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毛泽东文集 (1-8) (精) 全8册 | ||
| 定价 | 377.00 | |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09年12月 | |
| 开本 | 32开 | |
| 作者 | 毛泽东 | |
| 装帧 | 精装 | |
| 页数 | 0 | |
| 字数 | 0 | |
| ISBN编码 | 9787010018317,9787010018348,9787010021690, 9787010023588,9787010023243,9787010028705, 9787010028644,9787010030296 | |
是继《毛泽东选集》 一至四卷之后的又一部体现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综合性的多卷本毛泽东著作集。这部《文集》的编辑工作从1992年开始,至1999年全部完成,历时8年。《文集》共八卷,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分3次陆续出齐。1993年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时出版 一、二卷,1996年毛泽东逝世20周年时出版第三、四、五卷,1999年7月1日出版第六、七、八卷。 一至五卷为民主革命时期的著作,第六至八卷为社会主义时期的著作。全部选稿803篇,其中民主革命时期504篇,社会主义时期299篇。《毛泽东文集》(第1卷)是其一卷。
弥补了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时期的著作没有选集这个空缺。《文集》的编辑工作历时8年,分3次出齐。《文集》只选内容正确或基本正确的文稿。对手稿和已经公开发表过的讲话、谈话记录稿,编辑工作主要是作史实的核查考订和文字、标点的校订。对没有公开发表过的讲话、谈话记录稿,还要花较大的工夫进行文字上的技术性整理。《文集》的注释,大量的是对人物、事件、引语、文件等的注释,还有通过注释介绍与正文内容有联系的毛泽东的思想观点,或通过注释订正不准确的地方。我们广查资料、请教专家、严谨考证,力求把注释作得更完满。
在新民学会长沙会员大会上的发言(一九二一年一月一日、二日)
给蔡和森的信(一九二一年一月二十一日)
所希望于劳工会的(一九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更宜注意的问题(一九二二年五月一日)
外力、军阀与革命(一九二三年四月十日)
《广东省党部代表大会会场日刊》发刊词(一九二五年十月二十日)
答少年中国学会改组委员会问(一九二五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政治周报》发刊理由(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五日)
国民党右派分离的原因及其对于革命前途的影响(一九二五年冬
纪念巴黎公社的重要意义(一九二六年三月十八日)
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一九二六年九月一日)
在土地委员会 一次扩大会议上的发言(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九日)
在中央紧急会议上的发言(一九二七年八月七日)
土地法(一九二八年十二月)
红军第四军司令部布告(一九二九年一月)
红军第四军前委给中央的信(一九二九年四月五日)
给林彪的信(一九二九年六月十四日)
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一九二九年十二月)
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党的组织问题
党内教育问题
红军宣传工作问题
士兵政治训练问题
废止肉刑问题
优待伤病兵问题
红军军事系统与政治系统关系问题
寻乌调查(一九三○年五月)
一章 寻乌的政治区划
第二章 寻乌的交通
第三章 寻乌的商业
第四章 寻乌的旧有土地关系
第五章 寻乌的土地斗争
《东塘等处调查》前言(一九三○年十一月)
分青和出租问题(一九三○年十一月十五日)
《兴国调查》前言(一九三一年一月二十六日)
关于加强春耕工作的意见(一九三一年二月二十八日)
遍地举办《时事简报》(一九三一年三月)
一 总政治部的通令
二 怎样办《时事简报》
总政治部关于调查人口和土地状况的通知(一九三一年四月二日)
查田运动的群众工作(一九三三年六月)
长冈乡调查(一九三三年十一月)
才溪乡调查(一九三三年十一月)
乡苏怎样工作?(一九三四年四月十日)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抗日救国宣言(一九三五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直罗战役同目前的形势与任务(一九三五年十一月三十日)
关于转变对富农的策略等问题给张闻天的信(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一日)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关于改变对富农政策的命令(一九三五年十二月十五日)
关于战略方针和作战指挥的基本原则(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我一直认为,了解一个时代,绕不开那个时代的核心人物。而毛泽东,无疑是塑造中国近现代史的关键人物之一。这套文集,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理解那个时代的一扇门。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论述,它们揭示了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中国是如何摸索前行,如何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虽然其中有些观点可能与当今的社会发展存在差异,但其背后蕴含的对国家发展方向的深切关怀,对民族独立和复兴的坚定信念,是毋庸置疑的。这本书让我能够从一个更宏观、更深入的角度去审视中国的发展历程,也让我对历史的复杂性有了更深的敬畏。
评分读完这套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毛泽东思想的博大精深。它不仅仅是政治理论,更是一种深刻的哲学思考,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智慧。我尤其对其中关于战略战术的论述印象深刻,特别是那些关于如何在复杂局面下制定周密计划、如何调动各方力量、如何抓住关键环节的分析,即使放在今天,也极具借鉴意义。它教会我们不仅要看清表面的现象,更要深入分析问题的本质,找到根本的解决方案。同时,书中对群众路线的强调,对人民力量的信任,也让我深受触动。理解了这些,才能真正理解那个时代为什么能够取得那样的成就,才能理解为什么人民会支持他。这不仅仅是一部政治著作,更是一部关于如何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宝库。
评分坦白说,刚开始拿到这套书,我对其中一些概念和论述是有些距离感的,毕竟年代和语境都不同。但是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其中很多思想的内核,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我尤其被书中对于“斗争”的理解所吸引。这里的“斗争”不仅仅是指军事上的对抗,更包含了在思想、理论、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的不懈努力和积极进取。它是一种永不满足、不断超越的精神。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而如何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和克服这些挑战,是至关重要的。这套书提供了一种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独特视角。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确实是没得说,拿到手就有一种沉甸甸的历史分量感。我一直对那个时代的历史进程和思想发展很感兴趣,而毛泽东思想无疑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拿到这套精装本,翻开第一卷,那些年代久远的文字,穿越时空来到我眼前,仿佛能听到那个时代的回响。我尤其喜欢其中一些关于农村土地改革的论述,里面的分析透彻,逻辑严谨,让人对那个时期巨大的社会变革有了更深的理解。不仅仅是政治层面的考量,更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的对人民的关怀和对民族命运的担当。有时候看着看着,会不自觉地停下来,想象作者在写下这些文字时的情景,那是一种怎样的心境,怎样的历史责任感。这套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每一篇都像一个时代的缩影,值得反复研读,细细品味。
评分这套书给我的感觉,远不止是一堆文字的堆砌。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也映照出那个时代塑造的独特思想体系。我常常在阅读中思考,为什么某些理论能够在当时产生那么巨大的影响?为什么这些思想能够凝聚起亿万人民的力量?书中很多关于思想教育、思想改造的论述,虽然年代久远,但其关于如何统一思想、如何激发集体力量的思路,依然有着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它让我看到,一个伟大的事业,离不开清晰的思想指引和强大的思想凝聚力。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反思和学习的过程,让我对历史的理解更加立体和深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