谨的考据与专业的解读 本书的编纂凝聚了大量的心血,采用了严谨的学术研究方法: 史料收集: 广泛搜集国内外各类历史文献、军事档案、博物馆藏品、私人收藏以及相关的艺术作品(绘画、摄影等),确保图片资料的真实性和代表性。 专家审定: 邀请军事史学家、服装史专家、博物馆研究员等进行内容审定,确保史实的准确性、解读的专业性,以及军事术语的规范性。 高清呈现: 采用高清晰度的摄影和印刷技术,将每一件军服的细节逼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让读者能够近距离感受军服的质感、色彩和工艺。 图文并茂: 每幅图片都配有详细的文字说明,包括军服的名称、所属国家、生产年代、材质、设计特点、穿着场合以及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故事。 阅读价值: 《军服视觉百科全书(精)/视觉百科书系》不仅是一本为军事爱好者、历史研究者、服装设计师、模型制作者量身打造的专业参考书,更是一部能够引发普通读者对历史、文化、国家发展产生深度思考的普及读物。通过对军服这一独特载体的深入剖析,本书将引领读者走进一个丰富多彩的军事世界,理解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军事力量的构成与演进,感受军人的荣耀与牺牲,体味历史的厚重与变迁。它将是一次穿越时空的视觉与思想之旅。

用户评价

评分

最近一直在寻找一些能够拓展视野的书籍,偶然间发现了这本《军服视觉百科全书》,没想到给我带来了如此大的启发。我过去对军事历史的了解非常有限,通常只停留在表面的故事和人物,但这本书却以一种非常直观和引人入胜的方式,让我开始关注那些被忽略的细节。我被书中呈现的各种各样、形态各异的军服深深吸引,从早期那些看起来有些笨重的盔甲,到后来逐渐变得简洁实用的制服,每一种变化都让我感受到历史的脉络。书中的插图质量非常高,色彩鲜艳,细节清晰,我甚至能够看到一些面料的纹理和缝制的痕迹。而且,它不仅仅是展示图片,还详细介绍了每一种军服的设计背景、功能性以及在历史上的作用。我尤其喜欢它在介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军服时,所展现出的文化差异和审美取向。这让我意识到,即使是战争,也无法完全抹去人类文明的多样性。这本书让我对历史有了更立体、更深入的理解。

评分

一直以来,我对历史的兴趣都集中在那些宏大的战争场面和政治格局,总觉得那些是构成历史的骨架。但这次翻开这本《军服视觉百科全书》,我才猛然意识到,原来构成历史血肉的,还有如此丰富细腻的细节。我并不是一个对军事装备特别狂热的人,也从未想过会沉浸在一本关于军服的书里,但这本书却以一种近乎考古的方式,将一件件静止的衣物重新赋予了生命。我尤其喜欢它在介绍每一件军服时,不仅仅是罗列了颜色、材质和样式,而是深入挖掘了其背后的设计理念,以及它所处的时代背景。比如,一件看似普通的礼服,背后可能隐藏着统治者想要展现的权威和尊严;而一件粗犷的战地军服,则能让人感受到士兵们在艰苦环境下对实用性和耐磨性的极致追求。书中的插图精美绝伦,细节之处一丝不苟,仿佛能看到缝线在布料上的起伏,感受到面料的质感。而且,它还不仅仅局限于欧洲的军服,触角延伸到了世界各地,让我有机会一窥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军事审美和工艺。这种全新的视角,让我对历史的理解不再是冰冷的数据和事件,而是充满了人性的温度和生动的画面。

评分

我一直对那些能够唤起时代记忆的物品情有独钟,而军服无疑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类。翻开这本《军服视觉百科全书》,我感觉就像穿越到了不同的历史时期,亲眼目睹了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军队。书中的插图极为精美,色彩逼真,细节丰富,仿佛每一件军服都诉说着自己的故事。我特别欣赏书中对军服设计的细致剖析,它不仅仅是罗列款式,更深入地探讨了每一处设计背后所蕴含的意义,例如某一个徽章的含义,某一种颜色的象征,甚至某一种剪裁的实用性。这让我看到了军服是如何在满足军事功能的同时,也承载着国家、民族、甚至个人身份的认同。书中的内容涵盖了相当广泛的范围,从陆军到海军,从士兵到将领,从不同国家到不同时代,都进行了详尽的介绍。这本百科全书般的著作,不仅让我对世界各国的军服有了全面的了解,更让我对历史的演变和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

这本《军服视觉百科全书》就像一个精心策划的穿越之旅,每一次翻页都带我进入一个全新的时空维度。我常常被书中的那些细节所震撼,比如一顶帽子上精致的帽徽,一件军官制服上闪耀的肩章,甚至是军靴的系带方式,都能讲述一个故事。我曾经以为军服只是千篇一律的制式服装,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让我看到了军服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兵种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以及这些差异背后所蕴含的象征意义和实用考量。那些精美的彩色插图,仿佛每一件军服都触手可及,我甚至能想象出穿着它们的人,他们在战场上的英姿,或者在阅兵仪式上的庄重。而且,这本书的叙述方式也十分引人入胜,它并没有枯燥地列举数据,而是通过对军服演变的梳理,展现了战争形态、技术发展以及社会风貌的变迁。我尤其喜欢它在介绍一些特定时期的军服时,会穿插一些历史事件或著名人物的轶事,让原本静态的图像变得鲜活起来,仿佛能听到那个时代的号角声。

评分

作为一名对艺术史和设计史略有研究的读者,我在这本《军服视觉百科全书》中找到了前所未有的惊喜。我一直认为,服装的设计不仅仅是实用性的考量,更是文化、艺术和时代精神的载体。而军服,作为一种高度规范化的服装,恰恰是这种多重因素交织的完美体现。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让我能够从设计史的角度去解读历史。我被书中对军服剪裁、面料选择、色彩搭配以及装饰细节的深入分析所吸引。比如,书中对拿破仑时期军服的介绍,让我看到了当时法兰西帝国追求荣耀和威严的设计理念;而对一战时期军服的描述,则让我深切体会到了实用主义在战争中的重要性。那些精细的绘画和摄影作品,更是将每一件军服的材质、质感和立体感展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能够近距离观察和感受这些历史的遗物。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军服的图鉴,更是一本关于历史、文化和设计融合的百科全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